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徕卡沦落成为奢侈品的定性和胶片摄影太贵了拍不起的认知可以休矣了。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27.955
主题: 338
帖子: 7020
注册: 2003年10月
徕卡M3当年多少人民币一套?现在和收入核算比新徕卡价格,看我算的对不对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985384-1-1.html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就是说同样的中国本科毕业生在体制当省会的中学以上教师在60年代和今天的收入是同样一年的收入是可以购买当年的M3和今天的M10的,只是M10标准套装是二手的。当年徕卡M3新品出厂价是240美元。大家可以自行换算成人民币等值。所以徕卡不是奢侈品,纪念版和限量的复刻的不在此范围。想成为奢侈品,徕卡还要努力,不管奢侈品这个定性是贬义还是褒义。LS3 建议售价51800元,配一个5000元的LEICA 50mmSUMMCON二手的,一个体制工作的本科生入职的一年的工资。坐标哈尔滨。如果加上13个月的工资和少数的奖金,全新的标准镜配置也是可能的。徕卡沦落成为奢侈品的定性和胶片摄影太贵了拍不起的认知,是摄影圈多数人最荒谬的共同认知。70年代胶片 国产2元 ,大学生工资55元,现在进口的伊尔福29元,买盘片更便宜。80年代柯尼卡彩卷是17元一卷,现在知名的彩色胶卷是130元一卷.按收入算实际降价了,找不到冲洗的地方的省城,不在讨论范围内。

现在工资月体制里助教5000. 基本没升没降。而1954年到1987助教的月收入还是工资月体制里55,6元。按中等收入的哈尔滨算。
我依偎着徕卡 编辑于 2024-03-13 09:50
相关标签: 徕卡 M3 M10 柯尼卡 Leica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黑龙江省
浏览:1070 回帖:18
第 1 页 / 共 1 页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27.955
主题: 338
帖子: 7020
注册: 2003年10月
只是玩 发表于 2024-05-03 18:42
奢侈品,不能单一的看成贵,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符号意义大于本身使用价值的意义,一般而言极其没有“性价比”,从这个角度看,说徕卡是奢侈品,没问题。
至于,从收入看,相机,胶片贵不贵,也不能完全这样静态看。要从所有支出,尤其是硬支出后,剩余的闲钱...
说的到位

交通费/通信费/孩子各种培训辅导费/各种生活开支的项目,-----------这些是 和我讨论   必说的‘
不然说服不了我。哈
我依偎着徕卡 编辑于 2024-05-05 12:5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黑龙江省
泡菜
泡网分: 9.898
主题: 30
帖子: 6971
注册: 2018年5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NIKON Z f
NIKON Z 30
奢侈品,不能单一的看成贵,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符号意义大于本身使用价值的意义,一般而言极其没有“性价比”,从这个角度看,说徕卡是奢侈品,没问题。

至于,从收入看,相机,胶片贵不贵,也不能完全这样静态看。要从所有支出,尤其是硬支出后,剩余的闲钱占比看。

例如,那个年代,极少商品房,现在买房背贷款,很常见。月收入的大头用于还贷,其他消费紧巴巴的,也很多见。
还有,交通费/通信费/孩子各种培训辅导费/各种生活开支的项目,比当年多许多。

胶片摄影贵不贵,还得看量,量上去了,自然贵,即便那个年代,拍卷不多,也谈不上贵不贵。
只是玩 编辑于 2024-05-03 18:4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982
主题: 61
帖子: 9442
注册: 2005年2月
popopi 发表于 2024-03-15 02:13
外汇券是80年发行的


不好意思

这个时代细节我不了解,超出认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美国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6.56
主题: 21
帖子: 8066
注册: 2003年5月
瞬间的震撼 发表于 2024-03-14 22:55
70年代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工资级别还蛮高的,55元一个月当时很好了。就是徕卡M3需要外汇,不容易买到,需要外汇券。
这么看,徕卡现在其实是便宜了。其实也不难理解,任何大规模制造的工业品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以可比计算购买力其实是越来越便宜的。
外汇券是80年发行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泡菜
泡网分: 27.955
主题: 338
帖子: 7020
注册: 2003年10月
午后的普洱 发表于 2024-03-14 23:31
80年代日本相机和徕卡大概就是1:3的价格。徕卡当时就贵。
有意思的是日本品牌之内的价格,
Canon ae-1 加50 1.8标头价格是299刀,而CANON Giii QL17的价格是109刀,
主流消费单反比消费级旁轴贵了大概3倍,而如今价格基...
现在日本相机和徕卡同类相机大概也基本是1:3的价格。徕卡就贵。品质不说,说是    人工成本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黑龙江省
泡菜
泡网分: 2.52
主题: 45
帖子: 2012
注册: 2022年4月
80年代日本相机和徕卡大概就是1:3的价格。徕卡当时就贵。

