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古典音乐之我见(第四期) [主题管理员:jdai]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52794 回帖:185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221
主题: 7
帖子: 198
注册: 2017年8月
jdai 发表于 2018-12-29 19:57
。。。《风味人间》有一段音乐令我不得不激赏。这段音乐名叫“那些美好”。下面是它的管弦乐版。

它一般在电视片的中段和后段才出现。这时候电视片的激烈高潮已经过去,镜头里一片超脱淡然的景象。主奏乐器用小号,清冽孤独,疲惫安静。这段音乐总是引得我悄然泪目。

https://music.163.com/#/song?id=1320649246

片尾最后,这段音乐再次出现。链接如下。主奏乐器改为钢琴,编配方式颇有萨蒂式的沙龙风韵。它听起来更 ...


没听出感觉,对这种南派风格的无感

推荐一个,,一部黄土高坡为背景的中美异国恋抗战剧,非常动人

本帖最后由 片儿川之歌 于 2018-12-30 20:0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上街吃饭,找一家好馆子其实颇不容易。尤其在陌生的城市,如果没有本地人带路,自己误打误撞,成功率几乎为零。除非不差钱,找最豪华气派的酒楼。那烹饪是不会差的。但是这种做法没有成就感。真正的美食家,能在苍蝇馆子里找到真正的美味。餐饮业跟古典音乐一样,需要大厨和餐厅老板长期坚守信念,对美味标准的不妥协,对各种细节的讲究苛求,不厌其烦,不计成本。这几年我是很喜欢看电视里的各种美食记录片的。恰好这几年美食节目成为电视台新宠。最出名的当属《舌尖上的中国》,以及最近的《风味人间》咯。

这两部片子的配乐作曲家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叫阿鲲。其实我并不喜欢他为这两部片子写的主题配乐。顺带说一句,《人生一串》配乐也是他写的。但是我们做人要公平。《风味人间》有一段音乐令我不得不激赏。这段音乐名叫“那些美好”。下面是它的管弦乐版。

它一般在电视片的中段和后段才出现。这时候电视片的激烈高潮已经过去,镜头里一片超脱淡然的景象。主奏乐器用小号,清冽孤独,疲惫安静。这段音乐总是引得我悄然泪目。

https://music.163.com/#/song?id=1320649246

片尾最后,这段音乐再次出现。链接如下。主奏乐器改为钢琴,编配方式颇有萨蒂式的沙龙风韵。它听起来更加清淡,更加高级,不再像前一段那么黯然神伤,具有抚慰的效用。

https://music.163.com/#/song?id=1320649258

《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人间》以及《人生一串》的主题配乐,都不是我的菜。阿鲲用的音乐素材,明显带有华南西南甚至海南黎族音乐的特点。我并不喜欢这类南方土风音乐。能够代表中国音乐形象的,始终还是黄河流域的东西。华北,西北,甚至东北都可以。我并不是北方人,向来并不怎么喜欢吃肉夹馍之类。但是代表宏观中国的音乐形象,我认为约定俗成,还是应该建立在北方音乐的基础上。《春节序曲》,《小白菜》,《走西口》。都可以。甚至赵本山《乡村爱情交响曲》里几段歌曲也不错。虽然东北并不是黄河流域,但是东北文化是从关内带过去的吖。中国的古代音乐,高山流水,春江花夜月,也是以北方音乐为基础。华东地区,虽然民间音乐也丰富,但是《茉莉花》《紫竹调》《凤阳花鼓》并不能做成涵盖中华民族的大曲子。中南西南地区,《浏阳河》《小河淌水》能做成大曲子吗?我个人是不喜欢的。


