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摄影,我快乐!—— 微单看世界 [主题管理员:天漠虎峪]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其实,本帖的题目更应该叫做“无反看世界”,因为目前微单正在慢慢统称为“无反”。不过,尽管后一种叫法更科学,更准确,但俺还是喜欢用“微单”这个词,因为习惯了,觉得亲切。

一、正文

俺的摄影爱好是几十年前从胶片时代培养起来的,人生中用过的第一部相机是60年代家里仅有的一台老掉牙的皮腔弹出式相机,皮腔破了就用撕一块橡皮膏粘一下,然后再涂上点墨汁,一卷120胶卷可以拍16张,玩海鸥4B等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到2000年年底,俺手里已经有了美能达500si等好几台单反相机了,但又以一万多的代价进了第一部数码相机——300万像素的奥林巴斯c3000z,记得后来到北京蓝岛大厦为其购买摄影包时,售货员不解地问俺为啥给一个不值钱的傻瓜相机买这么一个贵的包包。

2006年初,俺又为自己添置了第一台数码单反,跳过当时拥有大量用户的D70/S,进了新鲜炉的D200,也第一次尝到了当小白鼠的苦恼:灯芯绒现象险些让俺得了抑郁症,好在后来经过努力换了一台。后来俺又买了更多的尼康,包括使用尼康机身的富士S5 Pro。

由于俺在器材方面永远喜新厌旧。2009年6月,俺买了世界第一台无反,用当时的话说就是“首款可换镜头DC松下G1”,同时花了两千多买了几个转接环,开始玩转接。不过,当时俺并没有意识的这个G1就是后来大行其道的微单的鼻祖,更没想到有朝一日俺会以微单为主要拍摄工具。

2011年7月,俺开始接触单电,从试玩a55开始,陆续购买了a77和a99。单电的出现,让俺逐渐减少了单反的使用。但还没到妨碍俺继续购入佳能5D3、尼康D3X和适马SD1M的地步。

2013年年初,随着把NEX6收入囊中,俺开始慢慢把主要注意力转到这个有人并不看好的系统之上。

微单的出现,尤其是全画幅A7系列的出现,使俺彻底停止了单反新机的购入,同时陆续忍痛出掉了a77和a99两个单电。出掉单电并不是因为它不好,其实俺心里是非常喜欢半透设计的。出掉单电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微单更小巧。俺已经是六十岁的退休之人了,不愿意、也没有太多的体力背着沉重的器材到处乱跑。如今有人总是抱怨微单不微,说个头都快赶上单反了。可事实上,单反哪怕做得再小,其机身体积也不会小于微单,半幅如此,全幅亦如此。如果还嫌大,不是还有黑卡吗?

俺的器材向小型化方向转变的第二个原因是摄影兴趣发生了改变。如今,俺已逐渐不满足于明信片式的照片,喜欢到处走走,拍拍世间的人生百态,美名其曰人文题材。想拍人文,器材就不能太张扬,越小越低调越好,不能让对方感觉到压力和入侵感,比如,和俺一起出行的色友就曾有过一把白炮对准人家,就遭到拒绝和把小孩吓哭了的经历。

佳能单反改口之后有了一个新的名称:EOS,即电子光学系统。俺认为微单机身实际上也是如此,甚至可以称作ES,因为连反光板都没有了。微单相机全面电子化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不仅能使体积更加紧凑,还能实现一些单反无法实现的一些功能,比如全静音电子快门。尽管俺不玩试视频,但还是买了一台A7S,除了高感的吸引之外,就是那个全静音快门了。

EVF电子取景器是微单和单反的最大和最重要的区别,也是俺全面转向微单的最大动力。过去取景器百分之百视野是区分高级单反和普通单反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如今任何一台微单都是百分之百视野,很多没玩过单反(或旁轴)的人,甚至不会想到取景器还会有视野不够的问题。

所见即所得可以让你忘记测光,不用再靠经验去蒙曝光,什么白加黑减一类的口诀完全可以不记了。但俺用微单拍摄有时候也要回放看一看,但目的不是看曝光是否合适,而是看看有没有拍虚或构图是否满意。有时候,俺想玩玩黑白或仿旧色调效果,从取景器里就能直接看到黑白或棕色的画面,无需再像用单反那样首先要想象一下,然后通过回放另行验证了,用微单拍摄,如果觉得场景不适合黑白,不按快门即可。

随着微单的普及和推广,俺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难见到微单用户抱怨跑焦。而单反用户不仅仍为跑焦所累,还要尽量避免低速快门下有反光板上下翻转所造成的机震问题。当然,俺也难逃厄运。记得俺买了适马SD15之后,实在无法忍受严重的跑焦折磨,特意从淘宝上买了一个内六角微型扳手,自己动手通过调整机身里的一个螺丝位置解决跑焦问题呢。而这种经历以后不会再有了。

有人称微单是万能数码后背,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由于取消了反光板所占的空间缩短了短法兰距,使大部分单反和旁轴镜头得以转接。不过,仔细想一下,微单方便转接还不仅仅是法兰距短的优势。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依然是电子取景,因为凡是在单反上用过手动头的人都知道,靠光学取景器里的合焦绿点提示,不仅不醒目,而且不精确。在单反上玩手动头,既没有峰值,也无法对焦放大,充其量只能改成裂像屏,玩起来太累。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俺曾出掉了好几个蔡司ZF镜头,好在俺的ZF100没舍得出,如今用在二代A7上,不仅对焦轻松了,还能实现防抖,这是买之前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如今,日久生情,人如此,物也不例外。目前,俺手里的单反器材数量远远多于微单。尽管俺说自己是一个喜新厌旧之辈,但还是不太舍得将其全部出掉,原因之一当然是觉得出掉不划算,但更主要的是这些器材上留下了自己无数的珍爱之情,偶尔出掉一两个时,感伤多日。二代A7系列全部发布了,俺决定将一代都廉价出掉,但俺手里的三个一代A7,难舍难分的情绪不禁油然而生·····

