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一期:从陕北到岭南,八大博物馆巡礼,国宝荟萃 ★★★ [主题管理员:情枭的黎明]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77345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34
击鼓说唱陶俑

汉 东汉  明器
1957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出土
高56厘米

ZT
    此俑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
    汉代俳优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并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右,作即兴表演,随时供主人取乐。表演时,他们一般边击鼓边歌唱。当时的皇室贵族、豪富大吏蓄养俳优之风甚盛。汉武帝“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丞相田蚡“爱倡优巧匠之属”。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云:“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儛像。”这些均可为证。汉代画像石乐舞百戏图中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身材粗短、上身赤裸和动作滑稽的表演者,汉墓中也不乏此类形象的陶俑出土,均显示了俳优表演在当时的盛行。
    汉代民间极为盛行说唱表演。这件陶俑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挟鼓,右手举槌,作击鼓说唱表演,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在四川的东汉墓中先后出土多件形象类似的击鼓说唱俑,这说明当时蜀地说唱表演颇为流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33
绕襟衣陶舞俑(局部特写)

延伸阅读:
“长袖善舞”——长袖舞考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32
绕襟衣陶舞俑   

西汉  1989年江苏徐州驮篮山楚王墓出土

ZT
     陶舞俑身着绕襟深衣,顶发中分,于脑后挽成发髻,眉目清秀,身姿妖柔,身体随着舞步的变化呈现出“S”形。双臂上举,左、右上臂前后各刻有一“五”字,长长的衣袖从空中向身后飘下,动感十足。这类舞俑的身体弯曲度和侧转度各不相同,舞姿亦有变化。从舞俑造型看,跳的应是当时盛行的长袖腰楚舞。北洞山楚王墓出土有20件类似的舞俑,手臂弯肘处也刻有“五”字,笔划内填红彩。舞俑的手臂呈曲尺形,为单独烧制。这样的绕襟衣陶俑在其他地区未见出土,是了解西汉早期舞蹈造型的重要实物资料,弥足珍贵。
     长袖舞是汉代著名的舞蹈。当时的文人对长袖舞的艺术效果作了许多精彩而妥帖的描写,如“长袖交横”、“袖如素蜺”、“袖如迴雪”。除重视舞动长袖产生的流动起伏的艺术效果外,长袖舞还很重视腰肢动作。舞伎腰肢纤细,着束腰长袖舞衣,不仅表现出舞伎体态的袅娜,还使舞姿更加轻盈飘逸。
     西汉时期,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长期稳定的生活,贵族、官吏的好尚,使乐舞艺术得到蓬勃的发展,长袖舞就是当时所盛行的舞蹈之一。其特点是舞者扬举长袖,在空中飘扬,忽如烟起,忽如虹飞,给人以飘洒的美感和游龙登云的神韵,是长期形成的审美观念的反映。这件彩绘陶舞俑抓住了舞女舞动长袖的一刹那,把轻盈、舒展而柔美的长袖舞刻画得生动传神,是汉代雕塑艺术品中的杰作。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1-24 11:55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国博这点不厚道,画像石不但罩在玻璃里,还放在玻璃接缝中间,严重影响视觉感受,山东博物馆的画像石大部分都是"裸展"。

431
冶铁画像石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30年山东省滕县出土
石面高80厘米、宽144厘米

ZT
    西汉武帝以后,全国置有铁官49处,禁止富商大贾经营冶铁业。东汉和帝以后,冶铁开禁,这块画像石就描绘了当时豪强大族经营冶铁业的情况。图左边的人是在用一个多管输风囊来鼓风冶铁,图中人们所锻制的是铁兵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30
牛耕画像石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2年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东汉墓出土
石面纵82.6厘米、横105.5厘米

ZT
    在秦汉以前,“木耕手耨”的人力耕作仍普遍存在,牛耕并没有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西汉时期大规模地推广了牛耕,牛耕在中原地区逐渐盛行。至东汉时,牛耕逐渐向长江和珠江流域推广。《后汉书》中屡次记载了遥远的边地郡县太守“驱率吏民”“教用犁耕”的功绩。这块画像石反映了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实用二牛抬杠式犁耕的情景。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汉代画像石常见于阙、祠堂、墓室、棺椁等石质建筑物或葬具上,以河南南阳、湖北北部、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陕西北部、山西西部、四川和重庆等地区的发现最为集中。石上画像采用线刻、浅浮雕、减地平面阴刻等技法,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生产活动、社会生活和神话故事等方面的内容。

429
针灸画像石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画像石于山东省微山市两城出土
长94.5厘米、宽91.5厘米、厚24厘米

