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萧沉摄影批评文集:摄影一观念,人们就傻眼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4.917
主题: 26
帖子: 3515
注册: 2017年4月
摄影一观念,人们就傻眼

作者:萧沉

[1]解读或阐释之必要

众多观看者在与观念摄影频频相遇时,经常表现出对作品乃至作者的不解、疑问、质问乃至谩骂,而几乎80%以上的观念摄影作品,人们皆大呼看不懂。其实,有些影像批评家也未必能看懂,只不过因怕露怯,不敢吱声或闪烁其辞罢了。众多读者对观念摄影的不解、疑问、质问乃至谩骂,基本源于看不懂或误读;因“观念”这东西比较隐蔽,也比较个人化,虽然照片上的影像很具体,很实在,但那仅是皮相,而背后的意思恐就没那么简单了。以往,我一直认为越是优秀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就越应在“深入”的同时具备“浅出”,尽量不劳烦批评家去做太多繁琐复杂的解读或阐释工作;从表达能力上说,这其实也是一名优秀艺术家所应具备的基础条件。
  
不过,世上的道理不可能绝对,直观的视觉影像作品也不见得就不需要解读或阐释。再说了,批评家也还兼有对作品的解读或阐释任务,即使是最普通的纪实影像,恐也应有解读或阐释之必要。因为任何一张照片都包涵着摄影师的个人主观性,他的知识、修养、信念、态度、价值观等等也会与别人不同。而从批评家的角度上说----对作品解读或阐释的本身,就是批评!因这解读或阐释须讲述影像的特征、含义、感觉、调性、气氛等要素,还要告诉读者这幅影像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其形式是如何影响内容等问题,因这是出自批评家的所思所想,所以这种有别于摄影师所思所想的解读或阐释已构成了批评。
  
另外,对每一位摄影师或艺术家本人及其作品而言,其情况很可能是----有时是一种对自我的解放,有时又表现出一种自相矛盾;有时是在与自己进行战斗,有时恐怕只是一次自我欺骗……正因存在着这些复杂性,批评家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解读或阐释乃至批评才显得尤为要紧。当然,我更欣赏那种法国批评家蒂博代所称道的“创造性的批评”,也就是远远超出作者创作与想象范围的阐释与批评,只不过这里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作品本身便具有可供批评家展开思想与想象空间的“生长细胞”,这也是每一个优秀作品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至于许多观看者(尤其是酷爱摄影的发烧友们)之所以出现“摄影一观念/人们就傻眼”的现象,某些发烧友甚或在根本没看懂或误读的情况下,便不问青红皂白地武断发表极为肤浅乃至幼稚的看法,这就多少会令人感到是“粗鲁的大兵遇见秀才”。文艺这东西以往尽管一直在宣传“为工农兵服务”,但也须有个前提,那就是----工农兵在文艺知识上也不能太浅薄无知。最近网民以及大众将刘铮的《三界》误读为是“京剧裸体”,且还上升为“亵渎还是艺术”的声讨,就让人觉得哭笑不得。这些读者恐怕只看到了“模特以京剧服装加以装扮”的皮相,并未真正读懂作者照片背后的寓意。好在作者刘铮已表示会在近期内召开“一个发布会向媒体专门澄清此事/并着手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此事”,相信作者对《三界》的亲自解读会比我更准确,在此不赘。我这样讲,并非表明我就欣赏或赞成刘铮的《三界》,只是觉得作为读者之一,我并不认为这与“亵渎国粹”有何关联。

[2]给观念摄影一把尺

“观念”一词源于希腊文idea,原意为“看得见的形象”。但在哲学家那里就麻烦了,因为每一位哲学家对“观念”二字的认识与解说皆不相同,无法统一到一把尺上来。不过,我个人比较赞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定----“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比如杜尚摆进艺术展厅里的那只著名的小便器,显然是经杜尚的头脑改造过的小便器,它已不是小便器的原始功能与意义了,而是杜尚表达“取消美/取消艺术趣味”的一件有力武器,这当然源于杜尚对所谓真理般“永恒艺术之美”的蔑视与否定。

