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浅论M43相机分辨率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2.986
主题: 74
帖子: 1940
注册: 2009年7月
目前M43相机CMOS分辨率大多为1600万像素,一些高端型号如EM12等分辨率提升到2000万像素,价格也提高了很多,很多网友迫切需要把自己的相机升级到更高的像素,这真的有必要吗?
我们知道很多全画幅相机分辨率都在2000万像素,如索尼A7像素不过2400万像素,但是其CMOS面积是M43的4倍,一味提高像素真的很好吗?非也!

大家要深刻理解这两个东西,一是像素、二是感光元件。

像素是指一个摄像头能拍出来的最大照片尺寸,比如:一台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分辨率为3000*8000,那么相机像素则为2400万像素。一般来说,像素越高,那么分辨率就会越高;在曝光准确的情况下,分辨率越高,画面就会越细腻。

感光元件就是CMOS,CMOS的面积越大,那么可捕捉的光子就越多;也就是说感光性能好,从而带来更加细腻的画质。
感光元件是通过感光元件上的像素点去获得光量的,那么单个像素点的体积越大,那么它能扑捉的光线就越多,也就是感光性能越好。而单个像素点的体积越小,那么它能扑捉的光线就越少,也就是感光性能越差。

这个就像大家站在广场上,一个人站在广场上能享受到最好的光线,当一群人站在广场上,每个人都享受不到好光线。

再回到像素这里,当感光元件大小相同,像素越高,单个像素能获得光量就少,每个像素点获得光量少了后,就必须对其进行补偿光量。加大补偿会增加噪点,导致画质下降。像素越高的相机,在弱光下拍照噪点会更严重。

当感光元件大小相同,像素相对偏低,单个像素能获得的光量就多,感光性能也越好,不用做其它补偿,自然拍出来的照片画质更细腻、细节更丰富。

目前M43的CMOS分辨率已经接近全幅相机,但感光元件面积只有全幅的四分之一,这就是M43相机高感性能较差的根本原因。松下和奥林巴斯不会一味迎合摄友去增加像素,而是追求像素和高感之间的平衡。其实1600万像素是比较适合M43相机的,最高不宜超过2000万像素,片面提高分辨率只会导致高感性能下降、画质劣化!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教。

本帖最后由 heavyw 于 2019-5-7 08:30 编辑
相关标签: 奥林巴斯 松下 索尼 尺寸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3246 回帖:33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2.986
主题: 74
帖子: 1940
注册: 2009年7月
you_xi 发表于 2019-5-19 19:46
拿不出事实张口就说别人愚蠢的人就是聪明!!!
rx100 五代的1寸底同样是20m高感和20m底的m43一样。是不是牺牲了高感为代价?

华为p20 pro的高感都赶上m43了还吹什么自创理论。
华为手机都赶上M43了,你还跑这里来干嘛?玩你的手机去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51
主题: 8
帖子: 1595
注册: 2014年12月
heavyw 发表于 2019-5-19 15:47
愚蠢,你根本没看懂文章的意思,分辨率当然可以提高,但这是以牺牲高感为代价的,否则相机的CMOS分辨率早就上亿了。

拿不出事实张口就说别人愚蠢的人就是聪明!!!
rx100 五代的1寸底同样是20m高感和20m底的m43一样。是不是牺牲了高感为代价?

华为p20 pro的高感都赶上m43了还吹什么自创理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986
主题: 74
帖子: 1940
注册: 2009年7月
you_xi 发表于 2019-5-19 08:47
月经又来了吗?这种自创理论怎么每月都有?
过两个月夏普8k的m43出来不就知道了?
但明显SONY早知道结果了于是立刻出了IMX555CQR来对抗m43
愚蠢,你根本没看懂文章的意思,分辨率当然可以提高,但这是以牺牲高感为代价的,否则相机的CMOS分辨率早就上亿了。 本帖最后由 heavyw 于 2019-5-19 15:4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51
主题: 8
帖子: 1595
注册: 2014年12月
heavyw 发表于 2019-5-18 17:33
没错,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个像素的噪音会越来越少,但目前看来,索尼作为COMS的领军者,其全幅相机A7M3分辨率不过为2420万像素,M43的CMOS性能不会超过SONY,如果片面提高分辨率只会增加噪点。

