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用单反机身做望远镜AB亮度比较的简单方法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925
主题: 115
帖子: 2688
注册: 2006年8月
AB比较的话,在光线充足均匀环境下,采用白纸观测法(从物镜端对比观测白纸),亮度和偏色非常容易察觉和鉴别,实物对比交流一般不会有大的分歧,呵呵。
但大伙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多,怎样客观反映观测结果,用文字反映出来交流,就要有刻板的数据交代,哈哈。
   利用单反机身的曝光测定系统,对两台(AB)望远镜亮度进行比较。在亮度较好,光线均匀柔和的环境,用白纸作为目标比测;把单反机身和望远镜目镜端用不透光风箱纸管连接,调整好望远镜焦距,打开单反机身电源开关,对目标白纸用机身对焦并进行点测光,从机内数据窗读取测光刻度差异;得出AB两台望远镜测光刻度差异;取得两者亮度差异结果。
   当然,如果机身测光精度不够,办法就不细致可行了,嘿嘿。
相关标签: 目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1816 回帖:17
第 1 页 / 共 1 页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925
主题: 115
帖子: 2688
注册: 2006年8月
原文由 楼上 在2011-05-31 00:47发表
第一次听说这个检验方法,上面讲的基本是直觉,如有考虑不周请原谅。

如果亲自试一试,不要靠缺乏经验积累的直觉判断不熟悉的问题,也许交流的内容能靠谱一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925
主题: 115
帖子: 2688
注册: 2006年8月
原文由 楼上 在2011-05-31 01:32发表

有道理。

但是,应该说意义不大,这基本上只在暗处使用时有差异,因为亮处多数情况下瞳孔会缩小抵消亮度差,而在暗处观察,反差更重要,(其实在亮处也是反差更重要,你们强调通透感,其实主要是反差在起作用)比同口径镜子微小的亮度差异影响大得多,特别是有点光源或太阳在视野内或身后进入目镜时。


采用简单可行的一些方法对AB镜的比对,主要的目的是尽量客观反映欣赏镜的各方面表现,对于不能面对面交流,有很好的效果。
请参考这段帖子,对发烧友评测的一些方法,可以有较直接的了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b0dfd0100ajyn.htm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925
主题: 115
帖子: 2688
注册: 2006年8月
原文由 楼上 在2011-05-31 00:47发表
这个方法最大的问题在于忽略了人的瞳孔。

明亮光线下人眼瞳孔小于出瞳口径时,因为人眼的自动调节,透光率大小被瞳孔变化抵消,使得这个方法不能还原人眼的实际感受,方法无效。

暗处人眼瞳孔可能会大于出瞳孔径,这种方法小出瞳镜子比大出瞳的镜子占便宜,方法无效。

只有当望远镜的出瞳孔径大于人眼最大瞳孔直径 ......


采用白纸观测法,同时观测比对AB镜,几乎不受人眼瞳孔变化的影响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1、选一个自然光线充足并且柔和的环境,用一张表面无亮光反射的纯白色纸作参照物,(推荐使用复印纸)。
2、把两个比较用镜并排在一起,目镜端对着白纸,距离10mm左右(以确保白纸受光均匀),同时通过物镜端用双眼进行观查,眼睛距物镜距离不宜太近(以便能同时全面看到观测物相:白纸、甲镜物相、乙镜物相)或过远(看不清观测物相)。
3、对应白纸,反复比较对比镜看白纸的亮度和色感,得出观测的结论。
如果是多人参与,则很容易交流互相校正得出正确的结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70.415
主题: 26
帖子: 12711
注册: 2001年3月
人眼虽然能调节,但是还是能看出两个镜子一个亮一个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633
主题: 30
帖子: 342
注册: 2011年2月
原文由 funder 在2011-05-31 05:37发表
照你这个逻辑,望远镜亮度高低不会有差别。
因为人眼是自动调节的,所以:假如A镜亮度高于B镜,由于人眼自动调节,B镜不会比A镜暗,所以A镜不可能比B镜亮。

再进一步推广,室外不会比室内亮,开200W灯不会比开50W灯亮,等等等等,所有增加照明的手段都是浪费的。


这应该是个常识吧?
不能瞎推广,要看亮度有多少啊。

人眼“大致上”可以认为是一个快门优先系统,只是反应比相机慢点,而且有两种感光底片,暗处ISO会增加。瞳孔自动调节适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70.415
主题: 26
帖子: 12711
注册: 2001年3月
透光率不仅对于亮度有意义,也对反差有意义,透光率高的望远镜,反差一般也会高。
对反差影响最大的是杂散光,最难处理的是镜片之间的反射和玻璃本身的吸收和散射。高透光率的望远镜,镀膜的反光率更低(所以透过率更高),镜片玻璃的吸收和散射也更小,所以也会有更好的反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70.415
主题: 26
帖子: 12711
注册: 2001年3月
照你这个逻辑,望远镜亮度高低不会有差别。
因为人眼是自动调节的,所以:假如A镜亮度高于B镜,由于人眼自动调节,B镜不会比A镜暗,所以A镜不可能比B镜亮。

