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大话Canon L头 [主题管理员:Zeno]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资深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38
帖子: 4399
注册: 2002年6月
大话Canon L头

其实只是一篇杂谈小话,不过题目要吸引人,就大话吧。

大家都知道,标有红圈的L镜头是Canon镜头中的显贵,这个L,就取自于
Luxury,另外诸如Leadership、Legend之类的好词儿也尽可以往上整。

一、幽幽的绿圈

红圈的L镜头都已经见得多了,这几年Canon又推出了一种绿圈的DO镜头,
令人耳目一新,不过许多人大概并不了解,在Canon镜头史上,绿圈是比
红圈更悠久的标志。

既然聊起※※,不妨回到Canon源头开始。1934年,Canon的前身精机光学
研究所试制出了日本的第一部仿Leica的旁轴取景焦平面快门35mm相机,
取名为Kwanon——观音,此即为Canon的开山之作。
同年,Nikon的前身Nippon Kogaku也开始推出名为Nikkor的摄影镜头,但
并不生产相机,于是两家一拍即合,此后Canon的仿Leica旁轴相机就配用
Nikkor镜头。

Hansa Canon+Nikkor 50/3.5
蜜月总是短暂的,不安分的Canon很快就开始自己研制镜头,到1946年,
Canon开始启用自己的Serenar系列螺口镜头,Nippon Kogaku随即停止向
Canon提供Nikkor镜头,并且自己也搞起了旁轴相机,两个冤家从此分道
扬镳。

1959年,在新涌起的单反相机风潮之下,CN两家又同时进入了这一战场。
老尼倾力以赴的Nikon F成为奠定其日后多年单反霸主地位的基石,主力
就此转向单反,迅速停止其旁轴S系步伐,至于前两年又重推S2纪念版,
不过是慰情之作了。
而老佳的首部单反Canonflex表现平平,Canon此时对未来判断不够准确,
重心依旧停留在旁轴这支明日黄花上。不过Canon的镜头研发倒是丝毫没
懈怠,61年推出用于旁轴的50/0.95,62年推出用于单反的R58/1.2,都是
领一时风气之先的大眼龙,63年推出第一支变焦镜头R55-135/3.5,64年
推出当时光圈最大的超广角单反镜头FL19/3.5,各种新的光学材料和工艺
也在紧锣密鼓研究之中。

Canon 7+50/0.95
1969年,Canon推出了两支相当昂贵的长焦镜头,前端赫然标有一道幽幽
狼眼般的绿圈,这就是最先采用萤石镜片的FL-F300/5.6和FL-F500/5.6。
由于玻璃材料对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不同,白色光通过镜头后,不同颜色
光不能聚焦于同一处,就会产生色散现象,对于长焦镜头尤其显著。萤石
(氟化钙晶体)却是一种具有反常色散的材料,与光学玻璃配合使用可以
大大消除色差。但这种好材料并不那么容易利用,一是达到光学级的萤石
价格昂贵,再则萤石的物理特性难于加工。Canon成功将人造萤石应用于
单反镜头,令长焦镜头获得了极为优异的光学表现。
从此,Canon不断地推出带有萤石镜片的长焦镜头,树立起了老佳长焦的
赫赫威名……

FL-Fluorite 300/5.6
二、闪闪的金圈

萤石镜片之后,Canon又在另一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非球面镜片。

摄影镜头的镜片表面为球面,机械加工起来非常方便,然而在光学上却有
不足之处,与光轴呈较大角度的光线不能汇聚于一点,这一特性就导致在
大光圈下、以及像场外围的像差十分显著,结像松散,严重影响分辨率和
明锐度。解决办法,自然就是将镜片表面精心设计为曲率变化的非球面,
使离轴光线也可以汇聚于一点。
不过非球面镜片可不是好啃的骨头,它同时带来了两个难题,一是在光学
设计上的计算量和难度大大增加,二则在加工上,工艺也变得十分复杂,
传统的球面研磨不能一步到位了。

