主题:★★★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一期:从陕北到岭南,八大博物馆巡礼,国宝荟萃 ★★★ [主题管理员:情枭的黎明]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77342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6
馆内三壁三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5
玉衣上组玉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4
玉衣内组玉璧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3
玉璧特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2
玉衣上组玉璧

ZT
  古人迷信玉可以保存尸体不腐,认为玉是“天地之精”,又是呈祥瑞,避邪恶的神物,南越王身穿玉衣,在玉衣的里里外外发现大大小小的几十块玉璧随葬,正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这是在玉衣外面的十块玉璧。出土时玉璧上有丝带串连的痕迹。
    玉璧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礼仪用器,主要用于祭天,也是等级身份的重要象征。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遗址中都发现了玉璧,汉墓中出土的玉璧很多。您看到的这些玉璧的功能是丧葬用玉,生前,这些玉璧可能被用在祭祀等重要场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1
离开展室前,最后再看一眼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0
南越王博物馆的丝缕玉衣陈列很有特色,不仅还原了墓葬时墓主人手足部的玉器排布,而且底部的镜子也将墓主人身下的玉璧映像出来。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9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7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6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虎溪三笑 发表于 2013-1-20 23:25
再次拜读。


感谢支持!

35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7.093
主题: 138
帖子: 2383
注册: 2012年6月
再次拜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老游击队员 发表于 2013-1-20 20:00
大记号,博物馆的综合帖子啊。非常感谢,留下来慢慢欣赏。


欢迎光临!

34
不朽的玉衣,却不能让它的主人不朽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238
主题: 6
帖子: 225
注册: 2005年1月
大记号,博物馆的综合帖子啊。非常感谢,留下来慢慢欣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3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1
丝缕玉衣

ZT
      玉衣又称“玉匣”,是汉代帝王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敛服。以玉衣作敛装的习俗在※※上曾经风行了三百余年。※※迷信玉,以为玉衣可使尸体不腐。目前中国考古出土的完整玉衣有十几套,南越王的丝缕玉衣是※※迄今所见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备的玉衣。
     南越王的丝缕玉衣,长1.73米,共用了2291片玉,用丝线穿系和麻布粘贴编缀做成。分为:头套、上身衣、袖套、手套、裤筒和鞋六部分。玉片以长方形和方形为主,还有梯形、三角形、五边形等。头套、手套和鞋子是用红色丝线穿缀边角钻孔、打磨光滑的玉片做成,里面以丝绢衬贴加固。玉衣躯干部分大多利用废旧玉器或边角玉料切成小玉片,贴在麻布衬里上,再用红色丝带在表面对角粘帖,十分规整鲜艳。
      出土时,因南越王尸体和编缀玉衣的丝线已经腐朽,玉片散落在地,专家花了三年多时间修整复原,可以想见两千多年前制作玉衣更是如何的耗费人力和物力。
       在玉衣的下面摆放有5块玉璧。璧的表面还留有丝带绕过璧孔的痕迹,说明5块璧原是用丝带系在一起的。玉衣的手套一端,是一对造型各异的龙形玉握。在考古学上,所谓握,就是以物放在死者手中,使之握。
       中国※※上以玉衣作敛装的制度,可上溯到东周时代的“缀玉面罩”和缀玉片片的衣服。根据已知的考古材料,形制完备的玉衣出现在西汉文帝、景帝之际,皇帝和王侯等以玉衣作为敛服是从汉武帝时开始盛行的。至东汉时期,玉衣已经明确分为金缕、银缕、铜缕3个等级,确立了分级使用的制度。曹魏黄初三年(222年),魏文帝(曹丕)为防盗墓,废除玉衣制度,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东汉以后的玉衣。
       南越王赵昩的丝缕玉衣,当在入葬的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制作,要早于河北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金缕玉衣近10年左右。这件丝缕玉衣是※※迄今所发现年代较早的一套完整玉衣,又是从未见于文献和考古发掘的新品种。其上衣采用对襟形式也是一大特色。丝缕玉衣部分玉片的外观与广东曲江石峡遗址出土的玉器类似,其应是南越国宫廷所特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0
它,已经静静沉睡了2100多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0
鎏金饕餮纹铜铺首

