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祖国的大地上(二)北京(1),正上图国博非洲雕刻 [主题管理员:hym1941]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85404 回帖:231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012

      《元羽墓志》
      南北朝 北朝 北魏
      墓中刻有墓主人生平及门第的方形石志
      河南洛阳出土
      长55.2厘米、宽51.6厘米、厚16.4厘米
      墓志石质,志文书元羽生平。元羽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弟,封广陵王,死于景明二年(公元501年),时年32岁。
      公元493年,孝文帝把首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今河南洛阳)。一是因为平城地理位置偏北,不利于统治中原,二是洛阳为文化发达之地,便于移风易俗。迁都引起许多鲜卑上层人物的不满,元羽支持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派元羽与太尉拓跋丕在平城控制、安抚对迁都不满的鲜卑人物,平城一带秩序肃然。
      公元496年,孝文帝改革鲜卑姓氏为汉族姓氏。鲜卑皇族原姓“拓跋”,在鲜卑语中“拓”是土地,“跋”指君主。土地是万物之始,“元”在汉语中有开始之意,故北魏皇族都改姓“元”,籍贯也改为河南,元羽墓志中即按此刻写。
      元羽墓志楷书,字体工整秀丽。汉代以隶书为正式书体,西汉隶书笔划很少有波势和挑法,东汉隶书逐渐有带装饰性的波挑体势。东汉在民间出现楷书,但这时楷书只是一个雏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楷书减少隶书的波势、笔划,书写由繁变简,符合书法发展的过程。楷书到东晋已经成为通行的书体。北朝的碑刻墓志文字一般都采用楷书体,但楷法尚未定型,有的还带有一定程度的隶书笔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011

      《彩绘陶俑》
      北朝(公元386年-534年)
      965年洛阳元邵墓出土。
      北魏孝文帝拓跋弘积极推行“汉化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元邵墓多数陶俑身穿汉服。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010

      《陶骑马武士俑》
      北朝(公元386年—581年)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009

      《陶骑马武士俑》
      北朝(公元386年—581年)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008

      《陶俑》
      北朝(公元386年—581年)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007

      《陶牛车》
      北魏(公元386年--534年)  
      1953年陕西西安草场坡出土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7-11 21:1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006

      《陶武士俑》

      北魏(公元386年--534年)  
      1953年陕西西安草场坡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005

      《骑马武士陶俑》
      南北朝 北朝 北魏
      明器
      1953年陕西西安草场坡出土
      高38厘米
      这是南北朝时期甲骑具装俑的形象,武士头带盔,身穿铠甲,战马全身披具装。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王朝,最初用骑兵作战,保留着本民族的许多原有风俗。至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实行改革后,才迅速汉化。这批陶俑,是孝文帝改革以前的制品,制俑技术还比较原始。
      汉代保护战马胸部的防护装备—“当胸”已经被使用,东汉末年保护战马各部位的完备马铠已形成,南北朝时期甲骑具装成为盛行的骑兵装备。甲是人穿的铠甲,具装是战马的马铠,也称具装铠。一套完整的具装包括保护马头的“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保护马胸的“当胸”、保护马体的“马身甲”、保护马尻的“搭后”和保护马上战士后背的“寄生”。除了嘴巴、四肢和尾巴以外,战马的全身都有铠甲防护。甲骑具装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骑兵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重装骑兵成为军队中的核心并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装骑兵具有快速的冲击力,对步兵具有极大的威胁,显示出极强的战斗力,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兵种。然而,重装骑兵因负担重而缺乏作战的灵活性和持久性,到隋唐时期为轻装骑兵所替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004

      展厅中间排列一队陶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003

     《牛车人物瓷俑》
      东晋南朝(公元317年-589年)   
      2005年广西贺州蒋军山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002

      《骑马瓷俑》

      东晋南朝(公元317年-589年)   
      2005年广西贺州蒋军山出土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7-10 21:25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00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民族融合加强。战争导致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瓷器制造成就显著,青瓷制作技术精湛。社会生活形态发生重要变化,家具、服装等出现新形式。社会的变革和中外文化的交融,使思想文化呈现全新面貌。