本帖最后由 jdai 于 2018-12-29 20:22 编辑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9.001
主题: 50
帖子: 7310
注册: 2001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 NIKON D5
听到想听的音乐,关注的乐团,指挥,演奏家等版本是最重要的,选择最容易获得且接受媒介,而不是紧追时尚,当然是指古典音乐。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937
主题: 22
帖子: 2196
注册: 2004年12月
总趋势肯定是去介质化,但这个时间会很长,电子书出现很久了,而且技术也相对成熟,目前纸质书也没被完全代替,硬件和习惯不是短时间一下能全替换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806
主题: 15
帖子: 4338
注册: 2008年6月
逻辑问题啊,潮流的意思就是不断变化的。今天这个明天那个,怎么能来统一天下呢。流行歌曲本身因为短,专辑通常也不具备整体的戏剧性目的。所以云音乐,选曲换曲才有所谓便利性。古典音乐,如果你真的听进去的话,由于题材本身决定了,并不需要这类数码的便利性。

片儿川之歌 发表于 2018-12-22 14:35
说的很对,潮流就是潮流,不管你喜不喜欢,承不承认,潮流终将一统天下,不然就不叫潮流了

左右潮流的不是个别人的意志,是技术带来的便利,资本的推波助澜,新一代的数码偏好,,,

何况,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文化属性并没有根本冲突,恰恰相反,更有助于文化的发扬光大

不想再讨论这个话题了,这话题不重要,不要占用过多版面;讨论也不会得出统一结论,就留给时间验证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21
主题: 7
帖子: 198
注册: 2017年8月
jdai 发表于 2018-12-21 22:49
考考你。去找约翰亚当斯《克林霍夫之死》。另外,马友友第一张唱片,伯姆《玫瑰骑士》,以及拉威尔《天方夜谭》,埃班德罗特录制的布鲁克纳第四交响乐。


因为注册麻烦,就不去查找了。

不过,就算没有,也无关要紧,决定事物性质的是主要矛盾,您这么聪明的人当然明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21
主题: 7
帖子: 198
注册: 2017年8月
agnostiker 发表于 2018-12-22 12:32
音乐离不开其文化属性。文化属性越高的东西,越不在乎所谓的这种潮流。而文化属性越差的东西却更容易和所谓的潮流挂钩。


说的很对,潮流就是潮流,不管你喜不喜欢,承不承认,潮流终将一统天下,不然就不叫潮流了

左右潮流的不是个别人的意志,是技术带来的便利,资本的推波助澜,新一代的数码偏好,,,

何况,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文化属性并没有根本冲突,恰恰相反,更有助于文化的发扬光大

不想再讨论这个话题了,这话题不重要,不要占用过多版面;讨论也不会得出统一结论,就留给时间验证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806
主题: 15
帖子: 4338
注册: 2008年6月
音乐离不开其文化属性。文化属性越高的东西,越不在乎所谓的这种潮流。而文化属性越差的东西却更容易和所谓的潮流挂钩。

片儿川之歌 发表于 2018-12-21 20:37
浩浩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最极端一点,无非就是死不改悔的老先生们随风而去才彻底退出※※舞台

试看新一代,不都彻底数码化...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21
主题: 7
帖子: 198
注册: 2017年8月
vic0561 发表于 2018-12-22 00:16
5G以前不听音乐?
真爱乐要舍得投入,而不是不想花钱蹭听。


哈,还特意挖坟去了? 能干啊你

这碟我有的,几个美金买的,信不? 要打赌吗? 嘿嘿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9.001
主题: 50
帖子: 7310
注册: 2001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 NIKON D5
片儿川之歌 发表于 2018-12-21 23:57
5G以后都不成问题


5G以前不听音乐?
真爱乐要舍得投入,而不是不想花钱蹭听。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等待验证会员
泡网分: 0.722
主题: 61
帖子: 1288
注册: 2017年1月
摆脱,听音乐不是IT,不全是技术问题。

打住,不想再聊。我听CD去了。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21
主题: 7
帖子: 198
注册: 2017年8月
LO-FI 发表于 2018-12-21 23:22
现在鼓吹streaming一统天下还为时过早。

首先是版权问题,hifi的跨label的大的streaming公司就两个: tidal和qobuz。这两家既没有涵盖所有label也没有穷尽哪家label的资源。

其次是目录管理质量问题。就像一个大图书馆,如果没有分类摆设,你如何找书?tidal现在就是处于原生态的草莽阶段,要达到唱片公司的catalog组织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走。

