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浮光掠影,走马东西二都行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九月初,凉风初届。本单位一行十余人组团游览洛阳、西安。出去游山玩水我之最爱,这两个地方又以古都闻名,岂可空手前往?不过抄多了家伙爬华山想想都怕,而且又是两名带队者之一,于自助出游的性质有所不同。于是按照轻车简从的原则,只带了一只Canon机身和一只EF28-135mm3.5-5.6IS镜头以及一些富士200彩负。什么闪光灯三脚架之类的一律舍去。因为我知道跟着旅游团出去一般拍不到什么太好的东西,倒不如留着点行囊装回些地方特产送人来的实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相关标签: Canon 富士 三脚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292 回帖:18
第 1 页 / 共 1 页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匆匆数日,一切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挂一漏万。由于那几天非阴即雨光影平平, 看了有关书籍和电视预报才知道西安降雨量最多的就是9月份,陕西的泾河、渭河包括河南洛阳的洛河、伊河都在发水,新闻联播里报道过渭南一带阴雨连绵导致渭河洪水泛滥,有接近五百万农民受灾,农田庄稼和房舍被冲毁,而后就是在党和※※的关怀领导下如何如何等等正面新闻。事实上渭河沿岸的很多灾民因为对当地※※的救济措施未能满足要求而集体冲上交通要道把进西安的道路全给封堵了,结果造成三条干线全面瘫痪,我们车从华山下来后被堵了四五个小时,一直到晚上十点来钟,打听到术水-罗敷一线的高速公路撤堵才赶紧绕道赶回西安城的宾馆,狼狈不堪。也对西北三秦彪悍的民风有了一些切肤了了解。
由于此次属于组织活动,随团进发行动不便,更兼个人修行尚浅,只是随意拍了一些到此一游的纪念照,现在整理出来加入个人图文专集里面,便于日后检索。不过洛阳西安的※※遗存和人文景致倒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下一次能甩开组织的羁袢,专心潜入地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好,时间到,收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西安的出租车起步价6元/3公里,车子基本上都是绿色的,问司机原因,司机挺幽默:咱这是绿色环保车
提醒一下,旅游景点的工艺品、土特产之类的东西少买为佳,我在兵马俑馆附近的一家专供旅游商品的超市想买西安特产火晶柿饼,看价格每袋12元。因要买十几袋,犹豫了一下没出手。到了西安市中心的超市,同样的东西只要6.40元!可见旅游景点专宰外地人的。我的几个同时在景点与人侃价半天买了10元一盒的小陶俑,市区5元就能到手。所以我总结出一条:在旅游景点看物、问价,到市中心下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洛阳唐三彩始创于唐高宗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其釉面多呈红绿黄三色,故称三彩,实际上并不仅限于上述三色,而是在红绿黄三色的基础上还有白、黑、蓝、紫等多种颜色。洛阳唐三彩集彩塑、雕刻、绘画艺术为一体,造型浑厚,工艺细腻,形象生动,风格古朴,色彩绚丽。其釉面采用中国特有的串联工艺,在烧制过程中让釉彩自由流动,融化渗透,呈现出一种天工巧成的神韵。图1~3均为商场工艺品专柜现场光慢速手持拍摄。

图4.西安的市树为国槐,市花是石榴花,从这里就可看出石榴对西安的重要性。尤以临潼石榴最为有名,相传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的,至今以有两千多年※※。现今临潼石榴产量为全国之首,以皮红、个大、皮薄籽满、色泽鲜艳、味道可口而闻名,素有“冰糖石榴”的美称。据介绍,临潼石榴按外表大致分红白两色,白皮石榴味甜,红皮石榴味酸兼具药效。吃石榴时要注意不要将汁液溅到衣服上。因为在古代,石榴皮被用来做为染料的原料,附着力很强,不容易洗脱。

图5.十年前,西安作家贾平凹的一部代表作《废都》使我们见识了“埙”这个古代乐器的神韵。位于西安市中心钟鼓楼不远处“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店下的西安地产工艺品一条街上,一位很会做生意的老板就用埙声招来许多外地的游客。
6.来到西安,怎可不去品尝一下西安的招牌小吃“羊肉泡馍”呢?当地最有名的泡馍馆要算老刘家和同盛祥了。几个江南来的姑娘小伙们围坐在同盛祥泡馍馆的圆桌旁饶有兴致地撕掰着泡馍用的面饼。虽然口味不一定适合南方习惯,不过重要的是参与体验的一种感觉和过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西安城在上古到中古时期曾经蜚声海外,盛极一时,先后做过12朝国都。唐朝灭亡后,中国政治经济中心渐次东移,从此西安再也没有回到政治中心舞台上。不过祸兮福所依,这也使得西安城避免了战乱的破坏。世界上现存城墙范围最大的是南京,不过因太平天国和日本侵略者的历次战争兵焚,南京的城墙许多地方已破败失修了。相比之下,重修于明代的西安城墙虽规模小于南京,不过完好度却堪称国内故都第一。
