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电影摄影机爱好者俱乐部★★★★★ [主题管理员:xiaochao_135]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46899 回帖:2502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GEO
泡菜
泡网分: 7.658
主题: 4
帖子: 283
注册: 2003年3月
感谢罗大侠!
也感谢其他各路神仙!
我发现国内的很多片子在片尾都注名:器材是租用的先力公司的!
呵呵,暂时没发现阿荣公司的……
希望这个坛子越来越红火!喜欢电影的人太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656
主题: 64
帖子: 791
注册: 2002年7月
这么多人感兴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4.684
主题: 37
帖子: 10509
注册: 2002年9月
另外,过去的家用摄像机就是胶片的,我海外的亲戚过去就用,一般是8MM或16MM,后来才被磁带机代替的。
其实现在二手市场里也有电影摄像机卖的,很便宜,低的可能只有几百元,我一个同事到美国花10美金买了一个,但是,你到哪里去买胶片?哪里冲?机器可能只有几百元,胶片费和冲印费肯定会吓你一大跳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4.684
主题: 37
帖子: 10509
注册: 2002年9月
我没拍过电影,不过放过电影,也说一下感受吧。
电影胶片看起来和照相胶片差不多,就是相片都是横的,而电影胶片是竖的,宽银幕和普通银幕比其实画面反而小一些,人物全是长脸,在放映时通过一个专门的镜头再拉开,从理论上说要比普通银幕的画质低一些(数据量少了嘛),一般画面也会暗一些,因为灯的功率是一样的,本来只打五十平方的现在打了九十平方了(当然只是比喻,实际上我们的电影放映时分普通、遮幅和宽银幕三种)。
开始放电影的时候就觉得奇怪,一样大小的胶片,咋电影胶片能放这么大还这么清楚呢?135反转片如果打到四个平方就了不起了,再大,恐怕莱卡镜头拍的也不行吧?
不过国内的胶片加工技术确实差,不是一般的差,我放过几次原版拷贝,就是打字幕的原版声轨大片,远东华纳的拷贝,拿在手里那手感就不一样,打个比方就是握着美能达a9和握着海鸥DF-1的感觉,原版的绝对舒服,拉开片子看那透光性什么的也强得多。用的盒子也不一样,高强度工程塑料,不像国内的拷贝全是一个铁皮盒,撞得凹凸不平,盖子和盒身从来就合不上。
而国产拷贝,片基感觉就是黑、厚,透光性差,夜景什么的就显得暗,不透。很多进口影片原版都很漂亮,但经过配音和国内重新冲洗,你再看吧,就像放了几十年的六十年代电影一样效果了,色彩黑里带蓝,清晰度也大打折扣。
中国电影要进步,我看这基本的技术一关就要先过,你看看现在的韩国片,不但拍得好看,技术上也绝对不比好莱坞的差,色彩、音效,都是一流,没有一流的技术,哪会有一流的电影?张艺谋等人的片子后期都是到国外去加工的,要不哪来这么好的效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096
主题: 7
帖子: 1244
注册: 2003年8月
大家好好讨论,我洗耳恭听。
磁带摄象机已经走入家庭,但愿电影摄影机也能普及。
唉,看来不可能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14
注册: 2002年6月
都是高手!学习!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0.416
主题: 103
帖子: 8637
注册: 2003年12月
呵呵,GEO一下提出这麽多问题,一一回答吧,可能不完全对,望后来的DX多补充。
1.《天使爱美丽》的色彩问题跟摄影机和胶片等前期因素关系不大,主要是和法国的后期制作(包括冲洗工艺工序.调色.配光印片等等)密切相关,周迅演的《恋爱中的宝贝》就是在大陆拍摄,在法国做的全部后期,所以我评价它是欧洲电影的画面,中国的故事,有点怪怪的。
2.你说的极是:电影摄影机只是控制画面水平的一个因素,说白了就是摄影师的枪。画面的好坏还和摄影师的创作功力.胶片的特性.镜头的优劣.后期的水平等等息息相关,中国电影可能在后期方面受的制约大一些,本来90分的像质经过国内的后期水平就只有80分了,而欧洲和美国90分的东西经过后期能调得可说是十全十美。(大陆用的也都是ARRI535摄影机.Kodak vision2系列胶片.Carl Zeiss镜头,大陆摄影师的功力也相当不弱,我觉得中国电影在影象上和欧美的差距主要就是后期上形成的。)
