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横评 | 腾龙、适马、尼康24-70mm F/2.8 测试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9.89
主题: 1
帖子: 29
注册: 2007年1月
横评 | 腾龙、适马、尼康24-70mm F/2.8 测试
原创 2017-09-19 影像狗 影像狗
一直以来,作为大三元最重要焦段的24-70mm F/2.8,已是各厂家的“必争之地”。本次我们从经销商手中拿到了尼康口腾龙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和适马24-70mm F/2.8 DG OS HSM,再加上自己手里的尼康原厂AF-S 24-70mm F/2.8G ED(价格差不多,可以作为参照)。正好玩个三国杀!

外观设计

将三支镜头放到一起,我们可以发现,腾龙和适马相比尼康原厂镜头明显更短更胖。在收缩状态时,适马最短,尼康最长。腾龙居于中间,却和适马非常接近。

在24mm端时,腾龙和适马都处于收缩状态,而尼康镜头处于伸展开的状态。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当焦距为35mm时,腾龙和适马开始伸展开来,尼康则慢慢收缩。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在70mm时,腾龙和适马已经伸展到最长,尼康则接近最短状态(尼康镜头在50mm时处于最短,超过50mm后,镜筒再次伸出)。正是在70mm端,三支镜头的长度最为接近。看起来终于和谐统一了。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在镜头的前镜组方面,腾龙和适马口径都达到82mm。尼康则为77mm。显然,两支新镜头的通光量更高,理论上画质更占优势。具体表现,我们可从后部的画质测试中去探寻一二。
三支镜头的前镜片镀膜各不相同,在同一角度观察,我们可以看出腾龙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的镀膜很好的传承着腾龙黄的味道,黄中带绿,颇有味道。适马镜头则如涉事未深的少女,淡雅清新。却是那尼康,真是一口深池,浓绿之下深沉通透,叹为观止。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略微调整一个角度再看,三支镜头的镀膜又呈现出另一感觉。此时的腾龙变得清淡了几分,增添了几分平和。适马宛如秋雨之后,透亮中略带冷意。最后再看那尼康,浓绿依然,真是功力非凡啊!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翻转后窥看三支镜头的菊花,镀膜的色彩依是争奇斗艳。腾龙的黄,适马的绿,尼康的蓝(换个角度,各镜头镀膜色彩又会不同),真是如琥珀似玛瑙,让人觉得口袋的钱花得就是值。不得不说,日本人把个镀膜,玩得真是颇为艺术!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值得注意的是,三支镜头的卡口都采用了防尘设计,都加装有橡胶圈遮挡灰尘和滴水。相比之下,索大的一些镜头,在这方面确实该好好学习了。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在镜头的首要标示和装饰上,腾龙的SP标志虽然显眼,相对适马如雷贯耳的A,以及尼康土豪金的N,却少了几分杀气,略显平淡。这其实多少反映了腾龙近年的消沉,曾有的威名正被雨打风吹去的尴尬。作为一个腾龙老用户,我坚定的高呼“腾龙不哭,腾龙加油”。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在操作细节方面。三支镜头都配备了距离窗。并且都有米和英尺两种显示。不过,也许因为尼康镜头设计久远,其距离窗相对另外两款产品更小。而在最近对焦距离上,适马镜头达到了0.37m,相对其他两款的0.38m稍有优势,但实际使用中相差无几。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三款镜头的镜身都装备了对焦切换开关。可以在自动和手动间自由切换。只不过,相对另外两款产品,适马增加了MO对焦模式,其可以在追焦模式下转动对焦环,镜头将切换至手动模式,便于操控。另外,作为新一代的大光圈标准变焦镜头,腾龙和适马镜头都具备光学防抖能力,配备有防抖切换开关。尼康镜头毕竟是多年前的产品,不具备光学防抖能力(尼康具有光学防抖能力的新款,价格明显高过两款副厂产品,所以不在我们此次测试范围)。

画质对比

好的外观设计固然重要,但作为各家的当家花旦,还得有让人信服的画质才行。因此我们对三款产品进行了深入的画质测试(以下所有对比图片,左边为腾龙、中间为适马、右边为尼康)。

身处“食物链”的顶端,三款产品在24mm端的畸变都得到有效控制,只有少许的桶形畸变。不过仔细比较也可发现,腾龙镜头相对另外两款产品来说畸变略明显,适马相对另两款产品色彩更为淡雅(或者说色彩比较类似于佳能)。尼康在同距离下,拍摄的画面视角更小。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在70mm端,腾龙镜头可见轻微的枕形畸变。相比之下,尼康和适马镜头依然处于同一水平。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分辨率

