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有玩和田玉的朋友吗?来聊聊!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0.517
主题: 2
帖子: 17
注册: 2006年11月
最近开始喜欢玉了,逛了几次古玩市场,恶补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发现里面水太深了。有喜欢玉,特别是和田玉的朋友欢迎来晒晒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925 回帖:9
第 1 页 / 共 1 页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601
主题: 33
帖子: 2035
注册: 2006年11月
家里还有一些专门的书籍。以上资料算最基本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601
主题: 33
帖子: 2035
注册: 2006年11月
和田玉黄玉

   分布于新疆莎车——塔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共有九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黄色、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後呈脂状光泽,硬度5.5度至6.5度。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风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

●黄玉: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粟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秋葵黄极罕见,其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玉为“皇”谐音,有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
  ●白玉:含闪透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滋润。为和田玉中优质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繁荣期,都极为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透闪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玉材,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代极推崇羊脂白玉。
  ●青白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区别,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青玉:色淡青、青绿、灰白均称青玉,颜色匀净,质地细腻,含透闪石89%、阳起石6%。呈油脂状光泽。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糖玉:氧化铁渗入透闪石形成深浅不同的红色皮壳,深红色呈“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带粉红的称“粉玉”。糖玉常和白玉或素玉构成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壳籽料掏腔制成的鼻烟壶,称“金裹银”宜能增值。
  ●墨玉:透闪石中夹石墨、磁铁成分即成黑色。墨玉多为灰白或灰黑色玉中夹黑色斑纹,依形命名为“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黑,价值高于其他墨玉品种。墨玉呈蜡状光泽,因颜色不均不宜雕琢纹饰,多用于制成镶嵌金银丝的器皿。
  ●碧玉:产于准葛尔玉矿,又称天山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差一档。碧玉含透闪石85%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601
主题: 33
帖子: 2035
注册: 2006年11月
中国正在经历第四次收藏大潮,它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许多人将艺术市场当作另一个股市,头脑一热就冲进去,而且相信自己买来的东西一定会成倍地升值,说不定就一夜暴富。
