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掌握摄影基础从曝光和对焦练起/兼谈由绘画而来的影像美 [主题管理员:N_D_L]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1718 回帖:288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D+L
禁言中
泡网分: 11.087
主题: 78
帖子: 11164
注册: 2016年4月
zhangz76 发表于 2018-11-8 17:08
其实是在介绍如何最大化的利用景深,主要是利用了超焦距的特性


这对变焦镜头非常重要,光学结构复杂之后,衍射就来的早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87
主题: 3
帖子: 278
注册: 2014年5月
点赞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506
主题: 0
帖子: 446
注册: 2017年5月
其实是在介绍如何最大化的利用景深,主要是利用了超焦距的特性
aaaaq12 发表于 2018-11-01 20:40
感觉是在讲景深的控制对于主题的表现。
通过计算前后景物的距离,找出镜头表现力较强的小光圈,通过焦点的选择,做到画面主题清晰度的控制,以得到...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D+L
禁言中
泡网分: 11.087
主题: 78
帖子: 11164
注册: 2016年4月
aaaaq12 发表于 2018-11-1 20:40
感觉是在讲景深的控制对于主题的表现。
通过计算前后景物的距离,找出镜头表现力较强的小光圈,通过焦点的选择,做到画面主题清晰度的控制,以得到高质量的画面效果,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光圈过小对清晰度有负面影响,在实际拍摄中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对焦点而不是一味地靠缩小光圈来控制景深,这就是选择合适的位置对焦的意义。
1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左图的两个局部 本帖最后由 D+L 于 2018-11-8 15:12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87
主题: 3
帖子: 278
注册: 2014年5月
感觉是在讲景深的控制对于主题的表现。
通过计算前后景物的距离,找出镜头表现力较强的小光圈,通过焦点的选择,做到画面主题清晰度的控制,以得到高质量的画面效果,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D+L
禁言中
泡网分: 11.087
主题: 78
帖子: 11164
注册: 2016年4月
tukela 发表于 2018-11-1 09:56
楼主首贴彩色黑白这两张片子的曝光处理,您感觉哪张空间表达上更好一点?讲曝光的话,涉及到光线透视和色彩透视,我看论坛上提的比较少。正确曝光,是不是应该包含这些内容?一点意见


我所讲的正确曝光不包括你说的这些,在掌握正确曝光基础上人为的控制光线属于表现的范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D+L
禁言中
泡网分: 11.087
主题: 78
帖子: 11164
注册: 2016年4月
qumiq3 发表于 2018-11-1 09:25
这种物距距离近比较明显,如果比较远,就几乎一样了。

我用超广一般不用AF,原因就在于对于前方中心位置的目标,合焦范围非常宽广,从0.8米到无穷远都是合焦范围,AF给出的合焦点一般在1米多些,随意性也比较大,但如果用AF拍出的图片看边角,合焦程度就经常不理想,而用MF则可以兼顾中间和边角的合焦情况选择一个相对合适的合焦位置。


合焦点的选择很重要,考虑到物距也一样,除非拍摄的画面中没有近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638
主题: 9
帖子: 4484
注册: 2006年5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楼主首贴彩色黑白这两张片子的曝光处理,您感觉哪张空间表达上更好一点?讲曝光的话,涉及到光线透视和色彩透视,我看论坛上提的比较少。正确曝光,是不是应该包含这些内容?一点意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5.213
主题: 100
帖子: 5051
注册: 2016年12月
这种物距距离近比较明显,如果比较远,就几乎一样了。

