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富士11月试用”-----“富士X-M1” VS “索尼NEX-5R”深度试用对比与评测报告----- [主题管理员:lyricxing]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0.172
主题: 5
帖子: 188
注册: 2013年2月
同样的焦段,同样的像素,同样大小的感光元件,同样是无反机,同样有翻转屏无取景器,同样配备3英寸、92万像素液晶屏,同样有两个波轮,同样有独立视频拍摄按钮,同样支持全高清视频拍摄,同样原配闪光灯,同样支持wifi互联……富士X-M1与索尼NEX-5R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把它俩放一起,能迸发出怎样的基情?

鄙人抱着满腔热情与十足的诚意参加这次富士产品试用,中间可谓一波三折,说出来都是泪啊!所幸终于在11月30号下午等来一台富士X-M1搭配XC16-50MM镜头,前后利用四天闲暇时间(真的是相当局促),从传感器性能到镜头素质,从机身外观设计、按键布局到操控手感等多方面进行试用评测,并与SONY NEX-5R做了详尽对比。废话不多说了,下面进入正题,如有疏漏失误之处,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红色字体为补充内容)~~~以下内容出自业余玩家之手,仅供参考,砖下留人,先谢过 ~~~

画质

画质当然是最核心的问题。这玩意,宽泛的说,影响因素太多,我可没那么多精力去细细斟酌;可是单靠感觉和主管的描述也不太好说明问题,毕竟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喜好各异,正所谓众口难调……于是决定从简单的可量化的方面入手。网购来的转接环一到货,便马不停蹄的将X-M1和5R进行了各级ISO对比测试。以我所能控制的,最直接客观的方式将两部机器的画质真相展现给大家。

我对X-M1搭载的X-Trans CMOS感光元件的表现是非常期待的,因为无论从厂家的宣传还是用户的评价来看,这都是一块战斗力极高的传感器;而我个人也是一个画质控,喜欢100%放大趴在屏幕上看细节,追求的就是原生态的从RAW里就带着的锐不可挡。测试使用了AI-FX、AI-NEX转接环各一支,NIKKOR 50/1.8 AI 镜头一支,光圈设定为f 5.6,机身降噪均设置为最低(两台相机都没有关闭降噪的选项),我手头的软件还没法解开X-M1的RAW,所以只能用直出的JPG测试。对比图均截取边缘及中心100%原图呈现,上为5R,下为X-M1。
截取位置如图所示:ISO-100ISO-200ISO-400ISO-800ISO-1600ISO-3200ISO-6400ISO-12800ISO-25600对比测试的结果很明显了,X-M1的抗噪能力较5R要高出一档有余,区分从ISO3200可以明显看出,这时5R的细节已经开始糊在一起了,而X-M1依然坚挺,直到ISO6400才出现类似状况,但其实对比之下可以看出,X-M1的细节轮廓还是比较凌厉的,不会出现大面积糊成一片的现象。打个比方,ISO6400时两台机器的画面就好像抓绒对麻布,5R的画面已经成了绒绒的肉肉的抓绒;而X-M1的画面虽变得粗糙,却依然纹理鲜明。除此之外,相比于5R的彩色噪点,X-M1高感时产生的噪点几乎都是黑白噪点,可用度大大提高。实际使用中,X-M1的ISO开到3200可以说是毫无压力,6400略微缩图之后也是可以接受的。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其他参数均相同的情况下,5R的快门速度要高出X-M1一档(测试中5R进行了曝光补偿,所以不足一档)。(有人提出曝光时间不同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公正,我承认这一点,不过,实际测试中布光、光圈、ISO都一致,要获得相同的曝光,快门确实会有差别,我无法突破这个限制,所以就默许了。再说了,X-M1的曝光时间比5R长,对其应该更加不利,然而实测表现却更好,所以快门速度在这里对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再来说说XC16-50MM这枚镜头。
首先要声明的一点是,本人手中5R的套头16-55/3.5-5.6表现非常糟糕,狗得十分彻底,分辨率极低,广角端畸变暗角严重,变焦毫无手感可言;唯一值得称道的是防抖效果还说得过去,50mm端快门1/10s可以比较放心的使用。反观富士XC16-50MM这枚镜头,虽然通体塑料结构,但成像质量还是可圈可点的,首先其硕大的菊部就已经为良好的成像质量打下了基础。实拍画面足够通透干净,在重庆这种终日为雾气(?霾)笼罩的地儿也能获得层次分明的照片。分辨率狂甩5R狗套头十条街,普通应用足够了,居家旅行,聚会休闲,完全不用担心因为镜头素质太渣,严重影响成像质量。畸变暗角实拍中无明显察觉,后面上的图可以看到,不过由于解不开RAW,身校正的畸变暗角成分有多少,也不好说。另外,变焦阻尼适中,手感扎实。唯独防抖有些奇怪:打开防抖的瞬间,有空气都静止的感觉,这在5R上是体会不到的。可是实测防抖效果却略弱于5R的狗套,50mm端要至少1/15s的快门才能放心,不过这么微小的差距也无所谓了。总之,如果不在意全塑料的外表,会发现XC16-50MM是一枚有着强壮内心的良心套头,足够好用。