  一些媒体在其中也充当了煽风点火的角色,从※※台到地方台,至少有十多家电视台推出了鉴宝栏目,虽然泡沫飞扬,则老百姓对财富故事向来兴趣浓厚,故而收视率一路攀升。但市场的现状却是残酷的,今年春拍开槌前夕,记者在拍卖公司和收藏家协会等机构举办的免费古玩鉴定会上看到,蜂拥而至的民间收藏爱好者拿来请专家掌眼的古玩,99%以上都是近年新仿的赝品。有一个民营企业家在“高人”指导下投入3000万元收进了一房间古瓷器,但经真正的行家鉴定,全是赝品。受此打击,老板的脸色迅速白成一张纸,豆大的汗珠刷刷地从脸颊上滚落。
  那么市场上是否有幸运的淘宝者呢?永远有。问题是,所谓的幸运,其实是由寻宝人的眼光决定的。金晓东是上海收藏圈内的幸运者,他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
  乱世淘宝,郑逸梅指点迷津
  上世纪70年代,金晓东调任文汇报记者,住在报社宿舍的他常在周日一大早去人民广场,会看到一些农村来的小贩天蒙蒙亮即在灯下摆地摊,每人面前铺一张报纸,五花八门的旧货中也会夹杂着一些古旧瓷器。看到玲珑可爱且价格便宜的,就顺手挑几件回去赏玩。
  后来金晓东拜访了文史专家郑逸梅老先生,郑老告诉他,武定路新闸路口也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旧货市场,每天中午摆出来。他跑去一看,果然有十来个小摊摆成一排,摊头上散乱地摆开了红木镜框、红木座子、瓷器和书画等。于是他也抽空就去逛逛,捡了不少漏。
  当时大家的工资都差不多,40多元而已,尚未成家的金晓东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就将零花钱全扔在收藏爱好中了。乱世中的旧货价格便宜得惊人,清代的寿山石印章,开价2元,还价至1元即可拿下。陈光明款的紫砂鼻烟壶,也能以区区1元钱拿下。有一次金晓东在摊头上看到一件黄杨木雕,刻工非常精细,人物毫发毕现,虽立在掌中不足三寸,却是李白手执金樽举头邀明月的典型造型,大师风范,惟妙惟肖。再细看之下,座子上刻有落款:朱子常。金晓东心里一热,朱子常!不就是清代著名的黄杨木雕高手吗?当即询价,摊主开价20元,金晓东杀到10元,成交。
  黄杨木雕,朱子常遗珠尘土
  朱子常出生于清光绪二年,温州人。其父朱莲川是绘画艺人,外祖父和舅父陈汝斌均是泥塑艺人。朱子常5岁丧父,9岁学艺,拜大舅父陈汝斌为师学塑佛像,后又从姑父潘雨庭学习泥塑艺术。朱子常在10岁时便捏成“三十六尊仙官”,20余岁又学会了雕花技艺和髹漆画。23岁后,朱子常又开始涉足龙灯木雕和木偶头面的雕刻,在35岁时,以黄杨木雕人物作品《济癫和尚》参加南洋第一届劝业会国际比赛,荣获优等奖,1915年,以黄杨木雕作品《捉迷藏》组雕在美国国际巴拿马赛会上获二等奖。从此,朱子常名声鹊起,成为近代中国一流的黄杨木雕大师,人称“伦仙”。
  清代以前,黄杨木雕一般是作为南方家具的装饰而存在的,作为独立的工艺品种并使之成为一个专业,脱离民间雕花人物的固有模式,且雕工更为写实、精致,更具欣赏性,形成独特的风格,则要归功于朱子常。
  金晓东当时购得的这件木雕摆件,现在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珍品了。去年北京嘉德拍卖公司上拍一件朱子常的黄杨木雕《送子观音》,大小与金晓东那件相似,结果以55万元成交。行家估价,金晓东的那件,决不会低于《送子观音》。
  当下,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作品在市场上一尊难求,是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无上妙品,而金晓东一人即拥有4件。记者在他家里还见到两件朱子常的作品,题材均为“黛玉葬花”,高半尺左右,雕刻得非常精细,衣纹流畅,身段优美,神态自然,眼睛和嘴角的刻画更是细致入微。这般高超的雕刻功夫,非现代工匠所能比美。
  立雪程门,尚业煌传授秘诀
  有一次文汇报的资深记者郑重得知金晓东有此雅好后,就悄悄透露一个情报:“虎丘路88号有一位上海博物馆的很有名的古瓷鉴定老法师,名叫尚业煌,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的文物,大概有一半是他从民间征集的,眼光好得很哪,你应该去拜访他,向他请教。”
  金晓东立即登门拜访,此时的尚业煌不过四十出头,正是做事业的年龄,可惜那时候社会上视传统文化为粪土,将文物古玩当作封资修的东西弃如粪土。看到金晓东有立雪程门的诚意,就逐一指点,使当时苦于没有文字资料的金晓东掌握了不少鉴赏知识。比如尚业煌对他说:“收藏的起点要高,盆碗之类的生活器具可以不收,一只罐等于三只碗,一只碗等于三只盆,实用类的器具不如文房案头清供类的器具。比如炉、砚、洗、笔架山等,不仅做工精,用料好,还能完美地表达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有缘遇到不妨多收些。精美的大器也应当收。与其买十件大路货,不如集中财力收一件精品。”
