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对SONY有信心*** 开放,合作意味着什么? [主题管理员:birchinorth]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49883 回帖:250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693
主题: 137
帖子: 7841
注册: 2008年7月
clevil 发表于 2012-9-14 15:39
好吧,这双AF对焦系统对我来说就只是个A77的对焦系统,而且分布得比A77更加不合理了,102个对焦点只能在AF-D模式用,这消息完全晴天霹雳啊
The 102 on-sensor PDAF points are inactive in other focus modes, and will not contribute to focus tracking

I doubt the system is "exactly the AF system of the A77", but clearly the hardware is either the same as or heavily based upon the A77's. My understanding is that the firmware and processing hardware in the camera have been tweaked.
完全就是A77的对焦模式
2. Will we ever know which lenses will be supported in future firmware updates? Will those lenses include also older Minolta lenses and thrid party lenses? And how long do we have to wait for those firmware upgrades? (The A77 is still lacking is support of many lenses and has been out for a year now!)
As I mentioned above, the tentative plan calls for updates well into next year
用老美头和副厂头的基本别指望了。
Now it would be great Phaelix if you could explain to us how the new AF system works with non supported le ...


索尼应该不会不开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西区苛刻 发表于 2012-9-14 16:12
我现在手头没有示波器测试的画面(现在在家休假呢)。从偶的电脑中终于找到了 F3 的 4:2:0 & 35Mbps 自带 XDCAM-EX 记录方式 和 外接 4:2:2 & 220Mbps 记录方式的清晰度对比图。

因为差异非常微小(也就是 1000线多一点 和 差不多 1000线之间)所以很难辨别, 但偶画出的红圈部分,还是看出来 4:2:0机器自带方式 要比 4:2:2 & 220Mbps 方式,稍微清晰那么一丁点。

真的不必啰嗦了。你自己后期用任何软件或硬件,将那个4:2:0的35M。压缩到17M。自己试试就知道码率和分辨率的关系。
你拿4:2:2的222M来对比。而且还是从同一个机器上的数据来对比。。。。这有意义么?
大量的免费软件,可以将5d2的48M,重新编译成480M码率的视频呢。然后我就可以去告诉大家,480M也不过如此,毫无优势
我之前也说了,现在测试表明D800的4:2:2采样,没有提升分辨率,你要知道那是超过110M的码率哦。这时候的码率对应分辨率不高,就说明了别的机器的110M码率重编码到17M,不会损失分辨率么?

就此停止吧。你我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3.383
主题: 39
帖子: 11225
注册: 2003年12月
西区苛刻 发表于 2012-9-14 16:12
我现在手头没有示波器测试的画面(现在在家休假呢)。从偶的电脑中终于找到了 F3 的 4:2:0 & 35Mbps 自带 XDCAM-EX 记录方式 和 外接 4:2:2 & 220Mbps 记录方式的清晰度对比图。

因为差异非常微小(也就是 1000线多一点 和 差不多 1000线之间)所以很难辨别, 但偶画出的红圈部分,还是看出来 4:2:0机器自带方式 要比 4:2:2 & 220Mbps 方式,稍微清晰那么一丁点。

我记得你说过,a77的60p是60i插值出来的,不是真正的60p,那么a99的60p呢?是否真的能60p?
ps:要是a99和vg900能实现视频超采样就好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Nex7k 发表于 2012-9-14 15:50
佳能的视频指标有欺诈的嫌疑。多年前选家用磁带DV的时候,索尼的参数指标基本都是500、520线,而佳能的说明书都标明625线,但怎么看都没有索尼的清晰度高,这是不是参数虚标?

