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富士X1pro 算不算旁轴?感觉对徕卡危险很大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5748 回帖:11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17
主题: 3
帖子: 165
注册: 2012年2月
膘客老王 发表于 2012-5-8 23:00
这位大爷,富士那个烂感光元件自己都没脸用了,你还有脸在这说?


富士那个dpreview的评测都出来了 我从没见过画质这么让人失望的机器
还敢卖10000,就算卖5000,我都毫不犹豫选n5

如果leica下一步和富士合作,坚决不会买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84
主题: 378
帖子: 9298
注册: 2008年6月
神镜的幸福生活 发表于 2012-5-8 11:29
旁轴本身被单反淘汰就是因为旁轴取景的天然劣势,现在富士利用光学和EVF结合。就是在旁轴最虚弱的地方捅了一刀。如果成功的话,我看连单反都会感到威胁

sergei 发表于 2012-5-8 12:00
取景器再好,不能消除过大的快门时滞,还是很难抓住瞬间。

理解不了和单反相比、和旁轴比,怎么会有快门时滞?
哪有快门时滞。不过是对焦慢罢了。 本帖最后由 苏特米尔 于 2012-5-9 01:2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92
主题: 8
帖子: 284
注册: 2010年9月
种菜僧 发表于 2012-5-5 22:35
徕卡是相机界的LV,Y不是靠技术取胜的,就是一个装13的工具,富士哪威胁得到它。富士有成为第二个佳能的潜质,毕竟的几十年的胶片 大厂,在相机的核心技术,色彩表现他说天下第二,没人必说天下第一,原来第一的柯达已死。富士在相机的技术水平应该是超过尼康的,单是自己会做芯片这项是让小尼惭愧,还有色彩表现让只会死锐,还有拍人像的蜡像感几年了都没解决,基本功都没炼好啊,就是刷数据的,呵呵。


这位大爷,富士那个烂感光元件自己都没脸用了,你还有脸在这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92
主题: 8
帖子: 284
注册: 2010年9月


换成全副CCD,改成M口,估计会对M9销量有点影响,不过会促进M镜销售,哈哈哈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59
主题: 18
帖子: 543
注册: 2011年11月
危险就危险喽,来卡又不是我家的,他们要是倒闭了就更妙了 本帖最后由 飞猪迎春到 于 2012-5-8 13:2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956
主题: 17
帖子: 2193
注册: 2011年8月
一个摄影中烧问在他边上的人:
“你用的是哪家的机器啊?”

使用富士的回答:“这个可是能媲美全幅数码画质,直出JPG无敌的旁轴造型微单富士xpro1哦”

使用徕卡or蔡司的回答:“徕卡(蔡司)”

开个玩笑


本帖最后由 红茶白兰地 于 2012-5-8 13:0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kmp
泡菜
泡网分: 1.149
主题: 8
帖子: 1354
注册: 2012年3月
种菜僧 发表于 2012-5-5 22:35
徕卡是相机界的LV,Y不是靠技术取胜的,就是一个装13的工具,富士哪威胁得到它。富士有成为第二个佳能的潜质,毕竟的几十年的胶片 大厂,在相机的核心技术,色彩表现他说天下第二,没人必说天下第一,原来第一的柯达已死。富士在相机的技术水平应该是超过尼康的,单是自己会做芯片这项是让小尼惭愧,还有色彩表现让只会死锐,还有拍人像的蜡像感几年了都没解决,基本功都没炼好啊,就是刷数据的,呵呵。


高估了富士 低估了徕卡

他的所谓色彩的优势不是一天两天了 结果呢?

