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挖其坟,鞭其尸,痛诉手动时代的美能达Minolta!!! [主题管理员:肖成]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383
主题: 11
帖子: 3881
注册: 2005年12月
胶片的暗淡,衬托数码的辉煌;
手动的远去,彰显自动的如日中天!!!

死去的东西,仅有的,是留下的怀念抑或深处的记忆!!!

Jackripper兄曾问自己:这个帖子还有意义吗?我不是很确定。

美能达Minolta简史

    早在1928年,一个名叫Kazuo Tashima的日本人成立了一间公司,将来自德国的相机部件组装,加工成自己的产品。这就是最初的Minolta公司。1929年,公司的第一架相机Nicalette诞生了。
在最初的产品中,Minolta主要是以120折叠式相机及127相机为主。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主要产品。
1931年,公司更名为Molta Goshi Kaisha,并且注册了Minolta商标。1934年,第一架由Minolta自行设计生产的双镜头反光相机Minoltaflex诞生。Minolta商标也开始正式使用在相机产品上。Minoltaflex在当时日本相机市场,并不具备更多的优势。只是其带有的防止二次曝光锁定装置,具有独创性。同年,Minolta设计生产了日本市场第一架6x4.5规格的Semi Minolta I。
1937年,Minolta再次将公司名称更改为Chiyoda Kogaku Seiko。并且准备开始生产自己研发的相机镜头。在其之前,一直都是日本最大的镜头供应商Asahi为Minolta设计生产相机镜头。
1940年,Minolta制造了第一支用于军事航拍的Rokkor镜头。Rokkor一词,是来源于一座从Minolta工厂望出去能看到的山峰,Rokko。这支Rokkor 200mm/4.5镜头采用了Zeiss-Tessar设计。1942年,来自军方的大额订单让Minolta在短时间内建立了第一间镜头工厂。随着二战结束,日本进入经济大萧条。
战后的日本经济衰退似乎并没给Minolta带来更大的影响。1946年,Minolta生产了日本战后第一架相机,Minolta Semi IIIa。
1947年,Minolta开始仿造Leica旁轴相机生产了自己的Minolta 35。这是Minolta第一次进入35mm相机市场。
1950年,一间名为Konan的公司设计生产了一种体积小巧的16mm相机。之后因为公司财政困难,Konan被Minolta收购。1955年Minolta推出了旗下的第一架16mm相机Automat 16,两年后,富有传奇色彩的Minolta 16诞生。
Minolta 16之所以富有传奇色彩,是因为这款体型细小便于隐藏的相机,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诸如中情局,克格勃,甚至联邦调查局特工在搜集情报时使用的。而实际上,这款带有亮丽的粉红色的相机是无论如何不会被那些男性情报员当做间谍工具使用的,除非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性取向。
1958年是日本相机工业技术大爆发的一年。那一年,Minolta率先提出了一种能消色差的镀膜技术,利用两层不同厚度的氟化镁积淀镀膜从根本上减少镜头玻璃的眩光及耀斑现象——Minolta称其为多层镀膜技术。
同年,Minolta设计生产了它的第一架35mm单镜头反光相机SR-2。这架在当时日本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相机,带有内置综合测光系统。这与那些使用外置式曝光表的相机相比,整个拍摄过程变得简单而富有乐趣,从而受到用户的欢迎。为了配合SR-2的上市,Minolta推出了一种全新的35mm镜头产品,Auto-Rokkor系列镜头。
1962年,Minolta继续其SR系列产品,生产了SR-7型相机。
1966年,一架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相机,SRT101诞生。在这架相机上,应用了TTL测光技术,以及自动光圈技术。这些技术对于Minolta来说是至关重要,对于用户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技术的使用,使得SRT101在操作上已经属于现代相机的范畴。
为了配合SRT101相机的自动光圈技术,Minolta继续向市场推出了一种全新的镜头技术规范,MC Rokkor镜头,这也使Minolta镜头开始进入自动镜头的时代。
1970年,Minolta继续其16mm相机产品线,推出了16 MG-s型相机。
1972年,Minolta生产了让人难以置信的XK型相机。这架相机终结了持续了近十年的SR相机系列,开始另一个系列产品X系列。有评论家认为,XK相机在当时的专业相机市场是具有革命性的。
同样在1972年晚些时候,Minolta还推出了一架与德国Leica合作完成的相机产品,Leitz -Minolta CL相机。相机的设计由Leica在德国Wetzlar完成,之后由日本Minolta公司进行生产。
Minolta与Leica的合作可以用爱恨交织来形容。合作期间,Minolta学到了Leica生产35mm旁轴相机的技艺,并模仿生产了一些产品。而这种惟妙惟肖的仿制过程一样会抢占Leica的市场份额。但是德国境内居高不下的生产成本,又让Leica难以舍弃Minolta。同时,与Minolta的合作也让Leica掌握了日本先进的相机电子化及自动化技术。
CL相机更象是一架缩小尺寸的Leica M3,只是具有了更高的自动化功能。
期间,Minolta还涉足110相机市场,并于1976年推出了110 Zoom单反相机。
1977年,Minolta另一架有影响的35mm单反相机XD-11(即XD-7)问世,随同相机面世的还有XD Rokkor系列镜头。
1981年,依据XD-11相机的研发经验,Minolta设计开发了最著名X-700相机。这架拥有程序式自动曝光功能的相机,为Minolta赢得了许多设计大奖,也为其赢得了为数众多的忠实用户。
之后,Minolta推出了一架disc相机,ac101 courreges。这也是Minolta在整个disc相机市场中生产的为数不多的相机产品。
到了1985年,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架自动聚焦相机,Maxxum诞生了。从此Minolta乃至整个相机工业进入了完全自动化的时代。那个充满了创作激情与乐趣的手动机时代,被彻底终结了。