这个不是虚标。因为这是物理器件的指标。
当然,实际上你能得到的视频,分辨率受限的最大因素是码率和压缩算法。色彩是否浓郁,在以前那些机器上,是和是否3CCD有关的。这时候确实受限硬件。

不过现在的单片,在码率几十M的限制下,也已经和3片没有什么差距了。起码索尼是这样说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1.987
主题: 249
帖子: 5824
注册: 2008年2月
fasciae 发表于 2012-9-14 15:29
不吵了。你不承认H.264在分辨率上和压缩率是有直接关系的。那么没什么可以讨论的了。


我现在手头没有示波器测试的画面(现在在家休假呢)。从偶的电脑中终于找到了 F3 的 4:2:0 & 35Mbps 自带 XDCAM-EX 记录方式 和 外接 4:2:2 & 220Mbps 记录方式的清晰度对比图。

因为差异非常微小(也就是 1000线多一点 和 差不多 1000线之间)所以很难辨别, 但偶画出的红圈部分,还是看出来 4:2:0机器自带方式 要比 4:2:2 & 220Mbps 方式,稍微清晰那么一丁点。

本帖最后由 西区苛刻 于 2012-9-14 16:1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3.383
主题: 39
帖子: 11225
注册: 2003年12月
dickgenslee 发表于 2012-9-14 15:50
那为什么亮点是电子快门,又不是什么新东西,尼康单反以前 不是用过吗,1系列也用了,a单电也有电子前帘

很多人都在说想要电子快门,安静、无震动、速度快、寿命长
现在除了GH3还有哪个有电子快门?电子前帘和电子快门差别很大。
尼康1用电子快门的时候闪光同步速度只有1/60秒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3.363
主题: 71
帖子: 9856
注册: 2011年7月
Nex7k 发表于 2012-9-14 15:50
佳能的视频指标有欺诈的嫌疑。多年前选家用磁带DV的时候,索尼的参数指标基本都是500、520线,而佳能的说明书都标明625线,但怎么看都没有索尼的清晰度高,这是不是参数虚标?


还真有人发现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249
主题: 45
帖子: 5697
注册: 2011年1月
酷风 发表于 2012-9-14 15:46
两回事,对焦速度那个我是纠正一下所引用的文字

那为什么亮点是电子快门,又不是什么新东西,尼康单反以前 不是用过吗,1系列也用了,a单电也有电子前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97
主题: 1
帖子: 296
注册: 2012年7月
佳能的视频指标有欺诈的嫌疑。多年前选家用磁带DV的时候,索尼的参数指标基本都是500、520线,而佳能的说明书都标明625线,但怎么看都没有索尼的清晰度高,这是不是参数虚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3.383
主题: 39
帖子: 11225
注册: 2003年12月
dickgenslee 发表于 2012-9-14 15:43
电子快门和对焦速度快有什么必然联系,难道是快门迟滞极短?

两回事,对焦速度那个我是纠正一下所引用的文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249
主题: 45
帖子: 5697
注册: 2011年1月
酷风 发表于 2012-9-14 14:43
最大的亮点应该是电子快门
号称所有可换镜头相机之中最快的对焦速度,而不仅仅是无反机

电子快门和对焦速度快有什么必然联系,难道是快门迟滞极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西区苛刻 发表于 2012-9-14 15:31
PMW-F3 输出码率就是标准的 35Mbps。 没有任何异议!
示波器测试下, 它自带的 XDCAM-EX就是 1030线(甚至更高)

麻烦更新一下你的数据库。XDCAM-EX属于mp4.
其他不讨论了。没意义。压缩比和分辨率无关。以后h.264直接限定2Mbs去拍标版算了,反正没影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45
主题: 7
帖子: 2217
注册: 2012年4月
birchinorth 发表于 2012-9-14 12:39
BHphoto 开卖时间:
Sony RX1 12月19日(最好的圣诞节,新年礼物)
Sony A99 10月31日
Nex-6 11月12日

好吧,这双AF对焦系统对我来说就只是个A77的对焦系统,而且分布得比A77更加不合理了,102个对焦点只能在AF-D模式用,这消息完全晴天霹雳啊
The 102 on-sensor PDAF points are inactive in other focus modes, and will not contribute to focus tracking

I doubt the system is "exactly the AF system of the A77", but clearly the hardware is either the same as or heavily based upon the A77's. My understanding is that the firmware and processing hardware in the camera have been tweaked.
完全就是A77的对焦模式
2. Will we ever know which lenses will be supported in future firmware updates? Will those lenses include also older Minolta lenses and thrid party lenses? And how long do we have to wait for those firmware upgrades? (The A77 is still lacking is support of many lenses and has been out for a year now!)
As I mentioned above, the tentative plan calls for updates well into next year
用老美头和副厂头的基本别指望了。
Now it would be great Phaelix if you could explain to us how the new AF system works with non supported lenses, ie third party lenses?
连拍时继续幻灯片。。。
This question is about the EVF。Is the "slide show" effect gone when shooting at the rated 6 FPS?
I'm afraid not.