ZT
    石刻画像共分3层,中层是针灸图。右上第二层有一个人面鸟身的神医,手执医针,正为病人作※※治疗。把医者作成鸟像,正是为了象征战国名医扁鹊。

                            画像石上的扁鹊

     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虢国太子在一天早晨遽然倒下,一命呜呼。虢国正沉浸在悲哀之中,全国都在为太子准备丧事。一个叫扁鹊的游方郎中,路过虢国,听到太子的死讯后,详细询问了太子发病经过和死去时间,就请人报告国君,说自己可以救活太子。扁鹊到了宫中,细心地为太子切脉,又周到仔细地对死者作了观察,判断说:太子脉搏紊乱,所以静如死亡,只是暂时“尸厥”(休克或假死)。扁鹊在太子头顶、胸部和四肢的一些部位进行※※,不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扁鹊又给太子服药,并在两肋下热敷。又过了一些时候,太子竟然坐了起来。虢国太子死而复生,成为当时人人传诵的话题。此画像石的一端刻着一个鸟身人,它的对面是依次跪坐的病人。鸟身人一手为患者切脉,另一手正持针准备刺穴;病人手上已经扎了数针。这个鸟身人就象征着扁鹊,由于对他的崇拜,后人就把他神化了。画像石的内容是神化了的扁鹊针灸行医图。
     针灸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黄帝内经》中对※※疗法的解释极为详尽,介绍了九种不同的针,因用途不同,九针可分大针、长针、毫针、圆针、锋针等类型,长度由约3厘米到24厘米不等。制针因所用原料的不同,※※的疗效也有不同,其中金针有刺激身体的功能,对某些疾病格外有效,价格也相对昂贵一些。而银针则有显著的镇静作用。河北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就出土了4根金针、5根银针。其中的金针以针尖的形制来判断,可分为三种:※※形的为锋针,用作放血;尖锐的为毫针,用作针灸;圆钝的为针,用作点刺。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帛书《经脉》中论述了人体内十一经脉的循行、主病和灸法的古灸经,是有关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脉学的古文献。自古以来,中国南方就很盛行针灸法。1993年春,在四川省绵阳市永兴镇双包山发掘的2号西汉木椁大墓后室中,出土了一件髹黑漆的小木人,木人上有红色漆线的针灸经脉循行径路,但无文字及经穴位置标记。这些遍布于全身的经脉循行径路,在黑漆的烘托下格外清晰分明。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乃至世界上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标有经脉流注的木质人体模型。此墓相当于西汉文帝与景帝时期。针灸木人出土之地位于涪江之畔。涪江即汉代的涪水。据《后汉书》记载,在这里曾产生过三代师传的著名针灸家涪翁和其※※程高以及再传※※郭玉。郭玉在东汉初任太医丞,史书曾记载他受汉和帝之命为贵人治病,一针就使贵人病除。至于涪翁,不仅针术高明,医德超群,而且还撰有《针经》与《诊脉法》等书。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1-24 10:2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28
“熹平石经”残石

汉 东汉
高45厘米

ZT
    此残石原应作长方形,上刻隶书※※,每面约35行,每行约75字。“熹平石经”是中国※※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为书法家蔡邕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故又被称为“一体石经”。它集汉隶之大成,用笔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端美雄健,不但在当时被奉为书法的典范,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也有很深的影响。“熹平石经”是中国※※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石刻,原立于东汉雒阳城南郊大学(今河南省偃师县佃庄乡)。
    鉴于经书辗转抄写,错误很多,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汉灵帝命令蔡邕等人以隶书写定《诗》、《书》、《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7经,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经蔡邕写定的经书被刻到了石碑上,刻成46碑作为儒学经典的标准定本,立在太学以便读经人校对是正,当时观摹校核经书的人络绎不绝,车马塞道。汉末战乱,殃及石经,已少有整石存在。自宋代以来,则时有残石出土。

     河南偃师佃庄,在今天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在东汉时期则是全国最高学府太学所在地。公元183年,这一带更是成为全国各地文人注目的地方,46通刻着※※的石碑,吸引着当时的读书人纷纷前往瞻读摹写,每日车来人往,填街塞陌,成为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时开始在京师所在地设立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东汉时,汉光武帝在洛阳偃师一带建立太学,后来汉明帝刘庄还到太学行礼讲经。公元126年,汉顺帝对太学进行了重修和扩建,建成240个房间、1850室,所招学生被称为太学生。其后,太学生人数多达三万人。当时太学生读的经书都是互相间反复抄写。鉴于经书辗转抄写,错误很多,公元175年,汉灵帝命令蔡邕等人以隶书写定《诗》、《书》、《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七经。公元183年,写定的经书被刻到了石碑上,立在太学,以便读经人校对是正,这就是有名的“熹平石经”。“熹平石经”是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故又称“一体石经”,它集汉隶之大成,用笔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端美雄健,恢宏如宫殿庙堂,不但在当时被奉为书法的典范,而且对后世书法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在汉字字体由隶书变楷书的过渡中,“熹平石经”起了桥梁的作用。
    “熹平石经”的出现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汉代虽然发明了造纸术,但对文化传播起决定作用的印刷术并没有发明出来。“熹平石经”是官定儒家经本,是当时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读经范本,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亲临太学瞻读摹写,这样,一种新的方法—传拓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了。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早年练习书法,“熹平石经”就是他临摹的范本之一。所以说中国拓墨技术的发明与对“熹平石经”※※的需求有密切的关系。而正是由于人们受拓墨技术的启发,才促进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这也是“熹平石经”间接的、更为深远的影响。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27
石骑马人

汉 东汉  明器
1955年河北省望都县出土
高78厘米,长77.2厘米,宽25厘米

ZT
    此石雕系用整块石灰石雕成,骑马的僮仆头戴黑色平巾帻,身著红地白色流云纹剪襟短衣、粉地红色流云纹大口裤,左手提酒椑,右手提两尾鱼,作欣欣然买酒归来状。
    东汉时期,雕塑艺术风格较西汉有较大变化。西汉的石雕作品一般造出大体轮廓,力求简练,东汉则出现了用线条来表现细部,如衣饰、家禽的羽毛等。这件彩绘石骑马人,系用整块石灰石雕成,骑马的僮仆戴黑色平巾帻,着红地白色流云纹剪襟短衣,粉地红色流云纹大口裤,左手提椭圆形酒椑,右手提鱼两尾,作欣欣然沽酒买鱼归来之状,总体造型古拙雄浑,细部刻画又生动传神,为东汉石雕艺术的精品。这种题材的石雕,在汉代也为仅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26
石豹镇
  