3.现在主流的电影摄影机主要有美国的潘那维辛和德国的阿里弗莱克斯两种,(法国的阿通和瑞士的摩维康等等也是非常好的机器但现在不常见了)。好莱钨主要用潘那维辛,欧洲和亚洲的摄影师则习惯用阿里弗莱克斯摄影机。
4.好的摄影机连镜头动辄上几百万一套,所以买没必要,电影界一般都是租用的,有专门的租赁公司,大陆主要是台湾的阿荣和香港的先力两家租赁公司垄断了电影器材租赁市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786
主题: 34
帖子: 700
注册: 2002年11月
geo兄,如果不见不散拍得颜色像天使爱美丽一样,估计就没有人看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GEO
泡菜
泡网分: 7.658
主题: 4
帖子: 283
注册: 2003年3月
美国人能做出好镜头来吗?panavision用的什么镜头?:)
按说应该德国的Arriflex是最好的机器啊?
不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GEO
泡菜
泡网分: 7.658
主题: 4
帖子: 283
注册: 2003年3月
罗大侠
想起一个问题来!~
法国的《天使爱米粒》的那种浓郁的色彩是怎么出来的?
是跟胶片的特殊性有关?
嘿嘿!~
等待解答!~多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GEO
泡菜
泡网分: 7.658
主题: 4
帖子: 283
注册: 2003年3月
前两天在电视上又看到冯小刚的《不见不散》,
在结尾的时候发现那电影居然是用的panavision!!(国内国外拍电影一般来说电影机都是租借的,是这样吧?)估计冯小刚到美国后能租到的也就只有panavision了!
感觉是,那片子虽然是用panavision拍的,但是画面感觉和国内其他影片都属一个档次的,丝毫看不出哪儿是因为panavision而好多少!~
看来电影摄象机只是控制画面水平的一个因素吧!?是这样吧?
还关系到冲洗修正等其他诸多因素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0.416
主题: 103
帖子: 8637
注册: 2003年12月
电影摄影都是手动跟焦的,摄影组有个必不可少的人就是焦点员,拍摄前用皮尺量好演员走位的几个点的距离在实拍时演员走到哪焦点跟到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9
帖子: 210
注册: 2003年3月
问个对焦的问题,现在电影摄像还是全用手动手焦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受限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8
帖子: 257
注册: 2004年2月
+_^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0.416
主题: 103
帖子: 8637
注册: 2003年12月
我的巨炮:ARRI III摄影机加柯克10倍变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715
主题: 11
帖子: 1370
注册: 2003年7月
看看魔戒那色彩和影调,真是惊叹。还有人物的肤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135
主题: 80
帖子: 1143
注册: 2003年11月
国产片应该都是35mm的吧,预算太少了。
我看过一篇文章,好象是说70mm取代35mm的,应该是在好赖巫吧。
《兄弟连》用16mm已经很奢侈了,它可是在TV上放的,早超过电视分辨率了。
电视剧用胶片拍估计只有美国好赖污这帮有钱人了,而且关键是斯皮尔伯格是电影导演,用胶片拍是他的心愿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135
主题: 80
帖子: 1143
注册: 2003年11月
刚才看到有人提到数码摄象机取代胶片机的问题,就大银幕影片来说,近期完全取代胶片机还不现实。顶级数字机器也是very的贵。

