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国外摄影师对比GFX与X1D,一些对GFX不太好的测试结果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3
主题: 56
帖子: 3011
注册: 2012年4月
有个老外对比了GFX和X1D(链接),GFX的暗场有点奇怪(可能是镜头的数字校正被写进raw导致的),GFX的高感继承了富士一如既往的虚标,GFX的长曝阴影噪点更多。

本帖最后由 七棱镜 于 2017-3-9 18:43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相关标签: X1D 富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16700 回帖:23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5.479
主题: 31
帖子: 3987
注册: 2009年1月
bugq 发表于 2017-3-9 19:50
富士好像是自己做的cmos,哈苏是大法的
好像不是,富士还做不了中画幅cmo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43
主题: 90
帖子: 1528
注册: 2015年9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11
主题: 3
帖子: 198
注册: 2015年4月
Bonnieazuresky 发表于 2017-3-10 19:09
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新镜头新设计,价格不低而且没二手,这是隐形的开支

同样的价钱可以买到更好素质的镜头,比如二手罗头,用在别的技术相机上,而且用很久

考虑中画幅的重点难道不是画质?不然为啥不 D810 + Otus,还有一大堆镜头群可以玩,相机贬值但是镜头不会,尤其是好的系统上的镜头,你看看 M43 头和 Fuji X 的镜头有啥价值?过几十年后就是垃圾了,类似当年的奥巴 Pen 半幅头,扔地上都没人要, 全幅的至少还有人在转接用

既然 645 全幅无反是大势所趋,那残幅 645 无反就是过渡,除非这些 GFX, X1D 头确信像场够 645 全幅而且保证素质,不然买的就是未来垃圾,而且还要考虑将来换门的支出


残幅是不是过渡这个结论下得还为时尚早。数码时代cmos做成多大,取决于画质、市场、体积重量、镜头群等等之间的平衡。没有什么残幅全幅之分。什么叫全什么叫残?那是胶片的概念。数码上你完全可以说135全幅是4433的残幅,m43是aps-c的残幅。之所以数码刚兴起的时代,佳能尼康徕卡这些传统135厂家维持了135全幅的这个“全”字,完全是因为胶片时代遗留下来的135镜头群太庞大,传感器如果做成别的尺寸,对这些镜头群资源是个严重浪费。中画幅数码不存在这个问题,中画幅镜头群本来跟135比数量上就少得多,再考虑到动不动上亿像素的cmos,※※遗留的老镜头可用的不多。完全没必要保留胶片时代遗留下来的中画幅全幅的概念。反而是4433机身上,很多像场比较大的135镜头都可以用。再加上尺寸、性能、价格上更容易跟135机身靠拢,在吸引135系统用户上极具优势。所以长远看4433这个画幅的生命力很可能要比120全幅更强。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97
主题: 1
帖子: 202
注册: 2017年3月
zyzyzpy 发表于 2017-4-30 00:41
这两个都问题不少
郁闷
看看有好处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454
主题: 2
帖子: 524
注册: 2004年5月
rossi 发表于 2017-3-17 11:07
索尼这块芯片好像发了3年了,从飞思iq250开始的吧?感觉富士和索尼合谋给这块芯片续命呢。


的确感觉有点鸡肋,特别是因为这个领域更新那么快
sony可能会有动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7
主题: 6
帖子: 1603
注册: 2006年8月
这两个都问题不少
郁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3
主题: 56
帖子: 3011
注册: 2012年4月
amaomaomao 发表于 2017-3-22 05:25
接上图,感觉那个老外是镜头盖没盖好吧。。。。就算机内矫正也不可能有那么明显的分界线


应该不是盖子没盖好,看上去像是修正畸变暗角的时候导致的,你可以换个畸变大的镜头试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788
主题: 171
帖子: 4572
注册: 2015年11月
往者不可谏 发表于 2017-3-22 14:46
楼主还能有啥指示?被打脸了