  尚业煌这番话是经验之谈,使金晓东茅塞顿开,对他日后的收藏具有指导意义。
  尚业煌对高年份的陶瓷器特别关注。他认为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特别钟情承载着丰富※※文化信息的高古陶瓷,而对明清的瓷器往往不屑一顾。当时市场上确实也时常冒出一些高年份陶瓷,但人们往往因为它看上去蓬头垢面而不予垂青,而金晓东抓住机会,瞅准价格便宜果断收进。
  北宋梅瓶,老法师夜不能寐
  看到金晓东进步很快,悟性极高,尚业煌又介绍他去拜访另一位古瓷收藏鉴赏家秦廷木或。秦是一位私人医生,家住北京西路,以收藏古陶瓷而在上海收藏界享有盛名,与收藏青铜器的李荫轩齐名。
  在秦廷木或家中,金晓东看到了不少遗世珍宝,秦对磁州窑和元青花情有独钟,研究精进,陆续收藏了数十件精品,这在元青花尚未被国内文物界所充分认识的上世纪70年代末,是相当了不起的。从此,金晓东受秦先生的影响,对磁州窑古瓷器特别关注了。
  在尚、秦两位先生的悉心指点下,辅之实物参考,金晓东的鉴识水平突飞猛进。三五年后,他就可以大胆地寻觅高古陶瓷了,也认识了一些古董商贩、旧货店主,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关系后,店主也会将好东西留着让他来挑。所谓机会只给慧眼人,在收藏这一行内莫不如是。
  30年里,金晓东收藏了30余件中规中矩的宋金时期磁州窑大器,记者在他家中欣赏到一件白底开光人物大罐,还有一件高54厘米的黑釉剔花牡丹纹开光梅瓶,都是一般博物馆都没有的珍品,无论器型还是绘画,都忠实地传递了那个时代的风格特征和人文理想。那件金代的黑釉剔花梅瓶,是他在东台路一家古玩店里看到的,他与店主较熟,就拿着去请教尚业煌。尚一看就眼睛发亮,忙问:“什么地方弄来的?这精美的东西,我至今只见过两件,连上海博物馆也没有。你千万不能放手!”
  有了老师这句话,金晓东底气大增,忙回来与店主一番讨价还价,遂以4.8万元成交,这在80年代初不是一个小数目。尚业煌事后得知金晓东成功购得,居然激动得两个晚上没有睡着。
  唐代瓷罐,冯骥才惊呼神品
  3年前金晓东还从地摊上意外地发现了一件宋代的越窑刻花粉盒,刻的是凤穿牡丹图案,器型大气,底足稍有外撇,釉色滋润如玉,盒盖上的花纹笔触肯定,洗练传神,北宋时的工艺与气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当机立断地2200元购得,现在这样的越窑粉盒,在国内拍卖会上,起拍价就要在10万元以上。
  他还让记者见识一件唐代越窑开成四年襄阳故夫人罗倩墓志罐。方口圆底,蜜黄色釉,高21厘米,上刻铭文280多字,文采流丽,书法隽逸潇洒,疏瘦劲炼,是唐代书法大家褚遂良体。如此精彩的唐越窑器,在今天南方的省级博物馆也难得一见啦。这件古瓷的品相、釉色、字体风格超过《中国古瓷全集·隋唐卷》第88号与第95号的那两件青瓷墓志罐。前不久冯骥才到金晓东家欣赏了这件带年号的瓷罐后也赞不绝口,称其“真是神品”!
  在金晓东家中记者还看到了一件生动可爱的北宋永和窑蓝绿釉伏听俑。2004年上海博物馆举办周秦汉唐文物大展,展品中有一件褐釉伏地跪拜俑,器形较大,但色彩单调,而金晓东收藏的这件色彩鲜亮,殊为难得。这件瓷俑长13厘米,文官俑身穿蓝袍,帽、鞋、腰带与衣领饰以绿釉,再用黑釉勾眉眼,显得格外生动传神。据金晓东说,台湾故宫博物院也收藏了类似的一件,却是青白瓷素胎,底部刻有“政和七年”四字。他的这件色釉藏品反映了一个※※事实:北宋政和年间,江西永和窑已经与唐代巩窑、洛阳等地一样,已经出产了南方的颜色釉瓷。此俑为元代景德镇使用青花蓝料装饰瓷面提供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佐证。
  总结自己30年来的收藏体会,金晓东说了一句值得收藏爱好者们记取的话:“收藏实际上是一个发现美、享受美、学习美的历程。”
  他还说:“现在有些老板在暴富之后以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气势杀入收藏界,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看到它们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古玩的文化价值,不懂得欣赏与理解,买来后朝保险柜里一锁。这样的人,其实是金钱和器物的奴隶,只能满足一下占有欲。真正的收藏家,应该通过学习研究,把文物古玩的价值充分发掘出来,让更多的人一起来欣赏,一起追寻古人的美学足迹,为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足够的文化资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601
主题: 33
帖子: 2035
注册: 2006年11月
被称为古代“七宝”之一的玛瑙,因其五彩缤纷、动人心弦的彩色光芒而获“千样玛瑙万种翠”的美称。民间还有谚语说“舍得宝来宝掉宝,舍得珍珠换玛瑙”,可见玛瑙受欢迎的程度。

