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拍了7年烂片后,开始学摄影 [主题管理员:小鱼背包]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10348 回帖:76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23.096
主题: 54
帖子: 5013
注册: 2007年12月
光影帝 发表于 2014-3-18 07:07
版主客气了!就画幅形态来说,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扇形、册页等。绘画的画框人物比例多种多样,有5:4、4:3等等,风景有2:1、3:1等等,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关键要看你想表现什么。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关于取景的画幅形态,要看你想表现什么感受。比如,你要表现大海的宽广,最好是采用横幅构图,表现宽广的平原也应如此。表现山峦起伏绵延,你也可以用横幅,但如果表现山的雄壮之美,你应该用竖幅构图。一般来说,人物也要看你对所拍对象的感受,所采取的角度决定上面多留一点还是下面多留一点。最好不要上下留的一样多。无论竖幅构图还是横幅构图,怎样达到舒服的感觉,我觉得还是一个物象在画面置放的问题。总之,画幅形态没好坏,关键看你想表现什么,物象给你怎样的感受,怎么去组织画面,才能最好怎样达到你感觉上的舒服,这就涉及到摄影的视觉语言与表达技巧。最后建议版主研究正负形在画面的运用,建议看一个以色列画家阿利卡的画,仔细体会一下他的画面结构,也许对你有点用处。说得不好之处,多多见谅!


谢谢!每次看老兄的回帖,都有很多收获。
看了阿利卡ARIKHA的画,大开眼界。原来平凡的事物也可以这么表达,而且很多构图都很特别。
其他人的画很难借鉴到摄影里,但阿利卡的画却能借鉴到不少。

其他人的回帖也一并谢了,就不一一点名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318
主题: 6
帖子: 11988
注册: 2004年8月
小鱼背包 发表于 2014-3-14 15:00
回来的飞机上,我刚看了迈克尔弗里曼的《摄影数码圣经》,只看了60多页,但已经觉得很赞了。
强烈推荐你先看这本。

我感觉,纽摄属于小学入门课程,
《摄影数码圣经》属于中学水平,还比较容易看懂,但只要能把这本书吃透,你在无忌横着走没啥难度。
《摄影家的视界》是大学课程,已经相当难懂了,我看书评有不少人骂它不好,因为看不懂。它主要讲构图的各种基本理论,包括一些基础的视觉心理理论。
而《摄影家的思想》属于博士级别的。它主要讲的是审美。这个就是最高阶段了。把它看懂了,你应该能达到拥有自己个人风格的摄影师了。


读好书是必须的
不过仔细一想 是先有好书 还是先有大师  应该是大师还没有成为大师前  拍出很多好照片后  被认为是大师 于是   就有好事者 或撺掇大师本人 或替大师代劳 总结 写出所谓的好书~~ 都是事后 回过头来看  

结论 先有大师 后有好书

所以 书本背的再熟 也不会成为一个好的摄影师  尤其是玩艺术的  没有好的天赋  和后天的感悟 是玩不出名堂的

有些人学也上了  相关的书也背的滚瓜烂熟 甚至倒背如流  可是当拿起相机 还是茫然四顾 ~~~

简言之  以鱼版现在的摄影阶段 应该大胆抛开书本 去感悟 去趟一条自己风格的路  

俺几十年了少有拍片 尽多瞎想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31
主题: 4
帖子: 239
注册: 2013年10月
每次看小鱼版主的帖子都获益多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35
主题: 0
帖子: 35
注册: 2014年3月
这是来无忌看到的最好的一帖,今天一天看完了,还需要消化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482
主题: 70
帖子: 3051
注册: 2013年6月
小鱼背包 发表于 2014-3-17 13:57
最近两个月在泰国度假,顺便拍照。
这两个月的拍摄,基本上只训练一个技能:如何控制画面里各元素间的平衡,同时观察什么样的平衡才是好的。

两个月折腾回来后,再看以前的片,发现自己的审美又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3个月前觉得不错的片子,现在则觉得无法忍受。简单的说,变得更挑剔了。

也许是因为最近两个月一直在关注平衡,所以,昨晚上在看片的时候,忽然发现3:2比例图片的弱点:
横画幅拍风景很好,相当好的比例
横画幅拍人比较糟糕,两边太空,也就是说画面太宽,也许4:3会好些

