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Graflex Graphics(Speed/Crown/Super)的使用(续)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98735 回帖:205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019
主题: 0
帖子: 19
注册: 2014年12月
新手的各种尝试---单反转接板拼接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19
主题: 0
帖子: 19
注册: 2014年12月
新手的各种尝试---单反转接板拼接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Ahdo 发表于 2015-2-20 20:04
新手的各种尝试---单反转接板拼接


此法只能拍静物,相对于数码背而言比较实惠。

这张拼了多少张,是利用格机作前组,自己配的DSLR拼接后背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19
主题: 0
帖子: 19
注册: 2014年12月
亚瑟李 发表于 2015-2-20 20:19
此法只能拍静物,相对于数码背而言比较实惠。

这张拼了多少张,是利用格机作前组,自己配的DSLR拼接后背吗?。


网上有45通用的dslr转接板,我用佳能卡口的。上面有装置可以横向移动,加上上下移轴,原则上可拼9张。我这是横向拼3张。135 5.6富士。新手只有这样解决成本问题,嘻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19
主题: 0
帖子: 19
注册: 2014年12月
竖排三张,横拼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Ahdo 发表于 2015-2-20 20:30
网上有45通用的dslr转接板,我用佳能卡口的。上面有装置可以横向移动,加上上下移轴,原则上可拼9张。我这是横向拼3张。135 5.6富士。新手只有这样解决成本问题,嘻嘻


当前看来,45画幅的数码化,“全幅”数码多张PS无缝拼接法更接地气哈。

适用于格机的dslr转接板给个链接看哈好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19
主题: 0
帖子: 19
注册: 2014年12月
亚瑟李 发表于 2015-2-20 20:47
当前看来,45画幅的数码化,“全幅”数码多张PS无缝拼接法更接地气哈。

适用于格机的dslr转接板给个链接看哈好吗?。


http://h5.m.※※※※※※.com/awp/core/detail.htm?id=2830821619&sid=5fb72b9064fd88be&abtest=1&rn=a605927c9e4b91e3c6e3ae6d0ab5b9ac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Ahdo 发表于 2015-2-20 20:57
http://h5.m.※※※※※※.com/awp/core/detail.htm?id=2830821619&sid=5fb72b9064fd88be&abtest=1&rn=a605927c9e4b91e3c6e3ae6d0ab5b9ac


好过机器长期趴窝,顶上来研究哈,谢谢提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潘福莱 尼康佳能EOS机身转接4×5机身可移轴转换板

最新推出的带移轴和旋转功能的大幅相机--单反相机转接板,比前一代产品增加了二大主要功能。

1.横向移轴功能,有精度达到毫米级的标尺,横向移轴范围40mm,实际拍摄范围可达到60mm,1:1全幅单反机竖拍横向移动可接拍三张,1:1.5幅单反机可接更多。

2.卡口具有旋转定位功能,可360度旋转无限制,每转动90度有自动弹珠锁定,手感极佳。

3.圆孔开口较前一代产品扩宽了一大圈,4X5英寸画幅移到边缘处已无遮挡之忧

国际标准的大板规格,即同4X5大板一样,可接各种单双轨座机如Toyo,Houseman,Wista,Linhof,Sinar等等。

CNN数控加工中心加工,精度不可言表。采用Nikon、Canon EOS原厂的卡口装接,感觉基本就是在使用Nikon和Canon原厂的产品。当然加工成本也比前一代产品增加了二倍多

如果您使用600万以上像素机器,通过接板横向移轴接拍3张可达到近2000万像素水平,如再加上机身后组升降接拍6张可达到近4000万像素水平,使用EOS5D等全幅相机效果更是难以想象。运用软件接片可以轻松搞定一幅质量接近专业数码后背出的PP,而成本仅几百元。

而今数码专业后背在发展到3000-4000万像素的时候遇到的不仅仅是CCD和CMOS图象感应器件本身的瓶颈,而是关系到整个成像系统包括镜头在内的诸多因素的制约,要有实质性的突破尚待时日

采用技术成熟的数码单反的小尺寸器件接拍大尺寸图像无疑是一种以极小成本获取最大效果的行之有效的技术

现推出Nikon、Canon EOS、Pantax K、Sony/Minolta 、玛米亚 645 五款接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Ahdo 发表于 2015-2-20 20:34
竖排三张,横拼