玛瑙颜色十分丰富,从切开的剖面可看到灰、白、红、绿等多种不同颜色组成的同心圆状、波纹状、层状或平行条带状。玛瑙按照颜色可分为红玛瑙、蓝玛瑙、紫玛瑙、黄玛瑙、白玛瑙等。颜色尤以红、蓝为最佳,各色相间、色带分明者次佳,褐色为最次。玛瑙色系中最珍贵的为红缟玛瑙、绿玛瑙和黑玛瑙,然而现在人们看到的这些颜色的玛瑙普遍都是人工着色而成。还有几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称为花玛瑙。

红玛瑙,古时称之为赤玉,故其多为红色。《潜确类书》中称:“玛瑙出两洋者,名番玛瑙,红色为佳”,可见红色的玛瑙是多么珍贵。因为天然红色的玛瑙较少,且有色层不深,故玛瑙中的红色多为烧红玛瑙。有时红玛瑙中出现了多种颜色,而这多种颜色又相互不混淆,此类制品一般价格较高。若器物颜色用得十分巧妙,便称之为“俏色”,“俏”的意境达到高峰者,又称之为“绝品”。现在收藏市场上的红玛瑙,绝大多数都是人工烧红的。

蓝玛瑙,为淡蓝色,色彩淡雅,是一种较贵重的品种。蓝玛瑙多呈结核状,常有缠丝现象。过去主要用来磨制首饰和鼻烟壶。蓝玛瑙与蛋清玛瑙不同,蛋清玛瑙属于白玛瑙,遇火变为白色,蓝玛瑙经火不褪色。人工染色的蓝玛瑙是用钴染料染成的,已在市场流行多年。

玛瑙的色层、色带、色体在大自然的形成中,鬼斧神工地把自然之作呈现给人类。有的色层如树干的年轮,美得极其自然;有的色体如出自大手笔的泼墨山水画;有的色带又似一幅构图精美的花鸟画,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玛瑙以其纹带花纹的粗细和形态、质地,被分为许多品种。按质地可分为苔藓玛瑙、闪光玛瑙。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独辟蹊径,将玛瑙分为松柏玛瑙、夹胎玛瑙、缠丝玛瑙、锦红玛瑙、水胆玛瑙等若干品种。缠丝玛瑙是一种各种颜色以丝带式相间缠绕的玛瑙,因相间色带如油丝,所以称为缠丝玛瑙。这类玛瑙有的红白相间,有的蓝白相间,有的黑白相间,或宽如带,或细如丝,甚为美妙。

所谓水胆玛瑙是指玛瑙中包裹着天然液体的品种,周密在《云烟过眼集》中记载:“越人董大千所蓄红玛瑙一块,径3寸许,摇撼之,其中有声汩汩然。”玛瑙的中心部位具有不同特征,有实心的、粗心的,有空心无水的、空心含水的,空心有水的玛瑙被称之为水胆玛瑙,是玛瑙中的珍贵品种,在古代是难得之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601
主题: 33
帖子: 2035
注册: 2006年11月
古代玉器常见的纹饰

玉器上的纹饰丰富多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了解这些纹饰及其使用,对鉴别玉器及提高收藏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折线纹:阴刻直线,顶端折回,主要作为动物身上的装饰。

重环纹:以两条阴线琢出环纹,饰于龙及其他动物之身。

对角方格纹:以双阴线琢刻方格,相邻两格对角线相连,等距连续排列,主要饰于龙及其他动物之身。

双连弦纹:以单阴线琢刻的人字形连弧短线,饰于龙身及首角上。

三角纹:以阴线琢刻出三角,多见于龙身,玉璜及器物柄部。

兽角纹:主要是龙角、牛角和羊角三种。

臣字眼:似古文“臣”字,故名。饰于鸟兽之眼,动物装饰中常见。

蘑菇形角:先秦玉器的龙纹,龙角顶端有一圆球状装饰,似未开的蘑菇,故名。

兽面纹:玉器上的兽面纹有龙、牛、羊等,也有未知的动物、纹饰多采用阴刻线或挤压法琢出的直线及折线构成。

螭纹:螭是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卷尾,螭屈,螭纹流行于春秋战国的玉器上,至宋代头部结构变化,嘴部较方、细长,眼较大,细身,肥臀,明清仍见有。

