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美玉无瑕--美家手动铭玉博物馆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5246 回帖:558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79.083
主题: 45
帖子: 8131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这些早期的MC镜头从66年开始进入市场,到70年已经完全取代了更早的Rokkor及Auto Rokkor头。
早期MC头的镀膜通常不如后期的MC及MD镜头。有些使用了钍和镧等放射性物质,比如58/1.2及85/1.7镜头,时间长了镜头会变色,使的照片带有暖色调。美能达把当时MC镜头的镀膜称为“Achromatic Coating"(“消色差镀膜”),其实是一种双层镀膜,以提高透光率及更好地还原色彩。尽管不如后期MC及以后MD镜头的镀膜,这种双层镀膜还是很有效的,镜头的光学表现依然出色。所以在挑选镜头时仍然是值得考虑的。

图为58/1.2的本色金属光圈环

今天上午到此为止,先忙点其他,下午抽空继续

未完待续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前排就坐,听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79.083
主题: 45
帖子: 8131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三、早期MC Rokkor 1966-1972(第一代MC Rokkor)

这是美能达生产的第一批测光耦合(Meter Coupling,MC即来源于此)镜头。其特征是带棱的金属对焦环(见上图)及本色(没有染色)的金属光圈环。

图为享有盛名的MC Rokkor-PG 58/1.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57
主题: 1
帖子: 497
注册: 2004年2月
好帖,学习了。现在S版就缺乏这种有深度的帖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79.083
主题: 45
帖子: 8131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这些“前MC系列”又能分为三类:仅标Rokkor而没有光圈预设按钮的;仅标Rokkor但有手动光圈预设按钮的;有自动光圈拨杆的(标Auto Rokkor)。

因为没有配合测光功能,这些镜头通常只具备收藏价值。几个例外是超广角18/9.5 UW-Rokkor,中焦100/2 Auto Tele Rokkor,以及类似1000/6.3 RF Rokkor折返镜那样的超长焦。

图为美能达Auto Rokkor 135/2.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79.083
主题: 45
帖子: 8131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二、Rokkor和Auto Rokkor 1958-1966
这是最早的美能达手动头,安东尼也称之为“前MC系列”,意指其出现于MC系列(或更准确说是MC功能,即测光耦合功能)之前。Rokkor之名来源于美能达在兵库川的工厂北边的六甲山。

图为美能达Auto Rokkor-SG 28/3.5,注意光圈环上没有MC(测光耦合)凸起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79.083
主题: 45
帖子: 8131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考虑到美能达手动头版本的复杂性,我参考了几个网上的资料,其中主要的是MINMAN(http://members_aol_com/xkaes/slrlens.htm)和安东尼。汉兹(Anthony Hands)的多少有点名气的Rokkor Files网站(http://www_rokkorfiles_com/Lens%20History.html)。前者有非常翔实的资料,后者讲述得生动活泼。在这里我主要采用安东尼的※※,但也适当结合MINMAN的内容。大致说来,美能达镜头按镜头前的铭文,可以分为下面的系列。这个分类也大致符合镜头出现的先后年代及镜头的功能,外形和制作工艺。
Rokkor (1958-1966)
Auto Rokkor (1958-1966)
MC Rokkor (1966-1972)
MC Rokkor-X (1972-1977)
MC Celtic (1972-1977)
MD Rokkor (1977-1981)
MD Celtic (1977-1981)
MD Minolta (1981以后)

