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侃侃导演吧——从塔尔柯夫斯基说开去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493 回帖:42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771
主题: 339
帖子: 3180
注册: 2001年12月
这篇文章更象是观后随感,《乡愁》象是个个引子。但这样感性的文章是我所喜欢的,所以转贴在这里。



作者:小猫,真实姓名不详,年龄很小,是个女孩。



-------------------------------------------------------------
TAKOVSKY《乡愁》(《绝症》)
作者:小猫

(一)

很多时候,在永恒的秘密面前,我只是个求而不得的迷路孩子,是被上帝遗弃的疯子,是人类的自私的病人。自私丑陋残酷编织的虚无的罗网让我窒息却摆脱不得,我头顶的恐怖的奥秘让我蜷缩在罗网中自我欺骗。我在苦难中期盼着结束。

然而绝望生出汪洋,穿过激流旋涡海啸,带我滑入无底的深渊,无边的寂静。我在梦中看到失重的宇航员,看到上帝在梦中创造着宇宙的诞生或毁灭,那是怎样的地方,欢乐不曾染指,忧伤也没有浸入,幸福、痛苦、虚无只是空洞的字眼,对于那个地方,即使现在我也不得不保持沉默。

我曾经很害怕,我害怕我一旦开口,就再次感染绝症。我害怕语言、记忆、人群,就象人们害怕我的沉默。人们在我空洞的眼中寻找他们自己的病症与解药,然而一切都与我无关。我拒绝关注人们的苦难,拒绝残酷的欺诈的甜蜜的光鲜的诱惑,拒绝进入世界的任何领域。在这符号世界,我只想消失。任何人,无论是谁想打破我的沉默,我将毫不留情抱之以恶毒。

但如今,在这部电影面前,我知道我错了。语言将是我消失的方式。紧贴着这从不属于我、却与身俱来亲切的沉默,即使鲸鱼的啼哭也将湮灭。如同烛光在无尽的黑暗中消融,婴儿“咯咯”的笑声被晨风吹散。

(二)

我承认,这部电影曾经让我焦虑烦闷,我曾试图在其中寻找答案,可我只找到我的精神迷宫,自我陶醉在自己的绝望中。激情与虚无就是我看到的字眼,我无法摆脱的绝症。我迷失在电影中,正如我迷失在世界中。所以,相当长的时间,我在拒绝世界的同时,也拒绝这部电影。

但是现在,整部电影对我来说,如同时间之河,将我全部的病痛洗礼,既是我沉默家园的宁静亲切,又是我全部情感的印射,流水般呈现每一个影象,又让每个影象在炙热的情感中焚毁。当电影结束,留下的只是真实,如同一次祈祷结束,世界将再次呈现儿童的微笑。

我相信,这不是我的电影,也不是TAKOVSKY的,这部电影在洗礼我的时候也在治疗着TAKOVSKY自己的绝症。我在电影中消失,他也在电影中消失。

刘翔在他的影评中批评章明的功利心态,说他醉心于分析一个诗人的直觉。他说他没有野心“企图告诉你一个真正的TAKOVSKY”,可他自己在最后还是把TAKOVSKY定义在俄罗斯文化中,他把TAKOVSKY说成是“命中注定要倍受煎熬的伟大诗人”,是“爱就是牺牲”的俄罗斯圣愚。他引用了TAKOVSKY本人的话:诗人的使命是激起心灵的震颤,而非培养崇拜偶像的人。可是他最后又说“TAKOVSKY的伟大的精神力量凌驾于一般意义的电影技法之上,他的杰出的电影影像表达能力直接来源于其深厚的文化背景,来源于他圣愚传统的伟大人格力量和对人类的大爱。将其影子深深地勒在天空的黑曜石上。”刘翔就这样将自己区别于章明的功利,但我以为,如果说章明只是身为导演的功利,只是一个导演的野心去分析TAKOVSKY,那么刘翔就是身为诗人的功利,以诗人的野心去理解TAKOVSKY。

当然,TAKOVSKY自己说““电影比自身更加伟大──至少,如果它是一部真正的电影。它拥有的思想、理念总是比作者有意识地放入的还要多。宛若生命的持续递进、变换,允许每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并感受每一个分离的瞬间”。

所以,那个有着伟大人格的将其影子深深地勒在天空的黑曜石上的人不是TAKOVSKY,而是刘翔自己。

 我相信,一个真正的导演,真正的诗人,应该懂得如何让自己在作品中消失,应该懂得他不是要告诉人什么,他只是在做他自己的事。保尔.瓦雷里放弃写诗研究哲学,多年以后重归诗坛说过一句话:我不想说什么,我只是想做些事情,而正是这种想做的愿望决定我说些什么。

(三)

刘翔说文化是伟大的,我不否认,但我同样以为,任何文化都是有病的。在任何文化中的个人都是有病的。一个民族的诗人、艺术家、哲人,在我看来非但不是健康的人,反而是病得更重的人,当然他们比其他人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病。但我看到很多创作者无视自己的病,通过创作向自己或别人证明自己的健康,通过创作确认自我,自欺并且欺人,这是非常让人沮丧的事。他们的作品是一种诡辩,他们的创作只能加重自己和文化的病,他们的生存是一种煎熬。

我相信:创作者应该真诚地自称病人,接受世界的治疗,而非创作者治疗世界。当然,我所说的世界并不是个明确的概念。创作可以是一种祈祷,但创作者应该学会向上帝祈祷,而非自己充当上帝。

读者也不应被动地接受或者力图寻找创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通过阅读证明自己的健康,寻求对自己的评判、确认。

人们应该学会天真。否则,所有人都摆脱不了文化的伟大病。

回到这部电影——《乡愁》(《绝症》),正如刘翔所说,最鲜明的是其中的俄罗斯精神,这种俄罗斯精神,刘翔已经提及很多。当然,还有电影语言,这个有专业人士分析,我也不想多说。

现在回忆起来,我想我初识TAKOVSKY,也是因为我个人对俄罗斯文化的认同感,俄罗斯实在和现代中国相近,“俄罗斯精神是苦难与顿悟的哲学”,TAKOVSKY在〈乡愁〉中的确表现了重要思想“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牺牲精神,即妥斯拖耶夫斯机精神。从妥斯妥耶夫斯基到白银时代宗教思想家的路子,再从西方到东方,苦难与顿悟的两极,恰恰也是我个人的心路历程,这或许是我偏爱TAKOVSKY的原因,我偏爱俄罗斯的原因。

当然,也正是这个原因我对俄罗斯文化的病态更是深有感触。现在,我看到很多有关〈乡愁〉的文章都是在表达写作者自己对这种文化的认同,对牺牲精神的认同,比如刘翔的文章,包括我自己最初的时候,尽管我没写出来。但我以为光有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电影中多米尼克的自焚恰恰是这种文化病态的极端反映。而我又不无沮丧地看到竟然有人只重视多米尼克,却忽略了这部电影本身。

