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测试了一下堆栈降噪,效果喜人。。。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0.615
主题: 44
帖子: 463
注册: 2010年5月
暗光下用A6400在ISO25600下连拍5张RAW,用ACR稍微降噪后解成JPG出来,然后5张堆栈,平均值降噪

这是单张JPG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6058 回帖:49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2.372
主题: 159
帖子: 2958
注册: 2013年10月
有限远 发表于 2020-3-2 14:16
相机厂能不能在机内搞一搞,比手工的方便啊

手机已经大量应用了,相机厂商就是不往这方面发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05
主题: 14
帖子: 2028
注册: 2011年8月
warpblade 发表于 2020-3-5 09:22
测试一下手持夜景,先是JPG直出


借你的图调一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615
主题: 44
帖子: 463
注册: 2010年5月
最后是15张RAW堆栈,平均值降噪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615
主题: 44
帖子: 463
注册: 2010年5月
然后是单张RAW用ACR轻度降噪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615
主题: 44
帖子: 463
注册: 2010年5月
测试一下手持夜景,先是JPG直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92
主题: 2
帖子: 2010
注册: 2017年10月
warpblade 发表于 2020-03-04 16:05
他应该说的是低ISO长曝光 机内降噪

这个要看具体参数,正常来说长曝光效果确实也很不错的

可能是这样吧。我的对比是相同曝光参数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615
主题: 44
帖子: 463
注册: 2010年5月
arcsense 发表于 2020-3-4 13:49
机内降噪用到黑场,有一定作用,但要说比10张堆栈好有点不太相信,是用raw堆的吗?

这是我以前做的对比,20张叠图,效果比较明显
第二组是手持拍摄,放大到三倍之后叠图,相当于手持超解。

他应该说的是低ISO长曝光+机内降噪

这个要看具体参数,正常来说长曝光效果确实也很不错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ell
泡菜
泡网分: 23.407
主题: 16
帖子: 1200
注册: 2003年6月
看了半天 原来就是小十年前的a77、a99都有的多帧降噪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92
主题: 2
帖子: 2010
注册: 2017年10月
武当 发表于 2020-3-4 12:30
用A7R3拍夜景,分别用机内长时间降噪和10张堆栈法,比较下来机内降噪明显好于PS堆栈。

机内降噪用到黑场,有一定作用,但要说比10张堆栈好有点不太相信,是用raw堆的吗?

这是我以前做的对比,20张叠图,效果比较明显
第二组是手持拍摄,放大到三倍之后叠图,相当于手持超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302
主题: 64
帖子: 884
注册: 2001年9月
用A7R3拍夜景,分别用机内长时间降噪和10张堆栈法,比较下来机内降噪明显好于PS堆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25
主题: 8
帖子: 2113
注册: 2011年8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0-3-4 08:35
RAW没有“彩噪”的概念,它只有单色像素。
JPEG中的“彩噪”是RAW中的噪声数据经Demosaic算法产生的。

热燥还是会影响RAW的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nvg007 发表于 2020-3-4 01:25
RAW彩噪本来就不多,机内直出JPG彩噪才叫感人。

RAW没有“彩噪”的概念,它只有单色像素。
JPEG中的“彩噪”是RAW中的噪声数据经Demosaic算法产生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92
主题: 17
帖子: 2353
注册: 2017年12月
师愚 发表于 2020-3-3 10:29
降噪了反而没什么味

主题图那个很好,噪点像胶片,基本没有彩噪,锐度细节也保留了,这是比较完美的

RAW彩噪本来就不多,机内直出JPG彩噪才叫感人。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CASATI 发表于 2020-03-03 20:03
多谢指教,按以往实践,十张跟十五张对我来说区分效果就比较费劲了,但还是能看出改善的,但只代表我个人情况,眼神好的人应该能看出更多堆栈的区...

这个问题要这样理解:从5张到10张相当于ISO降1档,从10张到15张相当于ISO降0.6档,从15到20降0.4档。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25
主题: 8
帖子: 2113
注册: 2011年8月
师愚 发表于 2020-3-3 10:29
降噪了反而没什么味

主题图那个很好,噪点像胶片,基本没有彩噪,锐度细节也保留了,这是比较完美的

再重一点的颗粒,加上照片的划痕,加点暗角怎么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25
主题: 8
帖子: 2113
注册: 2011年8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0-3-3 10:56
关键是张数的增加对效果的改善是要按等比数列模式的,20张对比15张的效果比不上8张对比4张的改善效果,但30张就会比较明显。
当然效果改善到超出肉眼分辨能力后再多张数也就没有意义了。

多谢指教,按以往实践,十张跟十五张对我来说区分效果就比较费劲了,但还是能看出改善的,但只代表我个人情况,眼神好的人应该能看出更多堆栈的区别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CASATI 发表于 2020-3-3 10:07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10-15张左右最佳,再多就没啥肉眼可见的效果了,而且对彩燥是没用的。

关键是张数的增加对效果的改善是要按等比数列模式的,20张对比15张的效果比不上8张对比4张的改善效果,但30张就会比较明显。
当然效果改善到超出肉眼分辨能力后再多张数也就没有意义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warpblade 发表于 2020-3-3 09:55
我在5张堆栈的时候把最大值,中间值,平均值都试了一下。。。最大值效果不好,但是平均值和中间值肉眼完全无法看出来有什么区别

可能是这种亮度噪点分布很均匀,所以区别不大。如果是堆栈消除游人来拍空城那种操作,应该就必须选平均值了

最大值适用于纯黑背景下模拟“频闪曝光”效果。

中间值与平均值作用相似,但中间值随机性比较大。在帧数足够多时与平均值是非常接近的,同样可以实现“万人空巷”特效;但在帧数很少时,中间值的效果取决于噪声分量的具体分布。在帧数比较少时中间值的表现有一个概率性的问题,而平均值无论何时都不会太差。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93
主题: 48
帖子: 2314
注册: 2008年2月
知未 发表于 2020-3-2 17:40
对比一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降噪了反而没什么味