外观设计

复古风是富士的拿手好戏,再加上X-M1整体黑色机身配合银白色肩部,视觉上反差十足,相当讨好眼球。另外还配有一个拉风的遮光罩。亮骚指数甩NEX-5R十条街。翻转屏的设计也满足了大多数的使用场合,仰拍俯拍都很方便,而且屏幕背面的支架用料十足,给人很扎实的感觉。不过相对于5R来说,屏幕不能180度翻转,还是存在一定短板。另外机身所见之处除了镜头卡口环,几乎都是塑料组件,坚固程度及手感欠佳。(5R虽说机身大部分都是塑料组件,但是和卡口环连接的前面板至少是金属的,一直延伸至脚架安装孔。话说5R的卡口竟然又是塑料材质,相当无奈……)说到手感,X-M1的持握感相当糟糕,手柄凸起幅度很小,单手持握时重量几乎都压在中指上,同时拇指根本不敢操作任何按键。只有加上左手的辅助,才能顺利操作。5R则不同,可以完全解放左手,单手持握就可完成除变焦以外的所有操作。

说到液晶屏,虽然同是3英寸92万像素,但X-M1的屏幕看起来可就高端大气多了,3:2的比例,相片能够满屏显示,充分利用了空间,更加饱满。屏幕色彩微微偏暖,是善于讨好眼球的一类,需要稍微注意下。总体来说屏幕的还原度还是很高的。屏幕亮度的设定有正负5级共10个等级有点过于细致,不过最暗一级几乎是关闭了背光一般,只有在光线很暗的情况下才能看清楚,很适需要在夜晚拍摄的题材。相比之下5R的屏幕就显得比较小家子气,16:9的比例使得屏幕右侧始终多出一条黑框用来显示菜单键,有点浪费。还有一个问题,X-M1的电池及存储卡仓盖离三脚架安装孔太近,上架之后就打不开了,非常不利于星空拍摄及延时摄影的实践。除了模式转盘,X-M1还拥有两个波轮,顶部波轮在M档控制快门速度,其他档位控制曝光补偿,虽然只有±2档,但是对于用习惯了5R的我来说,简直就如清风拂面一般,感叹一句,好舒爽!(以下吐槽,可略过……5R的曝光补偿需要多按一次键才能调整,别小看这多的一步操作,对于光线复杂需要频繁补偿的场景来说,简直就是梦魇。)内置闪光灯,可无线引闪,配备热靴。我不怎么会用闪光灯,但是,这些配置,不明觉厉!有内闪总比没有好,5R也原配闪光灯,可就是不方便用,不多说了。

