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安全调色的调色流程 [主题管理员:stevenkoh]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禁言中
泡网分: 3.665
主题: 44
帖子: 3238
注册: 2013年1月
发现大家广色域“色彩空间”念兹在兹,但是影像更重要的“宽容度”,也就是色彩的精度却不敏感。现代相机都提供高于8bit的RAW文件,但很多时候大家在使用PS的时候毫不在意。你在用HSB,LAB,RGB,CMYK等描述色彩的时候,其实是在用不同的“色彩空间”的数学模型描述。这些数学模型在转换的取整时候,都有精度损失的。况且限于一般网页和应用程序的输入控件,都输入4位数字,算作999的话,也就1024 10bit精度,如果是CMYK只有0-99的话,只有大约128(7bit)精度。用低精度的手工,去操作高精度(16bit)会带来很大的图像宽容度损失。

随意使用所谓大色彩空间,随意输入数值,随意使用曲线,都在降低图像的精度。你浏览图片的时候感受不到,但是提交输出打印的时候,这些精度的损失就“实物可现”了。完全相同RAW图像,一个用“高精度”小心的操作模式,一个使用简易的低精度模式(比如很多手机调图软件),即便在同样的硬件设备,比如24寸的显示器上看不出来。但一旦提交打印,拿到实物对比,区别就明显了。

下文讲的总结是:小心谨慎的使用饱和度曲线,也就是大家爱用的HSB模式。具体大家仔细琢磨。

这是一篇老文,从传统媒体的原稿。安全调色(单通道调色)


另有一个《大师之路》的单通道版本:http://99ut_blueidea_com/text/photoshop/basic/06/pss06_05.html
stevenkoh 编辑于 2024-04-22 14:25
相关标签: 宽容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1392 回帖:13
第 1 页 / 共 1 页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23.843
主题: 147
帖子: 6617
注册: 2008年9月
lty<**隐私保护,信息超过7天的手机号码不予显示**> 发表于 2024-12-07 18:03
那photoshop不就没用了吗?
一切根据具体的片子,有的片子较脆弱,有的片子耐受性强。
实践感觉,PS效用强大,副作用也大,根据具体片子的体质。

首先要在高色深模式下操作,其次要尽量使用能控制亮度裁剪区域的工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西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418
主题: 28
帖子: 11735
注册: 2016年3月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RM3A
★ ILCE-5000
★ X-T30
PENTAX K-70
色彩管理砖家2019 发表于 2024-12-07 15:00
其实码农看到 hsb,hsl这类“饱和度、明度操作”心里是滴血的
就这林老师也是建议大家慎用,尤其是8bit JPG的,本来就是伪8bit的,因为色阶都压缩,再调整幅度稍大就色彩断层了,100%JPG压缩率都没用。
这里有一个建议,就是...
那photoshop不就没用了吗?
一切根据具体的片子,有的片子较脆弱,有的片子耐受性强。
实践感觉,PS效用强大,副作用也大,根据具体片子的体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0.165
主题: 0
帖子: 134
注册: 2024年11月
这个名字没人用吧 发表于 2020-07-22 01:59
比如那个饱和度,hsb,hsl之类的都是由rgb定义的。没有真正的hsb模式(通道),只是当前rgb的一个坐标变换。cmyk中应该是先转为cmy定义,在按同样的逻辑算出对应的色相饱和度(这个没有试验过,凭经验猜测)
所以出现林老师说的hsb饱和度较低的第一个颜色经过色相饱和度调整反而变高,这种事很正常,因为在色相饱和度本身定义的hsl里,实际上第二个色块的饱和度早就为1了。
........
上面定义的色相饱和度是基于的三基色,但在lab中,有两组对色,所以lab由a,b定义色相饱和度,其实基本算法逻辑也差不多。它绝不可能去做转到rgb的数据再去计算出hsb这样的复杂计算。在lab定义的“hsb,hsl”中,你调整饱和度,那么按其本身的定义,色相是绝对不会变动的,这和8bit,16bit什么的无关。它所有的这些操作,都是在它本身定义的系统里。

其实码农看到 hsb,hsl这类“饱和度、明度操作”心里是滴血的

就这林老师也是建议大家慎用,尤其是8bit JPG的,本来就是伪8bit的,因为色阶都压缩,再调整幅度稍大就色彩断层了,100%JPG压缩率都没用。

这里有一个建议,就是"任何的操作,能够用ACR里操作的,都不要留到转换后到PS中去操作"(关键性的东西列出来的第一条),这点在数学上是绝对正确的,无脑照做就行,绝对安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0.579
主题: 0
帖子: 124
注册: 2022年2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2-20 17:17
林老师和我提到的不是算法问题,而是数学原理问题。无论是过去、现代和将来都是永恒如此。但拜CMOS制造工艺提升所赐,今天的数码相机(甚至手机)的宽容度(色阶分辨率,信噪比)比以前要好的多,也就是提供了足够的有效位深来给用户更广阔的后期空间。精度问题要比以前次要多了,但不等于没有。