具体在系列内还有分一代二代等等。以下我们逐一说明。下面的图按时间序列出了各种135/2.8镜头的正面,可以让大家对美能达手动头的版本演变有个感性认识。以下镜头按左到右,上到下的顺序,分别属于以下版本:
Rokkor; Auto Rokkor
前期MC Rokkor; 典型MC Rokkor
后期MC Rokkor; MC Celtic
MD Rokkor一代;MD Rokkor二代
MD Celtic; MD Minolta(安东尼称这是MD三代,MINMAN也称这是非Rokkor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79.083
主题: 45
帖子: 8131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下面开始介绍美能达手动镜头的版本变迁。然后会逐步涉及具体的镜头表现。从这里开始介绍美能达手动头。前面的接口介绍算是开胃菜,正餐会慢慢上来,这也该是大家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让我们先来看看菜单,或者说美能达手动头总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79.083
主题: 45
帖子: 8131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SRB
出现于1974年。这个也不能算是真正的美能达接口,而是用于显微镜上的罗口。这可接口的镜头可以通过美能达的M,M1,M2接环用在美能达相机或皮腔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79.083
主题: 45
帖子: 8131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SRL
出现于1966年。这个其实不是美能达接口,而是标准的徕卡罗口。用于美能达为徕卡生产的镜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79.083
主题: 45
帖子: 8131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SRM
出现于1981年,增加了一个很小的凸起(白色箭头)以配合X-600相机的辅助对焦功能。大多数MD Minolta镜头使用这个接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79.083
主题: 45
帖子: 8131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SRD
出现于1977年,名字来源于美能达XD-11相机。新增加的功能是支持XD-11的快门优先模式。外形上可以从新增加的MD凸起(粉色箭头)看出。MD凸起的作用是给相机指示镜头的最小光圈,从而在光圈优先模式下在取景窗中准确显示所用光圈数。所有的MD Celtic系列,绝大多数MD Rokkor-X系列,及部分MD Minolta头使用这个接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79.083
主题: 45
帖子: 8131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SRX
出现于1972年,名字来源于XR相机。与SRT相比增加的功能是在取景窗中显示光圈设置。换言之光圈刻度的位置被标准化了(黄色箭头)。使用这个接口的镜头包括所有的MC Celtic系列,绝大多数MC Rokkor-X系列,及某些MD Rokkor-X,MD Minolta和早期的MC Rokkor。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79.083
主题: 45
帖子: 8131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SRT
出现于1966年,名字来源于首先使用这个接口的SRT相机。与SR3相比,这个接口增加了配合测光功能(绿色箭头所指的即是用来指示光圈环位置的小突起,这样相机就知道设定的光圈是多少,从而在光圈全开下能够计算曝光)。这个接口只用在MC Rokkor镜头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24
主题: 4
帖子: 425
注册: 2012年11月
占位马克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79.083
主题: 45
帖子: 8131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SR3
此接口出现于1961年,是SR2的改进版。自然的SR3名称来源于SR3相机。它的光圈拨杆是在一个缺口内左右移动(蓝色箭头),不像SR2是整个后封盖跟拨杆一起旋转。黑色箭头所指是景深预览杠杆。此接口主要用于Auto Rokkor系列镜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79.083
主题: 45
帖子: 8131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SR2
这个接口和SR同时出现,但跟SR接口比多了自动光圈拨杆(蓝色箭头),从而可以由相机来控制光圈保持全开,到按动快门时才收缩光圈曝光。SR2的名称来自于美能达的SR2相机。这个接口很快被SR3接口取代,只有少数Auto Rokkor镜头用这个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79.083
主题: 45
帖子: 8131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俱乐部LOGO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79.083
主题: 45
帖子: 8131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前言:

大约一年之前在MSN和论坛roundg兄聊天,无意中聊起了美家的这些老镜头,round兄建议我在无忌开一个美家手动镜头博物馆的帖子,把美家的老头相关知识帖都系统性归纳整理下汇集到一个帖子,鉴于拂晓最近几年工作较忙一直腾不出时间来安心做这件事情,真正开始做的时候,当帖子内容整理一大半时电脑出问题了,造成文件丢失了一次,顿时心灰意冷,不想整理了,于是又拖了一段时间。

由于当时在豆瓣的小组中已经提前承诺给大伙整一个汇编册子,经常有小组成员的再三催问,为了不至于食言,当时就勉为其难拼凑了一个《美能达手动单反器材知识汇编》的PDF文档,在今年春节给他们群发了邮件,虽然虎头蛇尾,但也总算交了差。这些天又想起与roundg兄的聊天,突发兴致干脆整理下部分内容到无忌上与大家一起分享吧,鉴于美家手动时代跨越年代久远,本帖内容在所难免的有不少不实之处,请各位美家朋友指正和补遗。本帖内容非拂晓一人之力,乃美能达手动单反俱乐部全体成员和所有美家爱好者共同努力的结晶,所以拂晓在本帖的作用也就是起到个编辑文字的作用。
第一章 《美能达手动镜头的前世今生》