Basically the same AF as the A77 (perhaps with a slight tweak/improvement) using the same 19 sensor/11 cross sensor array that covers a smaller portion of the frame than in the A77, and continuation of the slide show effect in continuous shooting are two huge negatives in my book. Those were two things for which I was looking for upgrades, appropriate for a pro level camera, and we didn't get them. Extremely disappointing. But not entirely unexpected. Again, the extreme "focus" on video capabilities and features (all missing from the A900) has occurred while no improvement of important still photography capabilities takes place.

Sony is not alone in this problem - enhancing video capabilities while likely giving short shrift to enhanced still photography capabilities - but is was behind in the area of some of these basic still photography capabilities and thus falls even further behind (e.g., AF performance).

The new AF-D capability and on-sensor PD AF are the latest example of Sony marketing claims that, in traditional Sony fashion, are highly limited or not even available in real world use. AF-D works only with a handful of lenses (at least for now). The on-sensor PD focus works only in AF-D mode, with the aforementioned limitations. That means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shooting, including all shooting in AF-S, AF-A, and AF-C (with all lenses), we are left with the same A77 AF sensor array, that was not competitive for its class when released, that does not have enough cross sensors, and in the A99 covers a significantly smaller portion of the frame.

This is going to make me think long and hard whether it's time to move. I really was hoping for better. Perhaps it's the right camera for Sony at this point, but it may be the final shove out the door for me, particularly with something like the D600 (with 39 AF sensors, though only 9 are cross sensors). I'll wait until I have a chance to play around with an A99 in NY at the end of October (PhotoPlus Expo), but I expect I'll likely also be spending a lot of time at the Nikon booth.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183
主题: 1
帖子: 2845
注册: 2004年12月
西区苛刻 发表于 2012-9-14 15:20
你这段话更证明你不懂视频。 再说一遍:分辨率和码率没有直接的关系。

DSLR的分辨率低主要原因是其采样像素不足, 1080p的原始的彩色分辨率,理论上需要完整的 RGB各 1920 x 1080 像素结构采样才能实现, 但如果套用所谓简单的线数概念,就把分辨率固化在简单的“黑白线”范围内了,对于“黑白线”来说,没错,一个单色的 1920 x 1080的传感器就能实现:1080线的输出能力。 但把它转换到彩色图像的线数分辨率上可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如果要在彩色图像中实现 1080p输出,你采样像素点必须是:1920 x 1080 x 3= 622万,少一个都不行。

但对于 DSLR来说,那么高的像素采样,要完成 24fps输出(甚至 60fps输出),你的 CMOS不进行特殊工艺的加工和处理,无论是读出速度 还是 功耗 和 发热都承受不了。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物理 1920 x 1080的采样方式,然后以类似相机照片相同的 “色彩插值空间运算” 把那不足的 1920 x 1080 x 2 的彩色像素信息“插值补足”而已!

而所谓的“摩尔纹”、“伪彩色”、“边缘矩齿”都是在“彩色分辨率插值运算”中产生的副产品。要把它们过滤掉,只能采用光学低通滤镜(是上低通也是影响分辨率的一点)。

而DSLR的分辨率不行,实际上就是上面的综合 ...

没错,前期采样差了,后面码率再高也是扯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1.987
主题: 249
帖子: 5824
注册: 2008年2月
fasciae 发表于 2012-9-14 15:08
你还是说出,F3达到1030线时候,4:2:0的码率到底是多少吧。


PMW-F3 输出码率就是标准的 35Mbps。 没有任何异议!