其次是方便性和音质的折衷,CD仍然是最佳手段。streaming说法太多,达到同样音质太麻烦太贵。题外话:昨天我这里at&t断网,我听了连个小时CD和古典FM广播。


5G以后的streaming起码CD音质了,其它的分类啊版权啊自然会解决,至于具体实现时间,5年之内吧 本帖最后由 片儿川之歌 于 2018-12-22 00:1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等待验证会员
泡网分: 0.722
主题: 61
帖子: 1288
注册: 2017年1月
现在鼓吹streaming一统天下还为时过早。

首先是版权问题,hifi的跨label的大的streaming公司就两个: tidal和qobuz。这两家既没有涵盖所有label也没有穷尽哪家label的资源。

其次是目录管理质量问题。就像一个大图书馆,如果没有分类摆设,你如何找书?tidal现在就是处于原生态的草莽阶段,要达到唱片公司的catalog组织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走。

其次是方便性和音质的折衷,CD仍然是最佳手段。streaming说法太多,达到同样音质太麻烦太贵。题外话:昨天我这里at&t断网,我听了连个小时CD和古典FM广播。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片儿川之歌 发表于 2018-12-21 20:32
列几个, 石锤一下,就算有,估计也屈指可数?


考考你。去找约翰亚当斯《克林霍夫之死》。另外,马友友第一张唱片,伯姆《玫瑰骑士》,以及拉威尔《天方夜谭》,埃班德罗特录制的布鲁克纳第四交响乐。 本帖最后由 jdai 于 2018-12-21 22:52 编辑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9.001
主题: 50
帖子: 7310
注册: 2001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 NIKON D5
与时俱进,保留传统,双管齐下。
偶已经是付费在线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用户有挺长一段时间了,在不同的网站交费。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销毁处理掉花费长时间和大资金收集的成千上万张CD,没有这样的傻瓜。现在碰到喜欢的CD依然要买,习惯了,听特定曲目方便。真成了古董更有意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21
主题: 7
帖子: 198
注册: 2017年8月
agnostiker 发表于 2018-12-21 14:46
类似的话我二十年前就听说了。的确流行音乐口水歌更适合你说的模式。


浩浩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最极端一点,无非就是死不改悔的老先生们随风而去才彻底退出※※舞台

试看新一代,不都彻底数码化趋势吗? 从音源到播放设备,万物互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21
主题: 7
帖子: 198
注册: 2017年8月
jdai 发表于 2018-12-21 14:26
我手头的碟,估计大部分你在网上找不到。


列几个, 石锤一下,就算有,估计也屈指可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9.001
主题: 50
帖子: 7310
注册: 2001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 NIKON D5
其实大大小小的唱片公司太多了,音乐版本也太多了,唱片公司是选不全的,CD版本也是选不全的,同样,也不要指望一个付费音乐网站能够涵盖所有的唱片公司和唱片,特别是过去的一些版本。即使不买CD了,也会面临在多个音乐网站付费的问题。而且,对于自己最喜欢的版本,留张CD在手上,绝对强于保留下载文件或仅仅在线听。在线音乐绝对是不全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806
主题: 15
帖子: 4338
注册: 2008年6月
片儿川之歌 发表于 2018-12-20 12:59
网络资源大势所趋,浩浩荡荡无可阻挡,预计随着5G,6G,,,开通,大规模网上正规版权消费将非常普及,赶快处理掉你手头的碟片吧,不然以...

类似的话我二十年前就听说了。的确流行音乐口水歌更适合你说的模式。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18-12-21 14:47:0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片儿川之歌 发表于 2018-12-20 12:59
网络资源大势所趋,浩浩荡荡无可阻挡,预计随着5G,6G,,,开通,大规模网上正规版权消费将非常普及,赶快处理掉你手头的碟片吧,不然以后不但不值钱,还要付一笔处理费