Q键是个功能强大的设定,相当于为诸多常用参数设置了一个快速修改的接口。包括对焦模式、ISO、动态范围、降噪等级、图像尺寸及质量、胶片模拟、自拍、防抖模式、闪光灯模式甚至LCD亮度等都可以在按下Q键之后进行快速设置,免去了进入菜单修改的繁琐。强大之余略显遗憾的是:我个人经常修改的“测光模式” 没有出现在Q键菜单里,当然这点只针对我个人而言,如果读到这篇帖子的你不常修改测光模式,则完全不用担心了。另外,有个小小的建议给富士:Q菜单里很多设置是纯符号的,对于初次接触的用户来说会稍显陌生。而Q菜单底部有一条空余的显示空间,可以用来注释正在设置的选项当前是什么涵义。Fn键倒是可以指定为测光模式,总算是能够弥补,不过Fn还可以指定为AEL/AFL、脸部优先等常用设置,多少有些捉襟见肘,还会让人有些纠结到底该如何设置,而且可指定的内容和Q键有部分重叠,多余了。供参考。

再来吐槽一个拍摄模式Adv.,此模式体验相当糟糕。容我整理一下思路,这样说吧:Adv.模式里有两种子模式,分别是创意滤镜和多重曝光。Adv.在模式转盘上就能找到,但是俩子模式要进入MENU切换,或者在转盘转至Adv.且屏幕还没返回拍摄界面的时候按MENU键,即可快速切换(说实话,我在看说明书之前还真没发现有这个技巧,藏得也忒深了点)。不得不说这个切换过程有点浪费资源,因为在Adv.模式,副指令波轮没有任何作用,直接闲置。完全可以设定为点按副指令波轮,然后可滚动选择子模式;直接滚动副指令波轮则可切换创意滤镜。甚至,我觉得多重曝光完全可以并入创意滤镜。
另外,将创意滤镜独立出来作为一个拍摄模式,使得在A/S/M模式下,无法使用创意滤镜,凭空抹杀了很多创意的可能,有点可惜。对比5R,X-M1在这一点还是有不小差距。5R不仅在A/S/M模式下创意滤镜皆可用,而且很多滤镜还可以详细设置参数,比如柔焦程度,微缩景观范围方向等等,可玩性要高很多。不过这都是软件方面的小小差距,升级固件就能完美解决。远没有画质差距来的那么不可救药。

机身性能与操控

X-M1的开机速度相当快了,对于精确的时间我无从测试,仅从感受的角度来说,几乎可以算是开机即可按快门了,开机速度着实让我惊喜。当然,究竟开机后多久能拍摄完成第一张相片,还受到对焦速度的影响,这个暂且不谈。再一个,待机唤醒速度也很快,包括自动待机开始的瞬间唤醒,速度几乎没有影响。这方面比5R可以说是完胜,首先5R开机很慢,目测超过一秒,而且自动待机瞬间是无法快速唤醒的,得等到待机这个动作完成之后才能唤醒,想要抓拍几乎是不可能。很欣喜X-M1能有这样的表现。

