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Graflex Graphics(Speed/Crown/Super)的使用(续)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98837 回帖:205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0
帖子: 5
注册: 2012年10月
ftjm268 发表于 2012-11-2 23:32
下午刚刚拿到机器,上一张试机片,正式加入格拉菲纵队

Graflex Crown Special, 135mm f/4.7 Xenar Schneider, GP3, D76 1:1,20 c, 14 mins


同一机器,信心倍增。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0
帖子: 5
注册: 2012年10月
亚瑟李 发表于 2012-11-4 09:16
TO:庄周杨

您的问题有望解决了。


是啊,把珠子与短棍放进去了。但是对焦刀却不知如何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13
主题: 1
帖子: 483
注册: 2011年2月
庄老师可是G4网的庄老师?   您可是大师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48
主题: 0
帖子: 169
注册: 2012年5月
看了3天,获益良多,真棒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5.121
主题: 47
帖子: 8891
注册: 2006年10月
庄周杨 发表于 2012-11-4 13:17
是啊,把珠子与短棍放进去了。但是对焦刀却不知如何放?


杨兄,先握握手,都是Crown的用户。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当时机器是在架子上,那些滚珠和短柱洒落一地,虽然尽力寻找,但还是缺了至少一颗滚珠,一根短柱。

今儿下午跑遍各种五金商店和自行车行,都没办法配到原配大小的滚珠。原装的滚珠是2.77毫米直径,天津市能买到最小的只有3.12毫米,放不进去。最后在家里找到一个废的锁芯,把里面的铜柱揭短了,放进那个金属管内,目前黄斑恢复,但是精度查了1.2毫米。日后有时间再锉短一点那个铜芯即可。

然后试着解答杨兄的问题。您的滚珠和短柱是否齐全,如果齐全,问题就简单了。一定注意操作顺序。

工具准备:磁头改锥,镊子,尖嘴钳子

1,首先先把机器后背向下放好,将皮腔从轨道上取下(安全起见镜头和后背最好也拆下放一边)
2,先将轨道升起,然后将轨道旁的小铁棍和塑料帽拆下
3,在机顶内侧,将前面板掀开,会看到一个黑色的金属盖子,用手从外侧是可以掀开的,然后应该能看到两个棘爪样的零件,里面有一个开槽的金属管,类似枪栓,对焦刀就应该插在那个狭长的开槽里。
4,您的对焦刀上应该有两个点,凸点一面,面向皮腔,矩形的对焦刀,短边面对棘爪(那一边的槽里应该能看到一根弹簧)
5,把对焦刀插在那个开槽里,并且让棘爪压住对焦刀。此时注意金属管里的滚珠和短柱不要从另一端蹦出来。
6,插好对焦刀之后,将轨道旁的小铁棍和塑料帽扣好、复位

您的格拉菲的黄斑对焦应该已经修复了,那个对焦刀平时应该是被棘爪压住二不会掉出来的,但一旦滚珠都跑出来,没有了压力,对焦刀便会掉出来。

杨兄,您看一下,我的对焦刀编号是P31,对应镜头版后面的CAM编号后三位也是P31,这个编号应该是对应的,是跟着镜头走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5.121
主题: 47
帖子: 8891
注册: 2006年10月
arthurlee 发表于 2012-11-4 09:08
刚看了,好像鬼子们的讨论也没有定论,请继续查好吗?,谢谢!。


管它呢,就是一个带黄斑的,可以快速对焦的,动作不是太多、太大的双轨大画幅,能拍片就好了,也不用太纠结那个镜头版上的单词了,虽然他很漂亮,是吧。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5.121
主题: 47
帖子: 8891
注册: 2006年10月
kicvincent 发表于 2012-11-4 00:05
是的,那黄斑很精准。小铁棍的盖子里有点复杂,看过服务手册后不敢拆,据说以前调试需要拿回原厂。


回原厂,只是有更好的备件支持,原厂的滚珠是2.77mm~2.71mm之间的尺寸,现在市面上几乎买不到3毫米以下的滚珠,所以一旦滚珠缺的太多,就没办法了。

其实这玩意儿的黄斑对焦系统简单,实用之极。其结构绝对不比一辆自行车的结构复杂。

只要有足够耐心,恢复原厂性能,绝对不是奢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ftjm268 发表于 2012-11-4 19:33
管它呢,就是一个带黄斑的,可以快速对焦的,动作不是太多、太大的双轨大画幅,能拍片就好了,也不用太纠结那个镜头版上的单词了,虽然他很漂亮,是吧。呵呵