芯片?他现在自己都不用自己的感光芯片了(只能玩玩低通滤镜排列) Super CCD已经后继乏力了

另外 徕卡才不是相机界的LV

伦家是相机界的Herme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3
主题: 46
帖子: 1483
注册: 2008年2月
神镜的幸福生活 发表于 2012-5-8 11:29
旁轴本身被单反淘汰就是因为旁轴取景的天然劣势,现在富士利用光学和EVF结合。就是在旁轴最虚弱的地方捅了一刀。如果成功的话,我看连单反都会感到威胁
取景器再好,不能消除过大的快门时滞,还是很难抓住瞬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kmp
泡菜
泡网分: 1.149
主题: 8
帖子: 1354
注册: 2012年3月
神镜的幸福生活 发表于 2012-5-8 11:29
旁轴本身被单反淘汰就是因为旁轴取景的天然劣势,现在富士利用光学和EVF结合。就是在旁轴最虚弱的地方捅了一刀。如果成功的话,我看连单反都会感到威胁


楼主想当然了 单反也许还受点威胁

徕卡受威胁? 它本来就不到1%的市场份额 谁威胁谁呢 ----再说 富士还不一定在乎这块小蛋糕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1.165
主题: 93
帖子: 1268
注册: 2008年9月
旁轴本身被单反淘汰就是因为旁轴取景的天然劣势,现在富士利用光学和EVF结合。就是在旁轴最虚弱的地方捅了一刀。如果成功的话,我看连单反都会感到威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3
主题: 46
帖子: 1483
注册: 2008年2月
因为联动对焦旁轴的造价较高,效果取决于精度,性价比低,所以消费类数码相机一般不会采用,别指望能和徕卡数码比了。富士的改良是:光学取景(消除了LCD或LCD投影取景的延迟),取景器贴脸使用有助于稳定,但没法解决的是对焦系统与感光系统共用一块CMOS导致需要清零的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4.204
主题: 38
帖子: 15310
注册: 2003年12月
satyru 发表于 2012-5-7 14:16
不过视差混合取景器在光学状态下依然解决的不好,我很希望采用传统旁轴毛玻璃取景框联动对焦的做法,这样相机的前脸也能更美观,一个一个窗口还是太少了,两个框才是经典的


那就真跟徕卡差不多一个价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4.204
主题: 38
帖子: 15310
注册: 2003年12月
易水铖 发表于 2012-5-7 14:31
同感,本来觉得挺好的,抱有很大的期许

器材展的时候拿在手里把玩了几次,放弃了,手感不好,质感不行


MF的时候那个电传手动对焦,我拧了半天取景器里的标尺竟然只动了一点点
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在菜单里把这个灵敏度设高一点,反正现场是非常的不爽

另外那个取景器不知道是不是以前看网上评价太高了让我期望过高
反正不管是光学还是EVF取景,都觉得非常难受。。。

总之是彻底放弃了,玩转接我有NEX呢,玩旁轴我有徕卡M,“干活”我有D700,足够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3
主题: 46
帖子: 1483
注册: 2008年2月
没啥可多比较的,一句话,用CMOS对焦的抓拍能力不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956
主题: 17
帖子: 2193
注册: 2011年8月
巧克力 发表于 2012-5-7 14:41
所有的人都会说徕卡镜头如何顶级如何好,从数码照片上很难看出徕卡镜头比其它专业镜头的优势在哪里。
但徕卡镜头的价格是奢侈品的价格了。而且还不能自动对焦。在很多方面我更喜欢富士的产品。


这位资深,如果要自动头的话,有徕卡s系统在。

徕卡价格是奢侈品,这点确凿无比。

至于镜头素质,如果阈值低的话,福伦达的手动头也完全可以胜任,这个是比较主观的话题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37
主题: 38
帖子: 1092
注册: 2002年4月
ipod酷男 发表于 2012-5-5 14:03
LZ有个误区,徕卡的最大优势不是机身,是镜头,大家津津乐道的主要是徕卡镜头,虽然富士给广播级摄象机提供过镜头,但在平面摄影领域似乎还形成不了对徕卡甚至蔡司的威胁