示波器测试下, 它自带的 XDCAM-EX就是 1030线(甚至更高)。 4:2:2下,反而图像分辨率会有略微的下降。我这里没有示波器的测试图。

自己去看吧, PMW-F3  4:2:0 @ 35Mbps  下 0dB(EI 800曲线,相当于 ISO 800)的分辨率, 和 5D II 完全相同情况下的分辨率对比! 5D II码率比 F3明显要高,但分辨率却差 F3很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西区苛刻 发表于 2012-9-14 15:20
你这段话更证明你不懂视频。 再说一遍:分辨率和码率没有直接的关系。

不吵了。你不承认H.264在分辨率上和压缩率是有直接关系的。那么没什么可以讨论的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1.987
主题: 249
帖子: 5824
注册: 2008年2月
fasciae 发表于 2012-9-14 14:49
我是认定,码率高,分辨率真的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我还见过万元摄像头,超过1100线的,你知道么,那个是没有超采样的指甲盖CMOS哦。同样的摄像头,码率受限后,就降到700线以下了。

楼主可能不理解1100线什么意思,其实要达到1100线对于任何1980*1080大小的照片来说都太轻松了,为什么到了视频这么难?原因就在于有损压缩下码率限制。
同样是有损压缩,1980*1080大小的JPG,高质量保存超过1MB。每秒24张,就超过了24MB每秒,也就是192Mb的码率(现在5d2际码率的4倍,是a99,VG-900的8倍!)
虽然视频有帧于帧之间的关联算法,能压缩一定的码率。但依然难以弥补如此巨大的数据量差异。所以为了达到48M的“低”码率,只能损失很多细节。如果要达到28M这个更低码率,损失就更加严重了


你这段话更证明你不懂视频。 再说一遍:分辨率和码率没有直接的关系。

DSLR的分辨率低主要原因是其采样像素不足, 1080p的原始的彩色分辨率,理论上需要完整的 RGB各 1920 x 1080 像素结构采样才能实现, 但如果套用所谓简单的线数概念,就把分辨率固化在简单的“黑白线”范围内了,对于“黑白线”来说,没错,一个单色的 1920 x 1080的传感器就能实现:1080线的输出能力。 但把它转换到彩色图像的线数分辨率上可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如果要在彩色图像中实现 1080p输出,你采样像素点必须是:1920 x 1080 x 3= 622万,少一个都不行。

但对于 DSLR来说,那么高的像素采样,要完成 24fps输出(甚至 60fps输出),你的 CMOS不进行特殊工艺的加工和处理,无论是读出速度 还是 功耗 和 发热都承受不了。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物理 1920 x 1080的采样方式,然后以类似相机照片相同的 “色彩插值空间运算” 把那不足的 1920 x 1080 x 2 的彩色像素信息“插值补足”而已!

而所谓的“摩尔纹”、“伪彩色”、“边缘矩齿”都是在“彩色分辨率插值运算”中产生的副产品。要把它们过滤掉,只能采用光学低通滤镜(是上低通也是影响分辨率的一点)。

而DSLR的分辨率不行,实际上就是上面的综合因素造成的。 和视频编码一点关系都没有。 要说输出码率的话, PMW-F3自带记录才:35Mbps,比 5D II 差多了,而 FS100才 24Mbps,更差了。 但它们的 1080p输出,清晰度上要超 5DII 两条街远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西区苛刻 发表于 2012-9-14 15:03
估计你没接触过视频行业,有些概念没搞清楚。 4:2:0 和 4:2:2 和色深度没有关系,色深度只和量化 BIT的精度有关, 4:2:0 和 4:2:2 乃至 RGB 4:4:4, 这个只表示对色彩空间的压缩和非压缩的关系。 4:2:0 和 4:2:2都是 YUV 色彩空间(把 RGB分离成由一个亮度信号 和 两个色差信号压缩组成的所谓“色彩空间压缩”数据), 而 RGB 4:4:4 则是原始的 RGB取样,没有对色彩压缩而已。 实际上色彩空间压缩的概念 和 普通数据压缩的概念是一回事。