我用超广一般不用AF,原因就在于对于前方中心位置的目标,合焦范围非常宽广,从0.8米到无穷远都是合焦范围,AF给出的合焦点一般在1米多些,随意性也比较大,但如果用AF拍出的图片看边角,合焦程度就经常不理想,而用MF则可以兼顾中间和边角的合焦情况选择一个相对合适的合焦位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D+L
禁言中
泡网分: 11.087
主题: 78
帖子: 11164
注册: 2016年4月
这2张图片仅仅因为对焦点的选择问题,就出现了这么大的区别!
可以看到,在实际拍摄中,对焦点的选择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拍摄场景如下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50mm对焦在1.2~1.3米处,用f16取得了从时钟到饮料瓶约48cm的景深。
截屏对比。左图对焦在花瓶上,右图对焦在时钟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下面的截屏中,我们看到直方图虽然没出现两端溢出的情况,但是它非常偏左。
假设,在直方图仍然不溢出时,它是偏右的,那么,饮料瓶的玻璃质感、高光和白色贴标的亮部会怎么样?
仅仅凭借直方图或者EVF的“所见即所得”又会怎么样?干花的层次、饮料瓶的质感、黑色的时钟会得到这么丰富的层次吗?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D+L
禁言中
泡网分: 11.087
主题: 78
帖子: 11164
注册: 2016年4月
不用过小的光圈取得全景深,对光学结构复杂(片数组数远超定焦)的变焦镜头是非常重要的,云漫在他的教程里特别提到了衍射对清晰度的影响,比如小白兔光圈小于f11就衍射明显了。
定焦虽然衍射光圈来的晚(比如,我的这组图就是用了50/f16,在50定上,我使用的最小光圈是f18,比f16又缩小了1/3),但是仍然存在。
即使衍射不存在,靠一味的缩小光圈也是不能做到全景深覆盖的。
下面这2张片子就说明了这一点。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先看对焦在花瓶上的第1张全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在看焦点上10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之后是焦点前1/3处时钟10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再后是焦点后2/3处饮料瓶10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第2张全图,对焦在最前方的时钟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焦点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花瓶的花束10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饮料瓶10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87
主题: 3
帖子: 278
注册: 2014年5月
aaaaq12 发表于 2018-10-30 10:38
不仅精通,而且能细致讲解,难得啊!
膜拜一下!😂

静待后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87
主题: 3
帖子: 278
注册: 2014年5月
不仅精通,而且能细致讲解,难得啊!
膜拜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22
主题: 4
帖子: 296
注册: 2017年10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和楼主比,我就是器材抚摸党。跟着楼主慢慢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D+L
禁言中
泡网分: 11.087
主题: 78
帖子: 11164
注册: 2016年4月
曝光这事儿说的差不多了,总结如下:
以自然界的平均反射率18%做为参照的机内测光方式,无论它被厂家吹嘘的如何先进,都不如测量实际反射率靠谱。
EVF“所见即所得”和直方图,只能做为曝光参考,不能做为曝光标准,这也是无须争论的事实。

实际拍摄中,只要在大脑里“植入”18%反射率的概念,就可以“就地取材”,做到曝光准确。

OK,下面说说对焦在何处,既不用过小的光圈又能取得全景深。
先看置顶图片的屏幕截图,对焦点是DPP软件中的红框显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在这种近摄的静物拍摄中,选择对焦位置对景深覆盖非常重要。
比如这张图,微距对焦云台的高度约8mm,对焦在块装板上即使f16,景深也不能完全覆盖报纸。
我选择对焦在云台对焦调节钮的最细处,距离报纸约6.5mm(其实如果不是用自动对焦,可以把焦点进一步靠近报纸),f16做到了全景深覆盖。见置顶图。

微距对焦云台的另一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87
主题: 3
帖子: 278
注册: 2014年5月
那张示意图画的有功底,更重要的是简洁明了,一看就懂
本帖最后由 aaaaq12 于 2018-10-28 08:5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997
主题: 65
帖子: 4791
注册: 2005年6月
第一步应该是把水平线拍平了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D+L
禁言中
泡网分: 11.087
主题: 78
帖子: 11164
注册: 2016年4月
aaaaq12 发表于 2018-10-26 17:24
说说自己的拙见
以前看到这种片子,第一印象就是P过,拉曲线了,在天空不过爆的情况下,保留苍鹭的暗部细节,,特别是后面几张。现在感觉曝光准确真的可以一步做到完美
再感觉佳能1系列宽容度高,我不清楚能差几级,但真的感觉这已经是极限了
看来曝光还是挺有深度的


发了两张错误的截屏图,更正一下。你可以看到它们都没有拉曲线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D+L
禁言中
泡网分: 11.087
主题: 78
帖子: 11164
注册: 2016年4月
aaaaq12 发表于 2018-10-26 17:24
说说自己的拙见
以前看到这种片子,第一印象就是P过,拉曲线了,在天空不过爆的情况下,保留苍鹭的暗部细节,,特别是后面几张。现在感觉曝光准确真的可以一步做到完美
再感觉佳能1系列宽容度高,我不清楚能差几级,但真的感觉这已经是极限了
看来曝光还是挺有深度的