所有的人都会说徕卡镜头如何顶级如何好,从数码照片上很难看出徕卡镜头比其它专业镜头的优势在哪里。
但徕卡镜头的价格是奢侈品的价格了。而且还不能自动对焦。在很多方面我更喜欢富士的产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3.672
主题: 12
帖子: 4427
注册: 2010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GFX 50R
Hasselblad 500C/M
★ LEICA M4
ehandy 发表于 2012-5-6 21:15
之前非常看好XP-1,主要是复古的外观和很不错的画质
于是在P&E上着重试用了一下,反而挺失望的
最接收不了的是操控的感觉太不直接了,具体说就是AF速度仍然偏慢,MF感觉太差
另外还有一点不是非常重要的,手感过于轻飘了,金属没有摸出金属的感觉和味道来,有点讽刺
所以还是放弃了

以后就用D700+M2了,还是喜欢这种直接的人机交互感觉


同感,本来觉得挺好的,抱有很大的期许

器材展的时候拿在手里把玩了几次,放弃了,手感不好,质感不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3
主题: 46
帖子: 1483
注册: 2008年2月
神镜的幸福生活 发表于 2012-5-5 12:42
除了不是全副,但徕卡当年M8也是APS画幅的,还能自动对焦,取景自动切换,从技术上完全超越徕卡,弥补了旁轴的致命缺陷,而且法兰距离短,转接自由,甚至单反头也能转接。不仅对徕卡威胁非常大,而且已经开始威胁单反了。

各位有兴趣吗?
关键不是联动旁轴啊,和目前所有DC或单电一样,用底片CMOS对焦,也就有个软肋:CMOS对焦后需要清零才能曝光导致快门延迟,所以即使是自动对焦也不适合抓拍,而徕卡是联动旁轴,虽然手动对焦要求技术,但至少有即时抓拍的可能性。相比之下,单反的抓拍优势在于对焦系统是独立的CCD,位于反光板下方,与底片CMOS无关,不需要在快门启动前清零。 本帖最后由 sergei 于 2012-5-7 14:2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05
主题: 12
帖子: 459
注册: 2011年8月
satyru 发表于 2012-5-7 14:05
那个混合取景器还真是解决了视差、微距和长焦的问题,当需要这些的时候,切换过来就可以。
很多年我自己都在YY旁轴数码化,在富士这个取景器出现之前,想不出任何的比G2好的办法,但是富士想出来了。
即使是现在,我也想不出比这个混合取景器更适合旁轴的方法。
我对富士的不满是产品的外观和做工差,虽然它已经比大多数数码单反都好。


并没有感觉比单反好 速度比单反慢太多,基本上 从你想拍到机器拍下 这个时差 是拍拍人文纪实类或者单纯扫街玩玩的不能接受的。  虽然是旁轴的外形,但是基本旁轴在摄影方面的优点它完全没明白。 说白了就是外形整的像些旁轴经典相机,骗骗人,拿来装一下的玩艺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34
主题: 16
帖子: 1584
注册: 2008年2月
不过视差混合取景器在光学状态下依然解决的不好,我很希望采用传统旁轴毛玻璃取景框联动对焦的做法,这样相机的前脸也能更美观,一个一个窗口还是太少了,两个框才是经典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34
主题: 16
帖子: 1584
注册: 2008年2月
那个混合取景器还真是解决了视差、微距和长焦的问题,当需要这些的时候,切换过来就可以。
很多年我自己都在YY旁轴数码化,在富士这个取景器出现之前,想不出任何的比G2好的办法,但是富士想出来了。
即使是现在,我也想不出比这个混合取景器更适合旁轴的方法。
我对富士的不满是产品的外观和做工差,虽然它已经比大多数数码单反都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956
主题: 17
帖子: 2193
注册: 2011年8月
anaivanovic 发表于 2012-5-7 13:16
请问富士色彩好在哪?数码的色彩 我觉得canon,leica和epson做得最好。那个富士,从直出看我实在看不出色彩哪里突出了,数码dc味不是一般浓。其它方面画质简直就是让我失望透顶。个人感觉。