一、开篇

1958年,Minolta设计生产了它的第一架35mm单镜头反光相机SR-2。由此开创了美能达手动SR卡口(后来随着镜头的发展,镜头出现MD标示,由于形象,所以统称MD口)。

SR时代接口演变如下:

SR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早的美能达接口之一,出现于1958年。特征是大家熟悉的三瓣(红色箭头标出)的卡入式接口(bayonet mount)。黑色的箭头所指是光圈预设杠杆(preset lever),早期很多镜头都有。设定光圈,对焦后扳动这个杠杆,光圈就收到预设的大小。但并不是所有SR口镜头都带这个杠杆。这个接口缺少跟机身的互动,所以多是早期的头或后来的折返镜或皮腔镜所用。
SR2
这个接口和SR同时出现,但跟SR接口比多了自动光圈拨杆(蓝色箭头),从而可以由相机来控制光圈保持全开,到按动快门时才收缩光圈曝光。SR2的名称来自于美能达的SR2相机。这个接口很快被SR3接口取代,只有少数Auto Rokkor镜头用这个口。
SR3
此接口出现于1961年,是SR2的改进版。自然的SR3名称来源于SR3相机。它的光圈拨杆是在一个缺口内左右移动(蓝色箭头),不像SR2是整个后封盖跟拨杆一起旋转。黑色箭头所指是景深预览杠杆。此接口主要用于Auto Rokkor系列镜头。
SRT
出现于1966年,名字来源于首先使用这个接口的SRT相机。与SR3相比,这个接口增加了配合测光功能(绿色箭头所指的即是用来指示光圈环位置的小突起,这样相机就知道设定的光圈是多少,从而在光圈全开下能够计算曝光)。这个接口只用在MC Rokkor镜头上。
SRX
出现于1972年,名字来源于XR相机。与SRT相比增加的功能是在取景窗中显示光圈设置。换言之光圈刻度的位置被标准化了(黄色箭头)。使用这个接口的镜头包括所有的MC Celtic系列,绝大多数MC Rokkor-X系列,及某些MD Rokkor-X,MD Minolta和早期的MC Rokkor。
SRD
出现于1977年,名字来源于美能达XD-11相机。新增加的功能是支持XD-11的快门优先模式。外形上可以从新增加的MD凸起(粉色箭头)看出。MD凸起的作用是给相机指示镜头的最小光圈,从而在光圈优先模式下在取景窗中准确显示所用光圈数。所有的MD Celtic系列,绝大多数MD Rokkor-X系列,及部分MD Minolta头使用这个接口。
SRM
出现于1981年,增加了一个很小的凸起(白色箭头)以配合X-600相机的辅助对焦功能。大多数MD Minolta镜头使用这个接口。
SRL
出现于1966年。这个其实不是美能达接口,而是标准的徕卡罗口。用于美能达为徕卡生产的镜头。
SRB
出现于1974年。这个也不能算是真正的美能达接口,而是用于显微镜上的罗口。这可接口的镜头可以通过美能达的M,M1,M2接环用在美能达相机或皮腔上。
下面开始介绍美能达手动镜头的版本变迁。然后会逐步涉及具体的镜头表现。从这里开始介绍美能达手动头。前面的接口介绍算是开胃菜,正餐会慢慢上来,这也该是大家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让我们先来看看菜单,或者说美能达手动头总览。
考虑到美能达手动头版本的复杂性,我参考了几个网上的资料,其中主要的是MINMAN(http://members_aol_com/xkaes/slrlens.htm)和安东尼。汉兹(Anthony Hands)的多少有点名气的Rokkor Files网站(http://www_rokkorfiles_com/Lens%20History.html)。前者有非常翔实的资料,后者讲述得生动活泼。在这里我主要采用安东尼的※※,但也适当结合MINMAN的内容。大致说来,美能达镜头按镜头前的铭文,可以分为下面的系列。这个分类也大致符合镜头出现的先后年代及镜头的功能,外形和制作工艺。
Rokkor (1958-1966)
Auto Rokkor (1958-1966)
MC Rokkor (1966-1972)
MC Rokkor-X (1972-1977)
MC Celtic (1972-1977)
MD Rokkor (1977-1981)
MD Celtic (1977-1981)
MD Minolta (1981以后)