月经又来了吗?这种自创理论怎么每月都有?
过两个月夏普8k的m43出来不就知道了?
但明显SONY早知道结果了于是立刻出了IMX555CQR来对抗m4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986
主题: 74
帖子: 1940
注册: 2009年7月
rock12 发表于 2019-5-17 20:13
哦,也就是说,小的像素点可能会有更多多余的运算,从而可能就产生了更多多余的噪音,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吧,这个能理解。
不过其实即使小像素点不用进行补偿,假设单个像素点产生的噪音即使跟大像素点一致,因为像素密度高,相应地单位面积总的噪音量也大,画质变差。感觉这样应该更好理解些。

不过不知道你有没有考虑过,如果小像素点因为科技进步了,导致其感光能力都超过了原来的大像素点,小像素点相对于原来的大像素点,也不用再进行补偿了,这一条不就要被推翻了?

因为科技的进步,单个像素点产生的噪音比大像素点更少,也可能出现即使像素密度大,但是单位面积内总的噪音量也会变小,画质可能会比之前的更好。

所以我觉得,还是要考虑技术的更新换代,并不能单纯以分辨率来衡量画质。
没错,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个像素的噪音会越来越少,但目前看来,索尼作为COMS的领军者,其全幅相机A7M3分辨率不过为2420万像素,M43的CMOS性能不会超过SONY,如果片面提高分辨率只会增加噪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449
主题: 54
帖子: 4515
注册: 2009年10月
我觉得有点想当然了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794
主题: 5
帖子: 2259
注册: 2007年7月
sly05 发表于 2019-5-18 06:47
COMS是半导体 半导体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温度系数 单位面积内单元越多热量越大 这也高感的噪点形成原因


哦,所以影响最终画质的,可能具体的因素非常多,不过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因为技术的进步而被改善,从而实现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画质比前代更优,当然会更好不是。
不过我的个人需要并不在这,反倒更看重体积、重量,以及性价比的平衡,所以其实在我而言,LZ的建议可能会更好些。我的回复,只是想了解新东西,参与讨论一下LZ前面写的分析部分而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49
主题: 1
帖子: 248
注册: 2012年9月
rock12 发表于 2019-5-17 20:13
哦,也就是说,小的像素点可能会有更多多余的运算,从而可能就产生了更多多余的噪音,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吧,这个能理解。
不过其实即使小像素点不用进行补偿,假设单个像素点产生的噪音即使跟大像素点一致,因为像素密度高,相应地单位面积总的噪音量也大,画质变差。感觉这样应该更好理解些。

不过不知道你有没有考虑过,如果小像素点因为科技进步了,导致其感光能力都超过了原来的大像素点,小像素点相对于原来的大像素点,也不用再进行补偿了,这一条不就要被推翻了?

因为科技的进步,单个像素点产生的噪音比大像素点更少,也可能出现即使像素密度大,但是单位面积内总的噪音量也会变小,画质可能会比之前的更好。

所以我觉得,还是要考虑技术的更新换代,并不能单纯以分辨率来衡量画质。
COMS是半导体 半导体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温度系数 单位面积内单元越多热量越大 这也高感的噪点形成原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794
主题: 5
帖子: 2259
注册: 2007年7月
ronh 发表于 2019-5-17 19:36
楼主按照你的理论岂不是1600万老底的em52的高感胜过2000万像素的em12?事实上em52的高感比em12差远了。


原来你也已经写了结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794
主题: 5
帖子: 2259
注册: 2007年7月
heavyw 发表于 2019-5-17 19:28
抱歉,该文是我根据平时积累的一些素材加工形成的,没有具体出处。个人认为M43的像素点体积较相同分辨率的全幅像素点小很多,所以接受的光子数量少,对光线的色相、明度、纯度等辨识准确性要差一些,尤其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误差更大一些,需要根据相邻像素参数进行复杂计算,以校准该像素的相关参数。


哦,也就是说,小的像素点可能会有更多多余的运算,从而可能就产生了更多多余的噪音,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吧,这个能理解。
不过其实即使小像素点不用进行补偿,假设单个像素点产生的噪音即使跟大像素点一致,因为像素密度高,相应地单位面积总的噪音量也大,画质变差。感觉这样应该更好理解些。

不过不知道你有没有考虑过,如果小像素点因为科技进步了,导致其感光能力都超过了原来的大像素点,小像素点相对于原来的大像素点,也不用再进行补偿了,这一条不就要被推翻了?

