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慢慢器材发烧路之音响篇----之二 :AV还是HIFI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93797 回帖:63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15
主题: 267
帖子: 18626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和 发表于 2012-7-19 16:54
这个先友情支持一下


我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所以才设计这个玩意。
很多朋友跟我提出这个需求:HIFI 7.1AV 卡拉ok
所以考虑了很久只能自己设计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541
主题: 62
帖子: 1761
注册: 2004年11月
fumac 发表于 2012-7-19 16:10
在设计中,还集成了一些小古怪的东西进去
基本可以把HIFI  7.1AV 卡拉OK 完美整合起来了

这个先友情支持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15
主题: 267
帖子: 18626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jasonxu7614 发表于 2012-7-19 16:05
!! 严重期待中。。。。年前有望?


在设计中,还集成了一些小古怪的东西进去
基本可以把HIFI  7.1AV 卡拉OK 完美整合起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6.8
主题: 28
帖子: 1807
注册: 2004年7月
fumac 发表于 2012-7-19 15:57
你现在只能用 av功放做音量控制。
我现在自己用oppo 后面接4台hifi前级 mhzpreamp1作为音量控制用
当然,这个有点变态
所以我在设计一个8ch的前级,用于高端的AV音量控制


!! 严重期待中。。。。年前有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15
主题: 267
帖子: 18626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jasonxu7614 发表于 2012-7-19 15:48
刚才洗了把脸定了下神,这么去整是否可行?

原本的AV机保留做HDMI解码器用,把蓝光机,硬盘播放机全用HDMI接入AV机后,使用时把AV机的音量调到尽可能的小,在AV机后将各音频通道单独接到纯后级放大器至对应喇叭。

此整法的好处是继续沿用了原本资源不浪费,坏处是不知用“把AV机的音量调到尽可能的小”的方法来降低AV输出失真来靠近HIFI的做法是否会事与愿违?

想了下单独整个HDMI解码器有点费米,愚以为其功能无非不过就是解HDMI出模拟的对应各通道的音频信号供后级作HIFI放大用。当然了,这个过程中不能把A解出失真来是根本。。。

不知附马咋看?


你现在只能用 av功放做音量控制。
我现在自己用oppo 后面接4台hifi前级 mhzpreamp1作为音量控制用
当然,这个有点变态
所以我在设计一个8ch的前级,用于高端的AV音量控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15
主题: 267
帖子: 18626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jasonxu7614 发表于 2012-7-19 15:27
OK,  文件咋个倒入播放的?未见哪里有端子进去。。。


USB 硬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6.8
主题: 28
帖子: 1807
注册: 2004年7月
刚才洗了把脸定了下神,这么去整是否可行?

原本的AV机保留做HDMI解码器用,把蓝光机,硬盘播放机全用HDMI接入AV机后,使用时把AV机的音量调到尽可能的小,在AV机后将各音频通道单独接到纯后级放大器至对应喇叭。

此整法的好处是继续沿用了原本资源不浪费,坏处是不知用“把AV机的音量调到尽可能的小”的方法来降低AV输出失真来靠近HIFI的做法是否会事与愿违?

想了下单独整个HDMI解码器有点费米,愚以为其功能无非不过就是解HDMI出模拟的对应各通道的音频信号供后级作HIFI放大用。当然了,这个过程中不能把A解出失真来是根本。。。

不知附马咋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6.8
主题: 28
帖子: 1807
注册: 2004年7月
fumac 发表于 2012-7-19 15:17
我在用,可以播放iso,
兼容性不够山寨产品好


OK,  文件咋个倒入播放的?未见哪里有端子进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15
主题: 267
帖子: 18626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jasonxu7614 发表于 2012-7-19 15:12
貌似未见OPP95可以播放硬盘的视频文件

http://www_oppodvd_com_hk/player-detail.php?id=5


我在用,可以播放iso,
兼容性不够山寨产品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6.8
主题: 28
帖子: 1807
注册: 2004年7月
fumac 发表于 2012-7-19 13:41
AV前级有很多类型
带HDMI解码的。日本有几家,大概是在 15k~25k之间。
主要的功能就是把hdmi解码成8路模拟信号。

另外一个解决方案,
蓝光播放器用 oppo93 或者95 已经内置非常好的多声道解码,可以直接推后级。
特别是95 还带了很好的 hifi解码
也可以播放硬盘的视频文件
大约是9k左右。

hifi前级都不带hdmi解码的
是dac之后用于hifi部分的音量调节信号选择等功能
这个可以看需要后配


貌似未见OPP95可以播放硬盘的视频文件

http://www_oppodvd_com_hk/player-detail.php?id=5 本帖最后由 jasonxu7614 于 2012-7-19 15:1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491
主题: 64
帖子: 1556
注册: 2007年11月
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6.8
主题: 28
帖子: 1807
注册: 2004年7月
了解了,多谢附马!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15
主题: 267
帖子: 18626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jasonxu7614 发表于 2012-7-19 13:24
"1.最彻底的方案,如果不差钱,那么把av功放扔了,、
全部改单声道后级推所有的喇叭,配一个AV前级。。。。。"此处配一个AV前级的目的是不是分出A/V? 是否可沿用在手的这台AV?

"这个是等功率系统。除了喇叭,规格最高了。如果想进一步提升音乐素质,那么加一台HIFI前级。"
是否指配一个AV前级后分出A/V后再加一台HIFI前级给A?

BTW, HIFI前级带HDMI输入么?(因为要用硬盘播放器看高清,其为HDMI输出!)
顺便请推荐几款HIFI前级带HDMI输入机型,价为不过万为前提!


