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行摄梨园·百戏人生】—— 中国戏曲高清摄影俱乐部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71652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438
主题: 1
帖子: 15978
注册: 2012年2月
2012.6.15文化下乡重庆巫山县两坪乡,演出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438
主题: 1
帖子: 15978
注册: 2012年2月
2012.6.15文化下乡重庆巫山县两坪乡,演出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438
主题: 1
帖子: 15978
注册: 2012年2月
2012.6.15文化下乡重庆巫山县两坪乡,观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438
主题: 1
帖子: 15978
注册: 2012年2月
2012.6.15文化下乡重庆巫山县两坪乡,演员在烈日的炽烤下等待上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438
主题: 1
帖子: 15978
注册: 2012年2月
2012.6.15文化下乡重庆巫山县两坪乡,演出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65
主题: 3
帖子: 4062
注册: 2012年3月
置顶第一张艳惊四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鸾袄青红 发表于 2012-6-23 14:32
2012.6.15文化下乡重庆巫山县两坪乡,演出中。


滚灯哇?很有乡土气息的灯戏,看过好多个人演的,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鸾袄青红 发表于 2012-6-23 14:28
2012.6.15文化下乡重庆巫山县两坪乡,观众。


看戏的人硬是不少哦,我最早也是在我们乡上接受看川剧的教育的,现在县上都难得看到了,唉,传统文化衰败了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鸾袄青红 发表于 2012-6-23 14:07
2012.6.14文化下乡重庆巫山县官渡镇,一群孩子围着舞台前观看演出。


这样的演出对孩子们来说真是太好了,让他们看到另外一个世界,接受到传统文化的薰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江湖故人 发表于 2012-6-23 15:29
置顶第一张艳惊四座!


谢江湖兄顶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昆曲《寿荣华·夜巡》,王锋饰卞九州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昆曲《寿荣华·夜巡》,王锋饰卞九州.0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昆曲《寿荣华·夜巡》,王锋饰卞九州.0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昆曲《寿荣华·夜巡》,王锋饰卞九州.0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昆曲《寿荣华·夜巡》,王锋饰卞九州.0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65
主题: 3
帖子: 4062
注册: 2012年3月
此帖太精彩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438
主题: 1
帖子: 15978
注册: 2012年2月
oh6666 发表于 2012-6-23 23:19
滚灯哇?很有乡土气息的灯戏,看过好多个人演的,哈
是《滚灯》,此戏的表演性很强,适合下乡演出,演员演这个戏很辛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438
主题: 1
帖子: 15978
注册: 2012年2月
oh6666 发表于 2012-6-23 23:20
看戏的人硬是不少哦,我最早也是在我们乡上接受看川剧的教育的,现在县上都难得看到了,唉,传统文化衰败了哦
现在文化下乡演出都是※※买单,院团每演一场※※补贴一场,在重庆每年各院团都有文化下乡演出场次额度,年初和年中是下乡演出高峰,可能这个时段是农闲的原故吧,有时到一个场人多得转都转不开,下乡剧目选的通俗易懂,农民伯伯看了也笑呵呵的,孩子是下乡演出受益较深的群体,演出队化妆、演出都在现场,对孩子绝对是耳濡目染。巫山演出太累了,场镇之间的距离远,每日两个乡镇,且全是大山,有一天座了近十小时的车程,早6点半出县城,晚11点多回县城,回住地还要整理照片给四川新闻网,基本一晚只睡到三小时,不过下乡演出可拍到很多城市难得一见的画面,我是击乐和摄影同时进行,像《柜中缘》这些戏有锣鼓打的就无法拍了,《滚灯》《拜新年》这些戏都是小打锣鼓,锣钵可代打,这时就可拍些画面,基本是跑步穿插式的拍摄,打锣鼓时就开始观察那些观众有捕捉的瞬间,手一空就对准他们,累是累点,很有乐趣,相信这些画面在今后的若干岁月之后会变得很珍贵。 本帖最后由 鸾袄青红 于 2012-6-24 10:4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江湖故人 发表于 2012-6-24 08:53
此帖太精彩了!