因为科技的进步,单个像素点产生的噪音比大像素点更少,也可能出现即使像素密度大,但是单位面积内总的噪音量也会变小,画质可能会比之前的更好。

所以我觉得,还是要考虑技术的更新换代,并不能单纯以分辨率来衡量画质。 本帖最后由 rock12 于 2019-5-17 20:1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69
主题: 2
帖子: 203
注册: 2014年5月
楼主按照你的理论岂不是1600万老底的em52的高感胜过2000万像素的em12?事实上em52的高感比em12差远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986
主题: 74
帖子: 1940
注册: 2009年7月
rock12 发表于 2019-5-15 11:55
以前只看到过,单位面积的CMOS,像素点越多,像素点多了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产生的噪音越大,总体的噪音就越多,画质就越差。

所以我理解,画质越好=噪音越低,单位面积内的噪音总量=单位面积像素点总数量*单个像素点产生的噪音量。

如果像素点密度一样,控制好单个像素点产生的单体噪音,那么画质会更好;
或者单个像素点产生的噪音量一样,但是单位面积内的像素点数量少(体积大=密度低),那么噪音总量也会变少,画质会更好。
或者单个像素点产生的噪音量小,而且单位面积内的像素点密度低,那么噪音总量会更小。(SONY 的 A7S系列?)

至于从感光性方面来说,具体我的不懂,但是感觉LZ上面的文字有些问题。COMS芯片,不论是M43还是其他画幅,单个像素点的大小不一样,感光能力可能有不同,但是相应的,其单位面积密度也不一样,所以单位面积的总体感光能力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要单个像素体积小的就要补偿呢? 对于不同画幅,其感光能力 ISO 标准都是一样的啊(除非厂家有虚标ISO)。

LZ写的文字,有出处吗? ...
抱歉,该文是我根据平时积累的一些素材加工形成的,没有具体出处。个人认为M43的像素点体积较相同分辨率的全幅像素点小很多,所以接受的光子数量少,对光线的色相、明度、纯度等辨识准确性要差一些,尤其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误差更大一些,需要根据相邻像素参数进行复杂计算,以校准该像素的相关参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74
主题: 2
帖子: 563
注册: 2015年1月
je123456 发表于 2019-5-15 11:17
哪家CMOS好? EM1II?GX9=G9=Penf?

单论传感器, em1 ii,em1 x, G9都是一样的
Penf, gx8,gx9, gh5是一样的。
G95我还不清楚是哪个底,大概率是G9的这个好点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74
主题: 2
帖子: 563
注册: 2015年1月
啊色丁 发表于 2019-5-14 17:10
M4/3的CMOS技术落后才是真的。
同是2000万像素同样画幅,不同的CMOS拍照画质差别是巨大的。

无论画质/传感器面积比还是速度,M43传感器都比apsc好,目前最落后的就是apsc传感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794
主题: 5
帖子: 2259
注册: 2007年7月
以前只看到过,单位面积的CMOS,像素点越多,像素点多了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产生的噪音越大,总体的噪音就越多,画质就越差。

所以我理解,画质越好=噪音越低,单位面积内的噪音总量=单位面积像素点总数量*单个像素点产生的噪音量。

如果像素点密度一样,控制好单个像素点产生的单体噪音,那么画质会更好;
或者单个像素点产生的噪音量一样,但是单位面积内的像素点数量少(体积大=密度低),那么噪音总量也会变少,画质会更好。
或者单个像素点产生的噪音量小,而且单位面积内的像素点密度低,那么噪音总量会更小。(SONY 的 A7S系列?)