具体在系列内还有分一代二代等等。以下我们逐一说明。下面的图按时间序列出了各种135/2.8镜头的正面,可以让大家对美能达手动头的版本演变有个感性认识。以下镜头按左到右,上到下的顺序,分别属于以下版本:
Rokkor; Auto Rokkor
前期MC Rokkor; 典型MC Rokkor
后期MC Rokkor; MC Celtic
MD Rokkor一代;MD Rokkor二代
MD Celtic; MD Minolta(安东尼称这是MD三代,MINMAN也称这是非Rokkor版)
二、Rokkor和Auto Rokkor 1958-1966
这是最早的美能达手动头,安东尼也称之为“前MC系列”,意指其出现于MC系列(或更准确说是MC功能,即测光耦合功能)之前。Rokkor之名来源于美能达在兵库川的工厂北边的六甲山。
美能达Auto Rokkor-SG 28/3.5,注意光圈环上没有MC(测光耦合)凸起

这些“前MC系列”又能分为三类:仅标Rokkor而没有光圈预设按钮的;仅标Rokkor但有手动光圈预设按钮的;有自动光圈拨杆的(标Auto Rokkor)。
美能达Auto Rokkor 135/2.8

因为没有配合测光功能,这些镜头通常只具备收藏价值。几个例外是超广角18/9.5 UW-Rokkor,中焦100/2 Auto Tele Rokkor,以及类似1000/6.3 RF Rokkor折返镜那样的超长焦。

三、早期MC Rokkor 1966-1972(第一代MC Rokkor)
享有盛名的MC Rokkor-PG 58/1.2

这是美能达生产的第一批测光耦合(Meter Coupling,MC即来源于此)镜头。其特征是带棱的金属对焦环(见上图)及本色(没有染色)的金属光圈环。
58/1.2的本色金属光圈环

这些早期的MC镜头从66年开始进入市场,到70年已经完全取代了更早的Rokkor及Auto Rokkor头。
早期MC头的镀膜通常不如后期的MC及MD镜头。有些使用了钍和镧等放射性物质,比如58/1.2及85/1.7镜头,时间长了镜头会变色,使的照片带有暖色调。美能达把当时MC镜头的镀膜称为“Achromatic Coating"(“消色差镀膜”),其实是一种双层镀膜,以提高透光率及更好地还原色彩。尽管不如后期MC及以后MD镜头的镀膜,这种双层镀膜还是很有效的,镜头的光学表现依然出色。所以在挑选镜头时仍然是值得考虑的。

四、典型的MC Rokkor1972-75/76及后期MC Rokkor 1975/76-77(二、三代MC Rokkor)
光彩夺目的24/2.8 VFC (variable field curvature),世界上第一枚,也许是唯一的VFC镜头。   VFC是“可变场曲率”的缩写,镜头上有个环,转动时可以改变焦平面的曲率,使之弯向相机或远离相机。属后期MC Rokkor。

典型的MC和后期MC镜头没有本质区别,只有些外表上的改变,所以放在一起讲。典型的MC Rokkor与前期相比以带方块棱纹的橡胶对焦环代替了金属对焦环。整个外形也有了很大改变,比如原来的本色金属光圈环被黑色金属环取代。标示接口位置的颜料染出的红点换成了半球型的红色塑料凸起,镜头的焦距如50mm,100mm开始标出在光圈环上。镀膜工艺也一直在提高,一般是多层镀膜,普遍好于早期MC Rokkor,但光学设计总地来说没什么改变。典型MC Rokkor的镜头前铭文在北美改为Rokkor-X,但在其它地方仍然是Rokkor。这些变化很多可以从上面24/2.8 VFC的照片看出(除了铭文看不到)。

典型MC与后期MC相比,区别在于镜前铭文是否标出镜头的结构参数。典型MC用两个字母分别标出镜组数和镜片数,其编码如下:

镜组数编码:T=3; Q=4; P=5; H=6; S=7; O=8; N=9
镜头数编码:C=3; D=4; E=5; F=6; G=7; H=8; I=9; J=10; K=11; L=12
比如著名的58/1.2 MC Rokkor-PG就是五组七片结构;后期的MC Rokkor不再标出这些结构参数。

虽然典型MC与后期MC的主要区别就是是否有双字母结构参数,但某些镜头也改变了光学设计,比如135mm和200mm镜头。并且后期还引进了新的镜头,如24/2.8 VFC和17/4超广角。

镀膜的改进则是渐进的过程,所以同是典型MC或后期MC都可能有不同的镀膜,但无论如何到MC系列的后期美能达的镀膜工艺已经非常成熟,所有镜片的两面都是多层镀膜,从而保证了良好的透光率和抗眩光能力,更好的对比,丰富而真实的色彩。这些镜头是镜头制作工艺的完美体现。

五、早期MD Rokkor 1977-1979(第一代MD)
百微100/3.5 MD Macro Rokkor-X。有些镜头从MC版到MD版变化很少,这个百微就是其中一例。在第二代MD问世后此头为最大光圈略小的百微100/4 MD Macro所取代。

1977年,美能达向世人展示了第一台同时具有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自动曝光功能的相机,这就是著名的XD-11(这是美洲市场的型号,欧洲为XD-7,日本本土简单地称为XD)。为配合XD系列相机的快门优先功能,美能达还同时引进了新的镜头系列,"MD"镜头就此问世。

与MC镜头相比,MD镜头最显著的改变就是在光圈环后沿多了一个金属的小凸起。通过这个“MD”凸起,相机就可以知道镜头是否设在最小光圈,如果是的话XD系列就可以进入快门优先模式。
两种50/1.4的对比。左边是后期MC,右边是MD。可以看出MC版明显要比MD高大。MD头光圈环最左边高出的部分就是新的“MD”凸起。

新的镜头系列为什么称为“MD”?答案众说不一。普遍的看法是,MD是“Minimum Diaphragm”,即“最小光圈”的英文字头,强调为正确使用新的快门优先功能要把镜头设在最小光圈上。
第一代MD是属于最受欢迎的美能达手动头之一,原因是镜头的做工非常出色,而当时成熟的镀膜技术也保证了极高的光学素质。

六、后期MD Rokkor 1979-1981/82(第二代MD)
青出于蓝的85/2 MD Rokkor-X。这是第二代MD引入的新的85mm人像镜,使用了全新的设计。此镜取代了老资格的人像镜85/1.7MC和85/1.7MD。

在引入MD系列后,美能达开始重新设计很多镜头。新的设计往往更小更轻,滤镜尺寸也从55mm改为更小的49mm。重新设计的镜头包括所有的50mm头,28/3.5和28/2.8广角,著名的35/1.8还有35/2.8,100/2.5和135/3.5。另外百微100/3.5被更小的100/4取代。著名的85/1.7则将宝座让给了锐度惊人的85/2MD。这期间也引进了一些全新的镜头,如表现出色的200/2.8,和独树一帜的可变柔焦镜85/2.8 Varisoft。另外美能达停产了传奇级的58/1.2,代之以新的50/1.2。后者虽然也表现出色,却始终未能达到前者的受欢迎程度。

另一个第二代MD的特征是开始普遍用黑色塑料光圈环来代替金属光圈环。虽然第一代MD也有用塑料光圈环的,但到第二代时绝大多数镜头都采用了塑料,估计是为了减轻重量和降低成本。尽管如此,二代MD头仍然有着精致的做工和出众的光学素质,许多镜头还被认为超越了MC和第一代MD,85/2人像镜就是其中的代表(取代了85/1.7)。

七、MD Minolta 1981/82至今(第三代MD,也称非Rokkor版MD)
重达725克的135/2 MD Minolta。因其罕见而极为抢手。美能达爱好者往往以之为例来反击“美能达没有专业级镜头”的说法。