老外用的啥镜头,他用的啥镜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47
主题: 0
帖子: 37
注册: 2017年3月
七棱镜 发表于 2017-3-20 20:51
刚刚我给你这个摄影杂志封面的例子,我拍的时候前期用了一切措施,比如反向渐变滤镜,阳光已经是向右曝光的极限。因为是日出日落的长曝光,这是没有机会给你玩包围曝光的,光线变化很快。另外,摘掉ND镜去给前景做包围曝光,后期合成会发现有视差,图层叠加是无法完美吻合的,这是滤镜的折射导致的。这种题材就只能强吃传感器宽容度,没有别的办法。堆栈可以提升画质,但是依然无法避免某些情况下的断裂(比如汽车车灯光轨)


接上图,感觉那个老外是镜头盖没盖好吧。。。。就算机内矫正也不可能有那么明显的分界线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47
主题: 0
帖子: 37
注册: 2017年3月
七棱镜 发表于 2017-3-20 20:51
刚刚我给你这个摄影杂志封面的例子,我拍的时候前期用了一切措施,比如反向渐变滤镜,阳光已经是向右曝光的极限。因为是日出日落的长曝光,这是没有机会给你玩包围曝光的,光线变化很快。另外,摘掉ND镜去给前景做包围曝光,后期合成会发现有视差,图层叠加是无法完美吻合的,这是滤镜的折射导致的。这种题材就只能强吃传感器宽容度,没有别的办法。堆栈可以提升画质,但是依然无法避免某些情况下的断裂(比如汽车车灯光轨)


膜v,v大有测试需求请指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8.476
主题: 18
帖子: 17602
注册: 2007年10月
七棱镜 发表于 2017-3-20 20:51
刚刚我给你这个摄影杂志封面的例子,我拍的时候前期用了一切措施,比如反向渐变滤镜,阳光已经是向右曝光的极限。因为是日出日落的长曝光,这是没有机会给你玩包围曝光的,光线变化很快。另外,摘掉ND镜去给前景做包围曝光,后期合成会发现有视差,图层叠加是无法完美吻合的,这是滤镜的折射导致的。这种题材就只能强吃传感器宽容度,没有别的办法。堆栈可以提升画质,但是依然无法避免某些情况下的断裂(比如汽车车灯光轨)

这个尺寸的传感器应该都是索尼的(机身我有645Z和GFX),即使每家有自己的一些机身处理,但传感器的宽容度应该是大同小异的,
镜头或是机内的一些对于镜头广角的数码矫正会有些影响,但我觉得不至于出现宽容度可用和不可用的巨大差别,
这个老外的测试太极端,如果GFX在用了前后期手段画质还不行的场景,个人认为已有的那些使用这个类似传感器的机器也乐观不到哪去。

V大的这种拍摄题材确实很考验技术和器材,我没有严肃拍过这样的题材,以后出去玩有机会试拍看看,学习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3
主题: 56
帖子: 3011
注册: 2012年4月
mark1008 发表于 2017-3-20 20:38
GFX到了之后,有机会我和645Z一同这样拍和后期看看宽容度,虽然对我的拍摄题材没有影响(我没有涉及近乎全黑的拍摄题材),但试看看权当做乐趣和器材研究。

那个老外的后期是太极端了,我想没有一个风光摄影师会去做这样的拍摄和极端后期,而不是采取其它前后期处理方式。


刚刚我给你这个摄影杂志封面的例子,我拍的时候前期用了一切措施,比如反向渐变滤镜,阳光已经是向右曝光的极限。因为是日出日落的长曝光,这是没有机会给你玩包围曝光的,光线变化很快。另外,摘掉ND镜去给前景做包围曝光,后期合成会发现有视差,图层叠加是无法完美吻合的,这是滤镜的折射导致的。这种题材就只能强吃传感器宽容度,没有别的办法。堆栈可以提升画质,但是依然无法避免某些情况下的断裂(比如汽车车灯光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8.476
主题: 18
帖子: 17602
注册: 2007年10月
七棱镜 发表于 2017-3-20 19:12
我的绝大多数照片都是这么拍的,没有他这么极端,但思路是一样的,你可以把他这个当做压力测试。