本想发个非器材和以照片为主的帖子,但受到A7R2发布的影响,突发了不少感慨,于是干脆写出来,权当是俺对多年器材发烧经历的一个小结吧。

二、补充内容之一:扯扯其他品牌微单

俺在首贴里说,俺的微单是从松下G1开始的。不过后来并没有继续玩M43系统,原因之一是不喜欢4:3的画面比例,不过鉴于松下有冗余像素技术,所以并未彻底死心,因为手里还有M43的镜头和转接环。看到松下即将发布GX7时又曾动心,没想到GX7居然把这个独一无二的亮点给阉割了,由于无法忍受用上下剪裁代替3:2画面所丢失的像素数量和视角,因而果断放弃了重返M43的最后机会。不过,后来觉得没有再入M43门也没错,因为自己不喜欢M43的最终原因还是因为嫌画幅小。

俺是一个喜欢追求高像素和高感的人,画幅小了,好比用相同的耕种技术和人力物力投入,一亩地的产量永远不会超过两亩地一样,CMOS的物理尺寸决定了一切。

索尼好像自从推出NEX那天起,就为后来发展全画幅微单留了后手。记得当初NEX刚问世时,有人曾吐槽说机身太难看,镜头卡口外圈顶天立地,看上去比机身都大,如今终于明白了这样做的道理,全幅半幅使用相同尺寸卡口无疑非常正确。

俺从S5开始一直喜欢富士,因为其独特的色彩。关于相机的色彩,无忌上永远有打不完的仗,非要争出个高低优劣才行。其实,俺认为相机的色彩没有好坏一说,只有个人喜欢不同,各花入各眼而已。俺认为,索尼和尼康在这方面基本一致,即趋于真实,而佳能和富士则不然,直出的照片带有明显的色彩倾向,从而讨了一些人的喜爱。但讨人喜爱的色彩未必就真实,真实的色彩未必讨喜,只能说两种表现各有千秋。俺两者都喜欢,因此俺既买佳能,又入富士。

尽管富士微单(其实应该说是无反,因为微单两个字已经被索尼注册)的色彩特点不再像S5那样鲜明了,但依然与众不同,除了最早的富士X100几乎失去了个性之外,目前其他富士相机还都保留了这个特点。因此,俺出掉X100,换成X-E1,然后又将其更新成X-E2,为了就是它的独特色彩。

俺认为,就玩器材的乐趣而言,没必要过多在意谁比谁好,谁秒杀谁。重要的是要做到搞清楚彼此的不同之处,因为既然是玩,那玩的就是差异,成像风格越不同才越有的玩,才越好玩。

不过,俺为富士略感惋惜的是其无反相机的卡口貌似有些小。传闻富士可能可能会放弃目前这块已经换过了太多机壳的CMOS,推出APS-H规格的无反,CMOS变大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俺觉得APS-H很可能是富士无反的最大画幅极限了。另外,APS-H比APS-C,富士目前的半幅头的像场够用吗?如果成像圈够,但边角画质会如何?另外,如果还想往全幅方向发展,目前的卡口恐怕是不行了。卡口小,直接限制了画幅的扩大,同时导致像素和高感性能的提高,这也是为什么俺一直坚持手里只留一台富士而不做更多投入的主要原因。不过事情都有辩证性,富士和M43卡用户在选择镜头方面相对简单,纠结少,不用过多考虑机身限制,不会像俺这样,喜欢E24和E16-70,又嫌它们在A7系列上用不了而被迫割爱。

三、补充内容之二:如何看待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

原文是俺在牧野居士帖子里的回复,作为本帖补充内容复制粘贴到这里。

俺的A7R可以说是抢购得来的,当时和俺一起的还有无忌上的几位色友。本来俺已经在索尼官网上预定完毕,但听说北京的直营店能比官网邮寄更快,因此果断改变主意,立马掏钱,由于没带信用卡,刷的是cheji的卡。后来我们几个果然是第一时间到手的,成为了北京前十名拿到A7R的人。后来俺又照方抓药,在直营店买了RX10,成为了全北京第一个拿到RX10的人,老花由于比俺晚到了半个小时,屈居第二。

后来回想起来,从资金投入角度看,这种抢购行为十分愚蠢,因为没过几天,其他色友就以低了不少的价格拿到了新机,早玩那么几天意义不大。

至于楼主所说“手里有A7R的还没走到厕所就哭晕了”的问题,俺认为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俺这样的,俺认为没啥。觉得没啥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因为俺的A7R已经做到了物尽其用。俺带着A7R一起去了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新西兰和欧洲诸国,在国内跋山涉水去了川西,拍了不少自己喜欢的片子。看着眼前依然颇具沧桑外观的A7R,觉得它对得起俺。如今A7R二代发布了,除了那个俺厌恶之极的大脑袋外,各项指标都不错,好像连那个死不改悔的最低安全快门问题也解决了。作为器材爱好者,俺肯定要是进一台的。因此,俺看到A7R2发布,非但没有哭晕在厕所里,反倒感觉十分振奋。

“哭晕在厕所里”应该是后悔的意思,属于第二种情况,尤指刚刚进了A7R的人,这种心情非常正常,过于迅速的技术折旧或精神磨损确实令人不爽。

不过,抢购固然不聪明,但等待过长也没好处。记得以前俺抢先花了近万元买了富士X100,可没没几个月,价格就掉下来好几千。后来俺买XE1的时候,决定等一年再说。一年后俺以不错的价格买到了XE1,没想到,刚买了XE1刚一个多星期,俺拿着它在外旅游还没回来,还没捂热乎呢,富士就发布了X-E2,俺当时也差点哭晕在厕所了。具体情况见俺在富士版的帖子。