Minolta的35mmSLR

1958年,Minolta设计生产了它的第一架35mm单镜头反光相机SR-2。
虽然是SR-2是Minolta的第一架单反相机,但是凭借多年的120/122相机制造经验和技术积累,使得SR-2相机在当时日本相机市场上拥有许多其他品牌相机难以超越的优势。包括取景器及聚焦屏技术,机械式快门技术,全开光圈测光技术。而其中最令Minolta骄傲的,就是相机采用的即返式反光镜技术。这项技术在当时,也只有包括Minolta在内的两家厂商才拥有。
SR-2功能强大,售价也高达250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000美元。1959年,Minolta推出了简化版的SR-1;之后1960年推出了功能更强大,价格更高的SR-3。直到1967年有分别推出过多款功能不同的升级版本。
期间,1962年Minolta还生产了日本第一架内置CDS测光系统的单反相机SR-7。
1966年,根据原型机SR777的设计,第一款应有TTL全开光圈测光技术SRT101诞生了。SRT101相机是Minolta缔造的第一个神话,这架诞生在1960年代中后期的手动相机,将Minolta带入了现代相机的时代。
1971年SRT101推出了第三个版本Model c,这个版本持续生产到1975年。期间,一款带有内置驱动马达和外接电源手柄的SR-M问世,这款主要准对记者群体设计生产的相机并未引起更大的市场轰动。1975年,采用新式热靴技术取代SRT101冷靴式闪灯接点的SRT201作为其替代产品问世了。
作为一个市场神话,SRT101的演化版本极为庞杂,包括简化版本,增强版本及其各自的变种机型。构成了Minolta单反相机产品中系统最庞杂的SRT系列。
1971年,随同SRT101 c型相机,一款按比例缩小的简化版SRT100型相机问世。而这款相机对比SRT101最大的不同在于,最高快门速度只有1/500s。
1973年,作为SRT101相机的功能增强版本,SRT102问世。在这款相机上,加入了多重曝光功能,聚焦屏也开始采用称为后来标准聚焦屏样式的水平裂像微棱环聚焦屏。而也就在这一年,Minolta开始了划分市场区域的政策。
没有人知道Minolta最初目的是什么。一个新上任的掌门人拥有的独特爱好?抑或是完全为了方便自身对市场的管理。这种对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冠以不同名称的做法,在当时那个谈不上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是行之有效的。而在今天,在我们回过头去看Minolta那些值得怀念的传奇产品时,无疑是一种灾难。
同一架SRT102相机,其亚洲市场名称为SRT Super;欧洲市场名称为SRT303。
1973年,简化版SRT100推出了两款变种机型:SRT MC与SRT SC。这两款机型更多是作为百货公司或商业中心的上架商品出现的,是Minolta新市场政策的一部分。
1974年,增强型的SRT102推出了b款机型,新机型取消了相机的反光镜锁。
1975年,SRT200型相机面世,用来取代简化版的SRT100。相机最高快门采用最初的1/1000s。而这款相机的欧洲市场名称为SRT100b,一个很容易引起误会的名字。
同年,SRT201面世,正式取代存在市场近十年的SRT101相机。与前者相比,新相机在外观上并没有更大变化,只是用新型的热靴式技术取代了SRT101使用的冷靴式闪灯接点。这款相机对应的亚洲市场名称SR101;欧洲市场名称SRT101b——这也是一个容易引起歧义的名称,因为SRT101相机本身存在着b型版本。唯一的差别在于,b版SRT101不会在相机铭文上加入这个小写的b。
1975年,增强型SRT102被进一步升级为SRT202。新相机不再使用反光镜锁,但是增加了胶片送片窗口及机背资料夹。其亚洲市场名称SR505;欧洲市场名称SRT303b。
1977年,一架曾在1973年公布过的,基于SRT100型机身设计,面向百货公司的相机SRT MC,出现了第二次改版,SRT MC-II。在这架相机上被认为加入了许多新的设计,比如反光镜锁,胶片载入安全信号提示,方便聚焦的圆心式微棱镜聚焦屏等。
同年,另一款面向百货公司的相机产品SRT SC也出现了第二次改版,SRT SC-II。这款相机无论从外观上还是功能上,都更接近定位于低端市场的SRT200。
同样是在这一年,SRT201与SRT202分别做出了版本升级。而这种改变更多只是相机外观设计上的改变——也许为了迎合时代审美的要求。
1978年,SRT200与SRT201同时进行了第三次版本修订。
1979年,SRT200与SRT201同时进行第四次版本修订。与前面更多只是做出外观改变不同,这次的修订取消了这两款相机的CLC测光系统。
同年,面向百货公司推出的SRT MC-II与SRT SC-II进行了第二次版本修订。这也是※※上Minolta最后一次公布新的SRT产品。至此,Minolta缔造的这段神话被正式终结了。
这套富有传奇色彩的系列产品,庞杂而纷乱。但从产品线上看,能够分成标准版,简化版及功能增强型几种不同类别相机。包括:
标准版:1966年SRT101(a /b /c)——1975年SRT201(a /b /c /r /d)
简化版:1971年SRT100——1975年SRT200(a /b /c /d)
    百货公司版:1973年SRT MC & SC——1977年SRT MC-II & SC-II(a /b)
增强型:1973年SRT102(a /b)——1975年SRT202(a /b)