1968年,Nikon率先推出采用非球面镜片的Nikkor 10/5.6 OP,这是一支
老尼最拿手的鱼眼镜头。三年后,Canon推出了一支佩有闪闪金色项圈的
FD 55/1.2 AL,其中AL=Aspherical Lens。若给这支镜头颁荣誉奖章,
那么它是地球上第一支实用于135SLR的非球面镜片常规镜头,老尼与之
类似的Noct-Nikkor AI 58/1.2,则是起码六年以后的事儿了。

Canon New F-1+FD 55/1.2 AL
这一支FD 55/1.2 AL为六组八片双高斯结构,第二片为精细研磨的非球面
镜片,不仅具有超大的光圈,而且大光圈下的边角像质也大为改善,远非
普通的f/1.2标头可比,当然,价格也不可比,以Canon同年的镜头为例:

FD 55/1.2,39K日元——FD 55/1.2 AL,145K日元

价格相比几近四倍之多。

————————————————————————————————

东四兄补充:

第一只非球面镜头系1966年由Leica制作的Leitz Noctilux 50mm f/1.2,
Noctilux的第一代镜头,第一片和最后一片为非球面镜。从未量产过。

非球面介绍:

http://www_mir_com_my/rb/photography/opinion/html/aspherical.htm

60年代佳能公司就开始研究非球面透镜加工技术,70年终于有了突破性进
展。当时的加工系统的精度现在看来也是非常惊人的,可以分辨0.02微米
的距离。由于需要反复研磨抛光测量再磨再抛再测……导致产能低下。
1974年终于开发出一套成熟的加工设备,月产能3000片。即使是这样,
成本也太高,因此这种“研磨”片只用在高档镜头上。

另外一种非球面是“模铸”型,就是弄一个非球面模具,把光学材料熔化
了放进去。后来佳能又开始搞树脂模铸非球面,开始的时候口径做不大。
一直到85年,佳能才有了成熟完善成本可控的非球面生产体系,这时候非
球面就遍地开花了……

Zeno再补充:

现今的非球面镜片主要有研磨、模压、复合几种,对这几种类型和加工的
介绍,有过一个主题,取自Nikon的宣传资料:

研磨、模压、复合非球面镜片的制造原理
http://www.xitek.com/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197854

————————————————————————————————

另一项在发展的技术是镀膜。光线射到玻璃镜片表面,大部分透射过去,
也有一小部分会反射回来,反射的光线不仅造成镜头通光量下降,而且在
镜头内部的反射还会引起眩光,这些当然都是很令人痛恶的。对镜片表面
进行合适的镀膜,就可以降低反射率提高透射率,而由于白光又包含各种
色光,一层镀膜只能对某一波长的色光起到适当的增透作用,因此要全面
对各种色光增透,还需要良好的多层镀膜。
早先的镜头限于技术水平,没有镀膜或只有单层镀膜,效果远不够理想,
特别是对于镜片数较多的变焦头,问题尤其严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没有多层镀膜,就没有现代变焦镜头。

七十年代初,日本厂家中Pentax首先发展成熟了多层镀膜技术,随后各家
纷纷跟上,Canon于1973年建立了S.S.C.(Super Spectra Coating,超级
分光镀膜)技术,从此开始大量采用,这一时期的FD镜头上,有红字标明
S.S.C.以区别于从前的非多层镀膜版本,比如上面那支FD 55/1.2 AL,就
很快出了FD 55/1.2 AL S.S.C.。直到七十年代末期进入New FD镜头后,
S.S.C.已经得到普及,Canon也就不再在镜头上标明镀膜情况了。

Canon F-1+FD 55/1.2 AL S.S.C.
三、“先L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Canon,正是一个干劲冲天、豪情万丈的上升公司。
虽然老佳一直辛苦打拼的专业旁轴市场此时已经日趋没落,而单反相机上
老尼稳坐头把交椅地位,不过Canon凭借着普及型的Canonet系列镜间快门
旁轴机、以及FTb型单反机,都取得了突破百万台的销量佳绩,另外Canon
从六十年代开始在摄影器材之外拓展商用机器业务,积累的家底倒也还算
殷实。