所以,俺认为如果看上了某种器材并且想进,觉得价格差不多时就进吧。而更重要的是,进了之后,一定要多用。只有这样,新一代产品出来之后才不会后悔,不会哭晕在厕所里了。

三、补充内容之三:闲话镜头

除了闪灯、三脚架以及滤镜等各类附件之外,所谓摄影器材主要指的就是机身和镜头了。不过,机身好坏比较容易判断,哪怕是完全外行,只要本着买新不买旧的原则也不会出大错。而镜头则不然,对于究竟什么是好镜头,就不那么容易说清楚了。

凡是经常上网的都会发现,论坛里时不时会出现诸如某副厂头秒杀蔡司一类的神贴。某鸟网也会适时发表一些评测,结果往往是副厂头全面取胜,原厂头不堪一击。不过,神贴也好,评测也好,其结论基本都是围绕着分辨率得出的,尽管不能说是误导,但至少算不上全面。

这些神贴评测对镜头的不可量化部分经常避而不谈,比如说镜头的适用性,但恰恰在这方面,副厂头永远跟不上原厂头。以索尼微单为例。索尼的A7RII发布了,支持第三方自动对焦单反头转接。随后,索尼又给A7M2发布了2.0固件,无论是索尼A口镜头还是佳能单反镜头,放在这两个机身上都可以完美使用。但这时候谁最蛋疼?很明显,是那些副厂头用户。本来买个几百块钱的唯卓二代即可,但为了转接手里的适马腾龙,必须花上小三千块钱买个Metabones才行。这样做究竟值不值?见仁见智吧。

镜头和机身不同的地方恰恰就是不可量化的部分远远多于可量化部分,而玩镜头的人恰恰更加看中这些不可量化的部分。

镜头可量化参数大致有分辨率、四角失光率、通光量以及像场平整度等。好镜头的这几个指标可能都不错,但这些指标都不错的未必就是大家都认为的好头。因为每个人“好”的标准不一样,理解也不尽不同。

焦外和光斑是无法进行量化测量的,但却是大家普遍追求的方面。尽管如此,也很难分清高下。比如,有人说旋焦好看,有人说旋焦无法接受;有人说圆形光斑最理想,也有人对福伦达老至尊王的光斑形状备加推崇,津津乐道。有些事永远扯不清。不过话虽如此,俺认为评价镜头时,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首先是色彩。很多人说镜头色彩在数码年代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可以后期调整。俺玩微单以前,从来没敢怀疑过这种说法,尽管经常看到不同镜头拍出片子色彩确实不同,但俺怀疑那是机身所致,所谓镜头色彩体现的很可能是机身色彩,既然是机身色彩,后期当然可以搞定。回想起以前玩胶片时,更难判断镜头色彩,同一张彩色底片,每次加印出来的照片色彩都有明显不同。

微单问世之后,由于可在相同的机身上使用不同镜头,俺对镜头的色彩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不同镜头确实有不同的色彩倾向,而更重要的是,这种色彩差别很难通过后期统一搞定。俺曾为此在相同的天气下用相同的机身及设置用不同镜头拍过相同的风景,同样的蓝天和绿草用不同镜头拍摄的色彩明显有很大不同。也许是俺的后期水平有限,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将一张照片的色彩调整到和另外一张完全一样,最多只能做到基本接近。因此俺觉得那种说数码时代镜头色彩不重要的观点貌似不太靠谱。

此外,即使色彩差不多,但有的镜头拍出来的色彩非常耐看,有些则不然。100%放大仔细观察后发现色彩过度非常重要。好镜头的色彩过度得均匀而自然,不好的镜头则非常生硬。

除了色彩之外,影响镜头好坏的还有对比度因素。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对比度低的是好镜头,因为细节丰富。其实这种说法掩盖了镜头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即暗部和高光的表现。好的镜头在具有所需对比度的条件下,还能保留丰富的高光和暗部细节。此外,对比度也有过渡是否自然一说,和色彩一样,对比度过度自然的片子耐看。因此对比度低就是好镜头的说法是不严谨的。君不见很多低档变焦头长焦端成像的对比度往往一塌糊涂吗?

有人很在意镜头畸变,对此俺倒认为大可不必,因为无论是相机固件还是后期调整,畸变校正都很容易实现。不过,很多抱怨镜头畸变严重者,其中不乏根本不知啥是镜头畸变和啥是透视变形的人,这一点尤需注意。

抗眩光能力也是影响镜头成像的另外一个因素,逆光下耀斑明显或光雾严重说明镜头吃光,镀膜是主要原因。另外,点光源下的星芒效果也与镀膜有关,比如福伦达在大光圈下就可出现灿烂的星芒,但也有人认为是光圈叶片所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镜头的最佳光圈越大越好。对于大多数镜头来说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会玩微距的都知道,衡量微距头的好坏主要决于小光圈下的表现。俺以前不懂这个道理,进了佳能180微之后觉得发现全开光圈太肉很快就赔钱出掉了,如今回想起来觉得真有点傻。

什么是镜头的味道?俺认为大多数味道都是镜头缺陷所致。玩镜头味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玩镜头的缺陷,镜头的缺陷不一样,味道也就不尽相同了,这一点对于老镜头而言尤其正确。不过,俺对味道这个东西不是很追求,因此就不多絮叨了。

