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另类角度话名机系列之四:摄影发烧友发明的可换镜头双反照相机MAMIYA的C系列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okj
版主
泡网分: 88.182
主题: 231
帖子: 11240
注册: 2001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我最近刚刚到手的330与220二机三头55MM/105MM DS/SUPER180MM

本文的主要内容编译自日本那和秀峻的<名机回顾-战后日本国产照相机秘话>以及1984年日本<照相机年鉴>.
能够使用自己设计出来的照相机拍照既是设计师的理想也是梦想.如此以来,设计师同时必须也是摄影家.能够体现这种理想状态的最好例子就是日本的MAMIYA双反C系列的诞生.当时已经发明了金钱登录机,同时是骨灰级摄影发烧友的间宫精一设计出了世界上首台可换镜头6X6双反照相机.C型机最终发展成受各种人群喜欢的系列机,保持了长达35年的持续热销.这款系统也许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特别是关于照相机开发,或者是商品的开发.

C型机的前身之一.

1.从MAMIYAFLEX到C的路程
间宫作为摄影家在拍摄的同时,也在琢磨制作适合自己使用的照相机.1940年MAMIYAFLEX的成功,使他的执着终于变成了现实.当时他和同是摄影家的菅原恒二郎共同成立了MAMIYA光机制作所,菅原任所长,他任技师长.随后推出了世界上首台有后背聚焦功能,6X6弹折式皮腔照相机.此款照相机一直热销到战后1962年.
战后,间宫一直埋头开发能够换镜头的双反照相机.大家都知道双反相机不可换镜头是基本常识,但间宫并没有被常识所限制,在逆向思维方面日本人确实很优秀,我过去就说过,日本的所谓高技术,都是由于日本人勤于思考,处处留心的结果.双反照相机的业界老大德国的禄来公司,1937年曾经尝试过双反可换镜头的研制,推出过在望远镜头上加装附加装置换头的MAGNA.后来也尝试制造过其他几种,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唯一能够换镜头的双反是1935年的CONTAFLEX.但是,只不过是135机,仅仅能换摄影镜头.间宫的想法是取景和摄影头能同时换装,而且还要是可以拍摄6X6画幅的中画幅双反照相机.由此可见间宫要挑战世界首创的热情很高.
当时的照相机市场上,双反从A--Z都是以罗马字母命名的机种,此时可以说是双反的鼎盛时期.其中,MAMIYA于1948年发布MAMIYAFLEX JUNIOR,1949年发布MART A,为日后一步步走向研制出世界首台可换镜头双反打下了基础.
参看下图