ZT
       2100多年前,广州西汉南越王墓铜铺首“饕餮”,其角为牛角纹,其嘴上方之胡子(须)为羊角纹,是羊图腾元素融入龙中的又一造物。南越王墓的饕餮,是千年※※文化名城的标志,是岭南※※文化宝库的保护神,是触摸岭南文化基因的立足点。了解广州、广东乃至岭南的※※与文化,必需从此“饕餮”着手。南越王墓大门和棺椁上的拉环以“饕餮”为形,图案清晰可见以羊角为胡子,承载了南越国求羊、崇羊(阳)的信息,是“食在广州”的※※文化形象。“饕”是美食文化的符号,现代餐饮文化中,“饕”被引申为“会吃”;粤语“为食”有喜吃、好吃之义,“为食猫”与“饕民”可谓异曲同工。南越王墓大门的 “饕餮”,是“食在广州”的文化形象“为食猫”,是广州城市“羊图腾”的又一标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9
墓主人棺椁模型

ZT
  墓主人葬具是漆木的一棺一椁,外面的叫椁,里面的叫棺,因为墓室曾经受水浸,棺椁都朽烂无存,只留下些漆片,您现在看到的是根据遗迹制作的棺椁模型。在墙上的棺椁示意图上可以看到:棺与椁两侧紧贴,根据棺椁遗迹和棺内随葬品推断,外椁长约3.3米,内棺长约2.2米,宽0.75米。棺和椁的多余空间形成头箱和足箱,用以放置随葬品。
   外椁盖上放有兵器等随葬物,椁面四角各放有一大块玉璧。外椁壁板钉有6个鎏金饕餮纹的铜铺首,两侧各两个,首尾各1个,铺首本是钉在门上用以衔环的底盘,饕餮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
   严格的棺椁制度在周代已形成,是中国礼制的重要内容。周礼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土两重。这种制度在秦汉时期被部分地沿用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8
“文帝行玺”金印

ZT
      南越王墓出土了23枚印玺,这在※※※※古中是十分罕见的。印玺有金、玉、铜、水晶、玛瑙、象牙等不同质地。印钮有游龙、螭虎、龟、鱼、覆斗等形式。其中可称为宝中之宝的就是这枚龙钮“文帝行玺”金印。
   印纽为一条游龙,卷曲成“S”形。龙首伸向一角,头部呈方形,伸向印身之外,龙嘴成一条横线形,上有两个鼻孔。头部还铸有大鼻梁和圆突双眼及一对大耳。额和耳錾有圆锥点花纹,龙体至尾部都凿有“V”字形图案,象征龙鳞。有四条龙足,三爪,其中两足各据印章的一角,龙尾向内卷曲。龙身中部隆起使其和印身间有一穿孔,可系印绶。整条龙传神生动,躯体强劲有力,作疾走腾飞状。
在中国已发现的汉代十二枚金印中,南越王墓占了1/4。“文帝行玺”金印在汉朝方面来说,是伪印。而在南越国内,却是最具权威的官印。行玺,按汉制,居六玺之首,是分封诸侯的用玺。这枚行玺和汉制略有不同,印文自号“文帝”而不是仿汉天子的“皇帝”。赵佗及其继承者赵眜生前就自尊为“武帝”、“文帝”,并非按汉朝传统。“文帝”、“景帝”等名号,是新继位的皇帝给先皇帝追谥的庙号。因此,汉朝皇帝死后,陪葬印玺是“明器”,而南越王的却是实用印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7
“文帝行玺”金印

