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发一张扫描对比片,测试一下各位胶片用家的眼神 [主题管理员:阿西]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43
主题: 49
帖子: 5022
注册: 2000年5月
同一底片,不同的扫描仪默认值扫描的原片。
请大家回答哪一张的扫描效果好。
为了不影响其它人的视觉感受,请参与的朋友不必说明理由。
通过本测试可以区分出真胶片用家与伪胶片用家。

两个厨子都做了一道菜:清水江鲢,分别上在左桌与右桌。两桌人相互品尝分别:
左边这一桌的人,吃了右边的菜,说我们左桌的才是活鱼,你们右桌上的是死鱼;
右边这一桌的人,吃了左边的菜,说我们右桌的才是活鱼,你们左桌上的是死鱼;
第三桌的客人听完之后,很好奇,也进行了品尝,说:都是死鱼,也有人说真是活鱼,就是厨子的加工手艺不同。

同时在进食的一位美食家,也食出了制作工艺的差别,还知道各种调料是如何掩盖了肉自身的味道,他的回答是:一条是活鱼,一条是死鱼。

请问哪一桌上的菜用的是活鱼?活鱼就是胶片味道,死鱼就是数码味道!

公布结论:
公布结果:左面的才是真正的胶片画质!

      很虚的理由就是:胶片成像的特性在于在一次性曝光过程中,具有时空、色彩、光影的统一性、整体性、逻辑性。胶片在一次曝光中的光影关系,局部与局部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都存在着同一性、统一性与逻辑性。缺少这种光影关系的数码影像,我们称之为数码味道。目前绝大多数数码相机的成像,明显缺乏光影逻辑性。150年来,摄影人从来都是根据光与影的逻辑关系在进行创作,而现在的很多数码影像,整体画面中的光影关系乱了。数码相机、底片扫描仪等数字影像设备,必须在一次曝光成像中遵循胶片那种具有逻辑性的光影关系。

    首先恭喜那些左派:你们具有的光影分析能力,让小弟我非常钦佩。您们的慧眼,充分说明大家对于胶片曝光的理解,您们具有整体画面与局部光影的全面客观的分析能力。感谢您们的参与。
    也恭喜那些※※,您们具有非常强的细部分析能力,但是由于对于整体画面光影关系的忽视,尽管您们提出了很多数据分析,但是由于分析的前提缺乏正确光比分析,结论非常令人遗憾!
      提醒※※一点:胶片的成像在一次曝光之中,局部与局部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是存在在着光影的整体逻辑性和同一的时空关系。
    

      在画质分析之前,我们必须确定画面的光影关系:画面的光照条件是大光比还是小光比?这一点都不能确定,就不必在往下分析了。
    如果是大光比的场景,左图1和2充分说明了胶片的能力,高光通透,暗部有细节。
    如果是小光比的场景,右图A和B完全没有反映出胶片的影像记录能力,小光比之下,画面应该呈现为中性影调,而不是中低影调,最大的问题在于其暗部的层次竟然比左图大光比之下的曝光还缺乏细节!  这显然是光影关系混乱的影像。对于右图而言,如果是大光比的场景,对不起右图即没有通透的高光部分,又没有丰富的暗部细节。
    如果还有一些人不理解什么叫光影丰富,那么请仔细观察一下左图1和4,右图A和D的对比:左图强光打在塑料桶上,光线穿透了桶体,反光照亮了对面的热水瓶,这就叫光影丰富。大家再看一看右图,桶不透,反光不亮,光影关系明显不对。    
    本贴回复里面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左派回答非常简单,基本上不写理由。而※※们的回贴往往字数较多,里面即有直方图数据,还有画面分析。很显然真正的胶片用家,是心眼相通的。没有正常全面客观的视觉感受,我们很难进行画质分析,也很难进行深度的光影创作。
    从我在另外一些场合进行的视觉分析结果来看,我们无忌里面的高人很多,基本上左派与※※的比例在45:55左右,而其它场合的对比结果基本上是:5:95。也就是没有几个人具有全面客观的光影分析能力。心不明眼不亮,这是很多摄影爱好者混网络学摄影面临的最大问题:也难怪争吵不断,在技术层面上不能有客观的分析与判断(哪些片子层次丰富,哪里片子光影关系正确都无法统一),在创作层面上就更无法进行交流学习了。

