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水乡 蓬简(古村,重要景点大图增加中...) [主题管理员:印象黑龙]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5903 回帖:3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4.706
主题: 19
帖子: 24826
注册: 2009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水乡 蓬简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4.706
主题: 19
帖子: 24826
注册: 2009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水乡 蓬简
地形地貌
逢简村地处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北端,位于西江下游锦鲤江畔,是※※上“桑基鱼塘”的重要基地之一。古村四面环水,以水道为界,河涌呈“井”字形,自南往北流过古村,汇入西江支流,把村落切割成若干小沙岛。村落建筑沿河而建,沿河修筑石磡,长达十余公里,河边树木夹岸。主河涌流向由南往北串村而过,汇入西江支流。逢简以栽桑养蚕为核心,促使当地的农、牧、渔、副业有机地结成一个整体,再带动缫丝、制糖、饲料加工,以及商贸、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逢简村北村和南村均以河涌环绕,村内也以河涌相通,河涌就是古村曾经对外重要的交通线路。曾经,河上想必是船艇穿梭,喧闹无比。而今,村内却是寂静安闲。沿岸三三两两停靠着小舟。现在的行船,仅供偶尔到访的游人游览。郭氏祠堂门前两艘吃水很深的沉船,裸露在水面的船尖,依然线条凌厉,仍有往昔乘风破浪的遗风。
※※风情
自西汉起就有人在此生息,后来发展成一方集市,到了唐朝就已成村。逢简村在清朝末年达到鼎盛,人口上万,有3个缫丝市场,300多张织布机,产业工人1500余人,号称“小广州”。在村里信步游走,但见村里的河岸两旁,古榕、蕉林、石榴等林木一字排开,河道步道一侧是由民居、宗祠等乡土建筑组成的聚落群体。溯河而上,周边桑基鱼塘,一派水乡风光,让人置身于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之中。纵横交错 的小河里,闲游的小鱼成群结队,飘荡的水莲,如白玉一般。与闻名的江南水乡周庄相 比,逢简村显得更加自然淳朴,没有半点的雕饰。古朴的建筑点缀着田园的风光,充满了恬淡而沉静意境。
人才辈出
村中随处可见用来铺路或者搭建埠头石阶的石碑。碑铭上刻有诸如举人、进士第几名的字样。这种随处见到的石碑,倒给了逢简村“水乡书韵”一个很好的注释。据说宋元以降,隐居到逢简的很多是士大夫家族,他们诗书传家,尊儒重育,古村崇尚读书的风气浓厚,元朝至明朝期间,出过很多读书入仕的人。由此观之,还是印记确凿的。小小村落出了不少进士、举人,曾有一家8个秀才3个翰林,出了不少当大官发大才的人。至今,一户村民家里出了8个秀才的故事仍被人乐道。
觉妙净院
自梳女
过去时代,建礼法苛严,县中不少女性不甘受虐待,矢志不嫁,或与女伴相互扶持以终老,约自明代中后期起,相继产生了自梳女和不落家的特殊习俗。由于蚕丝业的兴起为女性提供了独立谋生的机会,这些习俗在封建礼法压迫下,得以相沿300余年,在晚清至※※前期达于高潮,直至本世纪30年代以后,才随着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和战乱的影响而渐趋消歇。过去女子出嫁,须由母亲束髻,立心不嫁者则履行一定的仪式自行束髻,称“自梳”。