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目测印度 [主题管理员:独自莫凭栏]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82857 回帖:155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73
主题: 16
帖子: 9554
注册: 2003年11月
buxianting 发表于 2020-12-24 10:43
值得一去!
真开心,本想2020第三次印度,结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1
主题: 26
帖子: 6935
注册: 2014年2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f
D-Lux 7
值得一去!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3.165
主题: 101
帖子: 12996
注册: 2002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927
主题: 39
帖子: 1550
注册: 2006年11月
独自莫凭栏 发表于 2016-2-19 20:55
2016、2018年春节,两度前往印度,一行5人,二行8人。游北印度瓦拉纳西、阿格拉、斋普尔、杰伊瑟尔梅尔、焦特布尔、德里6城;观南印度加尔各答、马马拉普拉姆、马杜赖、班加罗尔、亨比、孟买、埃洛拉7处。

往返数日可谓匆匆而过,依目所见也只是浮华掠影,故称草草记录之影像为《目测印度》。

目测是主观的、简单、或者是表面的一种认识,虽在行前阅读了一些关于印度的影片、游记和小说,但这些都很难和每一个去过印度的人所认识的完全应和,喜欢它的人有喜欢的道理,厌恶它的人有厌恶的源头,也许用喜厌相交才会相对客观一些,我之所见正如目测,它不精准,也不一定浪漫,或许又有一些偏颇,但它是我见识到的印度,和我的喜好有关,和我的认知有关,也和我的价值观有关,故曰我的《目测印度》。

印度游记的文章整合在个人※※※※※里《凭栏印象》。
《巅峰之南----尼泊尔》
/pics/201802/688/68860/68860_1519726794.jpg[/img]/pics/201602/688/68860/thumb_68860_1456037816.jpg


我去过,照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73
主题: 16
帖子: 9554
注册: 2003年11月
加尔各答穷人们日常洗漱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73
主题: 16
帖子: 9554
注册: 2003年11月
即使在一月,睡在加尔各答的大街上,也算不得很冷。而且是旱季,根本无需雨棚,这样的气候条件为无限制的露宿街头提供了可能。

当然,一些人的鞋也是可以省去,一方面气候是个原因,但主要还是因为穷。没穿鞋的更多是那些拉车的,跑起来总是要比走路费鞋底,索性就省了它。

这份工作着实很辛苦,即使补充再多的营养也不会让他肥胖,据说但凡有一点条件的印度人,特别是那些突然的暴发户,会拼了命的大把吃糖,因为肥胖可以让他们脱离贫困的标签,肥胖这时是种自信,是居高临下的骄傲。可传统的富人不仅胖,还要白,而祖孙几代劳苦遗传下来的黝黑皮肤,仅仅依靠抹抹护肤霜是无法改变的,黝黑已经成为一种基因,不过,好在他们现在可以肆意的肥胖了,毕竟向有钱人迈进了一步,不是吗。

那个拉车的人现在又黑又瘦,这显得他的腿也愈发长了。忽然,你会发现这大街上的人其实腿都很长很长,他们像贾科梅蒂手下捏出的,如同蝼蚁般的细长雕塑。

再往南一千多公里,便到达了金奈。气温高出了体温,这里没有四季的概念,一年到头的热,一年到头的晒,阳光让人更黑了,产生了更多不穿鞋的人,就连许多巴士司机也光着脚丫子,还有骑摩托车的。甚有时,在刹车不灵之时,他们又糙又厚的脚底板还有刹车片的功能,每次脑海回放脚掌与路面的摩擦,硬生出了滋滋蓝色的烟雾,我的嗓子眼就有被异物戳痛的感觉,人的痛苦也源于想象力的丰富。不过,后背因此也产生了一丝凉意,像是气温降了好几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73
主题: 16
帖子: 9554
注册: 2003年11月
凡是都有意外,计划中的10月第三次印度之旅也因疫情烟飞灰灭了,第二次的印度照片还小半未发,只是懒得絮絮叨叨,懒是人的本性。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87
主题: 27
帖子: 2256
注册: 2007年9月
人文摄影的天堂,以前一直想去,一直没去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73
主题: 16
帖子: 9554
注册: 2003年11月
以色列街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73
主题: 16
帖子: 9554
注册: 2003年11月
如果认为这种纸质招贴只是落后地区的特有,难么在发达的以色列,现在的耶路撒冷、特拉维夫的街头也能常见到这种张贴的花花绿绿,这难道是犹太人的保守吗?这已是一个自带背胶的时代了,居然还有浆糊。