我手头的碟,估计大部分你在网上找不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21
主题: 7
帖子: 198
注册: 2017年8月
jdai 发表于 2018-12-20 07:18
这个要唏嘘一哈。很久没去香港了。以前尖沙咀HMV是我的圣地。有机会到港必去朝拜。本世纪初第一次找到它,汉口道,上下三层楼,古典音乐和爵士乐占了最上一层。真是气派十足。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单体唱片店。仅※※录音就排得像个图书馆,每个小提琴家钢琴家歌唱家都有单独一整排CD。想想当时国内各网站关于※※录音,各路大神亮骚显摆卖关子,高不可攀神秘莫测的样子。其实在HMV,可以一次性尽收囊中,回家慢慢欣赏,不需要具备慧眼识珠沙里淘金的神力。当然,前提是要有钱。如果预算有限,只好像小朋友在玩具店,反复纠结比较一番,挑一两件最诱人的。这是爱乐人最受煎熬的一关。其实本世纪初,唱片业已经开始风雨飘摇,HMV的唱片虽然齐全,在香港却是最贵的。一张CD多在150港币左右。过了没几年,汉口道的HMV开始紧缩规模,古典音乐的卖场越来越局促,而我也开始转战香港唱片(Hong Kong Records),那里依然维持了很大的地盘。但是偶尔还会去HMV逛一逛,找找别处没有的东西。可是眼见着这家店越来越小。最后HMV终于搬离汉口道,去了新建的国际贸易大厦楼上一个不显眼的角落。这是混一天算一天的架势。十多年,它划过了流星陨落的轨迹。

其实古典音乐并不等于唱片。唱片只是一个载体。最本源的 ...


网络资源大势所趋,浩浩荡荡无可阻挡,预计随着5G,6G,,,开通,大规模网上正规版权消费将非常普及,赶快处理掉你手头的碟片吧,不然以后不但不值钱,还要付一笔处理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vic0561 发表于 2018-12-19 23:52
HMV香港实体店关张。日本还有很多店。估计日本版权管的太严,要不就是日本人太保守。


这个要唏嘘一哈。很久没去香港了。以前尖沙咀HMV是我的圣地。有机会到港必去朝拜。本世纪初第一次找到它,汉口道,上下三层楼,古典音乐和爵士乐占了最上一层。真是气派十足。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单体唱片店。仅※※录音就排得像个图书馆,每个小提琴家钢琴家歌唱家都有单独一整排CD。想想当时国内各网站关于※※录音,各路大神亮骚显摆卖关子,高不可攀神秘莫测的样子。其实在HMV,可以一次性尽收囊中,回家慢慢欣赏,不需要具备慧眼识珠沙里淘金的神力。当然,前提是要有钱。如果预算有限,只好像小朋友在玩具店,反复纠结比较一番,挑一两件最诱人的。这是爱乐人最受煎熬的一关。其实本世纪初,唱片业已经开始风雨飘摇,HMV的唱片虽然齐全,在香港却是最贵的。一张CD多在150港币左右。过了没几年,汉口道的HMV开始紧缩规模,古典音乐的卖场越来越局促,而我也开始转战香港唱片(Hong Kong Records),那里依然维持了很大的地盘。但是偶尔还会去HMV逛一逛,找找别处没有的东西。可是眼见着这家店越来越小。最后HMV终于搬离汉口道,去了新建的国际贸易大厦楼上一个不显眼的角落。这是混一天算一天的架势。十多年,它划过了流星陨落的轨迹。

其实古典音乐并不等于唱片。唱片只是一个载体。最本源的古典音乐,都是一次性的。如果做成唱片,就成了可以无穷反复的东西。然而世界上作曲家就那么些,曲子就那么些。弄一套唱片回家反复播放,等于堵住了后来其他乐团和乐手的表现机会。所以一套唱片越是永恒,唱片工业的容量就越是有限。艺术是常青树,但工业则是有生命周期的。

其实香港永远不愁没地儿买CD。散布全城的,仍有各种各样的大小公司和店铺摊档。每个店铺各有自己的术业专攻。在旺角通菜街,有一间门面不起眼的威威CD,虽然地方狭小,但是应有尽有,各种※※都有,连SACD也琳琅满目。如果自己不想费力淘碟,只要问店员,他多半能在一分钟里找到你感兴趣的东西。