那什么样的摄影可称之为观念摄影呢?其实就是照片上所呈现的事物已非那事物的原来本意,而是被摄影者赋予了新的思想内容与意义。英国艺术史学家约翰-伯格在1980年时曾将此类摄影笼统称之为“另类摄影”,并说----“另类摄影的任务就是将摄影融入社会与政治的记忆/而非将摄影当作鼓励记忆退化的替代品/这项任务将会决定所拍照片的类型以及照片的使用方式”……他虽未对“另类摄影”作出学术上的严格界定,但已注意到了“社会与政治”的宏观课题。

是的,观念摄影不追求对客观现实进行真实的描摹或记录,对摄影成为“※※记录仪”的功能也不感兴趣。如果我们用“创作”这个词来看待摄影家的拍摄工作的话,观念摄影无疑将更具“创作”性,许多甚至是“无中生有”,而非一般摄影那样基本倚靠客观对象的客观存在才能拍摄。而从相对主观与客观的立场上讲,观念摄影其实也是更纯粹的“主观摄影”,更能表达属于摄影者个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人生-命运等诸方面的自我认识与思想观点。

当然,对观念摄影的界定,我去年曾在一篇《观念改变摄影》的访谈录里讲过----摄影必须是观念的成果,而非记录工具。如果摄影只是记录观念的工具,那该是“观念艺术”(包括大地艺术/过程艺术/行为艺术/身体艺术/微型感情艺术等等)利用摄影来记录其全过程的东西,这些“艺术过程”即使你没拍成照片,它本身也已完成了表达的任务。但“观念摄影”就不同了,因为“观念”与“摄影”二者缺一不可,是骨肉关系。我不大同意某些艺评人将一些行为艺术的“记录”片也放到“观念摄影”这个筐里,尽管当代艺术的概念与形式已很宽泛,也进入了一个大融合时代,但具体到动用“摄影”这一工具,还是应该强调乃至计较“摄影”与“观念”之间究竟是否密切相关,也就是内容与形式是否能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这其实也是摄影在观念中究竟是作为“记录”工具还是“语言”工具的根本区别。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指出,那就是:某些“行为艺术”因作者本人是在一个没有任何观众在场的空间或所在里实施的,所以作者便用照相机记录拍摄下来(或自拍/或请身边的亲友协助拍摄),然后再将照片公开展出,以为这样就可以称为“行为艺术”了。我以为恰恰相反,这种记录作者个人私下里进行的某种行为绝非“行为艺术”。因为“行为艺术”的意义就在于行为者必须在公众中实施行为,以此介入社会情境,而公众对行为者之“行为表演”所产生的反应乃至参与,更是行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行为者将某种行为置于没有任何观众或公众的隐秘处进行,我以为就丧失了行为艺术的意义。另外,我们其实将行为者面对公众的“勇气”也视为行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缺失这一部分,行为艺术的纯粹性也就令人怀疑了。

[3]中国观念摄影过去时

艺术界一般将观念摄影(亦称为先锋摄影)的起始时间划定在1997年,而此前则基本属于前卫艺术将摄影作为记录或辅助工具的尝试与实验时期。比如1992年耿建翌拍摄记录了在一个居民楼道里所布置的作品《五号院》;1993年张培力将某张照片进行多次复制后所创作出的《继续繁殖》;1994年荣荣拍摄记录了他的《北京东村》系列,邢丹文拍摄了《我是女人》系列,王晋则记录了他在“红旗渠”漂撒红粉的行为;1995年洪磊所进行的装置摄影,以及北京“东村”青年艺术家颜磊-荣荣-邢丹文-马六明等人利用照相机对不同行为艺术的记录;1995年曹小东拍摄的林中树叶被人为变动的作品,以及郑国谷与一位陌生女孩合拍的观念婚纱摄影《我的新娘》,还有杨振忠运用计算机PS制作出的《全家福》;1996年黄岩运用计算机合PS完成了模拟自己卧轨自杀且肢体被切成数段的照片;而庄辉从1996年也开始实施他借鉴以往集体合影照的形式来表逹其观念的拍摄计划……上述某些作品其实已基本符合观念摄影的型态,其他大部分作品则尚未完全具备摄影作品的属性,更多应归入观念艺术的范畴。而上述作者基本也来自于北京青年艺术家群落的聚集地,他们当时的身份更多是画家-行为艺术家-装置和观念艺术家(除刘铮与荣荣二人具有传统摄影基础外)。