间宫产生开发双反可换镜头照相机的念头早在1948年好像就有了.因为从后来他发明的二项专利我们就可以看出,1954年他提出专利申请"基于摄影器具镜头交换的安全装置"(专利号:232019号),同年又提交"摄影器具交换镜头时的镜孔遮光装置"(专利号:232026号)的申请.前者是为了固定镜头板防止意外脱落的安全机构.后者是关于换镜头时的遮光板的开闭机构.
以此发明为基础,以间宫为首,由高濑(当时的设计师),林省吾(组装科科长),芦塚诚3人在极度保密的情形下开始试制机的组装.不仅仅是对公司以外,就是公司内部也好像没有任何人知道.传说试制机1953年就已经完成.完成以后,从菅原社长到公司干部,公司内部的反应是此机没有商品价值.但还是按间宫的主张投入生产.
根据当时在MAMIYA公司工作过的井上光郎(后来负责宣传)回忆间宫反复试制的情形,手拿剪刀和硬纸板,不断的制做各种模型.下功夫研究手和眼的位置如何确定.”怎么自己才能方便使用?”带着这个念头不断尝试.这也许可以理解为C系的设计出发点.
荒尾清(后来的设计部长)回忆说:”54年,间宫曾经叫我到他家看过他的试制品.”当时荒原主要是从事135单反的相关研究,研究成果体现在后来名机ZINO上.据他说当时他不仅仅受邀看到了试制机,还看到用其拍摄的照片.荒原自己不仅仅设计照相机,还非常喜欢摄影.也许由于共同爱好摄影,这二人的共同话题会更多一些.
2.MAMIYAFLEX C的完成
和间宫一起努力完成新型可换镜头双反机的还有一个人是津仓博。他是当时MAMIYA光机的设计师。他告诉本文的作者说”最为费劲的地方就是镜头组在导轨上的伸缩精度。”由于采用的是导轨齿轮方式,左右需要4根导轨来伸缩皮腔,这是为了不同于其他双反而设计的.伸出量60MM非常长,(禄来双反是6MM),为了使引导部分变短,确实感到困难重重。再就是导轨加工非常难,据说当时曾经尝试过各种不同的材料.一开始采用了铜材,后来明白不用顾虑硬度,又改换成铝合金.
皮腔当然要采用真皮,但试制当时为了防止光漏真是吃尽苦头。最终采用在大皮腔的内部再加一小皮腔的双重结构以防止漏光。“就是轻微有漏光也绝对不会有问题.”荒尾自信的说。说起来也很搞笑,就在C系列生产的过程中,因为制做真皮皮腔的手艺人没有了,1973年MAMIYA开始在自己公司里设立生产部门。当然也曾经探讨过采用合成皮革来生产,但由于细微的折合不良最终没有采用。从这些细节我们可以看出,从每一个零件开始都是在用心做到最好,这样的照相机能差吗?
MAMIYAFLEX C
据说还有一处费劲的地方就是遮光板的构造和与之联动的连动机构.虽然此项和间宫的专利有关,但首次尝试还是麻烦多多.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不断试验,才终于把它完成了.此功能可以用划时代来形容,在和遮光板联动的同时,取景框中就会出现红色警告标志.如此,由于挡住了胶卷面的光线无法拍摄就一目了然.当镜头固定杆处于锁定位置时,或者镜头延伸在外时,镜头是无法取下的.这也是为了防止镜头意外脱落.当皮腔回归机身,镜头锁处于非锁定状态时才能换镜头. 虽然从原理上看很是简单,但却是非常有效的机构.荒尾评价说”就是专业照相机设计师也未必能设计出.”这可能是作为摄影家用最简单追求最实际结果的产物.当MAMIYAFLEX C完成后邀请日本摄影界名人观摩时,木村伊兵卫,西山清等有名的摄影家都很佩服”一根看似如此柔弱的钢条就牢牢固定住了镜头”.
MAMIYAFLEX C外形尺寸
另外为了提高胶卷面的平整性,和MAMIYAFLEX一样,胶卷过片采用的是直线运动机构设计。(到此为止的双反照相机采用的都是L型装卷方式)。为了让胶卷从下向上走行,机身底部的背面就显得比较凸出。为了达到整体平衡在机身底部前方又增加了二个小支腿。这样一来,就无法上三脚架,不过厂家给准备了三脚架转接板。在后来的机型上,把底部给改成平的了。
因为镜头采用了独特的皮腔伸缩式,至此一直是双反弱项的微距拍摄不再是问题。例如80MM镜头最近拍摄距离可以达到20CM。由于近拍需要考虑曝光倍数的调整,因此在机身的右侧增加了曝光补偿换算。曝光补偿和皮腔伸缩比后来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良。还有随着MAMIYA RB67的诞生,困扰近拍的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视差修正。为此在取景窗中增加了视差修正指示标识。
机身骨架和MAMIYAFLEX一样,系冲压而成。仅冲压件就300G左右`,据说非常的结实。这是后来小故事,说一位专门拍摄山川的摄影家照相机跌落到山谷底下,捡回来后照常工作。
产品完成后公司内部称之为FC,商品名叫MAMIYAFLEX C型(C PRO)。F是指FLEX,C是指MAMIYA公司的第三台机器。标准镜头为105MMF3.5,一开始开发出80MMF2.8和135MMF4.5二只头为其配套.
MAMIYAFLEX C光路图

3.从FLEX C到C2
MAMIYAFLEX C(Pro)就这样于1957年1月开始上市销售了。据说开售当初,在日本国内用户当中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市场反应平平。真正关注到C的是专业摄影师中的部分人和日本照相机等杂志。
同年8月,MAMIYA光机和美国EPOI公司签署了作为其在美国代理商协议。EPOI公司作为NIKON在美国的总代理已经非常有名。对于MAMIYA来说和EPOI结盟是得到了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但是作为EPOI公司只是向MAMIYA表示,他们对同年销售的可换胶卷机背的135照相机,MAMIYA MAKAJIN35感兴趣。不过经过EPOI的努力FLEX C成了美国※※指定用照相机。以此为契机,FLEX C在美国大受欢迎,受此影响在日本国内也开始热销。这可能是东方文化共同的悲哀,墙外先香才能墙内有人看。正由于是出口转内销(日语叫逆输入)才在日本国内引起轰动。
还有一则笑谈,真假我不负责。最早把FLEX C引入美国EPOI的据说是双反老大禄来公司一名技术人员。能够入世界双反老大家技术人员法眼的FLEX C的素质可见非常不一般。禄来公司为了对抗FLEX C,后来也开发出了装有光角和望远镜头的二款双反,但这已经后年的事情了。
FLEX C虽然是具有革命性的双反,但论操作性还是有点不太人性化,稍稍有点难。首先导轨的旋出钮只有机身的右侧有,如此以来右手不仅要负责聚焦还要按快门。有点忙不过来,后来此点在C2上做了改进,在左侧也加上了同样的旋钮,提高了抓拍性能。事实这样的改进激发了广大爱好者对该机的兴趣。
快门中途从SEKOR S型换成了0型快门,最高速度也提高到1/500秒。并且在聚焦板上还增加交换镜头用的透视视野框,焦点放大镜早先就改为弹起式了。另外增加了距离指示更容易使用了。如同前面提到过的,从C2开始机身底部改为平面了,直接上三脚架也不再是问题。而且镜头也增加了望远180MMF4.5和广角65MMF3.5二只头.通过这些改善,逐渐迎来了专业摄影家真正开始使用的飞跃时代.
全面改进后的MAMIYAFLEX C2

