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无忌评图第162期|Fingerprints :自然之韵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版主
泡网分: 30.316
主题: 639
帖子: 6998
注册: 2008年11月
在今日之世,当摄影已成寻常事,Fingerprints以其独特的视角捕捉自然之美,不求哗众取宠,但愿静默中见真章。其作品不仅是对自然界壮丽景色的记录,更是一次心灵与视觉上的洗礼,让人在忙碌喧嚣的生活里寻得片刻宁静,体会那份超越言语的纯粹与美好;同时,这些图像也是时间与空间交汇处的静默诗篇,揭示了我们内心深处对于宁静、壮丽以及归属感的渴望。

“在大自然中,我的镜头是我的双眼;我所看到的才是真实的。”——艾略特.阿尔达

作品点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巴音布鲁克》

《巴音布鲁克》以写实主义手法捕捉了自然之美,画面中冰封湖面静谧深邃,散布的气泡仿佛大自然呼吸的痕迹。远处白雪覆盖的山脉在夕阳下泛着金色光芒,与渐变色彩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既宁静又壮丽的视觉效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蓝调贡嘎》

《蓝调贡嘎》捕捉了夜幕下雪山的静谧与壮丽,山巅白雪皑皑,在深蓝色天幕中尤为醒目。水面如镜,倒映着雪山巍峨的身影,构成近乎完美的对称画面。星星点点点缀其间,为宁静之夜增添神秘色彩。整体构图严谨而富有诗意,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摄影中对于光影、构图及情感表达的精妙掌控,也传递出一种平和深远的情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唐克晨雾》

《唐克晨雾》以广阔的视野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壮丽,草原如同无尽的绿色海洋向雪山延伸,云雾缭绕下的夕阳赋予大地一层温暖而柔和的金色光泽。蜿蜒的道路不仅是视觉引导线,更象征着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邀请观者踏上一段心灵之旅。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天门山秋季银拱》

这幅夜空之下的摄影作品,以银河为背景,星星散布其间,色彩斑斓而深邃,地平线上山脉的轮廓若隐若现,与远处灯光形成的柔和光带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神秘的气息。Fingerprints通过长时间曝光捕捉到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展现了夜景摄影的独特魅力,也让人感受到宇宙间那份超越言语的宁静与壮丽。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雅家情海》

《雅家情海》以细腻笔触捕捉了夕阳西下时自然界的温柔之美,天空由橙黄渐变为紫色,斑斓云彩倒映在清澈湖面上,与连绵起伏的山脉及湖边生机盎然的植被共同构建了一幅和谐而壮丽的画面,仿佛将观者带入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体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摄影深刻的理解与热爱。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周家山》

这幅《周家山》捕捉了夜晚蜿蜒公路的独特魅力,车灯留下的光轨在静谧的山峦间交织成一幅动态画卷,薄雾轻抚增添神秘质感。远处村庄的灯火犹如星辰点缀其间,为画面带来人间烟火的气息,打破黑暗单调的同时注入生活温度。通过长时间曝光技巧,摄影师巧妙融合速度与自然之美,创造出既动感又和谐的视觉体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Fingerprints 作品展示效果

Fingerprints的作品集,宛如一曲视觉上的交响乐,以自然为谱,光影为符,奏出静谧与壮丽的双重旋律。每一帧画面皆是时间与空间的凝固,透露着对宁静之美的深刻追求,同时探索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激发观者对自然之美的敬畏。
相关标签: 视角 构图 背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浏览:36550 回帖:9
第 1 页 / 共 1 页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4.917
主题: 26
帖子: 3515
注册: 2017年4月
眼镜 发表于 2024-12-11 15:43
其实曝光没有定式,所谓的标准曝光标准密度,实际拍摄时没啥意义,胶片时代也一样,需要尊崇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自己需要表现的亮度层次控制在胶片或者数码CMOS感光元件的宽容度以内,以便于后期调整(说起来容易,实际很难)
但是无论胶片,数码片,扫描、经过...