最后,如果有人觉得上面这些因素太复杂、太啰嗦,想要更简单和更直接的方法,那还真一条捷径,即看价格。对于同样规格的镜头来说,价格高的肯定比便宜的好,尽管不能说百分百正确,但至少※※不离十。俺从来不信那些什么稍不留神就会从俄头里碰到一个堪比蔡司牛镜一类的无稽之谈。老镜头如此,新镜头也不例外,俺坚信一分钱一分货的说法,不信什么马杀蔡一类的神话。镜头好坏因素多多,别总拿分辨率说事。

四、补充内容之四:茶余饭后话手机

随着画质的提高,手机已经可以跻身于照相器材的行列了。因为除了黑卡之外,已经很难见到有人再买普通卡片机一类的小DC了。

在非智能手机时代,俺用的是摩托罗拉、索爱和诺基亚,从iPhone 4开始,就开始每年一个苹果,再也没换过牌子,除了4s后来送人和没有5c之外,目前手里有4、5、5s 以及最新的6 Plus。一路用下来,感觉苹果手机的像素虽然没啥增加,但画质却在一直在提高,并且非常明显。

4和4s的成像比较粗糙,颜色不正,5有所改进。5s 给照片增加了经纬度,画质有所提升,但高光表现依然让人沮丧,由于没有RAW,无法和相机那样通过后期找回细节。但自从俺买了iPhone 6 Plus并用其拍照之后,俺突然觉得手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相机了。6+的片子非常耐看,高光容易溢出的问题没有了,直出几乎张张可用。

俺选择6+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觉得6的屏幕有点小,因为俺觉得既然手机和越来越接近了,显示屏大一点还是有好处的,如果苹果再不增加屏幕尺寸,俺都想考虑三星了。好在果6有两个尺寸可选,所以才没换门。俺认为6+的尺寸正合适,因为再大则有损便携,拿着一个大平板打电话也很别扭。而有了6+,很多场合几乎可以不用iPad了,开会不愿意听假大空发言时,可以悄悄用其上网,看看新闻,回个帖子,玩玩QQ等。

俺多选择了一个加号的第二个原因是6+有光学防抖,可以轻松做到1/4s手持不糊。其明显的物理特征是镜头略有突出,厚度大于机身。

几代苹果手机的等效焦距从35mm慢慢过度到如今的29mm,俺认为是一件好事。因为俺用其拍大场面的情况较多,很少近距离拍摄并且从来不自拍。和相机一样,焦段选择属于见仁见智,个人喜好,不求认同。不过俺经常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苹果会不会某天脑子一热开始向相机方面发展了呢?俺很不喜欢CM1那样的东西,因为太相机了,所以苹果最好还是别往这方面发展为好,先把那块没人待见的手表搞定再说吧。

补充内容之五:说说俺对后期的看法

俺一向认为,完整的摄影=前期+后期,不仅数码年代如此,胶片时代亦然。但如今对于如何看待后期的问题,常有两种极端倾向。

第一种是:凡是好片,必有后期。比如。群里有人看到好片后经常这样问:“什么头?后期了没?”,好像好片就是这两个因素缔造出来的。另外一种则恰恰相反,不少人发片时常常声明绝无后期,语气中不乏自豪。当然,所发的片子如果属于器材试机片,这种做法百分之二百正确,因为那种说啥啥是一个好头但发的都是经过严重后期的片子的做法不足为训。

俺的观点是,会后期可以不后期,但不能不学后期。不会后期非但不值得骄傲,而是一种缺失。

俺认为,后期有两个目的。一是弥补遗憾,二是锦上添花,相应软件也可因此分为两种。一是RAW解析软件,二是Photoshop。俺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后期水平,但目前仅能做到弥补遗憾,因此先就这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如果希望后期能够弥补遗憾,使用RAW是先决条件。俺之所以永远使用RAW+JPG拍摄,就是为了留个后手。如果直出的JPG满意,缩图加框发图。否则就在RAW上略加调整,重新生成自己满意的JPG。

尽管RAW的解析软件繁多,但俺认为应该首先从索尼自己的IDC开始。俺经常用原汤化原食这句俗话说明这个道理,因为俺认为只原厂自己才能对自己的RAW有百分之百的透彻了解,只有原厂软件才能真正原汁原味地解析出JPG(不是已经有人发帖说LR解出的JPG还不如相机直出的JPG好吗?),只有原厂软件才能保留你拍摄时的设定,只有原厂软件才能重新生成和相机直出完全相同或几乎相同的JPG。

俺用尼康时用NX2,用佳能时用DPP,用适马时使用SPP(迫于无奈),如今俺用索尼,当然不会那个常常被人忽略的IDC。

索尼相机的菜单设定里有很多支持RAW格式的创意风格,比如a6000,就有标准、生动、中性、清澈、深色、清淡、肖像、风景、黄昏、夜景、红叶、黑白、棕褐色等十三种之多。假如拍摄时选择了黑白或棕褐色,当你用第三方软件打开RAW时,看到的却是彩色图像,唯有用索尼IDC打开时才能看到和你拍摄时完全一样的黑白或棕褐色照片。你既可以在IDC上对黑白或棕褐色效果RAW文件继续进行更多调整,也可以随时将其改成另外的十二种彩色效果中的任何一种。当然,Lightroom的相机校准选项也支持创意风格更改,但数量不如IDC多。

除了尼康的NX2具有比较高级的修图功能外,其他的原装RAW解析软件大都比较简单,IDC也不例外,因此很有必要学学另外一些第三方解析软件。其中最值得推荐的有三种,即LR、C1和DXO。