既然也是压缩的数据,当然存在码流的巨大差异。。。。

评测线对的时候,是黑白色的标版。色彩空间压缩几乎不会影响得分啊。所以我才说,4:2:0下的不同码率来看对分辨率的影响才是合理的。
另外f3在mpeg-2下的输出,我不相信35M能达到1030线。这个编码比现在常用的H.264压缩能力差很多。

你还是说出,F3达到1030线时候,4:2:0的码率到底是多少吧。 本帖最后由 fasciae 于 2012-9-14 15:1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1.987
主题: 249
帖子: 5824
注册: 2008年2月
fasciae 发表于 2012-9-14 14:49
码率多少对分辨率的影响,当然是基于同样的4:2:0上来对比。4:2:2只是加了色深,几乎不改变分辨率。

你说的那个4:2:0。请问是多少码率下的1030线?
我是认定,码率高,分辨率真的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我还见过万元摄像头,超过1100线的,你知道么,那个是没有超采样的指甲盖CMOS哦。同样的摄像头,码率受限后,就降到700线以下了。

楼主可能不理解1100线什么意思,其实要达到1100线对于任何1980*1080大小的照片来说都太轻松了,为什么到了视频这么难?原因就在于有损压缩下码率限制。
同样是有损压缩,1980*1080大小的JPG,高质量保存超过1MB。每秒24张,就超过了24MB每秒,也就是192Mb的码率(现在5d2际码率的4倍,是a99,VG-900的8倍!)
虽然视频有帧于帧之间的关联算法,能压缩一定的码率。但依然难以弥补如此巨大的数据量差异。所以为了达到48M的“低”码率,只能损失很多细节。如果要达到28M这个更低码率,损失就更加严重了


估计你没接触过视频行业,有些概念没搞清楚。 4:2:0 和 4:2:2 和色深度没有关系,色深度只和量化 BIT的精度有关, 4:2:0 和 4:2:2 乃至 RGB 4:4:4, 这个只表示对色彩空间的压缩和非压缩的关系。 4:2:0 和 4:2:2都是 YUV 色彩空间(把 RGB分离成由一个亮度信号 和 两个色差信号压缩组成的所谓“色彩空间压缩”数据), 而 RGB 4:4:4 则是原始的 RGB取样,没有对色彩压缩而已。 实际上色彩空间压缩的概念 和 普通数据压缩的概念是一回事。

既然也是压缩的数据,当然存在码流的巨大差异。 PMW-F3自带的 XDCAM-EX 的MPEG-2编码记录只有:35Mbps记录码率, 当通过单 HD-SDI输出完整的 4:2:2数据的时候,最高可以记录:1495Mbps的码率(当然这要看你采用的后端记录仪的承受能力),通常外部的 4:2:2记录仪的记录码率都在 200Mbps以上。 双 HD-SDI 输出 RGB 4:4:4信号,完全无损的话是:3Gbps, 当然各种产品会以相应的编码, 将数据缩小,PMW-F3 RGB 4:4:4输出数据记录最高是:440Mbps。 本帖最后由 西区苛刻 于 2012-9-14 15:0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西区苛刻 发表于 2012-9-14 13:29
码率和分辨率没有关系, PMW-F3 机器本身 4:2:0输出的测试分辨率可以达到: 1030线,如果你接个外部的 4:2:2记录仪输出,分辨率反而变成了:1000线不到!(我这里说的是电视线,不是电影中套用的“线对”的概念)。

码率多少对分辨率的影响,当然是基于同样的4:2:0上来对比。4:2:2只是加了色深,几乎不改变分辨率。

你说的那个4:2:0。请问是多少码率下的1030线?
我是认定,码率高,分辨率真的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我还见过万元摄像头,超过1100线的,你知道么,那个是没有超采样的指甲盖CMOS哦。同样的摄像头,码率受限后,就降到700线以下了。