非常赞同您对美械的看法。
德械虽制造精良,但成本高,维护困难不是,相比之下,美械比※※子货可要好多了,美械才应该算是实用主义至上的典范。
格机就是一精度足够、可靠实用的精密钣金45工具,而相机只要是满足了拍摄题材对应的操控需求,镜头不弱,正确使用的前提条件,出片达到一定的技术质量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您修复黄斑对焦机构的文字,俺看了,挺具体的,有实用价值,希继续深度剖析,进而发展到能配CAM、换黄斑哈,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5.121
主题: 47
帖子: 8891
注册: 2006年10月
亚瑟李 发表于 2012-11-4 21:55
非常赞同您对美械的看法。
德械虽制造精良,但成本高,维护困难不是,相比之下,美械比※※子货可要好多了,美械才应该算是实用主义至上的典范。
格机就是一精度足够、可靠实用的精密钣金45工具,而相机只要是满足了拍摄题材对应的操控需求,镜头不弱,正确使用的前提条件,出片达到一定的技术质量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您修复黄斑对焦机构的文字,俺看了,挺具体的,有实用价值,希继续深度剖析,进而发展到能配CAM、换黄斑哈,谢谢!。


大画幅机器本身体积相对135大,所以再怎么着也不会太精密,小心的拆拆修修,就当是打发时间了,这个周末天津下了两天雨,懒得出门,就在家研究这个。要是艳阳高照,我可能就扛着机器出去拍片了,那么大的对焦屏,谁还看那个绿豆大的黄斑。

配CAM个人猜测,应该需要一些计算,不是靠懵着来就能做的,当然如果有样子,复制的话,简单到路边做防盗门窗的地方就能干得了。

换黄斑,您是说换半透镜吗?这个只要备件有,根本没有难度,Crown的顶盖,就两个一字螺丝,拧下来,整个Rangfinder 和 Viewfinder一览无余,顺手还能换两颗5号电池给暗光条件下测距仪用。

笨嘴拙舌的,也不会CAD制图,希望我的描述,杨兄能看懂。要是有描述不清的地方,兄尽管问,小弟我知无不言。 本帖最后由 ftjm268 于 2012-11-4 22:2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ftjm268 发表于 2012-11-4 22:21
大画幅机器本身体积相对135大,所以再怎么着也不会太精密,小心的拆拆修修,就当是打发时间了,这个周末天津下了两天雨,懒得出门,就在家研究这个。要是艳阳高照,我可能就扛着机器出去拍片了,那么大的对焦屏,谁还看那个绿豆大的黄斑。

配CAM个人猜测,应该需要一些计算,不是靠懵着来就能做的,当然如果有样子,复制的话,简单到路边做防盗门窗的地方就能干得了。

换黄斑,您是说换半透镜吗?这个只要备件有,根本没有难度,Crown的顶盖,就两个一字螺丝,拧下来,整个Rangfinder 和 Viewfinder一览无余,顺手还能换两颗5号电池给暗光条件下测距仪用。

笨嘴拙舌的,也不会CAD制图,希望我的描述,杨兄能看懂。要是有描述不清的地方,兄尽管问,小弟我知无不言。


拍风景,您有的是时间慢慢瞅那大个对焦屏,进行机背精确对焦不错哈。
黄斑小,那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当然无法与现代的中幅旁轴日机比。
但45快拍没黄斑不行啊,况且咱们手中老格机的黄斑都有不同程度的失效现象,以及CAM与镜头不匹配的现象。这就是当前为什么还要折腾配CAM、换黄斑半透镜的现实意义。

配CAM个人猜测,应该需要一些计算,不是靠懵着来就能做的,当然如果有样子,复制的话,简单到路边做防盗门窗的地方就能干得了。------对的!。就是计算,要彻底弄明白摄距与CAM形的一一对应规律,懵是肯定不可取的,掌握了规律,就相当于配钥匙一样可复制。

换黄斑,您是说换半透镜吗?这个只要备件有,根本没有难度,Crown的顶盖,就两个一字螺丝,拧下来,整个Rangfinder 和 Viewfinder一览无余,顺手还能换两颗5号电池给暗光条件下测距仪用。------半透镜好拆就好,问题是这半透镜的货源以及规格、加工裁切等能否到达替换要求?,有点麻烦。

