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百年印相 古典之美”--金酉鸣藏19世纪英国蛋白印像展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7.682
主题: 12
帖子: 163
注册: 2009年8月
“百年印相 古典之美--金酉鸣藏19世纪英国蛋白印像展”,6月22日至7月22日在草场地艺术东区得色空间展出,欢迎大家的光临。

    随着近年来国内对古典摄影工艺的追捧,一些优秀的古典摄影作品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种在1850年问世的印相工艺曾经一度成为了古典摄影呈现的最流行方法。它纸张轻薄,影调丰富细腻丰富,易于保存的特性使其在一定的摄影时期中广为使用,但是其自身的问题也使得它并没有长期存在,和众多替代工艺一样,仅仅在摄影史上流传了几十年的时间,在这期间,蛋白工艺的技术不断完善,对于蛋白照片的审美也一直延续和演变,至20世纪后的明胶卤化银工艺中,都延续着蛋白照片的审美特性。
伴随着这种审美与21世纪数码化进程的不断替代,一群沿袭传统的摄影人开始重新审视这种审美特性,并寻找"原汁原味"的古典蛋白作品,此次展出的作品便是在这些寻找中所积累下来的。由于古典摄影对曝光时间要求高,所以建筑摄影、风光摄影等纯客观的记录成为了它所承载的主流内容,这些照片有着扎实的刻画功底,对框取画面的控制力和影调的理解绝非一般,"精准客观"成为了时代所需,也更为我们时代所需要。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些照片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也为众多研习者提供了参照。
此次展览的举办获得了众多摄影工作者的支持,在此不再一一致谢,只希望通过它,能为更多的摄影人认识摄影的传统提供一些优秀的素材和参考。

早期摄影之美
就在达盖尔公开其摄影工艺将近十一年后,1850年5月27日,法国摄影师路易•德西雷•布兰卡儿•埃夫拉尔(Louis Desire Blanquart Evrard)发明并公布了蛋白印相工艺(Albumen Print),自此,一种一直流行到20世纪的摄影工艺诞生了。
蛋白印相工艺属于直晒式印相工艺(POP),利用纯棉轻质纸张,把蛋清中的蛋白与氯化钠(或氯化铵)形成的乳剂作为感光材料的附着剂,在纸张表面形成光亮的涂层。制作照片时,将蛋白纸浸入硝酸银和水组成的溶液中,对蛋白纸进行感光处理,然后在专用相框中使底片与之接触,暴露在紫外线下,即可形成影像。影像最终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定影。
相对而言,蛋白工艺是一种较为简便的印相工艺,其使用的底片的范围,从最早的湿版火棉胶底片、干版底片,到今天的卤银底片,都可以制作出影调丰富细腻的蛋白照片。由于蛋白起到了附着感光剂的作用,因此从结构上讲,蛋白印相工艺和今天的明胶卤化银在相纸结构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蛋白乳剂层的透明性,纸张纤维仍然部分参与了最终影像的呈现,使得蛋白工艺照片有着类似盐纸工艺、铂钯工艺的那种丰富的灰调,同时又具有明胶卤化银工艺的细节描写,这也恰恰是这种工艺一直有着迷人魅力的首要原因。
蛋白印相工艺的诞生,解决了早期照片批量复制的这一基本需求,从随即诞生的名片格式肖像到部分艺术家的合成影像,从异域风光记录,到本地市井生活的简单描写,可以说蛋白印相工艺使摄影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也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十九世纪大部分纸质照片的基本工艺方法。
但是,作为一种可替代工艺,就像盐纸工艺、铂钯工艺一样,蛋白印相工艺自身存在的问题,决定了它最终被新的工艺方法所取代。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生产厂商声称的批量化生产,也只是生产有蛋白涂层的蛋白相纸,摄影师需要在制作照片前对蛋白质张进行感光处理,无疑将很多业余爱好者拒之门外,而且摄影师们的处理方法也千差万别,无法真正做到同等质量批量复制。其次,作为直晒式照片,当暴露在阳光下时,影像的褪化是必然的,这是所有直晒式印相工艺无法解决的问题。第三,因为直晒式印相工艺需要很长的曝光时间,无法解决图像放大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明胶卤化银工艺出现的同时,蛋白工艺除了少数拥趸者外,迅速地没落了。代之而起的明胶卤化银工艺迅速解决了各个方面的问题,使得摄影真正普及起来。摄影正是因为有了大量非专业的“业余爱好者”,才有了之后蓬勃的发展。
一批耳熟能详的早期摄影师和作品,都是蛋白印相工艺的产物,如刘易斯•卡罗尔、卡梅伦夫人、奥•苏利文、奥斯卡•雷兰德、亨利•罗宾逊、罗杰•芬顿,直到后来的尤金•阿杰等等。蛋白印相工艺建立起的审美,一直延续下来,在20世纪之后采用明胶卤化银工艺的直接摄影中复活,并且被发扬光大。
此次展览中所选的十九世纪末蛋白工艺照片,呈现的英国街景、自然风光、古迹,甚至市井生活,纯客观的表现手法,扎实的美术功底,对图像影调的深入理解,精准的拍摄手法,这些无疑在现代主义摄影乃至当代摄影的个案中不乏体现。但是一种摄影工艺的没落和边缘化是必然的,一种可能性的颠覆,带来的是更多的可能性。这就是摄影的宿命,技术进步的产物的必然结果,而它所带来的审美取向,如同灵魂附体一般地附着在其后的创新产品之中。