竖画幅拍风景,左右两边太窄了,宽一些就好了
竖画幅拍人像,上下太长了,看起来不舒服

请教@光影帝  画布一般都采用什么样的比例?横幅或者竖幅?
版主客气了!就画幅形态来说,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扇形、册页等。绘画的画框人物比例多种多样,有5:4、4:3等等,风景有2:1、3:1等等,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关键要看你想表现什么。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关于取景的画幅形态,要看你想表现什么感受。比如,你要表现大海的宽广,最好是采用横幅构图,表现宽广的平原也应如此。表现山峦起伏绵延,你也可以用横幅,但如果表现山的雄壮之美,你应该用竖幅构图。一般来说,人物也要看你对所拍对象的感受,所采取的角度决定上面多留一点还是下面多留一点。最好不要上下留的一样多。无论竖幅构图还是横幅构图,怎样达到舒服的感觉,我觉得还是一个物象在画面置放的问题。总之,画幅形态没好坏,关键看你想表现什么,物象给你怎样的感受,怎么去组织画面,才能最好怎样达到你感觉上的舒服,这就涉及到摄影的视觉语言与表达技巧。最后建议版主研究正负形在画面的运用,建议看一个以色列画家阿利卡的画,仔细体会一下他的画面结构,也许对你有点用处。说得不好之处,多多见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096
主题: 54
帖子: 5013
注册: 2007年12月
记得在前面总结过:我是先看到线条,然后才看到光影明暗,然后才看到色彩。

现在我大致明白是什么原因了,这是因为人眼的视觉功能最后要通过大脑,而大脑是一个具有主观欺骗性的视觉系统,它会自动过滤掉你不想要的信息。
但相机是一个非常客观的系统,它会记录下一切信息,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比如说,当你在一个菜市场里看到一个大美女,你的大脑给你留下的印象就是美女非常漂亮,其它的都不记得了。
如果当时带相机按下快门,回来看照片,你会发现,靠,怎么美女周围的环境这么乱,怎么拍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美女头上有根柱子,怎么灯光在美女脸上留下的阴影这么难看,等等等等。

所以,拍摄的时候,一定要强迫自己用相机的客观方式去分析画面,到底线条和形状是否凌乱,光线角度是否最好,等等。

最近两个月拍摄,我一直强迫自己注意画面里各个元素间的平衡关系。
然后,我发现大脑总是让我只关注主体,让我无意识的忽视掉主体和其它元素间的平衡关系。
我的对策是半咪眼睛,这样就可以让注意力从主体上转移开,从而能把注意力分布到整个画面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096
主题: 54
帖子: 5013
注册: 2007年12月
shgklc 发表于 2014-3-17 11:24
这个帖子是玩摄影到现在看到的最好的帖,楼主和上海通用有关系吗?红粉笔计划也参加了.


谢谢!参加红粉笔是因为通用希望从无忌找些摄影爱好者帮它拍活动,往年无忌不少网友都去参加过。

fei6868179 发表于 2014-3-17 13:06
好帖子,但是我觉得楼主照片缺少主题,没有眼前一亮抓眼球的东西,过分强调色彩了,要不你多拍拍黑白的照片,看看构图突出主题能否进步。


那是以前拍摄不懂构图所造成的。后来用极简构图的训练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096
主题: 54
帖子: 5013
注册: 2007年12月
最近两个月在泰国度假,顺便拍照。
这两个月的拍摄,基本上只训练一个技能:如何控制画面里各元素间的平衡,同时观察什么样的平衡才是好的。

两个月折腾回来后,再看以前的片,发现自己的审美又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3个月前觉得不错的片子,现在则觉得无法忍受。简单的说,变得更挑剔了。

也许是因为最近两个月一直在关注平衡,所以,昨晚上在看片的时候,忽然发现3:2比例图片的弱点:
横画幅拍风景很好,相当好的比例
横画幅拍人比较糟糕,两边太空,也就是说画面太宽,也许4:3会好些

竖画幅拍风景,左右两边太窄了,宽一些就好了
竖画幅拍人像,上下太长了,看起来不舒服

请教@光影帝  画布一般都采用什么样的比例?横幅或者竖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52
主题: 4
帖子: 312
注册: 2007年11月
小鱼背包 发表于 2012-11-8 02:36
说得没错。每个人的色彩倾向都不一样。然后就形成了不同的调片风格。

我反复对比了你调的图,还有jsun1971泡菜的意见。再包括之前搜集的意见,心里终于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1. 首先,显示器非常重要,较色也非常重要。你调的几个图都比我的原图亮,不过,还在我接受的范围之内。但骡子那张实在太亮了,但jsun认为比我原图好很多,对此我不想再争论显示器这个我已经重复了N遍的问题。我认为我的骡子的原图比你调整后的好很多,不再多说,否则就要变成争论显示器的帖子了。