正因为“大家又在各自的显示器上观看,因为硬件参数的差异,最终效果可能会差别非常大”,所以才需要有一个标准,也就是直方图,数码投稿,一般组委会会给评委显示直方图。给评委的显示器又是一回事,可能与作者的显示器亮度差别很大,作者自己看着很好的片子,可能到了评委那高光一片死白了,所以,评委除了看画面,在曝光方面会以直方图为准。自己做后期时,也要养成看直方图的习惯。

风光摄影拍到天空白云的机率很大,光比往往会超出传感器的宽容度,照顾了高光可能暗部一片死黑,照顾了暗部可能高光一片死白,所以,作者对自己相机的宽容度要有了解,对于后期拉回,高光及暗部各能拉回几档要心中有数,有些相机过曝拉回比暗部拉回宽容度大,例如尼康一些机型,有些则相反,暗部较多档位可以拉回,例如佳能一些机型,这样直方图向右还是向左就比较精确,《中国摄影报》曾有篇文章,没有考虑机型的差别,一味建议曝光向右,其实有误导成份。在光比超出传感器的宽容度的情况下,采用包围曝光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纸质作品是另一回事,hf老虎鱼老师的语境指的应当是数码片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389
主题: 126
帖子: 62623
注册: 201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5D Mark III
NIKON D810
★ NIKON D850
眼镜 发表于 2024-12-11 15:43
其实曝光没有定式,所谓的标准曝光标准密度,实际拍摄时没啥意义,胶片时代也一样,需要尊崇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自己需要表现的亮度层次控制在胶片或者数码CMOS感光元件的宽容度以内,以便于后期调整(说起来容易,实际很难)
但是无论胶片,数码片,扫描、经过...
你的观点我不敢苟同,如果你是评委那又另当别论了。
既然没有定式和标准,那要相机的直方图干嘛?以前的向左靠向右靠也是一句废话了。刚才我的回复被审查了,可能里面有敏感词,重新发一个。抱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安徽省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389
主题: 126
帖子: 62623
注册: 201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5D Mark III
NIKON D810
★ NIKON D850
眼镜 发表于 2024-12-11 15:43
其实曝光没有定式,所谓的标准曝光标准密度,实际拍摄时没啥意义,胶片时代也一样,需要尊崇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自己需要表现的亮度层次控制在胶片或者数码CMOS感光元件的宽容度以内,以便于后期调整(说起来容易,实际很难)
但是无论胶片,数码片,扫描、经过...

你的观点我不敢苟同,既然没有啥意义没有定式,那么大师可以这样拍,你可以这样拍,我也可以这样拍,大家都可以这样拍。还有无标准?谁来定义标准?让中外评委情何以堪?再者相机里干脆取消直方图算了,向左靠向右靠也都是一句屁话了。相信你的观点估计会让拍糖水片的大爷大妈们高兴死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安徽省
泡菜
泡网分: 0.024
主题: 2
帖子: 18
注册: 2003年7月
喜欢第一张的影调和宁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117
主题: 82
帖子: 1809
注册: 2000年10月
hf老虎鱼 发表于 2024-12-11 00:24
从榜首的第一和第三张作品来看,高光部分已明显过曝;这是我用PS2025正式版得到的客观结果,其他几张本人还没有查看。这里想请教一下点评老师,这算不算一种摄影的瑕疵?好像现在很多的照片都有这样的问题或现象。作者是否有意识的通过提亮过曝的办法来达到作品本...
其实曝光没有定式,所谓的标准曝光标准密度,实际拍摄时没啥意义,胶片时代也一样,需要尊崇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自己需要表现的亮度层次控制在胶片或者数码CMOS感光元件的宽容度以内,以便于后期调整(说起来容易,实际很难)

但是无论胶片,数码片,扫描、经过JPG压缩,拍摄者在自家电脑和显示器上的修正,然后上传,大家又在各自的显示器上观看,因为硬件参数的差异,最终效果可能会差别非常大

我有时候也会建议拍摄者把暗部层次加亮一点,但是拍摄者说他的显示器上暗部层次都在啊,因为我的显示器需要兼顾照片打印喷绘的效果,所以调得跟打印店里EPSPN喷绘机配套的显示器差不多,不像很多摄友,一般不打印,显示器会调得亮度反差都较高,色彩饱和度也高一些,这个差异真的很大,不能太主观,打印店的老板经常跟我抱怨,有的客户不懂色彩管理,随便微信发过来的图,就要老板打印,自己也不过来看显示效果,也不打小样,结果打印出来一塌糊涂