图1~2为常向外地游客开放的北城楼——安远门。天在下雨,左手持伞右手单掌拍摄。
3.安远门上南望市中心时不自觉想到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 的一句古诗。
4.夜色中的鼓楼。相机支在栏杆上,手持自然光。
5.极赋当地民间特色的工艺老虎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洛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古代以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所以洛阳因地处洛水之北而得名。处于群山环抱的伊洛盆地之中,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
   图1~2.在江南一带,每年雨量集中于黄梅前后。而到了中原西北,这里却在发水。位于龙门石窟的伊河这阵子水势湍急,浊浪滚滚,把通向石窟的观光道给淹没了,所以这几日公园关闭不售票,但游人可以过龙门大桥在伊河对岸远眺龙门,虽然上空阴霾,水面凝聚着一层淡淡的水雾,却也多少聊胜于无,总比没的看来的强些。想拍细节今番是休想了。

图3~6.洛阳有三绝:唐三彩、牡丹花和洛阳水席
位于洛阳市中州东路369号的“真不同饭店”是洛阳久负盛名的百年老字号饭店,以制作“洛阳水席”而知天下,有“未到洛阳城,不进真不同”的说法,门楼为剧作家李准题词,真不同的“洛阳水席”很怪,一般酒席都是把汤水做为席间点缀,供食客润喉缓咸调剂口味的。这里的水席中的大菜则多与汤水菜肴混为一盆,500元标准的菜单有牡丹燕菜、洛阳熬货、洛阳肉片、条子扣肉、西辣鱼片、奶汤炖吊子、烩四件、洛阳酥肉、料子凤翅、酸汤焦炸丸、水汆丸子、洛阳海参、油炒八宝饭、蜜汁人参果、米酒满江红、圆满如意汤。另外还有800、1200元等几个档次,据说菜式大致相同,只是配料等方面更讲究些。满500元赠送一瓶42度的“中国杜康酒”。

洛阳水席为洛阳传统酒席,具有1000多年※※。所谓水席一是每道菜不离汤水,而是吃一道菜上一道菜,如行云流水。
洛阳水席又24道菜组成,简称“三八席”,分8个冷盘(4荤4素)、16道热菜(又分8大碗和8小碗)。
洛阳水席有三大特色:一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素菜荤做以假乱真,咸、甜、酸、辣俱全,适合南北口味;二是有汤有水,热乎舒畅;三是上菜顺序有严格规定,搭配合理,选料认真火候恰当。
其中最最有名的招牌菜就是“洛阳燕菜”:相传武则天当政时期,洛阳东关菜地里长出了一个三十多斤重的大萝卜。农夫认为是神奇之物,将之献给武则天。女皇凤颜大悦,认定是天降祥瑞,让御厨用这个萝卜做一顿美餐。御厨反复考虑后把萝卜切成细丝,拌粉清蒸,再配以鲜为味汤汁。女皇用后连声称赞,因其有燕窝风味,遂赐名“燕菜”。1973年周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洛阳用餐,真不同饭店厨师长用鸡蛋皮在燕菜中精心雕刻了一朵牡丹花,被总理风趣地称为“牡丹燕菜”。从此“洛阳燕菜”有多了一个“牡丹燕菜”的美名。本人游览一天,有喝了些酒,动作迟缓些,燕菜一上来顶上的牡丹皮就被同桌一群饕餮一抢而光,没奈何照了张残羹
   据说洛阳人喝酒有讲究,比如根据鱼上桌时的朝向决定喝酒杯数,有“头三尾四背七肚八”之说。反正客人上桌酒是必然少不了的。
   洛阳水席的最后一道是“圆满如意汤”,主料是鸡蛋。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滚蛋汤”,意识是说喝完了这道汤就该散席回家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关林为三国名将关羽头颅埋葬之地,相传关公兵溃荆州败走麦城,被东吴潘璋的部将马忠所擒,孙权将关羽斩首后意欲嫁祸于曹操。曹操顺势而为,以王侯大礼重葬关羽首级于此。经过历代帝王将相的不断拜祭修缮,关林的规模越来越大,到了清雍正八年(1730年)关羽更被追封为“武圣”,与孔子齐名了。按照古代墓葬制度,帝王墓称陵,王侯墓称冢,圣人墓称林,所以这里正式称为“关林”
1.关林大门题字为王铎手书,第二层的“扬威六合”是慈禧的手笔。
2.关帝塑像
3.关林最后面的埋首冢
4.进入关林甬道两边的石狮子
5.关林对面广场上的舞楼,为祭祀关公时供人们唱戏举行仪式的地方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粮票用完了,从来没注意过贴图宽度需要多少像素正合适,有些PP大了些,需要横向拉动才能看全,这下知道了,对17寸显示器来说,以后上图宽度不要超过830像素,略小些更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1. 秦将军俑半身像。2.跪射俑。3.持长戈状的立姿秦俑。4.陈列于秦俑展览大厅玻璃橱窗内的出土秦军铜车马。5.秦俑阵列。6.神态逼真的烧制秦马俑(局部)。