再进一步推广,室外不会比室内亮,开200W灯不会比开50W灯亮,等等等等,所有增加照明的手段都是浪费的。

原文由 楼上 在2011-05-31 00:47发表
这个方法最大的问题在于忽略了人的瞳孔。

明亮光线下人眼瞳孔小于出瞳口径时,因为人眼的自动调节,透光率大小被瞳孔变化抵消,使得这个方法不能还原人眼的实际感受,方法无效。

暗处人眼瞳孔可能会大于出瞳孔径,这种方法小出瞳镜子比大出瞳的镜子占便宜,方法无效。

只有当望远镜的出瞳孔径大于人眼最大瞳孔直径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8.514
主题: 76
帖子: 9068
注册: 2002年2月
年内主力装备
GFX50S II
原文由 楼上 在2011-05-31 01:32发表

有道理。

但是,应该说意义不大,这基本上只在暗处使用时有差异,因为亮处多数情况下瞳孔会缩小抵消亮度差,而在暗处观察,反差更重要,(其实在亮处也是反差更重要,你们强调通透感,其实主要是反差在起作用)比同口径镜子微小的亮度差异影响大得多,特别是有点光源或太阳在视野内或身后进入目镜时。


反差自有反差测试,这里讨论亮度/透光率测试问题。

瞳孔即使缩小了,不同透光率镜子使缩小瞳孔内得到的通光量仍然不同,这是不会改变的。

弱光下的比较测试只要是同规格,直接看辨识能力结果就可以,不同讨论其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633
主题: 30
帖子: 342
注册: 2011年2月
原文由 我用美能达 在2011-05-31 01:02发表
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反映同规格望远镜之间的亮度差异,此时由于参加讨论的所有望远镜出瞳都是一样的,不管测试者瞳孔如何随环境变化,都没关系,其中基础透光率最高的镜子仍然会是最亮的,基础透光率最低的镜子仍然会是最暗的。


有道理。

但是,应该说意义不大,这基本上只在暗处使用时有差异,因为亮处多数情况下瞳孔会缩小抵消亮度差,而在暗处观察,反差更重要,(其实在亮处也是反差更重要,你们强调通透感,其实主要是反差在起作用)比同口径镜子微小的亮度差异影响大得多,特别是有点光源或太阳在视野内或身后进入目镜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8.514
主题: 76
帖子: 9068
注册: 2002年2月
年内主力装备
GFX50S II
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反映同规格望远镜之间的亮度差异,此时由于参加讨论的所有望远镜出瞳都是一样的,不管测试者瞳孔如何随环境变化,都没关系,其中基础透光率最高的镜子仍然会是最亮的,基础透光率最低的镜子仍然会是最暗的。

[我用美能达 编辑于 2011-05-31 01:0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633
主题: 30
帖子: 342
注册: 2011年2月
这个方法最大的问题在于忽略了人的瞳孔。

明亮光线下人眼瞳孔小于出瞳口径时,因为人眼的自动调节,透光率大小被瞳孔变化抵消,使得这个方法不能还原人眼的实际感受,方法无效。

暗处人眼瞳孔可能会大于出瞳孔径,这种方法小出瞳镜子比大出瞳的镜子占便宜,方法无效。

只有当望远镜的出瞳孔径大于人眼最大瞳孔直径时,这个方法才有效,能反映不同镜子黑暗环境下的亮度差异,这个方法只对50x7之类的镜子有用。

。。。。。所以这个检验方法在多数情况下不能反映人眼实际感受,产生极大的误导

第一次听说这个检验方法,上面讲的基本是直觉,如有考虑不周请原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8.514
主题: 76
帖子: 9068
注册: 2002年2月
年内主力装备
GFX50S II
另外还可提前计算两个位置的亮度差用作计算补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8.514
主题: 76
帖子: 9068
注册: 2002年2月
年内主力装备
GFX50S II
还有一种是用尽可能没有渐晕问题的高质量长焦镜头(或微距镜头)+DSLR,用中小光圈,尽可能保证图片中心和边缘亮度无差异,或直接只用中心部分成像,把物镜端成像与背景白板一次性拍摄下来,然后用软件比较两个色块的亮度差异,就可以粗略知道透光率数值了。

这个应该也比较简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925
主题: 115
帖子: 2688
注册: 2006年8月
原文由 我用美能达 在2011-05-30 13:21发表
zhwwww兄这个办法可以,有高精度测光的单反比较胜任,可以较好的定量描述。

也可直接拍摄同等曝光量下(以一台望远镜拍摄下的图像接近白色为准),两个望远镜目镜端以白纸为背景,均匀照明的物镜端的图像,然后比较两个图像的亮度差异。

也可以用软件来进一步比较更细微差异。


更好的办法是把单反机身用数据线和计算机连接,对影像数据直接进行统计分析。当然,咱们这些都是业余条件下的土法,只用在交流的比对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925
主题: 115
帖子: 2688
注册: 2006年8月
原来LJJ和FUNDER主张的用观片灯箱作参照物,具体操作起来也不容易,主要是白平衡控制不好到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925
主题: 115
帖子: 2688
注册: 2006年8月
直接连接机身,抛开镜头差异,得出的结果会更接近实际一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8.514
主题: 76
帖子: 9068
注册: 2002年2月
年内主力装备
GFX50S II
zhwwww兄这个办法可以,有高精度测光的单反比较胜任,可以较好的定量描述。

也可直接拍摄同等曝光量下(以一台望远镜拍摄下的图像接近白色为准),两个望远镜目镜端以白纸为背景,均匀照明的物镜端的图像,然后比较两个图像的亮度差异。

也可以用软件来进一步比较更细微差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用单反机身做望远镜AB亮度比较的简单方法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