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古典音乐之我见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2 期 3 期
受猪头唛兄委托,俺暂且来这里串场。
以下文章是猪兄原创,讲的都是大实话。大实话,各人有各人的说法,没有一定之规。也正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普通人的实话比专业人士的宏论更有兴味,因为读者和写者是站在同一个视角和起点。

这个帖子的最吸引之处,其实全在于猪头唛兄起了一个平易的标题,——关于古典音乐之“我见”。这意味着:1)文章仅仅是个人之见,不是公论,不是职业评论;2)观点甚至可能是错的、幼稚的、片面的、狭隘的。
所以,此处之“我见”,其实是“他见”

以下主帖是猪兄原文。

----------------------------------------------------------------------

如何去选择,如何去感受古典音乐,是很个人化的,完全没有模式可言,更不会有“权威版本”的推荐。我只说说自己的感受。

首先,我就“古典音乐”的要素,或者基本“硬件”讲讲我的见解。
所谓古典,其实就是指西方自文艺复兴以降后至我们所在年代前五十年作品的总和。这个古典音乐里“古典时期”的古典二字完全不一样。古典音乐,已经是一个文化范畴的概念。是西方并逐步意味着全球的主流音乐的一部分。确实如此,时至今日,西方古典音乐如同摩天大厦,而它周边的是大片没有影响力的小房子。前后的差距使西方古典音乐已经可以用全球主流音乐,乃至为主流文化的代名词了。古典两字已经不代表时间或者※※性,而是一个文化概念。

但无论它如何强大,作为并非古典音乐原发地文化的我们,对古典音乐也不能盲目接纳。我个人认为,称之为音乐的东西,应该有这些特征:
具有优美或者奇特的旋律,具有崇高的情感力量或者神秘情感的隐藏能力,带来愉悦或者引发思考。能符合这些特征的,我才称它为音乐或者古典音乐(有别于流行或者现代音乐)。

所以,我喜欢上古典音乐,就是因为那些旋律和情感,最早给它打动的,是十几年前开始留意听古典时,被柴可夫斯基的《斯拉夫进行曲》吸引,开始喜欢上古典。之后,阶段性断断续续地有去听,但都不系统,一直到现在。

不过,作为古典音乐,如果要了解其大致全貌,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我们都是业余人士,非专业者那样用时间去欣赏。古典音乐是需要一定“训练”才能欣赏的音乐。这种训练包括对音乐原理,乐器,音乐发展的※※,对作家本人,甚至对演绎的艺术家指挥家都要了解一些。

古典音乐来源于早期宗教的需要,文艺复兴之前,音乐主要是教堂祢撒,比如圣格列高利咏叹。换言之,音乐最早的形式是“声乐”,为何是声乐?因为来自人的声音,才是这世界上最原始,也最能打动人的声音,所以也是最好的“音乐”。当然,那年代器乐确实还没有发展起来。
事实上,现在重新听文艺复兴时期的帕克斯特里纳的圣颂合唱,依然具有恒久的魅力,如果你听古典或者浪漫久了,不妨试试去听他的作品。宗教音乐来自这些当年虔诚的信徒之手,来的更简单纯朴又具有情感。他们对后人影响巨大,后世的伟大作品里都有他们的影子(比如亨德尔的祢赛亚,巴赫的B小调祢撒,贝多芬的庄重祢撒,百辽兹的以利亚到现代布列顿的战争安魂曲)
了解古典音乐的源头,就等于明白音乐最基本的特征(或者基本“硬件”)就是要有优美旋律和崇高情感。没有这些要素,再伟大的作品,也不是我需要的,当然没有一部伟大作品里没有旋律和情感。又或者说,旋律是一个广义,文艺复兴的音乐几乎“见不到旋律”,只有节奏。

从斯拉夫进行曲开始,到格里格的皮尔金特组曲,到斯美塔纳的伏瓦塔河,我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我尚且不知道他们来自何方,何许人也,甚至不了解他们的作品的名字。我没有被那些比他们更“流行’的贝3,5,9打动多少前,就喜欢上这些优美旋律的作品。

所以,古典音乐第一要:听你喜欢的旋律,不管它是谁的,或者伟大与否。

你是怎样喜欢上巴赫的?!

关于巴赫,太多人喜欢和崇拜了。喜欢上他的人有各种理由。有些是因为所有人都喜欢,所以自己就喜欢,正如当所有人都喜欢他时,有些人就开始反对他一样。

我没有了解他多少前,就开始听一套钢琴CD,后来才知道是图蕾克的十二平均律,是我连续听了四年之后才知道的。那几年里,我每晚都在睡前播这套碟。大家都很熟悉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了,也了解各种版本。我是从无知的时候去听的。原因是我晚上失眠,发觉这套CD很合适失眠时听。有时,幸运的话,我会在第一张没有播完就睡着,有时,就要起床几次换碟(很多年后,才想起有多碟CD机早就问世,后悔那时为什么不知道,现在非常喜欢多盘CD就是这原因,一下子买了两台,一台五盘,一台七盘)。