拍摄条件:打开IS手持,现场照明光,光圈优先。将莲花遮光罩抵在陈列玻璃上。其中铜车马用机顶内置闪光灯补光,闪光从玻璃斜射入以避免反光。快门速度1秒以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陕西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临潼区。是秦始皇陵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共出土各类兵马俑近8000件,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当地一位打井的杨姓老农无意间挖掘出了许多陶俑残片,上报当地文物部门,受到主管单位的高度重视。1974年开始发掘工作,1975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兵马俑博物馆,1979年正式对外开放。
兵马俑坑坐东朝西,形成“品”字形,按照秦兵马俑军阵分为左、中、右和指挥机构的划分,左军编为一号坑、右军编为二号坑、指挥机构为三号坑。
一号坑深5米,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14200平方米,由战车、步兵相间排列而成,整个坑内出土兵马俑6000件,列为38路纵队,队伍整齐严肃,装备齐全,再现了秦军的磅礴气势,是三个坑中最大最完整的阵列。
二号坑面积6000平方米,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是弓弩步兵阵,第二单元是战车阵,第三单元是车步组合军阵,第四单元是骑兵阵。不过按个人观点来看,二号坑发掘还不彻底,看头相对比第一、第三坑小些。到是两边陈列在橱窗里的一些将军俑士兵俑等具近距观赏价值。
三号坑相对最小,面积仅400平方米,却是整个兵马俑阵营中的最好指挥机关,坑内有陶俑64个,指挥车一辆,战马4匹。坑内的武士俑、车御俑都身披铠甲,手持长矛,戒备森严。
拍摄说明:所有图片均为慢门低速手持拍摄,一般都是最大光圈,快门值1/8以下甚至1秒多,在此种暗光环境内就真正显示出IS镜头的神奇妙处来了。拍兵马坑时,将镜头抵在参观台边的扶手栏杆上,现场光。图1~2为一号坑,图3~5为三号坑(二号坑没什么拍摄价值),一号坑和三号坑的图片颜色有差异是采用不同照明灯产生的色温差异所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忘记上图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骊山脚下的华清池自古以来就是西安著名的风景区,2700多年前周幽王在骊山脚下修建了骊宫供他休闲洗浴。秦始皇时改为“骊山汤”,汉朝变成骊山离宫。不过真正使骊山华清池名誉天下的还是唐玄宗天宝年间李杨爱情故事被白居易写进《长恨歌》以后的事:“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漫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现在的华清池只是唐代建筑的一小部分,1990年对贵妃池遗址进行了修复,修建了仿唐御汤遗址博物馆,由莲花汤、贵妃汤、星辰汤、太子汤和赏食汤等五汤组成。
图1.骊山脚下汤池边的杨贵妃出浴雕像。
2.杨美人当年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汤池,让人望之浮想联翩,思绪连绵……
3.华清池汤群里规模最大的星辰汤,据说是皇帝赐浴重臣的汤池,呈不规则长方形,有活水从上源蜿蜒而流。
4.晾发亭。传说当年杨玉环洗浴后对着骊山清风梳晾秀发的亭子。
4. 华清池的观赏鱼也有灵性,当游人在岸边击掌作声时,鱼儿们便循声鱼贯而至,讨要饵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上,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处释迦牟尼佛骨珍藏之地,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始建于东汉末年,原名阿育王寺,唐※※武德八年(625)年改为现名沿用至今,含有“佛法之门”的意思。据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2000年,古天竺(印度)国王阿育王将其遗骨化为84000份,在世界各地修建了84000座佛塔分葬佛舍利。其中有19座在中国,法门寺即为其中之一。因为埋葬舍利,所以法门塔成为“真身宝塔”。在唐代,每隔30年,皇帝就要开塔迎佛祖供奉;重新埋葬时又随葬大量珍宝器物。唐朝末年的唐懿宗封闭地宫后就再没有打开过。
法门寺塔在唐代原为木塔,明代改建成八面十三层砖塔。1976年松潘地震,塔身出现裂缝。1981年因连日阴雨终至瘫毁。1987年打算重新建立清理地基时发现了唐懿宗当年封闭的地宫,由于记载不详,自唐至尽幸运地没有遭到盗墓破坏,其中失传千年之久的释迦牟尼佛祖指骨舍利终于得以重现天日,这件事当时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关注,世界各地的僧侣、研究学者和知名人士纷至沓来拜谒瞻仰,法门寺也因此名声大燥。
图1.1988年依照明代砖塔原样修建的法门寺塔。
2. 金碧辉煌的地宫。
3. 全球仅存的一枚释迦牟尼佛组指骨舍利,翻拍于寺内一幅招贴画,原样真迹寻常人根本不可能见到。

4.1987年发现的唐代地宫,隔着玻璃手持现场光低速抢拍,速度大约1/4秒。