本帖最后由 阿西 于 2015-4-7 17:00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相关标签: 底片扫描仪 层次 胶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9882 回帖:24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138
主题: 3
帖子: 66
注册: 2017年12月
快乐小子 发表于 2015-4-8 20:50
底片用数码相机翻拍后算胶片还是数码
底片用数码相机翻拍后效果比底扫扫出来好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074
主题: 32
帖子: 18840
注册: 2011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M9 Digital Camera
★ LEICA S (Typ 006)
胶片 品牌是基础  完美前期  完美出片(几乎不可能) 暗房高手 基本可以完美出片(如今基本绝版)。胶片滚扫(RGB电子分色)最完美的菲林数码化  和数码一样的可以后期创作  出片画质的视觉感受超越传统的照相馆洗印.....胶片 立体模拟感光  还原场景最真实  CCD 平面模拟感光  有胶片的味 没有胶片的质感  CMOS 接受微弱的平面光  像素晶体管全程放大  和感光没什么关系  在牺牲画质可以提升高感  至少还是一张照片.....  胶片平面底扫  和胶片的质感基本就没什么关系了  只能说明你在玩菲林 哈(这个东西准确的说 是还原出办公文件需要的图片 和摄影没什么关系的....) SP3000这么差的一体机多少钱??? 以前的洗印机多少银子?以前的专业电分机---100W大洋  现在只能算入门专业级的哈苏虚拟滚扫(8000dpi*3CCD光头)十几万  那几千大洋的扫描仪就能用胶片摄影???所以胶片平扫还是用数码吧  至少二维空间的表现 相机的算法还是做的很不错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1
主题: 148
帖子: 1966
注册: 2008年2月
总觉得楼主的提问方式有些怪
但竟又一时间说不出来
仔细想了想 终于理清了一点头绪

如果楼主换个问法或者换种形式就很简洁且易懂了,比如
两个都是胶片拍的,哪个扫描的更好?

而楼主的提问中 又加杂了很多别的概念  
比如胶片中的胶片画质 等
延伸出的潜台词就是其中一张不是胶片画质
那就是数码画质呗
所以一开始 我都是认为问的是哪张是胶片拍的 哪个是数码拍摄的

另:ABCD四个框不如直接框右下角的抹布

本帖最后由 银古 于 2017-11-20 19:5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43
主题: 49
帖子: 5022
注册: 2000年5月
jackeysy 发表于 2015-7-14 17:16
这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胶片的影像之所以吸引人,在于:万般光影皆记录,一点细节都留下。 正因为如此,胶片表现出来的影像,具有强烈的时空感,也正符合照相机的原始技术要求:忠实记录空间影像信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449
主题: 11
帖子: 9064
注册: 2014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R
LEICA M (Typ 262)
★ ILCE-6000
阿西 发表于 2015-7-10 16:54
高级底扫,扫描出来的画质,比我们传统彩扩机放出来的画质强太多了。我们传统的胶片会有划伤,灰尘,随着时间还会褪色,这些在专业底扫上都不再是问题。请看我扫描的对比影像