苍鹭飞过亚投行连拍图供参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曝光准确就不需要拉曲线了,细节和层次都会在曝光准确中得到保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87
主题: 3
帖子: 278
注册: 2014年5月
说说自己的拙见
以前看到这种片子,第一印象就是P过,拉曲线了,在天空不过爆的情况下,保留苍鹭的暗部细节,,特别是后面几张。现在感觉曝光准确真的可以一步做到完美
再感觉佳能1系列宽容度高,我不清楚能差几级,但真的感觉这已经是极限了
看来曝光还是挺有深度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D+L
禁言中
泡网分: 11.087
主题: 78
帖子: 11164
注册: 2016年4月
帖子里已经有泡菜对18%反射率是相机内测光依据做了详细介绍,我不再重复它的重要性了。
举一组同一数据拍摄,不同光线方向上的苍鹭和行人,来说明一下实际应用。

从我的拍摄位置往顺光方向上看,我的对面是长得很高的芦苇,OK,我用相机的点测光测量了芦苇的曝光值
选择手动曝光方式M,固定ISO为1000,快门1/2000秒,光圈f8(640LII+2XIII后最大光圈)

现在流行自动曝光同时看EVF“所见即所得”或者直方图,但是,这两种方式的任何一种都不如“原始”“落后”的18%反射率来的准确。

示意图如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先看看基本顺光的老人,蓝色运动服和白色条以及肤色,曝光准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天空、绿树为背景顺光的两张苍鹭,曝光准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侧逆光的苍鹭、水面、对岸的树木阴影,曝光准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背景为亚投行的侧逆光飞行的苍鹭,曝光准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苍鹭飞过亚投行,背景是天空了,曝光准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逆光、贴着水面飞行的苍鹭,曝光准确,水面的细节没有过曝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本帖最后由 D+L 于 2018-10-26 17:09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87
主题: 3
帖子: 278
注册: 2014年5月
楼主,不打搅了,继续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87
主题: 3
帖子: 278
注册: 2014年5月
我现在想知道对焦的问题,比如焦点的选择,景深的应用,特别是相机是应使用中心对焦点还是随时调整选择相机其他对焦点,感觉很慌乱,优势是什么?请教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87
主题: 3
帖子: 278
注册: 2014年5月
这种重要参数对于我等小白就需要通俗易懂加实例来权证,明白了就是练习了。
也算明白那些大师对于曝光的准确把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179
主题: 3
帖子: 6132
注册: 2017年1月
aaaaq12 发表于 2018-10-15 08:59
看了这么多,学了这么多,看看我学没学会
室外天气没有明显变化,时间短,不包括早晨傍晚,如果能测出标准的18度灰,设定一个标准值的曝光,就可以忽略曝光这要求,可以根据需要加大快门同时按比例加大光圈,减慢速度减小光圈,以此类推,除非想改变风格,追求曝光过度等,不知我理解的对吗?
说对了,“加大快门同时按比例加大光圈,减慢速度减小光圈”EV值不变,这就是倒易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671
主题: 3
帖子: 628
注册: 2017年11月
aaaaq12 发表于 2018-10-15 08:59
看了这么多,学了这么多,看看我学没学会
室外天气没有明显变化,时间短,不包括早晨傍晚,如果能测出标准的18度灰,设定一个标准值的曝光,就可以忽略曝光这要求,可以根据需要加大快门同时按比例加大光圈,减慢速度减小光圈,以此类推,除非想改变风格,追求曝光过度等,不知我理解的对吗?



非常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87
主题: 3
帖子: 278
注册: 2014年5月
看了这么多,学了这么多,看看我学没学会
室外天气没有明显变化,时间短,不包括早晨傍晚,如果能测出标准的18度灰,设定一个标准值的曝光,就可以忽略曝光这要求,可以根据需要加大快门同时按比例加大光圈,减慢速度减小光圈,以此类推,除非想改变风格,追求曝光过度等,不知我理解的对吗?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671
主题: 3
帖子: 628
注册: 2017年11月
“2、拿出外置测光表,使用1度点测光(风景摄影使用反射式测光法;人像摄影使用入射式测量),通过测光表的1°点测光,测量构图中的两个重要区域:重要的最亮区和重要的最暗区(重要的——不是最亮或者最暗的)。如果相差低于五级,这属于很正常的光线(反差不小也不大),我会采取只选一种曝光组合的方式:曝光比最亮区过度一级或者一级半,开拍。可见,点测光不是用在自动曝光模式的,而是用在M挡手动模式的,且不是测量完就拍,而是测了两个数值,所用的数值又和这两个值不同,这才是点测光的用武之地,它给你测出来两个重要的参考值。我见过很多人相机上设置为Av(光圈优先),测光方式居然是点测光,这样做太可怕了!”