2. 关于我之前的3张一组的比较,一共两组照片。我目前收集到的结果是:
4个人喜欢蓝绿色的草,蓝色的云。
1个人喜欢蓝绿色的草,灰色的云。
2个人喜欢黄色的草,灰色的云。
2个人出现了自我矛盾。比如说,第一组的草他喜欢蓝绿色,第二组却喜欢黄色。

似乎喜欢蓝绿色草的占多数。但是,这个采样数实在太少了,不足以说明什么才是大众的选择。
不过,无所谓,我已经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那就是---色彩确实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
所以,我现在已经不再纠结到底哪个颜色倾向才能讨人喜好。
纠结这个,还不如考虑具体某个场景用什么色调好?是用神秘宁静的冷色调(如蓝绿色),还是用活泼生动的暖色调(如黄绿 ...

好帖子,但是我觉得楼主照片缺少主题,没有眼前一亮抓眼球的东西,过分强调色彩了,要不你多拍拍黑白的照片,看看构图突出主题能否进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935
主题: 20
帖子: 331
注册: 2009年3月
这个帖子是玩摄影到现在看到的最好的帖,楼主和上海通用有关系吗?红粉笔计划也参加了.
本帖由Windows Phone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096
主题: 54
帖子: 5013
注册: 2007年12月
无忌2003 发表于 2014-2-25 12:07
买来看看。难得有思考,才有提高


回来的飞机上,我刚看了迈克尔弗里曼的《摄影数码圣经》,只看了60多页,但已经觉得很赞了。
强烈推荐你先看这本。

我感觉,纽摄属于小学入门课程,
《摄影数码圣经》属于中学水平,还比较容易看懂,但只要能把这本书吃透,你在无忌横着走没啥难度。
《摄影家的视界》是大学课程,已经相当难懂了,我看书评有不少人骂它不好,因为看不懂。它主要讲构图的各种基本理论,包括一些基础的视觉心理理论。
而《摄影家的思想》属于博士级别的。它主要讲的是审美。这个就是最高阶段了。把它看懂了,你应该能达到拥有自己个人风格的摄影师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21
主题: 1
帖子: 20
注册: 2014年2月
mark一下,要多进来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994
主题: 48
帖子: 1495
注册: 2008年10月
小鱼背包 发表于 2014-1-7 15:10
其实,我在尽量把道理讲清楚的过程,也是帮我自己理清思路,甚至会产生新的灵感的过程。
比如说,我刚才就忽然有了灵感,补充了有意境照片的一个特点。

作为不是美术科班出身的人,往往喜欢把摄影审美当作玄学来看待,然后用一些谁也看不懂(包括他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摄影的审美。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就已经发现美是可以用数字来描述的,这就是黄金分割0.618,还有斐波纳契数列。
不仅应用到了绘画,建筑,人体雕塑里,甚至还应用到了音乐里。

如果美可以用如此精确的数字来描述的话,那我只是总结一些大致的特点,相对来说简直太容易了。

强烈推荐看《摄影师的视界》和《摄影师的思想》这两本书,前者讲构图,后者讲审美。
我暂时还没有看到过比它更好的讲构图的书了。


买来看看。难得有思考,才有提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482
主题: 70
帖子: 3051
注册: 2013年6月
小鱼背包 发表于 2014-2-11 22:30
拍浴室门上的裸女像时,不直接拍,而是透过窗口拍摄,起到几个作用:
空间感
画框
增加内容
偷窥感

拍人群中的女孩,利用长焦虚化周围人,起到以下作用:
画框
偷窥感
法国纳比派画家勃纳尔、唯亚尔喜欢从偷窥的视角画画,同时画面讲究色彩与构成,在平面中寻找空间。劳特累克的作品也有这样的感觉。 本帖最后由 光影帝 于 2014-2-24 22:2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37
主题: 3
帖子: 26
注册: 2013年4月
小鱼背包 发表于 2014-2-11 22:36
前景是一地落叶,远处是佛像,3种拍法:
全景深
虚化佛像
虚化落叶

哪种好?