以色列不仅是一个富裕的国家,还是一个创新力极强的国家,我总觉得张贴这种形式的自由,多少给了创新以肥沃的土壤,有人用心,有人觉得值得去做。把设计打在电子屏上与印刷出来贴在墙上,终究还是有所不同。

延伸一番,把照片放在网络上与印制出来也还是有蛮大差别的,特别是用心思编辑一下。

插以色列街头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73
主题: 16
帖子: 9554
注册: 2003年11月

浆糊贴出的艺术9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73
主题: 16
帖子: 9554
注册: 2003年11月

浆糊贴出的艺术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73
主题: 16
帖子: 9554
注册: 2003年11月

浆糊贴出的艺术6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73
主题: 16
帖子: 9554
注册: 2003年11月

浆糊贴出的艺术5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73
主题: 16
帖子: 9554
注册: 2003年11月

浆糊贴出的艺术3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73
主题: 16
帖子: 9554
注册: 2003年11月

浆糊贴出的艺术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73
主题: 16
帖子: 9554
注册: 2003年11月
浆糊贴出的艺术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73
主题: 16
帖子: 9554
注册: 2003年11月


产生于墙壁上的代入感是电子屏不具有的

如今已是电子屏密布的时代,再见到用浆糊涂抹到墙上的海报仿若隔世,久远的感觉,想不起来最后一张浆糊海报从身边悄悄离开是什么时间了。

哎,浆糊是什么?不会有人不知道吧。

虽然印刷海报也是一个工业品,但它从设计到印刷,到张贴在墙壁上,再到被覆盖,或被撕去的整个过程就如同是一个个生命体在诞生,在逝去。

它们轮番登上街头,争夺着属于它们的舞台——墙壁,留给它们的时间确实有限,有时这方已登场,那方仍在留恋。也因此,它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纬度里交谈、辩论,似友好,似鄙夷。但终究,它们所有,会被一批一批崭新的,带着新鲜油墨的后浪们所覆盖,只留下一丝残迹,渐渐褪去。

同一张海报,即使贴在同一位置,每个人贴出的效果也具有差异,你高一点,他低一些,周围残留的海报遮去多少,底部的海报露出多少,完全看心情,看手艺,看得出有人兢兢业业,看得出有人心不在焉。这种交接在人的有意无意中,有时会显得荒诞,自身的内容竟生成出了意想不到的魔幻主义。

除了这可以玩味的交接过程,油墨渗透到纸质的味道也比电子屏显示出来的浮华要朴实,很真实,有着可触的烟火气。在设计上,这些纸质品也要比电子屏上的要考究一些,因为观众可以在自己控制的时间里,去慢慢品味,一两块色彩的对比产生的情绪、氛围,一行小字造成的韵律、节奏,以及装饰性的点缀透露出信息……在此时,海报已经不只是简单的传达告知了,它在被人欣赏。因此,设计师不能有半点的马虎、敷衍,设计师得为此感到责任,感到骄傲,感到使命,观众的关注值得设计者用心经营,做好每一处细节。它也能成为一份纪念被收藏,甚至可能会成为一件艺术品。

当海报在一个城市,数条街道一张一张贴过去,就像是展开了一场接力比赛,像山歌的对唱,彼此呼应。它不时提醒行人的注意,它的力量是持续连绵的。张贴,形成了一种街头的文化,有着一种亲近,接着地气的交流。而那电子屏再大,色相更亮艳,也还总感觉高高在上,比如在国庆之日的热闹,远不如街道上插起一排排国旗来得浩浩荡荡,来得鼓舞人心。