听了一两年后,发觉哪天不听就觉得少了什么,才想起没有放那张CD。
又听了一段时间,发觉自己不为催眠也喜欢听。而且是用“宝贵的时间”专门听。
后来,知道它叫十二平均律,知道它可以称为音乐的《旧约》。。。。。。
现在我有它三种版本,但想要的里赫特版本没有。不过我已经不能接受图蕾克之外任何人的演绎了。

于是,我就这样喜欢巴赫。继而开始听他其他的作品。后来才清楚它的魅力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那种复调的韵味加上巴赫世界里的特性。于是,我开始又接受其他的巴洛克音乐。发觉还有亨德饵,泰勒曼在他身边。

所以,听古典的第二要点:不靠指南,自己慢慢了解作品可能更真实地喜欢。

但是,我依然被旋律吸引,所以还是去听旋律华丽动听的古典,尽管我可能成为古典里的肤浅听众。我还是不爱留在巴洛克里面太久,也不很爱听古典时期的大师作品。所以我一口气听完全套卡拉杨的贝多芬和一些莫扎特后,就去了浪漫时期(他们,那些学者,是这样划分的)。

我至今,还是喜欢柴可夫斯基,格里格,斯美塔纳,比才,。。。甚至拉罗,或者后来印象派德彪西---我不怎么认同这种画分)。其实,又有谁不喜欢他们呢?

所以,古典音乐第三要点(还是第一要点那点),听你喜欢的旋律。

浪漫时期更懂音乐的人性面,不再是简单的主和结构,不再是简单的乐思乐性流动,不再是简单化的标题音乐。尽管标题不是浪漫首创。尽管我也不太喜欢实景化的标题音乐。浪漫音乐结合复调和主和结构及调性应用的能力,就象师傅手里的面油水的关系那样简单。他们更关注的不是形式,是音乐里应该有的特征:崇高情感或者神秘情感的能力,带来感受和思考。而这一切,又是在不刻意的结构里展开的,栩栩如生的各种旋律自然再生。
在浪漫里,已经没有大师,因为不需要大师,不需要作曲大师,需要的是象文学作家那种人性,情感,这是“唯情论世界”---只要不太泛滥。

但是,大成者还不是德奥或者北欧小国里的情感大师,而是来自意大利的歌剧作曲家。因为,正如前面所说:人声才是最好的音乐。在歌剧里,我找到最好的旋律,也有最好听的声音,声乐和器乐在这里不仅结合再一起,还将“沙士比亚式”的舞台文学来了进来。将舞台表演艺术融进里面。

所以,古典音乐里最重要的是歌剧,听或者看,是一种情感最大效场。

音乐已经不存在“国界”,但我依然反对“音乐是国际语言”的说法。这种说法不客观,不现实。如果音乐是国际语言,那么外国人为什么听不懂我们的戏剧呢?难道我们的戏剧不是音乐?
我只能认为,接受了古典音乐,其实就是被西化,至于被西化是否可怕是另一回事(并不可怕)。因为接受古典,就意味着接受一连串的西方文化。没有这一连串的西方文化,你是不会真正接受或者喜欢古典音乐的。

在西方,各自还是有阵营的,他们之间也不那么“国际语言”,德奥歌剧的崛起,意味着中欧大陆有自己的情感场所。和来源于中世纪的威尼斯是不一样的情感,人们愿意被瓦格纳折磨四个晚上,也不愿意仅仅去听威尔第的悲壮。正如芬兰人只愿意为格里格的离去流泪一样。事实上,俄罗斯人更接受他们的穆索尔斯基,尽管大家都知道他不是写曲出身的,不能完整写下总谱的人,但人们依然坚信他是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全世界都借“国际语言”在说自己的话,抒发自己的感情(唯独偶国人们不那么冲动---至今还坚持在荒山野岭实验流水声的音效,又或者在黄土高坡上摇摆)。

不管音乐为何物,不管何为古典音乐,我就是这样,好听就听,听了有感情能量存储的就听。如果别人说《尼伯龙根的指环》是经典,如果他是偶国人,我表示极大的怀疑,因为没有德奥文化背景,没有那种民族情绪,没有深厚的西方神话文化,没有接受※※的心理准备,怎能懂《指环》?我宁愿不虚妄地说实话,我听不懂指环,但我听得懂卡门,卡门是最伟大的歌剧,因为我也有剧情一样的感受,一样在追女孩子的时代有那种失落。一样喜欢那种女人,嘿嘿~

当我们要求作品,要求作曲家有真情实感的时候,为何不要求自己用真情实感去听音乐呢?在失去背景文化为支撑的中国,去听西方音乐,难道不是爱旋律以及里面那种情感吗。

当我们有了真情实感的态度后,一切美好的音乐就向我们展现,不管是芭洛克还是古典浪漫,不管是复调还是主和,不管是无题还是标题,不管是交响曲式还是协奏曲式,不管是声乐还是器乐,不管是光芒四射的作曲家还是穷困寥倒的不名之人,不管是北欧南美还是德奥。。。。。