我的认识是:现实总是无情的无奈的,无可奈何花落去;而我们之所以总能保持希望,很多时候是因为精神力量(其中包括宗教信仰),但与此同时又明白这种精神信仰其实不是那么的真实可靠…… 所以我会选落叶实、佛像虚。。。 接受现实的无奈,怀抱明灭的信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096
主题: 54
帖子: 5013
注册: 2007年12月
前景是一地落叶,远处是佛像,3种拍法:
全景深
虚化佛像
虚化落叶

哪种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096
主题: 54
帖子: 5013
注册: 2007年12月
拍浴室门上的裸女像时,不直接拍,而是透过窗口拍摄,起到几个作用:
空间感
画框
增加内容
偷窥感

拍人群中的女孩,利用长焦虚化周围人,起到以下作用:
画框
偷窥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096
主题: 54
帖子: 5013
注册: 2007年12月
最近20多天,拍了大量的平面构成+人的照片,拍到后来,简直变成熟练工种了。
拍摄时, 确实比以前有进步,能注意到各个元素间的平衡。人在画面构成里的位置也安排得比以前更好。

但这样的照片拍多了,总觉得有点腻。也许是因为太注重平衡的原因,似乎画面太机械太冰冷了。有点像前面帖过的何藩的照片,太精致缺乏激情。

这让我想起那幅卖价最高的画~呐喊。
也许,整体画面仍然需要保持考究的,但主体人物做夸张性的安排,会给带入激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096
主题: 54
帖子: 5013
注册: 2007年12月
除了练习营造平衡感,空间感以外,还有一个练习就是,尽量不拍太直白的照片。
也就是说,在保持构图简洁的前提下,尽量增加画面的可读性,让画面更耐看一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096
主题: 54
帖子: 5013
注册: 2007年12月
以前拍片,只注意线条和形状的简洁,却忽视了画面整体的平衡。
看了《摄影师的思想》后,才意识到画面的平衡问题。

看这本书的时候,还意识到一个问题: 如何拍空间感强的照片?

这个问题,在17-28mm超广角的时候不难解决,只要
低机位
安排前景
逆光
就能营造空间感,或者说纵深感。

但是50~100mm焦段呢,目前的想法是:
安排前景
尽量在画面里出现斜线
后期前景调暗远景调亮

至于100mm以上,就不指望有空间感了。
以下内容由 小鱼背包 于 2014-3-26 14:11 补充
刚看到某篇文章说到,长焦镜头拍照,更注重的是节奏感。
所谓节奏感,就是让画面里的元素重复,重复就产生节奏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096
主题: 54
帖子: 5013
注册: 2007年12月
yyfish 发表于 2014-1-16 20:27
意境很好,看画面明显是调过色的。


对的。色彩心理学里面,蓝色有助于表现宁静的感觉。所以,后期的时候把色调往蓝色方面调整。

看无忌里的胶片和数码党大战,胶片党经常拿色彩说事儿,说色彩是胶片的强项。
其实色彩才是数码的强项,当然,对于不会后期的人来说,就是弱项了。
玩胶片的人普遍年纪比较大,所以,他们玩不转后期,只好依赖于胶片厂商给他们的色彩。

记得看过一个时尚摄影师的文章,客户要求准确还原服装的色彩。他以前用胶片的时候,头疼死了,各种偏色。
数码出来后,他用了一个很变态的方法来较色。用自己的相机拍了标准色版的颜色后,专门针对自己的机身做了个色彩校正文件。保证每种色彩都能被准确还原。

数码能准确还原色彩,这在胶片时代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能做到准确还原了,那要反过来,做到不准确,或者说,要随心所欲的控制色彩,那更容易了。但玩得好不好,就看各人了。

刚弄了一张,看看如何在后期里,利用色彩和明暗这两个元素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画面感觉。
一个是原片只做了对比度等调整,一个是动了色彩和明暗影调。全部操作都在LR里完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482
主题: 70
帖子: 3051
注册: 2013年6月
小鱼背包 发表于 2014-1-13 23:20
对。关键词是:虚实,想象空间
这些应当属于视觉心理的课题了吧

再来一张。长焦大光圈虚化,本来应该是一张我觉得比较腻味的“人文糖水片”的。
但居然有“意境”的感觉。这里的背景虚化似乎起到了“雾”的类似作用?
画面很有动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892
主题: 15
帖子: 3864
注册: 2007年11月
小鱼背包 发表于 2014-1-13 23:20
对。关键词是:虚实,想象空间
这些应当属于视觉心理的课题了吧

再来一张。长焦大光圈虚化,本来应该是一张我觉得比较腻味的“人文糖水片”的。
但居然有“意境”的感觉。这里的背景虚化似乎起到了“雾”的类似作用?