主题图那个很好,噪点像胶片,基本没有彩噪,锐度细节也保留了,这是比较完美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25
主题: 8
帖子: 2113
注册: 2011年8月
夜莺的旅行 发表于 2020-3-3 09:56
堆栈降噪效果非常好,几十张连拍堆栈能化腐朽为神奇。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10-15张左右最佳,再多就没啥肉眼可见的效果了,而且对彩燥是没用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65
主题: 12
帖子: 251
注册: 2019年4月
堆栈降噪效果非常好,几十张连拍堆栈能化腐朽为神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615
主题: 44
帖子: 463
注册: 2010年5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0-3-3 08:58
也可以直接文件-脚本-统计,选中“尝试自动对齐源图像”,堆栈模式选“平均值”。

不建议使用“中间值”。这个翻译有些问题,准确说法是“中位数”,这个数值在帧数比较少时效果不是很好。

我在5张堆栈的时候把最大值,中间值,平均值都试了一下。。。最大值效果不好,但是平均值和中间值肉眼完全无法看出来有什么区别

可能是这种亮度噪点分布很均匀,所以区别不大。如果是堆栈消除游人来拍空城那种操作,应该就必须选平均值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3-2 19:55
1、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选勾创建智能对象);

2、图层-智能对象-堆栈模式(选平均值或中间值)。


也可以直接文件-脚本-统计,选中“尝试自动对齐源图像”,堆栈模式选“平均值”。

不建议使用“中间值”。这个翻译有些问题,准确说法是“中位数”,这个数值在帧数比较少时效果不是很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2
主题: 48
帖子: 7248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nokia6600 发表于 2020-3-1 20:35
楼主介绍一下在PS中的操作。多谢!


1、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选勾创建智能对象);

2、图层-智能对象-堆栈模式(选平均值或中间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25
主题: 8
帖子: 2113
注册: 2011年8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0-3-2 17:12
电脑上做堆栈当然更灵活,不但可以在RAW中先统一做各种调整,还可以预选一下,把可能存在的拍糊或有其它不良因素的帧排除在外,还可以用人为控制总帧数来获得最佳效果;而用相机内置功能则更快捷,两种选择各有优缺点。

至于说”相机的处理器和内存“能否吃不消,这一点不能简单比较就做结论。PS是个功能强大的通用图像处理软件,堆栈均值只是它的一个很小的功能,不能与相机中的专用功能比资源占用量。


从算法上来说,多张图片堆栈对齐时,需要分析大量图片数据,根据画面内容对齐每一张图,做这件事时看CPU和内存波动就知道了,满载运行。手机拍全景图时,也会自动缩小原图以利于分析图片内容,然后自动拼接,拼出来的全景图大小不是拍了几张累加起来的,我想手机的运算性能还是比相机高的。

当然这是我瞎猜的,也许你是对的吧,我只有拍一些暗光环境静物而且无三脚架只手持时才用堆栈降噪,比如我去博物馆拍展品都是微距镜头缩光圈到F8-F11左右每个展品高速连拍十几张照片的,这种照片我尽可能追求画质,所以不可能用机内处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5.634
主题: 51
帖子: 8021
注册: 2011年4月
对比一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CASATI 发表于 2020-3-2 16:40
6400好像是6000x4000的像素,以PS堆栈时耗费的系统资源来看,6400机身堆栈时应该不是跟PS一样的算法,它的处理器和内存肯定吃不消的,虽然我有6400,但懒得用它测试效果了。

哦,还有,RAW可以在LR里先统一预处理一下,后期空间能更自由吧

电脑上做堆栈当然更灵活,不但可以在RAW中先统一做各种调整,还可以预选一下,把可能存在的拍糊或有其它不良因素的帧排除在外,还可以用人为控制总帧数来获得最佳效果;而用相机内置功能则更快捷,两种选择各有优缺点。

至于说”相机的处理器和内存“能否吃不消,这一点不能简单比较就做结论。PS是个功能强大的通用图像处理软件,堆栈均值只是它的一个很小的功能,不能与相机中的专用功能比资源占用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72
主题: 17
帖子: 455
注册: 2003年12月
你这反射弧有点长啊,国内堆栈降噪NNNNN年前就从无忌开始流行了,你现在才知道?半岛雪人了解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25
主题: 8
帖子: 2113
注册: 2011年8月
sxblyp1 发表于 2020-3-2 12:23
静态目标直接iso100
动态目标堆栈也不好使啊
也就星空这种比较特殊


其实也有实用场景可以应用,比如室内较暗的地方,镜头只有2.8光圈,或者你想景深不要那么浅,把光圈调到F8导致ISO升到3200,手持拍摄,但被拍摄物体是静止的,这时可以调到H+高速连拍,手尽量稳,一下拍五六张或者十几张,这样堆栈以后,比LR里直接降噪好,LR里降噪厉害了会有涂抹感,堆栈以后的图,还可以再过一下Dfine进一步降噪,强度不宜过高,会有涂抹感。

当然前提还是静态目标,甚至人也可以这么拍,前提是模特受你控制,你跟模特说好拍的时候维持一秒不要动,眼睛也不要眨,然后你倒计时提示对方要拍了,然后用H+速度的连拍多张,因为高速连拍,所以稍微有点动也不会影响PS对齐,当然如果外界风太大导致模特头发乱飞就不管用了,头发能堆出流水拉丝效果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测试了一下堆栈降噪,效果喜人。。。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