需要注意的是法门寺地宫内不允许拍照,更遑论闪光拍照了,这两张都是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偷拍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华山3,山上的云雾就是这样的浓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华山2。可惜的是因缆车改道、时间紧迫和更重要的带队安全考虑,千尺幢、百尺峡、鹞子翻身和长空栈道这些以惊险奇崛闻名的著名景点这次是无缘见识了。只要留待日后弥补。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华山,古称“西岳”,是※※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大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系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衍化可追溯至27亿年:《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主峰有三:南峰“落雁”,为太华极顶,海拔2160.5米。又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文人谓之西京王气之所系。

  
  山上奇峰、怪石、云海、鸣泉、飞瀑、古迹遍布,著名景点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等。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的“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华山系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皆藉华山而得名。早在《尚书》里就有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载有黄帝、尧、舜都曾到华山巡游。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开馆授徒,一时蔚然成风。

华山又是道教胜地,为“等四洞天”,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自周末始,即有道家于云台观布道, 金元时华山已成为全真派发祥道场。在历代高道中,尤以陈抟、郝大通、贺元希最为著名。秦汉以来,和道教与华山有关的神话传说广为流传,现存200余篇。其中以“巨灵劈山”、“劈山救母”、“吹萧引凤”影响深广。隋唐以来,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骚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1200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
我们来时正碰上了“雨华山”。从皇甫峪到北峰的缆车上了一小半时周边就全被浓雾包围了,看不见缆车外的任何景象,直到接近一千五百多米的北峰才见到松石缭绕。登山时雨点激起浓霾的雨雾,整个山峦藏龙蔽虎不见真颜。走在苍龙岭和西峰山道上完全看不见下面的万丈深渊,因此一点也不觉得可怖。我以为这次上华山别想拍到些什么了,下山时雨收云放,对面忽然现出飘渺一角,此时动作一定要快,否则一犹豫或还想精心构图用光,立马对面美景就不复存在了。
图1.华山挑夫。在华山上看到的最让人心颤的景象。挑夫肩扛大包康师傅快餐面集装箱和娃哈哈纯净水的行李艰难的走在湿滑陡峭的苍龙岭山阶上。现在的华山已经开通了由山下皇甫峪直通1500多米的北峰观光缆车,可对挑夫来说这是得不到的奢望。挑夫们每天约六点半左右或扛或背物品出门开始上山,一直到临近傍晚才能将山上所需物品送到各个峰顶,而这样周而复始的辛勤劳作换来的报酬只有每天区区的30元。我们都抱怨山上的东西价格忒贵,看到这些坚忍的山民,我们实在没理由再多说些什么了。
   图2.金锁关前的工艺摊,据说登华山到了金锁关后,艰难的里程就会变的轻松许多,这里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许多人冲着这里的名字买上一把金锁,小贩们用袖珍电钻按照游客提供的姓名把祝福平安的字句刻在锁面上。
   图3.山上许多大树上都挂满了象征吉祥的红丝带。
   图4.历年来的游客们将刻有家人姓名和吉祥如意字样的锁挂在山道铁链上,年复一年,锁链沉沉蜿蜒无尽。
   图5.华山最高点的南峰,海拔2106.5米,当地人在此树了一块石碑“华山论剑台”并出租宝剑给人拍照,一元/人次。凡是读过《射雕英雄传》的游客来到这里都忍不住要比画两下子。如果天好,后面显现出青峰背景将更壮观。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图1大雁塔位于西安慈恩寺内,唐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纪念生母文德皇后而修建的,故取名“慈恩”。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回来后,被唐太宗安排在此主持寺务,并修造了译经院翻译从天竺带回的佛经。玄奘按照天竺的建筑形式于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修建了五层砖塔用以存放佛经,后来武则天重建时扩充为十层。至唐玄宗时改为七层,以后其外形一直保留至今。唐代时考中进士后皇帝赐宴,然后登塔题名留念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留下了“雁塔题名”的典故。