西汉  
1995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ZT
       石豹镇采用圆雕技法雕琢而成。豹体肥硕,长尾从两后腿间反卷曲于背上,四足巧妙地分布在同一侧,少了野性,但显得雄健而又温驯。镇用于压席子四角,避免由于起身落座时折卷席角。汉代流行在室内铺席子,镇的使用也更加普遍,质地和形制丰富多彩。制作镇的材料有玉、石、铜、铁、琥珀等,有的镇体上还错金银。造型有人物、虎、豹、辟邪、羊、鹿、熊、龟、蛇等形式。在未经盗扰的汉墓中,压席的镇为四枚,多排列成方形。汉代流行以豹、虎等较凶猛的动物为形象的席镇,含有辟恶避邪的用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25
石辟邪(局部特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czp 发表于 2012-11-23 22:16
顶一下LZ,希望没打扰你。

磁州窑系刻题记枕


欢迎光临,感谢赐片,这件北宋的磁州窑系刻题记枕,出土于中国河南鲁山段店,现在却是大英博物馆的收藏,今年飘洋过海回归自己的祖国参加国博"瓷之韵"特展,殊为不易阿。

第四组 史学、文学和哲学
  史学名著《史记》、《汉书》在汉代先后问世。汉代民歌生动活泼,富有生气。五言诗开始兴起。散文、汉赋都有不少佳作。汉武帝时确定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经典被立为官学。东汉王充阐发了唯物主义思想。

这一组陈列的都是一些明清刊本的古籍,没有对应的其它文物,我没有拍。

第五组 艺术
  这一时期,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精神需求的反映是艺术创作最重要的主题,石雕、陶塑、绘画等成为引人注目的艺术类型,其写实风格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424
石辟邪

东汉
河南洛阳西郊出土
高122厘米、长165厘米、宽37厘米,重1000公斤

ZT
      此石辟邪颈背阴刻“缑氏蒿聚成奴作”七字,表明是缑氏(今河南偃师)蒿聚村工匠成奴所作。辟邪是东汉时期立于墓前的神兽,常与天禄配对。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czp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644
主题: 2
帖子: 2776
注册: 2003年5月
顶一下LZ,希望没打扰你。

磁州窑系刻题记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第三组 医学
  这一时期,中医学的基本体系已经建立,在病理研究、诊治、草药以及针灸、体育健身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就。其中,张仲景奠定了中医辩证施治的基础,华佗在世界上最先施用全身药物麻醉以及进行大手术。

423
金医针

汉 西汉  医疗器具
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刘胜墓出土
长6.5~7厘米、直径0.12~0.18厘米

ZT
      此针细长,柄方形,柄上端有小孔,针身圆形,针尖呈尖锐形。此墓共出土4枚金医针、5枚银医针,其中金医针可分为3种:※※形的为锋针,用作放血;尖锐的为毫针,用作针灸;圆钝的为鍉针,用作点刺。此枚金医针是用作针灸的毫针。
      针灸学在汉代已渐趋成熟。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金银医针,与《黄帝内经·灵枢》中关于“九针”的记载约略相合。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帛书《经脉》中论述了人体内十一经脉的循行、主病和灸法。四川绵阳双包山2号西汉墓出土了一件髹黑漆的小型木人,上面以红色线条绘出经脉,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人体经脉模型。在东汉时成书的《灵枢经》中,对经脉的循行、腧穴的部位及※※之法也都有明确的叙述。
      针灸是中国古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独创的一种治病方法。金医针的发现,为研究古代针灸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第二组 天文、历法与算学
  这一时期,在天文、历法与算学方面有出现许多重大的发现、发明。其中有世界上关于太阳黑子和新星的最早记录。《周髀算经》记载了运用勾股定理做天文计算、比较复杂的分数算法等数学成就。《九章算术》是周秦以至汉代※※算学发展的一部总结性的数学专著。东汉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422
日晷

汉  计时仪器
1897年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出土
边长27.4厘米、厚3.5厘米

ZT
    此日晷为方形,用致密泥质大理石制成。晷面※※有一直径1厘米的圆孔,不穿透,以此孔为中心刻出两个同心圆,内圆与外圆之间刻有69条辐射线,占去圆面的大部分,其余的地方未刻。辐射线与外圆的交点上钻小孔,孔外刻汉篆体1—69的数字,各辐射线间的夹角相等,以此为据补足未刻部分,则可等分圆周为100份,正与一日百刻之数相当。另在两圆之间刻有一正方形,其外刻有所谓的TLV纹,有的纹饰掩去了部分数字。
    汉代主要的计时工具是漏壶,但由于漏壶中的水位和水压无法保持平衡,滴漏速度的快慢变化,造成测时的不准确性,汉代往往用日晷进行校正。其使用方法是将晷体放正摆平,在晷心的大孔中立“正表”,在外圆的小孔中立“游仪”,将正表与游仪照准日出、日入时的太阳位置,就可以计算出当日的白昼长度,使掌漏的人员据以校准漏壶的流速、调整昼夜漏刻、确定换箭日期。
    这件日晷用方形致密泥质大理石制成,正表、游仪虽均己遗失,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日晷,为研究古代计时仪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1-23 21:51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21
墨、石砚及研石  铁书刀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出土

ZT
    铁书刀是用来修改简牍上误笔的文具。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20
兔形铜水盂