去看看这个例子:大家来修图,看谁修得好,同一张RAW图,很多人上传的质感是很差的,这就是像素精度(宽容度)丢失的因素。注意,这不是磨皮,而是整体的像素包含的影像信息的丢失,最简单的范例是和“原片的相机直出”相比就知道了。这些损失不是JPEG的压缩导致,而是操作着不严谨的滥用调色导致。在JPEG的压缩之前,就已经损失了很多的精度(宽容度)。

相机原片直出JPEG范例(点击放大):

每个人调的过程用的软件提供的调整工具不同,导致的损失也可能不一样。如有人直接调对比度有人拉曲线。
但如果用一模一样的工具调一张图,最后调到同样的状态,动了10次鼠标和100次鼠标调整结果应该是相同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665
主题: 44
帖子: 3238
注册: 2013年1月
试了3次 发表于 2022-2-20 13:32
如果说点确定之后再调整,那肯定不一样了,这可以理解。
如果调整过程中多拉了几次曲线、动了几次参数,画质就和一次调整到位不一样了,那就是个失败的算法,我觉得不可能如此


林老师和我提到的不是算法问题,而是数学原理问题。无论是过去、现代和将来都是永恒如此。但拜CMOS制造工艺提升所赐,今天的数码相机(甚至手机)的宽容度(色阶分辨率,信噪比)比以前要好的多,也就是提供了足够的有效位深来给用户更广阔的后期空间。精度问题要比以前次要多了,但不等于没有。

去看看这个例子:大家来修图,看谁修得好,同一张RAW图,很多人上传的质感是很差的,这就是像素精度(宽容度)丢失的因素。注意,这不是磨皮,而是整体的像素包含的影像信息的丢失,最简单的范例是和“原片的相机直出”相比就知道了。这些损失不是JPEG的压缩导致,而是操作着不严谨的滥用调色导致。在JPEG的压缩之前,就已经损失了很多的精度(宽容度)。

相机原片直出JPEG范例(点击放大):
本帖最后由 stevenkoh 于 2022-2-20 17:1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79
主题: 0
帖子: 124
注册: 2022年2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2-20 13:26
这个不可一概而论,因为大部分不是写代码的。这篇文章是从码农角度来告知背后的原理。

一般用户的每次拉或者调整,是不一定的。很多拉曲线操作,其实是预览,不是最终运算步骤。一般最后的“确认”就是运算操作。这些运算很多是不同色彩模型(数学模型)的转换操作,这些操作要每一个步骤都是“高保真”度的操作,那么图像的宽容度(精度)是有保证的。一般尽量把每一个“色彩模型”内部的调整在次序上整合在一起,减少一些色彩模型的切换次数。这样就能获得高保真的图像。比如,林老师说在“RGB模型下能够操作的,就不转换到饱和度调整操作”就是这个意思。

怡泓谈色 —— 1.直方图的理解

怡泓谈色 —— 2.黑白场的理解

怡泓谈色 —— 3.安全的调色(重要)

如果说点确定之后再调整,那肯定不一样了,这可以理解。
如果调整过程中多拉了几次曲线、动了几次参数,画质就和一次调整到位不一样了,那就是个失败的算法,我觉得不可能如此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665
主题: 44
帖子: 3238
注册: 2013年1月
试了3次 发表于 2022-2-20 10:47
没理解错的话,每次调整都有损失?
例如一张RAW在acr里面,一次调整好出图,和反复调整各参数如锐度、纹理、清晰度、色相、饱和度等等,最后调到完全相同设置后出图,后者质量差?
说白了,例如锐度一次调到10,和拉到100再回到10,不一样?