龙纹:龙纹是历代玉器的主要纹饰之一,最早见于红山文化。一般为蛇身,或素身,或饰有鳞纹,有的有足,有的无足。

鸟纹:一般羽毛多为阴刻细长线,鸟尾有孔雀尾或卷草式,眼部表现有臣子形、三角眼及单凤眼等。

云纹:玉器上的云纹形式很多,有单岐云,由云头、云尾两部分组成;有双岐云,云头部分分叉;有三岐云,云头部分分为三朵小卷云;还有灵芝云等。

谷纹:为圆形凸起的小谷粒,有的呈螺旋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601
主题: 33
帖子: 2035
注册: 2006年11月
kan和田玉玉器主要方法
一.看光泽、颜色、透明度
1、 光泽 光泽是玉石对的光反射能力。和田玉光泽属油脂光泽—蜡质光泽。 “温润而泽”就是光泽带有很强的油脂性,具有滋润的感觉。这种光泽很柔和,使人看了很舒服。从总体情况看,和田玉比其它玉石的“油”性强,这是鉴别和田玉的一个重点。当然,也有例外。有一种“油青翡翠”的“油”性甚至比一般和田玉的“油”性还要强一些。而有些和田玉呈蜡质光泽,“油”性也不太明显,故要结合其它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2、颜色 和田玉的色调较为丰富,有白色、青色、黄色、黑色等四种基本色调,还有一些过渡色,如青白色、灰白色等等。另外,和田仔玉的皮色也很多,利用皮色可以制作俏色玉器。特别说明的是,和田白玉的色调具有“白里透青”的感觉,与俄罗斯白玉的“白里透红”、青海白玉的“白里透灰”有一定的区别。青海白玉也有蜡白色、不带灰基调的,但其多有 “水线”纹理,易于区分。

3、透明度 透明度是玉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和田玉透明度处于微透明—半透明之间,总体上看,和田玉透明度( 或叫“水头”)优于独山玉,而逊于青海玉。

二.就是拿在手里感觉重量和热度
1、 重量 和田玉的密度达2.93—3.13,比一般玉石的密度要大一些,把和田玉拿在手里有一种压手感。不同品种略有差别,一般和田青玉密度较大,白玉、墨玉密度较小。

2、 热度 导热性是物质对于热的传导能力。凡导热性强的物质都能迅速地传送热量。当用手触摸和田玉时,就会有冰凉的感觉,因为和田玉能迅速地将手上的热量传开。

三.辨认造型纹饰
造型是玉器审美的构架,也是决定玉器收藏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造型是由功能及玉坯形状决定的,其比例权衡要适当。匀称而不呆板,均衡而又稳定的是美的作品。
纹饰是玉器的装饰,它的美丑容易为人们觉察、感受。一般说它服从于器型的需要,或者它们两者都取决于社会功能的需要。装饰要看结构、章法、繁简、疏密等处理,凡结构章法有条不紊,统一和谐就具鉴赏价值。

四.分析工艺水平
玉器工艺是由料变为器的技术条件,它的性质比较稳定,不易被人真正认识,是鉴赏上的一个难题。凡砣工利落流畅、娴熟精工必然是美的或比较美的,反之板滞纤弱,拖泥带水,则是收藏价值锐减的标志,不可贸易集之。 艺术是每件玉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难做到的。凡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都是艺术美的表现,反映了丰富的收藏价值。反之工艺差,艺术低劣,一味摩古者违反艺术美的作品,鉴赏价值就逊色得多了。所以对玉的收藏除重视玉的材质,还要注重玉的工艺水平,关注玉的艺术性。原因很简单,玉的材质越好,在大自然中的 存量越稀少,其加工难度也越大,制造一件良玉就越难成功,价值就越高。

五.尽量选购皮色子玉
和田子玉外表分布的一层褐红色或褐黄色, 玉皮,因此习惯上称为皮色子玉。有秋梨、芦花、枣红、黑等等颜色,琢玉艺人以各种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子、虎皮子、枣皮红、洒金黄、黑皮子等等。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带有此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丽。利用皮色可以制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称为得宝。和田子玉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 脉状,有的成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自古以来,同等的带皮色的子料价格要比不带皮色的仔料贵得多。自然灿烂的皮色,是和田玉子料特有的特征,也是真货的标志。但假沁色的带皮子料近年非常多见,沁色多附着于表面。外表没有油分比较干涩,没有水头,需要注意区分。

