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Andy Planet---我摄影,我快乐】Road Trip 走上海---上海老建筑文化之旅 [主题管理员:andyhewitt]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6696 回帖:59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069
主题: 19
帖子: 13964
注册: 2011年1月
进来欣赏学习,佩服老兄一丝不苟的认真创作精神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49
主题: 1
帖子: 1322
注册: 2010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49
主题: 1
帖子: 1322
注册: 2010年7月
3、漕溪北路595号,上海电影制片厂(原联华电影公司)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49
主题: 1
帖子: 1322
注册: 2010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2、漕溪北路201号(原漕溪北路45号),上海老站餐厅(原徐家汇圣母院)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圣母院创建自清代咸丰五年(1855年),始建于青浦之横塘,由薛孔昭司铎发起。同治三年(1864年)迁至王家堂,同治八年(1869年)迁至徐家汇。内分拯亡会、献堂会、徐汇女子中学、启明女校、聋哑学堂、幼稚园、育婴堂、刺绣所、花边间、裁缝作和浣衣厂等。现为“上海老站”餐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南丹路

1、南丹路17号(光启公园内),徐光启纪念馆(原南春华堂)
  南春华堂原名裕德堂,原坐落于徐汇区梅陇路5号,建于明代弘治末年至正德年间(1505-1521年)。系明张姓显官告老所居。清末民初其家道衰败,后人把产权全部出售,因其北有诗人黄瑾别墅春华堂,故加“南”字以区别,称之为“南春华堂”。南华春堂原有三进,头进大门左右各有屋2间,门前石狮4头,并建仪门、石鼓。二、三进有厢屋相连,各有7间房屋,二进有大厅裕德堂。今存仪门、堂,及堂西屋2间、东1间。堂门窗无存。跨海、托梁雕镂精细。仪门上有砖刻,内额篆书“视履考祥”,外额行楷“克洽雍熙”,门外存一双抱柱石鼓。堂为上海今存较精致的明代建筑。1961年修缮,1963年列为当时的上海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春华堂属明朝屋宇中的小型别墅类,小而精巧,屋内木雕饰物举头便有,两边雕饰不对称,在明朝官邸中罕见。由于年久失修,南春华堂已残损不堪,变成“危房”。为更好地保护这幢著名古宅,徐汇区文化局于2003年将它整体搬移至光启公园内作为徐光启纪念馆馆舍。
  
2、南丹路17号(光启公园内),徐光启墓
  1633年11月8日,明代杰出科学家徐光启在北京去世,溢号“文定”。1641年归葬于上海徐家汇(今光启公园内)。墓地的面积较大,其※※有10个墓穴,葬着徐光启及其夫人吴氏,徐光启夫妇墓穴的左右两侧则葬着他们的四对孙子孙媳。1949年建国前,墓地周围有石羊、石马、华表、牌坊等构件建筑物。建国后,原有牌坊、华表等文物一度遭到破坏。墓区于1957年重建十字架基台,形成开放式小花园。1978年,墓地辟为南丹公园。1981年,在园北部建成明代椭园形大墓,占地300平方米,高2.20米。墓碑上镌刻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手书“明徐光启之墓”。1983年,墓前小路拓建成150平方米花岗岩石坟台,新建徐光启半胸官服花岗岩石雕像。1983年11月8日,为纪念徐光启逝世350周年,南 本帖最后由 andyhewitt 于 2012-10-21 22:0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2、蒲西路166号,徐家汇观象台旧址。
  现为徐汇天文台,徐汇观象台是一栋英国风格得建筑,这栋建筑还曾经出现在凡尔赛的小说里面,说明在当时徐汇观象台在世界范围里面的影响。经过资料查询,徐家汇观象台在被国际天文协会确定为标准时计处后,在1926和1933年两次参加国际经度联测任务,成为重力加速度的基准点,是世界三大基准点之一(其他两处分别在巴黎和旧金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蒲西路

1、蒲西路158号,徐家汇天主教堂。
  1910年竣工,砖混结构,简化的法国哥特式建筑,平面呈“T”字型,高5层,进深70米的大堂可容纳2500人。堂内有大小64根立柱,每根柱用10根圆形小柱合并而成,均用花岗石精雕而成。正门两侧有高31米的尖塔。1989年9月25日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新堂在旧堂的南侧(今蒲西路158号),由陶特凡尔(Dodwall)建筑师设计,法国上海建筑公司耗时六年建成。1910年10月22日,新教堂落成,举行祝圣典礼,并举行了第一次弥撒。教堂规模宏大,装饰华丽,被誉为“中国教堂之巨擎”、“远东第一大教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香山路

