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M43的25/1.4效果是不是等于全幅25/1.4中间裁出来的一样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77
主题: 34
帖子: 1845
注册: 2007年2月
最近被光圈问题搞的晕晕的。等效不等效的理论问题我不懂,我个人认为m43镜头上标识的焦距就是镜头实际焦距,以松莱2514镜头为例,从拍摄效果来说,它的效果就是基本上和全幅2514镜头拍完,在照片中间抠出同样视角范围的图效果一致。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老司机也懵逼了,请大家畅所欲言。
先上点图压压惊 本帖最后由 k1ngs 于 2017-2-13 13:52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相关标签: 视角 光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1417 回帖:52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472
主题: 88
帖子: 8045
注册: 2006年9月
染白 发表于 2017-2-14 12:58
不用想,不同焦段,全幅M43你可以去算景深。以为视角转换系数是2,景深转换系数就是2也真是省脑啊。


呵呵,你随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24
主题: 7
帖子: 743
注册: 2011年5月
liuels 发表于 2017-02-14 03:25
你再想想?
不用想,不同焦段,全幅M43你可以去算景深。以为视角转换系数是2,景深转换系数就是2也真是省脑啊。
本帖由 HUAWEI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472
主题: 88
帖子: 8045
注册: 2006年9月
染白 发表于 2017-2-14 08:18
这个量就定得不对,完全不是恒定2的比例系数,根据焦距不同是会变化的。


你再想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67
主题: 15
帖子: 2178
注册: 2014年2月
O2JAM 发表于 2017-2-14 09:21
假定全幅和4/3都采用同样的曝光设定,光圈快门焦距曝光补偿都一样,那两个相机的曝光时间能完全一样吗?

当然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512
主题: 55
帖子: 6704
注册: 2008年5月
烂菜烧包 发表于 2017-2-14 10:12
对的,不过技术在进步,全幅头分辨率也会越来越好

支持。
技术的确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有时候会遇上瓶颈,比如现在传统玻璃镜头就有瓶颈,需要等待突破。
再有凡事又有个阈值,达到了之后再提升效果就不明显了,适用人群也小了。分辨率,像素还有其它指标其它事都是这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461
主题: 47
帖子: 3097
注册: 2007年8月
O2JAM 发表于 2017-2-14 09:45
谢谢您的回复,我只是对全幅上的光圈和小底上面的光圈是否一致有疑问。我想知道衡量光圈的大小依据,是否依赖于传感器尺寸。比如全幅的1.4和4/3的1.4,他们的区别在哪。

光圈是通光孔直径和焦距的比值。和传感器压根就没半毛钱关系。
很多半吊子跑出来到处误导人。其实稍微想一下就很明白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508
主题: 13
帖子: 292
注册: 2007年10月
半支莲 发表于 2017-2-14 08:12
分辨率和相差大了,是镜头大了系统累计误差也会增大的结果。要想高像质就得付出更大代价,比体积增长还大。

对的,不过技术在进步,全幅头分辨率也会越来越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293
主题: 12
帖子: 2395
注册: 2011年4月
O2JAM 发表于 2017-2-14 09:37
这么说,光圈的大小都是相对于传感器大小来说的?

光圈本身的定义和传感器就没有关系啊,镜头的物理焦距和实际孔径(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入瞳直径)定下之后光圈值也就确定了啊,两者一除了事,就一比值而已。至于它的意义,直白点就来说它统一了light的密度,所以不管是哪个幅面的1.4,都能保证你出片的亮度是一致的(但跨系统时亮度相同不等于曝光相同啊)。
至于传感器大小的差异根本上是影响了匹配镜头群的体积,间接地影响了曝光。而且尤其要考虑一个市场现实是,小底的镜头群大多是走小型化路线的,所以往往不会做高F值。比方说FF上大三元是24-70 F2.8,可是同视角镜头M43上并没相应做成12-35 F1.4,而依然是12-35 F2.8,所以很显然这些镜头的孔径都偏小了,自然景深偏小、能最终到达传感器的光也少了,上帝不给光,那表现自然就差了。如果真的做成12-35 F1.4呢,其实玩弱光和浅景深都不会吃亏(低感没办法弥补,先天因素),但体积也就硕大无比了。

