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晚期浪漫才是精华之精华巅峰之巅峰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比如斯克里亚宾、策姆林斯基。这话题说起来有点复杂以至于严重超出了我的认知范畴。古典音乐发展到浪漫主义时期,变得精彩万分目不暇接大腕儿一个接一个出现。但唯有到了十九世纪末的最后几年,跨入二十世纪大门之前,浪漫主义才结出最完美最成熟的硕果。当然丰收意味终结,巅峰意味截止。惟其如此,浪漫主义晚期不可不听,否则就错过了最美的硕果。斯克里亚宾第一交响乐,策姆林斯基的所有交响乐,勋伯格蜕变前写的《古雷之歌》,普菲茨纳的《帕莱斯特里纳》,都是人一生中不能不尝一尝的硕果。当然马勒我们已经说了无数次,理查施特劳斯也说了无数次。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有好多杰出大腕儿,风格个性五彩缤纷,所以对每个人该归入哪个阵营好像很难说得准。比如我就说不清西贝柳斯和埃尔加。浪漫派是肯定的。但是是否属于晚期浪漫派,我不敢说,也懒得查维基和百度。好像这二位不算晚期浪漫。因为他们比较规矩。我手头有七张策姆林斯基的管弦乐CD,曲目有不少重叠,因为策姆林斯基不是多产作曲家。这七张碟张张都是我的宝贝。DECCA,CHANDOS各两张,EMI三张。每部曲子就像一部电影。斯克里亚宾也不是多产作曲家,只留下四部交响乐。他的CD我也只有两张,其实就是一套菲利普DUO系列的廉价小双张而已。虽然少,却是精品哟。DUO系列出版了好多年,数量也多,也容易买。如果耐心搜寻,也许不难找到。一旦发现,谁还没有的,一定要收下。反正也不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2393 回帖:39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4.295
主题: 23
帖子: 3204
注册: 2000年7月
jdai 发表于 2012-7-8 02:16
前几天意外发现我手头还有一套《指环》。克纳佩茨布什1956年的拜鲁伊特现场。惊喜。好像摔了一跤捡了个大钱包。好像是去年买的。买回来竟然就忘了。健忘症是老年痴呆的前兆吗?再前几天又发现我手头还有一套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5张碟,够全面的。再次惊喜。又好像是白得的一样。哈哈。仔细听了两遍。忽然感觉跟格拉祖诺夫很像。不少段落,如果有人说是格拉祖诺夫写的,估计我会信。当然这两人都是同时代大腕,谈不上谁抄谁。互相启发影响吧。同一国家同一时代作曲家,彼此相像是很常见的。好比美国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和约翰亚当斯,某些曲子也彼此相像。我觉得这是一个听音乐的捷径。把同时代同国家的作曲家尽可能都找来听一遍,就知道那国的风格了。

格拉祖诺夫续写的柴三钢协后两个乐章,不告诉我还真能当柴的原作听呢,正经好,强烈建议一听。
我倒是对卡拉丝感觉不强烈,只有零星的十几张。
最近在搜集克伦佩勒,他的德奥风格太正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前几天意外发现我手头还有一套《指环》。克纳佩茨布什1956年的拜鲁伊特现场。惊喜。好像摔了一跤捡了个大钱包。好像是去年买的。买回来竟然就忘了。健忘症是老年痴呆的前兆吗?再前几天又发现我手头还有一套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5张碟,够全面的。再次惊喜。又好像是白得的一样。哈哈。仔细听了两遍。忽然感觉跟格拉祖诺夫很像。不少段落,如果有人说是格拉祖诺夫写的,估计我会信。当然这两人都是同时代大腕,谈不上谁抄谁。互相启发影响吧。同一国家同一时代作曲家,彼此相像是很常见的。好比美国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和约翰亚当斯,某些曲子也彼此相像。我觉得这是一个听音乐的捷径。把同时代同国家的作曲家尽可能都找来听一遍,就知道那国的风格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jjyfoot 发表于 2012-7-8 00:09
卡的片子原来零星有近百张。
前些日子又收了卡60s的82张套,还有EMI的全集两个大包。都很好


佩服加羡慕。我现在手头偏紧,不敢随便买唱片了。经济不好哟。换了过去,一定大手笔,买个大包回来。我对唱片店两个大包很眼馋。一个卡拉扬,一个卡拉斯。以前对卡拉扬有成见,因为对他的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太熟悉,已经腻味。加上古典音乐圈从90年代开始对卡拉扬全面倒戈拨乱反正,也对我的审美取向有影响。觉得不屑卡拉扬才是与时俱进。近年让我彻底对卡拉扬抛却成见的是两张碟,一张是他指挥的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一张是他指挥的门德尔松《第二交响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4.295
主题: 23
帖子: 3204
注册: 2000年7月
jdai 发表于 2012-7-3 00:25
老兄的邮箱还挺有料嘛。可怜我已经若干年没人往我邮箱里发乐评文章了。···这篇文章推荐的几个马勒第九交录音,我只听过阿巴多和拉特尔以及MTT三个版本。我现在有六套马勒交响乐全集呢。···文章我也没耐心细读,所以就不“点评”了。马勒反正是样样都好听。没说的。···看了这文章的强烈感想,就是觉得卡拉扬的马勒全集也许以后应该再买一套回来。我前一阵曾经想发一个帖子,题目叫做《卡拉扬的时代将再度回归》。后来想想算了。因为我目前手头其实没多少卡拉扬唱片。