早在1972年,为了争夺一直由Nikon及Canon所垄断的专业相机市场,Minolta设计生产了一款后来被评论家称为“革命性的”相机——XK。而对于这款相机,Minolta是准备将其设计成为世界上第一架具有TTL自动曝光模式的35mm专业级单反相机。
这架拥有高高竖起的快门速度拨盘的相机,无论在外观上,功能上都已经属于现代相机的范畴。实际上,它也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唯一一部35mm专业级单反相机。相机的亚洲市场名称为X-1;欧洲市场名称为XM。
1974年,XE-7面世。这架一度被认为35mm相机中最优秀的设计,曾被Leica仿效并生产了Leica R3。也是基于此次合作,Leica开始了与Minolta的技术交流,使得Leica在35mm单反相机市场能够继续存在,直到其具有颠覆性的新款相机Leica R8问世,才再一次重振了Leica的霸主地位。XE-7相机亚洲市场名称XE;欧洲市场名称XE-1。
按照一贯的做法,1976年Minolta在XE-7基础上推出了简化版的XE-5型相机。
同年,Minolta为其专业级相机XK推出了内置高速马达驱动器的XK Motor相机。这款相机的马达驱动器是无法拆卸下来的。为了配合相机快速过片及曝光的需要,相机使用了一种新型的硅基测光元件。
1977年,一款外形小巧,结合了最新的快门优先自动曝光功能的相机,XD-11问世。而伴随这款相机同时推向市场的,还有新的MD Rokkor系列镜头。
实际上,这款XD-11是Minolta为了与Olympus OM-2及Pentax Me相机争夺市场而开发的。而这架相机在推出伊始就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相机亚洲市场名称XD-7;欧洲市场名称XD。
同年,XD-11的简化版机型XG-7面世。与XD-11相比,XG-7没有快门优先自动曝光功能。相机的亚洲市场名称XG-E;欧洲市场名称XG-2。
同年,另两款功能类似XG-7的简化版相机XG-1和XG-SE问世。这为低端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1979年,一架产品编号为XD-5的相机面世。这架相机拥有如同XD-11一样的光圈优先及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模式,只是在取景器信息显示上删减了部分内容。自然,其价格也略低于昂贵的XD-11。
这一年,依据XG-SE推出改良版XG-9面世。
1980年,面向亚洲市场Minola推出一款XD-s型相机,这款相机中加入了屈光度调节的功能。
同年,为了与1979年Pentax推出的MV型相机竞争,Minolta设计推出了X-7。这是一款堪称“全自动”的相机,相机具有全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唯独没有手动光圈速度设定。
1981年,在XG-9的基础上,采用新型机身设计的XG-M相机问世。相机的亚洲市场名称X-70。同时推出的还有XG系列的另一项产品XG-1n,及在其基础上减去手动曝光控制的简化版相机XG-A。

在1981年发布的,Minolta最有影响的产品就是X-700。这架采用XG-M机身设计风格,首次应用了程序式曝光控制功能的相机,为Minolta赢得了多项国际大奖,也为其赢得无数忠实的用户。

1983年,在X-700基础上减去了程序式自动曝光模式的版本X-570面世。其亚洲市场名称X-500,与X-700相比,X570减去了程序式自动曝光模式,加入了手动挡取景器内LED测光追针显示速度值,这一功能无疑是非常贴切而方便使用者的,X570的测光速度更快更灵敏,保留了景深预制,TTL闪光,闪光同步端子及二次测光等功能,其电子部分更成熟先进,当连接280PX,360PX闪光灯时,可利用AEL键锁定测光及快门速度,以低于1/60秒的速度启动快门,以利于摄影师更加自由的控制闪光拍摄!

同年,Minolta设计生产的第一架也是唯一一架具有“焦点确认”功能的X-600型相机。在外观上,X-600更接近X-570。很快,这架相机及其拥有的技术就被于1985年公布的自动相机Maxxum 7000所取代。
1984年,在X-570基础上减去光圈直读功能的X-370相机面世。其亚洲市场名称为X-300。
1985年,一款在原有X-370相机上增加了触摸式开关的X-7A型相机面世。
1990年,X-370n相机面世。这款相机被认为只是在X-370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外观上新设计而已。
同年,被认为是Minolta最后一款全新设计的35mm手动单反相机X-9面世。从此,Minolta进入自动相机时代,手动相机产品序列被全面停止。