进入1997年后,第一次明确使用“观念摄影”一词并举办的公开展览,是由诗人兼艺评人岛子等人策划并在北京亚运村[北京剧院]举办的《新影像----观念摄影艺术展》。此后的1998年,艺评人朱其也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策划举办了名为《影像志异----中国新观念摄影艺术展》。但这两个展览的大部分作品依旧偏重于观念艺术的“视觉性记录”,只有极少量作品具备了“观念摄影”的形态。

不过,在1997这一年里,徐一晖通过模仿※※※的好战士※※在汽车驾驶室里学习《※※※选集》的经典照片,取而代之以学习汽车司机《驾驶员手册》,借助影像可谓观念地“后现代”了一把,对革命经典形象及其照片进行了意识形态上的消解。而黄岩用一张※※前的集体合影PS制作的《中国克隆技术在1949》,其指向与寓意再明确不过了,因为他将原照片上的21位男女青年人的脸全都PS成长相一样的脸,意在反讽与批判以往的国家政治将民众统一成千人一面的荒诞情境。此间主要也还有洪磊的《紫禁城的黄昏》,刘铮《国人》系列中的《三界》等,在此就不一一而论了。

这里有一个人需要特别拿出来讲一下,那就是始终在传统摄影界与当代艺术界之间若即若离的莫毅。事实上,他早在1987年将一台美能达相机的快门安装上高速马达并盲拍完成的《我虚幻的城市》以及1988年将相机绑在后脖颈上盲拍完成的《街道的表情》,可能是当代中国最早出现的“观念摄影”;从“观念”与“摄影”二者的结合上看,且也非常纯粹。而他1995年将相机固定在一枝独脚架上然后倒提着盲拍完成的《狗眼的照相》,则更是中国当代前卫摄影所无法绕开的经典个案。

1997年至今的十年间,我以为相对重要的观念摄影作品有以下几个:1/李海兵的《一样的我/一样的目光》;2/海波的《她们》;3/王劲松的《百拆图》与《标准家庭》等;4/洪磊的《黄山系列》与《仿赵孟俯鹊华秋色图》等;5/王庆松的《千手观音系列》与《过去/现在/未来》等;6/刘铮的《革命》等;7/宋永平的《我的父母》;8/张卫的《新洛神赋》等;9/莫毅的《红色闪光下的风景》与《崇子的红裙子》及《我居住地的风景》等;10/翁奋的《骑墙系列》;11/王宁德的《某一天》;12/李小镜的《十二生肖》与《夜生活》等;13/梁越的《相见恨晚》;14/邵逸农与慕辰合作的《家族图谱》;15/邱震的《我和我的新娘》;16/徐勇的《解决方案》……

[4]观念与摄影的二律悖反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的观念摄影创作群体其实始终是单独一个圈子,似与传统摄影界无关,也无甚往来,这当然是因观念摄影创作者基本来自于以往的美术圈或曰更宽泛一些的艺术圈。在宏观分类形态上,观念摄影虽也应归为“摄影界”,但实际上观念摄影创作者们于传统摄影界中并不在场,甚至不屑要在这个场;而传统摄影界反而对这些“先锋或异类”频送秋波乃至主动示以“招安”,近年传统摄影界编篡的几本摄影大书将他们的作品主动编进来可谓不争的事实(呵呵/或许也因部分观念摄影作品已率先自美术界进入国际艺术品市场并获得丰厚回报的影响力与诱惑力所致)。

观念摄影圈之于传统摄影界,亦如一个逆子,频频在文化艺术界“惹祸”并引起争论,甚至也全然不理来自传统摄影界的诸多“声讨”,照样玩自己的观念,赚自己的钱,一张照片动辄上万美金,若是成组的大布头就得数十万美元,活活把个传统摄影界气死。由此,传统摄影界终于不甘受穷,自2006年末也开始自己搭台子开拍卖会,这是另当别论的事情,本文暂不讨论。

我要说的是,就观念摄影而言,近年虽在艺术市场上走俏乃至看好,但并不意味着观念摄影在摄影学术上已达到如何成熟的境地。相反,我倒以为近十年间我们的观念摄影在宏观意义上更多还是实验性的;而大部分作品其实也还有作者挖空心思“想”出来的嫌疑(甚或多半是从作品的“卖相”考虑的),而非从心底自然流出。作为摄影乃至严肃的艺术,我是绝不赞成“为观念而观念”的,当然更不赞成“为市场而观念”,尽管有些观念摄影作品并非言之无物,也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但套用过去的一句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某些观念摄影作品究竟是发自内心流出来的还是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明白人一看便知。