第一单元:多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

东汉灭亡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经历了西晋的短暂统一,中国进入一个多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南方出现了代表门阀世族利益的东晋及南朝政权,北方则出现了主要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十六国”及北朝政权。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在规模与程度上都超越以往时代,为统一多民族的隋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骑马陶俑》

       晋 西晋
       明器
      1958年湖南长沙金盆岭出土
      高22~24厘米
      这些陶俑同出土于一座墓葬中,墓葬主人是西晋的一个县令。该墓一共出土29件陶俑,其中23件为仪仗俑。仪仗俑中有7件骑俑以外。
      中国古代在很长的时间里并无马镫,骑乘者上马费力,骑乘时要双腿夹紧马腹,都很不便。在这座西晋墓出土的骑马俑中,有的马匹一侧有一个三角形马镫,虽然只能供上马时用,却是中国使用马镫的最早实物证据。至公元4世纪前期,单侧马镫逐渐发展为双侧马镫。马镫成为马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便利上下,而且使骑乘者不再过多地消耗体力,确保身体平衡,可以在较为放松的身体状况下控制马匹。马镫的出现,为骑乘技术的发展和组建重装骑兵奠定了基础。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秦汉—083

      《虎钮青铜錞于》
      汉 西汉
      打击乐器
      传四川省成都市出土
      高59厘米
      秦汉时期,今四川地区的经济、文化已高度发达,呈现出繁荣兴盛的局面。※※上曾在这里产生并得到长足发展的巴蜀文化虽然逐渐与全国统一的汉文化相融合,但其灿烂辉煌的尾声依旧可寻。这件铜錞于,为虎钮,肩部膨出,腹部为椭圆直筒形,是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蜀人或巴人遗物,为了解古代巴蜀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秦汉—082

      《汉归义賨邑候”金印》
      东汉(公元25——220年)
      重庆市奉节县境内出土
      高2.5厘米,边长2.3厘米
      据《云阳县志》记载,该印为清光绪时云阳县南境双河中夹沟坝(今奉节县)一农户挖地时挖出。该印为金质,印钮作卧羊形,印文为“汉归义賨邑候”。賨指賨人,秦汉时对巴人的称呼。《三国志魏志 武帝纪》记载,建安二十年(215年)。“賨巴候杜灌,举巴夷民来附。……灌为巴西太守,皆封列候。”按《魏书》“置名号爵十八级,关中候爵十七级,皆金印,紫授”此印当为杜灌“归义”后所授之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秦汉—081

      《鎏金四人舞俑青铜扣饰》
      汉 西汉
      佩饰物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长14.5厘米,高10.4厘米
      此扣饰作4人并排站立舞蹈状。4人均头戴尖顶高筒帽,帽上饰带柄的小圆片,帽后有两条下垂及地的飘带;身着长衣,肩部披帔,腰束带,带上佩圆形扣饰;右手执铃,左手挥舞于胸前;口微张,似乎在说教。西南地区的民族自古以来均能歌善舞,喜以吹笙、击鼓相伴,踏歌为乐。
      滇国时期,当地居民普遍相信,大自然的一切事物和早已逝去的祖先都具有潜在的不可抗拒的力量。为取悦和祈求他们给人间带来恩赐和保护,滇国居民常举行繁杂的祭祀仪式。在这些仪式中,巫师承担着沟通人与神之间信息的职能。他们一般有两种形象,一种服饰虽与众不同,但形象平和、稳重,以说唱表演为其作法方式;另一种不仅服饰奇特,而且装神弄鬼,狂奔乱跳。此扣饰表现的是滇国巫师起舞作法的场面,巫师的形象和风格属于前者。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秦汉—080

      《五牛铜枕》
      汉 西汉
      生活用品
      1972年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出土
      长70厘米、宽13厘米、高36.4厘米
      器形似马鞍,左右两端上翘,各铸一圆雕立牛,体态雄健,肌肉饱满,犄角挺立。枕面平滑,在铜枕一侧浮雕立牛三头,间隙处饰有蛇纹及姿态各异的虎纹。青铜枕是滇国特有的器物,在此次古墓群发掘※※出土6件,均位于骨架头部,有的枕上尚留有头骨残片。
      在滇文化中牛与人关系密切,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和财富的象征。牛可以用作祭祀仪式中的牺牲、对外贸易的商品和当作财富的象征。这些特殊功用是牛的形象在滇国器物上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秦汉—079