X-M1半按快门时屏幕会有比较明显的卡顿感,比较影响动态目标的拍摄,不知道是不是我这台机器的问题。另外,在室内拍摄时感觉取景的帧率很低,摇晃相机,拖尾很明显,同一场景下5R就没有这种现象。当然,室外表现是极好的,无拖尾,响应也很迅速,基本感觉不到延迟。
X-M1取景时光圈保持全开,半按快门才会收缩至设定值。使得在弱光下取景变得比较轻松,而且还不会坏了无反机身取景所见即所得的优势,可谓一举多得。相比之下,5R的光圈会随着设定实时调整,遭遇弱光又要小光圈拍摄的场景就捉鸡了,整个屏幕充斥着噪点,完全看不清,对焦很困难。(5R的“实时取景显示”选项能够控制快门的作用机制,也就是说可以让使用者自主选择是否光圈全开取景,原文撰写时我还没能详细了解这一选项。5R说明书中对此选项解释如下:”是否在液晶屏上显示使用曝光补偿、白平衡、[创意风格]或 [照片效果]改变了效果的影像“。感谢dickgenslee)
X-M1可以设定最高ISO及最低快门速度,想比5R固定ISO3200为自动上限,快门速度无下限,显然X-M1的人性化程度要高不少。这种人性化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X-M1手动对焦时可以快速关闭或者打开峰值辅助,要知道,在大光比或者线条复杂的场景,峰值对焦辅助时常会帮倒忙,这时候如果能快速关闭它,反而能增加成功率。转接环到手后发现,X-M1相当适合转接手动镜头啊,一来成像元件素质没得说,二来放大对焦、放大区域选择、峰值辅助、曝光补偿等常用功能又信手拈来,不用挪动手指就都能完成设置,操控非常迅捷。即使在触屏缺席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高效。
还有,X-M1放大辅助对焦时可以自动测光,不会出现周围光线变化导致放大的画面过暗或者过亮,这在拍摄微距的时候非常有用。看到X-E1的2.0版本固件里升级了放大辅助对焦,通过副指令拨盘可以切换放大倍率,3倍或10倍,使用价值非常高,希望X-M1也能加入。再有,回放相片放大浏览时,可以在保持放大状态下,通过波轮切换相片,前后对比不同相片局部细节的操作因此变得十分便捷。再有,拍摄RAW后,机内提供了完备的后期工具,可以进行处理之后保存为JPG格式,配合wifi功能,其便捷不言而喻。这些都是5R所不具备的,总之,富士产品的人性化设置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X-M1独立出来的视频拍摄键的确为拍摄视频找了一个好借口,无需切换任何模式,即按即摄,方便快捷。略显遗憾的是摄像时无法实时调整曝光补偿、光圈、ISO等参数,限制了创意发挥的空间。
另一个缺憾就是触屏,触屏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快速选择对焦点、选择追焦对象。考虑到富士一以贯之的非触屏设定,也无可厚非,我想富士也是有考量的。

无线分享功能分为两部分,分别针对电脑(PC)和手机。均需要安装相应软件才能实现。其中通过手机可以直接查看、下载相机中的图片,也可通过相机端进行操作,单张或者批量传输相片至手机,整个过程为相机和手机直接通信,不需要无线路由器参与。相应速度、传输速度都令人满意。
上传至PC需要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事先设定好目标PC,然后才能上传。不知道是不是我没使用正确,上传至PC的过程无法选择图片,会整个扫描一遍相机中的图片,没有被上传过的都会被上传,这样貌似有个问题,如果是之前取出内存卡拷贝过的照片,依然会被上传,造成了重复。整个保存至PC的过程相当冗长,体验一般,改进空间还是很大的。
当然,无线连接功能还有更加丰富的应用可以被开发,如果仅仅是传输相片这么简单,其实吸引力并不是很大。


总结

富士为X-M1搭载了X-Trans CMOS作为感光元件,可谓诚意十足。要知道,X-E1和X100S用的也同样是这枚传感器。拥有X-M1就代表拥有了能够拍摄画质比肩甚至超越富士更高阶产品的实力。这对于更为关注画质,或者对于转接兴趣十足的用户来说,无疑是好消息。一个更为廉价但是画质相当给力的后背显然极具吸引力。再加上个性鲜明的胶片模式及功能丰富的创意模式、场景模式,也为摄影新手和普通用户提供了舒适的摄影解决方案,可谓拓展了X-M1的受众。推荐较为关注成像质量的家庭用户使用,也可作为一个较为廉价的高素质数码后背转接使用。

下面通过附件发几张样片…… 本帖最后由 lyricxing 于 2013-12-12 00:02 编辑

相关标签: 索尼 NEX-5R Sony NEX-5R 富士 X-M1 快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4009 回帖:6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172
主题: 5
帖子: 188
注册: 2013年2月
浓妆淡抹总相宜 发表于 2013-12-20 20:54
对,你可以这样说。但是楼主那种认为曝光时间长反而更不利的说法绝对是错的。


好好拍照片吧,朋友,别纠结这一点了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047
主题: 31
帖子: 2138
注册: 2009年12月
jiushirang 发表于 2013-12-20 20:43
以什么为标准?SONY?佳能?尼康?
有没有工业标准?我可以说SONY虚标吗?一个向上虚标,一个向下虚标。...