当多米尼克站在马克斯。奥瑞里阿思的塑像上演说自焚时(马克四从师于斯多葛派哲学,可是他的《沉思录》却绝非斯多葛派所能概括,“存在主义”翻出他来非常自然。多米尼克的思想与他的思想都关乎人的存在,可是相不同的,马克斯体验内心的宁静,而多米尼克却走向自焚。这当然可以归为现代消费文明与人的不协调这一现实,而从这种现实也可以解释戈尔恰耶夫对俄罗斯的绝症似的苦思,俄罗斯家园、尤金尼亚、临盆圣母教堂、垃圾、戈尔恰耶夫的鞋子等等的象征意义。但我也坚决反对仅仅将这种不协调归之于现代文明与人,尤其是现代两个字。TAKOVSKY提供了象,绝非意义本身)

TAKOVSKY安排的一切,比如癫痫病人,比如贝多芬音乐的走音,比如几次打火都不成功。显然把TAKOVSKY等同于多米尼克是一种错误,更何况还有另一个人物戈尔恰耶夫。多米尼克的自焚如同川端的自杀,三岛的剖腹一样,是一种自我精神危机的解决方式。当然,在他们身上也集中体现了整个文化的病态,集中体现了我们每个人的病态。

刘翔引用TAKOVSKY“必须高于电影,寻求完全的表现”这句话,由此引出文化、精神、人格,而我以为,电影在TAKOVSKY那句话里本身就意味着文化,必须高于电影意味着高于文化。借用海德格尔的表达,我称高于文化的为存在。

这部电影,我看到的绝不仅仅是俄罗斯文化,影片最后逐渐走向明朗的绝不是圣愚精神,整部电影作为整体的存在已经超越了文化本身。影片最后一个缓慢的拉镜头给出全景的构图——戈尔恰耶夫平静地坐在意大利式教堂中的俄罗斯家园里。可以看成这种象征。

我以为如果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必须学会既扎根于我们的文化,又超越文化,在这过程中经受痛苦、错误的洗礼是必然的。我同样引用TAKOVSKY的话“一个人能够重建他与自己灵魂源泉的盟约,以此恢复他与生命意义的关系。”这绝不是刘翔所说“他身上典型的俄罗斯人的两极情绪又使他突然从绝望转向某种近乎离奇的希望。”

(四)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还非常的苦闷,可是写完之后,我却感到又回到了苦闷之前的宁静的喜悦,我想这是我目前的祈祷,我相信一个人即使不写作,在现实中也同样能获得这种喜悦,可是不得不承认,现实中无不渗透着整个文化的病态,没有哪个人能一直免疫,人们必须有自我解救的方式,这个方式因人而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7.183
主题: 44
帖子: 3974
注册: 2002年12月
“你那边几点”是今年最让我感动的片子,
“云上的日子”也喜欢,里面的男主人公拿的相机是G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61
主题: 252
帖子: 2223
注册: 2003年3月
只看过《伊万的童年》,觉得还行。《雕刻时光》名气挺大的,见到了一定买来看看。

说到《伊万的童年》,就想起《野草莓》。一个童年,一个老年。《野草莓》更打动我一些。

我喜欢的导演:
库布里克:精美的画面(拍照的人应该看看)。他的主题我也不反对,哈哈。
马丁-斯科西斯:除最新的《妞约黑帮》太差外,其它的都还可以。
陈果:很写实的(不知道这样说是否恰当)
《你那边几点》是蔡明亮的吧,也喜欢。
当然还有黑泽明。不过他后期的《梦》太差了,比起《云上的日子》差远了。不过,安东尼奥的看的不多,还看过一部《夜》。挺佩服他的,真是那样说的:人家拍一个人走路,就是艺术!

其它的,零星的有一些,就不说了。

对于那些有太复杂“电影语言”的,还是没法欣赏,比如《公民凯恩》,尝试了几次,都没看完;《8 1/2》,稀里糊涂;《橡皮人》,更是睡着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771
主题: 339
帖子: 3180
注册: 2001年12月
忙中出错,希望斑竹将⑤⑥插图对调,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7.183
主题: 44
帖子: 3974
注册: 2002年12月
很高兴坛子里有人喜欢塔尔柯夫斯基,希望能与你好好交流交流电影。
他的片子只看过“乡愁”,说实话,没好好看,没完全看懂,买了《安德烈·鲁勃廖夫》,还没看。
我喜欢的片子:“十戒”、“绿光”、“性、谎言、录象带”等等,好多好多,至于导演,我最喜欢日本的北野武,他的“菊次郎的夏天”、“去年夏天宁静的海”都很棒!
很喜欢台湾的蔡明亮,呵呵,看他的片子感觉就是在看自己。
喜欢越南的“恋恋三季”、“青木瓜的滋味”。
喜欢的有很多。

[nicknack 编辑于 2003-05-26 19:3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771
主题: 339
帖子: 3180
注册: 2001年12月
①1960年,创作毕业短片《压路机与小提琴》,获纽约学生影展首奖。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771
主题: 339
帖子: 3180
注册: 2001年12月
②1962年,完成《伊万的童年》,同年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伊凡的童年》使我相信,人的童年不仅可能慢慢逝去,而且可以被骤然杀死。也使我看到,在一个又一个被贸然展开的灾难场面过后,伊凡的童年在影像中重新诞生了:母亲微笑的面庞,河滩上夏日的白沙,嬉戏的小女孩和小男孩跑进清澈的水面,一棵烧焦了的黑色树桩,暗示着复活的期待。
  
    塔科夫斯基使用了那么强烈的美好影像作为丑与灾难的对照:河的“此岸”的美梦与现实——白桦树林,小女孩,雨中的苹果,夏里亚宾唱片上的俄罗斯民歌,玛莎和霍林初燃的爱情。它们与河的“彼岸”的噩梦般的现实——被绞死的苏军侦察兵的尸体胸前写着“热烈欢迎”的字样的现实相割裂,又相重合。※※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行进,残破的风车架和备受蹂躏的大地,把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衔接起来,混合成一体。
  