于是,我们开始更关注版本。因为每个导演都不同手法处理同一剧本的。又或者不同的大牌明星出演同一剧本也不一样的表达。这就是不同演奏家和不同指挥,不同乐团的魅力所在。当你喜欢卡萨尔斯之后,还会喜欢马友友吗?难道杜普蕾不是最好的吗?于是音乐就有了话题,于是有很多个马勒,有很多巴赫,贝多芬,他们借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瓦尔特,卡拉杨,西蒙。。。。。等还魂,否则每个人只需要闭门造车就可以了。当然,我也喜欢西湖贝多芬,JBL。。。的马勒出现,于是音乐带来热闹,发展到极端,就是音响出现纯音响而音响派。我曾经惊讶于一个朋友耳朵的听力,问如何训练出来的,因为他可以对斯托夫斯基演绎的每个小节的音色准确无误地在器材里做出好坏的判断。一打听,原来他玩那么多年音响,其实就只听三张CD,其中包括斯托夫斯基RCA版的李斯特(俗称白头佬),他哪里是听音乐,他是借音乐来听音响!我很感叹。这极大的误区里却带来给他无穷的快乐,难道又是坏事吗?

于是,用旋律去选择音乐,然后去听喜欢的旋律,借旋律进入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音乐里,感受情感,然后又借音响带来新的乐趣,也许是一个非原古典音乐发源地的古典音乐迷对“国际语言”的欣赏方式。

[jdai 编辑于 2008-07-19 09:47]

关于古典音乐之我见
相关标签: 视角 背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147999 回帖:249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版主
泡网分: 13.464
主题: 0
帖子: 42503
注册: 2005年9月
该主题超过2500个回帖,已被系统自动关闭!

系统自动新开的主题为:#关于古典音乐之我见(续)

时间:2014-01-04 19:5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573
主题: 50
帖子: 16370
注册: 2013年9月
柳叶刀 发表于 2014-1-4 13:02
BRAHMS SYMPHONY 4

[flash=640,480]http://player_youku_com/player.php/sid/XNjU3MTgyODY0/v.swf[/flash]

Orchestre Ré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
The Monteverdi Choir
John Eliot Gardiner

Track
Brahms - Symphony No.4 in E minor Op.98        
10        I. Allegro non troppo        11:18        
11        II. Andante moderato        10:40        
12        III. Allegro giocoso        5:34        
13        IV. Allegro energico e passionato


赶紧趁没有受到高手影响前写听感,勃拉姆斯的第四可能是我熟悉的交响乐中仅次于柴六的,光卡爷的那盘(磁带)就听了不下一百遍。卡爷的张力很足,柏林爱乐是出了名的厚重。后来又听了小克莱伯的名版,他的维也纳织体更丰富,乐队也更为平衡,一直感觉他要慢于卡爷,所以在50张推荐入门唱片中才会说小克莱伯的速度要慢些的。后来又听了一些,但都没有留下任何过深的印象,至到拿到朱里尼的芝加歌,因为这个拿是四哥(李源,在Hifi168上混过的都知道)送的EMI Art系列的宣传碟。朱里尼的版本刚才界于卡爷和小克莱伯的版本之间的感觉,但更抒情,更慢些外,基本可以说是不偏不倚,芝加歌虽然说是美国乐队,但其对德奥系的作品诠释一直都不差于欧洲一流乐队是不争的事实。
先不多闲扯,感觉加丁纳的勃四第一乐章一开始还能接受,但很快,乐队的速度好象就不对了,明显越来越快,似乎是演奏巴洛克的快节奏习惯了,不太适应浪漫派的慢节奏的。就厚重而言,比前面说的三个版本都差,但非完全不可接受,关键还是速度。对比了下第一乐章,卡爷是13‘20“,小克是12’54”,朱里尼是12‘53“(和小克仅差一秒,可以忽略),而加丁纳是11’18”,快了近两分钟,勃拉伯姆在里面基本是回到了青年时光了。后面几个乐章,说实话,没有再仔细听下去了(领导催人吃饭了、洗碗了……),感觉都快了好多。
总体上看,加丁纳最后用时35分不到36分;而其它几位:小克莱伯 40分钟;卡爷41分钟;朱里尼 43分。这说明我以前对小克莱伯的印象是错的,他的速度是比卡爷要快。我最钟情的还是卡爷,小克的也非常不错,朱里尼的诠释更为抒情,但加丁纳,感觉他的古乐和宗教性音乐感觉太好了,但对勃1和4的诠释都没有想向中的惊喜。
提一下,前面那首 Coriolan比卡爷的厚重虽然差,可并非不可接受,反而是个不错的味,觉得在歌剧中(希望没记错),序曲就该这样而非卡爷那种感觉。
最后上一张我最喜欢的卡爷的磁带,感谢下柳叶刀兄的辛勤劳动!(这股“流行”怀旧风分明是我挂起的,嘿嘿)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柳叶刀 发表于 2014-1-4 19:03
举手之劳,不客气。

从您这段文字中其实很明确的说明了巴洛克乐队和现代乐队在处理交响乐的不同点,也更加明确了爵爷的特点。

是的,巴洛克乐队的编制要小很多,还有更小的,比如坚持使用OVPP(one-voice-per-part)的Parrott、McCreesh、Kuijken 等人。巴洛克追求的就是轻快明亮,要求织体透明,声部平衡。在动感和速度上,Il Giardino Armonico体现的更加明显。其实我最初就是听到圣马丁是非常惊讶,他们相对卡爷的沉重混沌甚至拖泥带水(个人感觉哈,不争论)是那么的灵动清澈……

还是回到前面我说的,巴洛克乐队和现代乐队在对音乐的认识和要求上是完全不同的。

不知jdai对舒曼的四重奏如何评价?


