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背照堆栈式CMOS高级在哪?为何只用在R3等高端机子上,对画质更好、色彩更舒服?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1.8
主题: 20
帖子: 540
注册: 2007年2月
背照堆栈式CMOS各厂家都只用在自己的高端机子上,佳能只用在R3上,R5都没份,是不是背照堆栈式CMOS的机子画质更好?色彩更爽?更润泽?免得凭啥R3比R5贵了那么多?不过我看了色友们R3拍出的片子的确看了更舒服些。
相关标签: 佳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西
浏览:8743 回帖:162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9.264
主题: 9
帖子: 261
注册: 2009年2月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6-12 19:52
你没理解微透镜的作用,佳能有一个无间隙微透镜专利,目的就是通过透镜的聚焦(光线收缩),使光线全部照射在感光元件(不被线路遮挡)的有效面积上,好吧不在这讨论了,无效的争议太多。

您能理解有个概念叫满阱容量吗?您也说了有效面积,就说同尺寸同像素的BSI是不是有效面积比FSI大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32.128
主题: 2
帖子: 9236
注册: 2008年12月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6-16 13:32
嗯,还是你整的明白!

互相讨论,互相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4.311
主题: 8
帖子: 3771
注册: 2021年2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3-06-16 12:26
背照采用两层基板结构是制作工艺所必须的。
因为,感光元件只能建立在在平面上,而导线和电路层并不是平面,所以无法在在此之上制作感光元件。
具体来说,背照制作工艺如下:
1 在基板上制作感光元件层
2 在此之上逐层进行光刻及沉积制作金属层
此时制作和前照...

嗯,还是你整的明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新疆
泡菜
泡网分: 32.128
主题: 2
帖子: 9236
注册: 2008年12月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6-15 15:11
很多人对背照式结构有误解,以为就是把电路层移到了感光层下面,减少了遮挡,提高了受光量;
其实不是这样,“背照”这个词用的很恰当,它是把整个板子反过来,从背面照射光线,由于光线要穿过基板才能照射到PN结,所以必须把基板减薄,基板的不均匀、对光线的色散等等,都会影响信噪比,所以在像素面积足够大时,在光线充足时,背照式都会比前照式效果差一些。
        但是在移动图像传感器上,单元面积大大减小,电路导线受工艺限制又不能跟着减小,所以受光面积成了提高画质的主要矛盾,才会大量采用背照式传感器,用牺牲一定画质(可以用智能图像处理弥补一些)来换取更大的有效感光面积。

背照采用两层基板结构是制作工艺所必须的。
因为,感光元件只能建立在在平面上,而导线和电路层并不是平面,所以无法在在此之上制作感光元件。

具体来说,背照制作工艺如下:
1 在基板上制作感光元件层
2 在此之上逐层进行光刻及沉积制作金属层
此时制作和前照工艺是一样的。
前照工艺下一步贴上滤色镜和微透镜就成功了,但是背照工艺还需要增加额外的操作:
3 在此之上再加上一层基板(这才是背照的真正基板)
4 将原来的基板尽量地磨到最薄以便透过光线
5 在磨过的基板上贴上滤色镜和微透镜,这一步也和前照工艺是相同的。

那个多余的基板显然是会影响透光的。但是由于实际厚度只有几个μm,实际影响甚至还低于微透镜和滤色镜。它们也同样经过磨削工艺的。对光线的色散主要源于微滤镜而不是基板。

因为工艺复杂,使得制作成本比较高,大尺寸的背照又进一步降低了成品率。
尽管如此,背照器件相比之下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优势的,否则就没必要使用这么复杂的工艺了。。。