随着X-700相机的面世,很多镜头的外貌再次改变。从铭文上看,这个阶段的镜头不再标“MD Rokkor”,而是仅仅标“MD Minolta”,故此也称非Rokkor版。最为显眼的改变是光圈环上新出现的MD光圈锁钮,用来把光圈环固定在最小光圈位上,以配合X-700相机的使用。但这并不是第三代MD最大的改变。
两代28/2.8,右边是新的第三代MD,可以看到光圈环最右边新出现的锁钮。标示焦距尺度的数字颜色不同了,橡胶对焦环的棱纹也有改变。

首先,许多镜头再次被重新设计以减小尺寸和重量。这个时期把滤镜尺寸从55mm减到49mm的镜头包括24/2.8和28/2。

其次,镜头外观也有很多改变,比如对焦环上英尺的标度从绿色变成了橙黄色,对焦环的棱纹变得更加细密等等。

最后,在X-600相机出现后,镜头后口增加了用来辅助对焦的小凸起,虽然X-600只生产了大约10,000台。

当然也有些昂贵的高档镜头没有经历这些改变,如16/2.8鱼眼镜一直保持了金属光圈环。85/2.8 Varisoft仅仅改了镜前铭文,从"Varisoft Rokkor”改成了仅仅是“Varisoft”。其它没变的包括250mm和500mm折返镜及300/5.6和600/6.3超长焦。

许多人喜欢早期的MD Rokkor,因为镀膜技术已经完善,而为降低成本而大量使用塑料的做法还没开始。另一些人则喜欢第三代MD的轻巧便携。但不论哪个选择都可以保证得到优异的光学素质。

美能达另有MC Celtic和MD Celtic系列,分别是MC和MD的简化版,具体表现在镀膜仍采用早期的双层镀膜,焦段不在光圈环上标出,接口标示是染出来的红点而不是塑料的凸起,不自带遮光罩等等,但仍保持了不错的光学素质。Celtic系列是美能达对充斥市场的副厂镜头的回答。通常质量优于副厂镜,且价格便宜,在米不够时也是不错的选择。

至此美能达手动头的变迁已经讲完。之后将进入个别镜头的评述,恐怕也是大家最感兴趣的部分。希望各位XD继续支持。

第二章 《标头之争》
美能达到底出过多少版本的标头?这个问题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回答出来。但总有人会问:“MC和MD的标头到底有哪些差异?”或者是问:“50/1.2是否比58/1.2更好?”,“50/1.4会不会比我的50/1.7更锐?”以及无数类似的问题。
安东尼。汉兹在他的Rokkor Files网站对上面图中的一些标头做了测试(他还对许多其它镜头做了测试,我会试着把他的结果翻译过来)。他的测试方法不能说完美,也不会就此终结谁好谁坏的争论,但至少能给我们一个直观的印象。

一、暗夜精灵:MC Rokkor-PG58/1.2与MD Rokkor-X50/1.2
在讲述安东尼的测试结果前,先给大家看一段我在无忌上读到的关于58/1.2的描述“我没见过此头的实物,可图片看过不少,越看越可爱。外观和另一个名头85mm/1.7象极了,为了做成与其它镜头统一而采用了55mm滤镜口径,前镜组镜片把滤镜圈内的空间塞的满满的,从前面看进去,空若无物,或者说象一泓清水,总之是极品的感觉,上等的玩物。”
没见面就能让人有“极品”的感觉,不能不说这是枚有魔力的头。这样的镜头不见识一下恐怕我也不能指望大家踊跃加分了。所以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两枚大光圈标头。照片是我刚刚从一个德国网站和eBay上“偷”来的,请大家悄悄地看,不要声张。
这些照片里的镜头跟安东尼测试用的头并不一样。这是安东尼测试的镜头。
安东尼的测试包括分辨率,焦外和边角失光三项,我就按这个顺序讲。
分辨率测试
测试目标:美国地图。红框标出了※※跟角上截图的位置。

F1.2
上面一排是※※的截图,下面是角上的截图

看上去50头以极微弱的优势胜出。但总的来说两者在光圈全开下无论锐度和对比都很一般,照安东尼的说法,在1.2光圈下比这两个头谁更锐利就像在厨房里比两把勺子谁更锐利一样。但这样的结果应该并不令人意外。锐利并不是1.2光圈的长项,反之它在1.2下的柔焦会给人像照带来一种梦幻的感觉,而大通光量则在室内幽暗的光线下才会显示它的威力。