    2.慈恩寺内入乡随俗拜佛烧香的外国游客。
乾陵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在西安以西80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陵中目前唯一没有被盗过的,也是※※上唯一一座同时埋葬了两个帝王的陵寝,目前尚未进行勘探发掘。
图3.“千秋功罪任由后人评说”的无字碑。
4.乾陵神道两旁的石翁仲上缀满了※※的苔痕。
5. 六十一番臣,又称“六十一王宾像”。它们的头部已在明清时期被破坏。据说这些是唐太宗下葬时从西南一带赶来参加葬礼的各族首领。看到它们仿佛阎立本的名作《步辇图》又隐然浮现在眼前。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个叫张鑫炎的香港导演从内地各武术队选拔了一批功夫好手拍摄了一部彩色宽银幕故事片《少林寺》,这是※※后我们看到的第一部武打影片。正是这部影片捧红了少林寺和李连杰,也开创了新中国大陆武打片先河和内地武术热潮,中华武术也通过这部电影影响到了世界各地,全球各个角落的功夫爱好者和武学高手怀着各种不同的目的来到这座近代原已渐落颓祀的深山古庙朝山认宗,少林寺的正山门频频出现在各种文字的报刊杂志上,其知名度甚至可以媲美※※※
   图1.位于嵩山少室山脚下的少林寺山门。1989年我曾经到过这里,14年的光阴看上去并没有给山门留下什么岁月的印痕,只不过物是人非,沧桑的不是寺的山门而是人的心态了,即来之则拍之。
   2.就是这块金子招牌每年为河南旅游带来了无数的财源。
   3.金庸先生题赠少林寺的碑铭,下面书列着足以使他受用终身且永垂不朽的的成名作“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可见金庸先生对少林寺是很景仰的,不过在他老先生的系列武侠小说里,少林寺虽然和武当山同为武林泰山北斗、名门正宗,但好象总是被江湖邪派所算计,吃暗亏。以至于少林方丈经常被弄的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4.寺内一口生铁菜锅,可以想象一下少林寺鼎盛时期僧人的数量,不过据说这还不是最大的,起码饭锅就比这个大了许多。当年伙头僧将自己倒吊在横梁上,头朝下翻动锅里的饭菜,做饭练功两不误。看来因炙烤和用力的因素,身上的卤化钠因子尽数滴进了锅里,倒省了寺内食盐的开销
5.少林塔林,为少林寺历代高僧藏骨之处,最高为七层。佛语里称塔为“浮屠”,故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只说。塔林内最新的为少林高僧释素喜(尚在尘世)用塔。由塔林远眺嵩山,景色苍郁深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51
主题: 134
帖子: 8970
注册: 2002年12月
中国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创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遣大臣蔡揞等十八人出使西域,得遇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大师,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受到汉明帝隆重礼遇。于洛阳城西雍门外三里御  道北兴修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而命名为白马寺。
图1.山门前有两匹青石雕马,高1.8米,身长2.20米,原为宋代太师太保、右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1935年前后白马寺主持德浩法师将这两匹马移之山门前。
2.繁盛的香火。
3.清凉台位于寺院后部,重修于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原是汉明帝刘庄乘凉读书的地方。永平年间,蔡揞等取经回来后将经典佛像供奉与此台之上,同来的两位印度高僧也在这里译经传教。第一本汉文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就是这这里问世的。东汉以后,此台均为历代藏经之处。
4.毗卢阁前的方池,据说望水面上投币,浮起为“有福”,沉下为“添寿”。游客到此为讨吉利往往先后投两次钱币,争取一浮一沉两相欢喜。
5.洛阳牡丹天下奇绝,白马寺后院的牡丹园里枝繁叶茂,奈何此刻不是绽放时节,只有数枝月季孤零零地挂艳枝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浮光掠影,走马东西二都行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