非常謝謝樓主您的答覆。其實我原先想問的三個問題,並沒有得到答案。還是希望樓主或是有其他高手,不吝賜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3
主题: 4
帖子: 425
注册: 2013年7月
ufo2000ufo 发表于 2015-7-14 14:36
回答你的问题,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和感受
科技已经这么发达啦为什么还要使用过时的胶片而不直接使用数码方案
(1)首先从美的角度来说,说艺术角度有点太规范和和专业。玩胶片的人,如果不是追求一时的新鲜和时髦而是长久的坚持,一般肯定会认为胶片拍出来的东西远比数码拍出来的更具美感,一些技术性参数对比我就在这不再罗嗦。美感这个东西是比较抽象的和无法具体用刻板的参数去衡量的。就像丈夫觉得自己老婆好,虽然她可能在一些人眼中并不是美的或者完美的。但她一定有地方吸引自己丈夫。同样有很多人群至今还热衷于黑胶唱盘,MD播放方式,手工制陶等等其实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从中体会到啦有别于其他更先进产品的乐趣。但往往这样的人群是小众,能够在纷繁世界上坚持自己的感受并坚持自己有别与大众的乐趣的人必定是小众,而大部分人的思维定势都是社会的从众的,并不会认可这些小众的感受,而这些小众也未必会在意大众的价值取向。所有可以解释为什么至今仍有向我这样的人玩着胶片从135到120到45页片,从店扫店冲到自己冲洗自己扫描,到自己放大而乐此不疲。
(2)费效比
    大家都觉得玩胶片极其烧钱,我的感觉这是数码商家刻意的误导。不然谁还去买数码摄影器材。现在商家又有一种误导叫 ...
这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449
主题: 11
帖子: 9064
注册: 2014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R
LEICA M (Typ 262)
★ ILCE-6000
ufo2000ufo 发表于 2015-7-14 14:36
回答你的问题,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和感受
科技已经这么发达啦为什么还要使用过时的胶片而不直接使用数码方案
(1)首先从美的角度来说,说艺术角度有点太规范和和专业。玩胶片的人,如果不是追求一时的新鲜和时髦而是长久的坚持,一般肯定会认为胶片拍出来的东西远比数码拍出来的更具美感,一些技术性参数对比我就在这不再罗嗦。美感这个东西是比较抽象的和无法具体用刻板的参数去衡量的。就像丈夫觉得自己老婆好,虽然她可能在一些人眼中并不是美的或者完美的。但她一定有地方吸引自己丈夫。同样有很多人群至今还热衷于黑胶唱盘,MD播放方式,手工制陶等等其实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从中体会到啦有别于其他更先进产品的乐趣。但往往这样的人群是小众,能够在纷繁世界上坚持自己的感受并坚持自己有别与大众的乐趣的人必定是小众,而大部分人的思维定势都是社会的从众的,并不会认可这些小众的感受,而这些小众也未必会在意大众的价值取向。所有可以解释为什么至今仍有向我这样的人玩着胶片从135到120到45页片,从店扫店冲到自己冲洗自己扫描,到自己放大而乐此不疲。
(2)费效比
    大家都觉得玩胶片极其烧钱,我的感觉这是数码商家刻意的误导。不然谁还去买数码摄影器材。现在商家又有一种误导叫 ...

非常感謝您的回覆!對於您的見解,在下十足認同。因為我在30年前就已經背著Pentax67、newF1、F3加300mm、500mm的鏡頭上山下海。若非今日已經沒有了膠片機,我依然是會用的,就如同我至今仍然在聽著兩百多張的黑膠唱片。
我還沒想到要再回過去的膠片機,而是使用現在的數碼機。因為,我現在注意照片反映的內涵,較多於器材造成的質差,所以也就不多著墨膠片和數碼片之間的優劣。我在數十年前,就對於黑白沖印和放大失去信心,因此被迫自己學習沖洗黑白與放大。至於彩色更不在話下了,彩沖彩放,完全是受制於人。當年我有一些珍貴的黑白片,就被沖印店給洗淡了片,當時用放大機仍挽救不回暗部的細節。而彩色沖印,若不是專業店,那色彩控制實在是不敢恭維呀!這是我在台灣30多年前的經歷。
20年前,我完全停止了攝影的熱衷與愛好。直到這兩年的D800的機身性能與特性,才讓我有興趣開始再用單反(再早兩三年前,曾經借用5d2拍過劇照,感覺那機身離專業機尚有一段差距,而旗艦機又嫌太笨重)。去年上了無忌論壇,才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多人熱衷著膠片機,哈哈,膠片不死,只是凋零...。所以,才令我萌起了想將過去的正負片轉成數碼片的念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43
主题: 49
帖子: 5022
注册: 2000年5月
johnsir 发表于 2015-7-14 12:38
贊同閣下的看法,不知閣下對我的諮詢有何賜教?
看閣下的帖,似乎還在搞傳統暗房?也順此請教您。拍膠片是為了沖洗成相紙照片吧?倘若是要數碼化,那麼數碼相機不是更便捷嗎?我看到數碼之後的片子,好像已經看不到正片在幻燈機下的層次與空間感了,那麼,再用膠片機去拍,然後用所謂的專業級的底掃的真正用意何在呢?還望請閣下撥冗談談您的見解。謝謝!