意境很好,看画面明显是调过色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096
主题: 54
帖子: 5013
注册: 2007年12月
lodgelu 发表于 2014-1-14 15:48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黑白照片由于没有色彩的干扰,因此更容易表现戏剧冲突。而彩色照片的拍摄则应该更注重色彩的表现。不过,我觉得我这辈子出的片能有几张接近这种过时的说法就已经不错了


一般来说,彩色片比黑白片难拍多了,尤其是像玛格南风格的。

色彩的干扰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但在Alex Webb的片子里,色彩对画面起到了加强的作用,而不是干扰。这就是功力。

根据我对在印度拍的照片的处理情况来看,有色彩比黑白好很多。
这跟印度的特色有很大关系。都说色彩的印度嘛。

所以,这东西真的没有绝对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482
主题: 70
帖子: 3051
注册: 2013年6月
lodgelu 发表于 2014-1-13 17:23
很棒的分享,学习了。不记得是马格南的哪位大师说的了“黑白照片讲究的是戏剧性,彩色照片看的是色彩”
那位大师说这话应该是有一定语境的,不可能突然来这么一句。是否有戏剧冲突,这与彩片和黑白片没有本质或者必然的联系,大师说的一定是置于某个语言环境之中的,每一句话应该有特定的语境。

本帖最后由 光影帝 于 2014-1-14 19:3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09
主题: 22
帖子: 800
注册: 2005年9月
小鱼背包 发表于 2014-1-13 23:41
他的这个说法应该是有前提的,就是在玛格南的照片里说。
玛格南的代表人物是布列松,按照他的决定性瞬间的拍法,照片里的多个人物之间互有关联,于是就产生了戏剧性。

但黑白照片并不是只有玛格南一种拍法。比如michael kenna的风光片就没有戏剧性。

此外,黑白是过去的拍法。
现在玛格南的牛人Alex Webb用决定性瞬间的拍法来拍彩色片,一样具有戏剧性。
我在624贴里的那张Alex Webb的彩色照片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所以,这位大师的说法已经过时了。

嗯。我发现我现在可以评论一下大师了。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黑白照片由于没有色彩的干扰,因此更容易表现戏剧冲突。而彩色照片的拍摄则应该更注重色彩的表现。不过,我觉得我这辈子出的片能有几张接近这种过时的说法就已经不错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229
主题: 29
帖子: 2249
注册: 2009年1月
一个学习的好地方,书签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096
主题: 54
帖子: 5013
注册: 2007年12月
lodgelu 发表于 2014-1-13 17:23
很棒的分享,学习了。不记得是马格南的哪位大师说的了“黑白照片讲究的是戏剧性,彩色照片看的是色彩”


他的这个说法应该是有前提的,就是在玛格南的照片里说。
玛格南的代表人物是布列松,按照他的决定性瞬间的拍法,照片里的多个人物之间互有关联,于是就产生了戏剧性。

但黑白照片并不是只有玛格南一种拍法。比如michael kenna的风光片就没有戏剧性。

此外,黑白是过去的拍法。
现在玛格南的牛人Alex Webb用决定性瞬间的拍法来拍彩色片,一样具有戏剧性。
我在624贴里的那张Alex Webb的彩色照片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所以,这位大师的说法已经过时了。

嗯。我发现我现在可以评论一下大师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096
主题: 54
帖子: 5013
注册: 2007年12月
光影帝 发表于 2014-1-13 22:05
版主说的好!雾有含蓄的作用,印证了那句: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无限,正如:黄山之美除奇峰怪石和松之外,另一个特点在于云海。虚实、含蓄使人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对。关键词是:虚实,想象空间
这些应当属于视觉心理的课题了吧

再来一张。长焦大光圈虚化,本来应该是一张我觉得比较腻味的“人文糖水片”的。
但居然有“意境”的感觉。这里的背景虚化似乎起到了“雾”的类似作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482
主题: 70
帖子: 3051
注册: 2013年6月
小鱼背包 发表于 2014-1-13 19:06
我第一感觉,这个路灯光晕的视觉效果有点类似于雾。
我前面总结的意境照片的特点,其中有提到雾。但当时我认为雾的作用仅仅是在于掩盖杂乱事物,简化画面。
现在看来,雾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在视觉心理上产生空远的感觉,从而带出意境。

我看《摄影师的视界》里有提到过,说雾能加强照片的空间感。
当时我觉得不太理解。比如说,在空气很好的新疆,我能看到10几公里以外,这样的照片才有空间感啊。
而因为雾的存在,会导致能见度大大减少,为啥反而会加强空间感呢。

对了,该书上说,雾和逆光都会加强空间感。
@光影帝 你怎么看?(你前面那个讲意境的帖子非常精辟。高!)
版主说的好!雾有含蓄的作用,印证了那句: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无限,正如:黄山之美除奇峰怪石和松之外,另一个特点在于云海。虚实、含蓄使人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拍了7年烂片后,开始学摄影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