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和平均律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3.465
主题: 212
帖子: 23281
注册: 2003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罗德琴科泡菜的文章,转贴一下。

“以前在原来单位上班的时候,那时人们好一个去※※,那些对于美景只知道用神圣来形容的,那些发福的,恋爱失败的,或者觉得自己激情澎湃的,通通去了※※,带回一堆恶俗无比的照片回到平原来戕害我。清一色被过度表达的蓝天,脸上两陀高原红的人,鼻涕上有苍蝇的小孩,等等。更糟糕的是,从此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患上了以海拔论英雄地平原蔑视症,和人聊旅游先问海拔多少,地上的风景都不屑一提;并且还有一种恶劣的“泛神圣”倾向,看见低海拔的人就觉得没有信仰,看见雪山就神圣。而我,作为受害者,总是遭到恶劣照片和说词的狂轰滥炸,终于得了厌藏症,有人从※※回来,要么我躲起来,要么挥舞大棒把他轰出去。当然,※※还好啦,后来有个烂人的女友跟人跑了,他一个人到婺源徒步,回来居然崇高得象李双江唱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那么个双手捂胸的样子,恨不得让我们这些在电脑前蝇营狗苟的小男人们找个地洞钻下去。啊呸!婺源,它也配?

后来我有个同学,看我去买碟,老要一起去,我开始总是很耐心地推荐一些入门的东西,比如四季,意大利歌剧序曲什么的,后来有一天他问我哪里有盗版的平均律卖,我心想这小子倒是勇猛精进啊,这么快就上平均律啦。不过马上他告诉我,有个帖子说,平均律是所有音乐的圣经,已经包括了音乐的全部,此后的音乐都是白忙活啦。Bingo!他终于找到了一步登天的捷径了。这种坊间传言你也信?我也曾在类似的帖子里表示过疑问,马上就招致如雨板砖,楼主更是对我的音乐品味表示出极大的轻蔑,好像面对的是在进化中永远没法变成人类的猴子。是的,平均律就是那个让他们直立行走的决定性标签,从沙拉布莱曼直达音乐最高塔尖的隐秘通道。突然间我想起另一个东西:※※。当我把平均律和※※联系起来时,我感到一种与生俱来的无力,似乎什么东西又在离我而去。我体会到了厌藏症可怕的化神奇为腐朽的力量,这次,平均律成了牺牲品。拜托,那些热爱平均律的象征价值大于音乐本身的人,别糟践这曲子了好吗?以前我还挺喜欢它的,甚至干活的时候还拿它当背景音乐听的,就好像我以前喜欢拿保罗莫里埃当背景音乐一样。为什么你们这么一神圣化在我看来那么可疑呢?好像不是神圣化,而是快餐化了。

以我的经验,有两类人和他们交谈是言语无味的,如果面目还不是很可憎的话:去过※※就觉得其他地方不值一去的人,听过平均律就对其他音乐说三道四的人。其实他们是一类人:那些拿※※戕害我的人,有一天※※不再稀奇时(比如现在),总要躲到下一个替代品里面,听音乐的就是用平均律,看电影的一定是可怜的塔科夫斯基,还好不会是戈达尔,以他们的智商是绝对没有办法对戈达尔兴风作浪的,乖乖,还好。

神圣化一件东西,其实是很败兴的事情,这个人已经不能从其中得到乐趣。他喜欢的其实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旁观者的崇拜眼神,久而久之也就真的以为自己喜欢※※,喜欢平均律这件事很神圣了,一说出来别人一定会肃然起敬,跪下来舔他的脚。其实你喜欢高原红,他喜欢看A片,你喜欢平均律,他喜欢Metallica,都稀疏平常,没有谁去理会。”


[2007-09-06 13:04 补充如下]

----------------------------------------------------------------------------

海菲茨、杜尚,以及想象的激情
忙碌告一段落,每天能够翻翻以前的《留声机》了,七月份是海菲茨专辑,八月是卡拉斯。突然就感觉出了差异:前者怎样表达都不过度,后者稍一提及就会成为过度表达。