对,你可以这样说。但是楼主那种认为曝光时间长反而更不利的说法绝对是错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08
主题: 4
帖子: 1101
注册: 2013年8月
浓妆淡抹总相宜 发表于 2013-12-20 18:53
如果同场景下曝光的亮度一致,光圈和感光度一致,那么曝光时间更长的那个有ISO虚标的嫌疑。


以什么为标准?SONY?佳能?尼康?
有没有工业标准?我可以说SONY虚标吗?一个向上虚标,一个向下虚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047
主题: 31
帖子: 2138
注册: 2009年12月
lyricxing 发表于 2013-12-20 14:33
当然是相同ISO下对比啊,你这说的莫名其妙,就此打住吧...


如果同场景下曝光的亮度一致,光圈和感光度一致,那么曝光时间更长的那个有ISO虚标的嫌疑。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72
主题: 5
帖子: 188
注册: 2013年2月
浓妆淡抹总相宜 发表于 2013-12-20 00:25
这样说同场景下富士ISO200应该比ISO400噪点多,因为ISO200所需曝光时间更长,对吧?


当然是相同ISO下对比啊,你这说的莫名其妙,就此打住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047
主题: 31
帖子: 2138
注册: 2009年12月
lyricxing 发表于 2013-12-19 16:46
曝光时间越长,噪点越多,这时候和其他相机对比噪点多寡,就是更加不利。  哪里反了?...


长时间曝光造成很多噪点指拍星空之类n秒以上的曝光,普通拍摄不能这么比。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047
主题: 31
帖子: 2138
注册: 2009年12月
lyricxing 发表于 2013-12-19 16:46
曝光时间越长,噪点越多,这时候和其他相机对比噪点多寡,就是更加不利。  哪里反了?...

这样说同场景下富士ISO200应该比ISO400噪点多,因为ISO200所需曝光时间更长,对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72
主题: 5
帖子: 188
注册: 2013年2月
浓妆淡抹总相宜 发表于 2013-12-16 13:39
曝光时间更长却更不利?说反了吧。


曝光时间越长,噪点越多,这时候和其他相机对比噪点多寡,就是更加不利。  哪里反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047
主题: 31
帖子: 2138
注册: 2009年12月
曝光时间更长却更不利?说反了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47
主题: 3
帖子: 47
注册: 2013年6月
※※也太赤裸裸了。观众要吐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72
主题: 5
帖子: 188
注册: 2013年2月
chenhongzjj 发表于 2013-12-11 20:47
据论坛某位朋友说E18-55这只头品控很有问题,成像质量差异很大,莫非楼主运气很糟糕?所以才会狂甩十条街


两个头又没法在一台机器上作比较,于是乎传感器本身成像质量也相当影响主观判断,所以科学的说,没法讲,请允许我主观一点吧,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72
主题: 5
帖子: 188
注册: 2013年2月
妖妖夢 发表于 2013-12-11 13:15
快装板堵SD卡盖的问题从XPRO1开始就这样,富士从来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那还真是有点说不过去呀,人性化方面的设计还是要多听用户建议才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72
主题: 5
帖子: 188
注册: 2013年2月
dickgenslee 发表于 2013-12-11 00:00
看了一下
“在其他参数均相同的情况下,5R的快门速度要高出X-M1一档(测试中5R进行了曝光补偿,所以不足一档)”
怎么也得同快门下的iso比拼,高一档(或者不到)iso,快门一样,然后得出iso可用高一档的结论?iso是拿来提快门的,提不了叫高感好?