    在《伊凡的童年》对面,我们只能全盘赞同塔科夫斯基的立场。那是事实,人类亘古未改的战争与毁灭的冲动,以及其结果,以及无辜的人们对那苦果无条件的咀嚼和吞咽。

“‘请记住这个名字:安德烈·塔尔柯夫斯基’,米哈依尔·伊里奇·罗姆非常坚定和隆重地说。这是在‘电影之家’,刚刚放完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苏联国立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的第一部故事片,片名《伊万的童年》。这时是1962年早春。……聚集在大厅里的全是精英。罗姆说,坚定地重复说,‘这就是它,它就是今天的电影语言。’这部影片的作用,就象一块劈柴投进燃烧的炉膛……”苏联电影评论家卓尔卡雅二十多年后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
  “‘电影语言’在1962年的早春再次成为制片协会的讨论焦点……我记得有一回聚会快结束时,米凯尔·罗姆情绪激动地说了类似这样的话:‘各位,待会儿我们要看的是一个前所未见、很棒很棒的电影。相信我,这真的是部才华横溢之作。该片的导演叫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另一位苏联电影评论家图洛夫斯卡娅也在二十七后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可以想见,1962年早春“电影之家”的那次电影人聚会,中心人物只有一个:安德烈·塔尔柯夫斯基;缘由是:聚会上放映了他的电影处女作品《伊万的童年》;有关这部电影的讨论焦点是:“电影语言”。罗姆是苏联国立电影学院的教授,声名显赫的导演,而塔尔柯夫斯基刚刚从电影学院毕业,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前者为后者和他的电影处女作而激动,足见后者非等闲之辈。而大厅里的“精英”们能将《伊万的童年》摆到“电影语言”这个层面上热烈辩论,显然因为这部电影和它的导演与众不同。
果然,这一年晚些时候的威尼斯电影节,《伊万的童年》大放异彩,连同它的导演,一起成为云集于此的世界各地电影人的热门话题。塔尔柯夫斯基仅凭一部处女作便征服了电影界,确立了自己的国际地位,非但如此,他在此后24年的电影生涯中不断地以自己独特而深邃的电影思考和电影实践攀登电影艺术的高峰,无论是当时还是后来,都令世人刮目。
单纯而浪漫地喟叹人生,对塔尔柯夫斯基来说只是学生时代的事。在第二部影片同时也是他的第一部长片《伊万的童年》中,塔尔柯夫斯基不但惊人地直面个体的脆弱与人生的残酷,更将触角探向人类※※。《压路机与小提琴》中“成长的烦恼”这一不和谐音到了《伊万的童年》这里突然变奏并加强:凝重、阴暗、痛楚,这是无处不在的战争现实,是影片的主部主题,而副部主题是伊万的梦和记忆。按玛·图洛夫斯卡娅的说法,影片所展现的是一个“撕裂的世界”,伊万活在两种时间里,一个是残酷阴暗的战争现实,另一个是明亮的梦和记忆。而这个撕裂的世界不仅仅属于伊万,更属于一代人,连同塔尔柯夫斯基在内的一代人。战争时期他们正度着自己的童年,战争的阴影沉淀在他们童年的血液中,这阴影将伴随他们一生直至他们离开这个世界。图洛夫斯卡娅的见解无疑是正确的,《伊万的童年》首先是一部反思战争的影片,由※※※分子挑起的这场战争摧毁了原本美好的生活,吞噬了无数象伊万一样无辜的生命,并给活下来的人留下永远不能消除的心灵创伤。图洛夫斯卡娅认为《伊万的童年》的主题是反战,并且就这个主题来说影片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仅仅理解到这儿是不够的,我认为反战这个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只是表层的主题。换句话说,《伊万的童年》有更深一层的主题即哲学层面的主题。
还是从影片的结尾说起吧——塔尔柯夫斯基一直认为电影在形式上最接近于音乐,“在电影作品的一般形式中结尾最重要,正如音乐作品的结尾一样” 。音乐尤其是交响乐的结尾乐段,往往是主题的强化和升华。对塔尔柯夫斯基来说,电影也是这样。所以在研究塔尔柯夫斯基电影时,对每部影片的结尾做分析是很重要的。
《伊万的童年》一片的结尾:伴随着两个德国兵的画外音,是阒无人迹的盖世太保大楼的空镜头,从画外音我们知道,伊万被他们杀害了。切入镜头:伊万的母亲对伊万微笑,伊万饮水桶中的水,伊万的母亲提起水桶,挥手。音乐起,化入镜头:伊万与许多孩子一起在河边做游戏,最后奔向岸边,一棵焦黑的枯树吞噬了他。按常规,这一结束段落是不符合情节逻辑的,因为此时伊万已死,伊万不可能再有回忆、梦或者幻觉了。这正是塔尔柯夫斯基电影与众不同之处。塔尔柯夫斯基认为,在电影素材的展开方式上重要的“不是逻辑,不是故事”,而是“情感与情绪的变化”,逻辑和故事是戏剧艺术的依托,电影不然。说得更明白点儿,电影镜头应该按照“诗意的联想”或“通感”的方式来组织。
我认为,影片结尾超现实的“梦”的段落,跟影片中其它几个“梦”的段落,不仅仅在修辞上形成照应关系,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揭示了影片的深层主题:※※的演进是以牺牲为代价的,它具有悲剧性,因为※※时间中永远融汇着那些牺牲者的个人时间。《伊万的童年》的结尾无疑昭示我们:伊万没有死,他还活着,活在活着的人的记忆里,活在不断演替的※※中。伊万的个人时间融在※※时间中。《伊万的童年》是根据B·鲍高莫洛夫的短篇小说《伊万》改编的。原著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以上尉加里采夫的视点对小侦察员伊万展开回忆。而银幕上,视点客观化、全知化了,我们不但看到了伊万的梦幻,还看到了若干※※纪录片镜头。个人时间和※※时间的关联在这里产生了。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尔·萨特对《伊万的童年》有独特的看法。他认为,伊万是一个“在暴力中长大、自身中也浸透了暴力的孩子。当纳粹分子杀死他的母亲,消灭他的乡亲的时候,就把他也杀死了。但他还活着,活在过去,活在他的亲人在他身旁倒下去的那一刻里。”“对这个时时甘愿一死的小孩来说,白昼和夜晚没有区别。他始终不是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他的行为和幻梦紧紧纠缠在一起。”“对这个孩子来说,整个世界都只是一种幻觉,而他自己,他的古怪和苦行,对他周围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幻觉。正因为如此,影片的第一个场景就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既是现实的又是梦幻的世界……” 萨特这里所说的“活着”,指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肉体,而是精神。在精神层面上,梦境和幻觉对于伊万来说是“实在”的、“真实”的,而他周遭的现实世界反倒是“一种幻觉”,是“虚无”的。萨特站在哲学高度上体会塔尔柯夫斯基的这部电影,从特定的角度入手,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时间母题。
一些研究者曾从※※和个人的关系这个角度,将《伊万的童年》和爱森斯坦的《伊万雷帝》做比较,如弗雷里赫。弗雷里赫在《塔尔柯夫斯基与爱森斯坦》一文中谈到上述两部影片时说,“它们所记录的时代是悲剧性的,因为那个时代是通过其恶的一面而向前发展的。※※制服恶,但也产生恶。这就是伊万雷帝,也是小小侦察员伊万的辩证法。”
伊万是一个和嘎子几乎同龄的俄罗斯少年,父亲在抵抗※※※的战斗中牺牲,母亲和妹妹失散。他跟着父亲的一个朋友到前线当上了一名侦察兵,他投身战争的目的就是复仇。伊万的性格并没有嘎子那样开朗,甚至可以说他还有些忧郁。影片将严酷战斗历程和伊万的四个梦境交织在一起,奇怪的是导演对伊万取得辉煌战过的兴趣要远远逊于他对伊万的梦境的呈现。伊万也并没有赢得战争的胜利,而是最后被敌人处以绞刑,“未长大成人的伊万不得不投身到战争中,他成了战争中的一颗螺丝钉。伊万绝不是军队的骄傲和喜悦,他是他们的伤痛,……伊万是一个被成人情感啃蚀的小孩,他在战争中丧失他的童年,因为过着成人般的生活而死亡。”(导演语)《伊万的童年》(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1962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中,以意味深长、恐怖而且真实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伊万在战争中丧失童年的全过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771
主题: 339
帖子: 3180
注册: 2001年12月
③1966年,完成《安德烈·鲁勃廖夫》,1969年获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