卡的片子原来零星有近百张。
前些日子又收了卡60s的82张套,还有EMI的全集两个大包。都很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4.295
主题: 23
帖子: 3204
注册: 2000年7月
jdai 发表于 2012-7-3 00:25
老兄的邮箱还挺有料嘛。可怜我已经若干年没人往我邮箱里发乐评文章了。···这篇文章推荐的几个马勒第九交录音,我只听过阿巴多和拉特尔以及MTT三个版本。我现在有六套马勒交响乐全集呢。···文章我也没耐心细读,所以就不“点评”了。马勒反正是样样都好听。没说的。···看了这文章的强烈感想,就是觉得卡拉扬的马勒全集也许以后应该再买一套回来。我前一阵曾经想发一个帖子,题目叫做《卡拉扬的时代将再度回归》。后来想想算了。因为我目前手头其实没多少卡拉扬唱片。

卡的片子原来零星有近百张。
前些日子又收了卡60s的82张套,还有EMI的全集两个大包。都很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184
主题: 341
帖子: 7270
注册: 2002年4月
多谢Schen兄和Jdai回复,这篇文章来自我在Gramophone网站上订的newsletter,昨晚看邮件时就顺手贴出来了,呵呵。

我索性按图索骥,依照Schen兄推荐,从阿巴多/卢森2010演出实况的DVD开始第九之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877
主题: 8
帖子: 2358
注册: 2005年9月
crowspal 发表于 2012-7-2 23:38
刚在邮件里看到这篇文章Mahler's Ninth - A Centenary Celebration,太长了,读了几段读不下去,http://www_gramophone_co_uk/features/focus/mahlers-ninth-a-centenary-celebration?utm_source=Silverpop&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GRAM%20ENews%20Bulletin%20(02.07.2012)&utm_content=article1_headline, 有劳Jdai一读并点评。


谢谢crowspal兄的链接,里面推荐的那些马勒第九,我听过卡拉扬、阿巴多/柏林爱乐、阿巴多/卢森、拉特尔、以及MTT,都是很好的版本。其中特别喜欢阿巴多/卢森2010演出实况的DVD(也有蓝光碟),可以边听边看。阿巴多亲自挑选的这个乐团在他手下,演奏极为出色,尤其是第二乐章,音乐清澈透明,生动精湛,第四乐章更是感人无比。

至今听得最多也是最喜欢的还是卡拉扬/柏林爱乐的两个版本,难分伯仲,以及布列兹/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录音。后者还是听了jdai兄推荐才不至于一直错过。如果非得严格排序,在我而言,目前布列兹居首。卡拉扬的两个版本也非常好,音色相对厚重,有一种绝不过分的饱满质感,我觉得很适合马勒这部巨作的演绎。布列兹相对轻灵,其实是中性大气,因而更耐听,也不断有新的发现 --而这正是最令我越来越着迷这部作品的第一原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crowspal 发表于 2012-7-2 23:38
刚在邮件里看到这篇文章Mahler's Ninth - A Centenary Celebration,太长了,读了几段读不下去,http://www_gramophone_co_uk/features/focus/mahlers-ninth-a-centenary-celebration?utm_source=Silverpop&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GRAM%20ENews%20Bulletin%20(02.07.2012)&utm_content=article1_headline, 有劳Jdai一读并点评。


老兄的邮箱还挺有料嘛。可怜我已经若干年没人往我邮箱里发乐评文章了。···这篇文章推荐的几个马勒第九交录音,我只听过阿巴多和拉特尔以及MTT三个版本。我现在有六套马勒交响乐全集呢。···文章我也没耐心细读,所以就不“点评”了。马勒反正是样样都好听。没说的。···看了这文章的强烈感想,就是觉得卡拉扬的马勒全集也许以后应该再买一套回来。我前一阵曾经想发一个帖子,题目叫做《卡拉扬的时代将再度回归》。后来想想算了。因为我目前手头其实没多少卡拉扬唱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184
主题: 341
帖子: 7270
注册: 2002年4月
刚在邮件里看到这篇文章Mahler's Ninth - A Centenary Celebration,太长了,读了几段读不下去,http://www_gramophone_co_uk/features/focus/mahlers-ninth-a-centenary-celebration?utm_source=Silverpop&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GRAM%20ENews%20Bulletin%20(02.07.2012)&utm_content=article1_headline, 有劳Jdai一读并点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schen 发表于 2012-6-28 12:33
jdai兄精华巅峰好帖!  顶起。