这里是印度,我们可以说这是经济欠发达而所致的低端产物。但是,有些东西就是这样,你若干净了,它便失去了烟火气,你若整齐了,它便失去了喧闹。城市的活力、感染力有时就需要这种嘈杂,这何尝不是一种文化。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033
主题: 39
帖子: 8099
注册: 2007年7月
精彩拍摄 欣赏支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73
主题: 16
帖子: 9554
注册: 2003年11月
杰轩逸昂 发表于 2020-1-30 10:28
目测印度,图文并茂,花了两天时间看完,是一种生活享受。为了表示对楼主的支持,也发几张在印度德里莲花寺的照片。
这个地方我都没来及去,印度还是要再去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31
主题: 4
帖子: 125
注册: 2009年4月
目测印度,图文并茂,花了两天时间看完,是一种生活享受。为了表示对楼主的支持,也发几张在印度德里莲花寺的照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74
主题: 4
帖子: 392
注册: 2007年3月
独自莫凭栏 发表于 2018-10-4 22:33
插个贴

读书,让影像有故事

漂亮的照片千篇一律,有故事的图像回味绵长。

走过的地方越多,积累的图片也越容易忘却。大脑的内存毕竟有限,时间越久远,还能耳熟能详的照片便一定是有故事的,即使是一片普通的风景,也伴随着那时的心境与思考。

难忘的经历、特殊与突发的事件,记忆会越久。但意外总不会天天发生,当然我们更不想发生对生命与财产有侵害的事件,安全上我们总是希望平平淡淡,在这个前提下G点不断,高潮迭起,好事多一点,奇遇多一些。

几乎任何一个景点都会有导游给你介绍,那些套路式的知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但在匆匆的旅行中大多我们无暇去消化,没时间去琢磨,往往是到了走了便也忘了。

要想有点深刻的体验,还是得事先做好功课,通过阅读增加那的了解与兴趣。可以用笔记下的感悟,在这个数码时代,我们大多人更愿意用相机来记录,毕竟有图才显得更有真相。但随之便也出现了一个新问题,用图像的语言如何去表达感悟感思?像书写,怎么表达的喜怒哀乐?怎么留下价值取向?

就旅行来说,很多地方一生只能去一次,我们与它只有一次相遇的机会,只有一次表达的机会,当与它邂逅,怎么做好准备?那么事前的阅读很重要,这个阅读形式就像使用说明书,它会告诉我们那里 ...


刚刚安全又愉快地从尼泊尔返回,开始研究下一站印度的时候,看到了这篇帖子。
在领略楼主分享的图片和背后的经历故事的同时,对楼主提出的旅行意义的思考,分享表达的方式,深以为然。
刚匆匆掠过几贴,但会记下并细细拜读。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83
主题: 9
帖子: 931
注册: 2016年9月
神游印度,大大的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5.15
主题: 6
帖子: 10671
注册: 2003年12月
独自莫凭栏 发表于 2018-9-20 19:46
这种招贴的带入感很强,搞的我几次入了戏。矜持矜持,下回要稳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12
主题: 246
帖子: 3957
注册: 2012年10月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12
主题: 246
帖子: 3957
注册: 2012年10月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94
主题: 3
帖子: 161
注册: 2008年6月
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大赞一个    照片好,文字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2.532
主题: 11
帖子: 2630
注册: 2009年3月
※※往往具有出人意料的戏剧性。假如没有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印度即便没有※※目前的辉煌成就,也会比目前的形势要好上不少。62年的印度,国内国际形势都比※※要好,其在尼赫鲁的领导下,也有一个计划完备的近代工业化及体制改革的宏伟目标和雄心。然而一场在印度国内造成的影响力不亚于中日甲午战争的一边倒的战争,让尼赫鲁黯然下台,不久便郁郁而终。从此阿三国再也没能出现堪比老尼个人影响力和能力的第二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2.532
主题: 11
帖子: 2630
注册: 2009年3月
独自莫凭栏 发表于 2018-3-28 21:19
望见一艘铁甲舰。放大来看看,印度海岸巡逻队?好像没有炮?