《安德烈.鲁勃廖夫》的背景是15世纪。为了不使影片陷于风格化、假定性的境地,塔科夫斯基确定的创作目标之一就是“为现代观众再现15世纪的真实世界”。
  
    塔科夫斯基成功地用长镜头避免了人为的、故意制造的所谓节奏感。他的聚精会神的“凝视”,使影片内部的一切都立体起来。
  
    对于影片色彩的看法,我认为他的观念至今依旧相当中肯有力。他认为,彩色电影遵循的是绘画和彩色图片摄影的美学准则,一旦在活动摄影中加上彩色,就很容易等同于活动的油画,往往来得过于艳丽,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他直率地认为,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的彩色抹煞了真实感,是一部差电影。
电影摘要式的开端反映出贯穿在整部影片中的神秘潜流:一个农民偷偷潜入一座塔中,乘上一个简陋的热气球,暂时地成功升入高空,但最终重重地摔到地上。剖析<<安德烈、卢布烈夫>>的每一部分来获取它的解剖学特征,不仅会是长篇累牍的,也会是完全个人化的。<<安德烈、卢布烈夫>>完全以黑白胶片拍摄〔除了结尾,),大量使用了长镜头和流动跟拍。观看<<安德烈、卢布烈夫>>是一次视觉和思想之旅:关于卢布烈夫的生命的主题阐述,关于中世纪俄罗斯凄凉生存状态的洞烛,关于探索精神和艺术之光的冥想。不同于片名所暗示的,影片并非关于这位俄罗斯圣像画家的传记;事实上,卢布烈夫〔Anatoli Solonitsyn〕近似于一个外围角色:一个中世纪生活的编年体记录者,试图在缺乏灵感和协作的荒芜世界创作宗教艺术。塔可夫斯基的兴趣不在于通过极端的献身或伟大悲悯的行动来提升卢布烈夫。卢布烈夫只不过是一个凡人:一个被淫荡的异教妇女所引诱的僧侣,一个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教堂壁画的艺术家,一个犯了原罪的※※徒。卢布烈夫保留到今天的作品是关于他在狂暴骚乱的世界里奋力寻找美和内心平静的一个见证。这一主题被塔可夫斯基悲剧性的短暂一生重演:人受制于他的环境,并且是它的结果。
卢布烈夫游牧式的生活不仅仅由于他巡回性的工作,而且是他的精神漫游的象征。卢布烈夫通过严肃的僧侣生活寻求内心平静,却被无常所折磨。环境的骚乱依照※※次序由享乐主义的农民,异教仪式和鞑靼人的入侵所表现,并隐喻了卢布烈夫的矛盾心理和精神的崩溃。在电影语言上,塔可夫斯基以单线、循环的镜头往返于外部时空和内部时空,表现个人与周遭环境的交流。作为插叙,主题的循环还反映在铸钟时卑贱僧侣Kirill (Ivan Lapikov),头脑简单的Durochka〔Irma Raush〕,以及入狱的流浪艺人)〔Rolan Bykov〕的返回。而铸钟的监督人,一个年轻的铸工〔Stepan Krylov〕,本质上则是年轻的卢布烈夫的化身。在铸钟过程中,卢布烈夫徘徊于铸钟队伍四周。最后,在成功的敲钟声中,年轻铸工忏悔他对老僧侣的欺骗,接着摄影机慢慢移出,高升到头顶上,好象那个热气球中的农民。卢布烈夫的激情又恢复了。