这个不可一概而论,因为大部分不是写代码的。这篇文章是从码农角度来告知背后的原理。

一般用户的每次拉或者调整,是不一定的。很多拉曲线操作,其实是预览,不是最终运算步骤。一般最后的“确认”就是运算操作。这些运算很多是不同色彩模型(数学模型)的转换操作,这些操作要每一个步骤都是“高保真”度的操作,那么图像的宽容度(精度)是有保证的。一般尽量把每一个“色彩模型”内部的调整在次序上整合在一起,减少一些色彩模型的切换次数。这样就能获得高保真的图像。比如,林老师说在“RGB模型下能够操作的,就不转换到饱和度调整操作”就是这个意思。

怡泓谈色 —— 1.直方图的理解
怡泓谈色 —— 2.黑白场的理解
怡泓谈色 —— 3.安全的调色(重要)
怡泓谈色 —— 4.用色相和饱和度消除偏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79
主题: 0
帖子: 124
注册: 2022年2月
没理解错的话,每次调整都有损失?
例如一张RAW在acr里面,一次调整好出图,和反复调整各参数如锐度、纹理、清晰度、色相、饱和度等等,最后调到完全相同设置后出图,后者质量差?
说白了,例如锐度一次调到10,和拉到100再回到10,不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665
主题: 44
帖子: 3238
注册: 2013年1月
我这里把林老师的几则技术文章整理一下。看似2007年的文章,其实技术原理是不变的,今天的PS还在用。林老师的这几篇“怡泓谈色”,非常注重图像的“宽容度”(也就是图像像素的实际数据精度)的保护,所以按照这个理工思维的出图,图像是非常细腻饱满的。这个系列非常注重打印的输出,其中的原理非常值得学习。这恰恰是现代用户自行数码后期的短板。看似今天有很多人可以处理RAW,可以导出16bit的处理精度,但不懂数码原理,胡乱调色。等于把RAW的数据精度优势全部挥霍殆尽,其照片远不如直出清晰,原因就是如此。

怡泓谈色 —— 1.直方图的理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怡泓谈色 —— 2.黑白场的理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怡泓谈色 —— 3.安全的调色(重要)
怡泓谈色 —— 4.用色相和饱和度消除偏色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0.22
主题: 53
帖子: 8491
注册: 2011年11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800E
2304FPN6DC
NIKON D60
stevenkoh 发表于 2020-7-9 16:18
不好意思,我这里能看的,没想到做了防外链措施。

1/2


谢谢,看完了,明白书里说的意思了。

实际使用曲线调整,包括里面的RGB各通道调整,效率是非常高的,但掌握难度较大需要对色彩空间理解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

而且色彩对RGB各通道的调整是比较敏感的,因此不是很容易把握。

现在尼康、佳能这些机器有RAW格式文件,初步调整都可以在专用软件里面调整,如果后面没有什么特别处理基本就可以出图了,而如果后面有较多的修改可以出tiff格式,后面的修改余地也是比较大的。

另外现在新版的PS里的ACR功能也比较全面了,如果调色基本上够用,如果再要做风格色调才需要进P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665
主题: 44
帖子: 3238
注册: 2013年1月
塞外飘雪 发表于 2020-7-9 15:45
你给的链接过期,看不见,是否可以用JPG图片方式逐一放在网页上。以便观看。


老文,不太清楚,没有文字版。请见谅

2/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665
主题: 44
帖子: 3238
注册: 2013年1月
塞外飘雪 发表于 2020-7-9 15:45
你给的链接过期,看不见,是否可以用JPG图片方式逐一放在网页上。以便观看。


不好意思,我这里能看的,没想到做了防外链措施。

1/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0.22
主题: 53
帖子: 8491
注册: 2011年11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800E
2304FPN6DC
NIKON D60
stevenkoh 发表于 2020-7-7 12:08
发现大家广色域“色彩空间”念兹在兹,但是影像更重要的“宽容度”,也就是色彩的精度却不敏感。现代相机都提供高于8bit的RAW文件,但很多时候大家在使用PS的时候毫不在意。你在用HSB,LAB,RGB,CMYK等描述色彩的时候,其实是在用不同的“色彩空间”的数学模型描述。这些数学模型在转换的取整时候,都有精度损失的。况且限于一般网页和应用程序的输入控件,都输入4位数字,算作999的话,也就1024 10bit精度,如果是CMYK只有0-99的话,只有大约128(7bit)精度。用低精度的手工,去操作高精度(16bit)会带来很大的图像宽容度损失。

随意使用所谓大色彩空间,随意输入数值,随意使用曲线,都在降低图像的精度。你浏览图片的时候感受不到,但是提交输出打印的时候,这些精度的损失就“实物可现”了。完全相同RAW图像,一个用“高精度”小心的操作模式,一个使用简易的低精度模式(比如很多手机调图软件),即便在同样的硬件设备,比如24寸的显示器上看不出来。但一旦提交打印,拿到实物对比,区别就明显了。

下文讲的总结是:小心谨慎的使用饱和度曲线,也就是大家爱用的HSB模式。具体大家仔细琢磨。

这是一篇老文,从传统媒体的原稿。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安全调色的调色流程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