“5R的光圈会随着设定实时调整,遭遇弱光又要小光圈拍摄的场景就捉鸡了,整个屏幕充斥着噪点,完全看不清,对焦很困难”
用5R不知道关闭实时取景也能最大光圈对焦?多一个选择就变成劣势了?
其他就不说了,发富版也难怪


dickgenslee 发表于 2013-12-11 19:17
不是说XM1不好,只是部分东西被lz夸张化了。例如说16-50XC“分辨率狂甩5R狗套头十条街”,真怀疑lz有没有用过还是还没入门,5R狗套虽狗,不过分辨率真可以,特别中心,跟富士也就半斤八两,富士胜在边缘分辨率好。
综合来说,XM1跟5R算是半斤八两,XM1稍贵稍大,不过成像质量稍好,所以看个人选择了


关于“分辨率狂甩5R狗套头十条街”,这个很主观,我承认。因为试用X-M1,其分辨率表现确实令我惊喜,反观5R,却让我很没有信心。问题是,这一点我没法做很科学的对比评测,所以没有必要深究了。

关于“实时取景显示”,首先要说,这是个好功能,能够提供用户选择,”是否在液晶屏上显示使用曝光补偿、白平衡、[创意风格]或 [照片效果]改变了效果的影像“。这是说明书上的说法,完全没有提到对光圈作用机制的改变,我确实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使用中也基本忽略了这个功能,一直保持为开,所以才会出现报告中的描述。的确是我孤陋寡闻了,多谢兄台指正!能够温故知新,能消除误解,能不断进步,这正是技术交流吸引我的地方,真的要感谢有兄台这样能够详细阅读我的帖子并能提出中肯意见的人!
我下载了5C、5N、5R的说明书,发现5C无此功能;5N、5R有。属于升级的功能选项,这点很好。X-M1今年六月才发布,不知道为何不加入此功能,希望富士可以改进。

再说一下ISO对比照时快门速度差一档的问题,这个我真没办法……环境光、光圈和ISO都固定的情况下,也只有改变快门速度才能获得相同曝光了。请原谅我的业余吧。

另外,我完全无意贬低和抬举任何一台相机,所陈述的完全是我这段时间使用下来的真实感受。既然是感受,那必然包涵很多主观成分;好与不好,我把我的想法罗列出来,作为参考;对于不对,我接受大家的批评指正。作为一篇试用报告,主角是富士的产品,自然发到富士版无疑。这个也没啥好说的。

重复一下帖子开头说到的:如有疏漏失误之处,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249
主题: 45
帖子: 5697
注册: 2011年1月
chenhongzjj 发表于 2013-12-11 20:47
据论坛某位朋友说E18-55这只头品控很有问题,成像质量差异很大,莫非楼主运气很糟糕?所以才会狂甩十条街

不是E18-55,是E16-50,不知道lz那支怎样,反正我这支锐度很好,比单反上的18-135、18-55之类好,不过眩光什么的就尽显狗头本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719
主题: 8
帖子: 2324
注册: 2011年6月
dickgenslee 发表于 2013-12-11 19:17
不是说XM1不好,只是部分东西被lz夸张化了。例如说16-50XC“分辨率狂甩5R狗套头十条街”,真怀疑lz有没有用过还是还没入门,5R狗套虽狗,不过分辨率真可以,特别中心,跟富士也就半斤八两,富士胜在边缘分辨率好。
综合来说,XM1跟5R算是半斤八两,XM1稍贵稍大,不过成像质量稍好,所以看个人选择了


据论坛某位朋友说E18-55这只头品控很有问题,成像质量差异很大,莫非楼主运气很糟糕?所以才会狂甩十条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249
主题: 45
帖子: 5697
注册: 2011年1月
lili酱 发表于 2013-12-11 13:13
ok~这个明白了~还有其他什么吗?现在看下来觉得lz写的M1评价还不错~
你有其他的意见吗?讨论讨论嘛

不是说XM1不好,只是部分东西被lz夸张化了。例如说16-50XC“分辨率狂甩5R狗套头十条街”,真怀疑lz有没有用过还是还没入门,5R狗套虽狗,不过分辨率真可以,特别中心,跟富士也就半斤八两,富士胜在边缘分辨率好。
综合来说,XM1跟5R算是半斤八两,XM1稍贵稍大,不过成像质量稍好,所以看个人选择了 本帖最后由 dickgenslee 于 2013-12-11 19:1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3.527
主题: 42
帖子: 1065
注册: 2008年2月
快装板堵SD卡盖的问题从XPRO1开始就这样,富士从来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43
主题: 13
帖子: 128
注册: 2013年5月
ok~这个明白了~还有其他什么吗?现在看下来觉得lz写的M1评价还不错~
你有其他的意见吗?讨论讨论嘛