印度海岸警卫队。类似于我们※※一类的准军事组织。有时候有些执法之类的任务,军方就不方便出面解决的交由他们来处理。 本帖最后由 冰狗 于 2019-1-16 23:1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73
主题: 16
帖子: 9554
注册: 2003年11月
插个贴

读书,让影像有故事

漂亮的照片千篇一律,有故事的图像回味绵长。

走过的地方越多,积累的图片也越容易忘却。大脑的内存毕竟有限,时间越久远,还能耳熟能详的照片便一定是有故事的,即使是一片普通的风景,也伴随着那时的心境与思考。

难忘的经历、特殊与突发的事件,记忆会越久。但意外总不会天天发生,当然我们更不想发生对生命与财产有侵害的事件,安全上我们总是希望平平淡淡,在这个前提下G点不断,高潮迭起,好事多一点,奇遇多一些。

几乎任何一个景点都会有导游给你介绍,那些套路式的知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但在匆匆的旅行中大多我们无暇去消化,没时间去琢磨,往往是到了走了便也忘了。

要想有点深刻的体验,还是得事先做好功课,通过阅读增加那的了解与兴趣。可以用笔记下的感悟,在这个数码时代,我们大多人更愿意用相机来记录,毕竟有图才显得更有真相。但随之便也出现了一个新问题,用图像的语言如何去表达感悟感思?像书写,怎么表达的喜怒哀乐?怎么留下价值取向?

就旅行来说,很多地方一生只能去一次,我们与它只有一次相遇的机会,只有一次表达的机会,当与它邂逅,怎么做好准备?那么事前的阅读很重要,这个阅读形式就像使用说明书,它会告诉我们那里有什么,或者是怎么回事。当然也可以事后阅读,可以整理旅行的记忆,完善认知。

在网络资讯非常发达的今天,路线攻略形形色色,几乎是应有尽有,如穷游、马蜂窝等等,不断更新的免费资讯、便捷的查找方式,都是传统纸媒所不具备的。尽管这样,在出发之前我还是更愿意花上一笔“不必要”的银子,收藏一本孤独星球系列的目的地介绍。虽然物价上涨导致信息滞后,老板携小姨子跑路等意外事件,会让按图索骥完全找不准方向。但我更在意的是书尾涉及到地理、※※、政治、宗教的综合介绍,在那些美丽的风景与宏伟的建筑背后,有着它的来龙去脉,人类文明复杂多变,有璀璨绚烂,又有悲惋哀凉。毕竟编书有着更加缜密的思考,阅读这里,可以让旅行多一些细腻的观察与饱满的记录。

接下来,通过几次旅行,来谈谈阅读带给拍照记录的关联启示。

去印度旅游是我多年的夙愿,异国的风情与至今还保留的风俗,成为了吸引我的动力,尽管灿烂丰富的文化天朝也有,但政治的文化改革与经济发展带来的泯灭代价,让我们的文化更多的只存于书本,远远满足不了我们视觉的欲望。因此去印度,一方面为感受异域风情,另一方面也是缅怀古老的文化。

只要到达印度,我们便能拍出一堆具有视觉新鲜感的文化符号,固然它们非常有趣,但这些符号背后的有些什么,我们大多也只是模模糊糊。粗浅的认知就像初读一首古诗,只体会到了它的节奏与韵律美感。不了解它的背景,便很难感受到作者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产生的真实感受,或者是隐晦,也许无奈,也许彷徨。

在出发之前的阅读中,我还是更喜欢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他描写那几十年前的印度感受还适合今天的印度吗?奈保尔在书中描写了一位突然富裕的小商人:“这位仁兄天天吃糖果和各种甜食,希望自己长胖些,以便向别人夸耀他的财富。在旁遮普,最受欢迎的一句恭维话就是:您又长胖了,看起来气色挺好的。”在我的印度旅行中会遇到吗?