至于从感光性方面来说,具体我的不懂,但是感觉LZ上面的文字有些问题。COMS芯片,不论是M43还是其他画幅,单个像素点的大小不一样,感光能力可能有不同,但是相应的,其单位面积密度也不一样,所以单位面积的总体感光能力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要单个像素体积小的就要补偿呢? 对于不同画幅,其感光能力 ISO 标准都是一样的啊(除非厂家有虚标ISO)。

LZ写的文字,有出处吗? 本帖最后由 rock12 于 2019-5-15 11:5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07
主题: 10
帖子: 292
注册: 2008年7月
啊色丁 发表于 2019-5-14 17:10
M4/3的CMOS技术落后才是真的。
同是2000万像素同样画幅,不同的CMOS拍照画质差别是巨大的。

哪家CMOS好? EM1II?GX9=G9=Penf?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231
主题: 983
帖子: 18421
注册: 2008年1月
heavyw 发表于 2019-5-7 08:17
目前M43相机CMOS分辨率大多为1600万像素,一些高端型号如EM12等分辨率提升到2000万像素,价格也提高了很多,很多网友迫切需要把自己的相机升级到更高的像素,这真的有必要吗?
我们知道很多全画幅相机分辨率都在2000万像素,如索尼A7像素不过2400万像素,但是其CMOS面积是M43的4倍,一味提高像素真的很好吗?非也!

大家要深刻理解这两个东西,一是像素、二是感光元件。

像素是指一个摄像头能拍出来的最大照片尺寸,比如:一台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分辨率为3000*8000,那么相机像素则为2400万像素。一般来说,像素越高,那么分辨率就会越高;在曝光准确的情况下,分辨率越高,画面就会越细腻。

感光元件就是CMOS,CMOS的面积越大,那么可捕捉的光子就越多;也就是说感光性能好,从而带来更加细腻的画质。
感光元件是通过感光元件上的像素点去获得光量的,那么单个像素点的体积越大,那么它能扑捉的光线就越多,也就是感光性能越好。而单个像素点的体积越小,那么它能扑捉的光线就越少,也就是感光性能越差。

这个就像大家站在广场上,一个人站在广场上能享受到最好的光线,当一群人站在广场上,每个人都享受不到好光线。

再回到像素这里,当感光元件大小相同,像素越高,单个像素能获得光量就少,每个 ...


M4/3的CMOS技术落后才是真的。
同是2000万像素同样画幅,不同的CMOS拍照画质差别是巨大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205
主题: 13
帖子: 2447
注册: 2015年3月
年内主力装备
★ X-H2
★ DMC-GX1
E-M5MarkII
★ NIKON D800E
★ E-M1MarkII
糊涂终结者 发表于 2019-5-7 11:38
基本常识都不懂

传感器像素

影像传感器上有许多感光单元,它们可以将光线转换成电荷,从而形成对应于景物的电子图像。
而在传感器中,每一个感光单元对应一个像素(Pixels),像素越多,代表着它能够感测到更多的物体细节,从而图像就越清晰。要提高图像的清晰度,除了在影像处理方面做出提高以外,增加传感器的感光单元的数量即提高传感器像素也是一个主要的办法。


你就一个键盘侠,不学无术,还是一个流氓,给色影无忌蒙羞。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986
主题: 74
帖子: 1940
注册: 2009年7月
影林大道 发表于 2019-5-8 14:06
楼主讲的只是基础知识,浅层认知级别。
道理的大方向是不错,专业性不足。最专业只有感光性一词,信噪比、开口率都没出现…
这里搞电子专业的高手很多,由他们来浅论一下更合适。
本文意在抛砖引玉,欢迎高手补充或修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27
主题: 25
帖子: 694
注册: 2010年9月
楼主讲的只是基础知识,浅层认知级别。
道理的大方向是不错,专业性不足。最专业只有感光性一词,信噪比、开口率都没出现…
这里搞电子专业的高手很多,由他们来浅论一下更合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769
主题: 64
帖子: 1501
注册: 2013年3月
糊涂终结者 发表于 2019-05-07 09:08
“那么单个像素点的体积越大,那么它能扑捉的光线就越多,也就是感光性能越好”————感光性能好没错,但这与更加细腻的画质没有多少关系!更加...