尼·亚·别尔嘉耶夫。这位二十世纪初叶俄罗斯精神文化复兴运动中最具个性魅力的人物,曾通过其自传体著作《自我认知》描述了自己内在的精神历程,他在这本书中阐述了自己对于“时间”的独特理解。别尔嘉耶夫将时间划为三种:“宇宙时间”、“※※时间”和“生存时间”,他认为,宇宙时间是一种数学时间,人在宇宙时间中生活,死亡不可避免;※※时间是一条无限伸展的直线,一方面它凝聚于将来,在将来中等待意义的揭示,另一方面它又依附于过去,※※的事物由记忆和传统建构而成;而生存时间是一个点,它着眼于现在,是一种内在的时间,只属于主体世界,每个人内在地体验到瞬间,在瞬间中创造并融入永恒。别尔嘉耶夫定义的“※※时间”,跟我们这里讨论的“※※时间”在内涵上是基本吻合的。而所谓具有内在性、主体性和瞬时性的“生存时间”,跟本文讨论的“个人时间”具有包容关系,个人时间是历时的而非瞬时的,但它包含瞬时,主体内在的无限瞬时(即别尔嘉耶夫定义的“生存时间”)构成个人时间。塔尔柯夫斯基在《伊万的童年》里侧重思考的是伊万的个人时间消融在※※时间之中,而在《安德烈·鲁勃廖夫》里侧重探索的则是人类的※※时间如何融入十五世纪俄罗斯著名的圣像画家鲁勃廖夫的个人时间之中,并且这※※时间通过鲁勃廖夫的传世之作《三位一体》凝固下来。
  “我要探索一个伟大俄罗斯画家的诗情禀赋。我要以卢布烈夫为例,来探索艺术创作的心路历程,并且分析一个艺术家在创作出具有永恒意义的精神珍宝时的精神状态和人民觉醒……这部电影的目的在呈现:处于那个人与人互相残杀、鞑靼人大举入侵的时代,人民对于同胞爱的渴望如何激发了卢布烈夫的旷世杰作《三位一体》(Trinity)的诞生;它是友爱、情爱以及沉潜的天父之爱等理想的缩影,这才是该部剧本的艺术和哲学基础。”
  塔尔柯夫斯基对《安德烈·鲁勃廖夫》创作出发点和主题的阐述无疑是我们理解这部影片的基础。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这部以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名字命名的影片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物传记片。且看它的剧作结构:
第一部:动乱与沉默
  1、流浪艺人,1400年
  2、弗里凡·格列克,1405年
  3、安德烈的恐惧(苦恼),1406年
  4、祭日,1408年
  5、最后的审判,1408年
第二部:考验与复活
  1、来袭,1408年
  2、沉默,1412年
  3、钟,1423年
  这是一种段落明晰的板块式结构,影片中每一段落前都加了如上字幕。除了这八个黑白片段落外,影片还有一个黑白片序幕和一个彩色片结尾。序幕是:一个农民乘热汽球飞向天空,最终摔落到大地。结尾是一段彩色纪录片:安德烈·鲁勃廖夫创作的圣像画《三位一体》。纪录片之后还有一个尾声:雷声、雨中、河边,悠闲的三匹马。
塔尔柯夫斯基采用编年体结构,将十五世纪俄罗斯的一幕幕图景以黑白影像呈现在观众面前:流浪艺人在躲雨的人群中演奏“荤曲儿”;俄罗斯平民自由而充满野性地欢度祭日;入侵基辅的鞑靼人撞开教堂大门肆意屠戮……我们不禁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以《安德烈·鲁勃廖夫》为名的这部影片为什么着力展现十五世纪初叶的俄罗斯?为什么鲁勃廖夫只做为旁观者出现?甚至某些段落里,安德烈·鲁勃廖夫并未出场,那么这些段落所展现的※※时间又与安德烈·鲁勃廖夫有什么关联?
  “即使他没有出现,剧中仍然散发着他的精神……” 塔尔柯夫斯基如是说。别尔嘉耶夫在《自我认知》中的一段自我表白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体会塔尔柯夫斯基上面这句话,别尔嘉耶夫说:“我把世界,整个世界与※※的进程,我生命里的事件,作为我的小宇宙的一部分,我的精神道路来体验。在神秘主义的深处,与世界有关联发生的一切都与我有关联。而真正的思考也就是,把与世界有关联的一切事件当成与我有关联的事件来理解。……一方面,我把时代的一切事件,世界的命运,当做我自己的事件,自己的命运来体验;另一方面,我痛苦地体验着世界的异化,一切事物的疏远,与任何东西的格格不入。”
  应该特别注意《安德烈·鲁勃廖夫》中“安德烈的苦恼”段落。安德烈·鲁勃廖夫与苍苍白发的弗里凡在树林里进行了一次宗教意义上的对话后,镜头切:一件白衣飘入河水中,隐隐的低音鼓声(可以联想为教堂的钟声、心跳声)渐入,安德烈关于耶稣受难的内心独白开始,镜头摇至河边洗脸的安德烈,背后,扛着十字架的一队人及一只狗默默走向远方——显然这个超现实时空是安德烈的冥想,随着镜头的切换我们惊讶地发现,背负十字架的不是耶稣,而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白雪皑皑的原野上,安德烈·鲁勃廖夫被彼拉多的士兵们绑缚于十字架,画外,鼓声和女合唱声的宗教音乐渐起并加强,这是这个段落的情绪高潮。安德烈·鲁勃廖夫已然把与世界有关联的一切事件(耶稣受难是核心事件)当成了自己的事件来体验,因而使外在的※※时间内在于他自己的个人时间中。鞑靼人入侵的十五世纪、甚至整个俄罗斯、全人类的※※时间融入安德烈·鲁勃廖夫的个人时间。
  影片展现了十五世纪俄罗斯的※※长卷之后,画面由黑白转入彩色,在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镜头缓缓地展现安德烈·鲁勃廖夫的旷世杰作:圣像画《三位一体》。这幅圣像画,凝聚着长达170分钟的黑白画面所传达出的全部内容,沉淀着安德烈·鲁勃廖夫对人世的感受。从这幅圣像画中,我们看到了凝固下来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771
主题: 339
帖子: 3180
注册: 2001年12月
④1972年,完成《飞向太空》(又名:《索拉里斯》),同年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对于电影对文学的改编,塔科夫斯基一针见血:那是因为电影导演“缺乏自己的思想”。不过,他自己着手改编了波兰科幻小说家斯坦尼斯拉夫.列姆的科幻小说《索拉里斯》。故事发生在一个专门观察宇宙中一颗名叫“索拉里斯”的神秘星球的太空站上。科学工作者们花长时间研究被“思想之海”包围的索拉里斯地,但是一直毫无进展。来了一个名叫科利斯.凯尔文的心理学家。他决定关闭太空站,并且认为太空站上幸存的几个研究者都已经疯了。但是,他在那里见到了早已经在球上自杀的爱人哈莉。他恐慌起来,试图摧毁她,可是并不成功。原来,她和她的同伴是由中微子构成的,是“思想之海”从人类的潜意识之中读解出来的一些模型,分别代表猥亵的诱惑、淫秽的欲望、被压抑的罪恶感等等,代表着折磨人类心灵的力量。
在我看来,塔科夫斯基选择科幻题材和视点,源自他对更为开阔的眼界地本能需求。他关心人类的真实处境和状况,但并不满足于从现实到现实地纪录,也不满足于从梦境和幻境,不满足于所谓的“主观”。科幻是另外一种现实,另外一种被人类特定化了的真实:外星球——太空站——宇宙飞船,是一些真真切切的空间,游离于地球,但又随时给地球传递着遥远而切近的讯息。
  