本帖最后由 zenwalk 于 2017-2-14 10:2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715
主题: 54
帖子: 2655
注册: 2012年11月
蓝山土啡 发表于 2017-2-14 09:40
那我问问你,8*10寸的座机怎么设置?指甲盖大小的卡片机怎么设置?
假如说镜头同样是150mmF5.6光圈,放大率为1:1的镜头,你后面装8*10它接受的是前面8*10这么大面积的光线,你后面装618它接受的是前面6*18mm这么大面积光线,同样的,你装36*24mm底片它接受的是前面36*24mm这么大面积光线,你装1寸它接受的是前面13.2*8.8mm面积的光线。放心,座机不会歧视36*24这样指甲盖截幅的。
镜头被生产出来不知道自己会被装到多大底片上,所以它的进光量是固定的。不因为它被装在大画幅上干活就卖力,装在135系统上干活就偷懒。
放心用吧


谢谢您的回复,我只是对全幅上的光圈和小底上面的光圈是否一致有疑问。我想知道衡量光圈的大小依据,是否依赖于传感器尺寸。比如全幅的1.4和4/3的1.4,他们的区别在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461
主题: 47
帖子: 3097
注册: 2007年8月
O2JAM 发表于 2017-2-14 09:21
假定全幅和4/3都采用同样的曝光设定,光圈快门焦距曝光补偿都一样,那两个相机的曝光时间能完全一样吗?

那我问问你,8*10寸的座机怎么设置?指甲盖大小的卡片机怎么设置?
假如说镜头同样是150mmF5.6光圈,放大率为1:1的镜头,你后面装8*10它接受的是前面8*10这么大面积的光线,你后面装618它接受的是前面6*18mm这么大面积光线,同样的,你装36*24mm底片它接受的是前面36*24mm这么大面积光线,你装1寸它接受的是前面13.2*8.8mm面积的光线。放心,座机不会歧视36*24这样指甲盖截幅的。
镜头被生产出来不知道自己会被装到多大底片上,所以它的进光量是固定的。不因为它被装在大画幅上干活就卖力,装在135系统上干活就偷懒。
放心用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715
主题: 54
帖子: 2655
注册: 2012年11月
zenwalk 发表于 2017-2-14 09:29
你的问题很简单啊,保持同F、ISO、曝光时间,则两个系统的亮度完全一致,如果差别很大,那可以判别有注水了。(忽略ISO和F层面的可能有的差异)
但如果f/F和曝光时间完全一样,则两个系统的收纳的光子数一致,此时DOF和SNR(光层面)也一致,区别是传感器面积大的那个亮度必然会更低,因此需要底大使用更高的ISO来统一亮度,就这么一个直观地事情。。。


这么说,光圈的大小都是相对于传感器大小来说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79
主题: 18
帖子: 5572
注册: 2010年3月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
同样的对焦距离,就是标题说的这个理论。
但是实际上你是需要构图的,你在M43上拍摄肯定要比用全副拍摄离得远吧,对焦距离就会往后靠才能完成你需要的构图,这样就会损失掉相应的景深,对焦距离比如在全幅1米就搞定了,你M43要退到2米,那自然,景深范围就变了。最直观的就是你的虚化效果肯定要差得多了,这样,自然就不会等同于全幅的效果了。

所以不用全幅最大的损失,其实就损失在了对焦距离靠后构图造成的景深损失上。

同时要注意的是,每只镜头,或者说每个光学组合,都是有最佳成像范围的,一般近距离的时候,对焦行程长,精度高,成像也好些,越远尤其越靠近无穷远,一般25mm这些,2m左右离无穷就很近了,自然对焦的精度也差了,虽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距离全景深也不远了,但,实际上成像的精度还是有差的,所以,损失掉最佳成像范围,也是作为小画幅的一个损失之一。

第三,要注意的是M43的像素密度很高,虽然只是全幅面积的那么一小块,但是那么一小块大多和一般全幅一样的像素,密度更高,对镜头进入到传感器的光量要求也更高,所以,实际成像时,镜头的素质也比低像素密度的要求更大。

综合来说,要等同于全幅中间裁出来,只有在同等对焦距离、同等像素密度才会有效,否则这个结论并不成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293
主题: 12
帖子: 2395
注册: 2011年4月
O2JAM 发表于 2017-2-14 09:21
假定全幅和4/3都采用同样的曝光设定,光圈快门焦距曝光补偿都一样,那两个相机的曝光时间能完全一样吗?