楼主可能不理解1100线什么意思,其实要达到1100线对于任何1980*1080大小的照片来说都太轻松了,为什么到了视频这么难?原因就在于有损压缩下码率限制。
同样是有损压缩,1980*1080大小的JPG,高质量保存超过1MB。每秒24张,就超过了24MB每秒,也就是192Mb的码率(现在5d2际码率的4倍,是a99,VG-900的8倍!)
虽然视频有帧于帧之间的关联算法,能压缩一定的码率。但依然难以弥补如此巨大的数据量差异。所以为了达到48M的“低”码率,只能损失很多细节。如果要达到28M这个更低码率,损失就更加严重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163
主题: 20
帖子: 420
注册: 2011年11月
dickgenslee 发表于 2012-9-14 13:13
a99 iso3200画质还是杠杠的,6400就是一个分界点
感觉不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3.383
主题: 39
帖子: 11225
注册: 2003年12月
birchinorth 发表于 2012-9-14 12:26
太过奖了,不是谦虚,水平真的不够,只是小小的勤奋一下,及时总结一下大家的珍贵发言而已。

我也上个题外的吧,松下GH3,应该是视频很出色

宽动态范围CMOS,不是LMOS了?
电子快门
6张连拍,貌似也不高
号称对焦最快的无反机
码率 50Mbps (72Mbps ALL-I)(很强么,求科普)
峰值对焦,终于加上了
视频慢动作?(40%, 50%, 80%) 快动作? 160/ 200 / 300%
比GH2还大
9月17日发布

- 16 Megapixel “Wide dynamic range” CMOS Sensor.
- New Venus 7 engine
- electronic shutter
- ISO 100-12.800
- 6fps
- Fastest AF of any interchangeable lens system camera.

最大的亮点应该是电子快门
号称所有可换镜头相机之中最快的对焦速度,而不仅仅是无反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r1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111
主题: 138
帖子: 9382
注册: 2008年2月
西区苛刻 发表于 2012-9-14 13:29
码率和分辨率没有关系, PMW-F3 机器本身 4:2:0输出的测试分辨率可以达到: 1030线,如果你接个外部的 4:2:2记录仪输出,分辨率反而变成了:1000线不到!(我这里说的是电视线,不是电影中套用的“线对”的概念)。

最标准的 1080p 分辨率是 F35的,因为它的 CCD是 RR、GG、BB 的六像素采样,上下两个同色像素合并成一个像素使用,最终采样正好是完整的:1080p-RGB。 所以它的分辨率是严格意义上的 1080电视线。

你可以看看 F35 和 5DII  的对比, 5D II 离真正的 1080p 相差是很远的!(肉眼直观看差距,非常明显),这和价钱没什么关系,你找部新发布的 PMW-200来,其分辨率基本和 F35相当,甚至 Panasonic的那种三片掌中宝DV:HDC-HS900(4、5千人民币),它的分辨率都和 F35相当(别管它的 MOS多小,人家3MOS结构,每片MOS都是完整的 1920 x 1080,所以肯定是标准的 1080线)
NEX-5C\NEX-5N分辨率多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693
主题: 137
帖子: 7841
注册: 2008年7月
birchinorth 发表于 2012-9-14 13:11
这是流出的第一个GH3宣传片的截图,也是在转接奥林巴斯的那三个F2大三元


感觉这东西传达了一个理念,无反相机不是不能做大,而且在等大的前提下可以放进更多周边和更好的性能配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1.987
主题: 249
帖子: 5824
注册: 2008年2月
birchinorth 发表于 2012-9-14 13:14
西区大侠,能不能发个这个测试的链接?十分感谢


这个很久远了,我是在国外 vimeo上,翻墙下载的。国内有过下载提供,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1.987
主题: 249
帖子: 5824
注册: 2008年2月
fasciae 发表于 2012-9-14 13:15
麻烦吧3万以上的机器去掉把。那结果就是5D2第一名了。。。。

另外,凭啥说5D2理论分辨率和F3一样高啊。理论值就有差距啊。H.264,而且码率才48M。这么低的码率,就算4K摄像机拍下来,后期处理到这么低的码率。也打不到F3的那个理论值啊。何况A100,F3还有无损输出,这那里是H.264可以比的。