富士xpro1这个颜色不能说是胶片味,因为还是差很多。
但是偏蓝绿的反转模式还是比较讨好眼球。
其中的负片模式还是不错的。

当然,和其他机器的比较,我也写了数码单反,微单,没有直接把徕卡和epson放进去。
至于佳能的发色,只是我个人的感觉而已,更加适合用来后期而不是直出。如果是后期的话,各家都不会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7
主题: 3
帖子: 165
注册: 2012年2月
红茶白兰地 发表于 2012-5-7 12:09
强词夺理。

长焦,微距,自动对焦,微单早就克服了。

OVF视差富士能克服?滑天下之大稽。
若要指EVF,最早的应该是m43。

富士xpro1提供的就是一个混合取景以及cmos滤镜重新排列的组合方案而已。
前者现在也就是给部分爱装B的人用,OVF实用性根本不够,EVF比不过SONY。
后者倒是在色彩方面和目前为止的主流数码单反以及微单等拉开了差距。

可以去留意富士今后的产品,但是对现在的产品来说,有些人捧得太高了。


请问富士色彩好在哪?数码的色彩 我觉得canon,leica和epson做得最好。那个富士,从直出看我实在看不出色彩哪里突出了,数码dc味不是一般浓。其它方面画质简直就是让我失望透顶。个人感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56
主题: 1
帖子: 54
注册: 2012年2月
红茶白兰地 发表于 2012-5-5 15:45
富粉,记得别把名字写错了,是  X-pro1。

价格降下来就有兴趣,不降提不起来~~


同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956
主题: 17
帖子: 2193
注册: 2011年8月
satyru 发表于 2012-5-7 10:59
产品如何不评价,但方向是对的,光学+电子混合取景,AF对焦
旁轴在市场上输给了单反,败在长焦、微距、视差和自动对焦上,富士的方案客服了这些缺点,这是正确的发展道路
其实徕卡、蔡司、福伦达应该借鉴一下富士的方案了。


强词夺理。

长焦,微距,自动对焦,微单早就克服了。

OVF视差富士能克服?滑天下之大稽。
若要指EVF,最早的应该是m43。

富士xpro1提供的就是一个混合取景以及cmos滤镜重新排列的组合方案而已。
前者现在也就是给部分爱装B的人用,OVF实用性根本不够,EVF比不过SONY。
后者倒是在色彩方面和目前为止的主流数码单反以及微单等拉开了差距。

可以去留意富士今后的产品,但是对现在的产品来说,有些人捧得太高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34
主题: 16
帖子: 1584
注册: 2008年2月
产品如何不评价,但方向是对的,光学+电子混合取景,AF对焦
旁轴在市场上输给了单反,败在长焦、微距、视差和自动对焦上,富士的方案客服了这些缺点,这是正确的发展道路
其实徕卡、蔡司、福伦达应该借鉴一下富士的方案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93
主题: 20
帖子: 912
注册: 2011年2月
定位不一样。没有影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RX2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14
主题: 18
帖子: 19226
注册: 2003年4月
神镜的幸福生活 发表于 2012-5-5 12:42
除了不是全副,但徕卡当年M8也是APS画幅的,还能自动对焦,取景自动切换,从技术上完全超越徕卡,弥补了旁轴的致命缺陷,而且法兰距离短,转接自由,甚至单反头也能转接。不仅对徕卡威胁非常大,而且已经开始威胁单反了。

各位有兴趣吗?

那充其量就是蔡司的G2,徕卡M6还是徕卡M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65
主题: 9
帖子: 234
注册: 2004年3月
X-pro1貌似旁轴,但的确不是旁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1.839
主题: 15
帖子: 1263
注册: 2002年7月
X1xpro不是旁轴,是单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富士X1pro 算不算旁轴?感觉对徕卡危险很大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