汉 西汉  文具
195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出土
高5厘米、长15厘米

ZT
    这件铜水盂是研墨时向砚内注水的砚滴。中国古代的砚滴多取与水有关的动物形象,此砚滴则为兔形,兔为月的象征,而月属阴,也与水有关。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19
漆盒石砚

汉 西汉   文具
1978年山东省临沂市金雀山出土
长21.5厘米、宽7.4厘米

ZT
       此砚盒木胎,盖内外髹赭漆,内有长方形凹槽可扣住石板砚,有方形凹槽可扣住研磨石。盒外用朱红、土黄、深灰色漆绘出云兽纹,再用黑漆勾出云兽线条,兽有虎、熊、鹿、羊等。
       汉代已经能制作墨锭,但普遍使用的还是小墨块(或墨丸)。其研墨的方法是将小墨块(或墨丸)置于研面上,加水后用研石相压而研磨成墨汁,故大多数汉砚都伴有研磨石出土。就砚面形状而言,汉砚可分为圆形与长方形两大类。简单的长方形砚只是一块石板,精致的附上木砚盒。有专家认为这种石板砚是古人画眉的用具,称之为“黛砚”;也有专家认为它是古人研磨药物的用具。此漆盒石砚与带笔筒的毛笔、木牍等随葬品共出,应是用于书写的工具。
       盒盖盒身里外均髹赭漆。砚为沉积岩类变质的板岩。盒中的研墨石呈方形,长宽各2.5厘米、厚0.2厘米,胶合在一块长宽各2.5厘米、厚1.l厘米的方形木块上。捏住木块,可将研墨石压在砚上研墨。当尚未使用具有一定硬度和形状的墨锭时,研墨的方法是将小墨丸(或碎块)置于砚面上,加水后用研石相压而研磨成墨汁,故大多数汉砚多伴有研墨石。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的科学文化  
        秦汉时期,科学文化有很多重要成就。造纸术的发明,使人类书写材料发生了划时代的革命。天文、历算、地震观测、医药等领域的研究,也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在汉代得到确立。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分别开创了纪传史体裁和断代为史的先河。汉代民歌、散文、辞赋富于时代内容。

第一组 造纸术的发明
  西汉时期,人们发明了利用废旧麻料制成原始型的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技术,在原料中增加了树皮和旧鱼网,开辟了木浆纸的先河,制造出质量较好的植物纤维纸,人称“蔡侯纸”。这种纸原料广、成本低,便于书写,逐渐取代缣帛和简牍,成为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项重大贡献。墨的制作工艺也有所发展,出现了具有一定硬度和形状的墨锭,以隃麋(今陕西千阳)制墨最为有名。

418
甘肃马圈湾纸(中下)、陕西扶风纸(中上)、甘肃旱滩坡带字纸 (右)    

扶风纸

1978年陕西省扶风县出土
残长7.4厘米、宽6.8厘米

ZT
       扶风麻纸原料为麻类纤维,呈乳黄色,有较多的麻纤维束和尚未完全打散的麻绳头,组织松散,纸浆分布不匀,纸质粗糙,但较坚韧、耐折,是纸的较为原始的形态,不宜书写。

旱滩坡带字纸

汉 东汉
1974年甘肃省武威市旱滩坡出土

ZT
      此纸以麻纤维为原料,纤维组织紧密,原作三层,衬裱在一辆木牛车上,出土时已碎成残片,最大片约5x5厘米,厚0.07毫米,纸质细薄,外观因长期老化呈淡褐色,其中两片残存部分呈白色。淡褐色纸较脆,而白色纸较柔软。纸经单面涂布加工,其上残存文字墨迹,可辨出“青贝”等字。
       西汉时期,人们发明了利用废旧麻料制成原始型的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不但用麻、破布、鱼网,而且用树皮为原料,开辟了木浆纸的先河,是造纸技术上的一次飞跃。旱滩坡带字纸出土于东汉晚期墓中,在制造工艺上较前有了很大的改进,它至少要经浸湿、切碎、洗涤、浸灰水、蒸煮、舂捣、二次洗涤、打浆、抄纸、晒干、揭压等工序才能制成,说明在蔡伦以后一套完整的造纸工艺已经形成。
      新疆维※※自治区和甘肃省敦煌市、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河旁也发现东汉写字纸,这些最早的文书用植物纤维纸的实物,说明公元2世纪蔡伦革新造纸的用料和工艺,的确提高了纸张质量和生产效率,为纸张取代简帛而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开辟了道路。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17
观伎画像砖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4年四川省成都市扬子山出土
长45.4厘米、宽40厘米、厚5.3厘米

