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反转片翻拍后暗部细节找回一例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10.955
主题: 8
帖子: 2743
注册: 2020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Df
要说20年前胶片兴旺发达,胶片质量好,价格便宜,随便突突也不嫌贵。
闲来整理老照片时发现一些反转片用观片器看暗部细节还尚可,翻拍后暗部一团黑,比如这张:
使用尼康DF+ES-2+神牛闪光灯离机闪,平均测光,在capture one 里面暗部一片漆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相关标签: 尼康 Df 神牛 反转片 胶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1132 回帖:12
第 1 页 / 共 1 页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0.955
主题: 8
帖子: 2743
注册: 2020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Df
weixiad 发表于 2023-04-28 10:49
我发现,翻拍跟扫描,主要差距在细节上
扫描,底片上的划痕灰尘都能扫出来,翻拍基本拍不出来(可能跟背光的光源性质有关)
至于暗部细节,反转片就色彩而言,不怕欠曝,就怕过头,但是欠曝的反转片难以扫描或者翻拍,试试包围法曝光多拍几张,看看效果,不行就HDR...

过了一年多啦,有些体会跟您描述下。翻拍对于划痕和灰尘没问题,哪怕是一点点也能拍出来,而且翻拍每张都可以精确对焦,影响拍出来的问题要么不是专用微距镜头,要么或许和光源有关。我最近改善了我流程的一个刚发现的问题,反转片的暗部已经不需要我帖子里面的处理方式来再现了。翻拍最大的难度在于如果需要处理,那么绝大多数人都难以全程在对数域进行操作。比如翻拍时确定什么曝光组合呢?过曝会损失细节,欠曝会造成高光利用不充分,如果直接简单用色阶或曲线一拉,那么整体颜色会有轻微变化,这个需要在对数域才能比较完满地操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0.681
主题: 49
帖子: 543
注册: 2022年5月
我发现,翻拍跟扫描,主要差距在细节上
扫描,底片上的划痕灰尘都能扫出来,翻拍基本拍不出来(可能跟背光的光源性质有关)
至于暗部细节,反转片就色彩而言,不怕欠曝,就怕过头,但是欠曝的反转片难以扫描或者翻拍,试试包围法曝光多拍几张,看看效果,不行就HDR合成

至于ICC曲线控制,这个本来就是扫描时必做的,翻拍时能调整最好、
说白了,扫描也就是个CCD的数码相机,配一个微距镜头,只不过这个“相机”的“ISO”比较慢,“画幅”小,需要“长时间曝光”加横竖向自动“接片”而已,但是这个“数码相机”的软件预设定和控制功能比真的数码相机强很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9.864
主题: 28
帖子: 6954
注册: 2018年5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NIKON Z f
KimYu 发表于 2023-04-20 22:14
找回只存在于8bit jpeg,把该有的细节磨平了,从原始档案中尽量表现出来。反转片的过度是模拟的,数码是阶梯的,这点数码必须要高比特率才能仿真,反转片的肩部毕竟还是化学反应,在过曝时仍然能保留一点细节,这是数码需要继续提高的。

电子化后观看,显示器很重要。现在,显示器是个瓶颈。

如果翻拍,数码相机自身性能,翻拍时的灯光控制,都会有影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0.852
主题: 78
帖子: 4845
注册: 2000年10月
KimYu 发表于 2023-04-20 22:14
找回只存在于8bit jpeg,把该有的细节磨平了,从原始档案中尽量表现出来。反转片的过度是模拟的,数码是阶梯的,这点数码必须要高比特率才能仿真,反转片的肩部毕竟还是化学反应,在过曝时仍然能保留一点细节,这是数码需要继续提高的。