而印刷制品,比如摄影杂志,因为亮度层级少,无论在谁的显示器上看,亮点也好,暗点也好,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像亚当斯的黑白风光照,要想原汁原味地欣赏他的灰度控制艺术,肯定需要去看展览的原作
眼镜 编辑于 2024-12-11 15:50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389
主题: 126
帖子: 62623
注册: 201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5D Mark III
NIKON D810
★ NIKON D850
摄影小三 发表于 2024-12-11 01:25
hf老虎鱼老师是有心之人,赞一个!我个人觉得,对于风光片来讲,正常情况下高光不应过曝,直方图的状态应当是“撞墙不起墙”,但峰值可以向右一些,这样画面会显得明朗一些,那怕是暗调作品,画面都不应显得沉闷,但高光保持细节仍然是有正面效果的,如果参加比赛,风...
谢谢小三老师的点评。我听说在胶片时代是主体不能过曝,而在数码时代更是整体不能过曝,人像范畴的更是严格。好象是这样的规定吧。像Fingerprints老师的此类作品应该归纳为风光片范畴,所以我才提出疑问,当然在最后阶段还要看评委们斟酌和喜好。现如今像糖水片之类的更是彰显自我,高光冲破右墙的比比皆是。但是作为一张高水准的,甚至是参赛获奖的作品,我认为还需严谨对待。当然作品本身已经很不错了,值得我参考学习。以上言论若有不当之处还望老师和作者海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安徽省
泡菜
泡网分: 4.917
主题: 26
帖子: 3515
注册: 2017年4月
hf老虎鱼 发表于 2024-12-11 00:24
从榜首的第一和第三张作品来看,高光部分已明显过曝;这是我用PS2025正式版得到的客观结果,其他几张本人还没有查看。这里想请教一下点评老师,这算不算一种摄影的瑕疵?好像现在很多的照片都有这样的问题或现象。作者是否有意识的通过提亮过曝的办法来达到作品本...

hf老虎鱼老师是有心之人,赞一个!我个人觉得,对于风光片来讲,正常情况下高光不应过曝,直方图的状态应当是“撞墙不起墙”,但峰值可以向右一些,这样画面会显得明朗一些,那怕是暗调作品,画面都不应显得沉闷,但高光保持细节仍然是有正面效果的,如果参加比赛,风光作品高光起墙基本上会被评委打掉,对于个别情况,例如高调作品、表现特别耀眼的光源或一些观念性作品等等,另当别论。
个见,讲错勿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389
主题: 126
帖子: 62623
注册: 201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5D Mark III
NIKON D810
★ NIKON D850
从榜首的第一和第三张作品来看,高光部分已明显过曝;这是我用PS2025正式版得到的客观结果,其他几张本人还没有查看。这里想请教一下点评老师,这算不算一种摄影的瑕疵?好像现在很多的照片都有这样的问题或现象。作者是否有意识的通过提亮过曝的办法来达到作品本身的和谐与美感?尚不可知。本人觉得作品整体有稍稍的过曝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明显的过曝就有待商榷了。这两张作品本人也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也试着用PS降低了一些高光,感觉整体并无影响。至于高光到底应该如何处理?是采取正确的曝光还是采取准确的曝光?这一点还请点评老师给予答复。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安徽省
泡菜
泡网分: 4.917
主题: 26
帖子: 3515
注册: 2017年4月
Fingerprints老师这组风光片拍的真心不错,构图十分精致,又不那么甜腻,比较耐看。

昨天下了个AI评图软件,试了一下: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995529-1-1.html,发现风光片从较讨喜。拿Fingerprints老师这组片再试试,玩一下而己,Fingerprints老师别介意哦。

1-3:大师级作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4-5:大师级至殿堂级作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摄影小三 编辑于 2024-12-05 23:0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回复主题: 无忌评图第162期|Fingerprints :自然之韵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