谢老兄鼓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鸾袄青红 发表于 2012-6-24 10:13
是《滚灯》,此戏的表演性很强,适合下乡演出,演员演这个戏很辛苦。


感觉灯戏其实和二人转比较类似,都是较俗的戏曲种类,比较贴近下层百姓的生活情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鸾袄青红 发表于 2012-6-24 10:35
现在文化下乡演出都是※※买单,院团每演一场※※补贴一场,在重庆每年各院团都有文化下乡演出场次额度,年初和年中是下乡演出高峰,可能这个时段是农闲的原故吧,有时到一个场人多得转都转不开,下乡剧目选的通俗易懂,农民伯伯看了也笑呵呵的,孩子是下乡演出受益较深的群体,演出队化妆、演出都在现场,对孩子绝对是耳濡目染。巫山演出太累了,场镇之间的距离远,每日两个乡镇,且全是大山,有一天座了近十小时的车程,早6点半出县城,晚11点多回县城,回住地还要整理照片给四川新闻网,基本一晚只睡到三小时,不过下乡演出可拍到很多城市难得一见的画面,我是击乐和摄影同时进行,像《柜中缘》这些戏有锣鼓打的就无法拍了,《滚灯》《拜新年》这些戏都是小打锣鼓,锣钵可代打,这时就可拍些画面,基本是跑步穿插式的拍摄,打锣鼓时就开始观察那些观众有捕捉的瞬间,手一空就对准他们,累是累点,很有乐趣,相信这些画面在今后的若干岁月之后会变得很珍贵。


※※为文化下乡埋单个人是很支持的,应该说多方共赢,※※有政绩有口碑,百姓丰富了文化生活,剧团的经营也有一定支撑。只是邓哥你们在重庆比较辛苦,这样的行程也期待能有机会与你们同行。现在你是击乐摄影二重奏,在戏曲艺术界,也是一枝奇葩了,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438
主题: 1
帖子: 15978
注册: 2012年2月
oh6666 发表于 2012-6-25 14:23
感觉灯戏其实和二人转比较类似,都是较俗的戏曲种类,比较贴近下层百姓的生活情趣
川剧灯戏和二人转还是有些区别,二人转一般二人表演唱,灯戏则可多人演唱。川剧五种声腔中,灯戏是唯一的本土腔,源于四川农村,也是农村庆贺丰收的一种仪式——“秧苗戏”,初期的灯戏并无固定的专业戏班,演员都是爱好娱乐的农民。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业余的灯戏班则自由组合,在坝坝演唱,坝※※插一根被称为“火树银花”的灯杆,上挂红灯,称为“天灯”,如在屋内演出则称“地灯”或“堂灯”,因在灯下演出,故名灯戏。早期的灯戏班一般十来人开班唱戏,其中软、硬场面四人(“软场面”指乐队的弦乐或唢呐,硬场面指“锣鼓匠”),演员五、六人不等。灯戏中的角色一般二至三人,多则四、五人,唱多讲白少,载歌载舞,演员全是男性,以小丑、花旦为主,演出内容大都反映民间生活、乡土风情的喜剧、闹剧。以前的灯戏伴奏乐器用二胡、胖筒筒、唢呐等,现在的伴奏形式则大大改进,一般民乐器都可作伴奏,击乐用锣和盆鼓,敲出咚咚之声,唱词基本四句一组,演员唱一句,乐队奏一句,有时加帮腔,一唱一合,交相成趣。川剧其它四腔都来源于别的地方,高腔源于江西“弋阳腔”。昆腔源于江、浙地区的“昆山腔,基本和昆曲旋律一样,只是用四川方言演唱。胡琴吸收了湖北汉调、安徽徽调、陕西汉二黄。弹戏源自”乱弹“和“梆子腔”,因以梆子作敲打,盖板子作主要伴奏而得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438
主题: 1
帖子: 15978
注册: 2012年2月
oh6666 发表于 2012-6-25 14:26
※※为文化下乡埋单个人是很支持的,应该说多方共赢,※※有政绩有口碑,百姓丰富了文化生活,剧团的经营也有一定支撑。只是邓哥你们在重庆比较辛苦,这样的行程也期待能有机会与你们同行。现在你是击乐摄影二重奏,在戏曲艺术界,也是一枝奇葩了,哈哈
哈哈,老弟有这个雅兴可以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休息颈椎,继续扒老片。昆曲《寿荣华·夜巡》剧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昆曲《寿荣华·夜巡》剧照0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昆曲《寿荣华·夜巡》剧照0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昆曲《寿荣华·夜巡》剧照0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昆曲《寿荣华·夜巡》剧照0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昆曲《寿荣华·夜巡》剧照0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0.486
主题: 125
帖子: 69299
注册: 2009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昆曲《寿荣华·夜巡》剧照0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行摄梨园·百戏人生】—— 中国戏曲高清摄影俱乐部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