所以,我想在此针对传统摄影与观念摄影两方面群体谈一个想法,也就是“观念”与“摄影”的二律悖反问题。就传统摄影人来说,因普遍缺乏“思想”或“观念”,我以为不妨多思考一些“观念”,并以积极的态度尝试将一些“观念”纳入摄影,从而既可丰富传统摄影的语言与表达方式,也可提高自身对摄影乃至艺术的审美层次与意趣。但对观念摄影人而言,需要加以注意的恰恰不是观念,而是摄影的纯粹性;换言之,也就是摄影与观念的有机结合问题。在动用“摄影”表达“观念”时,应考虑摄影在其中扮演的究竟是“记录”工具的角色还是“语言”工具的角色。如果是前者,就不是观念摄影;如果是后者,当可以接受。因为摄影只有作为表达某种观念的“语言”工具时,才是必须的,才与那个观念产生不可割舍的关系。
相关标签: 美能达 海大 自拍 照相机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浏览:43790 回帖:10
第 1 页 / 共 1 页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4.917
主题: 26
帖子: 3515
注册: 2017年4月
摄交名流 发表于 2024-03-06 07:12
太逗了,萧竟然成了台湾银,还成了泰斗级大师了。
嗯,可能我搞错了,萧沉一段时间在台湾,讲他是一个资深摄影批评家可能更合适一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536
主题: 182
帖子: 12119
注册: 2005年8月
摄影小三 发表于 2024-03-06 02:51
我猜老兄不是在讲萧沉这篇文章吧?老兄不可能自大到讲一位台湾摄影评论界的泰斗级人物十几年前发表的文章是百度的吧!这篇文章本来是繁体字,我转换成简体后上传的,有些名词是台湾提法,我们可能不太习惯。
最早提出国内摄影界要摆脱陈复礼等画意摄影影响建议的,和将...

太逗了,萧竟然成了台湾银,还成了泰斗级大师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天津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2.125
主题: 24
帖子: 23736
注册: 2005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DC-GX9
SIGMA dp1 Quattro
Redmi K30
摄交名流 发表于 2024-03-05 19:55
先弄懂什么是“观念艺术”再说吧。艺术史不是靠百度就能弄明白的,先把那本《六年》看几遍,再丫丫“观念摄影”吧!摄影圈里讨论的所有概念基本上都是望文生义的,比如把画面简洁的就叫“极简主义”,笑抽了!