Minolta的35mm镜头

1958 ~1966年,Rokkor系列镜头。
在时间上,Rokkor镜头与Auto-Rokkor系列镜头几乎是同时期存在的。作为Minolta第一代35mm镜头,Rokkor镜头的最大光圈系数并不大,且缺乏自动光圈功能。但14个镜头产品却包含了18mm/9.5鱼眼镜头到1000mm/6.3超长焦镜头。
1960年前,几乎所有的单反相机都没有内置的测光系统,光圈工作方式也都采用手控方式。所以当时的条件下完成一次正常拍摄比现在要麻烦得多。
单反相机的取景器照明完全来自于相机镜头的入射光,所以在使用当时相机拍摄时,都会先将镜头光圈设定在最大系数,以利于取景构图;之后放下相机测光,当时使用的测光系统是一种很特别的手持式测光表,通过设定上面的光圈与快门得到相应曝光参数;再将真实的光圈与快门设定到相机上,通过取景器聚焦——此时镜头光圈已经完成设定,叶片收缩,阻碍了光线进入到取景器内,所以取景视野会显得格外黑暗;最后按下快门完成曝光。
也正是因为整个拍摄过程的繁琐,所以最初的35mm单反相机并没有得到广泛普及。
Rokkor镜头同样是手控光圈,但是Minolta在其镜头上应用了一种联合预设机构,让整个控制过程变得相对简单起来。这个过程只是在镜头上加添了一个特殊的预设光圈环。每次拍摄前可以先通过手持式测光表获得正确曝光参数并设定相机的快门以及光圈系数,只是光圈系数是设定在预设光圈环上的,而实际光圈叶片依然保持全开以利于取景构图;直到按下快门前,转动真实的光圈环令其趋向预设光圈环的设定值即可获得正确曝光。而整个过程视线完全可以保持在取景器内,无需离开。
Rokkor镜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款作品就是UW ROKKOR - PG 18mm/9.5鱼眼镜头。这支生产于1958年前后,具有180°成像视角的全画幅镜头,充分展现了Minolta在镜头设计方面的非凡才能。这支镜头采用固定焦距,后置滤镜,并带有一只特殊的,可抽取的遮光罩——180°成像视角的鱼眼镜头配备遮光罩,这的确有些耸人听闻。因为镜头光圈系数的原因,会导致取景器视野极其黑暗。但因为镜头无需聚焦,所以倒显得无足轻重了。因为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这支镜头的量产非常低,一直都是收藏家追逐的对象。
期间,Minolta还生产了第一款超广角镜头W.ROKKOR - PI 21mm/4.5及拥有更大光圈的W.ROKKOR - QH 21mm/4。这两支吸引人的地方除了其优异的光学素质,就是因为镜头巨大的后座,导致使用中必须预先升起并锁定相机反光镜。为此Minolta为这两支镜头配送了独立的外置取景器,其中21mm/4.5是圆形取景器,而后一款镜头则配送了矩形取景器。
MINOLTA ROKKOR - QF 1:3.5 f=50mm,Minolta的第一支微距镜头。因为这支镜头采用39mm Leica细纹螺旋接口,所以必须通过Leica - Minolta的镜头转接环才能使用。至于原因,没人知道。与这支镜头配售的有微距接环及连接皮腔用的反接环。镜身带有实际光圈环之外的预设光圈环,及双排光圈系数——其中f/4.8 ~32为加接微距接环后的实际光圈刻度。
ZOOM ROKKOR 100-200mm/5.6,这是Rokkor镜头序列中唯一一款变焦镜头,据说也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第一支单环变焦镜头。
Rokkor镜头中另一支具有代表意义的产品,就是TELE ROKKOR - F 180mm/2.5。只是,关于这支镜头现在仅能找到一个产品编号,没有任何其它更详细的资料。