GFX到了之后,有机会我和645Z一同这样拍和后期看看宽容度,虽然对我的拍摄题材没有影响(我没有涉及近乎全黑的拍摄题材),但试看看权当做乐趣和器材研究。

那个老外的后期是太极端了,我想没有一个风光摄影师会去做这样的拍摄和极端后期,而不是采取其它前后期处理方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41
主题: 22
帖子: 801
注册: 2013年11月
七棱镜 发表于 2017-03-20 11:12
我的绝大多数照片都是这么拍的,没有他这么极端,但思路是一样的,你可以把他这个当做压力测试。

...

嗯,我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对着暗部曝光一般很难拉回来(反正Leica是这样的),但是对着亮部曝光,提亮暗部还是有不少空间的。。。我自己的感受是佳能这方面比Leica差不少(那时候手里只有佳能和Leica)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3
主题: 56
帖子: 3011
注册: 2012年4月
mark1008 发表于 2017-3-20 18:48
老外说是Lens cap on, 是盖上镜头拍摄的才会得到一个全黑的画面,然后再做极端拉暗部(曝光+5,阴影+100,白位+72,黑位+100)。
应该用的是M档拍摄,最快快门,最低ISO,又是盖着镜头盖,那相当于我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
手动拍摄,设定最快快门,最低ISO,拍一张极端欠曝的全黑照片,然后后期去极端拉亮它看噪点,这种测试有意义吗?
实际我们的拍摄会这样拍? 这样后期? 会遇到这种拍摄情况吗?


我的绝大多数照片都是这么拍的,没有他这么极端,但思路是一样的,你可以把他这个当做压力测试。 本帖最后由 七棱镜 于 2017-3-20 19:13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49
主题: 1
帖子: 134
注册: 2016年5月
如果不提升暗部,我的手机拍纯黑也不错,哈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8.476
主题: 18
帖子: 17602
注册: 2007年10月
这个测试,我觉得对GFX没有什么不好的结果,因为实际拍摄,这个没有影响,
但另一个摩尔纹的测试,我觉得就有影响了,GFX的摩尔纹是对比机器里面最明显的,
摩尔纹在实际拍摄中是会经常遇到的,消除得好不好还是有影响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8.476
主题: 18
帖子: 17602
注册: 2007年10月
心灵黑客 发表于 2017-3-20 17:28
回头试试。但是还是感觉不符合正常的拍摄习惯。

应该不用试了,没有什么意义。   
44x33这个CMOS已经很多机器用了,即使不同厂家做了自己的一点点处理, CMOS的本质应该还是接近的,
我用P645Z相当时间了,它的高感和噪点与尼康135机器得分最高的DF不相上下,如果缩图还更好,足够用了。

One quick measure I made is to visual read noise, by taking an image with the lens cap on, fastest shutter speed, lowest ISO.  The resulting file was then heavily lifted (Exposure +5, Shadows +100, Whites +72, Blacks +100) in Lightroom to see if there was any pattern or the structure to the noise.  Obviously no one will ever apply these kinds of adjustments, this is purely for visualization purposes.
如果没有理解错英文,老外是Lens cap on,盖上镜头盖拍摄的,最快快门(fastest shutter speed),最低ISO(Lowest ISO),
那当然是完全不符合正常拍摄和后期, 有人会在近乎全黑的环境下,不论光圈开多少,用最快快门,最低ISO拍摄照片然后后期做极端提亮吗?
老外自己也说没有人会做这样的调整(heavily lifted).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49
主题: 1
帖子: 134
注册: 2016年5月
mark1008 发表于 2017-3-20 18:48
老外说是Lens cap on, 是盖上镜头拍摄的才会得到一个全黑的画面,然后再做极端拉暗部(曝光+5,阴影+100,白位+72,黑位+100)。
应该用的是M档拍摄,最快快门,最低ISO,又是盖着镜头盖,那相当于我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
手动拍摄,设定最快快门,最低ISO,拍一张极端欠曝的全黑照片,然后后期去极端拉亮它看噪点,这种测试有意义吗?
实际我们的拍摄会这样拍? 这样后期? 会遇到这种拍摄情况吗?