ZT
     “文帝行玺”金印出土于墓主人的胸部位置。印面边长3.1厘米,宽3厘米,通高1.8厘米,重148.5克,含金量是98%。印面阴刻“文帝行玺”四个字,刚健有力。相传秦汉天子有六玺,即皇帝行玺、皇帝信玺、皇帝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天子之玺。应是南越文王的发布命令的官印。
金印的印钮是一条游龙,盘曲成“S”形,龙头伸向一角,龙身上的鳞片和爪是铸成后凿刻的,龙腰隆起可以用来穿印绶。出土时,金印印面沟槽及印台四壁都有使用和碰撞的痕迹,显然,是墓主生前的实用物。
    “文帝行玺”金印是※※目前考古所发现的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文帝行玺”金印主要特点以龙为钮,黄金铸成,僭(音“见”)称帝玺,打破了秦汉时期天子用玺以白玉为材料,以螭(音“吃”)虎为印钮的规制。汉朝皇帝帝玺的印面尺寸为“方寸二”,约相当于今天的2.7-2.8厘米。“文帝行玺”金印的印面边长达3.1厘米,这就逾越了汉礼。
     史※※载,南越国第一代、第二代王生前僭称自封“武帝”、“文帝”,在位时私自铸玺,今见其为专用玺,因此死后藏于陵寝。而汉朝皇帝的“文帝”、“景帝”之称是死后追加的谥号,帝玺为“皇帝信玺”、“皇帝行玺”等是传给子孙的传国玺。“文帝行玺”金印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也是唯一的汉代龙钮帝玺。它与先前发现的“皇后玉玺”玉印和“皇帝信玺”封泥共同印证了史※※载秦汉实行的印玺制,此外,它还是墓主人身份最可靠的物证,具有十分珍贵的※※和文物价值。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6
诺大的展厅中间,以如此高规格独立陈列一枚小小的印章,这,到底是什么东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5
无字覆斗钮玉印(左上),无字覆斗钮玛瑙印(右上)
无字覆斗钮水晶印(左下),无字覆斗钮绿松石印(右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4
“泰子”龟钮金印和“秦子”覆斗钮玉印

ZT
         “泰子”金印和“泰子”玉印同出土于墓主人的腹部,原来是放在一个小漆木盒子中的。
     金印的印文是篆书的“泰子”两个字,有边栏和竖界,书写风格和著名的秦代石刻很像,凿刻精致。以龟作钮,腹部中空用以穿印绶。
  这两枚泰子印章上的“泰”字与太阳的“太”字是古音通假,“泰子”就是王太子的意思。它们应该是第一代南越王赵佗之子(也就是赵眜之父)的遗物。因为赵眜父亲未能接位便去世了,“泰子”印便由他来掌管,赵眜去世后,印章就和他一起火葬了。“泰子”玉印的印文、书体等与“泰子”金印有完全不同的风格。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3
“赵眜”玉印封泥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2
“赵眜”覆斗钮玉印

ZT
  “赵眜”玉印出土于墓主人的腹部和腿部之间。覆斗式印钮,上边有一个小孔可以穿印缓。印文是阴刻篆书的“赵眜”两个字,这枚玉印是墓主人的名章,它和“眜”字封泥相互印证,使我们知道墓主人姓赵名眜。
  根据《史记》、《汉书》记载,南越国第二代王叫赵胡,这与出土的“赵眜”玉印有出入。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呢?专家认为:可以是由于名和字的歧异。也可能出自一人二名,一越名,一汉名。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墓主人是※※上南越国第二代王的事实是没有问题的。

延伸阅读:
象岗南越王墓主新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1
“帝印”封泥

ZT  
  封泥是中国古代封缄竹木简、文书和杂物并加盖印章的泥块,如同今天的火漆封。封泥出现于春秋末期,盛行于秦汉至魏晋时期,唐代以后由于纸的普及而消失。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0
"帝印"螭虎钮玉印

ZT
  南越王墓出土的玺印多达23颗。这是迄今国内汉墓中出土最多的,而且这些玺印应是南越国自己铸刻的。它对研究南越国的※※和礼仪制度以及※※汉代玺印制度,增添了一批珍贵实物资料。
      这枚玉印是在墓主腰腹位置出土的九枚印章中的一枚。这九枚印变原来是三个一组用小漆木盒盛放着,后来盒子朽烂掉了。
  玉印的印文是阴刻篆书的“帝印”两个字,因墓室进水及年代久远,玉印被侵蚀成黄白色。印钮雕成螭虎形状,装饰有云纹。根据《史记》、《汉书》记载,南越国第一代王、第二代王都曾僭越称帝,在国内使用皇帝的称号和礼仪。“帝印”玉印及“帝印”封泥的出土是这一史实的有力证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一期:从陕北到岭南,八大博物馆巡礼,国宝荟萃 ★★★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