HMV是个值得怀念的地方。昔日那种丰盛壮观,处处彰显的高级品位,虽然有虚荣和浮华的嫌疑,却实在是网购和下载以及音乐厅的现场体验都不能代替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9.001
主题: 50
帖子: 7310
注册: 2001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 NIKON D5
HMV香港实体店关张。日本还有很多店。估计日本版权管的太严,要不就是日本人太保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21
主题: 7
帖子: 198
注册: 2017年8月
@猪头唛,你还好吗? 露个面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573
主题: 50
帖子: 16370
注册: 2013年9月
jdai 发表于 2018-11-20 19:37
:乐评文章究竟应该怎么写,方能博得读者芳心?现在纸媒体已彻底退出江湖,精英作者的文章再也不能花几块钱就一揽子收入囊中慢慢读。现在我们读文章都是从网上自媒体获得。文章很多,但泥沙俱下。前几天柏林爱乐来深演出,自然又在爱乐圈内一场轰动。深圳音乐厅公号随后登出几篇观众乐评文。这两场演出我没有看,所以就特别留意了一下这几篇来自听众的观后感。有人心潮起伏,顺手写到,回想25年前,自己揣着1千多块钱来深圳闯荡,如今已经在CBD安家,而且有房无贷,看了两场音乐会,票价都超过五千多哟。幸福感俨然满溢。可是这跟柏林爱乐的演出有个毛关系呢。还有一篇,着重写杜达梅尔和柏林爱乐对马勒第五交的处理,也是写得心潮澎湃翻江倒海,从上帝扯到佛祖再到※※,从个人命运扯到夫妻性格和感情,文笔华美无比。可是这跟音乐会有什么关系呢。还有一篇,不厌其烦,写小号奏了一段什么什么,然后小提琴奏了什么什么,貌似整部交响乐全听懂了。可是复述一遍曲子结构,真的重要吗?我们可以自己听吖。只有一个人,大着胆子写到,当晚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太偏重音色唯美,而气韵上不够深沉。

是否不够深沉,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也许换了我去听,会觉得恰到好处呢。所以,乐评文章,在如今这个 ...

听懂瓦格纳为什么要读金庸武侠?他的意思莫非是外国人都听不懂瓦格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芒果台最近搞了一个别致的音乐综艺节目叫做《声入人心》。称其为别致,是因为这档节目全由美声歌手担纲。共有36位之多。更有甚者,全是小鲜肉,年纪多在20岁左右,不超过30岁。最小的18岁。通常说来,美声歌手在这个年纪,武功并未完全成熟,还没到巅峰状态。显然是电视台为了电视屏幕养眼好看,才搞了年龄歧视。以貌取人。其中两位最年轻的,一个18岁,简直还是小盆友,脾气任性,累了就不肯排练,“今天都练了三遍啦。” 穿着运动服就来试唱,在舞台上走路姿势像只猴子。唱得也很差。还竟敢用意大利文。当然也有好几个唱得很棒的。有个上音的学生,姓王,20岁的男高音,唱高音C就跟玩一样,华丽无比。还有个※※※艺术学院培养的男高音马佳,唱意大利歌剧也是一级棒,气息雄壮,音色颇有金属光泽,是很有前途的英雄男高音。这样的人纯属天才。中国现在有很多。年轻的美声歌手后继有人。世上任何事情都要尽量在年轻时做。年轻人唱美声,身体条件比油腻中老年好得多。不用担心他们气息不够,甚至不用担心唱破音。头脑灵活好用,学得快。选手中竟然还有两位假声男高音,而且是国内培养的。其中一位姓高,音色华丽无比,气质却又不娘炮。另一位好像姓黄,喜欢搞笑,唱歌时动不动把西洋歌曲改成花鼓戏腔调。国外培养的选手也有。伯克利和朱丽叶都有。其中一个男中音,唱得极其棒,却始终不得评委好脸色。每每眼泪汪汪地下台。说到这三个评委,竟然有两位是搞流行音乐的。尚雯婕,不但不是学美声的,甚至连学音乐的都不是。就来做古典音乐评委。芒果台的脑洞确实很清奇。还好有廖昌永在评委中坐镇。