呵呵。好不好帖难说,巅峰似乎没错。估计以后再难看到我忽悠这些了。没什么意思哟。人要不停地换个活法。

还是得收个尾再说。先前提到意大利音乐跟晚期浪漫派无缘,这说错了。法国才跟晚期浪漫派无缘。法国音乐当然不乏浪漫,旖旎得让人能昏过去。但是法国式的浪漫缺少马勒和布鲁克纳的境界和深度。法国文化可劲儿往懒散和自由享乐方向发展。柏辽兹是个法国人的异数。浪漫得可以,但他是德国式的,贝多芬式的。如果按照德国式既浪漫又严肃的境界来衡量,柏辽兹太囿于节奏和配器的框框,跟马勒相比,他简直是个古典主义者。《幻想交响乐》也有激情和抒情,但都是贝多芬式的。既不法国浪漫,也不晚期浪漫。我们应该坚决把柏辽兹从晚期浪漫剔除。尽管他跟瓦格纳同一时代。但李斯特也是同一时代呀。这算什么。

回说意大利的晚期浪漫主义。雷史匹基(Ottorino Respigh)是个人物哟。提到这个人,就好比在一碗红烧萝卜里意外发现一块牛肉。他的东西我听得不多。市场上卖的不多,杂志介绍也不多。最著名就是那套“罗马三部曲”了吧。《罗马的喷泉》《罗马的松树》《罗马的节日》。意大利也是有人写交响诗的啊。当然他也写歌剧。但我没见过有CD卖的。为什么说他是萝卜碗里的牛肉呢。因为他听起来不像意大利人啊。据说这种句式是一个上海人可能获得的最高口碑。晚期浪漫派都是世界公民,他们决不能听起来像本地人。他们要穿西装,让你看不出身份来历。但不是牛仔裤,牛仔裤不够矜持斯文。雷史匹基的罗马三部曲听起来完全不像普契尼和马斯卡尼那么意大利。他的其它管弦乐亦如此。颇奇怪。他的作曲老师之一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之二是布鲁赫。二者都不是很前卫的人。但是雷史匹基却成了意大利的前卫。听起来怎么都不像意大利音乐。哪里的音乐都不像。这就叫做超脱和升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85
主题: 2
帖子: 582
注册: 2012年5月
schen 发表于 2012-6-28 12:33
jdai兄精华巅峰好帖!  顶起。


呵呵。好不好帖难说,巅峰似乎没错。估计以后再难看到我忽悠这些东西了。没什么意思哟。人要不停地换个活法。

还是得收个尾再说。先前提到意大利音乐跟晚期浪漫派无缘,这说错了。法国才跟晚期浪漫派无缘。法国音乐当然不乏浪漫,旖旎得让人能昏过去。但是法国式的浪漫缺少马勒和布鲁克纳的境界和深度。法国文化可劲儿往懒散和自由享乐方向发展。柏辽兹是个法国人的异数。浪漫得可以,但他是德国式的,贝多芬式的。如果按照德国式既浪漫又严肃的境界来衡量,柏辽兹太囿于节奏和配器的框框,跟马勒相比,他简直是个古典主义者。《幻想交响乐》也有激情和抒情,但都是贝多芬式的。既不法国浪漫,也不晚期浪漫。我们应该坚决把柏辽兹从晚期浪漫剔除。尽管他跟瓦格纳同一时代。但李斯特也是同一时代呀。这算什么。

