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动态范围并非宽容度,宽容度是一项主观评价标准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动态范围与宽容度是不同的概念。简单说就2句:
动态范围是传感器的一项重要通适指标,这个指标当然适用于感光器 。
相比胶片宽容度,动态范围更适合数码,因为数码是完全线性的,没有胶片一样肩部和趾部等非线性区域。


用胶片宽容度讨论数码没有什么意义,本来有更严谨的指标如动态范围。为什么胶片需要宽容度指标?因为胶片拍照时候测光准确性,曝光准确性并不能立马看见,所以买胶卷时候知道曝光宽容度是对用户很有意义的。数码拍一张直接能回放就没有这项必要研究宽容度了。

数码的动态范围意义在于什么呢?我认为主要在于提亮余地上。因为数码相机都是线性感光器,数码基本不容进行过曝,只能进行欠曝拉亮。欠曝余地也完全能量化测量(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125105-1-1-1.html),如果一定要给数码定宽容度,那么其欠曝余地就是了。

对此我没多找什么专业资料,随便一搜索※※※※※※※※※答案便出来:
http://en.※※※※※※※※※.org/wiki/Exposure_latitude
我给简单翻译一下吧
曝光宽容度感光材料对欠曝过曝依然能得到可接受照片的范围。可接受范围因人,因需要而异所以是一个主观标准。不过对不同感光介质宽容度相对差距人们普遍接受这样看法:反转片宽容度最差,彩色负片最好,数码介于2者;
宽容度不是动态范围,请不要混淆!动态范围是感光材料同时能感应的光强范围。动态范围大的可记录更多亮部和暗部细节。宽容度依赖动态范围,景物动态范围小于感光材料动态范围时候,在宽容度范围之内可以进行曝光校正并保留亮部暗部的细节。


本帖最后由 markinon 于 2013-3-13 15:07 编辑

相关标签: 反转片 感光材料 宽容度 胶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2266 回帖:12
第 1 页 / 共 1 页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4.696
主题: 38
帖子: 7742
注册: 2011年12月
记号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736
主题: 37
帖子: 24638
注册: 2011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据个人了解,就数码而言,动态范围和宽容度是一个意思,就是最高高光处和最低暗部保留细节的能力,对感光器而言,就是个客观指标(当然场景也有个类似的概念,但是是指场景的光照情况)。整那么复杂干啥,知道个大概就行,拍片是王道(但支持理论探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28
主题: 2
帖子: 134
注册: 2012年2月
盲目HAPPY分子 发表于 2013-3-18 14:55
你把胶卷的宽容度和曝光的宽容度弄混了。
你说的是曝光宽容度,也就是对曝光误差的纠正范围。
楼主说的是感光设备宽容度,也就是过去说的胶卷宽容度,指的是一张胶卷能够同时记录的最强和最弱光线的范围。
所谓的“9挡的宽容度”,指的就是这种胶卷宽容度

下面是《纽约摄影学院教材》中对胶卷宽容度的描述,其中举例的Tri-X黑白胶片,具备500倍,也就是“9挡的宽容度”.

胶卷这个影调范围叫胶卷的宽容度的话,同意你的说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9.209
主题: 42
帖子: 16827
注册: 2002年5月
马混混2008 发表于 2013-3-18 14:39
记得当年拍反转的时候,过爆半挡的片子几乎就是废片了,拍反转要非常准确的曝光,因为反转片的宽容度很低。个人认为是-0.5到+0.3挡之间,现在数码相机普及了,造就了大批的键盘摄影师,居然什么9挡的宽容度,额的神呀!有些连片子都没怎么拍过,就冒充专家,还有些人,买了个高级点的相机就觉得自己是摄影师了,到处做教材写论文搞评测,一笑了之吧。

你把胶卷的宽容度和曝光的宽容度弄混了。
你说的是曝光宽容度,也就是对曝光误差的纠正范围。
楼主说的是感光设备宽容度,也就是过去说的胶卷宽容度,指的是一张胶卷能够同时记录的最强和最弱光线的范围。
所谓的“9挡的宽容度”,指的就是这种胶卷宽容度

下面是《纽约摄影学院教材》中对胶卷宽容度的描述,其中举例的Tri-X黑白胶片,具备500倍,也就是“9挡的宽容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19
主题: 0
帖子: 118
注册: 2012年4月
呵呵,吃大米与吃小米是不同的,大米并非小米,但米是可以让我们吃饱肚子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28
主题: 2
帖子: 134
注册: 2012年2月
记得当年拍反转的时候,过爆半挡的片子几乎就是废片了,拍反转要非常准确的曝光,因为反转片的宽容度很低。个人认为是-0.5到+0.3挡之间,现在数码相机普及了,造就了大批的键盘摄影师,居然什么9挡的宽容度,额的神呀!有些连片子都没怎么拍过,就冒充专家,还有些人,买了个高级点的相机就觉得自己是摄影师了,到处做教材写论文搞评测,一笑了之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295
主题: 11
帖子: 15178
注册: 2012年6月
肩部和趾部都没多少细节。就是亮度信息。
这东西我觉得完全可以用算法进行模拟和弥补
即便不能做的那么好看,也不会太难看了。只是这种变化就得看谁先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bigeyes 发表于 2013-3-18 12:49
你说的“容忍度”从字面上理解很贴合我对宽容度的理解。实际上“宽容度”从字面上也是对“跑偏”的容忍程度的意思。
“宽容度”这个说法的由来(我主观分析)是胶片时代产生的民间说法。翻翻20年前的摄影书籍就能理解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感光材料缺乏量化的手段,也没有量化的概念,书籍上也多是用大、小、高、低、强、弱等很主观的词来描述感光、扩印过程的。因此,感光范围很难用多少灰度级,多少灰阶来表示。很直观的说法就是偏了多少能后期补回来。还有一种靠宽容度的用法是采用ISO100的胶片当ISO400来使用,后期增感显影,达到应急替代ISO400胶片的作用。这个就不是曝光失误而是利用宽容度了。
近代数码化,量化手段多起来了。首先传感器编码位数就已经决定了最大记录的灰度级数了。比如12bit,就是记录12级灰度。有的说RAW采用16级,就是记录16级灰度。当然,传感器本身未必能感知这么多级的灰度,那是另一回事。
Latitude这个词出现就要找个中文词来对应,于是有人找到了“宽容度”这个摄影者对胶片特性的俗称来翻译。因此也就出现了好多人在对一件事争得脸红脖子粗,结果争的还不是同一件事。
因此建议,先规范一下名词,统一了定义之后再争不迟。

貌似这个解释比较通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刚好五个字 发表于 2013-3-13 16:01
刚还在C坛也是说spot。清晰度和分辨率……
不知道有没有办法移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24
主题: 6
帖子: 63
注册: 2011年8月
markinon 发表于 2013-3-13 15:57
考,,,发完才想起放错地方了。这个应该放c坛的。
不知道有没有办法移动
刚还在C坛也是说spot。清晰度和分辨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考,,,发完才想起放错地方了。这个应该放c坛的。
不知道有没有办法移动 本帖最后由 markinon 于 2013-3-13 15:5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这个表基本上表现出了一些数码相机iso 100时候保证优秀画质的“宽容度”。
这里是完整贴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125105-1-1-1.html

看着最近spot搬弄是非, 听风是雨,胡乱套用各种标准做什么宽容度实践真是很无语了。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128789-1-1-1.html里分析的结果无论方法,理解,结果都太滑稽荒谬了!

本帖最后由 markinon 于 2013-3-13 15:0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动态范围并非宽容度,宽容度是一项主观评价标准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