背照式传感器并不是仅仅用在手机和小底场合,背照式还在全幅中高端相机中被广泛应用。
比如尼康的D780、D850单反和Z系列无反、索尼的大部分全幅微单、富士的GFX100/100S等
索尼甚至还为它的旗舰机使用了堆栈式背照技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4.311
主题: 8
帖子: 3771
注册: 2021年2月
        很多人对背照式结构有误解,以为就是把电路层移到了感光层下面,减少了遮挡,提高了受光量;
其实不是这样,“背照”这个词用的很恰当,它是把整个板子反过来,从背面照射光线,由于光线要穿过基板才能照射到PN结,所以必须把基板减薄,基板的不均匀、对光线的色散等等,都会影响信噪比,所以在像素面积足够大时,在光线充足时,背照式都会比前照式效果差一些。
        但是在移动图像传感器上,单元面积大大减小,电路导线受工艺限制又不能跟着减小,所以受光面积成了提高画质的主要矛盾,才会大量采用背照式传感器,用牺牲一定画质(可以用智能图像处理弥补一些)来换取更大的有效感光面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新疆
泡菜
泡网分: 13.282
主题: 43
帖子: 9373
注册: 2012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6D
★ Canon EOS 5DS R
★ NIKON Z 6_2
X-T5
对于前照式FSI与背照式BSI的效果差异B站上有个UP主坐过对比试验,对比索尼的A6400(FSI)与A7R4(BSI),A7R4采用APS-C模式,因为这两个相机的CMOS上的像素尺寸接近,A6400的略大7%,通过对比低感和高感,最后的结论是看不出有什么差别。
     下面是知乎上一篇文章的部分截图,结论是分界面是2μm,而 APS-C  2400万的像素尺寸是15μ  全幅6100万的像素是 14μ ,所以上面的结论与下图的推论是一致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湖北省
泡菜
泡网分: 4.311
主题: 8
帖子: 3771
注册: 2021年2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3-06-14 21:13
确实,我说“每一个灯泡附近存在有7360行和4912列导线”并不对,其实是想当然。
应该是传感器总共需要7360行和4912列导线。
不过,每一个像素周围需要的也不只是2根导线,实际是三层共5根到6根导线。正如您前帖的图所表示的。
而导线对有效感光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新疆
泡菜
泡网分: 32.128
主题: 2
帖子: 9236
注册: 2008年12月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6-14 20:26
每个灯泡附近只经过一根交叉的行线和列线,共两根。而不是“每一个灯泡附近存在有7360行和4912列导线”
        想让某行、某列的灯泡亮,就在那行、那列的两根线上加电源就行了。

确实,我说“每一个灯泡附近存在有7360行和4912列导线”并不对,其实是想当然。
应该是传感器总共需要7360行和4912列导线。

不过,每一个像素周围需要的也不只是2根导线,实际是三层共5根到6根导线。正如您前帖的图所表示的。
而导线对有效感光面积的影响也是图上所表达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4.311
主题: 8
帖子: 3771
注册: 2021年2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3-06-14 20:19
如果不能公开讨论,就没必要了。。。
这个非常简单的基础问题,居然要如此费力的讨论,还真的没想到。
其实,只要看看设计背照结果的原因,就知道导线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当然毫无疑问,设计背照结构的技术专家都不懂“数字电路的原理(总线、寻址、逻辑空)”。
好了,还是你自己研究研究7000多根导线是怎么从一个像素旁边经过的吧,我不讨论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新疆
泡菜
泡网分: 4.311
主题: 8
帖子: 3771
注册: 2021年2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3-06-14 19:45
没有人认为需要101根线才行。
我的错处已经做了说明,并给出过一个4单元阵列的计算结果
20根线控制100只灯泡是通过控制电路实现的。
但是,要控制4千万灯泡的话则需要有7360行和4912列导线。
如果在阵列的左边和下边设置控制电路,这个灯泡阵列的...
        每个灯泡附近只经过一根交叉的行线和列线,共两根。而不是“每一个灯泡附近存在有7360行和4912列导线”
        想让某行、某列的灯泡亮,就在那行、那列的两根线上加电源就行了。
lizhuo_1918 编辑于 2023-06-14 20:3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新疆
泡菜
泡网分: 32.128
主题: 2
帖子: 9236
注册: 2008年12月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6-14 20:03
你还是没懂,想研究加我微信吧,不然不用讨论了。

如果不能公开讨论,就没必要了。。。

这个非常简单的基础问题,居然要如此费力的讨论,还真的没想到。

其实,只要看看设计背照结果的原因,就知道导线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当然毫无疑问,设计背照结构的技术专家都不懂“数字电路的原理(总线、寻址、逻辑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4.311
主题: 8
帖子: 3771
注册: 2021年2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3-06-14 19:45
没有人认为需要101根线才行。
我的错处已经做了说明,并给出过一个4单元阵列的计算结果
20根线控制100只灯泡是通过控制电路实现的。
但是,要控制4千万灯泡的话则需要有7360行和4912列导线。
如果在阵列的左边和下边设置控制电路,这个灯泡阵列的...