dickgenslee 发表于 2013-12-11 12:24
。。。。。。实时取景不是这个意思,是按照自己设定的参数显示,就是你设置的光圈、ev、曝光值实时显示,显示的就是拍出来的效果,而不一定是现场效果。这个跟取景器、LCD无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249
主题: 45
帖子: 5697
注册: 2011年1月
lili酱 发表于 2013-12-11 10:30
关闭实时取景最大光圈对焦?5R不是没取景器嘛,关闭了拿什么取景?盲拍??求科普
要嘛再说点你觉得LZ不足的地方,拿出来谈论谈论~

。。。。。。实时取景不是这个意思,是按照自己设定的参数显示,就是你设置的光圈、ev、曝光值实时显示,显示的就是拍出来的效果,而不一定是现场效果。这个跟取景器、LCD无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43
主题: 13
帖子: 128
注册: 2013年5月
关闭实时取景最大光圈对焦?5R不是没取景器嘛,关闭了拿什么取景?盲拍??求科普
要嘛再说点你觉得LZ不足的地方,拿出来谈论谈论~

dickgenslee 发表于 2013-12-11 00:00
看了一下
“在其他参数均相同的情况下,5R的快门速度要高出X-M1一档(测试中5R进行了曝光补偿,所以不足一档)”
怎么也得同快门下的iso比拼,高一档(或者不到)iso,快门一样,然后得出iso可用高一档的结论?iso是拿来提快门的,提不了叫高感好?

“5R的光圈会随着设定实时调整,遭遇弱光又要小光圈拍摄的场景就捉鸡了,整个屏幕充斥着噪点,完全看不清,对焦很困难”
用5R不知道关闭实时取景也能最大光圈对焦?多一个选择就变成劣势了?
其他就不说了,发富版也难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83
主题: 5
帖子: 78
注册: 2013年5月
颜色的确漂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249
主题: 45
帖子: 5697
注册: 2011年1月
看了一下
“在其他参数均相同的情况下,5R的快门速度要高出X-M1一档(测试中5R进行了曝光补偿,所以不足一档)”
怎么也得同快门下的iso比拼,高一档(或者不到)iso,快门一样,然后得出iso可用高一档的结论?iso是拿来提快门的,提不了叫高感好?

“5R的光圈会随着设定实时调整,遭遇弱光又要小光圈拍摄的场景就捉鸡了,整个屏幕充斥着噪点,完全看不清,对焦很困难”
用5R不知道关闭实时取景也能最大光圈对焦?多一个选择就变成劣势了?
其他就不说了,发富版也难怪

本帖最后由 dickgenslee 于 2013-12-11 00:1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72
主题: 5
帖子: 188
注册: 2013年2月
汉子周 发表于 2013-12-10 13:56
我买了X-M1的单机+35/1.4的头,然后想以后入XPRO1的升级版和10-24,现在觉得,XC16-50当时可以跟X-M1一块入的,反正也不贵焦段也实用,算赖,以后实在觉得有必要时再单独买吧。


牛定在手,完全不用想套头了啊。定焦有定焦的玩法,变焦基本靠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79
主题: 3
帖子: 72
注册: 2013年9月
我买了X-M1的单机+35/1.4的头,然后想以后入XPRO1的升级版和10-24,现在觉得,XC16-50当时可以跟X-M1一块入的,反正也不贵焦段也实用,算赖,以后实在觉得有必要时再单独买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72
主题: 5
帖子: 188
注册: 2013年2月
略有乐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72
主题: 5
帖子: 188
注册: 2013年2月
生活小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72
主题: 5
帖子: 188
注册: 2013年2月
适合慢节奏的拍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72
主题: 5
帖子: 188
注册: 2013年2月
细节和色彩都很满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72
主题: 5
帖子: 188
注册: 2013年2月
相当有食欲,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富士11月试用”-----“富士X-M1” VS “索尼NEX-5R”深度试用对比与评测报告-----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