LR是Lightroom的缩写,其实用的就是ACR内核,但界面更强大更丰富,既有基本的RAW解析功能,也有诸如渐变和局部调整等简单的修图功能。俺认为,LR总的来说是一个既简单易学而又能满足大多数需求的好软件,其最大的不便之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导入。哪怕是你只想修一张图,也必须走完一遍繁琐的导入过程。哪怕你把RAW的打开方式和LR关联到一起,双击文件打开LR之后,你会发现实际上也没有避开导入。不过,这个问题属于见仁见智,因为不少人认为这种图片管理功能恰恰是LR的最大长处之一。因此俺的看法仅供参考,个人管见,不求认同。

至于有人说LR的好处是不对RAW进行任何改动则纯属误导,因为所有RAW解析软件都不会对RAW进行任何改动,即使看上去变了,也能在任何时候随时恢复到原始状态。

由于本文乃奶茶余饭后之漫谈,因此不涉及LR的具体使用,有兴趣者可参看俺的LR专贴: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161365-1-1-1.html

C1是Capture One的简称,并且索尼最近开始将其作为自己的解析软件推荐过用户。对此,俺实在不知索尼到底是咋想的,不花点精力好好完善一下自己的IDC,却想出了这么一个偷懒的法子。当然,用C1解出来的JPG画质还是不错的,但无法和IDC那样,与相机设置一一对应。此外,C1还有两个地方最让人闹心。一个是必须先把里面那些稀奇古怪的说法搞明白,比如坡度、遮罩等等。另外就是只要一用C1打开任何一个包括图片的目录,就立马不由分说地给你建立一个名为CaptureOne的文件夹,让你不胜其烦。把不过C1也有过人之处。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拍摄参照图的方法,通过C1把索尼微单转接旁轴超广造成的严重红移消除。具体可见俺的专贴: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242214-1-1-1.html

其实,在上述软件里,最值得推荐的应该是DXO。DXO的全称是 DXO Optics Pro,除了所有解析RAW所需的全部功能以外,其最主要的特点有二,一是强力降噪,尤其是里面的Prime降噪,效果之好,可谓绝无仅有。另外就是根据不同镜头和机身搭配,让图像的全部细节展现无遗,但绝非加锐。使用这个软件时可以避开导入过程,可以通过和资源管理器相同的界面打开图片文件夹,并且不会像C1那样没完没了地给你建立烦人的文件夹,如果你对其中的某些文件进行了修改,软件仅在源文件旁边增加一个详细记录了全部改动的小文件。目前DXO的最新版本是10.0,有关详细使用方法见俺的专贴: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173275-1-1-1.html

补充内容之六:不用M档就玩不好摄影吗?

俺经常说一个人一个玩法这句话,因为不喜欢争论,因为俺发现探讨会变成争论,争论会变成抬杠,抬杠会变成口水,口水又会变成谩骂乃至互喷,结果不欢而散。论坛是这样,群里也是这样。前些日子俺在自己的索尼群里发表了一点看法,说如今很多人以挤兑佳能为时髦,好让自己显得高大上,俺说俺并没感觉佳能的宽容度有多差,因为评测是一回事,使用是一回事,实际应用中感觉没那么明显。没料到有人立刻出来反驳,告诉俺你拉拉曲线就知道佳能有多差了,还没等俺请教为啥要拉曲线,人家就愤然退群了。

同样是一台相机,你这样用,他那样用,俺觉得很正常。好比一盘羊肉,你喜欢用开水涮,俺喜欢用大葱炒,各有各的吃法。但一说到拍照就完了,经常有人说你这样用不对,他那样玩才专业。

中国人喜欢围观是一个特点,而他们一旦拿起相机,就立刻有了为人师的愿望,尤喜主动指点别人。俺喜欢每天走几公里,走的时候又喜欢同时拿个相机。有时,俺喜欢站在过街天桥上,欣赏一下北京晚高峰时的盛况,拍拍来往的车流。但往往不到一会,你身后就会有人了。有几次,身后的人开始发话了:你咋不用三脚架呢?咦,你怎么不用M档呢?俺回头看了看说:您专业俺瞎玩。老师看到俺这幅不虚心的样子,感觉不便多说,只是语重心长地留给了俺一句话:不用M档永远玩不好摄影!

前两年俺经常和一些人玩群殴式外拍,有的人看到俺拿着索尼就问:你怎么用索尼啊?或者,索尼也能拍出好片来?有的人心更细,看着俺颇为不屑地问:你干啥用A档啊?为啥不用M档?凡是遇到这种情况,俺总是谦恭地回答:瞎玩,瞎玩,一个人一个玩法。

为啥不用M档就拍不出好片呢?这个问题俺一直没搞明白,因为俺从大师的片子里永远发现不了用M档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说实话,俺不仅用A档,俺还经常用P档,俺知道那是一种大师更看不起的行为。但俺这样做自有俺这样做的歪理。因为俺想让拍照过程尽量简单。

扯得远一点,俺的第一辆车是在两千年左右买的。当时市场上自动挡车还不多,但俺果断放弃了手动挡,尽管俺的驾照是B本大货,尽管俺90年代初就在国外开着大货夜里翻山越岭为工地运送球墨铸铁管,但轮到自己买车时,还是首选了自动挡。为啥?因为自动挡方便。当时流行着这么一种说法,说开自动挡车没乐趣。但俺认为开车时换挡和注意油离配合并非享受,不是享受要啥乐趣呢?俺的乐趣是到了地界之后开始尽情玩。拍照也一样,俺喜欢迅速拍到自己想要的片子,没完没了地捣鼓相机对俺来说是闹心,而非享受。

窃以为,相机之所以有A/S/M/P四档是为了满足不同的拍摄需要,而不是为了把用户分为大师和菜鸟。无论谁进了棚,都要用M档(别和俺说连续光源)。另外,谁能从片子里看出是大师用M档拍的还是菜鸟用P档拍的呢?可能有人行,但俺不行。