不甘人后的Canon终于开始向专业单反的全新高峰发起了冲击,1971年,
老佳发布了它的第一部专业单反旗舰F-1,以及一大套完整的镜头和附件
系统,咄咄逼人之势毕现。
1976年,Canon又一马当先,以AE-1将单反相机带入了电子化的新天地,
并通过改进生产线,采用新材料(就是许多人所鄙夷的塑料啦),引入
“价值工程”,出色地控制了成本。Canon A系列单反机以方便的功能、
合理的价格而空前畅销,整个A系列产量超过八百万台,从1976到1984,
连续八年Canon单反相机销量居于榜首,压得其余各路英雄颇为郁闷。
对于摄影系统精髓所在的镜头群,Canon当然不遗余力,除了上面提过的
几支绿圈和金圈,从1973到1978年间,老佳接连推出一堆令人眼花缭乱的
“牛头”:


TS 35/2.8 S.S.C.——地球上第一支实用于135SLR的倾斜/移轴镜头;
FD 35-70/2.8-3.5 S.S.C.——地球上第一支实用于135SLR的广角端达到
35mm的标准变焦镜头,也是一支具有大光圈、高素质、近摄距……一系列
先进光学设计的变焦镜头,为此后众多同类镜头的先锋;
FD 24/1.4 S.S.C. Aspherical——实用于135SLR的最大口径24mm镜头;
FD 85/1.2 S.S.C. Aspherical——实用于135SLR的最大口径85mm镜头;
FD 24-35/3.5 S.S.C. Aspherical——实用于135SLR的最大口径超广角
变焦镜头(当时);
……

看看这些24/1.4、85/1.2,今天也有相同规格的L头嘛……对,它们正是
今天的L头在三十年前的先祖,我们不妨称之为“先L头”吧,不过红圈,
直至此时尚未出现。

四、L、L、L

转眼已是七十年代之尾巴,Canon的绿圈和金圈面世都已有了十年八载,
而且这些鲜艳的项圈也只是一现昙花,很快又销声匿迹。以Canon活跃的
性格,不再变出些新花样来未免对不起观众。

于是,大路上忽然间冒出了头缠红巾的黑白三煞,呼啦啦扯起一面大旗:
L头是我开,红圈是我戴,要想从此过,大把买路财。

FD 300/4 L
FD 500/4.5 L
FD 800/5.6 L(此图片实际为New FD 800/5.6 L)
这几支长焦L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采用了特殊镜片——萤石以及UD。

所谓UD,Ultra-low Dispersion,即超低色散镜片,是Canon在萤石之后
开发出来、价格相对较低廉的特殊光学玻璃,作用与萤石类似,都是矫正
镜头的色差,使成像获得出色的色彩表现。早先用黑白胶卷,镜头的色彩
表现问题被掩盖了,在彩色胶卷逐渐大行其道的时候,色彩的还原和平衡
就成为了评价镜头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良好的光学结构、萤石、低色散
镜片、多层镀膜,都是为镜头色彩表现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

说到这里,不顺便吹吹Canon的50/1.4标头未免过意不去了,虽然它一直
无缘顶戴红翎,不过并不妨碍它的素质和价值。

如今EF50/1.4U在各家的同类标头中身价数一数二的高(前些年是最贵,
近来Contax推出N卡口50/1.4,价格盖过了EF),因为Canon敢放出豪言:
俺这是标头中的标头。

50/1.4、50/1.8之类标头采用的标准双高斯结构,最初由光学巨人Zeiss
创立,这种四组六片对称结构的优点是可对各种像差和色差做良好矫正,
具有很高的成像素质。此后大家就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做改进,1968年,
老佳推出了FL 50/1.4 II,六组七片,改进的复杂化双高斯结构,该光学
结构几乎就成为了此后日本各厂家的50/1.4的模范样板,一直到今天。

FL 50/1.8 I结构图,四组六片,双高斯结构,1964年
FL 50/1.4 II,六组七片,改进的复杂化双高斯结构,1968年
New FD 50/1.4,1979年———EF 50/1.4 USM,1993年