现在DV影片满天飞,但是只能在TV上看,如果磁转胶上了银幕,效果惨不忍睹。现在的家用DV也就几百线,专业DV估计有一千多线,具体数字记不清了,DV论坛上有专门的讨论。

有人估算过,如果以胶片的分辨率来换算线数,应该达到数字效果的5000线左右。但其实经过冲洗,拷贝等质量损失,能达到的效果估计在2500左右。也就是说,数字摄象机如果有2500以上的线数,进大影院就差不多了。

目前纯数字大制作影片还很少,《星战前传》就是用最先进的数字摄象机,硬盘拷贝播放,好象用的是sony的机器,具体参数不知。还有一部是法国的《夺面解码》,相信很多人也都看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0.416
主题: 103
帖子: 8637
注册: 2003年12月
如果都拍70mm底片的话那中国电影就可以歇菜了,70mm胶片和70mm摄影机的预算太高了!
现在电影主流的还是以35mm为主,一些记录片和国外一些豪华电视剧(如《兄弟连》)也有用16mm胶片拍摄的。35mm胶片一本是122米(400尺)可拍4分钟,价格是1500左右一本。(所以说摄影机一转哗哗的就是钱哪。)16mm胶片一本也是400尺,可拍11分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135
主题: 80
帖子: 1143
注册: 2003年11月
只知道张艺谋拍《我的父亲母亲》用的是很牛叉panavision,一千多万的机器。
8mm家用(以前),35mm,70mm商业应用,现在电影基本都是70mm了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913
主题: 16
帖子: 521
注册: 2003年9月
谢谢红衣男孩和加能小兵的解释!很有道理!
昨天看电视里放一个好莱坞片子,里面一个画面,站在左边的那个男主角只露了半个身子说话,呵呵让我又想起自己问的这个问题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199
主题: 18
帖子: 381
注册: 2002年8月
有个问题在心里憋了很久了,请教罗大侠:
为什么电视里放宽银幕电影时,有时是上下留黑,有时却可以放满屏,但是两边的图像却没有少,景物、人物比例保持不变?比如我在家里看哈里波特时,就是满屏看的,怎么回事?
------------------------------------------------------------------------------
好像是用一种软件,用4:3的方框将有电影主要内容的地方剪取下来,其余的丢掉。但是这样做对于宽银幕电影一些画面,比如说两个人各站在银幕的一边这种情况来说是很糟糕的,因为你用这个方框将没办法两边的人都容纳在里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573
主题: 35
帖子: 338
注册: 2003年10月
俺也有兴趣这个的,看看我的一个类似的贴子。
http://www.xitek.com/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216296
俺的贴子没这么有人气,真是的,和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0.416
主题: 103
帖子: 8637
注册: 2003年12月
Carl Zeiss Distagon 24/2 T*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0.416
主题: 103
帖子: 8637
注册: 2003年12月
蔡司为西德Arriflex电影摄影机生产的镜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0.416
主题: 103
帖子: 8637
注册: 2003年12月
扔个T*手雷。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GEO
泡菜
泡网分: 7.658
主题: 4
帖子: 283
注册: 2003年3月
哇~~!!今天可长见识啦!~长久以来的好多疑问都被各位大侠解答啦!~
感谢各位大侠!~
我是个热爱电影的家伙,以后继续关注此贴!~也希望各位大侠继续不吝赐教啊!~
啊!~兴奋中……!!!!

[GEO 编辑于 2004-05-31 00:2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149
主题: 2
帖子: 20
注册: 2003年5月
Letterbox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149
主题: 2
帖子: 20
注册: 2003年5月
Pan & Scan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149
主题: 2
帖子: 20
注册: 2003年5月
to:beatzerg

我们在电影院里看到的胶片多是宽银幕,但是把宽银幕电影弄到电视画面中有两种方法:

一个是4:3全屏,叫Pan & Scan
就是在胶转磁过程中根据需要截取宽银幕画面中的某一块,就好像用4:3摄像机对着宽银幕摇镜头一样,这种方式裁掉了很多原始的画面内容,有时候还会破坏原先的画面构图,所以有人不喜欢,但全屏上的人像显得大一点。
另一种叫Letterbox
胶转磁过程中电影的全部原始画面都被保留了,电视屏幕上下的未使用部分则用黑条来填充(遮幅),这样来构成一个4:3的画面,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你能看到摄影师拍的全部画面,缺点则是牺牲了一些垂直分辨率,屏幕上下的黑边有人无法接受。
所以在国外一部电影要出DVD的话,一般都会有全屏版和宽屏版两个版本。

但现在制作比较好的DVD碟片,它的画面比例是宽屏可变Letterbox(叫可变16:9),播放时,当你的DVD机选4:3播放模式,它就是遮幅的,上下有黑条,选择16:9播放模式,就如同罗大侠说的那样:人脸给拉长了。16:9模式是为家里有16:9电视机的朋友准备的,选这个模式在16:9电视机上观看,人脸就正常了,而且没有黑边。

呵呵,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电影摄影机爱好者俱乐部★★★★★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