塔尔科夫斯基在太空站和“禁区”里建立了另一种塔科夫斯基式的主观视角。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771
主题: 339
帖子: 3180
注册: 2001年12月
⑤1974年,完成《镜子》,受到有关部门的“封杀”,当时未能广泛公映。
    《镜子》是塔科夫斯基试图用文学的方式来制作的电影。它的原名是《自白》,构想于开始改编《索拉里斯》同时。塔科夫斯基最初的设想是献给母亲的:“一想到母亲将会去世,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我将抗争,我将证明,母亲是不朽的!”塔科夫斯基关于电影是“纪录下来的时间”的电影观,在《镜子》中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梦境、幻觉、视觉共同结构出影片一种主观的内在风格和意义。洛夫丝卡亚在评介塔尔科夫斯基时说:“塔科夫斯基从未专门表现过爱情的主题,它们总是被包含在更为广泛的题目中。在《镜子》里,爱情经历着不同的时代,却始终是那么容易破碎,女性往往被人遗弃和独自抚养儿女的窘境。当她年老力衰、儿女成人之际,那种对儿女的爱情仍然是靠不住的。于是,每一代人虽然经历着自己不同的生活磨砺,但都无法避免这个永恒的、可诅咒的问题。而爱情与母性的接力棒就这样一代一代无限地传递下去。”塔科夫斯基最终以母亲的爱情形象结束了本片看起来十分复杂的电影影像:她代表着※※、祖国和家园。
  镜子是塔可夫斯基的关于迷失的童真和情感遗弃的自传式电影,影像卓越、极富艺术启发。电影呈现为有关当代日常生活、个人记忆、※※事件胶片和梦境的步调迟缓的蒙太奇。镜子是穿越人类的存在,希望和失落,成功和过失的内省的旅程:一段通过催眠治愈了一个年轻人的口吃的电视播报;一个被忽视的妻子迁就了一位迷路的乡村医生;一段保留下来的未露面的叙述者与前妻的争吵;一个早熟的年轻人忍受着他的军事指导员。试图将这些形象整合到某一连贯的结构或统一的结论是没有意义的。毕竟,镜子是塔可夫斯基倍受熬煎的灵魂的反映:他关于精神性,因果关系和真理的探索通过挥之不去的映象暴露出来,这些映象不可避免地定义了我们有缺陷的生活,无论怎样的琐细和世俗。
塔可夫斯基通过使用同样的演员表现叙述者生活的两个阶段而故意模糊了时间概念:失去父亲的孩子试图接近他那精神失常的母亲,而疏远的父亲无法关心他那热衷于自己的想法的儿子。关于世界大事的、时代错乱的新闻影片散布其中,提供了环境索引和音调的转换。电影的结构通过闪回和闪前持续推进,又通过色彩转换得以彰显。这导致了影片主题的循环,反映出叙述者疏离的格调和情感的隔绝。影片中逻辑顺序的缺席激起观众的发自肺腑的反应:我们所经验到的知识确实存在于它醉人的美和决绝的渴望中…,甚至也许存在于和艺术家自身的短暂沟通中。
塔尔柯夫斯基着迷“镜子”这一意象,肇始于《压路机与小提琴》,那部影片中“小男孩路过摆满镜子的商店橱窗”一场,尤其富于诗意。《伊万的童年》虽然没直接呈现镜子之意象,但伊万的第二个梦“水井”一场,伊万通过井水的反射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母亲,看到了他们头上的云天。在这里,水井即是镜子的变体。安德烈·鲁勃廖夫通过冥想的方式化身为耶稣,以一面无形的镜子反观自我,把握自我。《飞向太空》更有意味,哈蕊本是克里斯的妻子,是由“物质”有机构成的生命实体,而片中出现的幻象哈蕊是由“反物质”构成的非生命体,她外表上跟凯文的妻子哈蕊长得一模一样,做为生命实体的哈蕊和做为非生命幻象的哈蕊之间,仿佛隔着一面镜子,一个在镜子外,一个在镜子中,她们是照镜人和镜中像的关系。终于塔尔柯夫斯基直接以《镜子》为片名,拍摄了他的第五部电影。
  什么是镜子呢?从表层上讲,它是一个媒介,能够无条件地反射可见光中的物质世界,镜中世界跟现实世界完全对立,它是非物质的、虚幻的、不可触摸的,然而这个世界又显得那么实在,让你忍不住触摸,尤其当你面对镜子中的“我”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作为感觉器官,看得见大千世界,只是看不到自己。而当我们面对镜子的时候,我们看见了自己。我们远离“烦” ,静心独处,面对镜子,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思考存在的意义。雅克·拉康认为,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一个“镜象阶段”,在这个镜象阶段里人第一次发觉自我的存在,并找到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塔尔柯夫斯基说,人作为有道德的生命体,天生就拥有记忆能力。每一个人的心灵里都储存着没有消逝的、时刻流动着的真正的现实,就象树的年轮。这种“真正的现实”通过“镜子”这个媒介反射到我们的心灵里。请注意,我们这里所说的“镜子”已经不是有形的那个镜子了,这个“镜子”内在于人心,它是记忆。正是记忆承载着我们所感知的一切,通过记忆我们获得时间,认知自我。
  《镜子》讲的是“我自己家的事”,塔尔柯夫斯基曾这样谈起这部影片,“……没有一个虚构的场面。所有的场面在我的生活中、在我们家庭的生活中都占有地位。”我想“把过去存在过的东西加以修复。也许不是过去存在过的,而是我的记忆中的东西……我力求准确地重复那些留在我的记忆里的东西”。无独有偶,费里尼有一部影片讲的也是“自己的事”,片名叫《阿玛克尔德》,又叫《我的记忆》。阿玛克尔德是费里尼童年生活过的地方,《镜子》的过去时空在莫斯科郊外,是塔尔柯夫斯基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塔尔柯夫斯基认为记忆中的一切都是“真正的现实”,费里尼认为“梦是唯一的现实”,这两位同时代的电影作者在心灵上确有相通之处。通常说来,偏于内心化的艺术家实际上都在表达“自我”,“自我”是艺术创作的唯一对象。晚年的黑泽明在自传中这样总结道,“把我的一生减去电影,那便是零”。拍的只是“自己”,这是进入较高艺术境界的电影艺术家才能达到的。作家也如此,如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
  塔尔柯夫斯基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时间与记忆的时候,这样说道,“时间和记忆,相互是融为一体的,它就象同一枚奖章的两个面。” 塔尔柯夫斯基较为推崇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其原因就在于《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关于记忆也就是关于时间的作品,这一点上两个人是有共鸣的。并且普鲁斯特对时间和记忆的认识跟塔尔柯夫斯基颇为接近。法国的安德烈·莫罗亚总结了普鲁斯特创作《追忆似水年华》的根源:因为“自我”总是在“摧毁一切的时间”流程中逐渐解体,所以作者要凭借“起保留作用的记忆”追寻那“似乎已经失去、其实仍在那里、随时准备再生的时间”,以使“自我”长存。这时间其实也就是记忆,也就是自我,它们融为一体,诚如塔尔柯夫斯基所说。
  塔尔柯夫斯基一开始是想把《追忆似水年华》搬上银幕的,他对普鲁斯特的这部意识流小说感触颇多,这个创作愿望没有最终实现,但他通过影片《镜子》追忆了自己的“似水年华”。《镜子》作为一部类似“意识流”结构的电影,跟《追忆似水年华》做比较分析是有意义的,只是本文篇幅所限,不便展开。在塔尔柯夫斯基电影序列中,《镜子》在形式的探索上走得最远。“上穷碧落下黄泉”,《镜子》展开并融合了几乎所有的时间意象:纪录片、回忆、梦、幻觉、希望、现实……仿佛一部一唱三叹的时间奏鸣曲。
  这部影片曾三易其名,剧本是塔尔柯夫斯基和亚历山大·米沙林合写的,原名叫《自白》(或译《忏悔》),剧本定稿时改名为《白昼,白昼》,在拍摄过程中塔尔柯夫斯基受伯格曼电影的启发(伯格曼在为电影取名字时一般都使之概括影片的主旨),定名为《镜子》。由片名的数度更改,我们可以管窥塔尔柯夫斯基创作这部影片的心路历程。
  《镜子》人物关系的构成特点体现了影片的主题。
  影片中的主人公包括“我”的全体家庭成员:母亲、父亲、妹妹、妻子、儿子和“我”,家庭故事的时间跨度从“我”的童年一直延续到儿子的童年,主人公们主要构成了两个时空集合:母亲/父亲/童年的“我”(记忆中的)、妻子/现实的“我”/儿子。母亲和妻子是由同一位演员饰演的,童年的“我”和儿子也是由同一位演员饰演的,现实的“我”在片中始终未露脸,假使现实的“我”与父亲面孔相同,那么上述两个集合形成了一一映射的关系,如同镜子般。这种映射关系是由时间或曰记忆来维系的,影片的有机性形成了。没有露面的现实的“我”作为叙事者隐在画面之外,恰恰揭示出“我”是影片“真正”的主人公,片中所展现的“客观”的人与事均源于“我”的主观记忆。据此,可以很好地解释影片为什么展现那些看上去似乎与家庭故事无关的纪录片、梦和幻觉。家庭故事、“我”的梦幻和新闻纪录片,整合为“我”的记忆、“我”的时间、“我”自身。“我”就是塔尔柯夫斯基。
  影片中有极为重要的一个情节:因为生活困难,幼年塔尔柯夫斯基随年轻的母亲踏着泥泞到亲戚家借钱,独自呆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静默之中,他发现了一面镜子,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镜头推近镜子中的脸庞,再推近镜子外的脸庞,画外响起巴赫的音乐,音乐声由弱到强。幼小的安德烈就那样静静地、一动不动地端坐在镜子前,久久地与镜子里的自己对视——幼年塔尔柯夫斯基通过亲戚家这面陌生的镜子审视着自己,而成人之后的塔尔柯夫斯基通过影片《镜子》、通过记忆进行了自我认知。
  影片曾名《忏悔》,其原因是塔尔柯夫斯基对母亲怀有负疚感,他最初的想法是拍一部关于母亲生平的影片,“对我来说,整个世界都与母亲联系在一起”。可后来他意识到,“尽管它的构思仿佛是关于母亲的,但是我觉得,我拍摄了一部关于自己的影片……”
塔尔可夫斯基在谈到<镜子>一片时,反复强调它不是超现实的,不是象征主义的,没有符号,没有隐喻,非常简单,再好理解不过......起初我感到非常惊异,因为整部影片完全是非线性的,近乎"零叙事",充满大量令人费解的蒙太奇,以致我始终无法抓住导演想要传达的理念或意图.
  但后来我发现问题就在这里.也就是说,导演并没有预设一个理念或意图让人准确把握.只要站在作者(而不是接受者)的角度,我们就会发现,<镜子>确实"非常简单"
  它是一部非常"个人化"的自传电影.它完全出自长久纠缠塔氏的"梦魇",一些如梗在喉,不吐不快的私我经历.如果你碰巧有一些经历与之交叉,便会共鸣;即使没有共同的生活体验,你也必将深受震动.塔尔可夫斯基引用了其父Arseni Tarkovsky的诗文串联起散落时空各处的图像,场景,色彩,声音,记忆和梦境.他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诗意的宇宙---观者只可驻足,否则必定迷失于暮霭沉沉的潜意识的森林.
  简而言之,<镜子>是一部关于时间的电影.