(请对比以上几支50/1.4的光学结构图,可见历经二三十年而未有多大的
变化。)

正是借助于良好的光学结构和多层镀膜,Canon的50/1.4从FD时代起,就
具有极佳的色彩还原和色彩平衡,不仅是自家镜头群的色彩表现的基准,
也成为国际色彩联合会曾推荐的色彩还原参照镜头。

重新回到红圈L头上,1979年,Canon再次对镜头卡口做了些改进,FD升级
为New FD。关于老佳单反镜头卡口的演变,从最初的R,到FL,到FD,到
New FD,再到如今的EF,也是个值得聊聊的话题,以后有机会另外开帖。
这里只简单说明,老佳手动单反的几种卡口,R、FL、FD、New FD,虽然
有一些变化,但基本尺寸是相同的,都是外三爪插刀式,可以保证机镜的
互换兼容。

在New FD时代,第一支红圈L头是New FD 24-35/3.5 L,也就是前面提过
“先L头”FD 24-35/3.5 S.S.C. Aspherical的后继版,特点当然也沿袭
前代——非球面,一片大大的、精细研磨的、非球面镜片。

New FD 24-35/3.5 L,结构图和样片:
审视一下这几个领头的红领巾,不难看出他们已经为加入L先锋队树立了
资格标准:

A、对于广角、以及中焦,球面像差是主要拖后腿的,所以L头应该具有
精细研磨的非球面镜片(随着技术发展,包括但不限于研磨);

B、对于长焦,色散是重点问题,所以L头应该具有萤石、UD、Super UD
之类的特殊镜片。

当然啦,主要矛盾之外,广角和中焦也不是不存在色散,所以现在超广角
也开始加上UD镜片,比如EF 16-35/2.8 L USM就同时具有非球面和UD: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浅绿色为非球面,深绿色为UD)

而长定焦的像场均质性比较好,倒还暂没必要引入大口径的非球面镜片。

总而言之,言之总而,A、B这两条L红领巾入队资格,自打二十多年前
确立以来,Canon就一直恪守,从未打破。

因为这两条硬性标准,当初象New FD 400/4.5、New FD 600/4.5这种专业
大炮,再威猛都因为壳里没有萤石和UD,Canon就坚决不给戴红圈、标L。
后来Canon也学乖了,EF镜头凡是135mm以上长定焦大炮,统统采用萤石、
UD,好戴上红圈、标上L。(近来出现的DO绿圈异类,后面另说。)

也是因为这两条硬性标准,老佳的镜头中,有两类始终无缘红圈:一类是
鱼眼,另一类是折反。鱼眼这东东绝对是老尼强项,Canon一直做得不甚
卖力,折反倒在六十年代曾经“丧心病狂”过一下子,不过进入EF以后,
鱼眼只保留一支15/2.8,超声波马达也不给,折反干脆玩都不玩了。
在结束本节之前,对New FD L头做一个小统计,纪念远去的手动时代:
New FD 14/2.8 L
New FD 24/1.4 L
New FD 50/1.2 L
New FD 85/1.2 L
New FD 200/1.8 L
New FD 300/2.8 L
New FD 300/4 L
New FD 400/2.8 L
New FD 500/4.5 L
New FD 800/5.6 L

New FD 24-35/3.5 L
New FD 20-35/3.5 L
New FD 50-300/4.5 L
New FD 80-200/4 L
New FD 100-300/5.6 L
New FD 150-600/5.6 L
总数:16
焦距覆盖范围:14mm-800mm

广角:4
中焦:2
长焦:10

定焦:10
变焦:6
最大变焦比:6X(50-300/4.5L)

特殊功能L镜头:无

五、跨入新时代

1985年,Minolta α7000一声炮响,为135SLR世界带来了AF革命,旧世界
已经被打破,一个新世界正蓬勃兴起。

Canon自从76年推出了AE-1,在电子化单反机方面本来是开路先锋,A系列
之后又推出自动化程度更高的T系列,但在AF研发方面却似乎漫不经心。
Pentax、Nikon在八十年代初期都有AF试验机型,Minolta更是成为一体化
AF单反机的排头兵,Canon随即也推出了第一部AF单反机T80,但与α7000
同台较量几乎全方位落于下风,也就难怪α7000成为空前受欢迎的机型,
而T80成为老佳※※上最惨败、最短命的一部单反。

