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有修习佛法的吗,一起交流一下。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17.239
主题: 8
帖子: 112
注册: 2006年6月
佛法修习有八万四千法门,禅宗参禅悟道,净土念佛往生,禅净圆融。同修们一起交流下吧

[2010-09-13 22:53 补充如下]

推荐个佛教正法视频http://www_tudou_com/programs/view/BdyWwo-kQQ4/

[2010-09-15 13:42 补充如下]

http://www_youku_com/playlist_show/id_4847765.html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42374 回帖:97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373
主题: 9
帖子: 361
注册: 2013年6月
一直搞不明白一个问题,燃灯退休以后去哪里了呢?不可能是死了吧?佛不会死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199
主题: 4
帖子: 146
注册: 2006年9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199
主题: 4
帖子: 146
注册: 2006年9月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莫扰他心。

师兄们发心捐刻了很多玛尼石,全免费结缘,运费也免。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293683-1-1-2.html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08
主题: 90
帖子: 1574
注册: 2012年1月
“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674
主题: 12
帖子: 1529
注册: 2005年3月
关键是找师父,知识交流辩论没多大必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64
主题: 3
帖子: 258
注册: 2014年2月
积善 发表于 2011-11-24 02:45
后期佛教混入了大量外道的东西 到了密教已经走样到面目全非了
也不能说大乘佛即恶,大乘佛教有大乘佛教的修法,南传佛教上座部有上座部的修法。小乘说大乘伪经多,考据说阿含经也非白璧无瑕,也夹带了私货。所有不要太执着部派佛教。大乘修中观中道,缘起性空。楼主的说法太主管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2
注册: 2013年11月
庙宇规划设计,仿古建筑!有需要站短我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64
主题: 3
帖子: 258
注册: 2014年2月
xiaowenl 发表于 2011-12-3 09:12
放屁!
不算是放屁,见心即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63
主题: 119
帖子: 1057
注册: 2006年6月
原文由 kerrysun 在2011-12-02 13:34发表

佛就是我,我就是佛。


放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456
主题: 7
帖子: 186
注册: 2003年10月
不动佛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6
主题: 20
帖子: 1025
注册: 2011年6月
原文由 彼得 在2011-11-24 14:46发表
什么是佛?

佛就是我,我就是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9.928
主题: 62
帖子: 19059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原文由 积善 在2011-11-24 23:14发表
http://sss2002_51_net/books/ysfj/The_Buddhas_Path.htm
《佛陀的古道》对整个佛教教义有个了解
然后对理论有兴趣可以看《清净道论》和阿含经
实修方面看马哈希尊者的《内观基础》和Sujiva 尊者的
《Mahasi毗婆舍那实修法要》

[积善 编辑于 2011-11-24 15:15]
有意思,看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316
主题: 2
帖子: 213
注册: 2007年11月
http://sss2002_51_net/books/ysfj/The_Buddhas_Path.htm
《佛陀的古道》对整个佛教教义有个了解
然后对理论有兴趣可以看《清净道论》和阿含经
实修方面看马哈希尊者的《内观基础》和Sujiva 尊者的
《Mahasi毗婆舍那实修法要》

原文由 lazymuthaf 在2011-11-24 13:14发表

看完之后觉得有点意思。您推荐应该看什么类的书籍来修行呢?


[积善 编辑于 2011-11-24 15:1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19
主题: 19
帖子: 885
注册: 2007年6月
这里很像侠客岛啊!大家在讨论《侠客行》武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406
主题: 2
帖子: 1953
注册: 2006年7月
什么是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9.928
主题: 62
帖子: 19059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原文由 积善 在2011-11-24 10:45发表
后期佛教混入了大量外道的东西 到了密教已经走样到面目全非了

=======================================================
唯识非了义

只是后期佛法的方便说,原始佛法是绝对没有一切唯心造,万法唯识这种近似于神创的理论的。研究唯识只会浪费时间,徒增我慢。

原始佛法不承认任何可以创造万事万物的本体概念,不 ......


