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富士11月试用”-----“富士X-M1” VS “索尼NEX-5R”深度试用对比与评测报告----- [主题管理员:lyricxing]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相关标签:
索尼 NEX-5R
Sony NEX-5R
富士 X-M1
快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1 帖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67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66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65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64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63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62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61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60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59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58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57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56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55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54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53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52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51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50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49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48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47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46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45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44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43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42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41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40 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第
39 帖
回复主题: “富士11月试用”-----“富士X-M1” VS “索尼NEX-5R”深度试用对比与评测报告-----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

测试使用了AI-FX、AI-NEX转接环各一支,NIKKOR 50/1.8 AI 镜头一支,光圈设定为f 5.6,机身降噪均设置为最低(两台相机都没有关闭降噪的选项),我手头的软件还没法解开X-M1的RAW,所以只能用直出的JPG测试。对比图均截取边缘及中心100%原图呈现,上为5R,下为X-M1。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
ISO-3200
ISO-6400
ISO-12800
ISO-25600
对比测试的结果很明显了,X-M1的抗噪能力较5R要高出一档有余,区分从ISO3200可以明显看出,这时5R的细节已经开始糊在一起了,而X-M1依然坚挺,直到ISO6400才出现类似状况,但其实对比之下可以看出,X-M1的细节轮廓还是比较凌厉的,不会出现大面积糊成一片的现象。打个比方,ISO6400时两台机器的画面就好像抓绒对麻布,5R的画面已经成了绒绒的肉肉的抓绒;而X-M1的画面虽变得粗糙,却依然纹理鲜明。除此之外,相比于5R的彩色噪点,X-M1高感时产生的噪点几乎都是黑白噪点,可用度大大提高。实际使用中,X-M1的ISO开到3200可以说是毫无压力,6400略微缩图之后也是可以接受的。
反观富士XC16-50MM这枚镜头,虽然通体塑料结构,但成像质量还是可圈可点的,首先其硕大的菊部就已经为良好的成像质量打下了基础。实拍画面足够通透干净,在重庆这种终日为雾气(?霾)笼罩的地儿也能获得层次分明的照片。分辨率狂甩5R狗套头十条街,普通应用足够了,居家旅行,聚会休闲,完全不用担心因为镜头素质太渣,严重影响成像质量。畸变暗角实拍中无明显察觉,后面上的图可以看到,不过由于解不开RAW,身校正的畸变暗角成分有多少,也不好说。另外,变焦阻尼适中,手感扎实。唯独防抖有些奇怪:打开防抖的瞬间,有空气都静止的感觉,这在5R上是体会不到的。可是实测防抖效果却略弱于5R的狗套,50mm端要至少1/15s的快门才能放心,不过这么微小的差距也无所谓了。总之,如果不在意全塑料的外表,会发现XC16-50MM是一枚有着强壮内心的良心套头,足够好用。
不过相对于5R来说,屏幕不能180度翻转,还是存在一定短板。另外机身所见之处除了镜头卡口环,几乎都是塑料组件,坚固程度及手感欠佳。(5R虽说机身大部分都是塑料组件,但是和卡口环连接的前面板至少是金属的,一直延伸至脚架安装孔。话说5R的卡口竟然又是塑料材质,相当无奈……)说到手感,X-M1的持握感相当糟糕,手柄凸起幅度很小,单手持握时重量几乎都压在中指上,同时拇指根本不敢操作任何按键。只有加上左手的辅助,才能顺利操作。5R则不同,可以完全解放左手,单手持握就可完成除变焦以外的所有操作。
还有一个问题,X-M1的电池及存储卡仓盖离三脚架安装孔太近,上架之后就打不开了,非常不利于星空拍摄及延时摄影的实践。
除了模式转盘,X-M1还拥有两个波轮,顶部波轮在M档控制快门速度,其他档位控制曝光补偿,虽然只有±2档,但是对于用习惯了5R的我来说,简直就如清风拂面一般,感叹一句,好舒爽!(以下吐槽,可略过……5R的曝光补偿需要多按一次键才能调整,别小看这多的一步操作,对于光线复杂需要频繁补偿的场景来说,简直就是梦魇。)
内置闪光灯,可无线引闪,配备热靴。我不怎么会用闪光灯,但是,这些配置,不明觉厉!有内闪总比没有好,5R也原配闪光灯,可就是不方便用,不多说了。
Fn键倒是可以指定为测光模式,总算是能够弥补,不过Fn还可以指定为AEL/AFL、脸部优先等常用设置,多少有些捉襟见肘,还会让人有些纠结到底该如何设置,而且可指定的内容和Q键有部分重叠,多余了。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