胶片的数字化生存,是胶片厂家适应数码影像的方式,必须依靠专业底片扫描仪。传统暗房有利有弊,因此胶片厂家实际上是推荐大家使用专业底扫来摆脱传统直放的,在摄影※※中同,暗房操作必然被明室操作替代,是技术的发展也是摄影技术进步的表现。请看一下柯达的资料,不上底扫,不知胶片的画质好!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43
主题: 49
帖子: 5022
注册: 2000年5月
ufo2000ufo 发表于 2015-7-13 13:09
个人观点,好照片用顶级专业底扫扫描当然是上策,甚至后期直接胶片暗房也是必须的。但平时不参加摄影比赛,仅仅网上交流,好的平扫足够啦。毕竟看得也都是邮票级别。买个不上不下的底扫其实挺尴尬的。

丰富的光影关系,微妙的细节层次,是平扫出不来的。很多平扫扫描出来的胶片影像,还不如个别数码相机拍摄的好,上个平扫我们又哪里能够从胶片的丰富光影关系中得到启迪?学习传统胶片理论,用好手中数码相机,这就是 目前胶片存在的意义!也是目前数码相机在画质方面追赶的目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56
主题: 9
帖子: 2281
注册: 2011年12月
ufo2000ufo 发表于 2015-7-14 14:36
回答你的问题,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和感受
科技已经这么发达啦为什么还要使用过时的胶片而不直接使用数码方案
(1)首先从美的角度来说,说艺术角度有点太规范和和专业。玩胶片的人,如果不是追求一时的新鲜和时髦而是长久的坚持,一般肯定会认为胶片拍出来的东西远比数码拍出来的更具美感,一些技术性参数对比我就在这不再罗嗦。美感这个东西是比较抽象的和无法具体用刻板的参数去衡量的。就像丈夫觉得自己老婆好,虽然她可能在一些人眼中并不是美的或者完美的。但她一定有地方吸引自己丈夫。同样有很多人群至今还热衷于黑胶唱盘,MD播放方式,手工制陶等等其实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从中体会到啦有别于其他更先进产品的乐趣。但往往这样的人群是小众,能够在纷繁世界上坚持自己的感受并坚持自己有别与大众的乐趣的人必定是小众,而大部分人的思维定势都是社会的从众的,并不会认可这些小众的感受,而这些小众也未必会在意大众的价值取向。所有可以解释为什么至今仍有向我这样的人玩着胶片从135到120到45页片,从店扫店冲到自己冲洗自己扫描,到自己放大而乐此不疲。
(2)费效比
    大家都觉得玩胶片极其烧钱,我的感觉这是数码商家刻意的误导。不然谁还去买数码摄影器材。现在商家又有一种误导叫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41
主题: 3
帖子: 2094
注册: 2011年5月
johnsir 发表于 2015-7-14 12:38
贊同閣下的看法,不知閣下對我的諮詢有何賜教?
看閣下的帖,似乎還在搞傳統暗房?也順此請教您。拍膠片是為了沖洗成相紙照片吧?倘若是要數碼化,那麼數碼相機不是更便捷嗎?我看到數碼之後的片子,好像已經看不到正片在幻燈機下的層次與空間感了,那麼,再用膠片機去拍,然後用所謂的專業級的底掃的真正用意何在呢?還望請閣下撥冗談談您的見解。謝謝!