      《贡纳场面铜贮贝器》
      汉 西汉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残高40厘米
      此器原由重叠的两鼓组成,出土时上鼓已残,下鼓鼓口铸有立体人物、牛马等,胴、腰间铸4环耳,器身下部铸4卧牛。根据发式、装束及行进之状,口沿所铸雕像大致可以分为7组,每组多者4人,少者2人,其为首者均盛装佩剑,后随者或牵牛引马,或负物,生动展示了臣服的诸族来向滇王纳贡的场面。
      据研究,在这些族中,可以明显区分出“椎髻”的滇人和“编发”的昆明人,还可以在同为“椎髻”的滇人中发现其梳髻位置和服饰又大不相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背物牵牛这组人物均深目高鼻,穿长裤。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滇西地区还有“身毒之民”和“僄越人”侨居,表明古代云南地区居民成分是相当复杂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秦汉—078


      《七牛虎耳铜贮贝器》
      汉 西汉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通高43.5厘米,盖径16.8厘米,底径21.8厘米
      此贮贝器器身作筒形,中束腰,腰部有对称虎形耳一对,器盖上铸七牛,其中六牛环绕于器盖边缘,一牛伫立于青铜鼓上,耸然独出于众牛之上。造型健壮威武,闪烁着夺目的艺术光辉。
      滇国畜牧业比较发达。当时的家畜、家禽主要有牛、马、羊、猪、狗和鸡、鸭等品种,其中牛的数量最多。牛作为财富的象征,具有重要地位。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秦汉—077

      《诅盟场面铜贮贝器》
      汉 西汉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此贮贝器器身呈筒形,腰微束,两侧有对称的虎形耳,底部有3只兽爪足。盖上铸1间干栏式房屋及各种人物127个(未计残缺者)。房屋建筑主要由屋顶和平台构成。屋顶呈人字形,平台由小柱支撑,上面高凳上垂足坐着一位主祭人。这位主祭人的周围放置16面青铜鼓,其左前方和右侧均为参与祭祀者,面前摆放着祭品。平台左右两侧为椎牛刑马、屠豕宰羊等场面。平台之后有击打青铜鼓和錞于的,有待刑的裸体男子和持器盛物的妇女等。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7-9 13:47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秦汉—076

      《诅盟场面铜贮贝器》
      汉 西汉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通高51厘米,盖径32厘米,底径29.7厘米
      此器出土时器内贮贝300余枚,以干栏式建筑上的人物活动为中心,表现了滇王杀祭诅盟的典礼场面。
      诅盟为古代西南民族中极为盛行的一种风俗,凡有重大事件都要用盟誓来约束,设立祭坛,供奉祭品,举行典礼。从此贮贝器的器盖上平台后面杀人祭柱场面来推测,这是一次立柱祭社的仪式。
      至迟在战国后期,从今四川、云南经缅甸至印度等地的商路,即※※上的蜀—身毒道已经开通。滇人正是通过商路与印度和东南亚国家进行贸易。由于这些国家有着悠久的用贝※※,滇人在与它们买卖商品时均使用产自南亚和东南亚海域的海贝。海贝成了滇国的外汇,被滇国贵族贮存起来,专用于对外贸易。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7-9 13:48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秦汉—075

      这一时期,居住在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部一带的夜郎、滇、邛都、巂、昆明、冉駹、笮都、白马等西南各族,当时统称西南夷。其中滇族处于发达的青铜文化阶段,铜器上有很多反映社会面貌的装饰。汉朝在西南地区设郡,密切了西南各族与汉族之间的往来。

《滇王之印》

      西汉    
      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六号墓出土
      此印为金质,蛇钮,印面刻阴文篆书“滇王之印”4字。晋宁县汉代属益州郡,《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滇国区域设置益州郡,赐滇王王印,使其继续统领滇民。金印正是这一史事的明证。汉武帝所赐“滇王之印”,滇王当代代相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秦汉—074

      《羽人纹青铜鼓》
      西汉
      1972年广西西林普驮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秦汉—073