不过,我对5D2有这么好的成绩表示怀疑,这个恐怕是佳能公关后作弊的结果。玩视频的都知道,佳能HDMI输出的还不如直接写卡的


码率和分辨率没有关系, PMW-F3 机器本身 4:2:0输出的测试分辨率可以达到: 1030线,如果你接个外部的 4:2:2记录仪输出,分辨率反而变成了:1000线不到!(我这里说的是电视线,不是电影中套用的“线对”的概念)。

最标准的 1080p 分辨率是 F35的,因为它的 CCD是 RR、GG、BB 的六像素采样,上下两个同色像素合并成一个像素使用,最终采样正好是完整的:1080p-RGB。 所以它的分辨率是严格意义上的 1080电视线。

你可以看看 F35 和 5DII  的对比, 5D II 离真正的 1080p 相差是很远的!(肉眼直观看差距,非常明显),这和价钱没什么关系,你找部新发布的 PMW-200来,其分辨率基本和 F35相当,甚至 Panasonic的那种三片掌中宝DV:HDC-HS900(4、5千人民币),它的分辨率都和 F35相当(别管它的 MOS多小,人家3MOS结构,每片MOS都是完整的 1920 x 1080,所以肯定是标准的 1080线)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yongbyb2000 发表于 2012-9-14 13:11
您也说了您这个结论是建立在19个主对焦点比辅助对焦点快的基础上,但如果辅助对焦点更快呢?那肯定就比原来的77对焦速度快了不是?

不用如果。都是相位对焦,相同原理,物理上对焦模块占太大优势了,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379
主题: 6
帖子: 333
注册: 2006年9月
hotdjy 发表于 2012-9-14 02:57
a99张千里的欧洲测评已经出来了。手机上的网,不方便转地址,大家可以微薄上搜下。

全球第一个a99使用测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3b266c0102dxbs.htm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西区苛刻 发表于 2012-9-14 13:04
5DII  那个分辨率就不要说事了,所有 DSLR的视频分辨率都不用拿出来说事。因为CMOS本身采样分辨率不足,它们的输出分辨率是非常糟糕的。

我这里有个最权威的测试,这是 2011年,美国职业电影摄影师协会进行的10部数字摄影机的分辨率测试结果,我把 DSLR 和类似 F3、AF100 这样的手持机数据截出来了,自己去看吧:(测试时全部使用了外置记录仪,能通过 HD-SDI输出的,全部 HD-SDI了,没有 HD-SDI的,全部是 HDMI输出到外部记录仪,基本把所有机器的全部潜能都挖掘出来了)。

麻烦吧3万以上的机器去掉把。那结果就是5D2第一名了。。。。

另外,凭啥说5D2理论分辨率和F3一样高啊。理论值就有差距啊。H.264,而且码率才48M。这么低的码率,就算4K摄像机拍下来,后期处理到这么低的码率。也打不到F3的那个理论值啊。何况A100,F3还有无损输出,这那里是H.264可以比的。

不过,我对5D2有这么好的成绩表示怀疑,这个恐怕是佳能公关后作弊的结果。玩视频的都知道,佳能HDMI输出的还不如直接写卡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45
主题: 7
帖子: 2217
注册: 2012年4月
西区苛刻 发表于 2012-9-14 13:04
5DII  那个分辨率就不要说事了,所有 DSLR的视频分辨率都不用拿出来说事。因为CMOS本身采样分辨率不足,它们的输出分辨率是非常糟糕的。

我这里有个最权威的测试,这是 2011年,美国职业电影摄影师协会进行的10部数字摄影机的分辨率测试结果,我把 DSLR 和类似 F3、AF100 这样的手持机数据截出来了,自己去看吧:(测试时全部使用了外置记录仪,能通过 HD-SDI输出的,全部 HD-SDI了,没有 HD-SDI的,全部是 HDMI输出到外部记录仪,基本把所有机器的全部潜能都挖掘出来了)。

红色部分是:实际测试分辨率值;
蓝色部分是:理论上的物理分辨率;
当然这个是测试是“线对”的套用概念。

西区老兄,想请教个问题,不知道你消息没,A99和VG900E的HDMI无损输出是那个级别的?以前同档次的有HDMI无损输出的机器输出的是多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我对SONY有信心*** 开放,合作意味着什么?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