回说意大利的晚期浪漫主义。雷史匹基(Ottorino Respigh)是个人物哟。提到这个人,就好比在一碗红烧萝卜里意外发现一块牛肉。他的东西我听得不多。市场上卖的不多,杂志介绍也不多。最著名就是那套“罗马三部曲”了吧。《罗马的喷泉》《罗马的松树》《罗马的节日》。意大利也是有人写交响诗的啊。当然他也写歌剧。但我没见过有CD卖的。为什么说他是萝卜碗里的牛肉呢。因为他听起来不像意大利人啊。据说这种句式是一个上海人可能获得的最高口碑。晚期浪漫派都是世界公民,他们决不能听起来像本地人。他们要穿西装,让你看不出身份来历。但不是牛仔裤,牛仔裤不够矜持斯文。雷史匹基的罗马三部曲听起来完全不像普契尼和马斯卡尼那么意大利。他的其它管弦乐亦如此。颇奇怪。他的作曲老师之一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之二是布鲁赫。二者都不是很前卫的人。但是雷史匹基却成了意大利的前卫。听起来怎么都不像意大利音乐。哪里的音乐都不像。这就叫做超脱和升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877
主题: 8
帖子: 2358
注册: 2005年9月
jdai兄精华巅峰好帖!  顶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浪漫派跟古典主义和巴洛克有哪里不同?理念肯定不同。但这是虚的。理念的不同必然在形式上表现出来。形式上有哪里不同?讨论节奏对位结构太学究。光说旋律好了。其实不用说。任谁一听就能听出来。总之巴洛克的旋律是有明确规范的。好比女人裙子的长度。巴赫绝不会用五声音阶。但是瓦格纳却用了。听听《女武神骑行》。它真是个异数。瓦格纳在《唐豪瑟》《纽伦堡名歌手》《罗恩格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里从没这么搞过。但是《指环》里却冒出来一些斑斓奇异充满野兽之美的五声音阶。正宗德国音乐不是这样的。舒伯特《鳟鱼》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才是正宗的德国旋律。瓦格纳在《指环》里忽然用了些露骨如东南亚热带音乐的旋律。《女武神》简洁明艳露骨,充满进攻性。真乃野兽之美。含蓄微妙的半音几乎不用。无论草根士兵很容易唱出来。除非我知识面狭隘,我相信这不是德国音乐的传统。除非说贝多芬舒伯特舒曼给我们造成的德国音乐形象是错的。也许阿尔卑斯山的约德尔调有些许相似之处。哪怕《莉莉玛莲》也比《女武神》更能代表德国式旋律。但是《女武神》不但脍炙人口,而且自此影响了德国军乐。纳粹好多军歌都用五声音阶。《女武神》式的旋律成了闪电战的音乐标志。这帮了肖斯塔科维奇一个忙。他的第七交响乐第一乐章很轻松地把德国军乐弄成像拉威尔《波莱罗》似的结构。南斯拉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电影音乐叮叮当当曾经深入人心,后来我恍然大悟,这也是《女武神》式军乐的变奏。自从晚期浪漫派开始,欧洲音乐就凭空多了这么些名堂。以前巴赫是绝不会这么写的。莫扎特再怎样率性也不会这么写。海顿式的进行曲庄严无比,能做国歌,但从不写东亚式的斑斓和露骨。瓦格纳不独女武神写得斑斓露骨,还有莱茵河仙女,还有齐格弗里德及其带路小鸟。相对来说,理查施特劳斯仍旧比较含蓄和遵循德国传统,他的浪漫只在长旋律上深入发掘。而普菲茨纳《帕莱斯特里纳》的序曲,又离开了德国旋律。与其说舒伯特是女性化的贝多芬,跟普菲茨纳比起来,实在足够铿锵有力啦。普菲茨纳才真叫一个缠绵优柔。值得庆幸的是,瓦格纳和普菲茨纳没有滥用色彩斑斓如野兽和热带丛林的五声音阶。《指环》里所有重量级人物和咏叹调都回到了正统而晦涩的半音和复杂的转调之上,否则《指环》就成了糖水音乐,以后只能跟《歌剧院魅影》叫板了。普菲茨纳《帕莱斯特里纳》序曲一完,再也听不到优美华丽的旋律,不免让贪图“好听”的亚洲人有上当之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巴洛克时期音乐是相当保守和严肃的。作曲家不能随便发明旋律。所以作曲家们的个人特征乃至老家籍贯都最大程度地受到掩盖。好比那时候女人穿衣出门不能随便露大腿。连鞋子都不能露。所以巴赫和维瓦尔第听起来像同一个国家的人。至于哪个国家,不重要。重要的是维护巴洛克风格的庄严而规范的美。前些年有流行音乐家跟巴赫套近乎,搞了一场著名的爵士音乐会名叫《摇摆巴赫》来着。然后中国小资看到了盗版碟,激动地写文章说,以巴赫音乐那种天衣无缝的严谨和灵活的可塑性,他的天才搁在现代很可能就走上摇滚巨星的辉煌路。那岂不是说,迈克尔杰克逊或者迈克尔伯顿搁在二百多年前就是巴赫吗。巴洛克音乐改成爵士乐或许只需顺水推舟的小改编,但是就没人想想,巴赫绝不会写邓丽君《南海姑娘》那样的旋律?我相信凭他能写平均律赋格的发达大脑,写写轻佻性感的旋律并非做不到。彼非不能为,实不可为也。我猜这就是宗教的力量。

莫扎特也是一样。古典主义可以任意清新华丽,但不轻佻。不敢乱用异国情调。连民谣都不用。到了浪漫主义,旋律被解放了。各种民歌都进来了。作曲家们争先恐后给自己贴上地域标签并上升到政治高度,号称民族乐派。但我觉得民族乐派其实是土老帽的保护伞。我一直对匈牙利舞曲和斯拉夫舞曲乃至吉普赛舞曲没任何特别的热衷。这关我们啥事。勃拉姆斯的十五首匈牙利舞曲是他最没意思的作品。音乐其实是有国际语言的。