对,是盖上镜头盖的,不过老外最后也说了,没人会这样去修图,只是纯粹为了看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8.476
主题: 18
帖子: 17602
注册: 2007年10月
lim71 发表于 2017-3-20 18:26
这个老外测试的方式,在大光比条件下,对着亮部曝光,快门速度会很快,而ISO又很低,那么是不是就得这么拉出暗部细节呢?

老外说是Lens cap on, 是盖上镜头拍摄的才会得到一个全黑的画面,然后再做极端拉暗部(曝光+5,阴影+100,白位+72,黑位+100)。
应该用的是M档拍摄,最快快门,最低ISO,又是盖着镜头盖,那相当于我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
手动拍摄,设定最快快门,最低ISO,拍一张极端欠曝的全黑照片,然后后期去极端拉亮它看噪点,这种测试有意义吗?
实际我们的拍摄会这样拍? 这样后期? 会遇到这种拍摄情况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41
主题: 22
帖子: 801
注册: 2013年11月
心灵黑客 发表于 2017-03-20 09:28
回头试试。但是还是感觉不符合正常的拍摄习惯。

这个老外测试的方式,在大光比条件下,对着亮部曝光,快门速度会很快,而ISO又很低,那么是不是就得这么拉出暗部细节呢?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34
主题: 5
帖子: 16
注册: 2017年3月
简单得不得了 发表于 2017-3-20 15:05
老外的测试和你的方法不一样。镜头盖打开,最快的曝光速度,用了最低的ISO,应该是ISO100,不过后期在LR中把暗部拉亮(曝光+5,阴影+100,白位+72,黑位+100)老兄可以同样试一下,我们也好兼听则明


回头试试。但是还是感觉不符合正常的拍摄习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49
主题: 1
帖子: 134
注册: 2016年5月
心灵黑客 发表于 2017-3-20 10:30
我试过全黑曝光4分钟,iso400,基本没有杂点。原测试应该是12800iso进行测试的,实际意义不大。


老外的测试和你的方法不一样。镜头盖打开,最快的曝光速度,用了最低的ISO,应该是ISO100,不过后期在LR中把暗部拉亮(曝光+5,阴影+100,白位+72,黑位+100)老兄可以同样试一下,我们也好兼听则明


One quick measure I made is to visual read noise, by taking an image with the lens cap on, fastest shutter speed, lowest ISO. The resulting file was then heavily lifted (Exposure +5, Shadows +100, Whites +72, Blacks +100) in Lightroom to see if there was any pattern or the structure to the noise. Obviously no one will ever apply these kinds of adjustments, this is purely for visualization purposes.


本帖最后由 简单得不得了 于 2017-3-20 15:0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779
主题: 44
帖子: 678
注册: 2015年10月
心灵黑客 发表于 2017-3-20 10:30
我试过全黑曝光4分钟,iso400,基本没有杂点。原测试应该是12800iso进行测试的,实际意义不大。


支持理性客观,不带偏见的交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173
主题: 16
帖子: 5159
注册: 2014年8月
airfang 发表于 2017-3-20 11:24
我还听说一个iridient 貌似也可以解fuji的raw

用matlab解倒是挺新鲜的

matlab可以解一切相机raw,raw本质上就一个算法合集,但是这个对操作者要求太高。iridient,rawtherapee都可以比较好的解富士raw。大众软件里的c1支持比lr及acr好。但是也不及那几个小众产品。另外就是mac上的aperture,不过和win用户无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国外摄影师对比GFX与X1D,一些对GFX不太好的测试结果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