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CCD面积的大小和照片输出的大小有关系吗?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81
主题: 15
帖子: 2191
注册: 2004年11月
“抛除镜头因素,一般认为相素越高,输出的照片就越大;CCD的面积越大,相机的成像质量越好。”这样说有没有道理?

CCD面积的大小和照片输出的大小之间是什么关系?相素和相机的成像质量之间又是什么关系?相机的成像质量主要取决于那一方面,为什么现在相机的相素越来越高,而CCD的面积却越来越小?

[2005-06-18 09:09 补充如下]

问一个关公战秦琼的问题:如果可能的话,把Nikon D70的CCD拿出来装进 Nikon Coolpix 8800的机器里或是把Nikon Coolpix 8800的CCD拿出来装进Nikon D70的机身里,是800万相素的CCD输出的相片尺寸大还是CCD面积大的输出的照片尺寸大?
相关标签: Nikon D70 Nikon CoolPix 8800 CCD 尺寸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3398 回帖:24
第 1 页 / 共 1 页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sl6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466
主题: 107
帖子: 4744
注册: 2008年3月
忘掉这些数据吧,拍照片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81
主题: 15
帖子: 2191
注册: 2004年11月
什么是噪点:
噪点也称为杂色,是数字影响在暗部出现的杂乱、粗糙的彩色文理,噪点出现的是非感光的影像像素,其形状可能是斑点或者是条纹形状的干扰纹,受此影响,画面清晰度降低,影像质量降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81
主题: 15
帖子: 2191
注册: 2004年11月
宽容度:传感器外在亮部的像素收集到的信号达到最大值后,如果继续曝光会导致采集的信号溢出(高光溢出),这时将会影响到周围的像素,必须停止曝光,此时处在暗部的像素采集到的信号越多,说明传感器的宽容度越高;反之,如果暗部细节很少,则说明传感器的宽容度比较低,处在暗部的像素来不及采集到足够的信号。
宽容度和像素尺寸是成正比的,像素尺寸越大,采集到的信号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就越长,溜给处在暗部的像素采集信号的时间也就越长,传感器就能捕捉到更多的暗部细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81
主题: 15
帖子: 2191
注册: 2004年11月
原文由 山东红圈  发表:
CCD/CMOS尺寸对比表


多谢!多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697
主题: 84
帖子: 1357
注册: 2005年3月
CCD/CMOS尺寸对比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697
主题: 84
帖子: 1357
注册: 2005年3月
CCD/CMOS尺寸对比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81
主题: 15
帖子: 2191
注册: 2004年11月
原文由 中灰镜  发表:
佛问只是一种想法,还有其他想法。不采用佛问的多不仅仅是因为专利权的钱吧,

现在的传感器不论是CCD还是CMOS都只是一种过渡产品,FoveonX3同样也是一种过渡产品,在成像原理和结构设计上并不是一种完美的解决方案,理想中的解决方案现在可能还停留在设计人员的原始图纸上。
如果有一天,出现的一个完美的数码传感器解决方案,就会像当年秦灭六国一样,一统天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6.165
主题: 13
帖子: 6604
注册: 2004年12月
原文由 netscape 发表
原文由中灰镜 发表:
光线穿透时三层之间不受影响恐怕是个美好的愿望。

总会有办法解决的,比如提高第二层和第三层传感器的宽容度,使下面两层能接收到更多的信号,或是采用其他别的什么方法。
   

[netscape 编辑于 2008-02-09 13:27]


佛问只是一种想法,还有其他想法。不采用佛问的多不仅仅是因为专利权的钱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81
主题: 15
帖子: 2191
注册: 2004年11月
原文由中灰镜 发表:
光线穿透时三层之间不受影响恐怕是个美好的愿望。

总会有办法解决的,比如提高第二层和第三层传感器的宽容度,使下面两层能接收到更多的信号,或是采用其他别的什么方法。
   

[netscape 编辑于 2008-02-09 13:2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6.165
主题: 13
帖子: 6604
注册: 2004年12月
原文由 netscape 发表
Foveon(弗文)是美国一家专门开发图像扑捉技术的公司。Foveon X3是该公司利用硅特有的颜色分离特性研制的独具特色的图像传感器技术。它运用了类似传统胶片的感光概念,与银盐彩色胶片相似,由三层感光元素垂直叠在一起。图像传感器像素元件是被固定在硅中相应不同的深度,这样红、绿、蓝光都可以被每一层像素及时捕捉到。当 ......