F2
在F2下两个头的分辨率都有显著改善,但50头的进步要更大些。这一局50头得分

F4
这一次58头进步更快,几乎赶上了50头。

F8
F8下两个头的分辨率从中心到边角都很不错。应该都在每毫米50线对以上。F8是测试的几个光圈下表现最好的。但可以看出50头仍略胜一筹。总的说来,50/1.2在分辨率上要优于58/1.2。

焦外
F1.2
58头的焦外符合它传奇级的名声,有融化的奶油的感觉。50头虽然也不错,但比58头要生硬些。

F4
这时的焦外更加定形,但58头的焦外仍基本是圆形,而50头可以看出六角形。总结起来说,50/1.2的焦外不错,但没能继承58/1.2四十年来吸引了无数美能达粉丝的梦幻般的焦外。

边角失光
测试方法是在目标(地图)的※※和角上各贴一片白纸,拍照后在Photoshop中调整图像直到※※变为纯白,再分别截图后放在一起做对比。

F1.2截图
原图左上1/4的部分
F2截图
F4截图
原图左上1/4的部分
从失光测试来看,F1.2时都很明显,到F4时都基本消失。总的说来50/1.2要略胜一筹。

总结:美能达的两个1.2标头都很出色,但表现各有千秋。58/1.2没有50/1.2锐,但有更好的焦外,故较适合拍人像;而50/1.2更锐利且边角失光少,适合作为通用型的标头。

最后,我贴上安东尼用50/1.2在纽约的一家酒吧拍的两张照片,我觉得是体现了暗光下1.2光圈强大的地方。对当时的光线安东尼的原话是“如此之暗以至于我都能钓上一个女孩。”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荷兰的照相杂志Focus和Foto分别对许多镜头做过分辨率测试,虽然结果是用老式的每毫米多少线对(相邻的黑白线算一对)表达,但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个大致的印象。下面我就把从荷兰人Paul van Soest的网站找到的关于美能达镜头的测试结果贴上来,以飨同好。

这里的每个镜头的测试结果以一个图表的形式给出。最上面的蓝色横杆表示测试方法能够测出的每毫米最大线对数是150。每行的结果中,左边的数字表示光圈数,中间横杆的红色部分表示※※的分辨率,灰色部分表示边缘的分辨率,右边则是杂志做出的评价,分下面几种:
reasonable=尚可
good=好
very good=很好
excellent=优秀
最下面则是测试结果来源(Foto或是Focus杂志)和时间。下面用图片贴出来。
二、大众的标头:MC 50/1.4 vs MD 50/1.4

早年许多摄影爱好者的第一台美能达相机上往往就带着一枚50/1.4。它的速度足够应付暗光下拍摄的需要,价格又往往不到1.2标头的四分之一,做工又扎实,说它是最受欢迎的标头也不为过,拥有的人也非常多。相应地美能达也不断生产不断更新,出过各种版本。这里我们借用贾斯丁。贝利收集的资料,看看有关50/1.4的时间序列。贝利资料的原文可以在这里找到:
http://www3_ns_sympatico_ca/mciepl/chronology.htm

1973年4月:美能达推出50/1.4 MC Rokkor-PG。此头沿用了著名的58/1.2的光学设计,但重量只有305克,而58/1.2有478克!这个头做工精良,用起来极爽。我手头有这个头的二代MC版,成像清新锐利,调焦环的转动如切割奶油般润滑,手感极佳。

1977年8月:推出了新的50/1.4 MD Rokkor-X。这是整个MD系列中第一个完全使用全新设计的镜头。虽然仍用了7片5组结构,但设计更小型化,比MC版更短,也轻60克,只有245克。这个版本我也有,由于用的塑料比MC版多,手感就比MC版差些。

1979年4月:新的7片6组结构的50/1.4 MD Rokkor-X面世。此头是基于1978年3月新出的50/1.2的设计,重量进一步减到220克,滤镜直径减到49mm。