EVF的出现,让俺等懒人更加如鱼得水。如今,俺经常把模式按钮放在P上,眼睛放在取景器上,觉得曝光不满意就动动大拇指,觉得满意了就用食指按几下。什么直方图啊、什么测光方法啊,一概忘在脑后。尽管俺的这种做法总让人看不起,但俺明白俺自己要是不说谁也不知道用P档拍的。俺的观点很明确:用啥档拍都无关紧要,只要能拍出构图满意和曝光合适的清楚片子就行,比啥都重要。

补充内容之七:说说转接的那点事

记得当年发布松下G时,没有几个人看好,如同坠入了五里雾中,不明白这个不伦不类的东西到底有啥优势。NEX发布之后,也曾遭遇过同样命运,因为有人“不看好NNEX系统”。不过,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个不被看好的系统如今不仅跻身于相机的重要行列,而且还得以发扬光大,不但蚕食了大量单反用用户,还迫使NC不得不推出并不成功的无反。微单为啥能在短短几年内摆脱了丑小鸭的形象,除了首贴所述的EVF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转接。

有人说微单堪称万能的数码后背,俺赞同这种说法,待A7R2上市后,这种说法恐怕就会更加名副其实了。尽管微单可以转接很多镜头,但对俺认为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单反镜头,好比俺玩G1时,就是从转接俺手里的几个ZF镜头开始的。第二类是旁轴镜头。有人经常说想玩转接,问买什么镜头合适。对此,俺的观点是:手里有现成的单反头,玩玩转接天经地义,如果为了转接而专门去买单反镜头则要仔细斟酌了。

所谓转接环就是卡口适配器,LM口以及一些老旁轴镜头的接环确实可以称为环,但单反接环为了凑足法兰距,不得已而增加接环厚度,致使接环变厚成为套筒。即使你手里的是单反饼干头,也难逃饼干+套筒=蛋糕的命运。因此,从体积上考虑,俺认为最适合玩转接的是旁轴头。

除了体积因素外,镜头上的距离和景深刻度对于转接至关重要,因为手动转接玩的就是超焦距和估焦。很多人迷恋那几个为数不多的康泰时g头,但俺认为它们并不适合转接,原因就是没有所述刻度。有人说买g头是为了自动对焦,但迄今为止,他们找到了令人满意的自动接环了吗?其中甘苦,如鱼在水,冷暖自知。反正俺是无法接受动辄死机或找不到镜头的现象,有碍拍摄不说,还大大降低了玩的幸福指数。

在焦段上,俺认为广角乃至超广转接起来最好玩,因为焦距短到一定程度则可无需对焦,或通过估焦和超焦距,让手动头拍摄快于自动头。俺认为旁轴转接的乐趣不在于大光圈,而是小光圈换来的大景深,追求扎实的成像和出色的质感,焦外奶油般化开是俺在单反时代的玩法。

俺经常自嘲说自己是一个懒人,夜拍从不用三脚架,全靠高感找齐。但俺的很多片子,即使是大白天也经常使用800以上的高感,因此有人问俺究竟是为啥。俺觉有这种问题者一定认为高感只能在暗光下使用,其实正确的解释应该是高感的唯一目的就是提高快门。

高感是数码与胶片摄影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记得玩胶片时,400度已经算是高速胶片了,轻易不敢用。ISO6400?想都不敢想,顶多看看徕卡机身后背上的顶天刻度而已,更不用说51200这种天文数字了。随着数码相机的发展,原生10万感光度也不再是神话。在胶片时代,大光圈镜头被称为高速镜头,因为光圈大了之后速度可以快一点。

其实,微单转接手动头有点复古玩法的意味,因为估焦或超焦距玩法均产生于胶片时代。如今,数码相机的高感有了巨大提升,使这种玩法变得更加轻松,感光度提高能大大提高小光圈下的快门,使手动头用起来更快,更不容易糊片。

即使抛开转接不谈,高感在使用自动头时也很必要,比如,在室外拍小花小草时,即使用了三脚架,但也无法避免微风吹动带来的干扰。再比如,街拍时速度快一点会有利于提高出片率。再比如······还用再比如吗?有人说大白天用高感太另类,因为感光度高导致画质下降。对此,俺的想法是:当无法同时兼顾内容和画质时,内容第一。另外,就目前全幅微单而言,姑且不说A7S那个低像素的高感之王,即使是最便宜的A7,ISO800和ISO200的画质也不会相差太多。为了提高拍摄成功率,俺宁愿忍受那么一点点的下降。至于是否另类,俺觉得无所谓,还是那句话:一个人一个玩法。

除了高感优势之外,微单的峰值对焦是手动转接的一大辅助。不过,也有不少人说没用,说乱糟糟的,把峰值放到最低都不行,根本找不到对焦点等等。俺认为,说这些话的人在于没有正确掌握峰值的使用方法,没有搞明白应该在什么焦距下使用峰值。

35mm以下焦段的镜头属于广角乃至超广的范畴,焦距越短,视角越广,越没必要使用峰值,也越不适合使用峰值,小光圈下尤其如此。焦距短,景深大,即使把峰值水平设定到最小,也到处都是峰值,除了干扰取景构图之外,没有其他作用。但对于50mm以上的标头乃至中焦镜头而言,景深变小,峰值就有了用武之地。因为此时能在取景器里轻松地看到峰值所在,焦距越长,光圈越大,越需使用峰值,越需加大峰值的强度。