光线穿透时三层之间不受影响恐怕是个美好的愿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6.165
主题: 13
帖子: 6604
注册: 2004年12月
原文由 netscape 发表
关于数字相机出现摩尔条纹现象:摩尔条纹现象是由于信号取样频率接近感光器分辨率所致,数字相机大都是在影像传感器前面安装一个低通滤镜,把高于感光器分辨率的信号挡住,其副作用就是降低成像分辨率,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低通滤镜时要在分辨率和摩尔条纹之间做一个妥协选择。
关于在影像传感器前面加装使用低通滤镜:由于旁 ......


delsa的CCD不是这样,不怕光线斜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81
主题: 15
帖子: 2191
注册: 2004年11月
像素的提升其实与像质的提高并没有太大关系,像素的提升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增强细节表现力,但像素的提升一定要建立在镜头具有相应的综合素质这一前提下。

主要是分辨率的问题。
在数码时代,存在镜头和传感器分辨率匹配的问题。只有解像力强的镜头还远远不够,如果传感器的像素很低,就不能发挥出高解像力镜头的威力。同样反过来,如果镜头的解像力很低,更高像素的传感器就不可能获取更多更丰富的细节。所以说,对分辨率起决定作用的是传感器像素和镜头解像力两个部分,传感器的像素越高,相机镜头的分辨率越高,越能捕捉到更多的细节,最终得到细节更丰富,色彩更完美的照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81
主题: 15
帖子: 2191
注册: 2004年11月
像素的提升其实与像质的提高并没有太大关系,像素的提升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增强细节表现力,但像素的提升一定要建立在镜头具有相应的综合素质这一前提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81
主题: 15
帖子: 2191
注册: 2004年11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81
主题: 15
帖子: 2191
注册: 2004年11月
关于数字相机出现摩尔条纹现象:摩尔条纹现象是由于信号取样频率接近感光器分辨率所致,数字相机大都是在影像传感器前面安装一个低通滤镜,把高于感光器分辨率的信号挡住,其副作用就是降低成像分辨率,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低通滤镜时要在分辨率和摩尔条纹之间做一个妥协选择。
关于在影像传感器前面加装使用低通滤镜:由于旁轴相机没有反光镜腔的存在,法兰焦距短,镜头的设计原理不同于单反相机配套镜头,再加上接口影响圈的影响限制,使得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像场边缘时的角度过于倾斜。由于影像传感器接受光线的方式不同于胶片,从而使这些斜射的光线不能完全与像素发生作用,导致渐晕现象严重。所以旁轴数字相机一般是通过专门的软件对信号处理来消除摩尔条纹。在传感器前加装特殊的微型镜片,并与传感器进行错位调校,增加了光线射在像素点上的额外角度,使得光线均匀地投射到影像传感器的边缘,从而保证数字旁轴相机的成像质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4
注册: 2006年3月
我还以为1英寸CCD对角线应该是25。4mm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81
主题: 15
帖子: 2191
注册: 2004年11月
多谢!多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336
主题: 5
帖子: 536
注册: 2004年4月
数码相机制造业界通用的规范是:

1英寸大小=长12.8×宽9.6mm对角线为16mm的4:3比例传感器所对应的面积。

1/2英寸传感器的对角线就是1英寸的一半,为8mm,

1/4英寸就是1英寸的1/4,对角线长度即为4mm。

这样的标注方法仅适合于CCD或CMOS长宽比为4:3的消费型数码相机,对于数码单反相机来说,为了兼容传统的胶片单反相机的镜头,CCD或CMOS长宽比为4:3,而是与传统135胶片相同的3:2,所以就不以英寸作为表达方式,而改为35mm相机全画幅(面积36×24mm)来直接称呼,

比这小一号的称为APS(胶片)画幅(25.1×16.7mm),

APS-C画幅面积为(23.7×15.6mm),

APS-H画幅面积为(28.7×19.1mm),

FoveonX3画幅面积为(20.7×13.8mm),

4/3英寸的画幅面积为(17.8×13.4mm).