这台以小鲜肉为最大卖点的电视节目,出发点显然是要拉拢普通吃瓜群众,搞跨界风格。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尽量拽在一起。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一个高级一个低俗,糅杂到中间状态是什么?音乐剧。用美声风格唱时代小曲。所以36位小鲜肉中,有相当比例是音乐剧演员。自此才知道,原来国内音乐剧的演出市场已经这般热闹啦。来的几个人,据说是国内音乐剧一线红星。确实唱得很好,又会表演,甚至还会跳舞。当然咯,比起正宗的美声男高音男中音,音乐剧演员就像个半成品。而比起正宗的流行歌手,又显得过时。所以,如果真正对声乐感兴趣的吃瓜群众,是不能停留在音乐剧的,必须听真正的歌剧去。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乐评文章究竟应该怎么写,方能博得读者芳心?现在纸媒体已彻底退出江湖,精英作者的文章再也不能花几块钱就一揽子收入囊中慢慢读。现在我们读文章都是从网上自媒体获得。文章很多,但泥沙俱下。前几天柏林爱乐来深演出,自然又在爱乐圈内一场轰动。深圳音乐厅公号随后登出几篇观众乐评文。这两场演出我没有看,所以就特别留意了一下这几篇来自听众的观后感。有人心潮起伏,顺手写到,回想25年前,自己揣着1千多块钱来深圳闯荡,如今已经在CBD安家,而且有房无贷,看了两场音乐会,票价都超过五千多哟。幸福感俨然满溢。可是这跟柏林爱乐的演出有个毛关系呢。还有一篇,着重写杜达梅尔和柏林爱乐对马勒第五交的处理,也是写得心潮澎湃翻江倒海,从上帝扯到佛祖再到※※,从个人命运扯到夫妻性格和感情,文笔华美无比。可是这跟音乐会有什么关系呢。还有一篇,不厌其烦,写小号奏了一段什么什么,然后小提琴奏了什么什么,貌似整部交响乐全听懂了。可是复述一遍曲子结构,真的重要吗?我们可以自己听吖。只有一个人,大着胆子写到,当晚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太偏重音色唯美,而气韵上不够深沉。

是否不够深沉,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也许换了我去听,会觉得恰到好处呢。所以,乐评文章,在如今这个年代,基本成了多余无用甚至是浪费读者时间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多年来我不再写一本正经的乐评文章的基本原因。即便写了,也是网上灌水,自娱自乐,而不是博名声混稿费。我以前认识的几个爱乐高手,也早已不再写乐评。即使继续写乐评的,也侧重写乐团和乐坛的各种宫斗和狗血。

有些宫斗和狗血剧情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音乐周报》公号,写深圳乐团成立的经过。那是在八十年代初,深圳还是歌舞厅的天下,乐团乐手们排练时,椅子边上放着摩托车头盔,因为下班后要去歌舞厅赶场子。那时他们的集体宿舍,连空调也木有吖。再有一篇文章谈90年代初※※乐团改制,92年时,※※乐团水准已经相当差,周围一片解散的呼声。乐手们惶惶不可终日,在解散前夕,跟着小泽征尔还是李心草,卖力演奏了两场马勒还是肖斯塔科维奇来着,总之,音乐会忽然超水平发挥。老家伙们想证明乐团雄风犹在。然而最终还是改制了。乐手重新考试上岗,不及格的立即淘汰。这年头人人都不容易混吖。

乐评文章就应该这样写。然而能写这些干货的乐评人,寥寥无几。如果写作曲家轶事和创作过程呢?当然可以。不过,这年头,相关信息和文章多如牛毛,根本不稀奇。即便百度一下,也能找到很多。所以,纸媒体式微,BBS式微,真正的乐评界江湖大佬都干别的去了。把竞技场让给那些半吊子写手,既不是音乐科班,也不是音乐圈的专业人士,抓住机会忆苦思甜炫耀自己有房无贷的那种。还有一次,在一个微信群里,有个名校毕业生,堂而皇之宣称,要听懂瓦格纳,必须先读金庸武侠。