你还是没懂,想研究加我微信吧,不然不用讨论了。
lizhuo_1918 编辑于 2023-06-14 20:0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新疆
泡菜
泡网分: 32.128
主题: 2
帖子: 9236
注册: 2008年12月
skxinxinyl 发表于 2023-06-14 18:26
一个按键组成的物理阵列,在没有经过电路处理之前,哪来得地址线 数据线 寻址电路 自己不懂就别来献丑

不要想当然

一个按键组成的物理阵列,就是m行和n的导线汇集到控制电路的。
地址线 数据线 寻址电路都是通过控制电路来执行的。
按键和导线都是被编码、被控制的对象,通过地址可以控制它们。
如果没有控制电路,就谈不上“地址线 数据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32.128
主题: 2
帖子: 9236
注册: 2008年12月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6-14 19:21
没有学过、或没有学好逻辑电路的人,绝对想不到是怎样通过20根线控制100只灯泡,随意让哪只或那几只亮就那几只亮的!肯定会认为需要101根线才行。

没有人认为需要101根线才行。
我的错处已经做了说明,并给出过一个4单元阵列的计算结果

20根线控制100只灯泡是通过控制电路实现的。
但是,要控制4千万灯泡的话则需要有7360行和4912列导线。
如果在阵列的左边和下边设置控制电路,这个灯泡阵列的每一个灯泡附近存在有7360行和4912列导线。
即使四周都安排了控制电路,也需要一半数量的导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4.311
主题: 8
帖子: 3771
注册: 2021年2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3-06-14 19:18
抱歉,是我打错了
请看前贴

没关系,不讨论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新疆
泡菜
泡网分: 4.311
主题: 8
帖子: 3771
注册: 2021年2月
没有学过、或没有学好逻辑电路的人,绝对想不到是怎样通过20根线控制100只灯泡,随意让哪只或那几只亮就那几只亮的!肯定会认为需要101根线才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新疆
泡菜
泡网分: 32.128
主题: 2
帖子: 9236
注册: 2008年12月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6-14 19:10
这谁说的?
“需要7360x4912根导线”,不说了,爱多少根多少根吧,咱们也看不见。

抱歉,是我打错了
请看前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4.311
主题: 8
帖子: 3771
注册: 2021年2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3-06-14 18:57
我何时说过“是行x列!”的?请指出来。。。。
再说一遍,7360×4912像素组成CMOD阵列,需要7360×4912根导线,才能通过周边的电路来共享。
每个像素附近要经过的导线有7360行和4912列。而不是“每个像素旁边也没有几根线”
至于寻址和...
这谁说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需要7360x4912根导线”,不说了,爱多少根多少根吧,咱们也看不见。
lizhuo_1918 编辑于 2023-06-14 19:1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新疆
泡菜
泡网分: 32.128
主题: 2
帖子: 9236
注册: 2008年12月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6-14 18:39
兄弟,是用加法,行+列,不是行x列!
        我是从16位地址总线、8位数据总线开始研究计算机的,16位地址总线可以寻址64k内存,所有内存单元的数据口都是并联在数据总线上的,想向哪个内存读取或写入数据,先要向地址译码器发出一个地址,译码器把...


抱歉,才发现是我打错了,因为复制粘贴造成的。

不过看看我前面的帖子和对图的解释,我并不是相乘的意思。

tianman 发表于 2023-06-14 18:18
这个图还不清楚吗?
一个4X4像素的阵列就需要8根导线
那么,7360×4912像素组成的阵列,内部需要多少导线?
至于说选址,那是由阵列左边和下边的Decode线路来完成的,在这个阵列的周边。所以导线无法减少。


tianman 编辑于 2023-06-14 19:0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32.128
主题: 2
帖子: 9236
注册: 2008年12月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6-14 18:39
兄弟,是用加法,行+列,不是行x列!
        我是从16位地址总线、8位数据总线开始研究计算机的,16位地址总线可以寻址64k内存,所有内存单元的数据口都是并联在数据总线上的,想向哪个内存读取或写入数据,先要向地址译码器发出一个地址,译码器把...

我何时说过“是行x列!”的?请指出来。。。。

再说一遍,7360×4912像素组成CMOD阵列,需要7360×4912根导线,才能通过周边的电路来共享。
每个像素附近要经过的导线有7360行和4912列。而不是“每个像素旁边也没有几根线”

至于寻址和总线,都是电路部分的事情,和CMOD阵列本身并不相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32.128
主题: 2
帖子: 9236
注册: 2008年12月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6-14 18:25
地址线是每行一根,每列一根啊,同行、同列像素是共用的呀,不是每个像素一根啊!
当然还有数据线、控制线、复位线等等,它们都是共用的,加在一起每个像素旁边也没有几根线。
如果只算地址线的话就是7360+4912=12272根,不是你想象的7360x491...