有意思的是日本品牌之内的价格,
Canon ae-1 加50 1.8标头价格是299刀,而CANON Giii QL17的价格是109刀,
主流消费单反比消费级旁轴贵了大概3倍,而如今价格基本持平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加拿大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982
主题: 61
帖子: 9442
注册: 2005年2月
我依偎着徕卡 发表于 2024-03-14 23:11
总算有明白人说出了事物的本质了。
我多说一句啊,我是文科生,但是我知道物质不灭定律,物质即不能消灭,也不能创生,只能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
生活中的物价也是 基本一样的。


是的,价值和价格是有一定关联但没有因果关系的。我们都是较为看中内在价值的用户, Intrinsic Value.  虽然付出了成本,但是钱花在影像上了,花的值。

数码的时间价值我们不要了,他们会随着时间慢慢减损, Time Decay 效应明显。再先进的数码,都是时间价值大于内在价值的总体构成。

只有一定经验的人,才能明白摄影行业中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当然,很多人懒得拍胶片或者是技术不过硬无法支撑其拍胶片那又是另一回事。所以说什么胶片贵啊 不好用啊 等等借口,这没办法了,随便他们了。

反正我们昨天也看见了,英国的诺兰导演拿了奥斯卡七项大奖,其中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这几个重要的奖项都拿到了,胶片表现还是最好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美国
泡菜
泡网分: 27.955
主题: 338
帖子: 7020
注册: 2003年10月
瞬间的震撼 发表于 2024-03-14 22:59
胶片其实不贵,数码一年,尤其是高级数码一年贬值的钱早就可以拍很多胶片了。
我醒悟了这个道理,只玩胶片。

总算有明白人说出了事物的本质了。

我多说一句啊,我是文科生,但是我知道物质不灭定律,物质即不能消灭,也不能创生,只能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

生活中的物价也是 基本一样的。
我依偎着徕卡 编辑于 2024-03-14 23:1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黑龙江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982
主题: 61
帖子: 9442
注册: 2005年2月
我依偎着徕卡 发表于 2024-03-13 12:37
我在无忌上对徕卡的认识和展望和定位,基本就没有大的错误。对胶片和数码的价格问题也是基本对的。
这个主题算作我的日记吧,纠正奢侈品的定位和胶片太贵了的荒唐的认知。当然大部分无忌老师比我的看的更准,只是人家不说而已。


胶片其实不贵,数码一年,尤其是高级数码一年贬值的钱早就可以拍很多胶片了。

我醒悟了这个道理,只玩胶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美国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982
主题: 61
帖子: 9442
注册: 2005年2月
70年代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工资级别还蛮高的,55元一个月当时很好了。就是徕卡M3需要外汇,不容易买到,需要外汇券。

这么看,徕卡现在其实是便宜了。其实也不难理解,任何大规模制造的工业品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以可比计算购买力其实是越来越便宜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美国
泡菜
泡网分: 27.955
主题: 338
帖子: 7020
注册: 2003年10月
日系和德系照相机,有面的品牌从60年代开始就是现在的价格比,一个德系的可以买三个日系的,比如徕卡旁轴和单反都是日系的尼康等高出3倍的价格,2020年的时候孩纸这个比例,现在的徕卡和索尼松下的数码机也是60年代时候的价格比。

徕卡是从60年代开始就是奢侈品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黑龙江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6.56
主题: 21
帖子: 8066
注册: 2003年5月
我依偎着徕卡 发表于 2024-03-13 16:17
老家是哈尔滨远郊的县,西面是被松花江环抱着之后进入哈尔滨。我们县是大平原没有一座山,拿来的山洪?基本没有水患,是温和的江水,但是县里的水利局就有一架M3,文化馆摄影老师在91年告诉我说那架M3-----六十年代配给的-----在一个姓李的搞美工的手里...
当年很大一部分都是缴获的, 那个年代外汇稀缺, 国家要还债。