我们使用标板进行测试,采用相同的曝光和ISO,并截取画面※※和右下角(读取软件还没有装好,正好大家肉眼读取),来看三款产品的分辨率表现。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在24mm时,三款镜头的中心都不错。其中腾龙和适马镜头在最大光圈下就有很好表现,尼康因为设计时间久远,所以确实要比两款新品差些。
收小一级光圈后,适马腾龙两者同样旗鼓相当。尼康则依然略差一点。
当光圈收到F5.6-F11时,三者的表现基本相同。可以认为已经进入最佳光圈范围。再往下,可能由于受D810高像素的影响,三款产品的画质都开始下滑,至F22,腾龙的表现甚至低于自己最大光圈时了。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点击可拉伸放大
在边角上,最大光圈下腾龙和适马差不多,尼康又处于明显劣势。当收下一级光圈后,适马与腾龙继续并驾齐驱,而尼康与两款产品的差别依然明显。
我们将光圈收小到F5.6后,腾龙和适马的表现已经颇为优秀,尼康则还没达到适马最大光圈时的表现。事实上,直到F8时,尼康镜头的边角才逼近另外两款产品。不得不说,光学产品的竞争真是残酷,一代老将,在新锐面前,竟是如此的不堪.不禁让人感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点击可拉伸放大

在35mm时,即使在最大光圈,三款产品的画质都表现稳定。具体来说,三款产品最大光圈时的中心表现已经不错,而且旗鼓相当。在收小一级光圈后,适马和尼康又有进一步提升,直到F16才又开始恶化。应该说,三款产品此焦距的中心表现都很不错,我们可以放心的使用。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点击可拉伸放大
在边角方面,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在最大光圈时,腾龙和适马还好。尼康镜头则明显差了一截。而且直到F8才追平两位新秀。好吧,我们只能说,两款新镜头的82mm口径不是浪得虚名,新技术的产生和运用,让两款新品占尽优势,老法师口中所说的经典镜头画质惊人,其实很多时候只是情怀!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点击可拉伸放大

到70mm时,适马爆发了。最大光圈时中心明显超越了两位竞争对手,表现直逼定焦镜头。尼康的分辨率也表现不错。腾龙则有些让人意外,※※分辨率不但明显低于两个对手,而且甚至有些“朦朦哒”。
收小一级光圈后,适马拍摄的画面更为锐利,尼康紧随其后。腾龙也有了改善,画面基本可用(可能和尼康D810的高像素也有关系,如果换个像素较低的主机,应该会好点)。当光圈收到F8时,三款产品中心分辨率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算是进入最佳光圈状态。再继续收到F16时,适马和尼康画质有所下降,但腾龙已是迅速恶化,应该说,腾龙在70MM端的表现明显不如其他产品。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点击可拉伸放大  
在边角方面,最大光圈下适马的表现最好,腾龙也还说得过去,尼康毕竟是老产品,边角又掉分严重。当光圈收小一级,适马的表现喜人,真的很有点定焦镜头的感觉,用来拍人像应该颇为锐利了。腾龙和尼康则不分仲伯,差距也没有中心那么大。当使用F5.6时,三款产品边角的画质都已经稳定(相对中心分辨率而言)。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点击可拉伸放大  

综上所述,我们换算成相对画质来说。在广角端时,腾龙和适马表现相当。尼康因为设计比较老,所以与它们相差约1档光圈水平。而在中焦端,适马稍微领先腾龙(但并不明显),尼康因为边角的拖累,和两款产品相差约半级光圈水平。70mm时,适马表现突出,腾龙与之大约相差1.5级光圈,而尼康中心虽然不错,怎奈边角依然不行,姑且算其落后适马0.5级水准吧。

同时也可以看出各家的设计特点:腾龙广角端表现不错,其后画质慢慢变差,到长焦时确实让人意外,细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也许是其设计中,采取了力保广角,牺牲长焦的策略(因为光学结构基本继承前代产品,主要是增加了防抖,所以画质上并没提升,其实老瓶装新酒还是有点偷懒,腾龙应尽快推出新结构的新产品来)。而适马近年的A系列产品非常重视性能,所以24-70mm F/2.8 DG OS HSM的表现很均衡,尤其长焦端的画质可用惊艳来形容(基本可作为F2.8定焦使用)。尼康因为设计时间比较久远,所以整体表现要比新产品差些,也无可厚非,无法抹杀其光学世家的形象。

另外,从以上的几组分辨率对比图来看,配合高像素主机(包括刚拿的D850),F5.6-F11时各产品处于画质最稳定的状态。小过F11,画质都会有下滑。此时在最大光圈时画质好,就成为镜头的巨大优势,因为不但方便虚化和暗光拍摄,而且从某种意义来讲,类似的规格下,多了几档可用光圈,再怎么都是合算的。所以综合来看,适马镜头在分辨率方面的表现是最好的。