ZT
    此砖的左上方绘一男一女席地而坐,其中男者头上戴冠,身着宽袖长袍,女者头梳双髻,吹奏排箫。右上方有二男伎,一伎右手持剑,剑尖上跳弄一丸,左肘正掷弄一瓶;另一伎则上身袒露,双手舞弄七丸。左下方有二乐人席地而坐,正捧着排箫吹奏。右下方为二伎在表演巾舞,一女伎头梳双髻,双手挥动两条长巾起舞;一乐伎右手执槌为之击鼓伴奏。
    此砖构图严谨,准确地刻画出伎人表演跳丸、舞剑及弄瓶的技巧,形象生动逼真。尤其是手持长巾的女伎,回首翘袖挥巾,婀娜多姿;与其呼应的乐伎,那持槌欲击的诙谐神态富于夸张。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片热烈的场面。
    汉代的乐舞百戏表演多是在筵宴的场面上,一边是正襟跽坐的主人、宾客,一边是伎人精彩的表演。观伎画像砖就生动地描述了汉代这种宴宾陈伎的习俗,一男一女席地而坐,在鼓、排箫的伴奏声中,欣赏着伎人跳丸、跳瓶、巾舞的表演,生活气息浓郁,艺术形象生动,为研究汉代的乐舞百戏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公元前108年的春天,汉武帝在长安城举办了一场规模庞大的百戏汇演,周围300里的百姓都赶赴观看,一时万人空巷,成为当时京城的一大盛事。
    百戏是现代杂技的前身。在汉武帝的倡导下,由宫廷乐府主持的百戏汇演,每年举办一次,相沿成习,直至东汉仍然持续不断。后来,百戏又成为朝廷接待外国宾客的重要表演项目。宫廷百戏汇演的形式,很快影响到贵族阶层,官僚贵族和豪强巨富亦往往拥有私家的乐舞人员,他们在庄园内举办演乐聚会,百戏是必不可少的重头戏。这块画像砖上反映的就是家宴上的百戏表演:左上角宾主席地而坐,右上角一个艺人做跳丸表演,一个艺人做舞剑和跳瓶表演;左下角两个乐人吹排箫,右下角一彪形大汉和一细腰女子做巾舞表演。画面※※还陈设着酒樽。
    秦汉时期人们喜歌好舞,来自民间的百戏艺术,受舞蹈的影响很大,演出的动作从单纯显示惊险奇特的技巧,发展到讲究节奏感和优美感,并用音乐和舞蹈陪衬。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方的杂技艺术也对汉代百戏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古代史书中经常称赞西亚和欧洲的条支(叙利亚)、大秦(罗马)等国的杂技艺术。大秦的杂技演员在西汉武帝和东汉安帝时都曾来到中国献艺。跳丸是大秦演员最拿手的表演节目,东汉永宁年间(120-121年)大秦演员来华演出,其跳丸技艺使在场观看人员大开眼界,他们用身体不同部位接丸的方式使中国同行深受启发并加以吸纳。东汉时期不仅出现了能跳九丸的艺人,东汉晚期还出现了跳十一丸、飞三剑的表演项目,弹丸与利刃同抛,抛接的要领不同,颇难兼顾;况且其总数有十四件之多,起落纷繁,节奏急促,真是罕见的热烈又惊险的场面。表演者之所以能胜任如此繁难的表演要求,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仅用双手,腰、膝、足背、足跟、肩、臂乃至臀部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抛接。东汉百戏技巧的改进同受到西方杂技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但在难度上又胜大秦杂技一筹。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16
酿酒画像砖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4年四川省彭县出土
高28.4厘米、宽38.3厘米

ZT
        此画像砖反映了酒肆酿酒和销售的情景。画面正中是一妇人正在大釜旁操作,其右一人似在协助。灶前有酒炉一座,内有三坛,坛上有螺旋圆圈,连一直管通至炉上。左侧残缺,根据四川新都所出同一内容的画像砖可知,左侧上部是一推独轮车者,车上置酒,其下一人正挑着酒朝店外走去。
        汉代的酒多为粮食酒,酿酒时必须先使粮食的主要成分淀粉分解为简单的糖以后,然后再经过酵母的作用,使糖转化为酒精,而饼曲的使用可使上述糖化和酒化两个过程交替进行。东汉时期,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九酝”的新酿造法,促成酒的醇厚和度数的提高。大思想家王充在其《论衡》中云:“美酒为毒,酒难多饮。”“过于三觞,醉酗生乱。”就是当时酒度数提高的佐证。这一时期还出现糟床这种先进的滤酒器具,使酒糟和泛滓得以清滤,成酒更为纯净。
        酿酒业是两汉时期规模较大的一项手工业。当时的酒肆作坊,在都市和乡镇分布极广。这块画像砖上有酿酒使用的瓮形酒具,有一大瓮待以出售的成酒,还有售酒者、买酒者、运酒者,再现了当时小酒肆作坊生产与销售的情景,也反映了汉代饮酒风气之盛和四川酿酒业的发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15
舂米画像砖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5年四川省彭山县出土
高25厘米、宽39厘米

ZT
     汉代加工谷物有了新的发展,除了先秦已有的杵臼以外,先后出现了脚踏碓(“践碓”)、畜力碓和水力碓,劳动强度逐渐减轻,而舂米效率却大大提高。脚踏碓在汉代应用已很普遍。西汉末年的哲学家桓谭说脚踏碓的效率十倍于手工的杵舂。这块画像砖完整而精细地刻画出脚踏碓的结构和操作景象。此砖上部是一座立在四根粗桩上的干栏式粮仓,左下部两人立在矮架上踏碓舂谷,右下部一人持桶倾倒已舂完的谷,另一人持双扇飏风除糠。
     关于谷物加工,汉代已有足碓、水碓和畜力碓的发明和运用。为了簸去糠秕以取得精米,西汉末年还发明了装有机械装置轮叶的扇车。此画像砖中使用的是足碓舂米的方式,即利用杠杆原理,足碓者扶在栏杆一头,借用身体下压的力量,起动杆头,达到舂米的效果;所用除糠秕的飏扇也是手工的。