AV前级有很多类型
带HDMI解码的。日本有几家,大概是在 15k~25k之间。
主要的功能就是把hdmi解码成8路模拟信号。

另外一个解决方案,
蓝光播放器用 oppo93 或者95 已经内置非常好的多声道解码,可以直接推后级。
特别是95 还带了很好的 hifi解码
也可以播放硬盘的视频文件
大约是9k左右。

hifi前级都不带hdmi解码的
是dac之后用于hifi部分的音量调节信号选择等功能
这个可以看需要后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6.8
主题: 28
帖子: 1807
注册: 2004年7月
fumac 发表于 2012-7-19 11:42
AV功放向来不给力。
你整个系统的瓶颈就是在功放上面。

给几个方案
1.最彻底的方案,如果不差钱,那么把av功放扔了,、
全部改单声道后级推所有的喇叭,配一个AV前级。这个是等功率系统。
除了喇叭,规格最高了。
如果想进一步提升音乐素质,那么加一台HIFI前级。

2.保留av功放,增加3个后级,前3声道用单独的后级推。
这个是折中的方案。
但是因为把前三独立出来了,所以av功放的负担少了一半,
其他声道也会有很大提升(力度而言,其他声道的音质不会改善很多)。
因为前三还是保持了一致性,所以看电影的效果也会很好
如果想进一步提升音乐素质,那么加一台HIFI前级。

3.最不建议的方案,但是也会比现在提升
把前两声道用单独的后级功放推,再加一个 HIFI的前级
这样可以提升两声道的音乐效果
因为前3不一致,那么看电影的时候有些些古怪


"1.最彻底的方案,如果不差钱,那么把av功放扔了,、
全部改单声道后级推所有的喇叭,配一个AV前级。。。。。"此处配一个AV前级的目的是不是分出A/V? 是否可沿用在手的这台AV?

"这个是等功率系统。除了喇叭,规格最高了。如果想进一步提升音乐素质,那么加一台HIFI前级。"
是否指配一个AV前级后分出A/V后再加一台HIFI前级给A?

BTW, HIFI前级带HDMI输入么?(因为要用硬盘播放器看高清,其为HDMI输出!)
顺便请推荐几款HIFI前级带HDMI输入机型,价为不过万为前提!

本帖最后由 jasonxu7614 于 2012-7-19 13:2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15
主题: 267
帖子: 18626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jasonxu7614 发表于 2012-7-19 10:35
没接起来是觉得不够好,但一时又不想扔太多米进去。觉得不够好的主要是那个AV主机。各件单体都试过效果能接受(个人欣赏水平所限),但听歌时,CD输出给AV再出来,效果一般,想请教下这里有啥好平衡方案否? 是CD单接出来接纯后级再直出到喇叭还是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谢谢!


AV功放向来不给力。
你整个系统的瓶颈就是在功放上面。

给几个方案
1.最彻底的方案,如果不差钱,那么把av功放扔了,、
全部改单声道后级推所有的喇叭,配一个AV前级。这个是等功率系统。
除了喇叭,规格最高了。
如果想进一步提升音乐素质,那么加一台HIFI前级。

2.保留av功放,增加3个后级,前3声道用单独的后级推。
这个是折中的方案。
但是因为把前三独立出来了,所以av功放的负担少了一半,
其他声道也会有很大提升(力度而言,其他声道的音质不会改善很多)。
因为前三还是保持了一致性,所以看电影的效果也会很好
如果想进一步提升音乐素质,那么加一台HIFI前级。

3.最不建议的方案,但是也会比现在提升
把前两声道用单独的后级功放推,再加一个 HIFI的前级
这样可以提升两声道的音乐效果
因为前3不一致,那么看电影的时候有些些古怪
但是也比原来的好。

hifi前级的连接方法如下:
cd 信号,或者dac解码后信号输入到hifi前级。
av信号通过av功放或者前级解码后前二声道输入到hifi前级
hifi前级接两后级驱动前二主箱
看电影的时候,调整hifi前级的音量数值让主声道和其他声道的声压一致即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6.8
主题: 28
帖子: 1807
注册: 2004年7月
fumac 发表于 2012-7-19 10:09
既然都齐活了为什么不接起来用?


没接起来是觉得不够好,但一时又不想扔太多米进去。觉得不够好的主要是那个AV主机。各件单体都试过效果能接受(个人欣赏水平所限),但听歌时,CD输出给AV再出来,效果一般,想请教下这里有啥好平衡方案否? 是CD单接出来接纯后级再直出到喇叭还是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15
主题: 267
帖子: 18626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jasonxu7614 发表于 2012-7-19 10:07
有的,忘了列出来。 Studio L810

Nominal Impedance 8
Frequency Response 60Hz-40kHz
Sensitivity (2.83V@1m) 88dB
Power Handling (Peak) 300
Maximum Recommended Amplifier Power 150
Power Handling (Recommended) 75
Crossover Frequencies 3500Hz, 20kHz


既然都齐活了为什么不接起来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6.8
主题: 28
帖子: 1807
注册: 2004年7月
fumac 发表于 2012-7-19 00:50
你貌似还差侧声道喇叭?


有的,忘了列出来。 JBL, Studio L810

Nominal Impedance 8
Frequency Response 60Hz-40kHz
Sensitivity (2.83V@1m) 88dB
Power Handling (Peak) 300
Maximum Recommended Amplifier Power 150
Power Handling (Recommended) 75
Crossover Frequencies 3500Hz, 20kHz 本帖最后由 jasonxu7614 于 2012-7-19 10:0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15
主题: 267
帖子: 18626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jasonxu7614 发表于 2012-7-18 16:18
有套系统在手一年了没动,请附马给点看法:

1.主箱: JBL L880:

4-Way, Dual 1600mm (6")
Frequency Response: 30Hz – 40kHz
Power Handling: 100 Watts Continuous /400 Watts Peak
Sensitivity: (2.83V/1m) 91dB
Nominal Impedance: 8 Ohms

2.低音炮: ES250PBK/230

Frequency Response: 25Hz – 150Hz  
Amplifier RMS Power: 400 Watts  
Amplifier Peak Dynamic Power: 700 Watts
Crossover Frequencies: 50Hz – 150Hz; 24dB/octave, continuously variable  

3.中置, JBL LC2-H

4-Way, Dual 160mm (6") Wall-Mount Center Speaker


你貌似还差侧声道喇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95
主题: 0
帖子: 496
注册: 2011年7月
mark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6.8
主题: 28
帖子: 1807
注册: 2004年7月
有套系统在手一年了没动,请附马给点看法:

1.主箱: JBL L880:

4-Way, Dual 1600mm (6")
Frequency Response: 30Hz – 40kHz
Power Handling: 100 Watts Continuous /400 Watts Peak
Sensitivity: (2.83V/1m) 91dB
Nominal Impedance: 8 Ohms

2.低音炮: ES250PBK/230

Frequency Response: 25Hz – 150Hz  
Amplifier RMS Power: 400 Watts  
Amplifier Peak Dynamic Power: 700 Watts
Crossover Frequencies: 50Hz – 150Hz; 24dB/octave, continuously variable  

3.中置, JBL LC2-H

4-Way, Dual 160mm (6") Wall-Mount Center Speaker
Frequency Response: 50Hz – 40kHz
Power Handling: 75 Watts Continuous / 300 Watts Peak
Sensitivity: (2.83V/1m) 92dB
Nominal Impedance: 8 Ohms

5.AV 主机 Harman/Kardon AVR265

7.1 -channel AVR
Stereo Power (FTC) 40 x 2
Multichannel Power (FTC) 40 x 5
Amplifier Type High -current ±35 amps
THD @ Impedance 0.07% @ 8 ohms
Bandwidth 20Hz - 20kHz
Bandwidth @ 1W (+0dB/–3dB) 10Hz - 130 kHz
Signal-to-Noise Ratio (IHF-A) 100dB
Power Supply Independent front & rear
...