青海玉、俄玉的特征与鉴别方法
青 海 料
青海软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一百余公里处的高原丘陵地区。很多假的和田玉器,都是青海料冒充的。它的典型特点是水分重,透度高,油性差,细小松散的点状云絮状结构,局部透明度不均匀。
青海白玉质地细润均匀,块度大,但其透明度偏高,黄褐色翳色糖。其糖色要么集中形成黑褐色斑点,要么色太浅,对俏色贡献不大,对玉质破坏不少,可利用价值较低。
青海软玉多数白玉呈灰白——腊白色,少量黄灰色,称为“米汤色”,有灰暗不正的感觉。其青玉灰绿色调“闷暗”不明快。另外翠绿色、烟灰——烟紫色玉料常与白玉共生一体,纯色较少,也是一个典型的颜色特征。
青海软玉中质地不纯者,往往有白色“脑花”状石花,絮状棉绺。半透明的“水线”“水露”,黑褐色翳状斑点。“石筋”“石钉”等。在透明度较好的玉质中分布白色团块状“脑花”、“絮状棉绺”是其常见的玉性特征。
软玉玉质要求细腻均匀,质纯而无杂,“精光内蕴、厚重不迁”。青海软玉结构、粒度均匀但稍粗,质感不够细腻而略显“嫩”,常见“糖晶”、“冰晶”结构。呈腊状光泽,缺乏“凝脂”般的温润光泽。盘玩一段时间后颜色会发灰、发暗。
由于青海软玉多属显微叶片状变晶结构,结晶粒度稍粗,矿物晶体之间不够紧密,因此玉石的韧性也略低,上机器磨雕时脆性大,易崩裂。成品有毛玻璃感,不好打磨,容易出橘皮,容易黯淡。
青海软玉原料以新开采的山料为主,块度大,断口参差但大面较整齐。以山料(坑料)为主,山流水也属棱角状,未见子玉料。这与原料在原地风化、开采,未经河流长途冲刷、搬运、磨圆、磨蚀作用有关。

俄 料
俄料软玉主产于今俄罗斯东萨彦岭、维基姆河流域。据化验,贝加尔湖地区闪石玉含闪石95%,存在一定比例的过渡性结构和中粗粒变斑晶结构以及碎裂结构,从而影响了该地区闪玉的品质。俄料属于“鬼玉文化”亚板块,在今天看来,玉为圣洁之物,冠上“鬼”字,似乎多了几分冥冥之感,与中国玉文化的传统内涵相悖。
俄料的色调偏冷,有僵硬的感觉,油润性比较差。它的结构松,密度相对较小,里面充满了明显的团状云絮状纹理,还夹杂有冰点蟹爪纹。偏光显微镜下显示一级橙黄干涉色,远低于透闪石的干涉色级别。
好的俄料特白,但不是和田料那种糯白、阴白色(微微泛青),俄料的白度无含蓄柔和之美,且稍稍透光“毛毡状”的结构明显(肉眼可看),而和田料一般颗粒非常小,短轴方向一般在0.01mm以下,一般情况下肉眼看不清楚。
有糖色的俄料--俄料的糖色很特殊,是酱色的,有很多玉商用它来冒充和田玉,甚至利用它的糖色与白肉的结合处,让白玉表面带点糖当皮来骗人。
白皮俄料也能做色,做的好的,很难分辨,高档的俄料由于它的白度要比绝大多数的高档和田白玉高,更容易给人感官上带来更大的刺激,这也是近年玩家对和田羊脂白玉的白度要求提高的原因,其实真正的羊脂白应该是“细糯阴白(微微泛青)”的。(杨伯达)
俄料也有带皮子的,但俄料的皮艳(更象沁色)并伴生石皮厚,因此在分辨带皮籽料时请注意,和田籽料的皮色薄且无石皮,这跟两种籽料的成因有关,原矿都存在与石皮结合的可能,但石皮强度始终是不如玉石的,和田籽料经玉龙河水的反复、持续的冲击,环境不同造成分离度的不同,疏松的被淘汰,剩下的总是坚实的,因此可归纳出和田籽料皮子的上述特性。俄料因为没有这种环境条件,因此石皮保留着原结合状态不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601
主题: 33
帖子: 2035
注册: 2006年11月
和田玉的鉴赏

玉在中国人心中象征着瑰丽、高尚、圣洁。几千年来人们崇玉、爱玉、赏玉、玩玉、藏玉,人们对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玉的美,有理由认为玉美学是玉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玉从古至今都有广义的概念---“玉,石之美者”(东汉许慎)。据※※记载和田玉是中国玉美学的重要载体。
一.玉质美
和田玉以质地细腻、致密、纯净为特征。质地美在※※上是最早被认定的,如汉以前重视质地美,孔夫子提出的玉德美,多数是对玉的质地特征进行拟人化的思维结果。古称“美玉无暇,白璧无暇”,表明玉的质地细腻、纯净、无暇之美。