看完之后觉得有点意思。您推荐应该看什么类的书籍来修行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074
主题: 3
帖子: 138
注册: 2005年1月
南无阿弥陀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81
主题: 0
帖子: 31
注册: 2011年3月
同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316
主题: 2
帖子: 213
注册: 2007年11月
后期佛教混入了大量外道的东西 到了密教已经走样到面目全非了

=======================================================
唯识非了义

只是后期佛法的方便说,原始佛法是绝对没有一切唯心造,万法唯识这种近似于神创的理论的。研究唯识只会浪费时间,徒增我慢。

原始佛法不承认任何可以创造万事万物的本体概念,不管这个概念是人格的,实体的上帝,还是非人格的,无实体的真如或者八识。

而大乘佛法(唯识和如来藏真如体系)则是佛陀入灭将近千年后发展起来的,它本身是融合了印度教的梵我思想,再次提出了类似于梵的概念。而且越到后期越接近于梵

大乘佛法刚开始说万法唯识,后来又发展成真如生万法,一切唯心造,在这些理论支撑下,佛土,极乐世界就有了理论基础,因为一切唯心造,所以解脱者绝对可以造个佛土给人住,整个世界,宇宙那都是真如心造出来的。大乘的解脱者,变成了几乎万能的人,它可以创造任何,因为它证真如性,懂得创造的机制,这些东西看起来很有吸引力。而以出离轮回为根本,以涅槃为取向的原始佛法,也就是大乘污蔑的小乘佛法(小乘在印度是很粗俗的恶语,指低劣的意思)则受到大乘的歧视,斥责为焦芽败种,甚至在梵网经菩萨戒里有一条就是不能阅读小乘佛经的戒律。也有绝不证小乘果位的经句。

为什么大乘的人发明出了万法都是真如变现或者幻起的根据之一,因为古时印度修行人修禅定非常普遍,在修禅定的时候有修法叫做地遍,水遍,火遍等,当它进入很深的禅定的时候,它将出现周围全都都是火或者水的禅相,受这种禅定境界的影响,有些人就想象物质也很可能就是心如此创造出来的,但是这样就有回到佛陀最反对的神创论的危险,于是就开始变换说法,发明出8识以及真如心等各种类似概念,而且很有欺骗性,但本质其实就是印度的梵我概念

另外,由于原始佛法是无我论,这个概念实际是非常难理解的,这个无我论一直被外道所嘲笑,因为到底什么是轮回的主体看起来很难解决,原始佛法的缘起论对于某些人总觉得无法满足,他们无法想象记忆这些是如何保留的,所以就创造了一个种子说,后来又发展出能藏,所藏,也就是如来藏。这个如来藏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厉害,它变成了可以生万法的本体,后来就有真如生万法的理论。

不过8识,如来藏体系的理论确实是非常玄妙的,发明了大量的名相来补自己的窟窿,又和不二论结合,万法就是真如,真如就是万法,生死和涅槃不二这些玄说,靠着这些玄论以及诡辩,大乘迅速在印度发展起来,但可惜最后这些伟大的创新反倒成为印度佛教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当商羯罗出世以后,看到了大乘的概念非常接近梵的思想,于是就进行了融合,然后使得婆罗门的梵的思想和大乘的思想几乎一致,印度佛教失去了独特的个性,最后衰败灭亡。这正应验了佛陀当时的预言,“像法出,正法灭”,佛陀的正法实际仅仅兴盛了500年,就因为大乘学说的兴起而衰败了,佛陀对此也做了准确预言,说正法只住世五百年。

想想这些※※,确实让人慨叹,众生的无明使得佛法越来越变质,佛陀累劫轮回,而终于在2500年前证悟宇宙的真理,提出了缘起说,以及四圣谛,但是众生由于贪欲,由于无明,在佛陀入灭后短短的几百年时间,佛法就开始变质,直到现在已经变得不成样子了,整个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完全一派乱象,也因此才被很多外道邪师钻了空子。而唯一让人欣慰的就是代表原始佛法的上座部佛教还有一些保留,我们还能够依稀看到原始佛法的原貌,但是还远远不足够。正法的光非常非常衰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316
主题: 2
帖子: 213
注册: 2007年11月
这个被人拿出来证明楞严是伪经,佛陀自己是拒絕实行素食主义