平时多爱听流行歌曲以及民歌,还有就是看高清电影(硬盘播放)。请附马帮忙看看咋个弄法能够做到最好的平衡。本人也有纯后级(D类)可供调用,厅面积为4.5×6M.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371
主题: 7
帖子: 815
注册: 2003年5月
tweeter 发表于 2011-12-11 21:54
现场可能感受气氛更多一些吧

我个人觉得如果有一套适合自己品味的器材,在家里慢慢品味,可能是比去听音乐会更好的选择

回到味道上来

这个味道是一个很大的学问

不同的器材,有不同的音乐味道,很正常

但是,一家hifi厂商能够做到一直保持同样的音乐味道,从入门级别到最高级的旗舰,都能保持一致的味道,确实一件很难的技术

能够从入门到旗舰都保持住自己的特色的,好像只有英国的naim可以做得到

我买他的入门cd播放器,cd5i2,出来的音乐味真的很优美,很英国...

不是吹嘘哦

英国味道,指的是高音暗淡,中音优美细腻,低音不拖泥带水,略显忧郁,却活力充沛


瞬态差,高低频两端有凹陷,就是这种味道吧

追求音响PS效果,还叫hifi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15
主题: 267
帖子: 18626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up 给朋友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15
主题: 267
帖子: 18626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留芳 发表于 2012-6-4 09:34
在街头听汽车的声音是多么地难受,但在高清电影里听汽车的噪声是那么地享受。


关键的问题是:有没有故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654
主题: 84
帖子: 4697
注册: 2009年10月
如果5万以上的av(不含显示器)可以直接上。。。听音乐可以接受了。最好两套一起上,前提是有相当的功夫,可以共用音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069
主题: 56
帖子: 5458
注册: 2005年4月
在街头听汽车的声音是多么地难受,但在高清电影里听汽车的噪声是那么地享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56
主题: 44
帖子: 4775
注册: 2008年12月
发烧音响要慢慢入门,介绍刘汉盛的一篇如何搭配如何聆听的范文,共勉:

台湾音响大师刘汉盛《音响二十要》

音响第一要:音质
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许多人都把它与「音色」混淆了。什么叫作声音的品质?当您在说一双鞋子品质好的时候。您指的一定是合脚、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时不时髦。同样的,当您在说一件音响器材音质好、坏的时候,您也不是在说它的层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专指这件器材「耐不耐听」!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脚一样。一件音质很好的器材,它表现在外的就是舒服、耐听。您不必去探讨它听起来舒服、耐听的原因,那是专家们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断就行。有些器材生猛有力、速度奇快、解析力也强,但是不耐久听,那可能就是音质的问题。一件好的音响器材,其音质就应该像一副好嗓子,让人百听不腻。或许我这么说您还是认为很抽象。其实不然,我可以再举实列来说明。当您提到布料时,您会说:这块料子的质很好。当您在吃牛排时,您会说:这块牛排的肉质很好。当您在称赞一个小孩时,会说:这个孩子的资质很好。所以,当您在听一件音响器材或一件乐器时,您也会说:它的音质很美。从以上这些例子,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质」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音质高贵、很好、很美就代表着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让人听起来很舒服。我可以说音质是音响器材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将它摆在第一要。

音响第二要: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颜色。在英文里,音质(TONE QUALITY)与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但是在中文里,音质与音色经常被混用、误用。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等的说法,这就是指小提琴的音色而言。声音就像光线一样,是有颜色的,不过它并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听到的。通常,音色愈暖声音愈软;音色愈冷声音愈硬。太软或太硬当然都不是很好。有时,音色也可以用「高贵」、「美」等字眼来形容,基本上它也是天性之一。不过,就像布料一般,布质是指它的材料,布色却是指它的颜色,这其间还是有明显的界线。在音响器材评论里,音色就如同颜色一般,是指它特有的颜色。有些器材的音色偏黄、有些偏白、有些偏冷、甚至您可说它是带点忧懋的蓝。总之,音响器材就如乐器一般,几乎脱离不了愈贵音色愈美的事实。一把二百万美金的小提琴其音色可能美得有着金黄色的光泽;而一把五千台币的小提琴其音色有可能像褪了色的画。虽然每个人观点各异,但是,「美」仍然有着一个大家承认的「共识」,您不能说一个朝天鼻者是「美的化身」;同样的您不能说一件冷蓝音色的器材是美。这就是我们对音色之美的共识。

音响第三要:高、中、低各频段量感的分布与控制力
这个项目很容易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文字传达上的误解。怎么说呢?大家都会说:这对喇叭的高音太强、低音太少。这就是高、中、低频段的量感分布。问题出于如果把从20Hz到20KHz的频宽只以三段来分的话,那必然会产生「不够精确」的混淆。到底您的低音是指那里呢?多低呢?为了让形容的文字更精确,有必要把20Hz-20kHz的频宽加以细分。照美国TAS与Stereophile的分法很简单,他们把高、中、低每段再细分三小段,也就是变成「较低的中频、中频、较高的中频」分法。这种分法就像十二平均律一般,相当规律化。不过用在中国人身上就产生了一些翻译上的小问题,如「较低的中频」我们称作「中低频」还是「低中频」?那么较高的低频呢?「高低频」吗?对于中国人而言,老外这种分法恐怕行不通。因此很早以前我便参考乐器的频宽,以及管弦乐团对声音的称呼,将20Hz-20KHz的频率分为极低频、低频、中低频、中频、中高频、高频、极高频等七段。这七段的名词符合一般中国人的习惯称呼,而且易记,不会混淆。

