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景深和画幅到底有没有关系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1.352
主题: 12
帖子: 1366
注册: 2013年11月
时不时看到论坛上有人讨论这个问题,往往是讲着讲着就讲歪了。我试试能不能把这个问题简单的讲清楚:

先说答案:纯粹说物理状态——景深和画幅没有关系。从具体照片的肉眼感知来说——有关,画幅越大、景深越浅。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从物理状态来说,景深和画幅无关。

影响景深的三要素是:光圈(越大则景深越浅)、离主体的距离(越小则景深越浅)、焦距(越长则景深越浅)。一点不错:这三个要素都不包括传感器的画幅。因此纯粹说物理状态的话,景深与画幅无关。

第二,从肉眼感知来说,传感器画幅越大,景深越浅。

这里必须引入另一个概念——景别。也就是说,要比较两张图片的景深深浅,两张图片的景必须一样。如果是一张人像的话,那人在图片中的大小必须一致,比方说:照片上缘在头顶、下缘在腰部。在引入景别的概念后,反过去套用影响景深的三要素,这个问题就好理解了。进入应用场景吧:

这个版块的人,通常会比较富士56 1.2和佳能85 1.2的景深吧。那么我们来看:如果两台相机,两个镜头,拍同样景别的人像,那么,因为传感器系数的关系,两台相机离主体的距离一样,假设光圈也一样,然后发现了什么?焦距不一样,85 1.2的焦距大于56 1.2,所以用全画幅配85 1.2镜头的那张图片,景深更浅。

另一个场景,估计是佳能版常常会遇到的:同样用85 1.2镜头,截幅机身和残幅机身比,景深哪个浅?好了,这回镜头焦距一样了,光圈也一样了,但是为了获得同样的景别,使用截幅时必须退后。这样,离主体的距离是用全幅时更近,景深当然也就越浅。

所以从肉眼感知的角度说,同样景别下,全画幅景深更浅。但是必须清楚这个浅景深并不是全画幅造成的,而是为了获得不同的景别,焦距或者离主体的距离发生了变化。传感器大小确实不是影响景深的物理因素。
相关标签: 佳能 富士 光圈 景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969 回帖:22
第 1 页 / 共 1 页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0.264
主题: 0
帖子: 254
注册: 2016年2月
鱼是我 发表于 2018-6-8 13:00
你的第一点
为啥三要素没有画幅因素,那是因为这三要素必须要在画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比较。
所以我觉得抛开画幅谈景深说不过去

这道理太简单了!同一台全幅机,你用同一个镜头,同样的光圈,拍摄距离不变,用全幅拍一张,再用半幅裁切模式拍一张,景深会不同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85
主题: 15
帖子: 2657
注册: 2015年7月
算的时候 没关系

用的时候有关系

不用太纠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235
主题: 66
帖子: 3504
注册: 2007年10月
你的第一点
为啥三要素没有画幅因素,那是因为这三要素必须要在画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比较。
所以我觉得抛开画幅谈景深说不过去 本帖最后由 鱼是我 于 2018-6-8 13:0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159
主题: 227
帖子: 6556
注册: 2007年12月
并不存在c画幅,全画幅镜头的区别
镜头的主要参数就焦距 光圈,无非c、全的成像圈大小不一样

其实就是画面包含内容的多少的区别

如果我只利用画面中间的一点,焦距,光圈一样,对这一点来说景深就是一样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562
主题: 27
帖子: 11690
注册: 2012年5月
小倪无忌 发表于 2018-4-20 16:37
你数学好你算一个我看看?

下面是景深的计算公式。其中:

δ    ——    容许弥散圆直径  

f    ——    镜头焦距  

F    ——    镜头的拍摄光圈值  

L    ——    对焦距离  

ΔL1    ——    前景深  

ΔL2    ——    后景深  

ΔL    ——    景深
楼上有人说85/1.2切成C幅,也有人说到了56/1.2。85/1.2切成C幅(佳能C幅系数1.6)等效136/1.92,56/1.2等效全幅84/1.8。
至于推导,知乎上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5.166
主题: 1
帖子: 5266
注册: 2015年12月
tasco16 发表于 2018-4-20 14:16
拿两台同视角/同光圈/不同画幅的相机, 對著同一景深尺各拍一张, 比较一下不就最清楚了.

早就发过类似的对比,但架不住小白们前仆后继啊

富士X-E2与佳能5DIII同场景对比(半幅与全幅背景虚化对比)

原对比照片:
后期PS高斯模糊3个像素的效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52
主题: 12
帖子: 1366
注册: 2013年11月
newalick 发表于 2018-4-20 13:43
感谢大佬解惑,我明白了,我感觉我废了那么多脑汁去思考,最后发现,不同等效焦段去比较虚化效果好像毫无意义-_-!