=================================================
吃素挺好,只是不要将素食极端化,不要为了宣传素食扭曲事实,明明佛教并不吃素,佛陀本人也不是素食者,但是为了宣传素食而去扭曲事实。

素食是造成佛教分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当初魔头提婆达多分裂僧团,素食主张是最主要的。

现在,很多伪佛教,以及附佛外道,也干着当年提婆达多一样的事情,用素食来吸引人,用素食来否定真正的佛教。

佛陀为何拒絕实行食素主义
由海(達摩悟陀)比丘

搜集資料及編輯

有一次,提婆达多(Devadatta)向佛陀提出五种有关比丘生活纪律的提议,可是全部被佛陀所拒絕,其中之一就是要比丘们坚守素食的规则。即使到了现在,许多佛※※仍然不了解什么原因使到佛陀拒絕比丘们实行素食主义。

素食主义是不符合比丘的生活

佛陀所教导之比丘生活方式的性质如下∶

(一)乞 食

[比丘](佛教出家人,Bhikkhu)这两个字的真正意思是[乞食],但他不同於一般的乞丐,这意味著他不被允许向人要求任何东西,他只能将自己处於适 当的位置让在家众能广种福田,佈施食物给他。除了禁肉(人,象,马,狗,蛇,獅子,老虎,豹,熊和鬣狗Hyena),比丘们应该接受佈施者所供养的任何食 物,包括肉;只要它有三方面的[净]

---那只禽兽不是特地屠杀来供养比丘;

比丘沒有听到那只禽兽被杀时所发出的叫喊声;

比丘沒有见那只禽兽被杀时所挣扎 的情况。

所以,在家众是被允许例供养那些在市场所买的肉类给出家人。其实,[乞食]是弃除[我慢]道路中的基础之一。

(二)无家的生活

一個比丘如果要过著[四海为家]的生活,那麼[乞食]是他的先决条件。虽然一位比丘是可以过著居住在庙堂里的生活,但是,佛陀並不鼓励其他的比丘们长久居住在庙堂里。佛陀鼓励他们去流浪,以慈悲心看待世界,给众生带来祝福和快乐。

(三)隐居

佛陀並不鼓励比丘与他人,甚至是比丘们集合在一起。佛说∶[我不建议一大群人集合在一起,不论是比丘们或是在家众,不过,任何宁静进与不被人群往來杂声所 扰乱的地方是很适合一位比丘独居的,这些地方也较适合那些喜欢过隐居生活的隐居者。居住在这些地方是我所建议的。]团体组织生活是不能促进一位比丘得到解 脫的。

(四)每日一餐,过午不食

根据佛陀的教导,这是一种最理想的修行生活。这里的意思是,比丘所食用的食物必须能滋補和有营养,以便能维持他廿四小时的需求。佛陀教导他的比丘们只在夜 晚的一段时间休息或睡觉罷了;如从晚上十点至清晨两点,其余的时间需用来坐禅和行禅。

在三个月的[结夏](雨居安Vassa)期间,一位比丘必须住在一个固定的屋檐下,他不被允许出外超过七天。但是,在几个特別的情况下,佛陀是准许他的比丘断[结夏],其中之一是所供养的食物份量很足夠,卻沒有足夠的营养。

一個乞食者不能时常期望得到好的食物,如果只规定自己素食,那么更多的问题就会一一的发生。

(五)贫乏的生活

根据戒律(Vinaya),一位比丘是不可拥有钱財,地产或其他中类的财产,因此他沒有能力购买食品或药物,而需要全部依靠在家居士的供养。

(六)乌逋沙他典礼(Uposatha)