音响第四要:音场表现
 音场到底是什么?在美国,「Sound Field」与「Sound Stage」是二个名词。「Sound Field」泛指整个声音充塞的空间;「Sound Stage」特指舞台上乐队的排列(包括宽、深、高、低)。在台湾,我们所谓的「音场」其实是指「Sound Stage」而言,因为无论是「声音的舞台」或「音台」都无法让人望文生义。至于「Sound Field」,我们早已用另外一个名词代替,那就是「空间感」。因此,当我们提到「音场的形状」时,就是指您的器材所再生的乐团排列形状。由于受到频率响应曲线分布不均匀以及喇叭指向性、房间声波反射条件的影响,有些音场是内凹形的、有些是宽度大于深度的;有些是深度大于宽度的。有些音场形状就是四四方方,没有内凹的。这种声音舞台不同形状的再生,我称为音场的形状。最好的音场形状当然要与录音时的原样符合。在此我要提出一个值得注意之处:现场演奏时的录音,其乐团的排列是宽度大于深度的;但在录音室中,往往为了音响效果,乐团的排列方式会改变,通常纵深会拉长,尤其是打击乐器会放得更远一些。如此一来,就不是我们在音乐厅中所见到的排列,挑剔的读者以及评论员们不可不察。

音响第五要: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
所谓声音的密度就像一公斤棉花与一公斤铁块一般,铁块的密度当然要大得多。因此虽然二者重量相同,不过铁块给予人的重量感就要大得多。声音密度大听起来是什么感受呢?弦乐有黏滞感、管乐厚而饱满、打击乐器敲起来都会有空气振动的感觉。所有的乐器与人声都应具有重量感。不过,大部份的音响迷都得不到很好的声音密度与重量感。这种感觉我推测与供电的充足及中频段、低频段的饱满有关。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好有什么好处呢?让乐器与人声听起来更稳更紮实更像真的。

音响第六要:透明感
透明感几乎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名词。有些器材听起来澄澈无比,有些则像蒙上一层雾般,只要是有换机经验的人一定就有这种感觉。透明感是「音响二十要」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如果透明感不佳的话,连带也会影响对其余各项的判定。最好的透明感是柔和的,听起来耳朵不会疲劳;较差的透明感像是伤眼的阳光,虽然看得清楚,但很伤神。大部份的音响器材无法达到既清楚又柔和的透明程度,而只能单单表现清楚而已。如果能够达到「清楚又柔和」,那么该件器材的价值恐怕也不低了。

音响第七要:层次感
层次感很容易了解,它是指乐器由前往后一排排的间隔能否清楚再生。以电视而言,深灰与黑能够分辨出来的话就是有层次感。音响亦然,乐团的排列不会混在一起就是有好的层次感。更甚者,我们要听到乐器与乐器之间的空间,这样才会有最好的层次感。

音响第八要:定位感
顾名思义,定位感就是将位置「定在那里」。聚焦不准定位感就差,结像力不佳定位感就不行,器材的相位失真也会导至定位的漂移;甚至空间中直接音与反射音的比例不佳(一般指高频反射太强)也会导至定位不准。举一个例子:夏天很热时,柏油路上会冒气。此时如果您走在路上,就会觉得物体的影像会飘。这就像我们音场内乐器定位会飘移的情形。如果您有散光而忘了戴眼镜,那也是定位感不好的具体表现。总之,定位感不佳可能由许多原因造成,我们不管它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要求的是乐器或人声要浮凸而清楚的「定」在那里,不该动的时候就不要动,不该乱的时候就不能乱。

音响第九要:活生感
所谓活生感可以说是暂态反应、速度感、强弱对比的另一面。它让您听起音乐来很活泼,不会死气沈沈的。这是音乐好听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好像一个卓越的指挥家能把音乐指挥得充满生气;而蹩脚的指挥往往将音乐弄得死气沈沈的。这就是音乐的活生感。

音响第十要:结像力与形体感
顾名思义,结像力就是将虚无飘渺的的音像凝结成实体的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让人声或乐器的形体展现出立体感的能力。在以前,我把它归入「形体感」中。后来我仔细思考过,认为用结像力能包容更完整的意思,所以现在将之改为结像力与形体感。结像力好的音响器材会让音像更浮凸,更具有立体感。也就是我常说的音像轮廓的阴影更清楚。
喜欢 . 2012-03-09 13:45:15 noc (欧洲杯期间旗帜鲜明支持莺歌蓝!) 音响第十一要:解析力
这个名词最容最懂,玩过相机的人都知道镜头解析力好坏的差距;看电视的人也知道自己的电视能把一片黑色的头发解析得丝毫不混就是解析力好的表现。好的音响器材,即使再细微、再复杂的东西都能清楚的表达出来,这就是解析力。其实,细节多与暗部层次清楚也是解析力产生的结果,这就好像空间感也可合并入音场来讲一样。但是解析力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细节再生与层次感。例如由前往后一排排的层次感就不是全由解析力造成的;再者,如果真的将层次感并入解析力,那就无法对单项的名词做明确的解释。因此,我在此都尽可能分开来说,读者们只要知道「音响二十要」之间彼此都有难以分割的关系就可以了。一般而言,如果细微的变化(低电平时)都能表现得很清楚,那么这件器材的解析力当然很好。既然有低电平时的解析力,那么有没有高电平时的解析力呢?当然有!在极端爆棚时能将所有东西解析得很清楚,那就是高电平的解析力。

音响第十二要:速度感与暂态反应
其实,速度感就是暂态反应的结果,也是器材上升时间与回转率的具体表现。老外通常会将这项说成是暂态反应而不说速度感。不过,台湾习惯的用语是速度感。对于老中而言,速度感要比暂态反应更容易了解。基本上,这二个名词都是指器材各项反应的快慢而言。我想,在此就不必多做解释了。

音响第十三要:强弱对比与动态对比
强弱对比也可以说是老外所说的动态对比,也就是大声与小声之间的对比。一般而言,强弱对比也可以分为「对比强大」的强弱对比与「对比极小」的强弱对比。我们常说古典音乐的动态很大就是指它最大声与最小声的对比很大;而摇滚乐虽然大声,但是它大小声的起伏并不大,所以我们说它虽然大声,但是动态对比并不大。什么是对比极小的动态对比呢?也就是强弱很接近的细微对比。这种细微的强弱对比就像水波荡漾般,远远看好像不动,近看才知道它是一直细微的在波动。强弱对比用最浅显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极大的强弱对比是拍打岩岸的海浪;极小的强弱对比就是清风吹拂下的湖水波动。