香山路7号,上海孙中山故居(1918年)
  1912年1月日孙中山宣誓旧任中华※※临时大※※,后由于帝国主义和革命党内外妥协势力的夹攻,被迫辞职。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当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但第二年,受到桂系及政学系的挟制又被迫去职,遂携夫人宋庆龄来到上海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20年1月孙中山迁如莫利哀路29号(现香山路7号)新居。在这里,孙中山与夫人一起居住了五年,这也是他在上海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孙中山故居有主楼、辅楼各一幢,毗邻在一起,都是砖木混凝土结构。这里环境幽静,楼前是一片正方形草地,东西南三边由广玉兰、冬青、香樟、松柏及其他四季常青树环抱。楼下是客厅、餐厅,楼上是书房、卧室、一个中型会客室和一室内大阳台。室内的陈设都按照宋庆龄生前的回忆布置,而且绝大部分是原物,布局紧凑又合理,显示主人的不凡气质。孙中山故居不仅是孙中山夫妇居住生活的地方,而且也是他们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1918年至1920年间,孙中山在这里完成了《实业计划》、《孙文学说》等重要著作。1920年11月20日经中国G*C*D创始人之一--陈独秀介绍,在这里会见了*****使者维经斯克;1922年月23日会见了中国G*C*D人李大钊;1922年8月25日会见苏俄驻华特命全权大使越飞的代表马林,讨论中国革命问题,以后发表了著名的《孙文越飞宣言》;同年9月孙中山又在花园草坪上召集了有中国G*C*D人参加的研究中国※※※改组方案的会议,最终促成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国共第一次合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4、思南路44号,卢汉故居
  卢汉(1895~1974),云南昭通人,40年代寓居与此,抗日※※将领,曾任国民※※云南省主席。现为普通住宅(外事局房产)。
  
  5、思南路46号,原法国巡捕房
  解放后为※※警备区房产。现为普通住宅,※※家属居住。最初,法租界巡捕房的人员一律由以法国人为主的外国人组成,后来才准许雇佣中国人当巡捕。到1933年的时候,巡捕房警务人员已有近2000人,其中还有为数不多的※※高级警官。当年黄金荣的结拜兄弟程子卿就曾任督察长一职。法租界巡捕房政*治处的任务,主要是收集中国政情变以及军事经济社会动态中的情况,并专门关注在法租界里居住活动的政*治人物以及社会名流,是法国人在法租界统治的神经中枢。
  
  6、思南路57号,陈长蘅故居
  陈长蘅(1888~1987),四川荣昌人,1946寓居与此,曾任国民※※行政院主计部主计官。
  
  7、思南路61号,薛笃弼故居
  薛笃弼(1892~1973),山西解县人,1925寓居与此,曾任国民※※行政院政务委员兼水利部部长,解放后任上海律师学会副主任。系法式风格三层花园洋房。现为普通住宅。法式风格独立式三层洋房,住宅建筑面积与花园面积相仿,约400~500平方米,花园里种植有广玉兰、棕榈等树木,尤其是3棵广玉兰,占据了花园的大部分空间。薛笃弼早年受孙中山影响,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国民※※内政部长、卫生部长、水利部长和国民※※※执行委员等要职。
  
  8、思南路73号,中国G*C*D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1946年)
  卢湾区思南路51~95号,过去称为义品村,是个名人荟萃之地。其中73号曾经是※※代表※※※旧居,门口挂有“周公馆”的中英文门牌,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部黄天霞租住。※※35年(1945年)5月上旬,黄迁南京,6月※※代表团设住沪办事处,外称※※※将军寓所(周公馆)。※※36年3月5日撤离,19日民盟受托代管,民盟※※副主任秘书周新民等当晚迁入居住,30日,芦家湾警察局分局接管。解放后,旧址长期作居民住宅,1979年居民迁出,1980年按原貌修缮,1981年4月,正式筹建纪念馆。系西班牙式花园洋房,三楼一底,坐北朝南,西侧临街,原义品洋行房产。现为市级革命※※保护单位(1980年8月26日公布),设有纪念馆,对外开放。
   
    9、思南路87号,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曾寓居于此,斋名梅华书屋。为一栋坐北朝南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共四层。思南路87号是当年梅兰芳先生的寓所。梅兰芳第一次演压大轴的新排戏《穆柯寨》就在上海,当年轰动上海滩。1914年,他再赴上海,45天以22万多张票被选为"伶界大王"。1932年冬,"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梅兰芳偕全家告别了北平故居"缀玉轩"故居,在上海马斯南路121号(今思南路87号)定居下来。梅宅是一幢坐北朝南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共四层。楼房前栽有不少花卉树木,中间是绿莹莹的草地,环境十分优雅。抗战时梅兰芳就是在这儿蓄须息影。
  
  10、思南路91号,李烈钧故居
  李烈钧(1882~1946),江西武宁人,1931寓居与此,20世纪早期的革命家,曾任国民※※委员。1913年7月2日,再湖口成立讨袁军总※※※,并发布讨袁檄文,揭开了二次革命的序幕。1928年李烈钧从政坛引退,来上海闲居,就住在此处。1932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救国,抗战爆发后从新赴内地参加抗日工作,直到1946年2月20日在重庆病故。现为思南路幼儿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46
主题: 43
帖子: 4278
注册: 2009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49
主题: 1
帖子: 1322
注册: 2010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49
主题: 1
帖子: 1322
注册: 2010年7月
2、思南路37号,原启秀中学
  原为启秀中学(1937.8~1956由徐婉珊创办),原址为霞飞路634号,1956年与正行合并,改名十二女中。为茅丽英烈士的母校。现为第十二中学,地处思南路与香山路交界的地方,闹中取静之所在;内有烈士茅丽英塑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49
主题: 1
帖子: 1322
注册: 2010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Andy Planet---我摄影,我快乐】Road Trip 走上海---上海老建筑文化之旅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