竖构拍3张横向拼接基本=45画幅,横构拍3张横向拼接基本=612画幅哈,不错!。

只可惜拼接法拍不了人物,除非脑袋后用支架撑起,不许动方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19
主题: 0
帖子: 19
注册: 2014年12月
亚瑟李 发表于 2015-2-20 22:18
竖构拍3张横向拼接基本=45画幅,横构拍3张横向拼接基本=612画幅哈,不错!。

只可惜拼接法拍不了人物,除非脑袋后用支架撑起,不许动方可。


或者参考下一两百年前那些要曝光几分钟的人像的拍法?haha。不过这个转接板,动作快点,十秒内能拍三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Ahdo 发表于 2015-2-20 23:43
或者参考下一两百年前那些要曝光几分钟的人像的拍法?haha。不过这个转接板,动作快点,十秒内能拍三张了


成人坚持10S不动兴许可以做到的的,麻烦用拼接法拍个人贴上来看哈好吗?,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95
主题: 16
帖子: 6181
注册: 2013年4月
这种新闻机主要还是用RF测距为主。大约2002年间还有不少美国相机维修店可以调RF精度并为新购二手镜头制作RF调焦板以便用在Graphics 相机上。

没有这样的技术支持,个人用户不要自己换镜头。标称的焦距相同也不行。不然跑焦严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旅行诗人 发表于 2015-2-21 00:12
这种新闻机主要还是用RF测距为主。大约2002年间还有不少美国相机维修店可以调RF精度并为新购二手镜头制作RF调焦板以便用在Graphics 相机上。

没有这样的技术支持,个人用户不要自己换镜头。标称的焦距相同也不行。不然跑焦严重。


一镜式RF + Graflok后组 + 快片 + 强力外闪才=大幅45快拍!。

所言极是,国内木有来镜配Cam专业技术服务,所以只能买台带原装镜板套头、有对应Cam(对焦刀)、RF系统完好的机器方可一试快拍。

格机若玩不了一镜式RF ,退而求其次,去玩经典的机背对焦,就真不是现代慢拍机的对手了,所以,格机改后组势在必行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2-21 10:24
就玩风光,低矮建筑。机背对焦也行了,没那么不堪的 。那些湿板的哦老木头机器就是个大平床,没啥透视调节功能,人家还不是完了 那么多年了 哈。。。。
关键是镜头。。。找那些 六片的格机镜头老不容易了哈。净是些 没啥层次的 四片田赛。
这帖子对格机镜头讨论的 少,按说很不应该呀。


说地是哈,移轴能力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而是说,格机机背对焦不太好用,相对其他慢拍机而言。所以需重新打造一个适配格机的,屏、片夹分立式构造的后组装上即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至于镜头,那得另说,丰俭由人了。
就格机配套的那些个天塞头而言,个见,用来玩黑白人文纪实、拍个环境肖像什么的,起码达到当年LIFE杂志画质要求,是没有问题的,描写力粗就粗地吧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2-21 10:16
给各位格机影友拜个 年
平拍格机够用了。俯拍仰拍就是 得用带广角腔子的 机器了。
快片,那颗粒简直是头疼哈。
拍人最好用闪灯补光。要不全是糊片,大画幅本身景深就 很浅,要小光圈才能照得 住,没灯可是要命鸟。。。
啥样的 闪灯,功率大又轻巧外带,是个 问题哈。闪灯皮肤容易死白,怎么避免也是个 问题。