音响第十四要: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
到底乐器的线条、形体要多大才算对?到底人声要一缕如链?还是要丰润有肉?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音响迷。理想主义者认为应该按实际乐团大小比例缩小放入家中聆听室。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好了。当钢琴与小提琴在演奏奏鸣曲时,钢琴的形体不知道要超过小提琴多少倍(音量亦然)。如果在录音时不增加小提琴的音量,小提琴往往被钢琴掩没(现场音乐会往往就是如此)。所以在录音时,录音师都会刻意平衡一下小提琴的音量。再来说到整个管弦乐团与小提琴做协奏演出时,如果完全按比例缩小,那么小提琴的音应该要细小得不能再细小,而不是我们在CD上所听到的那么清楚、强劲。所以,正确的「乐器与人声大小比例」不是一味的照章缩小,而是按照合理的音乐要作大小比例。乐器如此,人声亦然。其实,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最值得注意的不是比例缩小与否的问题,而是因为频率响应曲线扭曲所造成的误解。例如您的房间在100Hz左右有严重峰值的话,定音鼓敲起来一定会特别的大、特别有劲;大提琴、低音提琴亦然。这才是真正错误的比例。所以,在评写「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时,应该特别注意频率响应曲线扭曲所造成的影响。

音响第十五要:乐器与人声的质感、空气感
「质感」这个名词相当抽象,我们常说这家俱的木头质感很好、这套真皮沙发的质感很好;或这个大理石的质感很好。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了解,所谓「质感」京是指该物体「材质的本性」。不过,我们在此说的并不是音质的那个质感,而是乐器演奏、打击接触那一刹那动作所发生的质感。因此,当我们在说:「小提琴的擦弦质感很好」,就意谓着「它录得很像小提琴」。当我们说:「钹的敲击质感很好」,也就是说「它敲起来像真的」。反过来说,当我们认为「小提琴擦弦质感不够」时说的就是「它不像真的」。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所谓质感也就是指「传真度」。雷射唱盘刚推出时,大家都觉得小提琴的声音不像,就是指它的擦弦质感不像。而「形体感」则更容易了解,当我们听单簧管吹奏时,我们说它的形体感真好,那也是「传真度」的一种。总之,质感与形体感皆是「传真与否」的代名词。至于「空气感」又是什么呢?当我们在形容拉奏、敲击键盘乐器时,我们用的是「某某乐器的质感很好」。可是,当我们在形容管乐器时,我们通常不用「质感」二字,而用「空气感」,也就是说吹气的感觉。说得更清楚些,「空气感」是指声波振动的感觉,而质感大部分是「接触」后刹那的感觉。当然,弦乐群除了拉奏时的擦弦质感外,它同时还有弦乐空气中产生的「空气感」。

音响十六要:细节再生
细节大概是泛指乐器的细节、堂音的细微再生与录音空间中所有的杂音。一件音响器材细节再生的多寡很容易经由AB Test 比较出来。为什么有些器材所再生的细节较多呢?我想这与低失真、高讯噪比、高灵敏度、解析力、透明感等都有关。细节少的器材听起来平板乏味:细节多的器材起来趣味盎然。一件优秀的音响器材,其细节的再生当然是丰富无比的。
回应 删除 举报广告 . 2012-03-09 13:46:43 noc (欧洲杯期间旗帜鲜明支持莺歌蓝!) 音响第

十七要:空间感
我常常说,如果一套音响系统(包括器材与空间)能够「使音场浮出来」,那么它一定也「可以看到」空间感。请注意,我是用「看到」而非「听到」。真正表现好的音场与空间感绝对是可以「看到」的,而非仅「听到」而已。什么是空间感?那就是录音场所的三度空间实体大小。要能够将空间感完全表现出来,绝佳的细节再生是绝对需要的,尤其是「堂音」的再生。我甚至可以说,如果听不到完整的堂音,那么「空间感」也无法完整的再生出来。什么又是「堂音」?堂音与「残响」往往又被混淆不清。大部份人误认「堂音」就是「残响」。其实,这是二种不同的东西。堂音的英文是Ambience,残响的英文是 Reverberation。Ambience原意是指周围、环境或气氛,后来被引申为音乐厅中的堂音。从「气氛」二字,我们就可了解它是指包围在我们周围的音乐细节。除了感性的意义之外,Ambience另有一个理性的解释,那是狭隘的指传入耳朵的第一次反射音。换句话说藉由第一次反射音与真接音的时间延迟,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厅空间的大小。因此,如果我们无法在软体中听到堂音的话,我们便无法「看到」空间感?「残响」在一般的解释中,当然也可以说是反射音。但是,残响有一个更严苛的时间定义,那就是指一个猝发音发生之后,声音的能量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60dB)的时间长度。换句话说,通常我们会说:「这个音乐厅的残响真丰富、真美」,而应该说残响较长较短。反过来说,我们也不应该说:「这个音乐厅的堂音太短」,而应该说:「这个音乐厅的堂音真丰富、真自然」。

音响第十八要:整体平衡性
每件音响器材都和指挥在控制乐团一样,应该求得一个整体的平衡性。这就好比一个乐团中,人人皆是独奏的高手,但是每一个人都想出锋头,不听指挥的诠释,如此一来虽然个别演奏水准高,但是乐团的整体平衡性一定很差。这样就不是一个好乐团。同理,一件音响器材的前述十七项要素都非常好,但是如果无法把这十七项要素做一个精妙的平衡,那么也一定不耐久听。此时,不管解析力再高、强弱对比再好也没有用。关于这项,我们无法用尺度去度量出来,要分辨整体平衡性就像多听音乐会才能分辨乐团好坏一般,祗有靠自己丰富的聆听经验来判断了。除此之外,整体平衡性说的还有高、中、低频段的适当量感分配。例如我们所说的低频基础要好就是其中之一。所谓低频基础就是低频段在整个音乐里造成的稳固、稳定的状态。大部份的音乐迷都希望音乐是很厚实、丰润的,而不希望高频多过中频、低频,而造成头重脚轻的情况。这种合理的高、中、低频段量感也就是我所说旳整体平衡性。整体平衡性好的器材听起来就会耐听,这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音乐性。在此顺带一句,当您在做喇叭摆位时,首先要得到的就是整体的平衡性。千万不要为了音场表现,而牺牲了雄厚的中频与低频。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的喇叭离墙太远时低频会不足,那么就应该让喇叭靠墙摆。