每两週一次,所有比丘集合在一起诵戒,所有的比丘必須具备洁净的戒律,如有那位破了戒律,那么他必须向其他比丘忏悔,这意味者他发誓从此以后将严守戒律。 这是佛陀所训示以便肯定一位比丘能严守戒律的最重要方法,也是跟随佛陀教导的比丘生活方式。

以上的几个条件是互相依賴的,如果沒有严守其中一个条件,那么也就很难纯正的去持行其余的了,这种情况在中国是显而易见的。当佛教流传到中国时,为了某些原因,乞食的实行被淘汰了。除此之外,他们还开始种植蔬菜,拥有土地等,这种情况比佛陀教诫比丘的生活方式已有差別,而在自住庙堂的中国比丘比较适合素食的

生活。

素食主义与圣洁生活沒有连带关系

圣洁生活是在於弃除我们內心的贪嗔痴,並不是在於吃什么种类的食物。佛教以外的很多宗教在吃方面比较重视选择食物的种类;有的不准许食用某种肉类或鼓励素 食主义,甚至限制他们只可食用幾种食物,如奶品之类,豆类和水果。如果食物的种类是成为圣洁生活的条件,那么这些外道修行者必定超越佛陀的※※。然而佛陀 卻

声明,只有在这宗教界里(佛教)才能找到一果,二果,三果或四果罗汉。

一些外道组织时常嘲笑与毁谤佛陀 (因为佛陀非素食实行者),所以他得为自己澄清和引用前一位迦叶佛(Buddha Kassapa)的阿马甘达经(Amagandha Sutta)。迦叶佛出生於波罗门家族(是位典型的素食者),但是当他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后,他就停止素食习惯。迦叶佛曾因吃蕈而被外道苛责为[污秽的 人],但佛陀卻详细的答复他,吃肉並不会

使一个人不净,一个人的不净是由於內心的污秽,而不在於我们所吃的食物。

一个吃三净肉的比丘是无罪的

佛陀在世缚迦经(Jivaka Sutta)中为非素食实行者辩护,若比丘吃三净肉,他是无罪的。三净肉是指∶

(1)比丘不怀疑那只禽兽是被杀 来供养他的。

(2)他沒有见到那只禽兽被杀时 挣扎的情况。

(3)他沒有听见那只禽兽被杀时 所发出的叫喊声。

同样的,在法句经的评论中,有一位比丘请教佛陀∶如果有一位猎人的妻子每清晨都拿狩猎的武器呈交给他的丈夫,她是否有牵涉到杀生的罪行?

佛陀解释道∶当她把這些猎器交給她的丈夫时,她並沒有叫她丈夫去杀生的念头,所以她是无罪的。同样的,一位比丘吃蕈,但心里卻沒有意识(意志)到这些禽兽是特地为他而杀的。否則,他就不吃这些肉了。

佛陀再引用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要越过一片沙漠的比喻來更深一层的解释非素食实行者。在路途中,他们所准备的粮食都已用尽了,但是他们仍堅持到底。那位做 父亲的就想把儿子杀来充饥,好让其余两个人能继续生存,这好过三个人一起被饿死。然而,最终他还是狠不下心杀掉孩子,於是他们再坚持苦撑下去。至到兒子被 饿

死了,那对夫妇才决定以儿子的肉来充饥,以求能生存下去,並越过沙漠。然而,他们吃这些肉不是为了享受,只是为了希望能夠继续生存下去而已。最后,他们 终於越过了沙漠。所以,佛陀也说∶[…比丘们,吃肉只是为了足夠让他继续生存,以至能夠越过苦海(生死轮回),到达彼岸(涅槃),而不是为了享受]。

原文由 ltylty 在2011-04-28 16:50发表

大正藏 第 39 册 No. 1799 首楞严义疏注经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有资益义。皆名为甘。不正消变能坏身心。皆名为毒。五辛者。谓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性热气荤味辣。修行者食。能杀□□□□。如食毒也。故须断之 二示过患二 一现同鬼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316
主题: 2
帖子: 213
注册: 2007年11月
佛法与不二论