      《五铢钱纹铜鼓》
      汉
      195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县出土
      通高57.2厘米,面径90厘米,底径87.5厘米
      青铜鼓是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重器,在盛大的典礼上作为乐器,在作战时作为战鼓,还可用作葬具、炊具,是古代少数民族贵族统治权力的象征。这面广西岑溪出土的青铜鼓,体型凝重,形象精巧,纹饰清晰。其鼓面中心饰以一轮太阳纹,象征着人们对太阳的敬仰和崇拜。鼓面中心装饰凸起的光体,不但声音容易传播,而且可以起到在重槌之下防止塌陷的作用。鼓面及周身装饰五铢钱纹,是汉代中原地区青铜器上的常见纹饰,表达了人们祈求富贵的美好愿望。
      西瓯和骆越是百越族的两大重要支系。西瓯主要分布在今广西北部,以桂林为中心,而骆越则分布在广西西南及海南岛、越南等地。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派遣50万大军攻打岭南,遭到西瓯军的顽强抵抗。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不得不大规模地发兵增援岭南,终于统一了南越和西瓯地区,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西瓯和骆越聚居的广西地区隶属桂林郡。秦末汉初,赵陀占据岭南自立为王时,没有对人多势众的西瓯进行武力征服,而是采取多赠送财物贿赂的政策,使西瓯人能够为其所役使。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重兵平定南越之后,又将秦朝设置的三郡分成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
      伴随着血与火的武力征伐和中原王朝的统一管理,西瓯、骆越地区的文化风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秦与西汉时期,大批中原※※迁居岭南,与越人杂居,西瓯、骆越地区的文化风貌与中原汉文化已经趋于一致。只是作为传统重器的青铜鼓依旧被传承下来,使我们能够从震天的青铜鼓声中感受到西瓯、骆越文化的独特魅力。而青铜鼓上的五铢钱纹装饰,则说明了西瓯、骆越归属汉朝后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秦汉—072

      《四联陶罐》
      汉 西汉
      盛干果或调味品的器物
      1953年广东省广州市华侨新村出土
      长17.9厘米、高10.1厘米
      此罐由4个小罐联成,底部有卷曲形短足6个,其中每罐底部1个,两道横梁下各附1个。盖顶※※有鸟形立钮,边沿各有4个钮饰相对而立,2个作卷曲形,2个为鸟形。盖面间饰篦纹与细线旋纹,腹部间饰水波纹、篦纹与细线旋纹。
      广州地区出土的陶质联罐用来盛干果或调味品,主要流行于西汉前期,有二联、三联、四联和五联数种,延续至西汉后期,到东汉消失。这些联罐造型奇特,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秦汉—071

      这一时期,东南沿海和南方一带的百越各族,分布在今浙江、福建地区的称东瓯、闽越,广东、广西一带的称南越、西瓯和雒越。这些地区出土的文物,一些具有越文化特色,许多则具有汉式特点,呈现了汉与越人文化的融合。

      《提链青铜壶》
      汉 西汉
      盛酒器
      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出土
      高30.5厘米、底径17.7厘米、口径11.5厘米
      战国秦汉时期,江南和岭南各地居住着众多的越人,由于他们支系甚繁,故统称“百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此设置郡县,汉武帝时进一步扩展为9个郡,使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不断传入百越地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件提链铜壶具有汉式特点,反映了秦汉以来越汉两族杂居,相互影晌,逐渐融合的趋势。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秦汉—070