但是唯有到了晚期浪漫派,音乐的国际语言才重新得到总结和弘扬。这也正是我在所有音乐流派中最赞赏晚期浪漫派的缘故之一。楼下列举的所有大腕儿的曲子都不会让人时刻意识到这是德国音乐奥地利音乐或者捷克音乐。尽管马勒的音乐中确实有不少完整的奥地利阿尔卑斯山民间音乐素材,瓦格纳的曲子中的德国旋律很容易辨认。但奇怪的是,听这些旋律的感觉跟听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以及鲍罗丁的感觉并不相同。好比真正的时髦艺术家穿一件立领对襟棉布褂子也不会让人觉得他是农民。而出席两会的少数民族代表穿得五颜六色的全部效果就是标榜其特殊的来头。

在马勒和布鲁克纳最深沉最超然的慢乐章里,旋律和节奏几乎听不出任何令人联想其籍贯和民族的乡土味道。晚期浪漫派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没有地域标签的语言。好比哲学家总结世间最高深抽象的学说时不指代任何具体的个人和个案。从这一点来说,晚期浪漫派回归了巴赫时期的严肃和中立。这是本人作为山寨关公的又一个忽发奇想的结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crowspal 发表于 2012-6-6 23:58
Jdai给我出难题了,我古典音乐听得的确相当有限,怎敢关公面前耍大刀。

还是从本书第一章中摘抄一段和大家分享吧,

布鲁克纳虽与晚期浪漫主义同时,但与当时的音乐思潮几无瓜葛。 舒曼死后不久,他既另辟蹊径,以鲜明的个性继承发展了德奥交响传统。 他的谱写明显带有巴洛克,甚至文艺复兴晚期的音乐痕迹。 据著名音乐理论家德里克.沃森分析,布鲁克纳对于巴洛克音乐的迷恋 '表现在对质朴的铜管色调,宏伟大胆的音乐构思和对复调音乐毫不掩饰的偏好,这种偏好在他篇幅稍长,技巧圆熟的圣乐中均能一览无遗,《第五交响曲》的终曲中也有过淋漓尽致的表露。'

不幸的是,布鲁克纳的交响乐往往被依照瓦格纳的尺度予以褒扬,当时的乐评家与诠释者竟无以辨识布鲁克纳的自身价值。 布鲁克纳绝对不是瓦格纳的附庸,他很崇拜瓦格纳,却并不奉守瓦格纳的艺术宗旨,他的音乐与瓦格纳的气韵大相径庭。 可惜他秉性懦弱,经常屈服于同事与※※的意旨,对以往谱写的交响乐谱删削不止。 布鲁克纳的许多好友另借他的音乐对勃拉姆斯大肆攻击,他的※※则嫌老师的交响曲与瓦格纳的旨趣不够投契而滥施删改。 布鲁克纳与1896年10月11日卒于维也纳。 德奥境外, 他的大师地位依旧是人们聚讼纷纭的话题 ...


呵呵辛苦你啦。我也是山寨关公。看了这一段忽然想起来了,以前也在别的文章中看到说布鲁克纳耳朵根子软,乐谱总是跟着众人七嘴八舌改来改去,结果身后版本莫衷一是。以前欧洲成立了布鲁克纳协会,好像就是干正本清源的事儿。但是谈何容易。如果布鲁克纳按本意来写,估计铜管部分比现状更强悍。瓦格纳的铜管声部金碧辉煌丰满雍容,布鲁克纳的铜管体积也很庞大而且粗硬如石头,用横冲直闯代替瓦格纳的雍容稳健,其交响乐中常用快速急促的音型来写铜管,和声还很丰富,好像要山崩地裂,别的作曲家没这么玩儿的。每念及此,我总纳闷儿,乐评文章都说布鲁克纳宗教意识虔诚。瞧瞧他铜管搞成这样,彪悍无比,算是哪门子事儿呢。难道他们是人云亦云么。哈哈。

本帖最后由 jdai 于 2012-6-7 16:2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184
主题: 341
帖子: 7270
注册: 2002年4月
Jdai给我出难题了,我古典音乐听得的确相当有限,怎敢关公面前耍大刀。

还是从本书第一章中摘抄一段和大家分享吧,

布鲁克纳虽与晚期浪漫主义同时,但与当时的音乐思潮几无瓜葛。 舒曼死后不久,他既另辟蹊径,以鲜明的个性继承发展了德奥交响传统。 他的谱写明显带有巴洛克,甚至文艺复兴晚期的音乐痕迹。 据著名音乐理论家德里克.沃森分析,布鲁克纳对于巴洛克音乐的迷恋 '表现在对质朴的铜管色调,宏伟大胆的音乐构思和对复调音乐毫不掩饰的偏好,这种偏好在他篇幅稍长,技巧圆熟的圣乐中均能一览无遗,《第五交响曲》的终曲中也有过淋漓尽致的表露。'