仪式通常在自梳女及不落家妇女聚居的“姑婆屋”内举行,当事者预先购备新衣鞋袜妆镜头绳及香烛肴,以黄皮叶煮水沐浴,设供拜观音,立誓永久不婚嫁,然后由年长的自梳女将其辫子梳成发髻,更换新衣新鞋,向其他自梳姐妹一一行礼,经济宽裕的,还须摆酒宴客。履行仪式后,该女子即为“梳起”,正式成为“自梳女”,终生不得翻悔。“自梳女”平日可继续居住母家,采桑缫丝,自食其力,闲时常到“姑婆屋”与众姐妹聚会,在生活上互相扶持,亲如家人。年老或病危,必须移居“姑婆屋”,绝不能在母家去世。不落家是自梳女子的一种假婚习俗,为遭父母强迫嫁人抗争无效所采取的折衷办法,过门行婚礼而拒绝同丈夫寝处,三朝回门后即长居母家不返,故称“不落家”。
龙舟竞渡
顺德的龙舟竞渡自古有名。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舟语》载:“顺德龙江,岁五六月斗龙船。斗之日,以江身之不大不小、其水直而不湾环者为龙船场。……斗得全胜还埠,则广召亲朋宴饮,其埠必年丰人乐、贸易以饶云。”实则全县各乡堡都兴行划龙船,现今市博物馆尚存康熙年间杏坛北水村“压尽群龙”石匾。龙舟分“游龙”和“赛龙”两种:“游龙”体积大,装饰美观,称“龙船”,重在游弋展示服饰旗鼓助兴;“赛龙”体积 小,称“龙艇”,从三桡至十五桡不等,重在竞划速。“龙舟”说唱、“龙舟”说唱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起源于清代,20世纪50年代前流行于县境及广州方言地区,以顺德腔为正宗。艺人多在茶楼,乡渡和分村大榕树下卖唱。手持一具木雕小龙船作道具,胸前持小锣小鼓。边唱边敲,内容多为谐趣故事及平安祝颂语。辛亥革命和※※※※时期,“龙舟”被应用于社会宣传,艺人所编写的反清、抗日及控诉“三害”(吸毒、赌博、嫖妓)等长篇唱词,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河涌上的桥梁
船、河涌和桥梁,是逢简村的主要标志性景观。船,已经式微,轻舟浅荡。河涌,虽仍丰沛,却倒映着岸上的新式小楼。惟有古桥,不折不扣凝固着逢简村的旧史。逢简村河网如织,桥梁在村中交通的地位非常重要。据不完全统计,村内共有石桥30多座,其中最能见证当年水乡集市繁华的三座石拱桥为明远桥、巨济桥和金鳌桥。明远桥始建于宋朝宝庆年间(约公元1225年),红色砂岩结构。全长25.1米,顶宽4.6米。桥栏石板刻有各种图案,桥两边柱头雕有石狮子,桥面成斜坡形砌石级以利马车通行,是※※现存文献记录中最早的三孔石桥之一。逢简村的桥总位于村中交通要道上,常与河涌交叉呈十字型,沿河涌与麻石道之间形成圩市。巨济桥沿岸的“谷埠巷”顾名思义便知是进行稻谷交易地方。巨济桥不远的一处水埠头,刻着“梁敬余主水埠”的碑铭。据清咸丰《顺德县志•卷五•建置略二墟市》载:“逢简堡墟市有四,曰巨济,曰明远,曰金鳌,曰桑市。”这种以桥为市的特色,就是岭南水乡的重要标志。逢简村桥梁的另一特点就是修筑在河道拐弯处,河道一侧建有村庙,桥旁有古榕、木棉等,浓荫蔽日。如金鳌桥位于河道转弯处,据说古时桥对面有地藏庙、文武庙。还有一特点是,在河道流入和流出村落处一般会建“水口”桥有镇锁水口的作用,桥旁多种植古树。在逢简村看桥,别有情趣。不同时间的阴晴明暗中,桥便有了各种情态。一蓬衰草、残桥孤立,是光线黯淡中的古桥。水影清明、桥身玲珑,是丰盈充沛河涌上阳光下的古桥。自然,随处散落的独木桥、钢板桥、新砌的能通机动车辆的现代虹桥……还有那一字桥、曲尺桥、三叉桥……各式各样、有名没名,或长或短、或高或低,分布在逢简村中。对村中人,它们是不可或缺的通路。对外来人,它们还是不可或缺的风景。
河岸边的建筑
逢简村的村落建设十分善于利用河涌。村民将河道挖深,一是可以增加河涌通航的能力,二是用挖出的河泥填高两侧河岸,抬高民居建筑的地基,以利于防洪、防潮。沿着河道,赏水赏桥的同时,便一并能领略村中建筑了。不过,民房已然失却了以往的古风,岸边窜出来的皆是现代民居。在这爿古往今来都富庶繁盛的地带,乡民们是不会让自己的生活落伍的。只是,他们在新建房舍的时候,改变不了巷道分布、左右不了河流走向,同时他们还要依赖先人们搭建的桥梁通行往来。于是,岭南水乡便杂驳着新旧、穿插着古今,也在初夏或晴或雨的明暗间,毫无掩饰地完整呈现在我眼前。