      《牛皮靴》
      汉 西汉
      殓服
      1934年新疆维※※自治区罗布泊楼兰遗址出土
      楼兰城筑于西汉末或东汉初,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上重要一站。早期楼兰墓葬分布于罗布泊北部的孔雀河两岸,是一种形式特殊的船棺葬。因气候干燥,墓中发现过保存完好的干尸,头戴缀有羽毛和白鼬皮的毡帽,身着毛织披风,足穿牛皮短靴,腰部和腕部佩戴石珠、蚌珠或玉珠。
      楼兰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朝。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末,楼兰已经建立了国家,濒临盐泽,盐泽即今天的罗布泊。张骞通西域后,楼兰成为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国家。公元前1世纪,古楼兰国王尝归因阻挠汉使商旅通行,于公元前77年为汉朝的平乐监傅介子所杀,汉朝另立尉屠为新王,并改楼兰国号为鄯善国,迁都于扜泥城(今新疆若羌县境内)。楼兰土地多沙少田,粮食作物都要仰仗他国,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盛产驴、马、骆驼等。后来它曾征服兼并过邻国小宛、精绝、戎卢、且末,据有西域南路的东半部地区。楼兰国易名迁都后,古楼兰城仍然是鄯善国内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东汉时,班勇曾在此驻兵,魏晋至前凉均在此设置西域长史,建立了屯田据点。但是,楼兰古城在繁荣了几个世纪之后,随着罗布泊自然环境的变迁而逐渐湮灭,到公元4世纪竟然成为“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死亡之地,从史※※载中消失了!
      20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在罗布泊地区发现了古楼兰城,以后英国的斯坦因、日本的橘瑞超等人又先后在此盗掘,楼兰古城才又引起了世界的注目。20世纪20年代,黄文弼多次赴新疆考察,在罗布泊一带做了不少工作,积累了一批考古资料。20世纪70年代,中、日合拍“丝绸之路”,※※电视台邀请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协作,组成考古工作队,于1979年至1980年三次深入罗布泊腹地,对楼兰古城及其附近墓葬群进行考古调查和重点发掘。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城市、佛塔、渠道、烽火台、墓葬等。通过对发掘的头骨的测定推测,在古楼兰地区的居民种族组成中,欧洲人种的地中海东支类型占相当优势,而个别蒙古人种头骨的存在,说明楼兰居民不是单纯的欧洲人种。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秦汉—069

      汉代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中亚在内的广大地区。西汉初年,西域一带有乌孙、楼兰、若羌、精绝、于阗、车师、龟兹、疏勒等三十六个小国,有的从事农业,有的以游牧为主。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与西域各族的联系。汉宣帝设立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广大地区施行管辖。

      《“汉归义羌长”青铜印》
      汉
      1953年新疆维※※自治区沙雅于什格提出土
      高3.5厘米、印面每边长2.3厘米
      此印为卧羊钮,印面阴刻篆文“汉归义羌长”5字,为※※发给羌族首领的官印,其中“归义”是汉※※给予其统辖的边远少数民族首领的一种封号。    
     汉代在西域昆仑山北麓分布有羌族,称南山羌,它与西城其他各族都接受汉※※的统辖。此印当是汉※※颁发给西域南山某羌族首领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秦汉—068

      《骑马武士纹青铜牌》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1956年辽宁西丰西岔沟出土

      《青铜柄铁剑》
      汉 西汉
      1956年辽宁省西丰县西岔沟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秦汉—067

      秦汉时期,东北地区分布着乌桓、鲜卑、夫余、沃沮、挹娄、高句骊等族。在这些地区出土的遗物,有些与匈奴同类文物相似,又往往与汉式文物共存,表明各族的密切关系。

      《珠饰》
      汉 西汉
      装饰品
      1956年辽宁省西丰县西岔沟出土
      西丰县西岔沟墓葬出土的大量玛瑙、碧色玉石、绿色石、白色石、各色玻璃质的管状珠、圆形珠、瓜棱形珠、扁方、长方形或菱形的石佩,构成了当时所称东胡部族所特有的装饰风格。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768
主题: 39
帖子: 37258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3
Canon EOS 5D
古代中国-秦汉—066

      《“汉匈奴归义亲汉长”铜印》
      汉 东汉
      印章
      高2.9厘米、印面每边长2.3厘米
      此印为驼钮,印面篆文阴刻“汉匈奴归义亲汉长”8字,是东汉※※※※赐给匈奴族首领的官印,其中“归义”是汉※※给予其统辖的周边民族首领的一种封号。上孙家寨地处河湟之间,古代称为“湟中”之地。
      此印为东汉※※※※赠给匈奴族首领的官印。印文形式承自西汉宜帝以来传统,在赠给少数民族首领的官印之首,署"汉"字,下为民族名,并在民族名的前后加上"归义"等封号,又常以驼钮作为这种印的基本钮式。汉代匈奴的主体并没有到达青海,但有一支起源于甘肃张掖一带的匈奴别部"卢水胡",在东汉时已越过祁连山和青海东部湟中一带的月氏胡与羌人杂处。此印所称的匈奴,即指卢水胡而言。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祖国的大地上(二)北京(1),正上图国博非洲雕刻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