不幸的是,布鲁克纳的交响乐往往被依照瓦格纳的尺度予以褒扬,当时的乐评家与诠释者竟无以辨识布鲁克纳的自身价值。 布鲁克纳绝对不是瓦格纳的附庸,他很崇拜瓦格纳,却并不奉守瓦格纳的艺术宗旨,他的音乐与瓦格纳的气韵大相径庭。 可惜他秉性懦弱,经常屈服于同事与※※的意旨,对以往谱写的交响乐谱删削不止。 布鲁克纳的许多好友另借他的音乐对勃拉姆斯大肆攻击,他的※※则嫌老师的交响曲与瓦格纳的旨趣不够投契而滥施删改。 布鲁克纳与1896年10月11日卒于维也纳。 德奥境外, 他的大师地位依旧是人们聚讼纷纭的话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crowspal 发表于 2012-6-5 23:40
看了你老兄这贴,刚才在书架上找到这本我的布鲁克纳启蒙书,是需要再读一遍了。翻开第一章标题赫然就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

多年过去了,我现在还能记得本书中的有趣内容好像只有一处,刚才还没翻到,不知是否回忆准确。 布鲁克纳是个禀赋相当高的人,小时候很调皮捣蛋, 在教堂学管风琴时他曾经偷偷和朋友把管风琴的音管拆下来到市场换钱,而管风琴音律一切正常,牛人啊,哈哈!本性浪漫的人才能驾驭浪漫的音乐,不是吗?

好帖时习之!


我以前还真没见过你这本书。貌似我是爱读书的人,其实多年来很少去书店。对布鲁克纳也是经过多年后慢慢才接受和欣赏的。我觉得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等没必要去研究传记,感兴趣的话多听其音乐便可。而有些作曲家实在晦涩,所以我以前买了几本诸如德彪西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以及萨蒂的传记。但是至今没一本是读完的。那时候对布鲁克纳还不重视,所以没关注他的传记。至今也只是模糊知道。布鲁克纳熟悉管风琴,其交响乐中的铜管声部明显有管风琴影子,但是比管风琴更强悍,这像瓦格纳。不知这俩人谁启发谁。而慢乐章的写法又跟马勒有所映照。但他跟马勒似乎向来并不是一伙儿的。也许老兄能补充解释一下? 本帖最后由 jdai 于 2012-6-6 01:0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184
主题: 341
帖子: 7270
注册: 2002年4月
jdai 发表于 2012-6-5 17:58
谢谢支持。


看了你老兄这贴,刚才在书架上找到这本我的布鲁克纳启蒙书,是需要再读一遍了。翻开第一章标题赫然就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

多年过去了,我现在还能记得本书中的有趣内容好像只有一处,刚才还没翻到,不知是否回忆准确。 布鲁克纳是个禀赋相当高的人,小时候很调皮捣蛋, 在教堂学管风琴时他曾经偷偷和朋友把管风琴的音管拆下来到市场换钱,而管风琴音律一切正常,牛人啊,哈哈!本性浪漫的人才能驾驭浪漫的音乐,不是吗?

好帖时习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罗德琴科 发表于 2012-6-3 16:34
说到晚期浪漫的慢乐章,宗教般的悲悯并非其所愿,它们都有一种相似的痛失感:老生常谈的旧世界,道德,城镇,※※,古典透视法,还有调性,皆消失且无奈。我把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看做这一系列表达各种消失的慢乐章的终场,所有消失中最不起眼的消失,每次都让我感觉像午睡醒来的那一阵失神一样。



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有严格的程式,和声旋律节奏规范得清清楚楚,浪漫主义开始实现更自由的旋律和配器表达,但是乐章节奏和结构依然很规矩,晚期浪漫派开始挣脱旋律节奏和声的桎梏,结构更自由,配器更简约,但是调性依然很严格。到了贝尔格时代,连调性都不成问题了,情感表达实现完全的自由,但是形式美也成了牺牲品。好比一个人哭,古典主义只允许眼泪不允许抽泣,晚期浪漫派是贵族式的哽咽,现代派容许嚎啕。哈哈。基本来说,我认为西洋音乐两百多年来始终是禁止狂喜的。如果我们始终在乎克制和隐忍,晚期浪漫派是最佳选择。中国佛※※归纳出“慈悲”的概念,既简洁又深刻而且丰富,其中既正视宿命又包含宽容还有着超然的无所谓,最适合用来形容晚期浪漫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crowspal 发表于 2012-6-5 00:17
写得好,强列支持。