舒曼的四重奏一级棒。我听得次数不多,认识很表面,说不了太细。我对他的五重奏更喜欢得无以复加。当然四重奏写得好,五重奏才会好。舒曼的室内乐,可说是西方音乐的典型代表。窃窃私语是室内乐最大的优势,舒曼的窃窃私语就是一个舒服了得。他的修养和才华其实在勃拉姆斯之上,因为是他率先发现认可了勃拉姆斯。虽然他的交响乐远远写得不如勃拉姆斯,我相信是个性使然。尤其神奇的是,舒曼这么一个极其脆弱乃至癫狂崩溃的人,在他的音乐里丝毫没有黑暗心理和神经质发泄,一切都是妥帖,温和,好像夜晚家里温馨的灯光。

回说古乐本真演绎。巴洛克和古典主义应该用这个。必须的。用在浪漫派么,要谨慎小心。浪漫派的情感强度特大,戏剧性对比特猛,结构上张弛有度的要求更高,这些都是跟古乐规范截然相反的理念。现代乐团到了柏辽兹、瓦格纳和马勒这些人手中,编制越搞越大,曲子结构越来越复杂,追求高大上是人类酒足饭饱后的必然倾向。大乐团当然是为了表现更复杂丰富的情感和色彩,到了战后则过度膨胀,开始无限插足巴洛克和古典派。殊不知是画蛇添足。最典型的就是斯托科夫斯基编排的巴赫管弦乐。浓妆艳抹实在是过头。凡此种种,于是才有了近二三十年来古乐运动的抗争和复兴。但是古乐演绎也是有适用范围和前提的。啰嗦这么多,最后这句话才是我真正想说的。嘉迪纳的勃拉姆斯交响乐,可能更贴近勃拉姆斯当年本人的期望,但是勃拉姆斯如果听了当今卡拉扬的演绎,或许更喜欢后者。前几天我又听了几张卡拉扬的贝多芬,跟近年的拉特尔乃至海汀克相比,卡拉扬的音效实在过于浑厚低沉,我以前说过,卡拉扬的努力方向貌似是让乐团声音最大限度地揉和交融成为一个整体而非极度透明的万花筒。当然卡拉扬始终还是保持了必要的透明,否则各声部怎么分辨和凸显呢。但是跟其他大师录音相比,未免过于低闷,不够开扬。也不知是否唱片录音技术的时代原因。但是如果针对勃拉姆斯,在嘉迪纳和卡拉扬中做个选择,我还是会选卡拉扬。他的情感宽度,戏剧性落差,结构上不断推进的清晰演变,都更胜一筹,虽然跟古乐本真原则背道而驰。这些也都是我的个人观点而已,不争论哈。 本帖最后由 jdai 于 2014-1-4 19:5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578
主题: 32
帖子: 3706
注册: 2002年8月
jdai 发表于 2014-1-4 17:03
上传辛苦了。

勃拉姆斯第四交是我的大爱。赶紧听一听。今天忽然想到我应该用耳机插电脑。效果比昨天好多了。所以又把第一交第一乐章也听了一些。定音鼓能听到了。低音弦乐还差点,估计不是耳机问题,而是嘉迪纳乐团编制的原因吧。

勃拉姆斯交响乐怎么奏都好听,但因为是我的至爱,所以心里特别坚持个人评判标准,在此所说观点偏颇难免,诸位看看笑笑就算。

嘉迪纳的勃拉姆斯最显著的特点是轻快明亮,各声部更加透明自不待言。勃拉姆斯第四交第一乐章是个特别优美的段落,歌唱性极美。依我看,嘉迪纳棒下最大的亮点是木管部分,可说一直在挑大梁,本乐章的重点却在弦乐,一开始我心拎着,声音响起稍感释怀,因为嘉迪纳的弦乐也倾尽全力,流畅绵密,整个乐队各声部该有的都有。唯一缺憾我依然认为是速度偏快。这当然是嘉迪纳本人另有心得。但我还是坚定喜欢柏林爱乐的沉稳庞大甚至笨拙迟疑。勃拉姆斯晚期,所谓阅尽沧桑,锋芒已经收了,第四交头两个乐章都是弱起拍,冰山渐渐浮出水面。此处嘉迪纳稍微直白了点。德奥管弦乐中的自由节拍是很有意思也是最耐人寻味的技巧,哪怕听听简单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的施特劳斯圆舞曲,经常能听到仿佛故意延迟和犹豫,小心翼翼地进入。据说富特文 ...