                               宠妃何堪舂米工
                                                  王永红 

     这块舂米画像砖让我们了解到了汉代舂米的全过程。画面上部是一座立在四根粗桩上的干栏式粮仓。左下部两人立在矮架上踏碓舂谷。右下部一人持桶倾倒已舂完的谷,另一人持双扇飏风除糠。
     收获的粮食一般都要经过去秕、脱壳、磨粉等加工程序。最古老的脱壳用具是木杵地臼,用手高举木杵捣碎谷物达到脱壳的效果,费力多而效率低。西汉时期,人们发明了碓,将用手举杵改为用脚踏杠杆以举碓,工效得到提高。因为是用脚踏,这种碓又被称为践碓。这块画像砖上的两个人使用的就是践碓。谷物被舂碓后,还须簸去糠秕以取得精米,最简单的是用簸箕,效率稍高的则是用扇车。扇车的发明在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直到16—17世纪,转动式簸谷机才被引进到西方世界。由于有一套完整的粮食加工程序,汉代人的饮食也相对讲究起来。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沅陵虎溪山清理了一座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墓地,意外地发现了大约三万字的竹简,其中的《美食方》有些类似现在的食谱大全,详细记载了做饭与菜肴的操作方法。其中有些标题称“为中粲饭方”、“为中黄饭方”、“为稻黍方”等,显然是根据米的粗精采用不同的烹饪方法。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曾饱尝舂米的折磨。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的去世,对其宠妃戚夫人来说,就是一座靠山倒了。刘邦一死,吕后就把戚夫人囚禁起来,让她整日舂米。痛苦不堪的戚夫人一边疲惫地舂米,一边思念着远方的儿子刘如意。“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这是戚夫人的绝笔诗《舂歌》中的诗句。想必戚夫人舂米用的可能是最原始的木杵地臼。过去集千般宠爱于一身的她遭受这般身心上的沉重打击,生活对她来说也就变得是那么的无助和无望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14
收获渔猎画像砖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4年四川省成都市扬子山出土
高36厘米、宽42厘米

ZT
    此砖画像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弋射图,两弋者张弓仰射,其所使用的短矢上系着缴,另一端连接在磻上,磻被放置在半圆形机械中;湖池中荷叶遮掩,莲花吐芳,鱼鸭游弋,空中飞雁成行。弋射是指人们以丝缕系矢射鸟的活动。弋者所用的短矢叫“矰”丝缕叫“缴”,其另一端系着可以滑动的磻,图上的磻被装在一种半圆形的机械里。
   下图为收获图,描绘了肩挑稻捆、用手镰掐穗和用钹镰刈除稻秆的场面。左边3个割穗人单手使用手镰,右2人用大钹镰除去禾杆。这块画像砖把当时的农、渔、猎等生产情况统统表现了出来。
    汉代的收获农具有铚、镰等。铚用于掐禾穗,即上述收获图中所用的工具,相当于现代的爪镰。钹镰是汉代较先进的农具,装上木柄,刈禾面积宽,功效高,四川新津牧马山汉墓曾有实物出土,与收获图中的钹镰相似。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13
桐园画像砖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4年四川省彭山县出土
高24.2厘米、宽37.4厘米

ZT
    汉代人多用桐油照明。桐油是西南特产,种植桐树、摘籽榨油成为当地庄园的主要副业之一。这块画像砖反映了东汉时自给自足庄园经济的一个侧面。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12
盐场画像砖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4年四川省成都市扬子山出土
高41.2厘米、宽46.5厘米、厚6厘米

ZT
    此画像砖形象地再现了东汉时蜀地的自然生态和井盐生产的繁忙景象。画面上群山耸立,植被繁茂,其间歇息着禽类和哺乳动物,山间是猎人追射的场面。左下角盐井上高矗着井架,架分两层,每层有二人正用滑车和吊桶汲卤;右下角放置一灶,下有四根管排列,灶上有釜五口,灶前一人正烧火熬盐;井架和灶间架有枧筒,盐卤经枧筒至灶上的大锅内;山麓有两个运盐者背负盐包行进。
    汉代制盐业颇为发达,当时盐的种类主要有海盐、井盐、池盐和岩盐。其中井盐主要产于川滇地区,蜀地井盐尤闻名全国,史称当地“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桔柚之园”。当时的盐场都座落在山峦重叠、树木丛生、野兽出没的山峪里 ;盐井都较深,井上有高大的井架,并采用了比较先进省力的定滑轮装置,可上下拉动绳索取卤;采盐和熬盐煮卤的地方相距不远,通过竹枧将两个地方结合起来,使取卤和煮盐的两道工序紧密相连。
     

             一泉吐白玉 万里走黄金
                         王永红 

   “一泉吐白玉,万里走黄金。”这是古代诗词中对井盐业的描述,人们把从井中汲取的盐称为“白玉”,认为其价值堪称“黄金”。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被称为“食肴之将”。在古代中国,盐的开采和经营是富可敌国的暴利行业。在汉代,盐业是※※三大重要赋税之一,※※在主要产盐地区设立盐官,盐的种类主要有海盐、井盐、池盐和岩盐。海盐主要分布在自辽东至岭南的沿海地带,以齐鲁地区最为重要,有诗赋描写齐地的盐“皓皓乎如白雪之积,鄂鄂乎若景阿之崇”。池盐则以河东的安邑(今山西运城)最为著名,诗赋称“河东盐池,玉洁冰鲜”。岩盐主要集中在一些山区。而井盐则主要产于川滇地区,尤以蜀地井盐闻名全国,诗赋称当地“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桔柚之园”。
   井盐的生产,需先凿井取卤,而后设灶煎制。在四川成都东汉墓中,多次出土盐井画像砖。这件出土于成都扬子山的画像砖,就形象地再现了东汉时期蜀地的自然生态和井盐生产的繁忙景象。画面上群山耸立,植被繁茂,其间歇息着禽类和哺乳动物,还有猎人追射的场面。左下角盐井上高矗着井架,架分两层,每层各有二人正用滑车和吊桶汲卤;右下角放置一灶,下有四根管排列,灶上有五口大锅,灶前一人正烧火熬盐;井架和灶间架有枧筒,盐卤经枧筒至灶上的大锅内;山麓有两个运盐者背负盐包行进。有趣的是,面对同一画像内容,专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专家认为汉代四川临邛等地已开发利用天然气作为煮盐的燃料,在这块画像砖上,五口大锅并排置于灶上,在灶门处排列着四根管道,直通锅底,这些并排的管子,输送的就是天然气,置盐锅下供燃烧用以煮盐;另有专家认为,画面上表现的是柴灶,全无使用天然气的痕迹,四川地区天然的地理构造虽然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但四川天然气的正式开发是在晋代,东汉末虽有可能已发现天然气露头,但并未在煮井盐时大规模使用。
   “西蜀天下富,井盐天下丰。”可以想象,在四川一带,源源不断的井盐给当地人带来了巨额财富,难怪在他们眼里,盐井中吐出来的就是白玉,就是黄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11
平索戏车车骑出行画像砖