近年来,上座部佛教面对的一个具挑战性的问题,是传统的上座部止观禅与不二论的玄思传统间的冲突。“不二论”的最佳代表,是印度正统哲学“不二论吠檀多”与“大乘佛教”。面对这冲突的反应横跨两极:一极是激烈的对抗,另一极是各式各样的综合与混合。当中的对话变化多端,本文实无法解释所有相关的复杂与微妙问题,然而,我想以上座部佛教的经论立场来写,希望可以提供些微贡献。

我的第一个意见:一个禅修系统是不会构成一门独立学科的。任何一种可信的灵修系统,经常都是被发现在某一概念距阵之内,并用来解决或实现这概念距阵所解说的问题或目标。因此,把互不兼容的概念框架里的技巧合并起来,实在是危险的。虽然这种合并可以安抚一些偏爱实验或折衷主义人士,它的长期影响将带来一定的“认知失调”,且将回荡至内心深处和激起更大的混乱。

我的第二个意见:各种“不二论”的灵修传统并非互相一致,相反地,所包含的诸种意见可说极之不同,且难免会被包含它们的哲学思想所污染。在吠檀多派的经典里,不二论是指最内层的‘我Atman’与‘梵Brahman’并无本质上的分别,而‘梵’又称作神圣的真实、或世界的本体。从最高实现的观点来看只有两点:一、只有一个最终的真实存在,那就是‘梵’与‘我’的合一;二、心灵修养的目标是要知道人自身的‘真我’是永恒的真实,那就是实在、意识与极乐。

由于所有佛教派系均抗拒‘我’的观念,故此无人可以接受吠檀多派的不二论。从上座部佛教传统的角度看,任何寻求自我的举动,无论是‘常我’或是一个‘绝对的我、普遍的我’,将会被视为是一种错觉而被消除,或被视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错误,产生于没有适当地了解具体经验的本性。

根据巴利文经典,个人只不过是一个复杂的五蕴统一体,每一蕴均有无常、苦与无我这三种烙印(基本特性)。任何有关此类瞬息万变、依赖因缘的五蕴现象所假设出来的‘我’,都会被视为‘身见’,此‘身见’正是系缚众生于生死轮回中的最根本的‘结’。佛教认为,获得解脱不能通过实现一个‘真我’或‘绝对的我’,而是通过消除对五蕴有关的最微细的自我意识,消除所有制造‘我’、‘我所’等想法、潜在的‘我慢’倾向等。

大乘各派虽有很大的分歧,但都同意要坚持一个论点,那就是声称:生死轮回与涅槃、污染与清净、烦恼与智慧、迷与悟等等,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分别的。但从上座部佛教的角度来看,这是荒诞不经的。对大乘来说,实现佛教修道所要达至的觉悟,正是要唤醒此不二论的观点。大乘否决传统的、对立的二元论,因为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由于缺乏任何内在的实质或本质,因此在共性之‘空’中,所有主流佛教所安立之各式各样明显相反的现象终于不谋而合:“诸法(现象)皆有一性,那就是‘空性’或‘无性’。”

在巴利文的藏经中,并无发现佛陀的教导有赞成过任何形式的不二论。我想补充一点:也没有发现不二论的观点被含藏于佛语之中。同时,我亦不认为,有巴利文的经典提出过二元论,安立一个形而上学的二元论假设,供给知识分子们去认同。我认为佛陀的教导特色,本质上是务实的,不是思辩的。

虽然如此,我想进一步说明,这种务实主义也非全无哲学根据,而是以佛陀所觉悟到的、洞悉到的诸法实相为根据。相对于不二论系统,佛陀不是要发现隐藏于世间经验背后或下面的一个统一原则,相反地,它采用具体的现实生活经验,以当中混乱一片的差异与紧张为它的出发点与框架,从中试图诊断出人类生存的核心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因此,佛教修道的指导原则不是最终的统一,而是灭绝苦痛,俾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困境。