大佬不敢当,景深、虚化这个东西,明白个大概就行了,主要还是实际拍摄效果,不必太钻牛角尖,也不必太追求空气切割机什么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52
主题: 12
帖子: 1366
注册: 2013年11月
092934cc 发表于 2018-4-20 15:51
说了这么多,还是用等效光圈算下虚化吧,简单明了


你数学好你算一个我看看?

下面是景深的计算公式。其中:

δ    ——    容许弥散圆直径  

f    ——    镜头焦距  

F    ——    镜头的拍摄光圈值  

L    ——    对焦距离  

ΔL1    ——    前景深  

ΔL2    ——    后景深  

ΔL    ——    景深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562
主题: 27
帖子: 11690
注册: 2012年5月
说了这么多,还是用等效光圈算下虚化吧,简单明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6
主题: 0
帖子: 6
注册: 2013年11月
拿两台同视角/同光圈/不同画幅的相机, 對著同一景深尺各拍一张, 比较一下不就最清楚了. 本帖最后由 tasco16 于 2018-4-20 14:1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03
主题: 18
帖子: 468
注册: 2017年3月
小倪无忌 发表于 2018-04-20 13:28
肯定是近似的,具体要这样分析:

首先,既然两者的景别是一致的,那两个点当然是基本近似的。

其次,从透视关系来分析,有点不大好说,...

感谢大佬解惑,我明白了,我感觉我废了那么多脑汁去思考,最后发现,不同等效焦段去比较虚化效果好像毫无意义-_-!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52
主题: 12
帖子: 1366
注册: 2013年11月
肯定是近似的,具体要这样分析:

首先,既然两者的景别是一致的,那两个点当然是基本近似的。

其次,从透视关系来分析,有点不大好说,c比a肯定要压缩得厉害,但至于是否“近似”,则说不明白,要看这个点和主体的距离。

最后,从景深来讲,主要的问题是这个点是不是落在弥散圈之内。这个无法判断,刚才已经说明白了,景深是a大,所以理论上,c应该比a清晰;但反过来,两副图如果放到同样大小,那么c的放大倍率比较大,因而弥散圈的值发生了变化,这个就比较难判断是否还在清晰范围之内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03
主题: 18
帖子: 468
注册: 2017年3月
小倪无忌 发表于 2018-04-20 12:49
其实我相信我看懂了你在说什么,但是我不确定能不能给你说明白。

看你写的这一段:“拿85 1.2裁切成c幅来说,裁切后的画面小了...

感谢大佬细心的回复,其实我不应该拿弥散圆来说,我的意思是如果背景有一个灯点,那产生的光斑大小在a和c的画面上应该是近似的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52
主题: 12
帖子: 1366
注册: 2013年11月
newalick 发表于 2018-4-20 12:19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没有想的很明白,拿85 1.2裁切成c幅来说,裁切后的画面小了,到弥散圆的物理大小的不变化的,如果把照片放大到相同尺寸,那裁切的画面的虚化将会更加明显,这时候如果后退机位,使得裁切画面主体大小和之前全副一致,那是否会使得裁切的图弥散圆相对整个照片的大小和之前全幅的是一致的?也就是景深不同,虚化效果是一致的。
所以我的结论是同主体画面下的虚化效果(弥散圆相对画面的大小)只和焦距光圈有关,当然这时候殘幅的景深会大一点


其实我相信我看懂了你在说什么,但是我不确定能不能给你说明白。

看你写的这一段:“拿85 1.2裁切成c幅来说,裁切后的画面小了,到弥散圆的物理大小的不变化的,如果把照片放大到相同尺寸,那裁切的画面的虚化将会更加明显,这时候如果后退机位,使得裁切画面主体大小和之前全副一致,那是否会使得裁切的图弥散圆相对整个照片的大小和之前全幅的是一致的?”

针对这个问题,我想说两点:

第一,你这个操作,我假定有三张照片:a 原地拍摄,全幅格式;b 原地拍摄,截幅格式;c 后退拍摄,截幅格式,景别与a相同。可以这样理解:
a、b之间的关系:景深a=b,取景范围a>b,这其实就是用全幅和截幅机身,接同一个镜头的场景。
a、c之间的关系,景别一致,景深a<c,造成a景深较浅的原因,是a照片镜头离主体近。
b、c之间的关系,取景范围c>b,景深b<c,造成b景深较浅的原因,是b照片镜头离主体近。