色彩和逆光对比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在色彩表现上,我们可以发现,尼康最为凝重,腾龙依然略有偏黄(不过比前代产品有所改善),适马还原中性,相比尼康和腾龙则色彩稍冷(和佳能有几分神似)。不过,个人以为,色彩这东西,没有绝对的好坏标准,如果拍人像,尼康镜头和腾龙可能需要调色。而拍摄风光,尼康的浑厚又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了。至于腾龙,作为一名老用户,本人觉得其在朝阳初升和黄昏落日时,对色彩的表现也是独有味道。

腾龙70mm F16逆光测试样片 ↓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适马70mm F16逆光测试样片 ↓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尼康70mm F16逆光测试样片  ↓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我们用各镜头正对太阳拍摄(这里展示的是70mm时F16的图片),结果发现,在长焦端,腾龙在中小光圈下出现了巨大的光环(其他几级光圈也有,希望这只是个体差异)。适马在各焦段情况都表现正常,在收小光圈后出现的星芒比较漂亮,大家在拍摄路灯等画面时应该有不错表现。尼康的逆光表现也不错,纳米镀膜确实名不虚传,大家可放心使用。

防抖和实拍测试

拍摄原画面 ↓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尼康1/15秒时中心放大 ↓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腾龙1/8秒时中心放大 ↓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腾龙1/4秒时中心放大 ↓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适马1/8秒时中心放大 ↓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适马1/4秒时中心放大 ↓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在三款产品里,尼康镜头设计时间较久,没有配备光学防抖。而两款新镜头都具备光学防抖能力。根据安全快门是焦距倒数的原则,70mm镜头的安全快门为1/100秒左右。我们先用没有光学防抖的尼康镜头,在比安全快门低4档的速度下拍摄,其1/15秒所得画面已经非常模糊。然后我们使用腾龙和适马镜头拍摄数张,结果表明,它们在1/8秒都有很高的成功率(比安全快门低5档,当然,和使用者也有关)。而本人在1/4秒拍摄,则基本都会糊掉。应该说,光学防抖确实极大的增强了镜头运用领域。凸显了自己的价值!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从我们拍摄的小兔子来看(焦点都对鼻子处),腾龙镜头在长焦端光圈全开时色散严重,画面有点找不到焦点的感觉(让我想起了手里的腾龙SP 28-75mm F/2.8),而尼康镜头也画面偏软,公仔的毛不是很清晰。适马拍摄的画面确实非常锐利,放大后可数毛发。

背景虚化方面,三款产品没有明显区别,只是尼康镜头拍摄的背景更为顺滑。此外虽然是在相同距离拍摄,尼康镜头拍摄的主体更大,放大倍率更高(在测试中我们发现,近距离拍摄,尼康AF-S 24-70mm F/2.8G ED的视角明显比另外两款产品窄,也就是说,同距离下,尼康的广角视角有“缩水”之嫌,长焦则占了点便宜)。

腾龙中心放大 ↓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适马中心放大 ↓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尼康中心放大 ↓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呼吸效应和焦点偏移

在呼吸效应测试中,我们不难看出,24mm端时适马镜头的呼吸效应最轻微。腾龙和尼康都比较明显。此外,如前所说,由于我们在相同的拍摄距离拍摄,所以尼康的取景范围会更小(就是前边所说,近距拍摄时视角变小)。

在35mm时,适马保持了相对最优的水平,尼康的呼吸效应也有所减小,腾龙呼吸效应依然明显。

在70mm端时,三支镜头的呼吸效应都变得很轻微。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可以认为,适马由于已经涉足电影镜头市场,所以在镜头设计中,开始注意呼吸效应的影响。尼康和腾龙也许因为没有相关业务,所以在此设计上未有考虑。相信随着尼康进入视频市场,未来的产品会越来越多的考虑视频拍摄需求。
由于我们都是在相同距离拍摄,所以大家也可以看出各镜头在同距离下的视角大小(由于内对焦设计,所以近距拍摄视角和无穷远时会有不同)。
在焦点偏移方面,适马和腾龙镜头都只出现非常轻微的焦点偏移,如果我们收小光圈拍摄,应该不会有明显反映。尼康镜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焦点前移,大家使用中要多加注意。

综述

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我们发现相对于尼康AF-S 24-70mm F/2.8G ED,两款全新24-70mm F/2.8远不止是增加了防抖那么简单,而是通过增大口径,调整结构,添加光学防抖等一系列新技术,与本已很优秀的尼康形成了代差。在实用性(防抖),便携性和光学性能上,全面超越老将。所以,8K左右的价格并不离谱。至于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和适马24-70mm F/2.8 DG OS HSM。适马在光学素质上更加优秀,畸变和暗角控制上也要好一些。但腾龙也有自己的拥泵,老法师中不乏喜欢腾龙外观和色彩的死忠。

