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名词解释:BOBO族---社会新兴阶层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6.773
主题: 169
帖子: 4101
注册: 2001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你是BOBO族吗?
  
  按照时尚命名原则和不求甚解的原则:正"bobo"着的人理所当然就叫"bobo一族",但到底怎么样就可以叫做是"正bobo着",好像谁也说不太清。
  黄爱东西在《城市画报》上写东西说,"最in的人们说,继嬉皮、雅皮之后,现在又来了bobo族,据说意思是同时信奉或追求布尔乔亚和波希米亚,系当然白领的双重理想。"然后又解释说,前一个"好像是资产阶级的意思",后一个"好像是个民族还是什么地方,印象中是披着块毯子什么的就去放羊啊流浪啊游牧去了,走哪儿算哪儿。"就是这么两个不清不楚的东西就时髦起来啦?
  继嬉皮(hippies)、雅皮(yuppies)之后,现代城市最“时髦”的族群是“布波”(bobo)。 “布”,布尔乔亚(bourgeois)的“布”;“波”,波希米亚(Bohemia)的“波”。两者的结合体就是“布波”。 在"嬉皮"、"雅皮"之后,"剥皮"实在不好听,所以就"bobo"了?
  大卫·布鲁克斯的“Bobos in Paradise”,非常畅销。
  《※※※※》资深记者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两年前出了一本书“Bobos in Paradise”,非常叫好,跻身2000年哈佛商业评论十大好书以及《※※※※书评》畅销书之列。去年10月台湾出版中译本《BOBO族——新社会精英的崛起》,马上成为时尚媒体借题发挥,当作新世纪时尚品味指标。台湾男性时尚杂志“Men's uno”干脆做了一个“世纪精英布波男子”的特辑,从消费、享乐层面诠释“布波族”的含义。
  要是有人跟你说,现在大家都不"小资"了,现在大家都"bobo"了。别着急,沉住气--新上等人的理想--波波,不过一波而已,而新的时尚生活,自然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我在一个月前便买了中译本,一大堆英翻中的译名看得我两眼直冒金星,至今还停留在第二章。心想还是找原著看才是上策。中译本分7个章节,分别从学历、消费、商业生活、学术生活、享乐、心灵生活、政治及其他层面来阐述布波族。
  本专栏不是要谈大卫原著的内容(书还没看完,抽样解读太赖皮了)。让我感兴趣的是,时尚圈如何诠释“布波族”,并把这个新概念占为己用。
  布波族结合了反叛的60年代嬉皮文化,和努力进取的80年代雅皮族群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布波族都拥有高学历高收入,是现代新经济社会的精英分子。但是在消闲及心灵生活的追求上,布波族却非常向往嬉皮士的自由和超脱。
  时尚媒体将“布波精神”浓缩在一个范围—— 消费享乐,借此来大弹“消费转型”的论调。
  时尚媒体标榜的是:
  一、布波族在个人的消费享乐方面,非常重视物质的“质感”(这个“质感”通常是用金钱换取的,300元意大利制造牛仔裤Vs30元平价牛仔裤,眼光锐利的光用看就能看出质感不同)。
  二、在经济能力可负担的范围内,布波族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虽然“能力范围内”是大前提,但是稍微盲目的潮流追随者会把重点放在挥霍的潇洒。
  我觉得有趣的是:如果在这个特定社会大多数的实践者,思想观念其实十年如一日,那么所谓的“消费转型”到底有没有代表性?
  正如不少人以为下班后泡酒馆、咖啡座,短假出国玩“跳岛”(island-hopping)潜水冲浪晒太阳,就能自封“雅皮一族”。相信也会有人借“布波族”的名,名牌外套搭平价牛仔裤、周日一身铜臭周末沐浴书香,便当自己是“布波男女”。
  认识布波,非得要搞清楚这一族群,生活态度背后的价值观、社会心理构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761 回帖:7
第 1 页 / 共 1 页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5
帖子: 365
注册: 2000年7月
没有仔细看,关注这书已经很久。前天这本书的台湾远流版刚刚到手。
7月和原作者及“大苹果”--“BIGAPPLE”联系过,当时中文简体版权尚未售出。
昨天联系,告之中文简体版权已经售出。
前几天忽然在新浪等网站看到BOBOS的文字,其实就是书评--(隐性的)估计是书商在前期炒做了。
不过繁体版本的《BOBOS IN PARADISE》的翻译的确稍嫌生涩,原著号称“喜剧社会学”的特性被文字转译的过程给弄得面目全非。不知道大陆译本的效果会如何。
不过远流版300多页的文字量也足以让这喜剧社会学的著作少了许多喜剧色彩,轻松不足。
至于BOBOS的概念,在中文版的出版物中是个卖点。
只能静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6.773
主题: 169
帖子: 4101
注册: 2001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忘了说了,上文系转贴。因为最近老看到BOBO在眼前晃,就去查了一下。

其实,就社会阶层的白描而言,当年贾平凹的《闲人》非常到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7
注册: 2002年9月
昨天发现,一夜之间,满大街都是流苏皮带了,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346
主题: 0
帖子: 505
注册: 2001年8月
现在真是进步了!
不用“时髦”而用“时尚”,
不用“一类”而用“一族”,
真够事儿妈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5.763
主题: 61
帖子: 5984
注册: 2001年9月
其实译成泼皮也很有味道,延续了以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2.856
主题: 420
帖子: 5764
注册: 2001年1月
优质内容勋章
这个bobo译名布波,应该也是从日韩传到中国来的,最早是欧美厂商对自己产品设计定位的时候认为的划分了这样一组人群,现代电子产品设计、研发到市场销售主要针对核心消费人群也是有这部分人构成的,比如非常的典型的汽车、消费类电子、高档视听…………

这样一种东西到了亚洲就被人为的划分成了类似社会等级的一种标示,可能还是跟咱们的死旧脑筋有关系吧…………

嬉皮士、雅皮士在中国也是不被社会认同的,至少是主流社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5.763
主题: 61
帖子: 5984
注册: 2001年9月
嗨!时尚的代价也不小啊,还要读不少书才能验证自己是属于哪一族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名词解释:BOBO族---社会新兴阶层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