1958 ~1966年,Auto-Rokkor系列镜头。
最初的单反相机使用的手控光圈镜头,使得整个拍摄过程繁琐且容易出现错误曝光。为此各个厂商都在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一种是所谓半自动光圈控制模式,即在镜身上加装控制杆,通过这只控制杆控制光圈叶片回复到最大开放状态。每次按下快门时,相机内部一只联动销钉会触发光圈叶片回缩至预先设定的刻度,以获得正确曝光。之后再压下镜身控制杆使光圈叶片开放。只是这种方法仍然显得有些笨拙,且耗费时间。
另一个解决之道就是所谓的光圈预设控制模式。镜头除了标准光圈环外还有一只预设光圈环,通过预设光圈环与标准光圈环的相互配合,既能让整个拍摄过程获得足够明亮的取景视野,又能够在快门释放时得到准确的曝光。只是这种方式同样存在弊端,就是在按下快门前如果忘记调整实际光圈刻度,就会得到一张完全过曝的照片。
1958年,Minolta同样在为这个难题寻求解决之道,直到其推出了革命性的SR-2。
在《日本照相机演化史》一书中,SR-2相机被认为是改变了35mm单镜头反光相机未来道路的杰出产品。因为正是SR-2相机与Auto-Rokkor系列镜头,将以往的那个艰难的摄影过程变成了※※。而简单易用,所见所得的拍摄过程,开始令35mm单反相机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成为最受欢迎的一类摄影器材。
Auto-Rokkor镜头第一次实现了相机完全自动地控制镜头光圈叶片的工作状态。也就是说,无需在镜头上加添第二只预设光圈环,无需通过镜身的叶片状态控制杆,相机机身就能够完全自主地控制镜头光圈叶片再一次回复到开放状态。而摄影师要做的,仅仅是预先设定合适的光圈系数,取景构图,直至按下快门完成曝光。虽然光圈刻度被体现设定,但是因为相机能令镜头光圈叶片保持在开放状态,所以整个取景构图过程中都能保持明亮的视野;直至快门被释放的瞬间,通过机身内部联动销钉的触动,镜头光圈叶片被同时释放,回缩至预设刻度,完成整个曝光过程。
新型的Auto-Rokkor镜头采用了Minolta新研制的三爪插刀式卡口技术,新型卡口采用45°旋转锁定在机身的镜头卡座上,方便快捷。这一优势是当时仍采用罗口的Pentax镜头与采用臀锁技术的Canon镜头无法比拟的。
最初的Auto-Rokkor镜头,比如使用在SR-2及SR-1早期版本相机上的那些镜头,其工作过程更多属于半自动光圈控制模式。即相机快门释放,曝光完成,镜头光圈叶片并不是即刻回复到开放状态,而是随着相机卷片动作带动一只联动销钉触发镜头光圈叶片回复到开放状态。到了SR-3及SR-1 Model c时,Auto-Rokkor镜头已经具有了完全自动的光圈控制能力。Minolta在最初的Auto-Rokkor镜头上进行了改造,将一套横向联动装置封装在镜头后座盖板下面,从而完成了相机机身与镜头光圈的全自动控制过程。
这一改造同样为相机装配超大型反光镜创造了条件,而超大型反光镜则是更明亮取景视野的前提。
Auto-Rokkor镜头的这一次功能升级,带来一个问题就是,那些技术升级前的老版镜头被应用在新型机身上,有可能会出现光圈定位不准而出现的过曝现象。这是因为老版镜头的光圈联动销钉长度超过新版镜头,使用在新型机身上则会导致触发过程不完全,进而出现光圈叶片回缩不完全,致使出现过度曝光。
与Rokkor系列镜头相比,Auto-Rokkor镜头增加了一些新的焦段定义,比如28mm和45mm镜头以及标准镜头55mm/1.8。
AUTO W. ROKKOR - SG 1:3.5 f=28mm是Minolta设计的第一支28mm镜头。镜头本身并没有更值得关注的地方,除了那只罕见的矩形遮光罩。令其在风格上更象是一支德国的Leica镜头。作为一款中速广角镜头,其生产序列一直延续到1980年的Minolta MD时代。
MINOLTA ROKKOR - TD 1:2.8 f=45mm,罕见难寻的“饼干头”。因为结构简单镜身小巧,重量仅有128g。而且过于狭窄的镜身无法安排全部两组距离标尺刻度,所以这支镜头有两个不同的版本,分别是标注了英制尺单位与公制米单位的镜头。而且因为46mm的镜头口径无法容纳全部镜头标识信息,所以省略了Auto-Rokkor中的Auto字样,仅保留了Rokkor标志。
而生产于1958年开始生产的MINOLTA AUTO ROKKOR - PF 1:1.8 f=55mm镜头,即使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也属于高档镜头的范畴。镜头采用了Minolta很少使用的8枚光圈叶片,和当时Minolta最高级的镜头镀膜技术,使其能够拥有当时最好的成像效果。1960年,这支镜头做了全自动光圈控制功能升级。二版镜头保留着一版镜头完全一致的光学设计和制造工艺,直到1966年镜头被新设计的55mm/1.7所取代。之后,1972年镜头又被进一步修改为标准的50mm/1.7。
MINOLTA AUTO TELE ROKKOR - PF 1:2 f=100mm,这支大光圈中距肖像镜头,因为成本的考虑只生产到1970年前后,就被100mm/2.5镜头取代了。

1966 ~1972年,MC Rokkor系列镜头。
1960年代中后期,相机开始内置测光系统。而具有自动光圈控制功能的镜头,却给相机的测光系统带来了新的难题。因为镜头光圈始终保持开放状态,测光系统无法得到镜头光圈的实际设定系数,也就无法给出适合的快门速度设定,无法完成正确曝光。
为此,一些厂商如Nikon,Pentax,Canon都采取了收缩光圈测光技术,即通过相机上一只压杆触动镜头收缩光圈叶片至预先设定的刻度上,完成测光。然而,这个过程不仅是操作起来有些笨拙,也让整个镜头的自动光圈含义丧失殆尽。
Minolta采取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来克服这一难题,这也得益于Minolta镜头设计上的先天优势。在设计上,Minolta镜头的光圈环被安排在镜头后座前沿,这个位置令光圈环紧靠相机机身。而当时许多其他厂商的镜头,光圈环都是在镜身※※,甚至被安排在镜头前端的位置。这就为镜头光圈与相机测光系统耦合带来了困难。
因为Minolta镜头在设计上具有的先天优势,通过对光圈环做出小幅修改,增加了与相机测光系统的耦合连接,新的MC Rokkor系列镜头随同SRT101相机一同面世了。
MC是meter – coupling联合测光的意思,而不是multi – coating多层镀膜的意思。为了配合SRT101相机具有的TTL测光技术,MC Rokkor镜头在光圈环上加装一个小接片用来连接新相机装备的触发式销钉。通过镜头与测光系统的耦合,在镜头选择光圈刻度而发生旋转时,每旋转4mm的距离,得到耦合信息的测光系统就会更改相应的快门速度,以匹配更合适的曝光选择。而这一变化是通过检测现场光照条件及匹配了所使用胶片速度之后得出的。
伴随着MC Rokkor镜头的推出,Minolta镜头也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比如一些镜头应用了改良的镜头镀膜技术;镜头滤镜口径开始采用标准的55mm与72mm;镜头盖使用新的塑料制细纹咬合式,废除了老版本镜头使用的金属制按压式镜头盖。
MC Rokkor创造了许多Minolta镜头的神话。比如MC W. ROKKOR - SI 28mm/2.5;MC W. ROKKOR - HH 35mm/1.8;MC ROKKOR - PG 58mm/1.2;以及几十年来一直受到市场追捧的MC TELE ROKKOR - PF 85mm/1.7。