当我们如实地审查当下的经验时,我们会发现,它贯穿着许多极为重要的二元性,对灵修的追求上有深刻的含义。佛陀在巴利文经藏中教导我们,坚定不移地专注着这些相对现象,并且确认它们,才是忠实地寻找解脱智慧所必须的。正是这些对立的善与恶、苦与乐、智与痴的存在,使追求觉悟与解脱成为那么一个极其重要的关注。

有为(受条件限制的)与无为(不受条件限制的)站在众多的对立面上:生死轮回是指不断的出生与死亡,在那里,一切皆是无常的,变易的,令人苦恼的;而作为最终解脱的涅槃状态是不生、不老与不死。在早期的文献里,虽然涅槃含有最终真实的意义,而非仅是一种道德或心理状态,但没有些微暗示过,此真实在某深层次中,与它示现的对立面——生死轮回有着形而上学的不可分辨性。

与此相反,佛陀一再地教导,生死轮回是受贪嗔痴影响的痛苦境界,在轮回中,我们累积起来的眼泪远远超过所有的海洋;而涅槃是不可逆转之生死轮回的解脱,要实现就必须完全消除贪嗔痴与舍弃一切有为的存在。因此,上座部以轮回与涅槃的对立为全面追求解脱的出发点,更有甚者,它把这种对立作为达至最终目标的决定因素,那正是超越轮回与实现解脱的涅槃。

上座部与大乘还有一点显著的不同:大乘仅把轮回与涅槃的对立,视为专为钝根众生而设的初步教导,最终要由较高层次的实现不二论所替代;但上座部佛教并不同意,因为从巴利文的藏经来看,即使是佛陀与阿罗汉,他们的苦与苦的止息、轮回与涅槃等,仍然是不同的。

追求灵修的人士仍在探索不同的玄思传统,他们普遍认为,最高的灵修教导必须安立一种形而上学的玄奥的统一,作为最终的追求目标——觉悟的哲学基础。若以此假设为公理,他们自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根据巴利文经藏的佛教,与伴之而来坚持对二元对立面作严肃的评估,是有缺陷的与暂时性的,有需要通过实现不二论来完成始得。对倾向此想的人士,以终极的统一来消除二元的对立面,自然觉得更为深刻与完整了。

然而,这种假设正是‘我想’挑战的。‘我想’宣称:参照佛陀的原本教义,那种深刻与完整不必以差别的代价来取得,就以成熟的世间反思,已能表露无遗的那些二元的对立面与其多样性,就足可达至最高尚的成就了。此外,我想补充一点,此种坚持确认真正的二元对立面的教导,最终会比较令人满意。它比较令人满意的原因是,尽管它拒绝内心的渴望全面统一,它需要考虑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要保持立足于现实。

我之所以认为保存在上座部传统里的佛教,远远超过任何解决人类心灵困境的企图,是在于它的坚持现实而非坚持统一。佛法不是指导我们走向一个无所不包的绝对,在那里日常的紧张与压力可消融于形而上学的统一,或莫测高深的‘空’性之中。相反地,佛法指导我们面向现实作为最终的理解领域,以及如实地面对事物本身。
首先,佛法为我们指出苦、集(苦因)、灭、道等四圣谛,作为如实的解脱宣言。佛陀宣称,这四个真理,是崇高的真理(圣谛),而导致它们的崇高,正因为它们是现实的、不离正道的与不变的。就因为不能如实地面对这些圣谛,我们便在生死轮回中流浪了这么久,也只有通达这些如实的真理,才能令人达致真正完美的灵修境界:一切苦恼的止息。

继续下来,我打算讨论佛教中的圣法与不二论思想间的三个主要不同领域,这三个领域即佛教中之三学:戒、定、慧。有关戒律(美德)方面,两者的分别并非立即可见,因为两者在开始修习时,一般都会强调戒律的重要性。它们的分别不是在开始,而是在后期,即在进阶时对戒律的功用有不同的评估方式。