本帖最后由 youmingjin 于 2013-6-24 10:30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相关标签: POP 相纸 感光材料 曝光时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873 回帖:24
第 1 页 / 共 1 页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151
主题: 3
帖子: 135
注册: 2011年6月
好啊,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5.93
主题: 90
帖子: 14694
注册: 2000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今天终于得以一睹为快。就是地方确实不大好找,虽然事先研习了本帖里的地图和照片,到现场还是转了两圈才找到。
后来的朋友记住了:进了院子,一直向前走,不要向两边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5.621
主题: 122
帖子: 13524
注册: 2003年11月
youmingjin 发表于 2013-7-1 09:21
由于原来作品就贴在卡纸上,为了保护这100多年的装裱方式,没有揭下来重新装,使用了活裱的方式,保留了原来的那种※※感觉,泛黄还是年代的问题,大部分还是保留了算比较好了。
冯建国老师开幕时来看,说有机会试试看揭下来重新压平装裱的方法。

最近打算试试古老工艺,铂金和蛋白,我个人更喜欢蛋白,所以去看了展览。
1.这个展览是一个活的“标准”,否则今天做蛋白,都没个比较,所以金兄这个展意义非凡,机会难得,十分感谢。

2.今天我们做蛋白,我个人看法,不必照抄古方古法,还是要寻求突破和进步,我觉得引进中间底把片子做大就是一个方式,这也打破了数码的局限,让现代科技与古老工艺结合在一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682
主题: 12
帖子: 163
注册: 2009年8月
tuantwo 发表于 2013-7-1 06:09
金兄的展览,22号上午一定去~~


谢谢TT老师支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682
主题: 12
帖子: 163
注册: 2009年8月
一言 发表于 2013-6-30 01:22
这里说的蛋白印像展,就在画面右边的楼梯上去,......我差点走到进料口里,......展厅锁着,正欲离开,上来一女孩问看展览?随即把门锁打开,当然,里面是空无一人.....,展厅面积不大,因为是接触印像,所以最大的也就810那么大,......年代久远有些泛黄和褶皱,......


由于原来作品就贴在卡纸上,为了保护这100多年的装裱方式,没有揭下来重新装,使用了活裱的方式,保留了原来的那种※※感觉,泛黄还是年代的问题,大部分还是保留了算比较好了。
冯建国老师开幕时来看,说有机会试试看揭下来重新压平装裱的方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682
主题: 12
帖子: 163
注册: 2009年8月
六缸 发表于 2013-6-30 20:48
今天下午去看了。
非常喜欢!