顺手还能换两颗5号电池给暗光条件下测距仪用。-----有趣,我的Speed和Super的黄斑测距机构中没有这个,真遗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5.121
主题: 47
帖子: 8891
注册: 2006年10月
亚瑟李 发表于 2012-11-4 23:29
拍风景,您有的是时间慢慢瞅那大个对焦屏,进行机背精确对焦不错哈。
黄斑小,那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当然无法与现代的中幅旁轴日机比。
但45快拍没黄斑不行啊,况且咱们手中老格机的黄斑都有不同程度的失效现象,以及CAM与镜头不匹配的现象。这就是当前为什么还要折腾配CAM、换黄斑半透镜的现实意义。

配CAM个人猜测,应该需要一些计算,不是靠懵着来就能做的,当然如果有样子,复制的话,简单到路边做防盗门窗的地方就能干得了。------对的!。就是计算,要彻底弄明白摄距与CAM形的一一对应规律,懵是肯定不可取的,掌握了规律,就相当于配钥匙一样可复制。

换黄斑,您是说换半透镜吗?这个只要备件有,根本没有难度,Crown的顶盖,就两个一字螺丝,拧下来,整个Rangfinder 和 Viewfinder一览无余,顺手还能换两颗5号电池给暗光条件下测距仪用。------半透镜好拆就好,问题是这半透镜的货源以及规格、加工裁切等能否到达替换要求?,有点麻烦。

顺手还能换两颗5号电池给暗光条件下测距仪用。-----有趣,我的Speed和Super的黄斑测距机构中没有这个,真遗憾。


我觉得格的半透会不会和同时期的135旁轴通用?例如美产的Retina?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ftjm268 发表于 2012-11-5 07:08
我觉得格的半透会不会和同时期的135旁轴通用?例如美产的Retina?


不晓得,依我看,关键在半透镜的厚度是否一致?,若能医好格机的黄斑半透镜,是完全可以举一反三,向治疗其他旁轴机的“白内障”进军,功德无量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5.121
主题: 47
帖子: 8891
注册: 2006年10月
不知道大家的对焦后背是否能锁紧?我的这台只能靠上下两条金属条夹紧,稍不注意就晃荡,感觉快掉下来了。只有塞进片夹,那个对焦后背才算"老实"。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ftjm268 发表于 2012-11-6 23:45
不知道大家的对焦后背是否能锁紧?我的这台只能靠上下两条金属条夹紧,稍不注意就晃荡,感觉快掉下来了。只有塞进片夹,那个对焦后背才算"老实"。


是指对焦屏晃荡?,还是指片盒?。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5.121
主题: 47
帖子: 8891
注册: 2006年10月
亚瑟李 发表于 2012-11-7 08:58
是指对焦屏晃荡?,还是指片盒?。


都不是,是对焦屏那个大黑框子,金属边的那个,貌似锁不紧在机身上?只能被夹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ftjm268 发表于 2012-11-7 22:29
都不是,是对焦屏那个大黑框子,金属边的那个,貌似锁不紧在机身上?只能被夹住?


把图贴上来好吗,文字描述太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5.121
主题: 47
帖子: 8891
注册: 2006年10月
亚瑟李 发表于 2012-11-7 22:47
把图贴上来好吗,文字描述太累。


就是这个毛玻璃框只能被金属条(graflock?)夹住,没有卡扣锁住的吗?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47
主题: 16
帖子: 1469
注册: 2009年1月
图(1)的银色金属臂能向下压动,让臂末的勾扣住后背。
图(2)给你参考有弹性部分的结构。

ftjm268 发表于 2012-11-7 23:09
就是这个毛玻璃框只能被金属条(graflock?)夹住,没有卡扣锁住的吗?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ftjm268 发表于 2012-11-7 23:09
就是这个毛玻璃框只能被金属条(graflock?)夹住,没有卡扣锁住的吗?