拍人,尤其是要拍得像优素福卡什那样的“刀刻斧剁”般,令人过目难忘的描写力,确实困难了,个见如下供大家参考:
1)头得锐利,这方面就是天塞的强项了,因为纪实性肖像并不要求层次过渡华美,而是粗犷有力,反差要足即可。
2)要想描写力强,景深就得大,起码得开F11哈!,那就得用快片,颗粒问题就用高清超微粒X-TOL类似配方招呼了,这点咱们意见是一致地 --- 起码比D23强地说!。
3)用快片说白了也就是为了多争取缩小两档光圈,增大点景深而已,但还是远远不够的,-----得用强闪光,起码得600Wsx3以上,甚至是1200Wsx3,大功率外拍灯国产的还是有的。
至于高亮如何不发白,过渡更好,那就得在光照的光域大小、软硬程度、角度高低上做文章了,不容易啊!,过去的胶片肖像大师无不是灯光高手哈,这方面需下点功夫才行,弄好了前期用光,比到了后期光化学暗房下苦工“抱佛脚”更有成效地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2-21 12:20
俺是不懂格头。觉得那么多的配套头,总有6片的吧?
室内上灯光拍,感觉用TMAX等薄卤剂的 好,其实那些新T卤剂 都是为室内灯光设计的软片倒易率好,也 远比传统的底片在长明下来的 效果好。T卤剂灯光控制好了高光层次更好。颗粒和 分辨力比 传统卤剂好很多很多。45的 底片可大幅印放的 能力也 抢了不少哈。


关于格头请参见当年建筑大侠的阐述,好头肯定是有的:

以下就各种品牌的镜头个与介绍

Schneider Symmar 系列有 100mm, 135mm, 150mm, 180mm, 210mm这几支镜头.较早的镜头是廉价,做工也比较一般,只有单层镀膜;稍后的Symmar S要更好一些,采用更好的镀膜和做工,光圈也较大,价格也贵许多.从总体上评价,Symmar 系列的镜头算是优良.

Kodak WF Ektars镜头都是很好的,它能够代表美国照像光学工业的最高水平,也是配置于Graphic的最好的镜头之一.它们都有着非常锐利的成像,通常Kodak生产的镜头光圈要小一点,没有其他昂贵的镜头那么快速,但是它的锐利丝毫不逊色于那些更贵的镜头.国内的影友很少能接触到柯达的光学产品,也不一定了解摄影史上柯达的光学地位,所以恐怕会有人会误人柯达镜头是低档次的普及产品.实际上,柯达的很多款镜头不只是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因为年代渐远,收藏的意义也日渐高涨.对于这种生产年限早的光学产品而言,正是日久见人心的典型写照,高档镜头的耐久性能无疑要远好于低档次的镜头,尤其是当年的胶合技术,几十年下来,没有脱胶,没有胶面变黄的那才是真正的品质.这些东西恐怕需要在实际挑选中慢慢体会了.

早期为Speed Graphic生产的镜头Kodak Ektar 或Graflex Optar都是量身定做的.不过对于作为标准镜头的Kodak Ektar 127或者 Graflex Optar 127mm都没有足够的覆盖范围,这一点需要注意.

90mm Wollensak W/A Raptar的广角镜头生产年份比较早了,它的设计类似柯达的镜头,6.8的最大光圈只是提供给取景的,不过收小光圈后还是很锐利的.

Kodak Ektar 203mm/f7.7,这支镜头值得大家注意,这是一支很有价值的镜头,采用4片5组的结构.这种结构因为没有胶合面,所以耐久性能一流,大部分的这种镜头如今还能正常使用.它的光学结构也非常的经典,今天像罗登斯德Apo-Ronnar系列的镜头仍然采用这样的结构.该镜头的光圈比较小,不算快速镜头,但是它的成像非常锐利,尤其在对无限远的时候,50度的视角,对于4x5相机还有很大的移轴幅度.因为这支镜头产量不算很大,现在的实用性又强,所以,是一只具有收藏价值和使用完美结合的镜头,看到好的成色,千万不要放过.

在Optars中,柯达的镜头是应该优先考虑的,它的品质管理是Optars中最好的.柯达专业镜头从1940年起贴上了Ektar的标签,仅有少量的应用于卷片类型的相机,比如像应用于828胶卷的Bantam Special相机的50mmf/2.0.Ektar采用了6片玻璃的设计,当时的Kodak Ektar的镜头比莱卡的还要好.像号称※※般坚固的Kodak Medalist相机使用的是5片结构的100mmf3.5 Ektar.

105mmf3.7和100mm/3.5 Medalist Ektar类似,是非常好的Heliar结构的镜头.100mm/4.5 和152mm/4.5则是非常的结实耐用.127mmf4.7是柯达家族中的精品,它有经过近乎完美矫正过的光轴,尽管它是被设计用于3.25x4.25新闻相机的,但是也可以很好地使用在45片幅的Speed Graphics上,甚至于还有些移轴的空间.