回答你的问题,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和感受
科技已经这么发达啦为什么还要使用过时的胶片而不直接使用数码方案
(1)首先从美的角度来说,说艺术角度有点太规范和和专业。玩胶片的人,如果不是追求一时的新鲜和时髦而是长久的坚持,一般肯定会认为胶片拍出来的东西远比数码拍出来的更具美感,一些技术性参数对比我就在这不再罗嗦。美感这个东西是比较抽象的和无法具体用刻板的参数去衡量的。就像丈夫觉得自己老婆好,虽然她可能在一些人眼中并不是美的或者完美的。但她一定有地方吸引自己丈夫。同样有很多人群至今还热衷于黑胶唱盘,MD播放方式,手工制陶等等其实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从中体会到啦有别于其他更先进产品的乐趣。但往往这样的人群是小众,能够在纷繁世界上坚持自己的感受并坚持自己有别与大众的乐趣的人必定是小众,而大部分人的思维定势都是社会的从众的,并不会认可这些小众的感受,而这些小众也未必会在意大众的价值取向。所有可以解释为什么至今仍有向我这样的人玩着胶片从135到120到45页片,从店扫店冲到自己冲洗自己扫描,到自己放大而乐此不疲。
(2)费效比
    大家都觉得玩胶片极其烧钱,我的感觉这是数码商家刻意的误导。不然谁还去买数码摄影器材。现在商家又有一种误导叫做数码摄影手机化,这也是商家为啦追求利润的一种策略性宣传和诱导大众取向的手段。
    就我个人的体会一台2000人民币出头带镜头和机器的120相机就能达到或者超过一台3万左右全画幅数码相机成像效果(前提是不进行后期PS,直接那中画幅反转底片与数码片比较)。至于45以上的大画幅所拍摄出来的片子可以说胶片能完胜。而考虑到节约下来的2万多块钱来购入胶片,RVP50的120胶卷现在的均价约25人民币,可以买约800卷,按照69画幅计算可以拍6400张,剩下的几千元作为冲洗费基本6000元能冲洗6000张69画幅底片。这样整体价格正好约3万元,按照我一年极限拍摄。一年大约消耗100来卷正卷。可以使用7-8年而这6400张底片按照我的出片率6400张能出3000多张好片,500多张极上片。而数码一般拍摄情况在不PS情况出片率大约是1/1000,好片大约1/1000的标准,这个有点像冲锋枪与※※杀敌所消耗的子弹一样。那么保守的计算数码机器要取得500张极上片需要在8年时间内按50万次快门,基本上也到机器的寿命极限。这样一比较我觉得现在胶片拍摄的性价比远高于数码全画幅。
而同样一个老的机械镜间快门超广角镜头价格大约是1000-5000而数码同等成像级别的价格要高的多。如果数码是冲锋枪,全画幅是重机枪,手机微单是袖珍冲锋枪的话,那么135的胶片机相当老式9连珠※※,120相当于一般狙击※※,大画幅相当于高精度大型狙击※※费效比一目了然。
(3)胶片拍摄如果不走传统冲洗放大模式只能走数码化扫描成像模式。虽然传统放大模式成像质量远比数码相机拍摄的效果要好,但受困于各种因素的干扰,难度是非常高的,远非大众所能掌握。而胶片数码化不失为一种便捷模式,虽然普通的平板扫描会丢失掉最多一半以上的品质,但保留下来的部分仍然是直接数码所取代不了的。如果是电分或者顶级扫描仪出片更加接近底片的本来面目就比数码直接出片要强的多啦。这里大多数人觉得数码比胶片扫描出来的东西质量好,其实是将现今最先进的数码产品与停滞啦十几年的数码扫描器材比较,如果是直接和胶片比较比如反转底片比较高下立现。同样一张底片,随意时可以平板扫描上网交流,较真时可发到专业扫描仪那做专业处理,再追求完美直接后期放大。而胶片从拍摄到冲洗到放大或者扫描都是一个体会乐趣的过程。如果那来和数码比就有点像自己钓鱼和商店买鱼回家吃的差异一般。
这个话题自从数码相机出现后就被讨论过无数次,今天你问起我只说说我自己的感受,且我从11年开始玩胶片从纯粹的摄影盲到现在,通过胶片摄影完全乐在其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449
主题: 11
帖子: 9064
注册: 2014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R
LEICA M (Typ 262)
★ ILCE-6000
ufo2000ufo 发表于 2015-7-13 13:09
个人观点,好照片用顶级专业底扫扫描当然是上策,甚至后期直接胶片暗房也是必须的。但平时不参加摄影比赛,仅仅网上交流,好的平扫足够啦。毕竟看得也都是邮票级别。买个不上不下的底扫其实挺尴尬的。