是啊,就是上下对称的一对金属滑槽卡,这个是用来卡卷片背的,不是用来卡页片背的。记得俺刚买来那阵,就闹了笑话-------JJYY地用这对卡子去卡双面背,老卡不紧,一碰就掉来着,急俺一头汗,哈哈~~,后问老鸟,给俺图解才弄明白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kicvincent 发表于 2012-11-7 23:38
图(1)的银色金属臂能向下压动,让臂末的勾扣住后背。
图(2)给你参考有弹性部分的结构。


这个就是格拉菲引以为豪的国际标准graflock构件呀?,既是页片背固定夹又兼取景器平台,有问题吗?。
您不上片夹,作机背对焦时那个“黑框夹子(取景器平台)”晃荡是吗?,若是,那只有一个可能--------弹簧弹力疲乏,嘿嘿~这个弹簧应该有办法更换的说,不过,俺的两台机graflock,都没有晃荡的问题,那弹簧很强力地说,不费点劲,还真不好插入页片背地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5.121
主题: 47
帖子: 8891
注册: 2006年10月
kicvincent 发表于 2012-11-7 23:38
图(1)的银色金属臂能向下压动,让臂末的勾扣住后背。
图(2)给你参考有弹性部分的结构。


谢谢文森特,我的对焦屏背的钩子的确能勾住机背,但钩不紧,看来当初就是这么设计的,我以为可以紧紧锁住的。我的那两根弹簧非常的紧,以至于片夹插入都很费力。

可以把对焦屏拿下来,直接通过gralock直接锁住片夹。

亚瑟李 发表于 2012-11-8 18:15
是啊,就是上下对称的一对金属滑槽卡,这个是用来卡卷片背的,不是用来卡页片背的。记得俺刚买来那阵,就闹了笑话-------JJYY地用这对卡子去卡双面背,老卡不紧,一碰就掉来着,急俺一头汗,哈哈~~,后问老鸟,给俺图解才弄明白的。


嗯,看来格拉菲的对焦屏框就是这样被夹紧而不是锁紧的。那个gralock是可以锁紧片夹的,这样手持用黄斑拍摄,就更方便了。

周末天津又下雨,格拉菲到手,还没看到太阳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ftjm268 发表于 2012-11-8 20:16
谢谢文森特,我的对焦屏背的钩子的确能勾住机背,但钩不紧,看来当初就是这么设计的,我以为可以紧紧锁住的。我的那两根弹簧非常的紧,以至于片夹插入都很费力。

可以把对焦屏拿下来,直接通过gralock直接锁住片夹。

嗯,看来格拉菲的对焦屏框就是这样被夹紧而不是锁紧的。那个gralock是可以锁紧片夹的,这样手持用黄斑拍摄,就更方便了。

周末天津又下雨,格拉菲到手,还没看到太阳呢


当然是夹紧,且插入厚度不限,非常可靠,有可能是您还没有适应它的操作,其实只需微微上抬即可拔出片夹,反之亦然,便利快捷,个人认为这是个非常聪明的设计,至今无人超越,Graflok后组是现在的国际标准,这是Graflok公司对相机界的贡献,也是它当年雄居魁首的证明.1949年Graflok公司率先引入金属的后组结构,配有活动的毛玻璃对焦屏,同时发表卷片后背,可以使用开始流行的120胶卷,并且配备了拨拉后背.这个时候起,所有的后组附件都可以和如今的系统通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1.221
主题: 0
帖子: 15738
注册: 2004年12月
这个图被谷歌扫反了,我把它反正再贴一回,问:图中格机使用何背?。

Singapore On Tin And Rubber
Date taken: 1941
Photographer: Carl Mydans
Size: 1280 x 1280 pixels (17.8 x 17.8 inches)(禄来6X6拍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862
主题: 13
帖子: 841
注册: 2004年10月
亚瑟李 发表于 2012-11-8 21:12
当然是夹紧,且插入厚度不限,非常可靠,有可能是您还没有适应它的操作,其实只需微微上抬即可拔出片夹,反之亦然,便利快捷,个人认为这是个非常聪明的设计,至今无人超越,Graflok后组是现在的国际标准,这是Graflok公司对相机界的贡献,也是它当年雄居魁首的证明.1949年Graflok公司率先引入金属的后组结构,配有活动的毛玻璃对焦屏,同时发表卷片后背,可以使用开始流行的120胶卷,并且配备了拨拉后背.这个时候起,所有的后组附件都可以和如今的系统通用。


格拉菲后组标准的斜面锁片方式,在开关时,容易导致相机后组轻微位移,是一种很简陋的机构,不少其他厂家的锁背机构比这个通用标准好得多,例如玛米亚的半圆锁片,只是没被广泛推广而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nvidiac 发表于 2012-11-8 22:04
格拉菲后组标准的斜面锁片方式,在开关时,容易导致相机后组轻微位移,是一种很简陋的机构,不少其他厂家的锁背机构比这个通用标准好得多,例如玛米亚的半圆锁片,只是没被广泛推广而已。