举手之劳,不客气。

从您这段文字中其实很明确的说明了巴洛克乐队和现代乐队在处理交响乐的不同点,也更加明确了爵爷的特点。

是的,巴洛克乐队的编制要小很多,还有更小的,比如坚持使用OVPP(one-voice-per-part)的Parrott、McCreesh、Kuijken 等人。巴洛克追求的就是轻快明亮,要求织体透明,声部平衡。在动感和速度上,Il Giardino Armonico体现的更加明显。其实我最初就是听到圣马丁是非常惊讶,他们相对卡爷的沉重混沌甚至拖泥带水(个人感觉哈,不争论)是那么的灵动清澈……

还是回到前面我说的,巴洛克乐队和现代乐队在对音乐的认识和要求上是完全不同的。

不知jdai对舒曼的四重奏如何评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柳叶刀 发表于 2014-1-4 13:02
BRAHMS SYMPHONY 4

[flash=640,480]http://player_youku_com/player.php/sid/XNjU3MTgyODY0/v.swf[/flash]

Orchestre Ré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
The Monteverdi Choir
John Eliot Gardiner

Track
01 Ludwig van Beethoven - Overture, Coriolan Op.62 6:50
02 Giovanni Gabrieli - Sanctus and Benedictus a 12 3:40
03 Heinrich Schütz - Saul, Saul, was verfolgst du mich? SWV 415 3:49
04 JS Bach - "Nach dir, Herr, verlanget mich" BWV 150, Meine Augen sehen stets zu dem Herrn 2:00
05 JS Bach - "Nach dir, Herr, verlanget mich" BWV 150, Meine Tage in den Leiden 2:55
06 Brahms - Geistliches Lied Op.30 - arr. Gardiner for choir and strings 5:17
07 Brahms - Fest- und Gedenksprüche Op.109, 1. Unsere Väter hofften auf dich 1:47
08 Brahms - Fest- und Gedenksprüche Op.109, 2. Wenn ein starker Gewappneter 2:45
09 Brahms - Fest- und Gedenksprüche Op.109, 3. Wo ist ein so herrlich Volk 4:34

Brahms - Symphony No.4 in E minor Op.98


上传辛苦了。

勃拉姆斯第四交是我的大爱。赶紧听一听。今天忽然想到我应该用耳机插电脑。效果比昨天好多了。所以又把第一交第一乐章也听了一些。定音鼓能听到了。低音弦乐还差点,估计不是耳机问题,而是嘉迪纳乐团编制的原因吧。

勃拉姆斯交响乐怎么奏都好听,但因为是我的至爱,所以心里特别坚持个人评判标准,在此所说观点偏颇难免,诸位看看笑笑就算。

嘉迪纳的勃拉姆斯最显著的特点是轻快明亮,各声部更加透明自不待言。勃拉姆斯第四交第一乐章是个特别优美的段落,歌唱性极美。依我看,嘉迪纳棒下最大的亮点是木管部分,可说一直在挑大梁,本乐章的重点却在弦乐,一开始我心拎着,声音响起稍感释怀,因为嘉迪纳的弦乐也倾尽全力,流畅绵密,整个乐队各声部该有的都有。唯一缺憾我依然认为是速度偏快。这当然是嘉迪纳本人另有心得。但我还是坚定喜欢柏林爱乐的沉稳庞大甚至笨拙迟疑。勃拉姆斯晚期,所谓阅尽沧桑,锋芒已经收了,第四交头两个乐章都是弱起拍,冰山渐渐浮出水面。此处嘉迪纳稍微直白了点。德奥管弦乐中的自由节拍是很有意思也是最耐人寻味的技巧,哪怕听听简单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的施特劳斯圆舞曲,经常能听到仿佛故意延迟和犹豫,小心翼翼地进入。据说富特文格勒的一大亮点也是下意识犹豫含糊的手势,让弦乐声部犹豫参差地进入。所以有时候能听到弦乐声部那种不齐整的美,余音绕梁,若有若无。

嘉迪纳第二乐章的透明效果相当惊人,有些以前从未在意的弦乐拨奏也让我注意到了。当然我依然觉得木管过于强势和直白。这是我个人习惯和思维定势。此话不必当真。总体来说第一第二乐章都还中规中矩,歌唱性表现差点。第三乐章速度又是相当快,可说是过快。虽然听着不习惯,但这大刀阔斧的快速度,忽然提醒我,这个乐章多像斯拉夫音乐啊,呵呵,以前从未注意到这一点。简直倏然心惊。从旋律到节拍到声部配器,都跟柴可夫斯基异曲同工。第四乐章,终于回归勃拉姆斯应有的凝重和辉煌,乐队倾尽全力,虽然老辣欠点。此刻时间有限,不多说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578
主题: 32
帖子: 3706
注册: 2002年8月
BRAHMS SYMPHONY 4

[flash=640,480]http://player_youku_com/player.php/sid/XNjU3MTgyODY0/v.swf[/flash]

Orchestre Ré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
The Monteverdi Choir
John Eliot Gardiner