这个真实的笑话中,表面上是一个炫富的故事,根究上,还是一个心态失衡的体现。它源于古印度遗留下的不平等,也就是它的种姓制度,尽管今天的印度已经在法律上废除了的种姓不平等,但民间或者心理的不平等的鸿沟,还是依然深深的存在着。

在印度的火车上,我目瞪着四个不同的铁路职工分别从我身边工作,依次为清扫垃圾、扫地、洒水、拖地。与其说这是分工,倒不如说他们在各行其位,每个人应该做好自己事,更重要的是站着自己的位。他们属于同一阶层就有这样细腻其实又没有必要的分工,那么在不同的种姓上,他们更不敢逾越分寸了,确实,我们很少听到他们为自由和不平等而揭竿而起,他们打出最洪亮的口号也仅仅只是不合作而已。(日本也有种姓制度,他们的武士阶层演化成了近代军国主义者)

他们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他们会坚守,如同他们对待宗教一样虔诚。奈保尔又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不可触碰者马哈尔(低到没种姓)向别人吹嘘他们也拥有土地。事情的缘由是这样,当地的大公要嫁女儿去外地,作为抬轿子马哈尔知道此任务非同小可,为了避免意外或误解,出发之前便把自己阉割了。后来大公的敌人果然散布谣言,马哈尔便露出下体告诉大公,大公高兴,便赏赐了土地。奈保尔记录说,后人在讲述他们这段传奇中还颇有一分自豪。

以主子的尊贵而荣耀的事,在印度也碰到几次,乡村痞子的力荐的乡村大院、孟买出租司机津津乐道的讲述着23层大楼只住着一家八口的传奇等等。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身边也比比皆是,只不过印度那里更夸张、更戏剧化,他们似乎更坦诚而不加掩饰。(印度之行关于种姓的感受,见公众号《土豪不在家,乡痞显荣耀》、《我想说一个干涩的笑话,This is Iidia!》两文)。

在时间的世界里,再远的行走也只是维度的变化,过往的时间不会再倒流,只有借文本的传载记录才可以打开一个深度的空间。

行走多少路,感受的不同文化与风俗,更多的还是回归到本土的位上来思考自己的问题,行走让眼界更开阔,才能让判断更准确。有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别人的视角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世界。

美国人彼得·海斯勒有个中国名,何伟。他在《奇石》说:“中国就像块奇石,每个人都能看出不同的样子。”他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记录下了中国人熟悉的生活,那些很多是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画面,是熟悉的盲点,也是思索的盲点。有些事情过去了,仍可以用文笔去记忆,但有些画面过去了,却无法用相机去弥补,拍摄的手法固有多种多样,一定要知道自己要什么。

旅行不仅仅是放松身心,更是放开眼界。用读书去思考,用记录去丰富旅行。刘香成的成便在于他视野,作为美籍※※,他比同时代的中国人看的更远、更宽、更有深度,他能够在普通的世界里捕捉到※※的定格,用大众熟悉而又忽略的符号展现这个时代的一瞬间。

凯文凯利说:人类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想象力,也不是创造力,而是对未来的预判能力。只有眼界开阔,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在这个读图的时代,读,便是思考,摄影者在编密码,而读者是解码者。这是一场互动时代的智力游戏。

附1:写在第二次印度之行前

我们习惯了用一条主线去学习※※,习惯用一个正统去确立价值观,只有是非分明才能让我们看清晰来龙去脉。就像我们小时看过的电影,读过的小说,一定要有个正派与反派,一定要有是非曲直。正派要红光亮,反派要矮小驼,这样才方便树立起我们的正义感与道义感。我们的知识体系也正是在这种正义感下建立起来的,是一元性的,具有排它的属性。以至于后来看了坏人、恶人也有善良的一面居然不能接受,故事还可以这样写?

有了这些问题与思考,我得以比第一次之行看到了它的更深处,第一次旅行的游记中记录的多是奇遇,第二次多是记录了在这看似不可思议下的成因。

附2:负责任的旅行,摘自《孤独星球》
关于乞讨:不知从何时起,游客们开始给孩子们分发糖果、钢笔和钱,如今在尼泊尔好像每个孩子都在碰运气。千万不要鼓励这种行为,能够靠乞讨而毫不费力的得到钱,会促使这些孩子们涌上街头,长期过着流浪的生活。街头的竞争非常残酷,也会促成街头欺凌甚至黑恶势力。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目测印度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