1972 ~1977年,MC Rokkor-X系列镜头。
1972年,Minolta公布了它唯一一款严格意义上的专业相机,XK(亦即XM)。伴随这款相机同时推出的,还有新的镜头系列,MC Rokkor-X。其中的X,来自于XK相机开始的,Minolta X系列相机中的产品编号。
新镜头最大的变化,就是实现了在XK相机上的光圈直读功能。当然,这与Minolta镜头光圈环一直紧靠后座的设计是分不开的。而原本一些保留着中置光圈环的镜头设计,被彻底放弃了。
随着新的镜头产品面世,Minolta对市场进行划分并区别对待的政策开始表现出来。作为新的镜头序列,MC Rokkor-X镜头在美洲市场上,镜头标识中会带有明显的Rokkor-X,用以区分新旧版本的镜头。但是在包括欧洲市场在内的其它市场,其新版镜头依然保持原有标识,一个简单的MC Rokkor。这让许多用户感到了迷惑。
一些新的镜头品种出现在产品名单中,包括7.5mm/4鱼眼镜头,12.5mm/1.9皮腔镜头,17mm/4超广角镜头,有名的24mm/2.8天星镜头及Minolta第一支特殊镜头VFC曲场镜头。更远的包括25mm/2皮腔镜头,35mm移轴镜头,新的50mm标准镜头群等。
伴随新镜头面世的另一项让人振奋的技术,就是Minolta新开发的多层镀膜技术。早在1958年,Minolta曾利用氟化镁积淀过程获得了镜头玻璃的双层镀膜技术,并将其成为多层镀膜技术。而新的消色差多层镀膜技术能够使镜头获得更好的抗眩光能力。新技术被率先使用在新的镜头产品上。之后,一些经过遴选的高端镜头才完成了镜头镀膜的工艺升级。
更多的变化还包括:将原有铬合金制光圈环换成了黑色金属制备的光圈环;使用明亮的桔黄色字样在镜身上标注镜头实际焦距;镜头红色涂漆定位标志改为塑料制红色突起状原点;一些镜头开始采用新型覆盖有防滑橡胶的聚焦环,来取代老版镜头广泛采用的全金属制备聚焦环。
在整个Rokkor-X产品序列中,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版本,早期版本中带有镜头片组结构说明的字母组合,如MC W. ROKKOR-X SI 1:2.8 f=24mm;与后期版本中取消了镜头片组结构说明的字母组合,如MC W. ROKKOR-X 1:2.8 f=24mm。根据不完全的资料显示,两个版本的镜头除了生产时间上有所不同外,其它诸如光学设计工艺流程都是一样的。
MC Rokkor-X让Minolta的镜头产品进入了第一个繁盛时期。不同焦段的镜头,或者是同焦段下不同光圈系数的镜头,让不同的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

1977 ~1981年,MD Rokkor-X系列镜头。
1977年,Minolta向市场推出了其※※上极受欢迎的一款相机,XD-11(亦即XD-7)。配合这款相机一同面世的,就是新的MD Rokkor-X系列镜头。镜头标识中的D,就是为了对应由XD-11型相机开始的,Minolta XD系列相机产品。Minolta XD系列相机产品还包括后来到XD-5及著名的X-700。
MD Rokkor-X镜头最主要的功能改变,就是在镜头光圈环上增加了一个新的接片,来告知相机机身所使用的镜头具有的最小光圈系数。这为新型相机实现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控制创造了前提条件。
其它的改变诸如:将新型镜头的最小光圈系数由原来的白色改为绿色涂漆,以对应相机快门速度拨盘上用来标识快门优先的绿色S档;一些镜头采用了新的设计方案,使得镜身尺寸上有所缩小;增加了新的49mm滤镜口径。
制造工艺上,一些镜头开始采用塑料制备的光圈环,以取代一直沿用的金属光圈环。只是这种改变还未涉及到一些高端镜头。此外根据非官方资料显示,在整个MD Rokkor-X产品序列中,Minolta一直都在尝试新的镜头镀膜工艺。而的确有一些镜头在极端环境下的抗眩光能力,比老版本镜头有所增强。
同样,MD Rokkor-X镜头也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版本。典型的一代MD Rokkor-X镜头标识为:MINOLTA LENS MADE IN JAPAN MD W. ROKKOR-X 1:2.8 f=24mm,其中Rokkor-X为桔黄色涂漆;MINOLTA MD W. ROKKOR-X 24mm 1:2.8 LENS MADE IN JAPAN ø55mm则是二代MD Rokkor-X产品,一些产品的Rokkor-X标识已经开始采用白色涂漆。此外,两个版本的信息排列也截然不同,二代产品中会带有明显的滤镜口径信息。
直到这个时候,Minolta的相机与镜头还保持着良好的兼容性,除了一些更新的MD镜头,因为带有一根稍长的最小光圈系数传递接片,在连接在一些老式的如SR系列相机上会出现不匹配的现象。
在MD Rokkor-X产品序列中并没有更多新开发的镜头产品,而是对一些原有镜头进行了光学结构上的修改,如将21mm/2.8改为20mm/2.8,或将一度失传的45mm/2.8直接升级为45mm/2。尽管如此,MD Rokkor-X仍然是继MC Rokkor-X产品序列之后Minolta镜头的第二个辉煌时期。在随之而来的Minolta MD产品时代,虽然也曾生产了配置豪华的135mm/2长焦镜头,但是因为受到成本经济的制约,大量塑料零件被应用在镜头制造上, Minolta镜头在用户心中神圣的地位开始动摇了。