说的有道理,玩过天文摄影的都会更加深刻的理解qe的重要性,高像素只有光线充足条件下从感官视觉上看有优势,弱光或者极弱光条件需要长曝光就发现高像素用处不大,qe才最重要。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69
主题: 2
帖子: 203
注册: 2014年5月
这个理论在同一代cmos之间比较是合适的,然而现在这块2000万底和1600万老底相比有技术代差。em12的高感比1600万的em52好很多,在m43上第一次感觉iso6400可用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78.07
主题: 37
帖子: 28238
注册: 2007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jecky119 发表于 2019-5-7 11:33
分辨率是针对镜头的一个指标,不是针对感光元器件的。
感光元器件的一个指标是像素,像素越高,则像素密度越大,画质劣化就越严重,同时对镜头分辨率的要求也越高……
基本常识都不懂

传感器像素

影像传感器上有许多感光单元,它们可以将光线转换成电荷,从而形成对应于景物的电子图像。
而在传感器中,每一个感光单元对应一个像素(Pixels),像素越多,代表着它能够感测到更多的物体细节,从而图像就越清晰。要提高图像的清晰度,除了在影像处理方面做出提高以外,增加传感器的感光单元的数量即提高传感器像素也是一个主要的办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205
主题: 13
帖子: 2447
注册: 2015年3月
年内主力装备
★ X-H2
★ DMC-GX1
E-M5MarkII
★ NIKON D800E
★ E-M1MarkII
分辨率是针对镜头的一个指标,不是针对感光元器件的。
感光元器件的一个指标是像素,像素越高,则像素密度越大,画质劣化就越严重,同时对镜头分辨率的要求也越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24
主题: 17
帖子: 2289
注册: 2017年10月
okeepio 发表于 2019-5-7 09:05
嗯,买入门机的1600万够用了
哦,买个p30 plus?
还是买个小dc?


不差钱可以都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59
主题: 38
帖子: 1416
注册: 2018年8月
092934cc 发表于 2019-05-07 08:47
松下也知道这个,果断推出了全幅

松下的全副很大一部分是为了8k
当然也有丰富产品线的考虑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78.07
主题: 37
帖子: 28238
注册: 2007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heavyw 发表于 2019-5-7 08:17
目前M43相机CMOS分辨率大多为1600万像素,一些高端型号如EM12等分辨率提升到2000万像素,价格也提高了很多,很多网友迫切需要把自己的相机升级到更高的像素,这真的有必要吗?
我们知道很多全画幅相机分辨率都在2000万像素,如索尼A7像素不过2400万像素,但是其CMOS面积是M43的4倍,一味提高像素真的很好吗?非也!

大家要深刻理解这两个东西,一是像素、二是感光元件。

像素是指一个摄像头能拍出来的最大照片尺寸,比如:一台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分辨率为3000*8000,那么相机像素则为2400万像素。一般来说,像素越高,那么分辨率就会越高;在曝光准确的情况下,分辨率越高,画面就会越细腻。

感光元件就是CMOS,CMOS的面积越大,那么可捕捉的光子就越多;也就是说感光性能好,从而带来更加细腻的画质。
感光元件是通过感光元件上的像素点去获得光量的,那么单个像素点的体积越大,那么它能扑捉的光线就越多,也就是感光性能越好。而单个像素点的体积越小,那么它能扑捉的光线就越少,也就是感光性能越差。

这个就像大家站在广场上,一个人站在广场上能享受到最好的光线,当一群人站在广场上,每个人都享受不到好光线。

再回到像素这里,当感光元件大小相同,像素越高,单个像素能获得光量就少,每个 ...

那么单个像素点的体积越大,那么它能扑捉的光线就越多,也就是感光性能越好”————感光性能好没错,但这与更加细腻的画质没有多少关系!更加细腻的画质需要更高的像素+QE(Quantum Efficiency量子效率),单个像素点的体积大,总有效像素少,只能提高信噪比,也就是说画质比较干净而已。

所以,画质好需要在有效像素数量与QE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才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778
主题: 18
帖子: 1736
注册: 2017年5月
就我使用过的那几款,各有千秋,个人喜欢画面纯净度高的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59
主题: 38
帖子: 1416
注册: 2018年8月
金池长老 发表于 2019-05-07 08:47

1600W是很好的,把高感做好,再配以超解
高感和分辨率都有了...

嗯,买入门机的1600万够用了
哦,买个p30 plus?
还是买个小dc?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浅论M43相机分辨率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