1.“坚缜细腻”之美
玉料质地坚硬致密,细致温润,细粒致密岩石经磨蚀后表面显滑润,故呈现“坚缜细腻”之美,此处之坚硬是将玉与彩石比较的结果。

2. “温润以泽”之美
玉料滚石、卵石呈密块状,表面为矿物的断口,显强油质光泽,再加上磨蚀成光滑曲面,故呈“温润以泽”之美。

3. “美玉无暇”之美
和田白玉为单一透闪石矿物组成,无杂质故显“美玉无暇,白璧无暇”之美。
和田玉是一种交织成毛毡状结构的透闪石纤维状微晶集合体。这种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但质地优劣随着晶粒大小、分布均匀性、含杂质种类数量的不同而变化。

和田玉的质地坚缜、细腻、滋润、亮丽照人,能给人一种温润与凝重的感受。
玉质美除了与粒度大小均匀度有关外,也与透明度和抛光性有关系,即质地越细腻,其透明度越高抛光性越好,表面反光性也越强,既增加了玉的美感,又提高了玉的质量。
二.玉色美
东汉王逸四色审美标准,发展了孔子“孚尹旁达”的色彩美主张。为玉色美评价开创了※※先河。
1.单色美
色彩中的某一单色,如蔚蓝的天空,碧绿的湖面,清澈的泉水,明亮的阳光等等。单纯能使人产生明净、纯洁的美感。
和田玉色彩丰富,白如脂肪,绿若翠羽,黄如蒸栗,赤如鸡冠,黑如纯漆,其颜色可分为五个色系。
1).白色系列:和田玉中白色玉有不少品种,羊脂白、雪花白、梨花白、象牙白、鱼肚白、糙米白、鸡骨白等等。其中以细润莹洁的羊脂白最佳,又称羊脂玉,※※上称“白玉之精”“玉英”“玉王”。
2).绿色系列:在青白玉青玉中呈浅绿白色,淡绿色、灰绿色、在碧玉中为绿色至暗绿色,深绿色产出量大,属常见玉料。
从青白玉到青玉到碧玉依次排列,随着颜色的加深,氧化铁的含量有所增高,碧玉中普遍含有铬、镍、钴等超基性特有元素。碧玉中组成矿物除透闪石外开始出现阳起石或含铁较多的透闪石,因而呈现不同色调,浓淡各异的绿色,黑斑和玉筋明显,含少量的杂质矿物。
3).黄色系列:黄玉中有黄色、米黄色、蜜蜡黄、栗色黄、秋葵黄、葵花黄、鸡蛋黄、半色黄、黄杨黄等。其中以栗色黄、蜜蜡黄者为上,其它黄次之。《夷门广牍》中指出:“黄玉如栗色者为贵,谓之甘黄玉,蕉黄色次之。”黄玉其色黄正而骄,越浓亮越珍贵,其珍贵价值不在羊脂玉之下,且比羊脂玉还少见,多为含氧化铁引起之色。
4).黑色系列:和田玉中的墨玉(黑玉)有灰黑、黑色(黑色有时不均匀呈浸染状、黑点状、云雾状)、纯黑等色。优质者“黑如纯漆”,因罕见而珍贵。墨玉又称黑玉,或在黑玉中出现青玉,也有在青玉中出现墨玉。呈色原因主要是由于在透闪石粒间存在微鳞片状石墨杂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601
主题: 33
帖子: 2035
注册: 2006年11月
新疆和田玉原料市场的现状

和田玉开发利用已有8000年的※※。在漫长的※※长河中,它经历了从生产工具(玉斧)到装饰品、实用品、礼器、祭器的发展过程。最后被皇宫贵族确定为帝王用玉。现在又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为人们装扮美好生活。
新疆有150万平方公里面积,是中国的六分之一。在这辽阔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和田玉矿床。据新疆地质矿产局地质调查报告显示,和田玉的矿床从昆仑山玉石矿产成矿带看,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城以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珠塔格、铁格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一带。全长1100公里,宽约50公里的范围内,现已初步勘察的原生玉石矿产地30余处。其预测总资源量为21-28万吨。其中,只有3处产地求过储量为3万吨,其他均为资源量。就以目前开采能力年产300吨计,其开采年限至少在500年以上。