谢谢六哥支持,那个空间是我和几个朋友一起搞的,楼下是暗房和工作室。得色影汇每个月有一些讲座交流活动。欢迎有空多来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442
主题: 8
帖子: 4483
注册: 2006年10月
金兄的展览,22号上午一定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721
主题: 30
帖子: 7313
注册: 2007年5月
今天下午去看了。
非常喜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198
主题: 0
帖子: 98
注册: 2011年4月
laole 发表于 2013-6-30 19:01
麻兄好
我讲“铂金作品、蛋白工艺作品对影友的艺术鉴赏能力以及暗室创作能力都有极大的提高”,是泛指。以下也就简谈一下:
就我所知,铂金、蛋白工艺都早于目前的银盐工艺,在摄影史上留下曾经的辉煌。他们的有些工艺上的特点,和以这些工艺实现的摄影作品特色,时至今日,有些是现代的银盐作品尚不能达到的。这不仅和铂金、蛋白工艺其工艺特色有关,而且也和我们有些“现代银盐摄影家们”的创作“浮躁心理”有关。注意,是有些,老乐没有说别的。
摄影是反映※※的,※※遗留下来的摄影作品也好、工艺也好,他们能留存至今,本身也是具有生命力的表现。
仅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挥去劳累、静下心思,仔细的观赏这些※※作品,在脑海里去体验作品创作的过程,从※※的光影里去感知摄影术的发展和辉煌,都是大受教益的。
对有一定摄影暗室经验的影友,从这些已经不多见的工艺产生的不多见的作品中,对影调、反差、构图、用光... ...等诸多反面去认真观赏、细心揣摩;我相信也是提高自己鉴赏水平的不可多得好时机。
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理解;更多的人,会有更多的感受。
以上,仅是老乐自己的认知,希望能与您分享。
北京 老乐


谢谢老乐兄!真的感谢,你写了这么多!
容兄弟直言,兄弟浅薄,在这洋洋洒洒的文字中,没得法子找到要领撒!
这么说吧,你觉得我12楼中的问题浮躁吗?不具体吗?与你前贴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吗?它不明确吗?
你觉得你的这一贴,解决了我的问题吗?解决的不浮躁吗?大概是兄弟太过愚笨了吧!不象妄大撞那样机灵~。
不耽误老乐兄的时间了,我自己先学会不浮躁吧,再次谢谢老乐兄!你的文笔真好,很精彩!
本帖最后由 无麻子 于 2013-6-30 19:5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5.93
主题: 90
帖子: 14694
注册: 2000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laole 发表于 2013-6-30 13:41
不管是前期一江月在798举办的《铂金作品展》,还是酉鸣兄这次的《十九世纪末蛋白工艺照片展》,对今天诸位黑白摄影影友艺术鉴赏能力以及暗室创作能力都有极大的提高作用!
祝贺影展成功
北京 老乐

完全赞同!
在能够做出好东西之前,必须至少知道什么是好东西——眼界的提升很重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5
主题: 13
帖子: 606
注册: 2004年3月
无麻子 发表于 2013-6-30 17:26
暗室创作能力,大概是指传统后期(古典工艺),这一块吧?
请教老乐兄,如果是有真对的影展及明确的暗房后期;
那么,在没有看到图片及相对应的原底片的情况下,你是如何认识到人家的暗室创作能力的?
从创作意图,到工艺----,你的能力是怎样从看展览中提高的?提携一下我这样的初学者,先谢过!

麻兄好
我讲“铂金作品、蛋白工艺作品对影友的艺术鉴赏能力以及暗室创作能力都有极大的提高”,是泛指。以下也就简谈一下:
就我所知,铂金、蛋白工艺都早于目前的银盐工艺,在摄影史上留下曾经的辉煌。他们的有些工艺上的特点,和以这些工艺实现的摄影作品特色,时至今日,有些是现代的银盐作品尚不能达到的。这不仅和铂金、蛋白工艺其工艺特色有关,而且也和我们有些“现代银盐摄影家们”的创作“浮躁心理”有关。注意,是有些,老乐没有说别的。
摄影是反映※※的,※※遗留下来的摄影作品也好、工艺也好,他们能留存至今,本身也是具有生命力的表现。
仅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挥去劳累、静下心思,仔细的观赏这些※※作品,在脑海里去体验作品创作的过程,从※※的光影里去感知摄影术的发展和辉煌,都是大受教益的。
对有一定摄影暗室经验的影友,从这些已经不多见的工艺产生的不多见的作品中,对影调、反差、构图、用光... ...等诸多反面去认真观赏、细心揣摩;我相信也是提高自己鉴赏水平的不可多得好时机。
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理解;更多的人,会有更多的感受。
以上,仅是老乐自己的认知,希望能与您分享。
北京 老乐
本帖最后由 laole 于 2013-6-30 19:0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198
主题: 0
帖子: 98
注册: 2011年4月
laole 发表于 2013-6-30 13:41
以及暗室创作能力都有极大的提高作用!