Track
01 Ludwig van Beethoven - Overture, Coriolan Op.62 6:50
02 Giovanni Gabrieli - Sanctus and Benedictus a 12 3:40
03 Heinrich Schütz - Saul, Saul, was verfolgst du mich? SWV 415 3:49
04 JS Bach - "Nach dir, Herr, verlanget mich" BWV 150, Meine Augen sehen stets zu dem Herrn 2:00
05 JS Bach - "Nach dir, Herr, verlanget mich" BWV 150, Meine Tage in den Leiden 2:55
06 Brahms - Geistliches Lied Op.30 - arr. Gardiner for choir and strings 5:17
07 Brahms - Fest- und Gedenksprüche Op.109, 1. Unsere Väter hofften auf dich 1:47
08 Brahms - Fest- und Gedenksprüche Op.109, 2. Wenn ein starker Gewappneter 2:45
09 Brahms - Fest- und Gedenksprüche Op.109, 3. Wo ist ein so herrlich Volk 4:34

Brahms - Symphony No.4 in E minor Op.98
10 I. Allegro non troppo 11:18
11 II. Andante moderato 10:40
12 III. Allegro giocoso 5:34
13 IV. Allegro energico e passionato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578
主题: 32
帖子: 3706
注册: 2002年8月
135F2DC 发表于 2014-1-4 00:33
关于巴洛克小提琴,我已经太不习惯现代小提琴(包括一些大师)演绎的巴洛克时代室内小提琴的作品,因为现代提琴的奏法
在个人看来去表现巴洛克音乐有点牵强的意思。刚接触古典音乐的时候都是听现代提琴的CD,受浪漫派风格的影响,也很自然
接受现代提琴的巴洛克。但是从听平诺克的CD开始到今天大量接触本真乐器的演绎,才意识到巴洛克音乐更为丰满的一面。
回过头看众多现代提琴演绎巴洛克时代室内小提琴的作品,大都沉迷于强烈情感的表现。我一直有个疑问,巴洛克音乐的表现
出的情感,难道不是淡泊中慢慢渗透出来的流动感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51
主题: 0
帖子: 68
注册: 2004年8月
这是数字录音数字制作的LP,只是在压制LP之前才转成模拟信号的。

柳叶刀 发表于 2014-1-4 00:12
今天拍的拉赫、柴D、巴赫平均律都是LP啊,改天再找出来拍下背面,看看相关信息。

这个是那套SCHIFF的平均律的盒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309
主题: 0
帖子: 389
注册: 2012年10月
jdai 发表于 2014-01-04 00:28
当然了,钱是关键。一本杂志40块,拿到手里能读得进去的文章估计不到一半,发烧友不得不掂量。便宜的naxos原版进口CD也才这个价。我都不懂,这个杂志每期都有不少奢侈品广告,比如奔驰车之类,怎么还亏损得那么厉害。

估高了,前些年买过一段时间的《音乐爱好者》十几块一本,每期还搭一张naxos的原版简装CD。

本帖由 V2.5.0 iPhone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9.084
主题: 225
帖子: 8686
注册: 2000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关于巴洛克小提琴,我已经太不习惯现代小提琴(包括一些大师)演绎的巴洛克时代室内小提琴的作品,因为现代提琴的奏法
在个人看来去表现巴洛克音乐有点牵强的意思。刚接触古典音乐的时候都是听现代提琴的CD,受浪漫派风格的影响,也很自然
接受现代提琴的巴洛克。但是从听平诺克的CD开始到今天大量接触本真乐器的演绎,才意识到巴洛克音乐更为丰满的一面。
回过头看众多现代提琴演绎巴洛克时代室内小提琴的作品,大都沉迷于强烈情感的表现。我一直有个疑问,巴洛克音乐的表现
出的情感,难道不是淡泊中慢慢渗透出来的流动感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vic0561 发表于 2014-1-4 00:23
应该还有小众及读者省钱的原因。没看现在无损那么流行,还不是因为不要钱。如果无损收费,估计CD会活的比现在滋润。


当然了,钱是关键。一本杂志40块,拿到手里能读得进去的文章估计不到一半,发烧友不得不掂量。便宜的naxos原版进口CD也才这个价。我都不懂,这个杂志每期都有不少奢侈品广告,比如奔驰车之类,怎么还亏损得那么厉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柳叶刀 发表于 2014-1-4 00:22
颤音还不是装饰音,在小提琴演奏中颤音表示为“tr",比如1001中的这个:


天哪。我听巴洛克太少了。愣是没注意其中有颤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8.988
主题: 66
帖子: 7308
注册: 2001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 NIKON D5
jdai 发表于 2014-1-4 00:15
我都扔了。连同那些有我译文的杂志。我不喜欢保留没用的旧书旧CD之类。否则家里太乱。以后再跟人说我曾经帮国内古典音乐杂志翻译了好几年文章,连证据都没有。我也无所谓这些。俱往矣。

没想到这儿还有留声机的忠实读者啊。可惜早就关张了。两个原因,一个是自始至终挂靠《人民音乐》,没有独立刊号。二是亏损得厉害。大概跟英国方面的合作谈判也有点问题。基本如此吧。我也没多打听。


应该还有小众及读者省钱的原因。没看现在无损那么流行,还不是因为不要钱。如果无损收费,估计CD会活的比现在滋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578
主题: 32
帖子: 3706
注册: 2002年8月
jdai 发表于 2014-1-4 00:11
对,我本意是想说揉弦。颤音是指人声。当然我也有点不同观点,也许我对颤音的定义理解不准确。我认为你说的颤音在巴洛克音乐中普遍,其实是指装饰音吧?你贴的这个视频中有很多装饰音。