贊同閣下的看法,不知閣下對我的諮詢有何賜教?
看閣下的帖,似乎還在搞傳統暗房?也順此請教您。拍膠片是為了沖洗成相紙照片吧?倘若是要數碼化,那麼數碼相機不是更便捷嗎?我看到數碼之後的片子,好像已經看不到正片在幻燈機下的層次與空間感了,那麼,再用膠片機去拍,然後用所謂的專業級的底掃的真正用意何在呢?還望請閣下撥冗談談您的見解。謝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41
主题: 3
帖子: 2094
注册: 2011年5月
个人观点,好照片用顶级专业底扫扫描当然是上策,甚至后期直接胶片暗房也是必须的。但平时不参加摄影比赛,仅仅网上交流,好的平扫足够啦。毕竟看得也都是邮票级别。买个不上不下的底扫其实挺尴尬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43
主题: 49
帖子: 5022
注册: 2000年5月
johnsir 发表于 2015-7-8 18:34
謝謝您的賜教,有時間我會好好拜讀您的貼文。
再請問您,高階底掃出來的檔案也是tiff、jpg圖檔而已?還是可以像無損畫質的raw一樣的檔案?
我20多年前就已經不再使用膠片機拍攝。如今雖有近千卷正負片,但都因沒有妥善保存,大半皆有難以除去的髒汙。如此這般的膠片,還值得我投入高階底掃嗎?煩請再賜教!

高级底扫,扫描出来的画质,比我们传统彩扩机放出来的画质强太多了。我们传统的胶片会有划伤,灰尘,随着时间还会褪色,这些在专业底扫上都不再是问题。请看我扫描的对比影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449
主题: 11
帖子: 9064
注册: 2014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R
LEICA M (Typ 262)
★ ILCE-6000
阿西 发表于 2015-7-8 16:23
你使用的设备号称是底片扫描仪,实际上就是一个摄像头在翻拍底片,那东西出来的效果连我们数码单反的画质都不如,又何来的胶片味道呢?
謝謝您的賜教,有時間我會好好拜讀您的貼文。
再請問您,高階底掃出來的檔案也是tiff、jpg圖檔而已?還是可以像無損畫質的raw一樣的檔案?
我20多年前就已經不再使用膠片機拍攝。如今雖有近千卷正負片,但都因沒有妥善保存,大半皆有難以除去的髒汙。如此這般的膠片,還值得我投入高階底掃嗎?煩請再賜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43
主题: 49
帖子: 5022
注册: 2000年5月
johnsir 发表于 2015-6-23 19:27
我是刚刚接触底扫的新手,希望楼主或高手不吝指教!
我有135、120正负片约数万张,但都是超过二三十年的老胶片,有的扫出来的效果不甚理想。所以,请问:
1. 底扫出来的档案都是JPG檔吗?那么,后期是否会损失画质?
2. 我的底扫是廉价的全谱MF,直接扫描后存进SD卡(并没有提供任何软件)。我需要使用何种软件(最容易使用的)来修复胶片本身存在的瑕疵?或者是只能用Photoshop后期?
3. 附上一图有白色的直条状,求如何修复?还是无解?谢谢大家。

你使用的设备号称是底片扫描仪,实际上就是一个摄像头在翻拍底片,那东西出来的效果连我们数码单反的画质都不如,又何来的胶片味道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43
主题: 49
帖子: 5022
注册: 2000年5月
johnsir 发表于 2015-6-23 19:27
我是刚刚接触底扫的新手,希望楼主或高手不吝指教!
我有135、120正负片约数万张,但都是超过二三十年的老胶片,有的扫出来的效果不甚理想。所以,请问:
1. 底扫出来的档案都是JPG檔吗?那么,后期是否会损失画质?
2. 我的底扫是廉价的全谱MF,直接扫描后存进SD卡(并没有提供任何软件)。我需要使用何种软件(最容易使用的)来修复胶片本身存在的瑕疵?或者是只能用Photoshop后期?
3. 附上一图有白色的直条状,求如何修复?还是无解?谢谢大家。