你的问题很简单啊,保持同F、ISO、曝光时间,则两个系统的亮度完全一致,如果差别很大,那可以判别有注水了。(忽略ISO和F层面的可能有的差异)
但如果f/F和曝光时间完全一样,则两个系统的收纳的光子数一致,此时DOF和SNR(光层面)也一致,区别是传感器面积大的那个亮度必然会更低,因此需要底大使用更高的ISO来统一亮度,就这么一个直观地事情。。。 本帖最后由 zenwalk 于 2017-2-14 09:3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715
主题: 54
帖子: 2655
注册: 2012年11月
假定全幅和4/3都采用同样的曝光设定,光圈快门焦距曝光补偿都一样,那两个相机的曝光时间能完全一样吗?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 iOS10.2.1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91
主题: 8
帖子: 1500
注册: 2014年5月
芃名 发表于 2017-2-13 17:30
我觉得不对,法兰距都不一样,怎么比较。


支持!

扣一块出来的说法是全幅和半幅对比时提出来的,就因为其中隐含着法兰距一样。

现在对比全幅和43,那就还要加入法兰距这个量了,更复杂,等效光圈也会不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293
主题: 12
帖子: 2395
注册: 2011年4月
染白 发表于 2017-2-14 08:18
这个量就定得不对,完全不是恒定2的比例系数,根据焦距不同是会变化的。

这个概念的前提是同视角拍同一个场景,基于同出图分辨率的跨系统对比。。。

在这个场景下,我们只需要计算下f/F的比值,无论传感器面积多大,只要这个值更大,那么这个系统的弱光性能更好(当然最低感必然大底好),所能获得的最大景深也更大,非常方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24
主题: 7
帖子: 743
注册: 2011年5月
liuels 发表于 2017-02-13 09:28
我其实觉得等效光圈是很好的概念,定性定量告诉你差距到底是多少。只是有些人不愿接受罢了。

...
这个量就定得不对,完全不是恒定2的比例系数,根据焦距不同是会变化的。
本帖由 HUAWEI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512
主题: 55
帖子: 6704
注册: 2008年5月
lanecounte 发表于 2017-02-13 15:50
恩,这样全服的像素要到6400w-8000w
不过还有一个就是,FF镜头分辨率设计不如m43高,所以就算像素达到了,实际出来的分辨率M...

分辨率和相差大了,是镜头大了系统累计误差也会增大的结果。要想高像质就得付出更大代价,比体积增长还大。
本帖由 MI+5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6
主题: 36
帖子: 299
注册: 2013年1月
烂菜烧包 发表于 2017-2-13 18:34
对的,裁出来的像素与M43的像素一样多,那就没啥大区别了

恩,这样全服的像素要到6400w-8000w
不过还有一个就是,FF镜头分辨率设计不如m43高,所以就算像素达到了,实际出来的分辨率M43镜头锐度会更好一点。 本帖最后由 lanecounte 于 2017-2-13 23:5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472
主题: 88
帖子: 8045
注册: 2006年9月
k1ngs 发表于 2017-2-13 22:44
那是不是意味着全幅2514和5028拍出来的虚化差不多。就是拍东西在相同距离,然后2514拍的裁切出来,直到视角和5028差不多,应该效果很接近?


是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77
主题: 34
帖子: 1845
注册: 2007年2月
liuels 发表于 2017-2-13 16:14
同样距离下约等于全幅25/1.4中心截图,也约等于全幅50/2.8。

那是不是意味着全幅2514和5028拍出来的虚化差不多。就是拍东西在相同距离,然后2514拍的裁切出来,直到视角和5028差不多,应该效果很接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618
主题: 29
帖子: 3287
注册: 2016年11月
北斗の拳 发表于 2017-02-13 10:46
这是另外一个议题了,无非是机身的性能功能丰富与否,旗舰/技术展示机都不会/也不可能/更没必要做小,参见NX1之类的机器,幅面在这其中不起...
好的镜头都是离不开傻大粗的。只有移轴镜头能做小,你看莱卡大光圈精品多,但价钱看到就提不起兴趣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61
主题: 4
帖子: 1469
注册: 2014年10月
edmondxiang 发表于 2017-2-13 18:42
em1  m2的体积也跟上a7r2了,机身重了要保持便携优势只能从镜头下功夫