音响第十九要:器材个性
每件音响器材都和人一般,有着自己的个性。有些器材听起来像绅士,有些像火爆浪子;有些温柔得像淑女,有些又热情得像卡门。由于个性不同,因此,在搭配上也就必须如婚姻大事一样,慎重其事。二件火爆脾气的器材配在一起一定让您难以消受。反之,二件温吞水、慢郎中配在一起也要急死您。所以,器材个性的认知绝对是必要的。在此我必须郑重的告诉读者们,根据我长期试听音响器材的经验,我认为器材本身个性上的差异要大过各器材之间真正品质的差异。也就是说,一般读者们所认为的器材好坏往往可能是不同个性搭配下所产生的个人好恶而以,真正器材的好坏往往被个性所掩盖。因此,深入的了解器材的个性是有其绝对的必要性。如果您不了解器材个性,当然也就无法做合适的搭配。这样一来,声音要好听就难了。

音响第二十要:搭配上的推荐
这「第二十要」是特别为评论员而写的。一个负责任的音响器材评论员应该就他自己丰富的经验,向读者推荐适合的搭配组合,否则,读者枉费看了前十九要,却因自己缺乏其他器材的个性资料或搭配经验,到头来仍然不知该项被评器材到底要如何搭配周边器材。对于评论员而言,这是为德不卒。所以,当您写完十九项要素之后,一定不要忘了,为读者推荐适合的搭配组合。我再次强调,不当的器材搭配往往比器材本身的好坏影响更大。不仅是一般音响迷,就是连音响评论员也经常会因为不当的搭配而误解了器材本身的真正能力,这是很遗憾的事。其实,任何一位评论员只要听得愈多,就愈不敢为一件器做黑与白、好与坏的二极化评语。因为在这二极之间往往还存在着许多可能性。所以,听得愈少的人愈肯定二极化的答案。这就好像小孩子在看电影时最喜欢问大人:爸爸!那些是好人?那些是坏人?为了减少犯错的机会,评论员在聆听器材时一定要先做多方的搭配,然后再将自己的搭配推荐告诉读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56
主题: 44
帖子: 4775
注册: 2008年12月
介绍一对Hi-End级别的贵丰Gryphon书架箱“魔咒”:

《音响论坛》总编刘汉盛莅临胜丰群音响试听Gryphon Mojo
http://bbs_whaudio_com/thread-45262-1-1.html
本文摘自音响论坛     发表于 2012-5-3 11:00   文 /刘汉盛
    我第一次听到Gryphon Mojo喇叭,是在去年台北喜来登音响展时,当时只觉得这对小喇叭相当不错,但并未让我有惊艷之感。而第二次听Mojo是在竹北胜丰群音响店,这次的聆听却让我大为震惊。本来,我一直嫌这对喇叭的售价太贵了,但现在我改变原先的看法:如果不以体积大小论价,纯以声音表现来说,Mojo绝对值这个价钱,甚至还超过。为何我会改变原先的想法?以下的聆听过程将会告诉您答案。
    这次改在一楼小房间,竹北胜丰群音响我来过许多次,每次都在楼上二个比较大的聆听室听音乐或办活动,楼上这二间聆听室可以看出费了许多心思在音响空间的设计上,音响效果佳是有目共睹的。而楼下这间音响室比较小,大约5×4.5×3 公尺,内部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为音响而做的声学处理,可说是一个很平常的空间。
    如果从长宽尺寸来看,应该说不是一个好空间,因为长、宽、高的尺寸很容易累积中低频段的低频峰值。或许因为这个空间不起眼,所以胜丰群一直没安排我在这个小空间听器材。这次,可能是因为本文的主角Mojo体积不大,楼上二个聆听空间对它来说可能嫌太大了,所以才让它移师楼下。
    虽然将Mojo摆在这个小房间中让我做「器材外烩」,但此间代理商与胜丰群却一点都不马虎,在我到的几天前就已经不断调音、更换搭配器材与线材,最后决定采用Gryphon的Diablo综合扩大机、Scorpio CD唱盘做搭配,线材则使用VIP Reference。原来事先代理商与胜丰群已经做足功课,难怪我到之后,根本就没有做任何的调整,连喇叭摆位都没动过一吋,因为一开声,整套系统的声音表现就非常好,根本没有我调整的余地。

    喇叭越做越小,但效果却很好
    到底Mojo的声音表现有多好?让我一丝调整的余地都没有?有关声音表现还是暂且按下不表,让我先从Mojo的设计说起吧!读者们应该还记得,Gryphon的第一对喇叭就是形体跟Mojo差不多的书架型喇叭Cantata(清唱剧),接下来才是Poseiden(海神)、Trident(三叉戟,海神拿的**)以及Atlantis(亚特兰提斯岛,沈入海底的文明)。没想到Gryphon的喇叭越做越小,现在竟然推出Mojo(魔力,
魔咒)。为何会推出Mojo喇叭呢?我猜,Gryphon的老板Flemming E. Rasmussen年纪也不小了,已届退休之年,所以才返朴归真到Mojo这对小喇叭。
    Mojo的箱体虽然不大,但表面处理很精致,而且提供多种漆色与饰板,用家如果想指定外观来配合居家装潢,可以另外订购。从正面看,Mojo的宽度只有20 公分,这是为了降低高频声波绕射影响而尽量缩小了正面尺寸。如果从侧面上,就会发现Mojo的箱体※※是有内凹弧度的,这种设计与Gryphon其他喇叭相同,为的就是让高音单体与上下那二个中低音单体的发声点一致,提升相位精准度。与一般喇叭厂只是将高音单体的位置往内缩的作法相比,Gryphon的作法复杂多,成本高得多,但效果也比较好。箱体内部除了补强的支架外,还有用做阻尼的羊毛。