听得少,但是布鲁克纳我确实喜欢。


谢谢支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184
主题: 341
帖子: 7270
注册: 2002年4月
jdai 发表于 2012-6-3 13:22
单就精神层面而言,我说德国歌剧比意大利歌剧境界高,估计没什么人反对吧。此处不谈戏剧文学只谈音乐。虽然我不太热衷瓦格纳,但好歹得承认瓦格纳比威尔第境界高。理查施特劳斯比普契尼境界高。我只说音乐。意大利歌剧始终停留在讲故事的地步,而德国歌剧已经有了议论和感慨。所以意大利歌剧未能进入晚期浪漫派。普契尼和马斯卡尼始终很淳朴。晚期浪漫派里有了议论感慨,人生无常四大皆空无可奈何,瓦格纳的悲剧意识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如果你较真儿就输了”。但是多数人似乎只盯着瓦格纳的女武神和千秋霸业精神。瓦格纳的英雄精神其实最终依然是悲剧。《众神的黄昏》是在瓦尔哈拉宫殿的火光冲天中结束,并没有皆大欢喜。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是最后的赢家。瓦格纳的音乐充满杯具。铜管的咆哮象征某种绝望和挣扎。女高音男高音在高音区徘徊不去,上气不接下气,歌手首先必须是运动员。男低音唱得口干舌燥声音低得不能再低压抑得不能再压抑。瓦格纳的一切音乐跟喜气洋洋喜不自胜班师凯旋无关。惆怅抑郁不知明天在哪里。所以晚期浪漫派发明了登峰造极的慢乐章。发明了悠悠无尽头的长线条旋律。

如果细究起来,浪漫派的线索其实可以追溯到古典主义乃至巴洛克。听听巴赫舒伯特圣母颂。悠长,忧郁,在高音区 ...


写得好,强列支持。

听得少,但是布鲁克纳我确实喜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8.183
主题: 71
帖子: 6709
注册: 2003年12月
说到晚期浪漫的慢乐章,宗教般的悲悯并非其所愿,它们都有一种相似的痛失感:老生常谈的旧世界,道德,城镇,※※,古典透视法,还有调性,皆消失且无奈。我把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看做这一系列表达各种消失的慢乐章的终场,所有消失中最不起眼的消失,每次都让我感觉像午睡醒来的那一阵失神一样。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单就精神层面而言,我说德国歌剧比意大利歌剧境界高,估计没什么人反对吧。此处不谈戏剧文学只谈音乐。虽然我不太热衷瓦格纳,但好歹得承认瓦格纳比威尔第境界高。理查施特劳斯比普契尼境界高。我只说音乐。意大利歌剧始终停留在讲故事的地步,而德国歌剧已经有了议论和感慨。所以意大利歌剧未能进入晚期浪漫派。普契尼和马斯卡尼始终很淳朴。晚期浪漫派里有了议论感慨,人生无常四大皆空无可奈何,瓦格纳的悲剧意识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如果你较真儿就输了”。但是多数人似乎只盯着瓦格纳的女武神和千秋霸业精神。瓦格纳的英雄精神其实最终依然是悲剧。《众神的黄昏》是在瓦尔哈拉宫殿的火光冲天中结束,并没有皆大欢喜。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是最后的赢家。瓦格纳的音乐充满杯具。铜管的咆哮象征某种绝望和挣扎。女高音男高音在高音区徘徊不去,上气不接下气,歌手首先必须是运动员。男低音唱得口干舌燥声音低得不能再低压抑得不能再压抑。瓦格纳的一切音乐跟喜气洋洋喜不自胜班师凯旋无关。惆怅抑郁不知明天在哪里。所以晚期浪漫派发明了登峰造极的慢乐章。发明了悠悠无尽头的长线条旋律。

如果细究起来,浪漫派的线索其实可以追溯到古典主义乃至巴洛克。听听巴赫舒伯特圣母颂。悠长,忧郁,在高音区徘徊不去,半音和转调接二连三。西洋人把小夜曲也写成差不多模样。他们对圣母怀着女性崇拜。二者合而为一。莫扎特歌剧可谓喜气洋洋,但奇怪的是莫扎特歌剧咏叹调也有明显忧郁的本底,除了费加罗搞笑的部分,也有夜女王和伯爵夫人们忧郁孤独的银色高音。华丽和孤独形成古怪的组合。这条线就一直延续下来到了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他们继续在长线条旋律和高音区的半音之间挖掘。

有一次我去普陀山玩儿。在过海的轮渡上一个小时里反复听他们播放佛教录像和音乐。忽然我也约略明白了“慈悲”的含义。此前我在红尘中浮躁许久且自以为是,从没静下心来认真想想慈悲一词竟然是汉语中如此深刻的概念。大俗之中有大雅。我们要时刻谦虚为怀。慈善慈爱慈祥,均没有“慈悲”一词来得深刻耐人寻味。“悲”字加进去,爱和善意就有了宽广博大容忍四大皆空的背景和来源。人生无常,我们应该抱着悲悯的态度。悲天悯人,于是慈悲就有了理由。这跟晚期浪漫派不谋而合。

本帖最后由 jdai 于 2012-6-3 13:3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罗德琴科 发表于 2012-5-31 23:59
为啥我只能接受布鲁克纳789呢?前面几首都没听出好来。