4.喜用望远镜头的广告摄影家
“有段时间我的全部器材都是MAMIYA C.”仵(应该是木字旁)岛隆回忆道.他的拍摄领域是广告,现在是拍花超级有名的老资格摄影家.
当时他的主力机器是禄来双反,但不能换镜头是其弱点.因此他还选择了其他品牌的单反照相机.当年拍摄时装时,由于舞台的限制,望远镜头是必备镜头.如果用6X6画幅拍摄特写,只有MAMIYA双反C可用.时装必须是6X6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时装杂志,印刷制版时直接从负片贴印而成.如果不是中画幅出来的片无法直接使用.因此当时的报纸杂志上的广告都是用6X6以上的中画幅机拍得.
他的主打镜头是180MM,和禄来的80MM比较起来,不会出现歪曲像差.他曾经拍摄过很多汽车广告,全部是用MAMIYA C拍摄的.当时全部照片都是用黑白胶卷拍摄,彩色是后期人工着色而成.他的记忆中MAMIYA C镜头柔和中透着刀割般的锐利.除了180MM,广角和标准头也是他的常用头.拍摄人像时,基本全部是新人女星,他会一鼓作气把全身,7分,特写拍完.因为回头整理时,从众多片中选择合适的照片,为此他每次都使用三台MAMIYA  C.如果我们看过早期的日本有些电影,就会记得有助手专门在旁边递相机和上胶卷的画面.
MAMIYA C他主要是用来拍摄舞台,为杂志等工作拍摄人物时手持禄来拍摄。禄来镜头有各种不同的缺陷,有的远距离拍摄OK但近距离不行,或者是相反。还有哈苏镜头很好,但机身故障太多,所以是敬而远之。对于他来说MAMIYA C是镜间快门没有不安感,非常符合他的要求。专业摄影家对器材的要求可能和我们爱好者有些不同。工作性质决定了要100%不能出问题。因为被摄对象不可为你一个人再表演一次。
另外他主张的一个理由是,由于皮腔可以伸缩很适合近距离拍摄用。特别是拍摄商品广告时。由于放大拍摄时被摄物会被视差误到拍不全,因此经验此时就显得非常关键。这点随着后来机身装上了视差表示装置,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尽管机身很重,但拍摄舞台时一般都用三脚架,没有感受到不方便。听他说他用了那么久一点毛病都没有出过,就他的评价这是一款绝对令人放心的照相机。当时他最担心的是固定镜头的细细的金属杆会坏掉,但从来没有。因为如此简单的换镜头,老实说一开始实在难以置信。机身看起来有点庞然大物,但当他看到美国纽约很多摄影家使用MAMIYA C时他也理解了。因为西人手大,手持起来正合适。仵(应该是木字旁)岛隆最终的评价是“尽管还不是非常的精细,但确实是一款好照相机。”
5.被结实感动的摄影家
日本人的名字翻译起来有时候真麻烦,因为他们会使用一些中国汉字中没有的字,例如我下面要提到的这位,土字右上方加个点,我只能这里说明一下,只有用土字来代替了。
“好语坦言这是一台设计师的灵魂会出现在你面前的照相机。”土方健介指出。他以广告摄影为主,活跃在各种领域,同时也是一位手工制作照相机高手和作为第一线摄影家非常出名的人。他说C系统留给他的深刻印象就是设计制作简洁但故障率非常低。他和前面提到的其他人一样,一开始担心固定镜头的金属杆会坏,但实际使用中发现非常结实,至今其固定压力没有丝毫减弱。他还提到胶卷采用平面过卷的方式非常好。因为禄来的是L型装卷,如果没有拍完的胶卷放时间一长,胶卷面就会起鼓不平整。最令他激动的功能就是导轨式镜头伸缩,可以简单的实现1/2倍微距拍摄。
以拍摄广告起家的土方,最擅长的是把背景和人物天衣无缝的合成。现在合成用PS功能简单轻点鼠标就可完成,但胶片时代可就没有如此简单。合成用一部照相机完成是最好不过,MAMIYA C就是这样一台理想的照相机。他说自己最喜欢用的就是55MM和180MM的头。55MM周边成像清丽,是拍风景最好的头。180MM头比较柔和,背景虚化出众,适合拍摄人物。MAMIYA C头总体成像风格比较锐利,锐利到稍微显硬的程度,但180MM头却意外的比较柔和。不过他说,听说也许C系初期的镜头是专为黑白设计,拍摄彩色时略有不足。不过他又说,现在的镜头拍摄彩色完全没有问题,都是非常不错的头。
MAMIYA PRO C3