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84年河南新野樊集村征集
高35.6厘米,宽105.5厘米

ZT
       此画像砖中部为一拱桥,桥下一人荡舟,水中鱼、龟游动。桥上两车、两骑吏向右行驶,有两人恭立桥头,候迎车骑。车骑上方为一猎手狩猎和两武士格斗的场面。桥左端为两辆奔驰的戏车,车上各建一橦。前辆戏车橦顶蹲一伎,左手拉一与后辆戏车橦顶相连的软索,右手执一身体悬空之伎之足;另一伎则双手握橦,身体悬空呈水平状。后辆戏车有一伎正缘橦而上。在连接双橦的软索上,一伎作倒悬跟挂动作。整块画像砖生动展示了汉代平索戏车的杂技场面。
      平索戏车是汉代流行的一种杂技,车橦在其中难度最大。类似的画像砖在河南南阳地区多有发现。有学者认为,这些画像砖上的戏车图像以写实成分为主,反映了中国古代杂技艺术的高度成就;有的认为它们与官吏出行相结合,为汉代车骑制度的重要补充;有的认为它们展示了戏车将要登桥的场面,制造出了起伏的道路环境,是艺术家在表现高超技艺时设下的伏笔;有的认为,这些戏车图像所存在的杂技技术方面的不合理因素和包罗万象的构图特点,决定它们不可能以写实成分为主并完全代表了汉代杂技的最高水平,更不能贸然认为它们与汉代的车骑制度有关。

                                            是真实 还是想象
                                                                           王永红 

       “戏车高橦,驰骋百马,连翩九仞,离合上下。或以驰骋,覆车颠倒。”“突倒投而跟挂,譬陨绝而复联。”“忽跟挂而倒绝,若将坠而复续。”这些都是汉代辞赋中对戏车精彩表演的生动叙述。“戏车”是指可以用来表演百戏的马车,辞赋中所描写的“戏车高橦”,就是把长橦(即高竿)固定在马车之上。戏车高橦的表演者既要经受戏车奔驰时的颠簸,还要在高橦上表演各种复杂的动作。因为难度大,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赋中的描写是夸大之词,是来自作者的丰富想象。
      20世纪80年代,河南新野樊集村出土的戏车画像砖,让人们多少有点相信了这种高难度的汉代戏车表演。该画像砖分为两部分:右半为车骑出行图,主车驾两马,御手执辔,主人端坐,前有导车和导骑,桥右两小吏曲身恭迎,车骑出行上方,一人持杖追逐两兽,右上方二人持剑格斗,拱桥下一人荡舟;左半是平索戏车场面,在两辆车上各树一橦,前车橦上一人握橦平撑,橦顶端一人悠然蹲踞,左手拽一人脚踝,右手拉一索,后车上一人正在缘橦,车、橦、索互相牵连,表演者在两辆车子的奔驰晃动和绳索的摇曳起伏中做高难度动作,惊险动人,确实有些出乎人们的想象。
      先秦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高竿表演,汉代称之为“缘橦”或“都卢寻橦”。秦汉时期,都卢人散居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到马来半岛一带,以善于表演缘橦而著称。汉代杂技表演者从都卢艺人那里吸收了一些缘橦技巧。最初的缘橦表演,橦是立在地面上的,后来又发展成为“额上缘橦”。在山东沂南汉代画像石中有这样的场面:一名表演者以额顶橦,橦上部装横杆和圆盘,3名演员在上面做鸟飞状或倒挂。在汉代图像中,还有一根橦上可以攀上9名表演者的画面,犹如群猿攀木,紧张热烈。当然难度最大的还是这种车橦表演,可变的因素太多。有些专业人员曾对画像所描绘的表演场面产生质疑,认为即使现代的杂技表演者也是很难做到的。
      这么激烈紧张的表演,到底是汉代杂技真实的再现,还是画像砖创作者的丰富想象,读者也可以给出自己的答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10
市楼画像砖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四川省广汉县出土
高28厘米、宽48厘米

ZT
       砖面形象刻画了当时城内“市”井商肆布局的一角和商贾交易情况。画面左侧有门垣,隶书题记为“东市门”,右侧为“市偻(楼)”,楼上挂一悬鼓。一人在门垣内侧灶前操作,且回首与人呼应;市楼内对坐两人,似为宾主交谈;门和楼之间为市井,有六人两两交易。根据画面可以看到商人交易活动是在一定的范围“市”内进行,楼为“市”井中最高建筑,击悬鼓以示开闭市门。画面紧凑,笔法简练而传神,人物意境古朴而生动。
      这时的市肆必须设在城内的固定区域,有垣墙环绕,与居民区(里)隔开,整个市设一市门,定时出入。汉代各地的市都由※※派官吏管理,管理市肆的官吏名叫“市令”、“市长”或“市丞”,其官署称为“市楼”。在每日开闭市内活动时,于市楼上升降旌旗,故亦称“旗亭”。市楼是市中最高大显著的建筑,在上面可以观察并监视市内各隧的活动。市楼上又悬鼓,击之以开闭市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09
庖厨画像砖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宽40厘米、高25厘米