第二,在讨论不同拍摄手法对于景深的影响时,不要谈弥散圈的概念,弥散圈在景深计算公式里面是一个常量,不是变量。你问的这句话:“那是否会使得裁切的图弥散圆相对整个照片的大小和之前全幅的是一致的?”——其实不应该在讨论范围之内,弥散圈是讨论图片出来以后眼睛能接受的清晰度下限,这个值是不因镜头和主体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的。真正的弥散圈变化是这样的:某些照片,你用iphone看,基本是全都清晰的;放到ipad里面,好像背景有点模糊了;放到电脑里面做全屏放映,好像北京就更模糊了。这才是弥散圈的变化——照片被放大后,原来眼睛感知不到的模糊,明显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03
主题: 18
帖子: 468
注册: 2017年3月
newalick 发表于 2018-04-20 12:19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没有想的很明白,拿85 1.2裁切成c幅来说,裁切后的画面小了,到弥散圆的物理大小的不变化的,如果把照片放大到相同尺寸...

当然这样比较也许没有太大意义,毕竟背景压缩感不同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52
主题: 12
帖子: 1366
注册: 2013年11月
羊见粥 发表于 2018-4-20 12:19
那是不是可以认为截幅上的50 2.8跟全幅上的70 2.8同景别下虚化是差不多的


看原文中这一段:

“这个版块的人,通常会比较富士56 1.2和佳能85 1.2的景深吧。那么我们来看:如果两台相机,两个镜头,拍同样景别的人像,那么,因为传感器系数的关系,两台相机离主体的距离一样,假设光圈也一样,然后发现了什么?焦距不一样,85 1.2的焦距大于56 1.2,所以用全画幅配85 1.2镜头的那张图片,景深更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03
主题: 18
帖子: 468
注册: 2017年3月
羊见粥 发表于 2018-04-20 12:19
那是不是可以认为截幅上的50 2.8跟全幅上的70 2.8同景别下虚化是差不多的

不是,70 2.8虚化更大,我认为如果同样是50 2.8,那同景别下的虚化效果是一样的,但景深和背景测压缩感是不同的,你可以理解成殘幅把背景放大了,弥散圆也放大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03
主题: 18
帖子: 468
注册: 2017年3月
小倪无忌 发表于 2018-04-20 09:57
时不时看到论坛上有人讨论这个问题,往往是讲着讲着就讲歪了。我试试能不能把这个问题简单的讲清楚:

先说答案:纯粹说物理状态——景深和画幅...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没有想的很明白,拿85 1.2裁切成c幅来说,裁切后的画面小了,到弥散圆的物理大小的不变化的,如果把照片放大到相同尺寸,那裁切的画面的虚化将会更加明显,这时候如果后退机位,使得裁切画面主体大小和之前全副一致,那是否会使得裁切的图弥散圆相对整个照片的大小和之前全幅的是一致的?也就是景深不同,虚化效果是一致的。
所以我的结论是同主体画面下的虚化效果(弥散圆相对画面的大小)只和焦距光圈有关,当然这时候殘幅的景深会大一点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71
主题: 7
帖子: 66
注册: 2012年6月
那是不是可以认为截幅上的50 2.8跟全幅上的70 2.8同景别下虚化是差不多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36
主题: 9
帖子: 1104
注册: 2011年12月
把尼康板块的讨论总结到富士板块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969
主题: 41
帖子: 4844
注册: 2017年6月
你自己已经理解的很明白了,不用纠结这个问题。
小倪无忌 发表于 2018-4-20 09:57
时不时看到论坛上有人讨论这个问题,往往是讲着讲着就讲歪了。我试试能不能把这个问题简单的讲清楚:

先说答案:纯粹说物理状态——景深和画幅没有关系。从具体照片的肉眼感知来说——有关,画幅越大、景深越浅。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从物理状态来说,景深和画幅无关。

影响景深的三要素是:光圈(越大则景深越浅)、离主体的距离(越小则景深越浅)、焦距(越长则景深越浅)。一点不错:这三个要素都不包括传感器的画幅。因此纯粹说物理状态的话,景深与画幅无关。

第二,从肉眼感知来说,传感器画幅越大,景深越浅。

这里必须引入另一个概念——景别。也就是说,要比较两张图片的景深深浅,两张图片的景必须一样。如果是一张人像的话,那人在图片中的大小必须一致,比方说:照片上缘在头顶、下缘在腰部。在引入景别的概念后,反过去套用影响景深的三要素,这个问题就好理解了。进入应用场景吧:

这个版块的人,通常会比较富士56 1.2和佳能85 1.2的景深吧。那么我们来看:如果两台相机,两个镜头,拍同样景别的人像,那么,因为传感器系数的关系,两台相机离主体的距离一样,假设光圈也一样,然后发现了什么?焦距不一样,85 1.2的焦距大于56 1.2,所以用全画幅配85 1.2镜头的那张图片,景深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景深和画幅到底有没有关系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