这是用点测光求的平均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42
主题: 1
帖子: 40
注册: 2014年1月
引用:
原本由 adamsjohn 发表
谢谢心民老师的无私分享。

是不是我采用“向右曝光”的话,可能暗部细节能回来多些?

这里顺便请教心民老师,很多人建议向右曝光,有道理吗?或者说有必要吗?还是做的“正确”曝光即可?

心民回复:
先回答你的问题,然后说说我是怎么在风光摄影中测光与曝光的。

很多人随随便便的就把相机的曝光补偿增加一级,拍什么都是增加曝光拍摄,说这样的“向右曝光”可以减少暗区的噪点,保住细节。而这个思路其实真是大错!我主张如下的曝光原则:

1、如果现场反差小,可以向右曝光(即增加一点曝光量),但是不能让高光溢出。为了控制不溢出,干脆不要向右!

2、如果现场反差大,要向左曝光(即减少一点曝光量)。

——上述原则要明白一个关键的数值:什么是标准曝光。也就是说:你想向右曝光,但是基准是什么?在“谁的”右边?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千万别瞎搞。也就是说,别动不动就玩这个“向右”的词汇,我的意思是,基本忽略这个词。这个“向右曝光”的理念,害人不浅!

我做曝光,数码摄影和黑白胶片摄影会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方法。先说说数码风光摄影,我经常使用佳能移轴镜头配合全画幅数码相机拍摄风景(这属于不太讲究的摄影方式,长途旅行会这样做。最讲究的时候我使用大画幅拍摄)。

我拍摄风景数码片时的测光与曝光方式:

这里提前说一句:为什么把“测光”和“曝光”两个词分开说?那是因为,曝光值几乎从来不是测光表上的数值,测光的数值只是一个重要参数。只有改变这个参数进行曝光,才是最佳的曝光。使用相机自动档拍摄,就是测量数值和曝光数值相同,那在多数情况下属于错误。使用“曝光补偿配合自动档”则属于“估计着来”,你怎么确定你的经验不是“瞎估计”?

我的做法:

1、找到基本构图位置后,支起三脚架,相机安装到三脚架上,做最后的精确构图。相机设在M档,ISO100,光圈F11,等待下一步测光,找到快门数值。

2、拿出外置测光表,使用1度点测光(风景摄影使用反射式测光法;人像摄影使用入射式测量),通过测光表的1°点测光,测量构图中的两个重要区域:重要的最亮区和重要的最暗区(重要的——不是最亮或者最暗的)。如果相差低于五级,这属于很正常的光线(反差不小也不大),我会采取只选一种曝光组合的方式:曝光比最亮区过度一级或者一级半,开拍。可见,点测光不是用在自动曝光模式的,而是用在M挡手动模式的,且不是测量完就拍,而是测了两个数值,所用的数值又和这两个值不同,这才是点测光的用武之地,它给你测出来两个重要的参考值。我见过很多人相机上设置为Av(光圈优先),测光方式居然是点测光,这样做太可怕了!

例如:构图里如果没有明亮的白云,所以反差不很大,最重要亮区是个房顶,测光值是:F11,1/250。地面重要暗区(房屋阴面的地面)是F11,1/15。相差四级,我会使用125和60之间拍摄(比如1/100秒)。也就是说,我才不会瞎找什么中灰的位置去测量(很多书上这样写,让你自己找个中间灰的位置去点测光,真可笑!)。有人是测量灰板,那和使用入射式测光没区别,而入射式测量,如果用错方法,常常会造成亮区曝光过度很多,所以风景摄影一般都不是按照整个场景的平均值来曝光的。

这种点测光是反射式测光,和相机测光有什么区别?回答是:测光方式确实没有区别,都叫做“反射式”,但是,测光表的点测光很精准,大约相当于全画幅相机加上一只300mm大炮再用相机的点测光。如果你不嫌沉,多带一只长焦用来测光也可以,方法是:先安装上一只长焦来测光,测量两个点(一个是重要暗区,另一个是重要亮区),然后卸下长焦换广角,然后再安装上三脚架重新构图——真不怕麻烦就这样干!(在我看来这是疯了,测光表那么轻、那么小,干嘛不用?)