这是另外一个议题了,无非是机身的性能功能丰富与否,旗舰/技术展示机都不会/也不可能/更没必要做小,参见NX1之类的机器,幅面在这其中不起啥作用。功能简陋的GM1或者早期NEX要多迷你有多迷你呢。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以曝光这个角度去看,要获取相当的性能(SNR&DOF),是没有捷径的,因为单位时间内你要上帝给你更多的光,除了镜头开口够大,没有别的法子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618
主题: 29
帖子: 3287
注册: 2016年11月
北斗の拳 发表于 2017-02-13 10:35
确切地说大底和小底的画质差异并不是幅面直接导致的,只是一个间接效果,其根本原因是光学设计的限制。在目前的市场现状下,小底的路线就是玩大景...
em1  m2的体积也跟上a7r2了,机身重了要保持便携优势只能从镜头下功夫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61
主题: 4
帖子: 1469
注册: 2014年10月
edmondxiang 发表于 2017-2-13 17:32
所谓等效光圈只是个概念吧,本来全副的光圈拿来跟小底43比也是不公道的,一个中量级选手,一个蝇量级选手,我觉得不应该用来比较。

确切地说大底和小底的画质差异并不是幅面直接导致的,只是一个间接效果,其根本原因是光学设计的限制。在目前的市场现状下,小底的路线就是玩大景深和小体积,因此其所有镜头f/F值都偏低(比方说FF上会做24-70 F2.8,但M43上不会照着去做12-35 F1.4,依然12-35 F2.8),这才是造成同ISO信噪比劣势的本质原因,无非就是镜头不够大,光通量不够而已。
如果镜头的f/F相同,那么对于弱光应用,M43没有任何景深和信噪比的劣势(而且事实上M43的光电转换的QE水平并不差,EM1mk2更属于强出天际)。但那样的话,M43将会成为一个和FF一样硕大的系统(再也不是什么蝇量级),所以这样的路线毫无意义。并且最低感没法比,这倒是小底的一个死穴,因为光通量相等的情况下,小底永远会比大底偏亮,因此大底永远可以相对延长自己的曝光时间实现最低感的优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508
主题: 13
帖子: 292
注册: 2007年10月
对的,裁出来的像素与M43的像素一样多,那就没啥大区别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61
主题: 4
帖子: 1469
注册: 2014年10月
等效光圈是用来衡量曝光的,光圈是用来衡量亮度的。
所以F和T确定,亮度一致;而f/F和T确定,那么到达幅面的光子数一致,信噪比(光层面)和景深一致,这一切都是跨幅面成立的。
M43用25.4当然就相当于一块4倍像素的FF使用25.4,然后把中心区域截取出来,你的想法没啥问题。
我们平时谈到各种等效概念的时候,是指同物距同视角的情况下来对比的,没有这个大前提,那就没啥等效的必要了,这个需要说清楚。
所以跨系统时光圈确实可以等效,但要看到背后本质是曝光等效的推论而已。同理ISO也可以等效,因为f/F和T跨幅面相等的时候,大底永远比小底更暗,这就是ISO等效的基础。
当然镜头分辨率也是一个因素,但这是个外延因素了。

本帖最后由 北斗の拳 于 2017-2-13 18:3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15
主题: 167
帖子: 8215
注册: 2013年4月
爱疯拍出的片子也跟同焦距的全幅裁出来一样………………问题是那需要500M的全画幅底子

16M的m43跟64M的裁出来一样,他要是36M底子的全幅,只能跟9M的M43一样,前提是那个相机用的全画幅镜头有M43镜头在小画幅的分辨率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472
主题: 88
帖子: 8045
注册: 2006年9月
edmondxiang 发表于 2017-2-13 17:32
所谓等效光圈只是个概念吧,本来全副的光圈拿来跟小底43比也是不公道的,一个中量级选手,一个蝇量级选手,我觉得不应该用来比较。


光圈F值啦,ISO啦,也只是概念啊。能和实际联系起来就ok啊

实际上用中画幅的时候(我就一个哈苏500套机,80/2.8的标头),我也会换算一下,这时用全幅50mm镜头的话,我会用什么F值的光圈拍,乘上1.6换算一下,去设置哈苏的光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M43的25/1.4效果是不是等于全幅25/1.4中间裁出来的一样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