ZT
        在中国许多地方的汉墓中都发现有庖厨图,主要内容大致相同,仅有详略之别。这反映了汉代这些地区庖厨饮食习俗的基本一致性。从许多庖厨图看,汉代对肉食的加工方法主要是炙和蒸煮,炊具主要是灶、釜和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08
宅院画像砖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4年四川省成都市扬子山出土
宽46.4厘米、高40厘米、厚6.3厘米

ZT
       此画像砖上的宅院为汉代官绅豪富住宅的缩影。宅院中的望楼是东汉时期官绅富豪宅院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表现。整个画像砖构图驭繁就简,有条不紊,成功地运用了原始透视技法,使复杂的建筑场面表现得层次井然。特别是穿插以人物、鸡犬、身姿矫夭的舞鹤,使比较单调的景物中漾起一派生机。这是东汉时期一个较为完整的豪强大族的庭院图像。庭院高墙环绕,楼舍齐备,井厨俱全。内院有斗鸡和双鹤对舞,和古诗“鹤鸣东西厢”相应。堂上宾主对饮,主人坐卧的后室则没有明确加以表现。前堂后室、东厨北厕,正是当时官吏豪富的居住建筑物的标准规格。
      “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郸倡。”“音声何噰噰,鹤鸣东西厢。”这是汉代乐府《相逢行》中的诗句,描绘了汉代官吏富豪人家显赫风光的宅院、优渥精致的生活。出土于四川成都扬子山的宅院画像砖形象地表现了诗句中的内容。
      画像上的宅院四周有厢房环列作墙,院中由厢房隔成两部分。大门在左院的左下方,门内有两鸡相斗。一进为过厅,内院有双鹤对舞,与《相逢行》中的诗句完全吻合,反映了汉代养鹤的习俗。二进为堂屋,堂上置樽酒,主客对酌。堂右有门通右后院,这里建有一座高大的望楼,下层有梯,上层有窗,供环眺四外。楼下系一猛犬,有仆役执帚清扫。右前一小跨院有井,设案、灶、厨具等,符合古诗中“东厨具肴膳”的描述。这块画像砖运用原始透视技法,驭繁就简,有条不紊。在多以直线构成的建筑物中,穿插以人物、鸡犬,特别是两只身姿优美的舞鹤,使比较单调的景物中漾起一派生机。
        斗鸡在汉代很流行,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就喜欢斗鸡。为了孝敬父亲,刘邦在离长安不远的地方新建起一座县城,取名“新丰县”,把家乡的斗鸡之徒迁徙过来。汉代长乐宫中有斗鸡台和走狗台,是皇帝观赏斗鸡和走狗的场所。汉武帝在宫中还经常举行斗鸡、蹴鞠比赛的“鸡鞠之会”。曹植《斗鸡》诗:“长筵坐戏客,斗鸡观闲房。群雄正翕赫,双翘自飞扬。挥羽邀清风,悍目发朱光。”生动地描写了宴饮斗鸡的精彩场面。官吏富豪宅院中的斗鸡表演也是为主客宴饮助兴的。
        望楼的出现,是东汉时期官吏富豪宅院的一大特点。在战争频繁的两汉之际,各地豪强大族为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纷纷营建坞壁和望楼,这些建筑都具有军事防御的功能。高高的望楼和荷刀负箭的家兵,多少会给处于动荡时代的奢华享受者带来一些安全感,保证他们在深宅大院中享受美酒、斗鸡、鹤舞带来的种种乐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上一组汉代画像砖的片子,上面的刻画记录了汉代衣食住行,可谓前面文物史料的一个对比和补充。

407
辎车画像砖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3年四川省成都市扬子山出土
宽46.5厘米、高39厘米、厚5.4厘米

ZT
        此画像砖描绘了汉代妇女乘辎车出行的场面。画面中,辎车车盖呈椭圆形,顶部隆起,车厢为重舆,分为前、后两部分,女主人坐于后舆,御者在前舆中执策驭马。车前驾一马,正扬蹄飞奔。车右一人持杖前驱,后一侍婢手执花状物跟随。辎车多为汉代妇女所乘坐。其最大特点是车厢与车盖相连接,将车厢屏蔽,车厢两侧开窗,后方开门,车厢内可坐卧休息。对于讲究身份及仪态的显贵男子来说,一般不会乘坐辎车。
       汉代辎车的车箱很严密;两侧开窗;后方开门,车盖多呈蓬形。车箱分为前、后两部分,主人坐在后舆,御者在前舆中执马。汉代辎车主要供妇女乘坐,史书中多处记载皇帝的母亲、皇后或后妃出门必乘辎车、(车并)车。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1-21 10:54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06
鹿车(上,模型)

陶车(下)

东汉   1955年广东广州先烈路出土

ZT
       鹿车又被称为独轮车,用人力推行,是汉代发明的一种应用广泛的交通运输工具。此鹿车系依据四川彭县出土东汉画像砖图像制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一期:从陕北到岭南,八大博物馆巡礼,国宝荟萃 ★★★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