海菲茨在给他的学生弗里德曼上小提琴课的时候(那时弗里德曼已经是和唱片公司签约的演奏家了),打断了他的演出。弗里德曼很惶恐,以为自己拉错了。海菲茨说:“你演奏时是否对着镜子看过自己的脸吗?你知道自己始终有一种被感动的表情吗?如果你真的感动了,那还不错,但如果看上去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那就是虚伪。没有人能一直感动,人是不可能做到这点的。”

前几天写关于鲍德里亚的文章,满脑子都是审美化的问题。这算不算感动的审美化呢?杜尚就很清醒,他知道审美化带来的物件的消失,因此他把小便斗丢进美术馆,从此艺术发生了彻底转变。他知道,作为一个艺术家,没有人需要他一直创作什么作品,这种持续的创作的激情是想象出来的,社会的需求更是,※※上的优秀作品足以够一个人一辈子也看不完。那些艺术家不断制造激情只不过为了保持在圈子里的曝光率而已,所以他去下棋了。所以这一刻我感到海菲茨很达达。想想现在的演奏圈子,什么穆特、朗朗之类的,台风极其恶劣,观众如痴如醉。有一次我中途离场:这些衣冠楚楚的人,被感动得极其****的人,我居然和他们喜欢的是同一个东西?

所以根本就不要理会那些没听过现场,但总是对听唱片的人意味深长地说:“ 要多听现场,现场是唯一标准”的人。唱片工业早就主导了音乐的发展,唱片和乐谱才是音乐的原始文本,演出早就成为唱片的推介堂会。所以,《音响论坛》的某位主编才受不了这些人的聒噪,很冷地说:“音乐会不是标准,录音室才是。”

起码,唱片里面才有海菲茨。
相关标签: 徒步 背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902 回帖:5
第 1 页 / 共 1 页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3.465
主题: 212
帖子: 23281
注册: 2003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142
主题: 0
帖子: 25
注册: 2003年9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8.181
主题: 105
帖子: 6025
注册: 2003年5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3.465
主题: 212
帖子: 23281
注册: 2003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海菲茨、杜尚,以及想象的激情--------------------------------------------------

忙碌告一段落,每天能够翻翻以前的《留声机》了,七月份是海菲茨专辑,八月是卡拉斯。突然就感觉出了差异:前者怎样表达都不过度,后者稍一提及就会成为过度表达。

海菲茨在给他的学生弗里德曼上小提琴课的时候(那时弗里德曼已经是和唱片公司签约的演奏家了),打断了他的演出。弗里德曼很惶恐,以为自己拉错了。海菲茨说:“你演奏时是否对着镜子看过自己的脸吗?你知道自己始终有一种被感动的表情吗?如果你真的感动了,那还不错,但如果看上去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那就是虚伪。没有人能一直感动,人是不可能做到这点的。”

前几天写关于鲍德里亚的文章,满脑子都是审美化的问题。这算不算感动的审美化呢?杜尚就很清醒,他知道审美化带来的物件的消失,因此他把小便斗丢进美术馆,从此艺术发生了彻底转变。他知道,作为一个艺术家,没有人需要他一直创作什么作品,这种持续的创作的激情是想象出来的,社会的需求更是,※※上的优秀作品足以够一个人一辈子也看不完。那些艺术家不断制造激情只不过为了保持在圈子里的曝光率而已,所以他去下棋了。所以这一刻我感到海菲茨很达达。想想现在的演奏圈子,什么穆特、朗朗之类的,台风极其恶劣,观众如痴如醉。有一次我中途离场:这些衣冠楚楚的人,被感动得极其****的人,我居然和他们喜欢的是同一个东西?

所以根本就不要理会那些没听过现场,但总是对听唱片的人意味深长地说:“ 要多听现场,现场是唯一标准”的人。唱片工业早就主导了音乐的发展,唱片和乐谱才是音乐的原始文本,演出早就成为唱片的推介堂会。所以,《音响论坛》的某位主编才受不了这些人的聒噪,很冷地说:“音乐会不是标准,录音室才是。”

起码,唱片里面才有海菲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8.183
主题: 70
帖子: 6709
注册: 2003年12月
靠,居然有人转贴。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关于※※和平均律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