对于那些不二论系统,所有二元的对立面最终都会在实现不二、绝对、或本体时被超越,由于绝对包含并超越了所有的多样性,实现了它的人士即可泯灭‘好’与‘坏’、‘善’与‘恶’等之间的区别。不二论者认为,二元对立面的区别只适用于世俗谛的水平,并不适用于已达终极实现的水平,它们只对学员而非对熟练的行家有约束力。

因此,我们可以在他们的※※形态(特别是在印度教与佛教的密宗)中找到如下的不二论哲学特色:已觉悟的圣者行为是不受道德所规范的。圣者已超越所有世俗谛的‘好’与‘坏’的区别,他的行为自发于对终极的直觉,因此不再受道德规条所限,那些道德规条只对那些向着光明挣扎的人士有效而已,他的行为是一股难以捉摸的、难以理解的流动,从所谓“疯癫智慧”中流出。

对于佛教圣法来说,道德与不道德的两种行为区别,是鲜明和清晰的,就算修道至最高境界,这种区别依然会存在,就如南传佛教《中部》第114经所言:“身体的行为有两部分:应修习部分与不应修习部分,两者是明显不同的。”佛教之完美圣者阿罗汉的行为,无论在精神上或字面上说,必然已体现了最高的道德标准,对他而言,奉持字面上的戒律是自发与自然的。佛陀说过,解脱者能依戒律生活,于微细的犯戒中看到危险,他不会故意违反道德戒律,也不会受到贪嗔痴或恐惧所驱使,而去胡作非为。

在禅修或禅定上,我们又再发现不二论系统与圣法之间在外貌上的一个惊人差异。对于不二论系统来说,由于任何区别最终皆非真实,禅修目标当然就不会着重消除内心的烦恼与培养良善的心态了。这些不二论系统会说:烦恼只是虚有其表,没有内在的实质,甚至说成是‘绝对统一’的不同示现,因此,进行任何消除烦恼的实践,都是徒劳无功的,就像逃避一只虚幻的恶魔,设法消除烦恼只会加强二元对立面的幻象而已。在不二论者心中波动着的禅修主题宣称:“没有污染,也没有清净;烦恼与超越的智慧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有用激情才能消除激情。”

在圣法之中,禅修实践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以一种清净心灵的过程来展开的。此过程从认知不善念的危险开始,这些不善念是我们的真正污染物,是我们需要降伏与消除的。培育对治它们的善念,才能彻底销毁这些污染性烦恼,达致完善的境界。整个过程皆需要明辨心念的善与恶、黑与白等质量,以及依赖努力和勤奋,就如《中部》第2经所言:“修行者不可容忍任何一个出现的不善念,要抛弃它,驱散它,取消它,废弃它。”又如《相应部》第46:40经所言:障碍是“盲目的原因,无明的原因,会破坏智慧,不利于涅槃。”禅修实践可排除内心的污垢,为销毁诸漏(烦恼)作出最好的准备。

最后,在智慧的领域上,圣法与不二论系统又再各走极端。在不二论的系统里,智慧的任务是要突破多元化的外表,以发现他们的统一真实基础。有分别和多样性的具体现象,只不过是外表的状况而已,真正的实在是一个‘实在的绝对’,譬如大我、梵我、神性等。或者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零,譬如空性、空的心性等。对这些不二论系统来说,只有达致根本的统一,即一切对立泯灭无余、一切分别烟消云散,解脱才会降临。

而在圣法之中,智慧的目的是要如实地了知事物真相。因此,要如实地了知事物真相,智慧必须精确地尊重事物的特殊性。智慧不会干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存在,相反,它只会揭示诸法(各种现象)的共同特性,希望深入洞悉它们的性质与结构。它不是向着认同无所不包的一切方向移动,而是向着远离一切、脱离一切、放开一切的方向前进。智慧的培育,完全没有藉着把具体现象贬为外表来损害它们,也没有视它们为本体的开放窗口。相反,它审查与辨识,以了解事物的真相,如佛经所言:“什么是如实的了知?修行者会了知:那是色,那是色的生起与消失;那是受…想…行…识,识的生起与消失。当一位修行者看到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时,他就会远离痛苦,这便是清净之道。”