不过,综合系统来看,我们又觉得购买适马更为合适。
首先适马A系列定焦镜头已经有口皆碑,许多用户都有购买,此时选适马24-70mm F/2.8 DG OS HSM,拍摄的画面色彩更为统一,不会出现后期调色时不同镜头需单独校色的问题(拍摄视频更是如此,无需每段画面都去调色)。
其次适马拥有MC-11转接环,用户在佳能和索尼间切换,自动对焦等功能可以得到保留,更为方便。再
就是适马有SIGMA USB DOCK调焦底座,所以即使镜头遭遇跑焦,也能迅速的解决(作为第三方镜头,和原厂兼容性不容忽视,跑焦虽往往是主机厂家特意设置的阻碍,但我们也必须考虑进去,并有好的解决方案)。
与之相比,腾龙目前依然忙于代工,不但在新产品的技术性放不开手脚(估计设计出的优秀作品要优先供应给客户,本次的24-70依然是老瓶装新酒增加防抖而已),在产品系统化上也很乏力,确实无法系统的解决用户痛点。

(三个镜头参数对比 供大家参考)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相关标签: 尼康 D810 佳能 适马 腾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2256 回帖:10
第 1 页 / 共 1 页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826
主题: 18
帖子: 820
注册: 2015年6月
尼康新出的电磁光圈24-70镜头,比适马的如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skh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7.672
主题: 57
帖子: 6090
注册: 2002年9月
很细致而全面的测试。比无忌的那一篇只有单一曲线的所谓评测中肯、真实而准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85
主题: 6
帖子: 171
注册: 2016年3月
文笔有意思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skh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7.672
主题: 57
帖子: 6090
注册: 2002年9月
此文在蜂鸟上图片可显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931
主题: 1
帖子: 771
注册: 2002年8月
图片看不到,能否再发来看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108
主题: 0
帖子: 1575
注册: 2004年12月
楼主过于辛苦,导致我们大家一张图也看不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99
主题: 3
帖子: 627
注册: 2012年8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我只想说2470比跑分不比对焦都是忽悠人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947
主题: 12
帖子: 3322
注册: 2006年11月
楼主辛苦了,虽然看不见图。结果是十分清楚的。

有这么个疑问,楼主的机身+镜头做了焦点校正没有?以本人的经验,尼康机身+镜头还是焦点匹配一下之后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我一般都会定期对机身+镜头的对焦校正量进行调整。方法也不难,加上三脚架,找15-20米距离的同高度固定目标,先用LV拍两张(一般而言,对于D8X0级别的机身,实时取景对焦还是相当准的),然后用相位对焦取不同的校正值拍摄,每个值5张;找到最优的校正量。这样操作之后,发现传说中的很多“肉”头,都“变得”锐很多。

腾龙和适马的新标变我没用过,24-70G倒是接触过两段不短的时间,其24端的锐、低畸变和70端解析力、色散、颜色风格都给我留下极好的印象。没想到时过境迁尼康引以为傲的广角成像居然连副厂(尤其是连广角弱著称的适马)头都干不过了。真是令人意外呀。

BTW,从dpreview和the-digital-picture这两个网站的对比评测来看的话24-70G在拍标板的测试中是(几乎全面)超越24-70E的,其广角端的表现也仅仅是边角的锐度和色散新一代的王者24-70L2,与T24-70 G1持平,明显强于适马头;70端弱于24-70L2而与24-70 os(art)相当,明显强于腾龙头。

看楼主的结果,24-70G几乎全面不如适马头,比腾龙头的70端也只是略强一丁点。这完全颠覆了G头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本帖最后由 insol 于 2017-10-12 19:3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skh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7.672
主题: 57
帖子: 6090
注册: 2002年9月
俺认为楼主选择用尼康24―70G头与两款副厂头比较是合适的,毕竟三款镜头价格接近,要知道尼康新款24―70E头南京价13500元,而适马新款24―70南京价才7500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19
主题: 2
帖子: 98
注册: 2010年12月
你选择的样本有问题,尼康当然要选最新款对比。无忌就是追求器材的地方,本来大家想看的就是每家旗舰水平的对比,如果副厂反而吊打原厂,加上价格差距,正好说明更加值得入手,你以价格为标准,整一个停产的原厂镜头对比,即便是副厂赢了,也不说明原厂就差了,毕竟太老了,没什么意义,大家依然会纠结是否上新款。如果副厂输了,那更显得原厂值得购买,如果差不多,那相比之下,肯定买原厂更合适,毕竟副厂镜头不稳定,即便可以调焦,也是费时费力,并不符合大部分普通玩家的需求。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横评 | 腾龙、适马、尼康24-70mm F/2.8 测试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