有了这样的做法(运用外置测光表),还玩什么看直方图的把戏?我直言,每拍一张就看一下直方图的人,不属于真正摄影人,属于学究。是很不实用的“看似很有道理”的做法。想想过去摄影大师使用大画幅胶片拍摄风景,拍完什么也不能看,那曝光能不靠谱吗?都是因为曝光前做了认真的测光,而且这种测光虽然很认真,也用不掉几十秒,熟练使用外置测光表的人,十来秒可以搞定。

3、如果遇到高反差场景(五级以上),数码摄影时我会拍摄两张到三张不同的曝光量,为了后期处理做影调合成。黑白胶片摄影当然不必这样干了。

比如,一个重要的长廊,我从长廊里面向外面拍摄,阳光下的大理石地面很亮:F11,1/1000秒;长廊内部的木质结构很暗:F11,1/2秒,这两个值当然是1度测光表测量出来的。这么大的反差现场,只能多拍几张。我会用F11,1/250拍一张;再用1/60拍一张;最后用1/8拍一张。有人干脆每一级都拍一张,挺好!然后回家做后期处理,影调合成慢慢玩。

同样的场合,黑白大画幅胶片可以一张完成,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应有层次,那就是另一套知识了。

4、如果反差非常小的场合,雾天,灰蒙蒙的天气,反差不超过两级。那么我会按照暗区的测光值直接拍摄(这就是增加了全画面多数区域的亮度,向右曝光)。或者采用中间值拍摄。也就是说,其实向右曝光(故意增加曝光)没什么巨大意义,极少有机会让你使用向右曝光,真的你增加曝光了,稍不小心最亮区域就曝光过度,那就得不偿失了!向右曝光不能让高光溢出——这个说法好听,其实属于非常浑浊不清的概念 ,什么叫做不溢出?每拍一张就看看直方图?这更可笑!看直方图判断拍照效果的做法,这几乎不是摄影人该做的方式!相机上表示的溢出,多数后期可以轻松挽救;更何况,不是所有溢出都要挽救,画面里常有完全不重要的区域严重溢出可以忽略不计(金属反光、树叶间隙的小面积天空),此时直方图看到溢出还可怕吗?只要你用外置测光表测过前面说过的两个区域,并根据需要(取中、取亮、取暗)拍摄了,根本不需要看屏幕,放心吧,曝光一定OK了,换地方拍别的去喽!

有人说,增加曝光后(即,向右曝光),后期做压暗处理,噪点更少。可惜,当今相机不出什么噪点,比如佳能5D2、5D3、1Dx;尼康D3s、D4、D800这些相机已经很多人在用,我也在用。即使佳能650D、尼康D7000、宾得K5等等中低端相机,还有M43系统相机,在低ISO时即使拍摄时没有增加曝光,暗部要靠后期提高亮度,其噪点你也看不见!观看前提就是无需100%在屏幕上找噪点,你在屏幕上25%放大、顶多50%放大看图,如果品质好,就是真好,已经足够了。不仅相机噪点本身就少,极微弱的暗区噪点也不影响细节表现,何况我还经常在后期给黑白画面增加噪点呢,否则缺乏质感。 ——最终结论就是:向右曝光,基本是个没用的概念!

在本帖26楼,有心民我原来贴出来的六组照片,目前不喜欢贴图了,因为我目前主要用胶片拍摄,而在网上看不出画面品质的好坏。每个人的屏幕显示差异非常大,我这里看到的画面正常,而你那里看到很暗;我这里看到的不偏色,你那里或许完全偏出去了。如果没有良好的色彩管理,用电子版是不能看作品的。贴出作品就跟骂自己差不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671
主题: 3
帖子: 628
注册: 2017年11月
久住连山 发表于 2018-10-12 21:54
楼主这么辛苦传播知识、造福人类。
上一张随意拍的图,烦请楼主深呼吸感受一下美感。


上三张随意拍的图,请你深呼吸感受一下美感
本帖最后由 D+L+A 于 2018-10-14 00:1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掌握摄影基础从曝光和对焦练起/兼谈由绘画而来的影像美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