不过与T80配套推出的AC镜头倒值得注目,T80与三支AC镜头仍为FD卡口,
而且老佳此时已经采用了镜头AF驱动方案,AC镜头内置AF马达,为此镜身
还丑丑地鼓起一个大包,同时取消光圈手动调节环(但光圈缩放控制仍为
机械方式),多年之后回首这些特点,正是AF镜头的大势所在。

另外有意思的,这三支AC镜头前端也都标有红圈,不过,与L系列的红圈
还是大相径庭。

T80+AC35-70/3.5-4.5+AC75-200/4.5
其实,Canon当时在AF单反机上虽然有些漫不经心,但对单反机的AF解决
方案还是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早在1981年,老佳就发布过一款FD卡口、
内置马达的AF镜头,用在FD机身上可以实现AF功能:

New FD 35-70/4 AF
另在1982年,老佳还发布过一部带有QF系统的AL-1,QF=Quick Focus,
这种“快速调焦”系统已经具备了AF检像系统的雏形,在反光镜箱底部有
三组CCD进行相位检测,再送CPU运算后,在取景器里通过三枚发光二极管
来指示焦点靠前、靠后、合焦。不过这个QF仅仅是起辅助作用,调焦动作
仍然要由人手来做,不能直接靠相机和镜头包办AF。
由于T80的彻底失败,Canon痛感这样搞AF单反系统恐怕不是办法,又硬着
头皮推出了MF单反的终结者T90,据说T90本来也是要做成AF机的,但最终
还是含恨取消了AF系统。T90对于Canon、乃至整个单反相机领域都是一部
具有某种革命意义的机型,不过这个与以L头为核心的本话题太远了些,
不再多吹,推荐拜读两位老C家xitek和ejz的帖子:

Canon SLR外形设计的里程碑:T90
http://www.xitek.com/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117363

说说T90
http://www.xitek.com/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44631
紧随Minolta之后,Nikon、Olympus也都推出了新一代的AF单反机。于此
AF大潮汹涌而来的风口浪尖之下,曾在电子化上遥遥领先而洋洋得意的
Canon几乎面临着不成功便成仁的艰难境地——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春秋时楚庄王称霸之前,声称自己乃如某怪鸟:“三年不飞,飞将冲天;
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后来居然真被他做到了。而在两年的沉寂之中,
Canon暗自调集了光学、电子、机械各路精英埋头苦干,终于在1987年初
一鸣惊人,发布了全新的AF单反机——EOS650。
在EOS650的广告语中,赫然写着:Designed for the Future(为未来而
设计),这句话也确实不是胡吹大气,两年当中Canon卧薪尝胆,为新的
AF单反系统做出了一个重大变革:改换卡口。

对于任何组合式的系统,接口总是关键环节,它制约着各部分兼容与否、
性能发挥、乃至整个系统的发展潜力如何……卡口对于可换镜头的相机,
当然也具有同样的意义,远的且不说,先来看看镜头最大光圈的问题吧。

为了说明问题,还要再引入一个概念——像面定位距,也称卡口截距或者
法兰焦距,细究起来这个定位距要分机身和镜头各自的,不过咱这儿不必
那么较真,把它们当成一回事儿好了:像面定位距等于卡口端面到焦平面
的距离。每台机身上都有个一圈一杠的标志,那一横杠就代表着胶片平面
位置,也就是镜头接上机身后的焦平面位置。

各家在设计镜头时,要保证对焦距离为无穷远时的成像平面(焦平面)与
镜头卡口端面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不论短焦长焦、定焦变焦什么镜头,
凡是自家同一卡口的,这个像面定位距都统统一样。