1英寸的画幅面积为(12.8×9.8mm),

2/3英寸的画幅面积为(8.8×6.6mm),

1/1.8英寸的画幅面积为(7.178×5.319mm),

1/2英寸的画幅面积为(6.4×4.8mm),

1/2.7英寸的画幅面积为(5.27×3.96mm),

1/3英寸的画幅面积为(4.8×3.6mm),

1/3.2英寸的画幅面积为(4.536×3.416mm),

1/3.6英寸的画幅面积为(4×3mm),

1/4英寸的画幅面积为(3.2×2.4mm),

1/5英寸的画幅面积为(2.55×1.91mm),

1/6英寸的画幅面积为(2.15×1.61mm),

1/7英寸的画幅面积为(18.5×1.39mm)。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81
主题: 15
帖子: 2191
注册: 2004年11月
Foveon(弗文)是美国一家专门开发图像扑捉技术的公司。Foveon X3是该公司利用硅特有的颜色分离特性研制的独具特色的图像传感器技术。它运用了类似传统胶片的感光概念,与银盐彩色胶片相似,由三层感光元素垂直叠在一起。图像传感器像素元件是被固定在硅中相应不同的深度,这样红、绿、蓝光都可以被每一层像素及时捕捉到。当硅片暴露于光线中,蓝光在接近表层0.2微米处开始被吸收,绿色光在离硅片表面0.6微米处被吸收,红色光在离硅片表面2微米被吸收,不同像素分别捕捉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等的图象信息。这种光线吸收个性于银盐彩色胶片的感色涂层是相同的。这个现象曾被其他人注意到,包括Kodak在七十年代申请的一项专利,但都没有在技术上实现突破。
Foveon X3传感器最大的特点是色彩真实,它能提供更丰富的彩色还原度,色彩深度要超过其它任何类型的图像传感器,基本可以达到反转片的色彩水平。另外,由于每个像素提供完整的三原色信息,把色彩信号组合成图像文件的过程简单很多,降低了对图像处理的计算要求。采用CMOS半导体工艺的X3图像感光器耗电比传统CCD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81
主题: 15
帖子: 2191
注册: 2004年11月
数码相机的CCD和CMOS是靠其中的像素来获取光学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这一点上二者是相同的。但是将电信号传输到图象处理系统时的信号放大方式则不尽相同。
CCD只在信号的“出口”端线上配备了一个信号放大器。因此,必须将像素转换得来的电信号按顺序排列并发送到出口的放大器上。也就是说,每个像素转换的电信号在布线上如同接力棒一样被依次传送,因此如果数码相机的内部处理芯片性能不够强劲的话,数码相机的延迟现象就特别明显,在DC上最遭非议的快门时滞现象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但是它的好处是因此带来的暗电流相对小,对于抑制噪点相对有利。
CMOS则采用了每个像素都附带一个放大器,分别放大电信号的方式,由于无须像CCD一样依次排列电信号,因此图象处理系统传送信号的速度大大加快,但是带来的缺点是互相干扰的暗电流较多,使图像的噪点增多,需要相应的降噪技术来支持。
CCD的像素是有规律排列的红、绿、蓝3种颜色。在CCD中,由于需要将3种类型像素的电信号发送到一个系统中,因此信号的读取也必须是一个系统。在CMOS中,就可以利用多个系统来读取每种颜色,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数据的读取速度。
为了降低噪点的产生,佳能采取的措施是通过集成电路噪波减少技术、电荷转移技术和集成电路程序的扩大增益减噪技术,降低噪点的产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81
主题: 15
帖子: 2191
注册: 2004年11月
又找到一些资料:
袖珍数码相机所用的CCD或CMOS要远远小于数码单反相机所用的CCD或CMOS。这就带来了相同像素而大小不同的CCD或CMOS在记录图片细节层次上的差别。
不难想象,同样是8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CCD或CMOS面积大的数码单反,其单个像素点(或称感光点)也要大于袖珍数码相机上的CCD或CMOS的像素点,那么它所记录的光信号也就更完整。因此,数码单反相机所记录的图象具有更大的动态范围,以还原景物的更多细节和层次。
同时,还不能忽略感光点与感光点之间的距离,即其密集程度。CCD或CMOS面积小而感光点密集度大的袖珍数码相机,其点与点之间的光信号干扰也会增大,这样就会加剧图象噪点的产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81
主题: 15
帖子: 2191
注册: 2004年11月
怎么没有人回答。     

是大家都不知道呀还是不愿意理我,求求有那位懂的DX给讲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81
主题: 15
帖子: 2191
注册: 2004年11月
沉的太快了,自己顶起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9
帖子: 819
注册: 2004年1月
"相素和相机的成像质量之间又是什么关系?相机的成像质量主要取决于那一方面"

主要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为什么现在相机的相素越来越高,而CCD的面积却越来越小?

主流是不变或是略大。但是消费级的机为了成本而用小ccd为了买点而用高像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CCD面积的大小和照片输出的大小有关系吗?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