大院里的老干部就有, 当年是干专业工作的,90年代末的时候家里进过一次人, 住三楼, 相机包扔到楼下人跑了相机没拿走, 镜头没摔坏, anzi一直没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811
主题: 197
帖子: 34578
注册: 2008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GFX100S
LEICA M (Typ 262)
★ NIKON Z 7_2
我依偎着徕卡 发表于 2024-03-13 16:17
老家是哈尔滨远郊的县,西面是被松花江环抱着之后进入哈尔滨。基本没有水患,是温和的江水,但是县里的水利局就有一架M3,文化馆摄影老师在91年告诉我说那架M3-----六十年代配给的-----在一个姓李的搞美工的手里。文化馆老师他手里有禄莱双反,是县文化...

m3属于水利局本身就已经说明问题了啊
个人要买的话 我都不知道怎么买 百货商店有卖的吗 还是要用外汇券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27.955
主题: 338
帖子: 7020
注册: 2003年10月
arondes 发表于 2024-03-13 14:42
这里有一个问题:真要说60年代,中国大陆是很难自己买到徕卡相机的,这跟收入甚至都无关。我爷爷那辈人里,没听说过有任何人用徕卡的。我估计只有特别的某些单位某些职业,才有机会接触到。
老家是哈尔滨远郊的县,西面是被松花江环抱着之后进入哈尔滨。我们县是大平原没有一座山,拿来的山洪?基本没有水患,是温和的江水,但是县里的水利局就有一架M3,文化馆摄影老师在91年告诉我说那架M3-----六十年代配给的-----在一个姓李的搞美工的手里。文化馆老师他手里有禄莱双反,是县文化馆的上级文化局的上级的,我还把玩过。他的手里是海鸥4A. 是文化馆的标配。 如果说徕卡M3是给水利治理和防洪用的,那禄莱双反一个县的文化局在六十年代需要吗?人家省城的报社的李振盛大师才给配给的,56万的县就有禄莱3,5的双反,还带测光的?我还给修理和复原了测光指针表外的透明有机玻璃罩。1968年看非常羡慕我们※※的副社长的自行车是钻石牌的,非常的瓷实。我家的自行车是苏联的卫星牌的。父亲的手表是苏联飞行牌的贸易西东都是有的。我的自行车是苏联的“勾赛”275规格的,蓝色的车身,车圈是黑色的,带两圈蓝线。商标是奔跑的鹿。
我依偎着徕卡 编辑于 2024-03-13 16:3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黑龙江省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811
主题: 197
帖子: 34578
注册: 2008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GFX100S
LEICA M (Typ 262)
★ NIKON Z 7_2
这里有一个问题:真要说60年代,中国大陆是很难自己买到徕卡相机的,这跟收入甚至都无关。我爷爷那辈人里,没听说过有任何人用徕卡的。我估计只有特别的某些单位某些职业,才有机会接触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美国
泡菜
泡网分: 27.955
主题: 338
帖子: 7020
注册: 2003年10月
虚镜头 发表于 2024-03-13 12:49
月入一千八,每天笑哈哈。你这逻辑看不懂

大漂亮 元 换算成我们的元还是不到6000.还是我说的中位数。
我依偎着徕卡 编辑于 2024-03-13 12:5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黑龙江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0.278
主题: 11
帖子: 1578
注册: 2006年6月
月入一千八,每天笑哈哈。你这逻辑看不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天津
泡菜
泡网分: 27.955
主题: 338
帖子: 7020
注册: 2003年10月
我在无忌上对徕卡的认识和展望和定位,基本就没有大的错误。对胶片和数码的价格问题也是基本对的。

这个主题算作我的日记吧,纠正奢侈品的定位和胶片太贵了的荒唐的认知。当然大部分无忌老师比我的看的更准,只是人家不说而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黑龙江省
回复主题: 徕卡沦落成为奢侈品的定性和胶片摄影太贵了拍不起的认知可以休矣了。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