一、矿区分布情况:
清代洪吉亮在“昆仑山释”中说:“昆仑为产玉之山,今南山自叶城至于阗皆产玉,而密尔岱山为最大,半岭以上纯玉无石,故世人称之玉山。”昆仑山是世界上著名山脉之一,远古时代被称为“万山之祖”,成为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中心之一。
和田玉原生矿床在昆仑山和阿尔金山,都在海拔3500米-4500米高山之巅的冰雪之下。昆仑山的原生和田玉矿主要分布在叶城到于阗一带山中。目前已知有十几处,最著名的有三个玉石矿,即叶城县米尔岱玉矿、皮山县赛图拉一带玉矿、于阗县阿拉玛斯玉矿。阿尔金山的原生玉矿主要分布在且末和若羌地区。且末县原生玉矿已知有5处产地,其中塔特勒克苏玉矿是目前新疆出产和田玉原生矿产的主要矿山,矿化带规模大,有多条矿脉和矿体。若羌县原生玉矿主要是库如克萨依玉矿。该矿古人曾开采过,20世纪90年代又重新开采。

二、开采情况:
由于和田玉矿床都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峻岭之上,交通极为不便,所有开采设备及生活用品全靠马队驮运,加之空气稀薄,每年只有5个月的工作期,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目前新疆全年和田玉山料产量约在280吨左右,青白玉占75%,白玉占10%,其他色种占15%。由于交通困难大型机械设备无法使用,目前还不能大规模开采。在近期内产量不会有大的提高。

三、籽玉的形成及开采:
和田玉籽玉主要产在河流中,被称为外生矿床。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坡积形,及国外称的崩积矿床,是原生玉矿经风化崩解而搬运到山坡形成矿床。二是冲洪积型,是原生玉矿经流水的冲蚀和搬运,沉积在河床、河滩古河床的矿床,这是最主要的类型。在河流上游地区,因搬运距离短,玉石有一定棱角,称为山流水玉。在中下游地区因搬运距离长,玉石棱角已磨光成卵石,成为籽玉。三是冰碛型,是原生玉矿经冰川刨蚀搬运形成的矿床,在原生矿的地区一般都有外生玉矿,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许多河流中都有这些外生玉矿。目前新疆的和田玉籽玉主要在和田地区的玉龙喀什河和卡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意为白玉河,以产白玉著名。卡拉喀什河意为墨玉河,以产墨玉和青玉著名。另外,在叶城县的叶尔羌河。且末县的车尔臣河也是古代产玉的河流,主要出产青白玉、碧玉。
籽玉的采捞在每年的洪水期后。采玉者沿着河床一字排开,长逾百公里,采玉工有数千人,有用机械挖掘的,有用镐钎、铁锹原始方法挖掘的,如大海寻针一般,一尺一尺的在河床卵石中寻找。开采条件虽比开采山料优越,但产量却甚微。很多采捞者辛苦数月一无所获。如采捞到三、五个籽玉者,不论大小如获至宝,必将做一番小庆典。因此一块完美的上乘和田玉籽玉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四、和田玉山料、籽料近年来的价格趋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投资理财,投资理财的方向也逐渐转向收藏品。玉器在琳琅满目的收藏品中以其优越的特性,越来越被广大收藏爱好者喜爱、认可。随着对玉器需求量的增加市场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市场发展的速度,需求量的增长与原材料供应量不成正比,造成需大于供。特别是高档的和田玉更是奇缺难寻,形成近几年来和田玉价格跳跃式增长。※※在计划经济时,和田玉价格由国家指定。进入市场经济后,和田玉的价格由市场决定。市场是检验商品的最佳标准,也是决定商品价格的权威。就二十五年来和田玉原料价格的变化足以证明。
1980年一级和田白玉山料每公斤80元
一级和田白玉籽料每公斤100元
以上是计划经济国家指定价。
1990年一级和田白玉山料每公斤300-350元
一级和田白玉籽料每公斤1500-2000元
1995年一级和田白玉山料每公斤800-1000元
一级和田白玉籽料每公斤6000元
2000年一级和田白玉山料每公斤2000元
一级和田白玉籽料每公斤10000-12000元
2003年一级和田白玉山料每公斤4000-6000元
一级和田白玉籽料每公斤30000-35000元
2004年一级和田白玉山料每公斤8000-10000元
一级和田白玉籽料每公斤60000-80000元
2005年一级和田白玉籽料每公斤100,000元以上
从以上数据来看,和田玉原料的价格一路上升,特别是和田籽玉原料价值增长速度之快,更是令人惊心动魄,短短二十几年,价格增长近千倍。没有一种商品的价值增长速度可与和田玉籽料相比,无论是投资、保值、收藏和田玉都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和田玉“聚天地之精华,凝山川之灵气”它是国之瑰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2.656
主题: 6
帖子: 8362
注册: 2005年6月
LZ不抛点砖头出来(上图)哪引到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有玩和田玉的朋友吗?来聊聊!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