完全同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加拿大
泡菜
泡网分: 10.955
主题: 8
帖子: 2743
注册: 2020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Df
不拍 发表于 2023-04-20 20:56
反转片本身动态范围很强悍!
找回暗部有可能,是因为本来暗部的层次就很多,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话说回来,原片的暗部大多数情况下根本不用想办法“找回”,若有若无的暗部本身就看起来很真实很自然! 再额外多加上一句:数码不能比。不是动态范围不能比...
找回只存在于8bit jpeg,把该有的细节磨平了,从原始档案中尽量表现出来。反转片的过度是模拟的,数码是阶梯的,这点数码必须要高比特率才能仿真,反转片的肩部毕竟还是化学反应,在过曝时仍然能保留一点细节,这是数码需要继续提高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0.852
主题: 78
帖子: 4845
注册: 2000年10月
KimYu 发表于 2021-06-03 01:48
要说20年前胶片兴旺发达,胶片质量好,价格便宜,随便突突也不嫌贵。
闲来整理老照片时发现一些反转片用观片器看暗部细节还尚可,翻拍后暗部一团黑,比如这张:
使用尼康DF+ES-2+神牛闪光灯离机闪,平均测光,在capture one 里面暗部一片漆黑。

反转片本身动态范围很强悍!
找回暗部有可能,是因为本来暗部的层次就很多,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话说回来,原片的暗部大多数情况下根本不用想办法“找回”,若有若无的暗部本身就看起来很真实很自然! 再额外多加上一句:数码不能比。不是动态范围不能比,而是反转片保持的真实动态范围不能比。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加拿大
泡菜
泡网分: 10.955
主题: 8
帖子: 2743
注册: 2020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Df
duoduobear 发表于 2023-04-20 14:19
难得需要做两次不同程度的曝光,然后做HDR?

在本例子中,我自己用尼康Df,虽然老旧,但仍然能提取初不少信息,相信更佳的设备能够提供更为宽泛的调整余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10.955
主题: 8
帖子: 2743
注册: 2020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Df
duoduobear 发表于 2023-04-20 14:19
难得需要做两次不同程度的曝光,然后做HDR?

老帖子了,其实就是本身在扫描/翻拍的时候,如果设备够强,比如哈苏x5,尼康D810,D850之类的,虽然暗部看起来很黑,其实还是有不少的细节。一般扫描,翻拍出来的成品图都是带了gamma的,调节余地有限,极端的细节发挥不出来,传统上,幻灯机靠着强光源,能把暗部细节显现出来,可是电脑的显示器没有那么高非能力,无法显示。那就从扫描/翻拍的本质入手,不管扫描仪也好,DSLR也好,传感器出来的信号都是线性的,保留了最原始的信息,从这里个原始的线性域入手,提亮暗部就变得容易许多,然后再加上gamma就好le,但是ps的曲线里面没有gamma,网上盛传的调节level其实也不对,这时候需要依照数学计算,在ps中模拟gamma曲线,得到较好效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子版版主
泡网分: 94.587
主题: 1040
帖子: 26251
注册: 2003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难得需要做两次不同程度的曝光,然后做HDR?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美国
泡菜
泡网分: 10.955
主题: 8
帖子: 2743
注册: 2020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Df
soken 发表于 2021-6-3 14:41
多谢分享,反转现在已经放弃扫描了,就自己看看幻灯或者观片器伺候。扫描出来拉一拉曲线偶尔也能凑合但是与原片差距实在太大,心理落差明显。

扫描仪透扫出16bit的tiff应该很有很多细节,适当的处理应该能找回很多,其实建立适当的流程,总体也不麻烦。虽比不上观片器和幻灯,但保留存档,网上交流还是很可以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0.312
主题: 113
帖子: 9383
注册: 2009年8月
多谢分享,反转现在已经放弃扫描了,就自己看看幻灯或者观片器伺候。扫描出来拉一拉曲线偶尔也能凑合但是与原片差距实在太大,心理落差明显。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955
主题: 8
帖子: 2743
注册: 2020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Df
暗部细节如何找回?
首先在c1里面直接调整曝光和暗部,得到下面图1,暗部细节还是偏少,亮部不自然;
在c1里面更改icc配置为ecirgb v2,曲线为线性响应,再调整曝光,提亮暗部,得到图2,亮部比较自然了,暗部细节有一定提示,还是偏少;
以icc配置为ecirgb v2,曲线为线性响应,导出为prophoto rgb,16位的PSD文件,用PS打开后,使用以前的对数空间调整的办法,在对数域调整曝光,提亮暗部,得到图3,暗部更丰富了些,亮部仍然比较自然,总体观感和在观片器上近似了;
再激进些,暗部调整再亮些,得到图4,暗部细节更多,总体观感也还不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反转片翻拍后暗部细节找回一例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