你使用的扫描设备,是不可能将底片上的东西扫描出来的。数字化的工具非常重要。请看我的这一贴不同画幅胶片、镜头成像能力揭底! 高画质扫描底片应该使用平扫还是底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449
主题: 11
帖子: 9064
注册: 2014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R
LEICA M (Typ 262)
★ ILCE-6000
我是刚刚接触底扫的新手,希望楼主或高手不吝指教!
我有135、120正负片约数万张,但都是超过二三十年的老胶片,有的扫出来的效果不甚理想。所以,请问:
1. 底扫出来的档案都是JPG檔吗?那么,后期是否会损失画质?
2. 我的底扫是廉价的全谱MF,直接扫描后存进SD卡(并没有提供任何软件)。我需要使用何种软件(最容易使用的)来修复胶片本身存在的瑕疵?或者是只能用Photoshop后期?
3. 附上一图有白色的直条状,求如何修复?还是无解?谢谢大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43
主题: 49
帖子: 5022
注册: 2000年5月
三姨中宫 发表于 2015-5-6 16:09
吃的是狗肉


同时一道水煮鱼,水煮活鱼就是胶片味道,水煮死鱼就是数码味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51
主题: 0
帖子: 41
注册: 2014年10月
阿西 发表于 2015-3-25 12:12
两个厨子采用了同一家牛肉供货商提供的两块食材,都做了一道菜:清水牛肉,分别上在左桌与右桌。两桌人相互品尝分别:
左边这一桌的人,吃了之后感觉这牛肉做得真爽,吃了右边的菜,说我们左桌的才是真牛肉,你们右桌上的是马肉;
右边这一桌的人,吃了左边的菜,说我们右桌的才是真牛肉,你们左桌上的是马肉;
第三桌的客人听完之后,很好奇,也进行了品尝,说:都是牛肉,就是厨子的加工手艺不同。

同时在进食的一位美食家,吃过真马肉和真牛肉,也食出了制作工艺的差别,还知道各种调料是如何掩盖了肉自身的味道,他的回答是:这两道同名的菜,其中一道是牛肉做的,另外一道是马肉做的。

请问哪一桌上的真牛肉!
吃的是狗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43
主题: 49
帖子: 5022
注册: 2000年5月
宾得啊 发表于 2015-4-10 01:14
欠曝也算数码的不好?胶片噪点 黑白小颗粒多些,数码噪点 彩色颗粒多些,黑白时就不问题不大。

欠曝从来就不是问题,问题是在一次曝光过程中,高光、暗部、中间影调乱了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43
主题: 49
帖子: 5022
注册: 2000年5月
快乐小子 发表于 2015-4-8 20:50
底片用数码相机翻拍后算胶片还是数码
拍摄出了胶片的精气神就算是胶片的,否则就是数码的。胶片的数字化生存,十多年前柯达公司就提倡使用专业底扫。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47
主题: 24
帖子: 1408
注册: 2009年9月
快乐小子 发表于 2015-4-8 20:50
底片用数码相机翻拍后算胶片还是数码

对头 解决※※ 用胶片拍了用数码相机翻拍或数码扫描,简直就是把箭矢塞枪膛里。胶片就该洗出来,打牌那样一张张的。显示器的点阵没得胶片本身的细腻,反应不出真实水平。
本来是这样的,那张是没开光学防抖,快门不够长。所以买镜头要带is 或vr的。

本帖最后由 宾得啊 于 2015-4-10 01:29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47
主题: 24
帖子: 1408
注册: 2009年9月
阿西 发表于 2015-4-7 16:42
大逻辑之下首先要判断:是大光比的场景还是小光比的场景。结论明显是大光比的场景。
左图是专业底扫扫描的,其光学分辩率高,动态密度值高,而右图是平板扫描仪的,其分辩率低,动态范围低,扫描出来的画质基本上就是半调子影像,高光不通透,暗部没有细节。两张片子没有人动过手脚。你仔细再对比一下左图1和4,右图A和D的对比,就应该了解两者的差异了。您纠结于一些小细节的比较,而没有大逻辑的判断,也难怪会有此回贴。请问一下为什么还有将近45%的色友回答是左图具有胶片味道?这不值得深思吗?
你仔细观察一下左图1和4,右图A和D的对比,希望您能够看明白两者之间的绝对光影差异。左图强光打在塑料桶上,光线穿透了桶体,反光照亮了对面的热水瓶。你再看一看右图,应该明白什么叫光影丰富了吧?事实就在哪里,只是您没有抓住重点进行分析。