在旁轴转接上,有两种东西买原厂的最冤,一个是遮光罩,一个是转接环。比如徕卡或福伦达旁轴头的遮光罩,原厂的动辄好几百甚至上千,但俺宁愿花十几块钱买个山寨的。不少转接玩家经常强调高档接环的重要性,但俺并不完全认同。高档环的质量固然可靠,但廉价环也未必不能使用。例如,俺手里的几十个接环,廉价环居多,但尚未发现有光轴不正者。至于LM-NEX接环,俺曾在帖子里推荐过35块钱的那种,因为觉得便宜到这个份上即使漏光也可以忍受,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从照片上跟本看不出来。福伦达原厂接环要一两千才能买到,对于有米者无所谓,因为高档货能给人带来更大的心理满足。但对于钱少者,俺认为还是应以实用为原则。因为,还有一个乐趣就是如何通过努力用最少的代价得到自己最满意的结果。

最后一部分内容:光怪陆离,亦幻亦真——茶余酒后话红外

1999年,俺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台数码相机。2006年,俺拥有了第一台数码单反。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别人拍的红外照片,那种独特的色彩和迷离的意境立刻吸引了俺,不禁怦然心动,于是,立刻买了一台尼康D60并请人将其改装为红外相机,并从2009年正式开始玩红外摄影。记得有人曾说:“一旦你拍下了第一张红外照片,就会被这种如梦如幻的效果所魅惑。你会迷上它,无以自拔。” 可我还没有自己拍摄过红外照片,只是看了看其他人的红外作品就无以自拔了。

经过改装后的D60是一台神奇的相机,经常能化腐朽为神奇。俺出去旅游甚至因公出差时也经常随身携带。每当正午十分,别人都在房间里休息时,俺拿着红外相机这儿拍一张,那儿按一下,如鱼得水,乐此不疲。中午阳光强烈,色温不好,一般摄影者都不会在这种时候拍照,但对于红外玩家来说,却是一个大展身手的好时机。

俺玩微单也是在2009年和红外一起开始的,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微单或无反这种叫法。无反的鼻祖是松下G7,俺就是从G7开始玩转接的。2013年,俺先买了一台索尼微单NEX6,然后买了富士X-E1,次年又买了一台索尼a6000。在微单的强烈吸引下,俺的D60用得越来越少,尽管没有完全搁置。2016年去澳大利亚旅游时,几经犹豫,最后还是带上了D60,但还是没拍几张。不是俺对红外摄影厌倦了,而是玩了微单之后,再也不想用单反了。一个是体积大,携带不方便,另外就是拿着单反出门觉得太傻,尤其是在国外。最近,俺决定彻底放弃那个曾经立过汗马功劳的D60,开始用微单拍红外。

用微单玩红外真是太爽了,和单反相机简直是天壤之别。首先是所见即所得,这个毋庸多说,红外摄影和常规摄影一样,只不过红外的强度不如普通光线,强度较低,因此拍摄时需要调亮取景器或显示屏的亮度,并要打开直方图,保证正确曝光。

无论俺玩单反红外还是微单红外都是改机。但有人告诉俺说红外照片的效果可以后期实现。俺的后期很弱,自知没这个能耐,因此也不便反驳,既然自己不会当然无权怀疑别人能否做到了。总之,俺果断放弃了这种玩法。另外,就算俺是后期高手,可以将普通照片改成红外效果,但那还叫红外摄影吗?

第二种玩法是直接在普通相机镜头前面加上红外滤镜,俺试了试,这种方法可行。不过,为了防止红外干扰正常拍摄,厂商都在相机里加上了红外截止镜,过滤掉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红外光,因此在镜头前面加红外滤镜拍摄只能长曝,但长曝要用三脚架。有人说俺似乎和三脚架有仇,从来不用。这个评价非常正确,俺确实是一个能不用三脚架就不用的人,因此总是停留在瞎玩瞎拍的阶段,永远和严肃摄影不沾边。因此,这种不改机仅用外置滤镜的做法俺也没有采用。

不过,懒人总有懒办法,俺的哲学是凡是能让银子代替受罪的自己就不受罪或少受点儿罪。因此改机成为俺玩红外的唯一途径。与单反改机不同,微单改机的最大优势是一个机身可以玩好各种波长的红外。方法有二,一是改机时把CMOS前面的红外截止镜换成530nm或590nm的低波长红外滤镜,以后使用时继续在镜头前面加上680nm至950nm波长的各种滤镜拍摄,实现一机多用。第二种方法是,改机时干脆把机内的红外截止镜换成透明玻璃,以后拍摄时想玩啥波长就用啥波长。如果你还要继续用这个机身拍摄常规照片,只要在镜头前面加上一块外置IR-CUT镜即可。俺认为,和单反相比,微单除了体积小和所见即所得之外,这一点是其最大优势。

玩红外摄影大致可以分为三步。首先是器材,喜欢用三脚架的人买个滤镜即可。想改机的也不难,动手能力强的人可以自己改机,网上能找到各种相关资料。至于红外滤镜,改装用的材料和外置滤镜,从530nm到1000nm规格的网上应有尽有,从彩色半红外一直到黑白纯红外。不过,俺认为在器材选择方面需要多加注意的是镜头,因为有的镜头用于红外拍摄时会出现热斑。

所谓热斑效应就是在画面中间有一个明显或不明显的亮圈。其实,这种现象并非是红外所特有的问题。玩常规摄影时,如果用了一些没有后组镀膜或后组镀膜很差的镜头,比如号称“人类光学精华”的50/1.8一类的老胶片头时就会在画面※※出现亮圈,光圈越小越明显,把电脑显示器的亮度调低即可明显看到。其原因是胶片的反光性不强,因此以前的镜头仅重视镜片前面的镀膜,从而忽视了镜头后组和其他镜片背面的镀膜。到了数码年代,CCD或CMOS前面的玻璃反光较大,成像的同时将光线反射回去,然后又被镜头的镜片反射回来,在照片里留下一个明显或不太明显的亮圈。而这个亮圈就是红外摄影时的所谓热斑。