不过他并没有抱怨重量。当时年轻,即使有点重也不在话下有应对的方法。为此架在三脚架上使用的机会多一些。他说禄来有功能单一的好处,所以他和MAMIYA C分开使用。拍摄舞台时使用MAMIYA C,其他时候使用禄来。重是重了些,但结实,就是不小心摔了也不影响使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次机器摔的很重,连调焦旋钮都摔变形了,但竟然可以继续拍照。特别是最初的零部件都是用铜做的,非常结实。不过有一次由于把背部压变形了,后盖合不上了。后边主要介绍了此人自己手工制作各种照相机的事例,就不继续介绍他的情况了。
6.逐渐成熟的C33上市


相关标签: Mamiya 禄来 胶卷 照相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2868 回帖:38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2.615
主题: 13
帖子: 5395
注册: 2004年12月
手上还留着220、330各一机身,三个头,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换头的双反系列了吧。
腰平取景,手动对焦,手动上快门,过片,机器也没有测光,真是好东西,当年用它慢慢拍片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这几年都是玩数码了,但这套东西一定会保留下去,时不时拍下,呵呵
6X6的构图,也是蛮有意思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112
主题: 1
帖子: 51
注册: 2009年5月
玛米亚C双反系统很出色.不过和小鬼子一贯德行一样的..早期版本做工用料比晚期的好不少..早期基本都是金属机加件...后期的塑料越来越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95
主题: 16
帖子: 6180
注册: 2013年4月
okj 发表于 2013-7-23 07:14
老兄真是厉害,我也说不上是收藏,也说不上是拍片。
就是喜欢这些东西。

有机会多交流,你的种类多出片还是你要多说,我只是尽我所长,给大家编译一些详细的资料。


看看这个C330S,C系列的最后一款。

可以换:

1。WL取景器,也可用图中的眼平五棱镜取景器。
2。可以换对焦屏
3。换镜头
4。120/220内藏切换
5。胶片后盖,可取下,换上外接单张感光玻璃片盒/sheet film 胶片干片片盒。

照片来源于:
http://www_ebay_com/itm/Late-Mamiya-C330-S-TLR-camera-body-optional-lens-and-prism-finder-Yashica-124G-/151086273422?pt=Film_Cameras&hash=item232d71938e
感谢卖主同意本人非赢利性使用(要求注明来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okj
版主
泡网分: 88.182
主题: 231
帖子: 11240
注册: 2001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旅行诗人 发表于 2013-7-23 06:58
本人只是好收藏。过去我买过十来台Mamiya C系列双反机,有2台全新的Yashica 124G 和1台全新买的Rolleiflex 3.5F白脸+27台古典二手Rolleiflex 双反,是故有点心得。有机会可以交流下出片特点。


老兄真是厉害,我也说不上是收藏,也说不上是拍片。
就是喜欢这些东西。

有机会多交流,你的种类多出片还是你要多说,我只是尽我所长,给大家编译一些详细的资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95
主题: 16
帖子: 6180
注册: 2013年4月
okj 发表于 2013-7-23 06:32
欢迎上实物图,我的插图都是扫描书上的。


本人只是好收藏。过去我买过十来台Mamiya C系列双反机,有2台全新的Yashica 124G 和1台全新买的Rolleiflex 3.5F白脸+27台古典二手Rolleiflex 双反,是故有点心得。有机会可以交流下出片特点。

本帖最后由 旅行诗人 于 2013-7-23 07:0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okj
版主
泡网分: 88.182
主题: 231
帖子: 11240
注册: 2001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旅行诗人 发表于 2013-7-22 12:21
C系列最后一款叫C330S,明天我来上图。