欠曝也算数码的不好?胶片噪点 黑白小颗粒多些,数码噪点 彩色颗粒多些,黑白时就不问题不大。
本帖最后由 宾得啊 于 2015-4-10 01:1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0.269
主题: 0
帖子: 658
注册: 2002年9月
底片用数码相机翻拍后算胶片还是数码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133
主题: 7
帖子: 1287
注册: 2011年4月
阿西 发表于 2015-4-8 09:49
胶片的成像在于一次性曝光过程中的光影关系。具体到我们实际摄影创作中,由于光影变化不定,是否存在一个统一的模板用于调整?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在技术层面上的光影关系,决定了我们在摄影创作时,能否通过驾驭光影来实现我们的拍摄意图,您的结论是前期并不重要,后期万能是这个意思吗?
VillagerFH兄的后期功力很强,不过如果前期将画面里面的光影关系搞乱了,是不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问题在哪里?又能不能通过后期将光影关系调整过来呢?这也是我们需要向胶片成像特性学习的地方。

我得意思是,这样两张片子放在一起,真的没有可比性。
首先,扫描软件是不是一样?有的扫描软件带有厂牌曲线校正,有的不带,这样即使是同一个扫描仪扫的,不同的软件出来的影调也会不同,哪一个更接近作者的预期,还真不好说,因为原作者使用的显影液和时间、温度等条件都会改变底片的预期影调,再用不同的厂牌一匹配,没准负负得正、歪打正着,当然更可能是越差越远。
我从阿西兄这里学到了很多扫描的知识和技巧,也非常认可阿西兄关于扫描原件要尽可能两端不溢出,灰阶尽可能丰富的观点。既然阿西兄开篇提到这是扫描直出的片子,所以,我认为右侧的结果较好,为后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43
主题: 49
帖子: 5022
注册: 2000年5月
阿飞af 发表于 2015-4-8 15:34
有谁能帮帮我,看看这张用紫光7200扫的,为啥会这样呢?

黑白底片,使用了硬件去划痕功能ISRD,由于底片中存在银离子,所以红外线不通过,导致这种现象。
ISRD功能只能用在彩色底片上,黑白片应该使用SRD功能去划痕。很简单的功能使用错误,当然了出现了这种现象,也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下不同胶片的成像结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26
主题: 1
帖子: 25
注册: 2012年6月
有谁能帮帮我,看看这张用紫光7200扫的,为啥会这样呢?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43
主题: 49
帖子: 5022
注册: 2000年5月
雀巢咖哩 发表于 2015-4-8 10:53
又细看了一遍,感觉LZ在乎的胶片味道更多的是倾向于最终成品的效果。

虽然好久没碰胶片,但实话说,记忆中我以前的冲印偏好,左边是“预想”的成品,右边只是“拍摄-冲印-扫描”的结果。
在成品之前,我倾向于用大倍数稀释的显影液和长时间显影,以尽可能多的画面细节;我也只用过美能达D4扫描仪,当时扫描的时候也是偏好获得类似于右边这种灰灰的扫描结果,让数码后期有更多空间和可能,拉下曲线就可能获得类似左边的成品效果了。
说实话,我还是觉得右边的效果,无论是胶片还是扫描,都更适合印放。而左边,已经是LZ心中预想的成品了。

用胶片,是从拍摄到冲印的一个完整体系,每个环节都可以控制调整反差,特别是黑白,很多时候讲究的就是反差控制,获得3-7区之间最丰富的细节。孤立地拿偏好的成品效果去做是否胶片的评判效果,又要弄张扫描的中间品出来做对照,唉。。。。。。好吧,我有点乱

老兄其实是把技术与创作混到一起了。在技术层面上我们根据光影关系来下结论,在创作场面上,您想怎么玩都可以,就算是乱像只要您喜欢怎么着都可以。不过画面里面光影关系混乱的片子,不耐看是一个问题,因为人的视觉感觉会在潜意识中发现这些不对劲的东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发一张扫描对比片,测试一下各位胶片用家的眼神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