我最先接受第四第六。然后循着听每一部的慢乐章。终于跟上了布鲁克纳的脚步。前几年刘雪枫在深圳搞过一次讲座,席间放了布鲁克纳第七的慢乐章,并说这是他认为最好听的交响乐段落。的确是哟。猛不丁光听一段慢乐章,简直想不到这是布鲁克纳写的。一般人都被他每部交响乐气势汹汹的第一乐章给吓住了。

我认为晚期浪漫派最大的亮点和最高的境界全在慢乐章体现。其他的快板乐章回旋曲乐章均没有跟早期浪漫派有云泥之别。贝多芬勃拉姆斯已经把气势雄壮宏伟的巅峰征服了。后人谁也超过不了。而唯有晚期浪漫派的慢乐章,谁也超过不了。马勒如果没有他那些慢乐章营造的超脱气派,深度简直所剩无几。理查施特劳斯不写交响乐,所以没有独立的慢乐章,但是他在交响诗和歌剧管弦乐中用了很多悠长的旋律线条,跟布鲁克纳和马勒异曲同工。即便瓦格纳霸气逼人,铜管乐处处写得辉煌耀眼,但是《指环》中也多有悠长织体,所以我觉得《指环》最好听的段落不独“女武神骑行”,而是“莱茵的黄金序曲”以及“沃坦的告别”。勋伯格最流行的曲子是《升华之夜》,而《升华之夜》明显受瓦格纳《伊索尔德》中著名的“爱之死”影响。典型的晚期浪漫派慢乐章曲风。

晚期浪漫派的慢乐章似乎给作曲家一个极大的启示,就是撇开管乐,专注弦乐。马勒和布鲁克纳的著名慢乐章基本就是弦乐声部独挑大梁。理查施特劳斯的收山之作《变形记》干脆就只用弦乐。从巴洛克时期的管乐主导,到古典主义和早期浪漫派弦乐管乐平分秋色,到晚期浪漫派弦乐主导,再到二十世纪很多现代音乐干脆靠弦乐外加一架钢琴撑台面,这就是我悟出来的规律。也不知道对不对。也许是错觉。 本帖最后由 jdai 于 2012-6-2 11:5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8.183
主题: 71
帖子: 6709
注册: 2003年12月
为啥我只能接受布鲁克纳789呢?前面几首都没听出好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总觉得晚期浪漫派还是少说了什么人。刚才偶然翻了一张布鲁克纳出来听。忽然想到,这才是晚期浪漫派高人哟。第一交响乐就威震四方。对天才来说,第一交响乐和第十交响乐都是神曲,不存在年轻不成熟之说。当然勃拉姆斯例外。好比作家写小说写剧本一样。曹禺写《雷雨》好像不到二十岁吧。但他后来所有的东西都没超过《雷雨》。布鲁克纳一向被杂志写手和乐评书说成是瓦格纳的附庸小跟班儿,现在听听,布鲁克纳交响乐何尝逊色呢。有谁能初试啼声就把柔板乐章写得如此酣畅淋漓呢。我认为布鲁克纳交响乐的慢乐章是他最精华的贡献,谁要是听不出布鲁克纳慢乐章的好来,谁就不必再听他了。哪怕贵为王小波这样的传奇文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南瓜马车 发表于 2012-5-29 14:15
让刘雪枫老师来教育你,哈哈哈


君子和而不同。听刘雪枫谈瓦格纳是很引人入胜的。跟他聊天聊瓦格纳比看他的文章更生动。但我对瓦格纳的兴趣从未由好奇上升到共鸣,尽管如此,我对每个能将瓦格纳如数家珍的人都钦佩不已。研究了解瓦格纳以及随后一代代瓦格纳歌手还有瓦格纳的社会背景瓦格纳的哲学背书都需要搭上大量时间金钱耐心和寂寞淡泊。听音乐听到晚期浪漫,如果能听进去,一定会从单纯的旋律审美上升到某种跟哲学和社会价值相关的精神判断。是什么样人,就喜欢什么样音乐。有些音乐不是不好听,而是跟我的个性气质和价值取向不合拍。瓦格纳就是这种。 本帖最后由 jdai 于 2012-5-29 22:3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687
主题: 154
帖子: 4934
注册: 2006年5月
jdai 发表于 2012-5-27 11:28
其实晚期浪漫的超级牛人是瓦格纳。瓦格纳成了大众话题,皆因他写了《指环》,外加被※※※推崇。其实我认为《指环》的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一栋小别墅层层叠叠盖到一百层高。每一层都是小别墅。有意义吗?巨无霸而已。吉尼斯纪录里动不动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热狗巧克力蛋糕中秋月饼,有意义吗?几百号人都上来啃一口,好玩而已。明明两三个小时演完的歌剧,非得要你在剧场里呆一个星期。


让刘雪枫老师来教育你,哈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晚期浪漫才是精华之精华巅峰之巅峰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