欢迎上实物图,我的插图都是扫描书上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okj
版主
泡网分: 88.182
主题: 231
帖子: 11240
注册: 2001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恶虎 发表于 2013-7-22 23:41
得米FX,俺还两个105mm。


虎哥的比我多,我喜欢的是本机的外形和感觉。
也用来拍片,但没有你拍的那么多。
我现在就3头,55,105,180,到此为止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okj
版主
泡网分: 88.182
主题: 231
帖子: 11240
注册: 2001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njjoy 发表于 2013-7-22 22:58
照片偏色太厉害了。


主要冲片冲的不好,多次试验,不是扫描的问题。也不是器材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31.254
主题: 89
帖子: 23003
注册: 2005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得米FX,俺还两个105mm。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02
主题: 1
帖子: 91
注册: 2010年1月
照片偏色太厉害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55
主题: 0
帖子: 76
注册: 2013年5月
玛米亚MAMIYAFLEX C,系的可換後背,可以拍攝單張膠片或玻璃干版,也可使用寶利來一次成像膠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95
主题: 16
帖子: 6180
注册: 2013年4月
油漆工 发表于 2013-7-20 22:35
又有了一个玛米亚C的帖,支持一下!


C系列最后一款叫C330S,明天我来上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95
主题: 16
帖子: 6180
注册: 2013年4月
okj 发表于 2012-4-6 13:23


1966年出的C33我很喜欢。我原本有 一台 Mint Like New with box  如新 带合只拍过不到30卷的,今年给朋友要走了。C33连对焦旋钮都是金属制造的。基本上没有熟料件(要开磨具对小厂不合算),五金加工只是费一点1966年的日本便宜劳动力(相当于1988年的韩国劳动力或1998-2004年的中国劳动力)。对焦机构黄油润滑良好, 比后期的C330 C220 强在做工上。几十年前的老东西,成色比什么花俏功能都重要。

从eBay下个图。感谢卖家同意让我借图。还有5张细节图在 eBay #151086822070

本帖最后由 旅行诗人 于 2013-7-22 12:22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okj
版主
泡网分: 88.182
主题: 231
帖子: 11240
注册: 2001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这贴让我给忘记了,都快太监了,还没有完。
抱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745
主题: 16
帖子: 2501
注册: 2007年3月
又有了一个玛米亚C的帖,支持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901
主题: 18
帖子: 2741
注册: 2004年10月
终于又又一个C系列的帖子了,顶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okj
版主
泡网分: 88.182
主题: 231
帖子: 11240
注册: 2001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总体感觉第一卷拍的很失败,冲洗问题也很严重.
由于太长时间没有使用纯手动机,曝光根据5N的数据,加上自己的判断.
没有发挥出此机器的特长来.
看来今后自己冲洗彩卷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SUPER180MM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okj
版主
泡网分: 88.182
主题: 231
帖子: 11240
注册: 2001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还是55MM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okj
版主
泡网分: 88.182
主题: 231
帖子: 11240
注册: 2001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SUPER180MM,ESPONF3200扫.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okj
版主
泡网分: 88.182
主题: 231
帖子: 11240
注册: 2001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第一卷不是很成功.胶卷送冲,脏污严重.
55MM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okj
版主
泡网分: 88.182
主题: 231
帖子: 11240
注册: 2001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好在我C330F还有本说明书,否则真搞不定.
系统过于复杂,特别是视差补偿这一块,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出现取景不全等问题.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okj
版主
泡网分: 88.182
主题: 231
帖子: 11240
注册: 2001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继续更新到C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64
主题: 0
帖子: 121
注册: 2011年12月
FW--指的是Rolleiflex FW4.0 禄莱双反50MM/4.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okj
版主
泡网分: 88.182
主题: 231
帖子: 11240
注册: 2001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jj1469 发表于 2012-4-9 09:59
恩,不错的选择.我买不起FW,但是又想有55的镜头,这个是替代的方法.


FW是?
我怎么看不懂.请告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64
主题: 0
帖子: 121
注册: 2011年12月
恩,不错的选择.我买不起FW,但是又想有55的镜头,这个是替代的方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okj
版主
泡网分: 88.182
主题: 231
帖子: 11240
注册: 2001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继续更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okj
版主
泡网分: 88.182
主题: 231
帖子: 11240
注册: 2001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换完以后就OK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另类角度话名机系列之四:摄影发烧友发明的可换镜头双反照相机MAMIYA的C系列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