    采用气动式高音单体
    与以前不同的是,这次Mojo的高音单体采用气动式高音单体。虽然Gryphon并没有公布厂家,但我查过资料,看起来象是德国Mundorf的AMT(Air Motion Transformer)。气动式单体的好处在哪里?读者们早已看过论坛介绍ELAC Jet气动式高音的文章,在此我就不多说了,简单说就是发声面积大,失真低,频宽够高。为了求得最精准的相位,Mojo沿用Gryphon以前的作法,以二支6 吋丹麦订制纸盆中低音单体上下夹住高音单体,形成点音源架构。这种D'Appolito架构论坛也讲过多次,所以不再赘述。从外面看不到的是,Mojo的分音器非常讲究,每一个分音器都用人工调整,内部以铁弗龙绝缘硬线焊接,焊锡采用银锡。而分音器的电阻电容电感都是高级品,电阻采用Duelund Coherent Audio的石墨电阻,
丹麦Jensen的电容,Jensen的空气心Paper/Oil电感,另外还有德国制的低记忆性电容,可说是最好的元件都用上了。分音器采用四阶分音,分频点设在2kHz处。来到喇叭背面,除了Gryphon特制的喇叭线端子之外,还可以看到二根长长的棒子横越背板安置着,这二根也是Duelund所产的精密电阻,用来调整高频段的-0.5dB/0/+0.5dB之用,它的作用就是配合聆听空间的高频段反射量做调整,以求得最顺耳的高频表现。此外,背后还有二个低音反射孔,以柔软的黑纱盖着。
    书架型喇叭一定要有脚架,而且脚架还要讲究,否则将会影响声音表现。Gryphon当然知道脚架的重要性,干脆就为Mojo量身订做脚架,连脚架一起卖。这个脚架很扎实,外观也很漂亮,表面处理也很细,我不相信有人会拒绝这个脚架。

    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惊人
    到底Mojo在这个小空间中表现出什么样的声音?让我感到震惊?我第一个感到震惊的是这么小的喇叭,竟然能够发出那么好的声音密度与重量感,这种优异的密度与重量感甚至好过贵过它、大过它的喇叭。我是说真的,在这个小房间中,Mojo的声音密度与重量感表现真是杰出,我第一张拿出的CD是Anne Bisson那张「Blue Mind」,这是最近我最熟悉的一张软件。当第一首音乐一出,我就惊讶于人声与乐器的声音密度是那么高,重量感是那么扎实,每一个音像都好像涨满的,鼓鼓的,饱饱的,音像非常浮凸,没有一点虚软。奇怪? Mojo只是一个三个单体的书架型小喇叭而已,哪来这种饱满扎实又有密度的表现?这真让我想不通。再听一张「The Holly Cole Collection Vol 1」。这一听更让我吃惊,因为第一首的I can see clearly now 一开始就是强烈的Bass音粒,本来我预期这个小房间会有强烈的中低频峰值,Bass音粒听起来会不平衡。没想到从头听到尾,Bass音粒饱满扎实,劲到很强,质感很好,但却没有膨胀的峰值。不仅如此,该低沈时Bass也低得下去,而且低得很自然。为什么这个小房间没有听到该有的中低频、低频峰值呢?带着怀疑的眼光环顾四周,这个空间真的很普通,地上是一般的地板与地毯,天花板上是矿纤板,喇叭后墙挂着Gryphon标志,没有一点吸音装置,而且后墙里面还是空的,可以放置杂物。此外聆听位置后面是窗户,装着厚窗帘。严格说来只有二侧墙有吸音装置,可是那不是吸收低频的装置,只能吸收一些高频与中频而已。难道说,喇叭后墙里面的空间刚好成了「低频陷阱」吗?想不通。继续听下去,越听越过瘾,因为这张「The Holly Cole Collection Vol 1」中很多低频段的表现,而Mojo都表现得让人着迷。而且Holly Cole的形体非常真实,浮凸,简直就好像站在我们面前唱歌般。跟听第一张CD时一样,一切都非常鲜明,非常浮凸,非常饱满,非常有劲,但又一点都没有让人不舒服或刺耳的压迫感。感觉上,这个小空间中充满强劲的声波气流,无论是弦乐的音质或钢琴的音粒,人声,爵士套鼓等都是那么的让人喜欢。

    充足的高、中、低频段
    我第二个感到震惊的是它的整体平衡性。Mojo是一对小喇叭,只有二个6吋中低音单体,它的低频向下延伸能力肯定有限。但,实际聆听时,却一点都没有察觉到低频下段的不足。相反的,从小型爵士乐、猛爆的打击乐器、脚踩大鼓,一直到人声、钢琴、小提琴,甚至大型管弦乐,Mojo都能够发出足够的高、中、低频段,而且控制力非常好。我说真的,控制力非常好。Mojo规格上载明37Hz,就算40Hz-3dB好了,这不是什么惊人的数字,但实际听起来却可以感受到又低沈又饱满又充足的低频量感,可见Mojo真的做得扎扎实实,没有灌水。或许有些读者会认为37Hz的频宽不够看,事实上如果以聆听一般「正常」音乐而言,不必37Hz,其实50Hz的低频延伸就够了。这话怎么说呢?您知道吗,四弦Bass的最低音阶是41Hz(小数点不计),就算再加一条低音弦的五弦Bass最低音阶也只是31Hz。而大提琴最低音阶65Hz,小提琴最低音阶196Hz。脚踩大鼓大约60-100Hz,大军鼓大约40-100Hz,定音鼓最低音阶65Hz,一般约在100Hz上下。如果勉强要求30Hz以下的频率表现,自然乐器中大概就是管风琴、钢琴、Contrabass Trombone (24Hz)、Tuba Saxpnone(25Hz)与Contrassoon/Contrass Clarinet(29Hz)。就算少数乐器有那么低的音阶,作曲家也很少利用乐器的最低音阶作曲。所以,一对喇叭如果能扎扎实实的表现出50Hz的低频延伸,应该已经足够听音乐了。如果真的做到扎实的37Hz,那应该满足了。

    低失真、大动态表现
    我第三个感到震惊的是Mojo的低失真、大动态表现。当我以相当大的音量聆听包括管弦乐、歌唱、室内乐在内的音乐时,无论是人声或小提琴,鼓、管弦乐、钢琴,它们都充满能量与劲道。但很奇怪的是,这么大的音量,这么大的动态范围,我所听到的却仍然是甜美的声音,没有刺耳,没有侵略性。我相信这是因为Mojo所用的气动式高音单体与那二个6 吋中低音单体的失真很低所致。甚至当我用Accuphase第三张测试片的17 轨爵士套鼓演奏来测试时,大音量下Mojo也显得气定神闲,一点都不窘迫。另外当我听Nils Lofgren那张「Acoustic Live」时,钢弦吉他的清亮爽脆有如千万道金黄阳光般充满整个空间,人声也很粗犷,劲道也很强。但是无论怎么大声听,就是甜就是爽,没有刺耳。我第四个让我感到震惊的是层次感、定位感、解析力竟然是那么的好。当我听Philips那张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的管弦乐录音时,无论是布鲁赫的小提琴协奏曲、葛利格的「皮尔金组曲」,或Anton Reicha的「为法国号与弦乐四重奏而写的五重奏」时,Mojo所表现出来的层次感、定位感、解析力竟然都那么好,没有一点模糊,没有一点混乱,没有一点飘移。在这么小的空间中、这么近的距离,我感觉好像是在录音室控制台前听音乐般那么清晰。