古典音乐有没有实用价值?当然是有的。只是寻常人看不见。以前有政界贤达和学界泰斗,身体力行听古典音乐,并现身说法,力图证明古典音乐对他们的成长和成就有所裨益。可是这些文章仍旧显得牵强。古典音乐的实用价值,其实是训练听者养成收放自如的思考和表述习惯,注意节奏感,注意高潮低潮,注意重点的凸出和逻辑的自洽。在结构上,音乐的高中低频段,都要有充分展现,方能丰满完美严谨。比如绘画,既要有精致的高光和亮部,也要有层次丰富饱满的暗部。高光和亮部相当于乐团的三角铁和竖琴,而暗部,相当于大提琴和定音鼓。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相当丰满和完整的中频乐器之上,也就是说,要有经得起推敲的中间色调和织体。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古典音乐当红巨星,一般很少跟其他巨星同台献艺。去歌剧院,一场演出若能亲睹一位,就已经深感荣幸。还是在家听唱片比较好。只要你愿意,一个小时之内,几位十几位大师,随意找出来听。只要你手头有碟。有不少唱片,本身就是巨星荟萃,把各个明星的著名演出,汇聚到一张唱片,所谓集锦碟。

下面这张集锦碟,令见多识广的我,也不禁感到惊喜。这是一张莫扎特歌剧咏叹调集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看看它的歌手阵容,帕瓦罗蒂,多明戈,约纳斯·考夫曼(这还是当今德国红人呢),拜伦·特费尔,安娜·奈瑞贝科(当今俄国红人),卡巴耶,弗莱明,普赖斯,斯图德尔,卡娜娃,巴托莉。

指挥阵容,卡拉扬,索尔蒂,马林纳,麦克拉斯,※※※·※※,哈农库特,郑明勋,科林·戴维斯,阿巴多。

我的天哪。这么多如雷贯耳的牛人,一起来演出莫扎特歌剧咏叹调。一般来说,集锦碟选题很少专注某位特定作曲家。一般都是选定某个国家,比如意大利,或者某个风格,比如浪漫主义。像这样聚焦在莫扎特一人身上,也只有莫扎特够格享受这样的追捧吧。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莫扎特写了不少歌剧,但并不是歌剧演出市场的大热门。吃瓜群众一般更喜欢听浪漫主义歌剧。首选意大利,其次是法国。最近中国歌剧院竟然原创了一部纯粹俄罗斯风格的浪漫主义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拿到俄罗斯演出,而且是马林斯基剧院,结果在当地大获成功,一票难求耶。

说回这张莫扎特咏叹调集锦碟。莫扎特的古典主义风格,初听起来彼此旋律相似,变化不如意大利歌剧丰富,歌手个人风格也不像意大利歌剧那么鲜明突出。所以起初我并没在意是谁在唱。

这张碟隶属于去年买的莫扎特全集大※※。跟那个山灵SACD机一起入手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张碟的大※※,迄今还没有听完呢。所以我在赶时间。随意拿一张碟就放,既不看先后顺序,也不看演出阵容。直到我听到这张集锦碟的第五首,忽然被它吸引了过去。这个男高音是谁,他不是我们通常概念中的莫扎特男高音。他的声音格外高亢,头腔共鸣并不像别人那么圆润,胸腔共鸣更显得直接而硬朗。我没学过声乐,不知这番关于头腔胸腔共鸣的描述是否准确。总之,这个唱法,直截了当,孤傲,颇粗犷,甚至野性。我忍不住跑去看了下CD封套。原来是帕瓦罗蒂。他唱的《费加罗婚礼》选段。这种风格,当年想必会迷倒万千女粉丝吧。我印象中,帕瓦罗蒂是意大利歌剧专业户,好像没有演过莫扎特歌剧。这个录音令我非常惊讶。当年巅峰状态的帕瓦罗蒂,嗓音真是令人叫绝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关于古典音乐之我见(第四期)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