需要提高认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天津
泡菜
泡网分: 4.917
主题: 26
帖子: 3515
注册: 2017年4月
摄交名流 发表于 2024-03-05 19:55
先弄懂什么是“观念艺术”再说吧。艺术史不是靠百度就能弄明白的,先把那本《六年》看几遍,再丫丫“观念摄影”吧!摄影圈里讨论的所有概念基本上都是望文生义的,比如把画面简洁的就叫“极简主义”,笑抽了!
我猜老兄不是在讲萧沉这篇文章吧?老兄不可能自大到讲一位台湾摄影评论界的泰斗级人物十几年前发表的文章是百度的吧!这篇文章本来是繁体字,我转换成简体后上传的,有些名词是台湾提法,我们可能不太习惯。
最早提出国内摄影界要摆脱陈复礼等画意摄影影响建议的,和将其定义为“糖水片”进行批评的,也是萧沉,萧沉早些年对大陆评论界的观念是有过影响的。
那老兄是不是讲我前面回贴是百度的?这倒讲对一半,事实上我前面讲“范-利耶讲过,摄影家分种,一种是摄影艺术家,另一种是艺术摄影家”。是我记错了,这句话不是范-利耶讲的,应当是露西-苏特在《为什么是艺术摄影》中讲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4.917
主题: 26
帖子: 3515
注册: 2017年4月
摄交名流 发表于 2024-03-05 19:55
先弄懂什么是“观念艺术”再说吧。艺术史不是靠百度就能弄明白的,先把那本《六年》看几遍,再丫丫“观念摄影”吧!摄影圈里讨论的所有概念基本上都是望文生义的,比如把画面简洁的就叫“极简主义”,笑抽了!
萧沉老师似乎不用靠百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536
主题: 182
帖子: 12119
注册: 2005年8月
先弄懂什么是“观念艺术”再说吧。艺术史不是靠百度就能弄明白的,先把那本《六年》看几遍,再丫丫“观念摄影”吧!摄影圈里讨论的所有概念基本上都是望文生义的,比如把画面简洁的就叫“极简主义”,笑抽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天津
泡菜
泡网分: 4.917
主题: 26
帖子: 3515
注册: 2017年4月
zyz1993 发表于 2023-11-30 21:50
"所以,我想在此针对传统摄影与观念摄影两方面群体谈一个想法,也就是“观念”与“摄影”的二律悖反问题。就传统摄影人来说,因普遍缺乏“思想”或“观念”,我以为不妨多思考一些“观念”,并以积极的态度尝试将一些“观念”纳入摄影,从而既可丰富传统摄影的语言与表...
“好人出来必须红脸,坏人出来必须是绿脸?这不是京剧吗?”
我觉得不好这么对号入座吧。
范-利耶讲过,摄影家分种,一种是摄影艺术家,另一种是艺术摄影家。
我觉得刚好对应这两种定位,所谓摄影艺术家,是指利用摄影工具进行摄影艺术创作的人,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摄影家。而所谓艺术摄影家,则是指艺术家利用摄影工具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而创作的人。后者多是从事观念摄影。而在理论界,神仙打架由来已久,所谓摄影艺术家指责所谓艺术摄影家不够纯粹,背离摄影;而所谓艺术摄影家则讥讽摄影艺术家的创作缺乏思想观念。
我估计作者这番话,是针对这两种现象有感而发,他的意思是想让摄影家艺术家多一些思想观念,而艺术摄影家在刨作上多兼顾一些摄影本质上的东西,两者彼此靠近,不要越走越远。
事实上,我觉得当代摄影这两方面的界线已经比较模糊了,不管是摄影艺术家还是艺术摄影家,都讲求本质和观念,已经相当融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545
主题: 20
帖子: 20219
注册: 2008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RM3
★ LIO-AN00
"所以,我想在此针对传统摄影与观念摄影两方面群体谈一个想法,也就是“观念”与“摄影”的二律悖反问题。就传统摄影人来说,因普遍缺乏“思想”或“观念”,我以为不妨多思考一些“观念”,并以积极的态度尝试将一些“观念”纳入摄影,从而既可丰富传统摄影的语言与表达方式,也可提高自身对摄影乃至艺术的审美层次与意趣。但对观念摄影人而言,需要加以注意的恰恰不是观念,而是摄影的纯粹性;换言之,也就是摄影与观念的有机结合问题。在动用“摄影”表达“观念”时,应考虑摄影在其中扮演的究竟是“记录”工具的角色还是“语言”工具的角色。如果是前者,就不是观念摄影;如果是后者,当可以接受。因为摄影只有作为表达某种观念的“语言”工具时,才是必须的,才与那个观念产生不可割舍的关系。 "

百度一下
'摄影的语言"是指镜头的长短、光圈的大小、如何用光(逆光顺光等)、暖色冷色等,,这是摄影的语言。。。
“观念"是拍摄的内容要传达什么思**想,。。
摄影只有作为表达某种观念的“语言”工具时的意思是:好人出来必须红脸,坏人出来必须是绿脸?这不是京剧吗,
这个批评家太远古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4.917
主题: 26
帖子: 3515
注册: 2017年4月
hill2010 发表于 2023-11-29 10:20
拜读一遍,涨涨姿势
照片的呈现和解读是两个独立的阶段,呈现者是并不需要为解读的准确是否负责的
解读是完全个人化的东西
搞个所谓的“观念”出来只是为了占据舆论制高点和抢夺话语权而已,是另一种社会权利的争夺,仅此而已
两个字:名与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陈年泡菜
泡网分: 26.529
主题: 34
帖子: 7755
注册: 2008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 X10
★ DMC-GX85
拜读一遍,涨涨姿势
照片的呈现和解读是两个独立的阶段,呈现者是并不需要为解读的准确是否负责的
解读是完全个人化的东西
搞个所谓的“观念”出来只是为了占据舆论制高点和抢夺话语权而已,是另一种社会权利的争夺,仅此而已
两个字:名与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回复主题: 萧沉摄影批评文集:摄影一观念,人们就傻眼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