好了,镜头的最大光圈就受制于这两个参数,一个是像面定位距,另一个
是卡口内径,从理论上:最大光圈上限=卡口内径/像面定位距。

现在拿具体例子来验证一下:

前面提到过,老佳手动单反的几种卡口,R、FL、FD、New FD,基本尺寸
是相同的,都是外三爪插刀式,内径为48mm,像面定位距为42.1mm。新的
EF卡口改为更大的内三爪插刀式,扣除内爪的尺寸,卡口有效内径仍然有
54mm,像面定位距44.2mm。另外作为对比,老尼F卡口是内三爪插刀式,
扣除内爪的尺寸,卡口有效内径44mm,像面定位距46.5mm。

EF镜头最大光圈上限=54/44.2=1/0.82
FD镜头最大光圈上限=48/42.1=1/0.88
F镜头最大光圈上限=44/46.5=1/1.06

当然啦,理论只是定下了一个高高的天花板,限制你所能跳的最高限度,
但实际上连这个天花板也是不大可能摸到的。所以——

最大光圈的FL、FD、New FD镜头:FL58/1.2、FD55/1.2、New FD50/1.2;
最大光圈的F卡口Nikkor镜头:58/1.2、50/1.2……

虽然理论上FD镜头可以达到f/1.0甚至更大的光圈,不过实际受种种限制
并没有做出来,而与卡口内径较小、像面定位距较大的F卡口Nikkor镜头
一样,最大光圈只做到了f/1.2。

而Canon新系统的EF镜头,为了展现一下新的超大卡口的威力,迅速发狠
搞出了一支EF 50/1.0 L USM,至今仍然是单反镜头中光圈最大的怪物,
作为一支标头简直变态,体重近一公斤的大铁砣,72mm的大眼睛(要知道
New FD 50/1.2 L不过52mm口径),镜头后部两侧还特别收束尺寸,不然
换镜头的时候只怕都拿不稳它。


其实对于EF卡口,大口径尚且不是最重要的特点,EF卡口最重要最根本的
特点是——全电子化。

手动镜头与机身相连,少不了各种机械件,传递最大光圈、控制光圈收缩
等等,用久了难免有磨损。比如用在带高速过片马达的New F-1上,时间
长了金属的光圈收缩杆都会被打出个凹坑,极端的甚至被打断。而且随着
自动曝光的发展趋势,相机与镜头间的要传递的信号越来越多,机械连接
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特别对于采用机身AF驱动方案的镜头,还有更加突出的问题,机身AF马达
必须通过连杆传动给镜头对焦。这种方式的缺点,一方面连杆传动会存在
虚位和磨损;另一方面,机身马达输出的扭矩范围较为固定,启停也不够
非常迅速,马达强劲的高级机身对焦驱动快、马达弱的低端机身对焦驱动
慢,小镜头驱动起来有劲,驱动大镜头就相当费力。这就不象镜头内置AF
驱动马达,可以根据本镜头的情况灵活选用扭矩不同的马达,达到尽可能
合理快速的对焦驱动,对于长焦大炮尤其显著。

EF镜头采用镜头AF驱动方案,内置AF马达以及光圈控制马达,与机身通过
全电子化的EF卡口连接,由八个电子触点光速传递最大光圈、设定光圈、
对焦距离等等信息。
这就是EOS——Electro-Optical System——电子光学系统的真谛。

EOS,也恰巧是希腊神话中黎明女神的名字。

六、EF+L+USM+IS+……

1987年,EOS系统发布之后,由于EF卡口与FD不兼容,过去的众多FD镜头
不能再沿用于EOS相机,为新系统开发高素质的新镜头,提供一个完整而
强大的摄影系统就成为当务之急。

最省事的办法当然是拿FD镜头改成EF卡口紧急应阵,老佳首先推出了一支
EF 100-300/5.6 L,光学结构与New FD 100-300/5.6 L完全相同,含一片
萤石与一片UD,全焦段都保持了非常良好的光学表现。镜头内置弧形对焦
驱动马达与电磁光圈控制马达,实现自动对焦与自动光圈控制。不过这支
镜头毕竟是个急就章,弧形马达的对焦速度和吱吱声音都还不够爽,镜身
做工和操作手感也令人颇有微辞。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红色为萤石,蓝色为UD)