片夹与机器结合面的微棱准确契合,怎么位移呀,不会吧?,除非您不把片夹推到位,嘿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47
主题: 16
帖子: 1469
注册: 2009年1月
我那graflock能扣紧后背没有晃动,虽然上下有点虚位,但没影响使用和成像。估计 ftjm268 的graflock某些组件出问题,上图让他参考、比对。

亚瑟李 发表于 2012-11-8 18:27
这个就是格拉菲引以为豪的国际标准graflock构件呀?,既是页片背固定夹又兼取景器平台,有问题吗?。
您不上片夹,作机背对焦时那个“黑框夹子(取景器平台)”晃荡是吗?,若是,那只有一个可能--------弹簧弹力疲乏,嘿嘿~这个弹簧应该有办法更换的说,不过,俺的两台机graflock,都没有晃荡的问题,那弹簧很强力地说,不费点劲,还真不好插入页片背地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47
主题: 16
帖子: 1469
注册: 2009年1月
个人认为 Graflok 有一处设计巧妙,如图:对焦屏向内的边框,不是笔直的,是凹进去的,这个凹槽对插入页片夹操作起很大作用,如果手势正确,会感到畅顺和减少振动。

亚瑟李 发表于 2012-11-8 21:12
当然是夹紧,且插入厚度不限,非常可靠,有可能是您还没有适应它的操作,其实只需微微上抬即可拔出片夹,反之亦然,便利快捷,个人认为这是个非常聪明的设计,至今无人超越,Graflok后组是现在的国际标准,这是Graflok公司对相机界的贡献,也是它当年雄居魁首的证明.1949年Graflok公司率先引入金属的后组结构,配有活动的毛玻璃对焦屏,同时发表卷片后背,可以使用开始流行的120胶卷,并且配备了拨拉后背.这个时候起,所有的后组附件都可以和如今的系统通用。
本帖最后由 kicvincent 于 2012-11-8 22:58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47
主题: 16
帖子: 1469
注册: 2009年1月
嗯,应该是能扣紧的。如果扣不紧,可能有些部件有问题....
手势正确,片夹插入应该不费力,要不再拍一张照片看看反面那些部件如何?

ftjm268 发表于 2012-11-8 20:16
谢谢文森特,我的对焦屏背的钩子的确能勾住机背,但钩不紧,看来当初就是这么设计的,我以为可以紧紧锁住的。我的那两根弹簧非常的紧,以至于片夹插入都很费力。

可以把对焦屏拿下来,直接通过gralock直接锁住片夹。

嗯,看来格拉菲的对焦屏框就是这样被夹紧而不是锁紧的。那个gralock是可以锁紧片夹的,这样手持用黄斑拍摄,就更方便了。

周末天津又下雨,格拉菲到手,还没看到太阳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5.121
主题: 47
帖子: 8891
注册: 2006年10月
kicvincent 发表于 2012-11-8 23:03
嗯,应该是能扣紧的。如果扣不紧,可能有些部件有问题....
手势正确,片夹插入应该不费力,要不再拍一张照片看看反面那些部件如何?


谢谢文森特的照片,我的取景框的反面和您的一模一样,也有个凹槽。用机身的lock铁条也能扣紧。

可能是我没说明白,我的片夹无论是插在取景框里,还是只用graflock都能夹住,而且很牢固。

我说晃荡的是那个取景毛玻璃的铁框,记得别的大画幅机身,有个半圆的锁片,可以将毛玻璃的铁框夹在机身上,格拉菲好像没有这个装置,就是用那两条lock铁条压紧,在从包里取机器的时候,很容易挂开那个lock铁条,从而让对焦屏的铁框在机身上很松动。个人觉得这个设计很不完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5.121
主题: 47
帖子: 8891
注册: 2006年10月
nvidiac 发表于 2012-11-8 22:04
格拉菲后组标准的斜面锁片方式,在开关时,容易导致相机后组轻微位移,是一种很简陋的机构,不少其他厂家的锁背机构比这个通用标准好得多,例如玛米亚的半圆锁片,只是没被广泛推广而已。


是的,格拉菲的对焦屏框,只能被那个lock夹紧,而不是压住,直接导致,那个铁条一旦被挂开,那个对焦屏框就不是很老实的贴合在机身上了,这一点不如近代大画幅机器是用个半圆铁片压住对焦背来的让人放心。

可能是因为格拉菲的对焦背太厚了,没办法用压紧的方法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Graflex Graphics(Speed/Crown/Super)的使用(续)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