一.自然的时间 自我的记忆
 前面已经说过,这是一部非常"个人化"的自传电影,因而毫无疑问,追溯家族和个人的※※构成了<镜子>的第一层指涉.
 家庭的分合,个人的成长---这些局部的"小※※"无不反映着人类生老病死的自然时间.
  自然时间依靠自我的记忆获得连续.
 而自我的记忆无不是混乱的,模糊的.这决定了影片在处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空跳跃时非线性结构的必然选择.
 导演启用同一演员扮演不同时空中的不同人物,如同镜子中两个一分为二虚实结合的形象.Alexei的母亲Maria和Alexei的妻子Natalya是同一个人,这意味着母亲这一角色对导演本人的重大影响,“对我来说,整个世界都与母亲联系在一起”;童年时的 Alexei和Alexei的儿子 Ignat也是同一个人,这代表了导演生命中的两个阶段----失去父亲的小男孩与母亲相依为命;成为父亲之后,又与自己的儿子相隔太远,无法沟通.
 影片对时间的描述有一种宿命感,即冥冥中似有定数,所有的人都在匆匆奔向生命的终点,他们甚至预见到了自己的未来(如同过去发生的一样)----但面对无可挽回的似水年华,他们也只能无奈而无力的裹挟其中,看生命轮回  
 在这里,时间成为一种自然之力.它强大而自律,与人的关系不是和谐而是对立
 影片结尾处,Maria(未来的Alexei的母亲)幸福的坐在恬静的草地上,身边的丈夫问:"你想要男孩还是女孩?"她没有回答,却望向远方----突然她看到已经是祖母的自己,慢慢的走过森林,草场,牵着小Alexe(或Ignat)i和他妹妹的手----于是她微笑,流下了悲喜交加的泪行.在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中,这一段落真的是无比震撼.
 影片最后,摄影机远远的看着祖母和两个孩子,看着他们时隐时现的身影,最终消失在黑暗的,神秘的丛林中.
----人世的一切变幻,当真是忽然而已.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771
主题: 339
帖子: 3180
注册: 2001年12月
⑥1979年,拍摄《潜行者》,被公认为他的所有电影中最晦涩难懂的一部。

    《镜子》之后,塔尔科夫斯基再次涉足科幻体裁。《潜行者》改编自斯特鲁加茨基兄弟的小说《路边野餐》。原小说的科幻要素在影片中变成几个原始的动机:“禁区”,潜行者,生病的女儿,实现愿望的传说,和一次探险的路程。在这部影片中,塔尔科夫斯基进一步摒弃了“梅里爱式的”的电影特技,平凡中的奇异美学得以充分张扬。《潜行者》使塔尔科夫斯基被看成一位启示录式的电影导演。
二十年前,一颗郧星坠落到地球上的一个俄罗斯小镇,大批人罹难。村民从这奇异地区〔现被称为The Zone〕出走并消失了。传说那里有个叫The Room的内室,可满足人们最深层的意愿。军队上害怕这个神秘莫测的屋子可能带来的后果,就立即用铁丝网围起那块区域,并拍全副武装的军队巡逻。然而,绝望和苦楚还是不断驱使人们叛逆,冒险进入,领头的是一个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潜行者,他能悄无声息地穿过The Zone内千变万化的陷阱和圈套。有一个事业有成的作家(Anatoli Solonitsyn),和一个科学家〔Nikolai Grinko〕。一个或许为了寻求灵感和冒险刺激,一个为了探明真相,雇佣了那个潜行高手〔Aleksandr Kaidanovsky〕,带领他们穿越The Zone。潜行者曾受训于一个叫Porcupine的著名潜行者。而Porcupine,曾和他的兄弟进入过The Zone,腰缠万贯地孤身一人回来,并在一星期后自杀。不久有证据表明,他们最大的障碍并不是到达The Zone,而是他们最深层意愿的不确定。当他们到达The Room门口后,他们对于被允诺祈求的梦想成真的恐惧,导致了深刻的启示和自我发现。
潜行者以宁静的影像,高度的隐喻,令人难忘地探讨了灵魂的本质。塔可夫斯基运用色彩转换描绘了潜意识和外部世界。而在主题上,正如在飞向天空里一样,这种转换象做梦机器一样地分离了物理现实和潜意识。请注意,无论潜行者怎样警告说不要两次走同一条路径,科学家还是原路返回,并毫发无伤地找回了背包,并表现出对潜行者的准则的怀疑。从象征意义上分析,仿佛是潜意识有意拒绝它诚挚的愿望,自己制造障碍,阻止愿望的实现。经过迂回的行程后,他们到达了The Room的接待室,却犹豫不前,无法确认最深层的意愿,即他们的精神渴念。地板上撒满了硬币,注射器针头,武器以及宗教圣像,这都是心灵寻求逃脱痛苦的反映。最后,The Room真实或臆想的能力原来对这些疲倦不堪、矛盾重重的寻求者是无意义的。一切仅仅是在路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771
主题: 339
帖子: 3180
注册: 2001年12月
⑦1983年,在意大利完成《怀乡》(又名《乡愁》),同年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国际影评人奖。
《乡愁》最为塔科夫斯基钟爱。孤独的疯子和诗人安德烈.戈尔恰科夫构成两个相互映照的镜像。
如果说维多里奥.德.西卡和费多里格.费里尼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探索了个人原始心灵的经验主义本质,那么塔可夫斯基的<<乡愁>>就是精神心灵的诗意表达。一位俄罗斯作家Andrei Gortchakov(Oleg Yankovsky),与他美丽的女翻译Eugenia〔Domiziana Giordano〕去往意大利进行语言研究,他们在路上的经历:一个乡村教堂,女人们在圣母玛利亚像前祈祷;一个天然温泉,村民每天沐浴其中,以求恢复青春;一个名叫Domenico〔ErlandJosephson〕的古怪老人在一次天启式的错觉下将他的家人囚禁了七年。Domenico被村民认为精神失常,曾试图擎一支点燃的蜡烛渡过温泉,作为赎罪计划的一部分,但无法完成,他请求Andrei替他完成这一项表面上无害的任务,Andrei非常不情愿答应他这不合逻辑的请求,但被支离破碎的前兆激起了兴趣,因此没有拒绝他。他拒绝了性感的Eugenia,她不可避免地离开了他。他使自己沉浸于超越现实的孤独和模糊的会话中。在青葱的意大利风景和俄罗斯乡下沉默色调间的色彩转换,揭示了他的乡愁,揭示了他对一直躲避他的精神之光的普遍深入的渴念。他与家人分离,远离祖国,如今孤身一人,开始执行这一存在主义的任务。
<<乡愁>>高度思想化,美仑美奂,充满晦涩的象征,是精神渴求者的电影化抽象。实际上,Andrei意义模糊的旅程,教堂的祈求者,Domenico最后不可思议的行动,都传达了这一天生的渴念。在最后一幕,Andrei掀起外套,护住飘摇的烛火。这是灵魂的象征性揭示,与熄灭精神之火的斗争最终成全了他。但结尾却是不吉的,喑哑的色彩充满了意大利的街道,用那耗尽他的相同的忧郁思念感染了那里的人。塔可夫斯基在流放中拍摄了<<乡愁>>,并将这部电影献给母亲,作为对母亲的怀念。这是痛悼不可挽回的过去和不可预知的将来的哀歌式电影。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771
主题: 339
帖子: 3180
注册: 2001年12月
⑧1986年,在瑞典完成《牺牲》,同年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最佳艺术贡献奖、国际影评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771
主题: 339
帖子: 3180
注册: 2001年12月
我先开个头,算是抛‘玉’引砖吧!