是年底,老佳又推出了一支全面对得起观众的镜头,EF 300/2.8 L USM。
光学结构依然继承FD,坚固的结构,精良的做工,一切都好得无可挑剔。
尤其叫人喜出望外的,这支镜头加了一样东西USM——Ultrasonic Motor
——超声波对焦马达。
(红色为萤石,蓝色为UD)

未完待续……

[Zeno 编辑于 2004-11-18 02:30]
相关标签: FD 55/1.2 AL New FD 50/1.2 Nikon 光圈
(2)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327955 回帖:59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368
主题: 2
帖子: 120
注册: 2018年11月
收益非浅!好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43
主题: 24
帖子: 2420
注册: 2016年3月
好帖,涨知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725
主题: 28
帖子: 2694
注册: 2012年8月
好帖!
顶起,收下,回头慢慢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6
主题: 1
帖子: 376
注册: 2003年4月
经典扫盲帖,挖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09
主题: 1
帖子: 90
注册: 2009年10月
老辈的L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16
主题: 3
帖子: 21
注册: 2012年6月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1
主题: 1
帖子: 9
注册: 2011年3月
顶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17
主题: 1
帖子: 15
注册: 2011年5月
学习了,强帖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432
主题: 6
帖子: 461
注册: 2008年2月
LZ是把ID密码搞掉了,进不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281
主题: 56
帖子: 1945
注册: 2008年1月
旧徕卡 发表于 2013-2-1 03:55
或者悲观些说,楼主现在是否还在世,都是个未知数了。。。

嘴太损了点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074
主题: 175
帖子: 8203
注册: 2006年1月
马甲来了 发表于 2013-2-1 03:45
LZ歇了八年多了, 够了吗?


Zeno
资深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54
精华: 5
帖子: 3838
注册: 2002年06月

楼主的泡网分为0,不知多久都没登录过无忌了,可能以后也不会再登录了呢。或者悲观些说,楼主现在是否还在世,都是个未知数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281
主题: 56
帖子: 1945
注册: 2008年1月
LZ歇了八年多了, 够了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91
主题: 2
帖子: 1897
注册: 2009年2月
mark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074
主题: 175
帖子: 8203
注册: 2006年1月
※※※※※※ist 发表于 2011-7-30 23:28
我晕了,2004年的帖子,大话到今天,没有下文了?


是啊,后来出的那些新镜头都没有评说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074
主题: 175
帖子: 8203
注册: 2006年1月
wwolf 发表于 2011-9-4 14:11
买单反不用来摄影用来干啥?
你买个夜壶难道是用来装汤的?


单反也可以收藏 也可以拆着玩,做试验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22
主题: 5
帖子: 152
注册: 2008年8月
学习了。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892
主题: 0
帖子: 47
注册: 2009年9月
很久的帖子希望还有后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659
主题: 3
帖子: 642
注册: 2011年5月
屋脊第一怪帖,进来悼念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0
帖子: 1
注册: 2012年8月
精彩绝伦,受益匪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4
主题: 1
帖子: 39
注册: 2012年4月
还不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124
主题: 21
帖子: 2454
注册: 2008年9月
看到帖子被挖 以为LZ取经回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0
帖子: 1
注册: 2008年11月
怎么在也没有续做了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827
主题: 10
帖子: 2135
注册: 2010年10月
神贴,要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429
主题: 6
帖子: 116
注册: 2005年9月
进来细细研读,收获不小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6.208
主题: 12
帖子: 5866
注册: 2002年10月
估计没有后续了,楼主最后一次发言都是2005年了,估计已经永远告别无忌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627
主题: 0
帖子: 27
注册: 2010年9月
期待后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9.734
主题: 2
帖子: 1391
注册: 2005年10月
D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6.823
主题: 47
帖子: 380
注册: 2002年4月
很久很久不见ZENO露面了, 无聊顶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大话Canon L头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