颤音还不是装饰音,在小提琴演奏中颤音表示为“tr",比如1001中的这个:

本帖最后由 柳叶刀 于 2014-1-4 00:22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vic0561 发表于 2014-1-4 00:09
想必J兄自己还留着《留声机》中文版附赠的CD吧?我有一些,不全,也是回忆。


我都扔了。连同那些有我译文的杂志。我不喜欢保留没用的旧书旧CD之类。否则家里太乱。以后再跟人说我曾经帮国内古典音乐杂志翻译了好几年文章,连证据都没有。我也无所谓这些。俱往矣。

没想到这儿还有留声机的忠实读者啊。可惜早就关张了。两个原因,一个是自始至终挂靠《人民音乐》,没有独立刊号。二是亏损得厉害。大概跟英国方面的合作谈判也有点问题。基本如此吧。我也没多打听。

这些《留声机》附送CD录音选曲都很棒,无奈没有完整的曲目和专辑,都是蜻蜓点水,做广告,好比电影宣传片。吊人胃口,听了比不听还难受。所以我都不留。

本帖最后由 jdai 于 2014-1-4 00:2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578
主题: 32
帖子: 3706
注册: 2002年8月
jdai 发表于 2014-1-3 23:54
看那图片上标着digital,怎么是LP?


今天拍的拉赫、柴D、巴赫平均律都是LP啊,改天再找出来拍下背面,看看相关信息。

这个是那套SCHIFF的平均律的盒内。 本帖最后由 柳叶刀 于 2014-1-4 00:13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柳叶刀 发表于 2014-1-4 00:00
有这个原因,但我不完全同意。比如小提琴的揉弦,哦,对了,你也是说揉弦吧?不该是颤音,颤音在巴洛克是非常普遍的,特别是意大利的曲子。有无揉弦、揉弦的多少,声音出来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情感表达,对声音的要求不同,比如马斯涅的沉思和BIBER的Passacaglia。再比如下面这首曲子,哀而不怨、忧而不伤,相对后期的很多曲子的如泣如诉完全不同了。

[flash=640,480]http://player_youku_com/player.php/sid/XMjY5MTE5Njc2/v.swf[/flash]


对,我本意是想说揉弦。颤音是指人声。当然我也有点不同观点,也许我对颤音的定义理解不准确。我认为你说的颤音在巴洛克音乐中普遍,其实是指装饰音吧?你贴的这个视频中有很多装饰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8.988
主题: 66
帖子: 7308
注册: 2001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 NIKON D5
jdai 发表于 2014-1-3 23:51
.......  几年前《留声机》中文版的嘉迪纳专访文章恰好是我翻译的。........


想必J兄自己还留着《留声机》中文版附赠的CD吧?我有一些,不全,也是回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578
主题: 32
帖子: 3706
注册: 2002年8月
jdai 发表于 2014-1-3 23:42
巴洛克乐器跟现代乐器的区别其实普通人也很容易听出区别。不过弄明白原因的估计不多。除了乐器设计制作技术的原因,我认为跟17、18世纪的社会背景有决定性关系。现在看巴赫时代好像华丽讲究,其实那是个规矩森严的社会。巴洛克时代不是可以纵情享乐和释放人性的时代,有点儿身份的人都得戴假发呢。连自己头发都不能让外人看,可见这社会礼教有多严。所以音乐美学也一定会遵从严格庄重的规范。小提琴没有颤音,钢琴没有踏板,歌手也没有华丽的花腔,既是技术的局限,更是社会的约束。


有这个原因,但我不完全同意。比如小提琴的揉弦,哦,对了,你也是说揉弦吧?不该是颤音,颤音在巴洛克是非常普遍的,特别是意大利的曲子。有无揉弦、揉弦的多少,声音出来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情感表达,对声音的要求不同,比如马斯涅的沉思和BIBER的Passacaglia。再比如下面这首曲子,哀而不怨、忧而不伤,相对后期的很多曲子的如泣如诉完全不同了。

[flash=640,480]http://player_youku_com/player.php/sid/XMjY5MTE5Njc2/v.swf[/flash]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309
主题: 0
帖子: 389
注册: 2012年10月
jdai 发表于 2014-01-03 23:32
我现在也基本明白柳叶刀兄为什么主要专注巴赫了。除了天性的契合,其实主要因为从年轻时早就听熟了古典派浪漫派名家名作。这种铺垫和积累相当关键。


是的,先入为主有着彼大因素,其次也与受教育程度和所从事职业密切相关。医生多数喜静不喜动,思维缜密理性。
我性格中在这方面有欠缺,所以也一直努力尝试着弥补。生活中也喜欢与这类性格的朋友们混在一起。
我有四个发小都是医生,仨硕一博对医生这个职业我算比较了解,我那几个哥们也都差不多一样的性格,可惜前年挂了一个,玩电脑游戏半夜猝死在板凳上了。非常有才华,走前刚刚出版了一本自己的新著。