祠堂•大屋•私塾
散发着书香的祠堂、私塾蕴涵着逢简村久远的文化底蕴。据记载,逢简村早在唐朝就已建成村。从村民的家谱中查到,这条小小的村落,出了不少进士和举人,至今,一户村民家里出了8个秀才的故事仍被人乐道。由于读书发家的人多,杏坛逢简村留下来的祠堂、私塾和古老大屋也特别多。其中多数为明代风格的古祠堂原先有70多间,现存17间,大多数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巨济桥西侧不远处就有一间“和之梁公祠”,门口梁柱上的木雕倒也十分精致。祠堂刘氏祠堂、梁氏祠堂、李氏祠堂是较具规模和影响的祠堂之一,村里的“第一祠堂”是600余年※※的“刘氏大宗祠”。无论占地面积还是气势都是其他祠堂所无法比拟的,刘氏祖祠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地势呈前底后高,寓意代代高和三生万物之道家思想。梁氏祖祠建于光绪年间,灰雕工艺达显。大宗祠的正门两侧分别有“阁道”和“台门”两个侧门。这两个门上方的砖雕和绘画有些特色。离明远桥不远同样也有一间古祠堂,不过大门紧锁、破落不堪,祠堂的匾额已经在※※中被毁掉,庭院里也已经是杂草丛生。祠堂刘氏祠堂、梁氏祠堂、李氏祠堂是较具规模和影响的祠堂之一,刘氏祖祠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地势呈前底后高,寓意代代高和三生万物之道家思想。梁氏祖祠建于光绪年间,灰雕工艺达显。
桑基•鱼塘•水乡
纵横交错的小河里,闲游的小鱼成群结队。飘荡的水莲,如绿玉一般,昔日的桑基鱼塘如今痕迹仍存。只不过多了些豆棚瓜架、蔬畦蕉林,不时飞来的几只蝴蝶更添悠然古意。桑基鱼塘在清代逢简村种桑养蚕,丝织业非常繁荣,昔日的桑基鱼塘如今痕迹仍存。这些蜿蜒于满目桑田的小河,在昔日将一船船蚕丝运往广州等地,全省客商也从这些小河乘艇远来,采购蚕丝。在清代,逢简村村民弃田筑塘、种桑养蚕,几十家丝织厂日夜不停,为顺德成为“南国丝都”立下汗马功劳。据说当时丝织业非常繁荣,村民种桑养蚕,村内有30多个丝织厂、800多名工人。走进逢简村,落日的余晖映红片片桑基鱼塘,村内纵横交错的水道,时隐时现的小舟,还有那布满河畔的成片蕉林,让你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刘氏大宗祠
为当地大族刘氏祖祠。临河涌而建,是典型的广府祠堂建筑,大宗祠的正门两侧有两侧门。这两个门上方的砖雕和绘画有些特色。祠堂的天井里两株五十多年的鸡蛋花树散发着悠久的芬芳。
金鳌桥
在村口,顺河道向西,有一座红色的单孔石拱古桥。桥身上用篆书刻出“金鳌”二字。金鳌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公元1700年),由清康熙年间的太子老师刘云汉所建,是一座以红色砂岩构筑的单孔拱桥。该桥是据康熙授意“尔亦可返乡建一桥”,故取禁宫内御花园水池中的“金熬玉栋”之名。四周的古榕、芭蕉、农舍与古桥相映成趣,颇有味道。
明远桥和巨济桥
建于宋代,都是乡中人李仕修所建。明远桥的护栏上有雕刻精美的石狮子。巨济桥始建于宋朝宝庆年间,最后一次修建为※※十八年(1929年),为梁式三孔石拱桥,花岗岩石构筑。全长24米,顶宽4.45米,高4.1米,桥拱为纵联砌置法,桥两边各有十二级石阶,桥栏两边各有望柱十四条,柱头雕石狮子,石栏华板刻花纹图案装饰。

本帖最后由 印象黑龙 于 2015-6-8 20:0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水乡 蓬简(古村,重要景点大图增加中...)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