    音乐感染力强,听什么都好听
    我第五个感到震惊的是Mojo的音乐感染力非常强。什么是「音乐感染力」?就是很容易让人融入音乐中,觉得无论播放什么音乐都好听。其实不仅只有我感受到这种音乐感染力,我相信在场的胜丰群与代理商人员也一定都感受到了。为什么?因为我每播放一张CD,他们就过来以手机拍CD封面,抄编号。这种播放什么音乐都好听的现象是否就是Mojo的「魔力」呢?请注意,「魔力」与「魅力」是不同的,前者比后者更深层,更难理解。我六个感到震惊的是乐器与人声的形体很饱满,很庞大,很凝聚,这种特质简直比大喇叭还要好。奇怪的是,我记得第一次在音响展听Mojo时,并没有感受到这些特质。而且,这次的搭配也不是Gryphon的顶级产品,只是综合扩大机与新推出的Scorpio而已,但怎么无论我听哪张CD,乐器与人声的形体都那么的饱满,那么的庞大?老实说,如果小喇叭就能听到这么饱满庞大的乐器与人声形体,根本就不必买大喇叭了。难道这真的是Mojo的实力吗?或者是跟这个房间巧妙搭配所致?总之,闭上眼睛,您绝对不会认为这是像Mojo这么小的喇叭所发出的音乐规模。我第七个感到震惊的是音乐活生感非常好,而且劲道十足、中气时十足、演奏力度变化清楚。无论是听「Homage」、「Ilya Gringolts Paganini」的小提琴,或Anne Bission的「Blue Mind」、Holly Cole或Idle Biret的「钢琴与弦乐的四重奏」,不管是独奏、合奏、歌唱,Mojo都表现出活生生的弹跳特性,一切都那么有精神,一切都充满劲道,一切都那么灵动,没有死板,没有呆滞。

    充满魔力的喇叭
老实说,执笔至此,我都还在怀疑Gryphon Mojo在那么小的空间中怎么能够表现出让我不断感到震惊的声音?如果纯以当天聆乐的满足感来说,我必须承认胜过许多比Mojo更贵的喇叭,也胜过许多更大的空间所听到的音乐。在惊讶Mojo卓越性能的同时,我也不排除这是器材、空间都搭配得天衣无缝所致。难道,这真的是它的「魔力」吗?假若Gryphon Mojo在大部分小空间中都能表现出当天我在胜丰群音响所听到的高超音响效果,我认为它真的不贵!
——————————————————————————————————————
Mojo Speaker System Performance:

Frequency Response: 37 Hz ?40,000 Hz, Room dependent
Crossover Frequency: 2000 Hz, 4th order
Sensitivity: 89 dB/2.8V
Nominal Impedance: 4 Ohm
Power Handling: 200 Watts
Dimensions (WxDxH): 20 x 42 x 52 cm
Shipping Weight: 22.5 kg. (one speaker), 17.7 kg (stand)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56
主题: 44
帖子: 4775
注册: 2008年12月
真正烧音响是Hi-End。
路漫漫无尽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385
主题: 52
帖子: 3368
注册: 2005年9月
dogged 发表于 2012-5-29 08:33
我纯粹是瞎烧。门槛都没碰到。目前也只是漫步者M2,索尼小耳塞的阶段。有条件的话,自然是想烧一下。这条件包括:不是木耳、听音室、器材资金。是不是木耳,现在不清楚,那个听力测试我好像只能到12(用漫步者的小音箱);听音室,目前这房子是不可能的;器材,也不会投入很多(目前总预算想在1.5w以内)。
驸马的理念我很赞。我弄相机就类似这个心态。从你的发言来看,你好像也是这个心态。简单说,想烧的话,宁缺毋滥;不想烧的话,便宜的对付;尽量避免中间地带。
相机,品牌较小,而且比较直观。音响方面,水比较深。最近翻帖子,收获到的观点就是,像我这种不加处理而且还很可能有冰箱放在那的小房子,AV是不需要烧了,所以觉得两三千的5.1环绕可以解决看电影的问题。起初在家电论坛看到一位兄弟的帖子,用的是雅马哈95套+功放+几百元的重低音,总价大致7k吧(如果没记错的话)。现在看来,我就不会选这种了。
但2.0这方面就没看懂。尤其是2.0有源+3.1+功放的拼凑。我还得仔细看看。好在时间不紧。我估计9月才会开始装修,装修时只需要确定埋线即可。

初烧阶段好奇心强烈,蠢蠢欲动,老烧们应该都是经历过的,这个阶段都是主动吸毒,早年么买各种杂志、天书,如※※上各种论坛,其实吸内容都差不多,还是天花乱坠的枪文、广告贴为主~
这个时候初烧往往出手一套“性价比高”的器材,有些人可能就此解毒,不再烧器材,专心听音去了;有些人则越听越不过瘾,加大预算,开始折腾高价器材;米少、动手能力强的则开始摩机,DIY土炮;此后酸甜苦辣不一,但都有各自玩法~
本人初烧时比较幸运,三个舅舅都跟音响有关。第一位自学成才,精通各种电器基础原理,擅长打造土炮,但声、音完全不懂,喜欢将均衡器调成两端高、中间平,高音极亮、低音极重,常人根本无法接受,他本人则十分得意~ 第二位舅舅是下海商人,当年杭州武林门电器市场里的店面象模象样,主营“丹麦香武士”,并备有各种“发烧试音碟”,骗倒了不少人~ 第三位舅舅当年在剧院工作,并兼调音师,看我中毒不可自拔,就赠我一副森海赛尔HD600,当时激动地不行,并省吃俭用为其配了一台耳放,在工作之前,这套耳机系统就是本人的主力听音系统,也是我的参考系统,对我以后的听音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慢慢器材发烧路之音响篇----之二 :AV还是HIFI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