1981之后,MD Minolta镜头。
新的镜头与以往版本最大的不同在于,镜头标识中取消了Rokkor字样,采用更简单的Minolta商标加以注明。这也反映出那个时期Minolta整个产品序列所经受的成本经济的制约。
最新版本的MD Minolta镜头在光圈环上增加了一个最小光圈锁定装置,用来防止光圈环在处于快门优先模式下的意外滑脱。
而一项并不为大多数相机所认同的新功能,就是聚焦确认。这是通过镜头上一个新增的接杆,连接X-600型相机的镜头卡座内部,来传递聚焦确认信息。只是这项功能只能在一两款拥有这一功能的相机上才能实现。
新的镜头开始应用更多的工程塑料部件,甚至用来加工整个镜身。这一改变的直接结果是,镜头自身重量大大减轻了。而许多用户却开始抱怨Minolta在使用廉价的塑料镜头骗取他们的信任了。
其它的改变包括使用桔黄色英尺聚焦刻度来取代原来的绿色英尺聚焦刻度;橡胶防滑聚焦环比前期版本显得更小;甚至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出现了委托加工的镜头。
按照Minolta官方宣传资料的显示,MD Minolta镜头采用了更新的镜头镀膜技术。只是这种镀膜技术并没有进一步公布其技术细节。一些用户也在使用中发现了新型镀膜的差异,就是色彩上更浓郁的表现效果。而对于这种效果,很多人却认为其实并不如早期镜头所具有的淡雅平实的成像风格,更令人着迷。

Minolta的手持式测光表

最早的外用测光表技术,在SR系列相机上,发展得是最成熟的。那时的相机都没有内置式测光系统,独立的测光组件被加装相机上,测光系统受光体位于相机五棱镜取景器前面板左侧位置,受光体后面连接有快门速度拨盘与光圈系数刻度盘。使用时,先设定胶片速度,然后选定快门速度——同时也就选定了相机真实的快门速度;将受光体对准被测现场环境,测光系统会依据胶片速度及快门速度的设定,在光圈系数刻度盘上显示出适合的设定值,以使用户据此完成镜头光圈的设定,得到最终的正确曝光。
1966年,Minolta设计生产了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手持式外用测光表View Meter 9。这支测光表的服务人群更多是那些使用大幅相机的用户,因为在1966年以后,Minolta生产的35mm相机都已经开始采用内置式测光系统。
这种平测式测光表,经过发展变成后来到Auto Meter系列。第一支Auto Meter系列测光表由1971年发表,这种测光表所以称为Auto,是因为它完全改变了以往需要不停拨动拨盘指针获得适度曝光值的测光方式,仅通过单手就能完成高自动化的测光过程。
1966年View Meter 9——1971年Auto Meter Professional——1976年Auto Meter II——1980年Auto Meter III——1981年Auto Meter IIIf——1992年Auto Meter IVf——2002年Auto Meter Vf。
与Auto Meter测光表并列存在的,是Spot Meter与Flash Meter。
第一支Auto Spot测光表生产于1968年,能测试入射角度为1°的环境变化光线。而1°入射角相当于2000mm超长焦镜头的成像视角。
1968年Auto Spot 1——1976年Auto Spot II &Auto Spot II Digital——1981年Spot Meter M &Spot Meter F。
Flash Meter算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测光表,用于摄影棚内对闪光指数的测光。测光表通过更换不同的受光体,可以分别测试40° /10°甚至5°入射角度的环境光线变化。
1969年Flash Meter——1975年Flash Meter II——1979年Flash Meter III——1985年Flash Meter IV——1995年Flash Meter V——2002年Flash Meter VI。
除了上面三种测光表外,Minolta还生产过Color Meter,用来测试光线中的温度。这种专业性更强的测光表,量产低,售价高,用户群体相对较窄。
1970年Color Meter——1980年Color Meter II——1995年Color Meter IIIf。
除此之外,Minolta还针对手持式测光表分别在1976与1982年生产过相关的支援附件——Booster。

关于测光表,Roundg兄曾如此评价:

美能达兼容性最差的就是它的手动镜头了,几乎无法在其他任何机身使用。即使转接用在自家AF机身上,也要加个比率(副厂的是1.06,而原厂更是夸张的2X)。(当然反过来,Minolta的手动机身基本是大小通吃,相当多镜头都可以通过改口或接环而实现在M手动机身上的全程合焦。)

美能达器材兼容性最好的应该它的测光表了。哈哈哈。坛子里面喜欢相机品牌大战,但是无论哪一家都得实事求是的承认minolta在测光表领域的专业地位。

自己是老相机的玩家,为了协调,测光表也是偏爱机械指针或者转盘显示的。林林总总也搜集了一堆,从gossen的pilot,世光398,minox一个早期表,还有leica的MC, MR表。其中我最喜爱还是minolta的Auto meter II。

详情请见: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57852

(注:以上文字部分资料均由Jackripper兄整理,来源于互联网或相关官方发布资料,所涉及数据,商标等均属注册公司所有,本贴资料仅供参考及交流,发表于色影无忌美能达论坛,拒绝转载)

部分手动镜头版本及相关资料的探讨https://forum.xitek.com/sorthread.php?threadid=352158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

结语:(待JACKRIPPER兄补充)

都督兄的
SM门牌路灯地图卫星导航

[肖成 编辑于 2007-12-26 17:28]
相关标签: SRT 101 美能达 Minolta 光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67417 回帖:56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45/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45/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504
主题: 182
帖子: 12087
注册: 2005年8月
当年美能达用尽洪荒之力,试图与尼康和佳能一搏,到底还是差了一口气,含恨了……现在借索尼投胎二世,终于一雪前耻,将尼康和佳能踩在了脚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85/1.7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康隽顿珠 发表于 2023-12-19 17:49
感谢大神的回复。请教一下美能达200/3.5这只头拍摄人像怎么样?200/2.8 APO太大太沉了。

没用过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10.096
主题: 1
帖子: 690
注册: 2008年12月
康隽顿珠 发表于 2023-12-19 17:49
感谢大神的回复。请教一下美能达200/3.5这只头拍摄人像怎么样?200/2.8 APO太大太沉了。
一代的MC200/3.5重量估计和200/2.8APO重量差不多,二代的估计轻一点点,最大光圈成像都一般。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海南省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2.345
主题: 113
帖子: 3153
注册: 2002年11月
“1958年是日本相机工业技术大爆发的一年。那一年,Minolta率先提出了一种能消色差的镀膜技术,利用两层不同厚度的氟化镁积淀镀膜从根本上减少镜头玻璃的眩光及耀斑现象——Minolta称其为多层镀膜技术。
同年,Minolta设计生产了它的第一架35mm单镜头反光相机SR-2。这架在当时日本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相机,带有内置综合测光系统。这与那些使用外置式曝光表的相机相比,整个拍摄过程变得简单而富有乐趣,从而受到用户的欢迎。为了配合SR-2的上市,Minolta推出了一种全新的35mm镜头产品,Auto-Rokkor系列镜头。”

勘误:SR-2是没有内置测光系统的,因为我有一台与SR-2共线生产的绿字版SR-1,带的是外置测光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水乡人 编辑于 2024-01-13 21:2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泡菜
泡网分: 0.08
主题: 1
帖子: 15
注册: 2023年11月
哥是个胖子 发表于 2023-12-12 09:48
MD镀膜技术有提高,色彩饱和度高
感谢大神的回复。请教一下美能达200/3.5这只头拍摄人像怎么样?200/2.8 APO太大太沉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云南省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康隽顿珠 发表于 2023-12-10 23:30
感觉美能达镜头在亮部光线下的红色红色等暖色会比较鲜艳,而暗部则显得偏冷偏蓝,这种蓝有很特殊,不是徕卡那种高贵宫廷的蓝,而是蓝中偏青色,有点像青花瓷的那种青色,所以,我觉得美能达的这种冷调蓝色最迷人,当它与美能达的暖色调相遇时,会让人觉得眼前一亮,有点...

MD镀膜技术有提高,色彩饱和度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0.08
主题: 1
帖子: 15
注册: 2023年11月
哥是个胖子 发表于 2023-11-18 12:36
Minolta MD 85/1.7
感觉美能达镜头在亮部光线下的红色红色等暖色会比较鲜艳,而暗部则显得偏冷偏蓝,这种蓝有很特殊,不是徕卡那种高贵宫廷的蓝,而是蓝中偏青色,有点像青花瓷的那种青色,所以,我觉得美能达的这种冷调蓝色最迷人,当它与美能达的暖色调相遇时,会让人觉得眼前一亮,有点惊艳,但瞬间你就知道,这是美能达的镜头特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云南省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85/1.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85/1.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85/1.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85/1.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85/1.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85/1.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85/1.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85/1.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6.642
主题: 14
帖子: 7502
注册: 2010年3月
年内主力装备
★ PENTAX 645D
★ DMC-GX85
NIKON D700
★ NIKON D800
拍的真好,进来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河南省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85/1.7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85/1.7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85/1.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85/1.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85/1.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85/1.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85/1.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C 58/1.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C 58/1.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5.136
主题: 3
帖子: 3902
注册: 2022年2月
Minolta MD 85/1.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回复主题: 挖其坟,鞭其尸,痛诉手动时代的美能达Minolta!!!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