到了红外摄影时,这个问题变得更严重,即使前后镀膜都非常好的镜头也未必能做到不让镜片反射红外光。因此不是所有的数码年代了镜头,包括牛头,都适于拍红外。俺买富士机身时,选择了那个牛头级的18-55套头,但用于红外拍摄有热斑,后来又买了一个几百块钱但没有热斑的16-50狗头。又如,俺本来手里的索尼半幅套头是16-50,因为喜欢等效24mm的视角。但用于红外拍摄时热斑明显,因此又买了一个热斑比较轻微的18-55。不过,俺的E10-18表现非常好,几乎没有任何热斑。俺的FE16-35/F4 ZA也很棒,超广无需发愁。据说索尼的18-200也适合红外拍摄,但俺没有,也没想另行购置。

第二步是拍摄,在这个环节上需要注意自定义白平衡,每次换滤镜时都要重新定义一下。方法是在阳光下对着白纸或灰板拍摄,有人说也可以对着绿色植物自定义白平衡。两种方法均可,但色彩效果略有不同,取决于个人喜好。有时候俺喜欢偷点儿懒,对着阳光下灰黑色的柏油路面按一下快门效果也不错。

红外摄影的第三步是后期调整,最基本的方法是莫过于红蓝色彩通道互换,反正红外影像的颜色本就不同于现实世界,啥色调都无所谓,有想象力,自己满意就行。红外摄影和常规摄影一样,前期是决定因素,后期是锦上添花。另外,有用RAW+JPG拍摄习惯的人拍红外时也千万别轻易放弃这个传统。

有人经常问红外有啥好看的,有意思吗?答案无非是萝卜白菜,各花入各眼,不求认同。还有人问为什么要玩红外?有什么意义吗?答曰:没有。俺的想法很简单,换个花样玩,取悦自己是目的。我摄影,我快乐!

附图一:俺的红外装备,包括三个改装后的红外相机、三组不同口径的530nm到950nm的红外滤镜和两块白平衡自定义板。
附图二:如果取消机内的红外截止镜之后,还想用这个机身继续拍摄颜色正常的照片,只要在镜头外面加上一块浅绿色的IR-CUT红外截止镜即可。这种滤镜可以只买一块口径稍大一点的,然后通过大变小转接环用于其他小口径的镜头。
其他:

欢迎加入摄影及器材QQ讨论群,群号:191865571

除了烧器材之外,俺还喜欢古典音乐,其迷恋程度不亚于用拍照,欢迎阅读俺的音乐笔记,希望有同好者前去交流: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534327-1-1-1.html  

312.  索尼a6000 + E 18-55mm/3.5-5.6 OSS,720nm
314.   富士 X-E2 + XF 16-50mm/3.5-5.6,760nm
336.  用索尼 NEX6 + E 10-18mm/F4 拍摄,760nm
335.  用索尼 NEX6 + DT 16-50mm/F2.8 拍摄,760nm
319.  用索尼 NEX6 + E 10-18mm/F4 拍摄,950nm
本帖最后由 天漠虎峪 于 2019-1-31 11:20 编辑
相关标签: 佳能 松下 索尼 福伦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80121 回帖:1569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558
主题: 12
帖子: 544
注册: 2012年4月
老大,认真看了您的帖子,看到你里面使用了那么多摄影的专业术语,感慨你摄影方面的涵养,真是深不可测呀👍😁,更重要的是,你把你的理解、经验、以及摄影方面的学识,能够坦诚的托出,这种无私分享的精神,尤其令我钦佩👍,这些年读你的帖子,确实学到了不少🙏,以后继续关注你的帖子,聆听你帖子的图文教诲,最后祝你和嫂子身体健康,旅游快乐,照片多多🙏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5
主题: 57
帖子: 1669
注册: 2017年6月
好帖,受益匪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613.    在北海道札幌过圣诞平安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612.    在北海道札幌过圣诞平安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611.    在北海道札幌过圣诞平安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610.    在北海道札幌过圣诞平安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609.    在北海道札幌过圣诞平安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老而初摄 发表于 2020-1-28 21:07
太美了,无论何相机,无论哪里,虎兄都能拍出美景来。


谢谢仁兄夸奖!

608.    札幌北海道大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85
主题: 5
帖子: 1869
注册: 2019年10月
太美了,无论何相机,无论哪里,虎兄都能拍出美景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607.    日本北海道小樽神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606.    日本北海道小樽远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605.    日本北海道余市威士忌酒厂: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604.    日本北海道余市威士忌酒厂: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78
主题: 35
帖子: 2844
注册: 2011年12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重唔大作,过年快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603.    北海道俱知安印象:有日本小富士山美称的羊蹄山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602.    北海道俱知安印象:没有脚印的破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601.    北海道俱知安印象:广场的雪有半米厚 本帖最后由 天漠虎峪 于 2020-1-27 13:20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600.    北海道俱知安印象:公路上的雪好厚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599.    北海道俱知安印象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598.    北海道小樽印象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597.    北海道小樽印象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596.    北海道小樽印象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595.    北海道小樽印象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594.    登别地狱谷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593.    登别地狱谷
本帖最后由 天漠虎峪 于 2020-1-27 12:40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592.    离开函馆后,于12月17日入住洞爷湖北海宾馆湖景房,远处是洞爷湖,窗下是室外天然温泉 本帖最后由 天漠虎峪 于 2020-1-27 10:38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591.  函馆海边的焰火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590.  在函馆海边等待放焰火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2.103
主题: 189
帖子: 36768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HUAWEI Pura 70 Ultra
★ PGT-AN20
589.  函馆港口的小船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我摄影,我快乐!—— 微单看世界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