本帖由 V2.5.0 iPhone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柳叶刀 发表于 2014-1-3 19:56
克莱默的录音我只买了这张LP,他在ECM的小无也还不错,但我的兴趣已完全在巴洛克小提上了。


看那图片上标着digital,怎么是LP?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柳叶刀 发表于 2014-1-3 21:17
玩儿古乐的演绎大多数“透明”的。和传统的相比,我可能更喜欢爵爷他们的,类似的还有他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也更合我的口味。

阿巴多也是我最喜欢的指挥,卡爷太个性了,逐渐远离。

作为古乐派的巴赫权威,爵爷的考据是很严谨的,相信他的勃拉姆斯也是这样。

说来惭愧,我对浪漫派的东西很外行,这张也是朋友因为爵爷原因买了传我的。找心绪好时仔细也仔细听下这几张CD,再向您讨教。


这两天如果不聊,还真不知道这儿有个嘉迪纳的大粉丝。几年前《留声机》中文版的嘉迪纳专访文章恰好是我翻译的。那时候我已经听过他在ARCHIV公司发行的巴赫康塔塔,陆续也读过杂志上一些古乐文章提到他,心里是相当佩服。对,他也录过贝多芬交响乐全集。有一阵惦记着想找到他的贝多芬和勃拉姆斯来听,无奈他的碟在CD店不常见。恰好那时候我生活工作各种琐事忙得要命,有点时间也都集中精力找马勒听马勒了。若这两天不提,我都忘了嘉迪纳曾经是我很看好很有兴趣的英国指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柳叶刀 发表于 2014-1-3 21:42
想起和专业的朋友说起关于小提琴演奏的话题:巴洛克小提琴和现代小提琴在对音乐的认识、对声音的要审美、和演奏技法的要求上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

当然,很多这两类演奏家各玩儿各的,互不干涉、互不往来,比如Lucy van Deal、文格洛夫。


巴洛克乐器跟现代乐器的区别其实普通人也很容易听出区别。不过弄明白原因的估计不多。除了乐器设计制作技术的原因,我认为跟17、18世纪的社会背景有决定性关系。现在看巴赫时代好像华丽讲究,其实那是个规矩森严的社会。巴洛克时代不是可以纵情享乐和释放人性的时代,有点儿身份的人都得戴假发呢。连自己头发都不能让外人看,可见这社会礼教有多严。所以音乐美学也一定会遵从严格庄重的规范。小提琴没有颤音,钢琴没有踏板,歌手也没有华丽的花腔,既是技术的局限,更是社会的约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静观知与不知 发表于 2014-1-3 21:44
听音取向与自身性格有着密切相关。换言性格决定了听音取向。以此更能感受到老兄性格中的不温不火。


我现在也基本明白柳叶刀兄为什么主要专注巴赫了。除了天性的契合,其实主要因为从年轻时早就听熟了古典派浪漫派名家名作。这种铺垫和积累相当关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573
主题: 50
帖子: 16370
注册: 2013年9月
得不住 发表于 2014-1-3 22:05
既然刀兄、J兄都推崇勃拉姆斯我就听了一遍,感觉还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曾经听勃的D小协,简直就是模仿贝多芬,可是没有贝多芬的意境,所以勃的曲子除了匈牙利舞曲一概不听,这次听勃1感觉还是模仿贝多芬,允许我一点点接受。


你的听感是有道理的,当年这部交响乐公演后,就因为里面贝多芬的style,总被人称人“贝十”。按理讲勃拉姆斯作为贝多芬后的一个正统古典派的音乐家应该会接受,实际上他是相当的恼火,谁说就跟谁急。勃拉姆斯的脾气和他的音乐好象是两码事,火气一直都比较大,直到晚年才好些(《勃拉姆斯传记》上有记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137
主题: 28
帖子: 4711
注册: 2009年4月
柳叶刀 发表于 2014-1-3 22:22
我以为贝多芬的Op.61在传统的小协中是王者,最精彩的其第一乐章。


必须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578
主题: 32
帖子: 3706
注册: 2002年8月
得不住 发表于 2014-1-3 22:05
既然刀兄、J兄都推崇勃拉姆斯我就听了一遍,感觉还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曾经听勃的D小协,简直就是模仿贝多芬,可是没有贝多芬的意境,所以勃的曲子除了匈牙利舞曲一概不听,这次听勃1感觉还是模仿贝多芬,允许我一点点接受。


我以为贝多芬的Op.61在传统的小协中是王者,最精彩的其第一乐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137
主题: 28
帖子: 4711
注册: 2009年4月
既然刀兄、J兄都推崇勃拉姆斯我就听了一遍,感觉还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曾经听勃的D小协,简直就是模仿贝多芬,可是没有贝多芬的意境,所以勃的曲子除了匈牙利舞曲一概不听,这次听勃1感觉还是模仿贝多芬,允许我一点点接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578
主题: 32
帖子: 3706
注册: 2002年8月
静观知与不知 发表于 2014-1-3 21:44
听音取向与自身性格有着密切相关。换言性格决定了听音取向。以此更能感受到老兄性格中的不温不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关于古典音乐之我见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