灵修系统往往会受其喜爱的比喻与陈述的教义所影响。不二论系统有两个突出的比喻:一个是虚空,它包含一切,也同时渗透一切,但其本身却全无实体。另一个是海洋,在众多变幻莫测的波浪下面,海洋仍能保持其自身的特性。而圣法中所用的比喻则甚为多种多样,虽然如此,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敏锐的洞察力——它是一种对所有可见物的清楚而精确的全景视觉,洞察到每一事物。

正如南传《中部》第39经所言:“那好像在深山中的一个清澈、宁静的湖边站着,一个有良好视力的人会看到贝壳、砂砾、卵石,也会看到浅滩里的鱼游来游去和休息。他可能会想:‘这里有一个湖,它清澈、宁静,这里还有贝壳、砂砾、卵石,在这些浅滩中有些鱼在游来游去和休息。’一位比丘也会如实地理解到:‘这是苦,这是集,这是苦灭,这是导致苦灭之道。’当他如是知,如是见时,他的心便从烦恼中得到解脱,随着解脱,他知道自已经得到解脱。”

——菩提尊者开示于2010年6月

http://www_accesstoinsight_org/lib/authors/bodhi/bps-essay_27.html

原文由 真路人丙 在2011-05-04 13:52发表
听过一个妇人解释"不二法门"为独一无二的法门...
当时真想顶她一番,无奈深知肚里墨水不够,自明罢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981
主题: 50
帖子: 762
注册: 2002年2月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介绍一个活佛的博客,有兴趣可以看看
http://blog.sina.com.cn/jinkasi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672
主题: 1
帖子: 266
注册: 2006年1月
原文由 冬有雪 在2011-11-15 21:01发表

推荐熊逸的《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http://book_360buy_com/10711014.html


感谢!看到本书简介,很多疑问都是我的困惑。应该是本不错的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97
主题: 54
帖子: 6349
注册: 2011年9月
原文由 摄交名流 在2011-11-15 23:35发表
好帖子要顶!

偶对佛法的体悟是从学习西方理论开始的,西方理论中的最高境界,已经有点接近佛法了,但还有所不及。但由此进而参悟佛法,却是很有帮助的。

偶以为体悟佛法,应从破除贪瞋痴开始,破贪,不是克制贪念,而是从内心中真正领悟到内心的圆满才是人生最最重要的,这样对物欲的贪念就自然转成对内心的追求�......


如果看完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还不明白佛法的,这辈子就不要再碰这个玩意儿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489
主题: 184
帖子: 12073
注册: 2005年8月
好帖子要顶!

偶对佛法的体悟是从学习西方理论开始的,西方理论中的最高境界,已经有点接近佛法了,但还有所不及。但由此进而参悟佛法,却是很有帮助的。

偶以为体悟佛法,应从破除贪瞋痴开始,破贪,不是克制贪念,而是从内心中真正领悟到内心的圆满才是人生最最重要的,这样对物欲的贪念就自然转成对内心的追求了……破瞋也不是克制瞋,而是破除执着心……贪和瞋破了,痴自然也就破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97
主题: 54
帖子: 6349
注册: 2011年9月
原文由 金刚绕指 在2011-11-14 09:32发表
南怀瑾《花雨满天》-维摩诘。正在看,现在看佛经还不了其意,先看看前辈们的解释和介绍。喜欢庄子的文章,书城里面基本都是王蒙写的书,有其他版本的庄子解读书推荐吗?谢谢!


推荐熊逸的《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http://book_360buy_com/10711014.htm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672
主题: 1
帖子: 266
注册: 2006年1月
南怀瑾《花雨满天》-维摩诘。正在看,现在看佛经还不了其意,先看看前辈们的解释和介绍。喜欢庄子的文章,书城里面基本都是王蒙写的书,有其他版本的庄子解读书推荐吗?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6
主题: 20
帖子: 1025
注册: 2011年6月
先看这本书《正见》,宗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有修习佛法的吗,一起交流一下。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