每一行导线都要通过这一列的所有像素。同样,每一列导线都要通过这一行的所有像素。

我并没有说过需要7360X4912根线。如果我说过,请引出来给大家看看。

至于数据线、控制线、复位线等等都在周边的电路之后,不在感光阵列内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4.311
主题: 8
帖子: 3771
注册: 2021年2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3-06-14 18:37
你看到那个灰色区域了吗?
那就类似于像素陈列。这个阵列就是通过灰色区域引出的细黑线到三边电路的。每一行和每一列都需要一根导线。
那么,7360×4912像素组成的阵列,需要7360×4912根导线,才能通过周边的电路来共享。

兄弟,是用加法,行+列,不是行x列!
        我是从16位地址总线、8位数据总线开始研究计算机的,16位地址总线可以寻址64k内存,所有内存单元的数据口都是并联在数据总线上的,想向哪个内存读取或写入数据,先要向地址译码器发出一个地址,译码器把这个地址转换成具体的“行”和“列”,这时只有那行、列的存储单元选通,可以进行数据读、写操作。
        太专业了吧!
lizhuo_1918 编辑于 2023-06-14 18:4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新疆
泡菜
泡网分: 32.128
主题: 2
帖子: 9236
注册: 2008年12月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6-14 18:20
看看这个,内存单元的信息是怎么读出、写入的,数据总线是怎么共享的,不是每个单元引一条线出去的,图像传感器也是用相同的原理,只不过数据线上走的是没有经过ADC处理的模拟量,不过现在也有行ADC了。

你看到那个灰色区域了吗?
那就类似于像素陈列。这个阵列就是通过灰色区域引出的细黑线到三边电路的。每一行和每一列都需要一根导线。
那么,7360×4912像素组成的阵列,需要7360×4912根导线,才能通过周边的电路来共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4.311
主题: 8
帖子: 3771
注册: 2021年2月
skxinxinyl 发表于 2023-06-14 18:26
一个按键组成的物理阵列,在没有经过电路处理之前,哪来得地址线 数据线 寻址电路 自己不懂就别来献丑

对,12个按键的键盘只用7根线(加一根公共线9根)就够了。你觉得我还有必要科普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新疆
泡菜
泡网分: 2.272
主题: 52
帖子: 1627
注册: 2010年1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3-06-14 17:51
一个CMOS组成的物理阵列,在没有经过电路处理之前,哪儿来的地址线 数据线 寻址电路 ?...

一个按键组成的物理阵列,在没有经过电路处理之前,哪来得地址线 数据线 寻址电路 自己不懂就别来献丑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32.128
主题: 2
帖子: 9236
注册: 2008年12月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6-14 18:11
哈哈😊,其实每个像素旁边没有几根线。

每个像素本身是不需要很多线,但是每个像素所在位置都需要经过这一列或这一行的导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4.311
主题: 8
帖子: 3771
注册: 2021年2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3-06-14 18:18
这个图还不清楚吗?
一个4X4像素的阵列就需要8根导线
那么,7360×4912像素组成的阵列,内部需要多少导线?

地址线是每行一根,每列一根啊,同行、同列像素是共用的呀,不是每个像素一根啊!
当然还有数据线、控制线、复位线等等,它们都是共用的,加在一起每个像素旁边也没有几根线。
如果只算地址线的话就是7360+4912=12272根,不是你想象的7360x4912=3600万(每个像素一根)根线啊。
       所以我说你看不懂这个图吗。
lizhuo_1918 编辑于 2023-06-14 18:3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新疆
泡菜
泡网分: 4.311
主题: 8
帖子: 3771
注册: 2021年2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3-06-14 17:51
一个CMOS组成的物理阵列,在没有经过电路处理之前,哪儿来的地址线 数据线 寻址电路 ?

看看这个,内存单元的信息是怎么读出、写入的,数据总线是怎么共享的,不是每个单元引一条线出去的,图像传感器也是用相同的原理,只不过数据线上走的是没有经过ADC处理的模拟量,不过现在也有行ADC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新疆
泡菜
泡网分: 2.272
主题: 52
帖子: 1627
注册: 2010年1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3-06-14 17:51
一个CMOS组成的物理阵列,在没有经过电路处理之前,哪儿来的地址线 数据线 寻址电路 ?...

好吧在你眼中1+1=3 没必要跟你说太多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回复主题: 背照堆栈式CMOS高级在哪?为何只用在R3等高端机子上,对画质更好、色彩更舒服?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