203mm/7.7的设计类似于柯达1920年设计的消像差镜头.采用4片分离的光学结构,是第一种完全矫正像差的镜头,时至今日,这支头依然是风采不减,可见设计和制作之精湛.

Ilex的镜头是美国纽约的Rochester公司生产.现在的人们也许很少知道这家公司了,如果熟悉兵器的朋友也许知道这家公司的高精密的各种望远镜和瞄准镜.它最初是直接购买柯达的设计进行生产的,在50年代它生产柯达公司于40年代设计的消像差镜头(Tessar类的结构).一般说来,它的镜头不如柯达的好,不过后期很多镜头的结构和水平都接近施耐德的Super Angulon.

Dagor/Angulon 和Schneider Angulon的镜头都是采用对称设计的.光圈都为6.8,在f22的时候能够达到70度的视角,f45的时候可以达到80度.它们采用6片2组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出现在多层镀膜技术应用以前,目的是为了减少暴露的光学面,降低杂光,Dagor甚至没有镀膜.

为Graflex生产配置镜头的还有一些很高档很贵的镜头,Schneider Super Angulon 90mm f/8,Schneider Super Angulon 90mm f/5.6,Schneider Super Angulon 65mm f/8,Rodenstock Grandagon以及Zeiss Biogon 等等,它们都采用对称结构,尤其是Zeiss Biogon,成像非常华丽,堪称卓越,当然价格也很卓越了.遗憾的是近年来蔡斯的Biogon系列镜头越来越少,配置Alpa的估计要成为绝唱了.

特殊的镜头以及望远设计的镜有:

Name Focal Length Aperture Shutter

Graflex Tele-Optar 270mm f6.5 (Graflex-1000, 1/1000 shutter)

Graflex Tele-Optar 380mm (15") f/5.6 (barrel)

Graflex Tele-Optar 250mm (10") f/5.6 (barrel)

这个列表只是长焦镜头比较常用的一些(对于Graflex而言),Tele望远设计的镜头一般视角很小,光圈也比较小,它的对焦,移轴和俯仰操作会比较难习惯.但是这种设计的镜头通常体积都比较小巧,重量也较轻,便于携带,最大的优点还在于它所需要的皮腔长度比普通设计的小.正因为如此,它才能让皮腔只有324mm的Speed Graphic使用上380mm的镜头.

对旧的镜头,有些东西必须提醒,当年的光学技术不是很完善,不一定光圈大的昂贵的镜头就是好的,锐利的镜头.经过这么多年,快门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很多比较老的镜头快门都有些不准确,这个必须小心检查,1/30以下的慢快门尤其要注意,高速快门也要检查,如果需要使用闪光系统还必须检查闪光系统的同步情况,很多二手商店里销售的都是维修过的,需要小心注意.

镜头的贮藏也比较讲究方法,尤其对于机械式的镜头,应该把快门放在t,b等速度,让快门发条松弛,避免疲劳降低使用寿命。

关于胶片基本同意您的观点,可以尝试一下400 T-MAX,就是有点担心出片过于细腻,更像数码了?,俺到是觉得美产高清的那个叫啥来着的航空大卷是个好选择,不一定非用传统厚乳剂片不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2-21 12:26
格机基本是 耍前组,去了取景的罩子,一样基本用对焦镜子赫加蒙布的。
不过那个 耍前组的 多半是后仰不能前倾,要结合放前板的路数和 好些的 三维云台。一般人都不习惯这样综合型俯仰。后组死的机器玩综合不大好找垂直哈。所以耍起来平拍用的 多。
平拍这 路数,看架子能生多高了 ,人还要踩梯子哈。


格机是为拍新闻专门设计的,只是具备了一定的前组移轴能力而已,所以死后背并无大碍,用它拍一般景观或者是拍环境肖像更合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Легендарный фотограф Ирвинг Пенн --- 传奇摄影师欧文·佩恩作品 【1】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Легендарный фотограф Ирвинг Пенн --- 传奇摄影师欧文·佩恩作品 【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Легендарный фотограф Ирвинг Пенн --- 传奇摄影师欧文·佩恩作品 【3】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Легендарный фотограф Ирвинг Пенн --- 传奇摄影师欧文·佩恩作品 【4】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Легендарный фотограф Ирвинг Пенн --- 传奇摄影师欧文·佩恩作品 【5】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