以下文字有原创、有摘录、有编译,为了追求详实,欢迎补充!

为什么选择塔氏?我想可能是因为他是一个低产的导演,因而我可以对其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吧(除〈伊万的童年〉是录像带,我收藏了他全部的DVD,和自传〈雕刻时光〉)

■最初观看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电影影像,是通过《伊凡的童年》和《安德烈.鲁勃廖夫》。那时候对塔科夫斯基的电影热情很一般。它们对于我而言,是太体系化了,尤其是太接近中国电影的体系化路线,或者说,是他的电影对中国的电影体系有着过于深刻的影响。在中国电影的体制化建立过程中,苏联电影乃至苏联的电影大师们决定了方向性的现实主义路线。尽管,塔尔科夫斯基是其间的另类,是现实主义电影基石上的一种异端。
  
    那时我要寻求的,是更加让我意外的、我臆想过没见过的电影往事。譬如英格玛.伯格曼,譬如布努埃尔,譬如法斯宾德,譬如维斯康蒂。直到《牺牲》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我才把塔科夫斯基缀上我的电影夜空,常常遥望他,从他那里获得星光。
  
    DVD出现之后,《乡愁》、《镜子》、《索拉里斯》、《潜行者》、《压路机和小提琴》方才一一进入我的视界。我热爱的,依旧是《牺牲》。
  
  
■在电影内外,塔科夫斯基有3段言论令我思议。
  
    第一段。1969年,作家索尔仁尼琴被苏联作协开除,瑞典的文学家们邀请他到瑞典去定居,还为他准备了一套别墅。当时,索尔仁尼琴没有去,留在莫斯科,忍受着残酷的迫害,直到被强行递解出境。人们对索尔仁尼琴的做法议论不一。塔科夫斯基认为索尔仁尼琴不会在海岸边找个地方安心地写作。他说:“他不会那么做。如果他走了,他将无颜面对自己的主人公。伊万.杰尼索维奇在禁区里受难,而他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仗义执言的人,却躲进别墅,他做不到……”对自己的主人公承担道义上的责任,创作者和作品是一个整体,这是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坚持的立场。《镜子》中有一句台词:“著书,就是行动。”塔科夫斯基自信地、主动地用自己的影片参与到苏联乃至人类的精神建设事业中来。
  
    我思虑的是,塔科夫斯基的社会责任感是来自于国家全民化的教育,还是纯然发自个人内心的需求,个人是否必须在社会的尺度上衡量个人的价值,塔科夫斯基到底有没有超越他所置身的时代?
  
    第二段。“信仰是唯一可以使人得救的方法。”
  
    在东正教/天主教/※※※传统中心的地域,走近耶稣信仰看上去并不是多么困难的道路,坚持教会化的群体信仰似乎是获得安全感的便捷之路。但是,尼采之后,西方世界陷入普遍的信仰危机之中。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就是在传达克尔恺郭尔式的怀疑主义。塔科夫斯基为什么可以坚持信仰,而其他人却不再相信?
  
    第三段。“人应当追求崇高的精神。人应当在他身后留下一些秘密,让几百万年以后的人去猜测,而不应该留下一片废墟,使人想起来像是一场灾难的残迹……”从这里看上去,塔科夫斯基对上帝的信仰和对人类的信任是具有群体意义的。《乡愁》的人物说,“在我们这个时代,人应该建造金字塔。”
  
    在我看来,这依旧映照出一种人的精神状态,体现人的软弱,与※※始终直面人类灾难的立场有所差别。塔科夫斯基的《镜子》,终究还是人的镜子,也许或多或少映现出一部分神的样子,但是,终归还是与神的距离。安德烈承认,他在他所生存的时代,不能不继续追求金字塔的塔尖。那也许是他那个时代的人们唯一值得追求的东西。
  
    如今看来,与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共存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我们不得不去面对和正视切尔诺贝利、“9.11”以及巴以冲突……
  
■回顾塔科夫斯基的电影※※,是人们在他的身后喜欢做的纪念事业。我曾试图免俗,终究未能例外。这就是所有“后人”的使命吧。
  
简要回顾一下塔尔柯夫斯基的电影轨迹:

1955年,入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
1960年,创作毕业短片《压路机与小提琴》,获纽约学生影展首奖。
1962年,完成《伊万的童年》,同年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1966年,完成《安德烈·鲁勃廖夫》,1969年获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
1972年,完成《飞向太空》,同年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1974年,完成《镜子》,受到有关部门的“封杀”,当时未能广泛公映。
1979年,拍摄《潜行者》,被公认为他的所有电影中最晦涩难懂的一部。
1983年,在意大利完成《怀乡》,同年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国际影评人奖。
1986年,在瑞典完成《牺牲》,同年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最佳艺术贡献奖、国际影评人奖和教会评审团奖。拍摄《牺牲》之前,他知道自己得了肺癌。就在这一年岁尾,塔尔柯夫斯基病逝巴黎。
安德烈·塔尔柯夫斯基30年的电影旅程,只留下上述一部短片和七部长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侃侃导演吧——从塔尔柯夫斯基说开去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