暗室创作能力,大概是指传统后期(古典工艺),这一块吧?
请教老乐兄,如果是有真对的影展及明确的暗房后期;
那么,在没有看到图片及相对应的原底片的情况下,你是如何认识到人家的暗室创作能力的?
从创作意图,到工艺----,你的能力是怎样从看展览中提高的?提携一下我这样的初学者,先谢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5
主题: 13
帖子: 606
注册: 2004年3月
无麻子 发表于 2013-6-30 01:43
这段介绍比较能说明情况"此次展览中所选的十九世纪末蛋白工艺照片,呈现的英国街景、自然风光、古迹,甚至市井生活,纯客观的表现手法,扎实的美术功底,对图像影调的深入理解,精准的拍摄手法,这些无疑在现代主义摄影乃至当代摄影的个案中不乏体现。但是一种摄影工艺的没落和边缘化是必然的,一种可能性的颠覆,带来的是更多的可能性。这就是摄影的宿命,技术进步的产物的必然结果,而它所带来的审美取向,如同灵魂附体一般地附着在其后的创新产品之中。"

不管是前期一江月在798举办的《铂金作品展》,还是酉鸣兄这次的《十九世纪末蛋白工艺照片展》,对今天诸位黑白摄影影友艺术鉴赏能力以及暗室创作能力都有极大的提高作用!
祝贺影展成功
北京 老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198
主题: 0
帖子: 98
注册: 2011年4月
对门的桌上放着几只放大镜和每份两页纸的打印介绍材料---(楼上置顶)。
内容与工艺-----,-结合的挺舒服。个人好恶,我比较喜欢这个小影展。

这段介绍比较能说明情况"此次展览中所选的十九世纪末蛋白工艺照片,呈现的英国街景、自然风光、古迹,甚至市井生活,纯客观的表现手法,扎实的美术功底,对图像影调的深入理解,精准的拍摄手法,这些无疑在现代主义摄影乃至当代摄影的个案中不乏体现。但是一种摄影工艺的没落和边缘化是必然的,一种可能性的颠覆,带来的是更多的可能性。这就是摄影的宿命,技术进步的产物的必然结果,而它所带来的审美取向,如同灵魂附体一般地附着在其后的创新产品之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5.621
主题: 122
帖子: 13524
注册: 2003年11月
这里说的蛋白印像展,就在画面右边的楼梯上去,......我差点走到进料口里,......展厅锁着,正欲离开,上来一女孩问看展览?随即把门锁打开,当然,里面是空无一人.....,展厅面积不大,因为是接触印像,所以最大的也就810那么大,......年代久远有些泛黄和褶皱,......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481
主题: 0
帖子: 112
注册: 2005年11月
细腻,温润,雅致,精美,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8
主题: 1
帖子: 80
注册: 2012年1月
已欣赏过!很不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5.93
主题: 90
帖子: 14694
注册: 2000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youmingjin 发表于 2013-6-24 12:13
在三影堂艺术中心对面

谢谢!这句指示太体贴了!那一片,我就认识三影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682
主题: 12
帖子: 163
注册: 2009年8月
汪大壮 发表于 2013-6-24 11:49
展览不错,很想去看。可是,有地图没有啊?草场地那片比较分散和混乱,没地图真不好找。


在三影堂艺术中心对面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5.93
主题: 90
帖子: 14694
注册: 2000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展览不错,很想去看。可是,有地图没有啊?草场地那片比较分散和混乱,没地图真不好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462
主题: 23
帖子: 2469
注册: 2004年12月
在围脖上也看到了,很好的展览。这几天一定去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999
主题: 47
帖子: 12482
注册: 2004年5月
应该去看看,学习学习。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百年印相 古典之美”--金酉鸣藏19世纪英国蛋白印像展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