THE GADFLY SUITE,OP. 97A: VIII. ROMANCE - SHOSTAKOVICH, D.: Film Music

------------------------------------------------------------

佩恩1917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17岁时就读于费成博物馆开办的工艺美术学校.在这里他遇到一个好老师——著名美术设计家阿列克赛·波洛多维奇(Alexey Brodovitch)。波洛维奇挺喜欢这个小伙子,为了对他进行培养和锻炼,让他利用暑假到时装杂志《哈泼市场》工作。
1938年从美术学校毕业后,佩恩到纽约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商业摄影工作。1939年他拍摄的一幅静物照片被一本杂志采用作为封面,成为他日后光彩四溢摄影事业的开端。1943年佩恩被《时尚》杂志的美术指导亚历山大·利伯曼(Alenxander·Liberman)聘用为专职摄影师后。他的才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他一扫当时时装摄影中的陈规俗套,开辟了一片风格清新、个性鲜明的新天地。摄影过程
在美国摄影界,佩恩自始至终贯彻着他在摄影上精雕细刻、一丝不苟的“完美主义”,对于任何形象的刻画全都力求细腻入微。《IPC摄影百科全书》在介绍佩恩时,就曾这样评价:“协调的布局、严格的构图、细腻的布光和丰富的影调,是佩恩始终如一的倾向。”利伯曼甚至说:“任何一张照片,如果出自佩恩之手,那就肯定是一幅杰作”。
为了在拍摄时得到精神上的高度集中和专一,佩恩喜欢在绝对寂静的环境中工作。他喜欢在安详的心态中拍摄安详的神态和动态。在他工作时,电话被切断;在场者被要求尽量少说话少交谈;给助手的指令用一种几乎是窃窃私语的语调来发布。
整个摄影室里弥漫着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气氛,只有一次又一次快门的开启声不断地打破这种近乎神圣的寂静。
跟许多摄影工作室总是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布景和道具的情况相反,佩恩的摄影室简洁而又空旷。他把影室中的墙壁、地板、橱柜……全都刷成灰色.他认为中性灰是最能适应各色人等的影调
佩恩有两间摄影室。一间装有24盏800瓦/秒的电子闪光灯;另一间装有两排共60盏泛光灯。其中的一排是为了模拟日光效果,另一排则用来照明背景。这两排泛光灯都备有可装卸的纱罩,用以调剂光质的软硬。
他雇了4名助手,一人负责文秘和对外联络,一人管理财务,一人管理底片资料,还有一个负责法律方面的事务。此外,佩恩还有一名专门负责冲洗印放黑白照片的技师;彩色片则交给专业店处理。
在使用相机方面,佩恩并不是"从一而终"。他根据不同的拍摄需要选用不同的相机,从135小型相机到8*10大底片的痤机,一应俱全。他常用的135相机是德国的莱卡相机,配有从广角到长焦的全套镜头。但在具体拍摄时,佩恩更喜欢用长焦镜头。这也许是长焦镜头视角小、景深短,拍出的画面简洁、主体突出的缘故。而在120相机中,佩恩既有双镜头反光的“禄莱”,也有单镜头反光的“哈苏”。为了便于更换镜头,在实拍中,他经常使用哈苏相机。
在进行时装和商业广告摄影时,佩恩常使用有毛玻璃聚集屏的大底片相机,如:“迪亚多尔夫”。此外,他常用的还有一台“格雷弗莱克斯”(Graflex),这是一台可拍大底片的单反相机。佩恩常用的彩色片,主要是“爱泰康”和“柯达康”这两种彩色反转片。在黑白方面,他备有从ISO25微粒片到ISO400高速片的各种感光度的胶片。
在彩色与黑白之间,佩恩更偏爱黑白.他认为“黑白片在各方面都优于彩色片”,他说:“从来没有看到过一张真正伟大的彩色照片","每当想到那些不朽的摄影作品时,脑袋里立刻涌现出的形象全都是黑白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Легендарный фотограф Ирвинг Пенн --- 传奇摄影师欧文·佩恩作品 【6】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Graflex Graphics(Speed/Crown/Super)的使用(续)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