1981年6月:50/1.4外形被更新到后期MD的标准,如加了光圈锁定钮,对焦距离标示从绿色换成橘红色等,重量增加到235克,但没有结构上的变化。增加的重量估计来自光圈锁定钮。

安东尼所测试的样本是上面四个版本中的前两个,也正好是我拥有的两个。从我自己的感觉来说我更喜欢MC版。现在我们看看安东尼的测试结果。

分辨率
截图在大图上的位置
F1.4
左边是MD版,右边MC版

可以看出MC版在※※明显要比MD版锐利,在角上两者相差不大。且角上的反差也相当好,虽然有明显的失光。附上安东尼用MC Rokkor-PG 50/1.4的1.4光圈拍的一张照片,应当说锐度和焦外都很出色。
F2
F2光圈下MD的进步非常明显,完全赶上甚至超过了MC版,但差距极其细微。在实际使用中两者估计是完全没法区分开来的。

F4
F4下MD版在※※继续保持微弱的优势,边角几乎没有区别。反差都比F2下有提高。

F8
这次轮到MC版追赶上来,在※※的分辨率反超了MD,虽然区别仍很细微。边角两者依然出色,分辨率上无法区分。这是测试的几个光圈值中表现最好的。
分辨率总结:两个版本都很出色。在F1.4和F8时MC稍好,F2和F4下则是MD小胜,总的来说在实际使用中恐怕很难凭分辨率将两者区分开来。

焦外

F1.4
虽然两枚镜头都有不俗表现,但都不能跟58/1.2的焦外比。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后者的大光圈和较长的焦段应该有助于主体和背景的分离(当然58/1.2有8片光圈叶片,而两枚50/1.4都是6片叶片,开始我觉得这也会对焦外形状有影响。但仔细一想,在光圈全开下大家都是圆的,跟几片叶片并无关系)。两者的焦外倒是和50/1.2较接近,但仔细观察可以看出圆形的高光边缘有亮边,见下面的截图。
F4
同样两枚镜头都有不错的表现。MD版的高光及背景仍显得比MC版融合得更好些,而MC版略生硬些。
焦外总结:两枚镜头的焦外都很漂亮。就焦外的光滑,柔和的感觉来说MD版略好于MC版,但比两个1.2版都差些,尤其跟58/1.2比有差距。

边角失光

前面在58/1.2的测试中我已经介绍过安东尼的测试方法,即在※※和角落各贴同类的白纸,在Photoshop中把※※调到纯白后将※※和角上截图进行对比。
F1.4
测试目标的左上1/4,右下角可见本在目标※※的白纸。
上面是MD50/1.4的※※和角上截图,下面是MC版的截图
F2
F4
可以看出,F1.4时边角明显比※※暗淡,F2时有很大改善,到F4时基本消失。

50/1.4总结:两枚50/1.4都表现得很出色。作为70年代的老镜头,不能不对当时优秀的设计与精湛的制造技艺感到佩服。两枚镜头在光圈全开下都很锐利,甚至要好过两枚1.2镜头在F2的锐度。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安东尼认为两枚50/1.4的比拼算是棋逢对手,各有所长,都是很出色的暗光下拍摄的选择。我自己更喜欢MC版,但恐怕更多的是因为使用手感的关系而不是光学表现的差异。从eBay价格来说(我有两枚MC版,其中一枚是跟MD版一起买的,加起来才$50),这两枚镜头都值得考虑,特别是在转接环价格能进一步下降的情况下。

第三章 《谁是美能达的人像王--85mm之争》

美能达前后出过四款不同光学设计的85mm手动头,四款都被证明是经典之作,都不乏其拥趸者。我们先来依次介绍这四款人像头。以下照片来自安东尼。汉兹的Rokkor Files网站。

85/1.7 MC Rokkor
美能达的第一枚85mm人像头,做工精良,外形很像著名的58/1.2,是许多美能达爱好者的收集对象,在二手市场上至今价值不菲。

此头为6片5组结构,重460克,最近对焦距离仅1米,是一枚优秀的人像头。

85/1.7 MD Rokkor
在引进MD系列以后,美能达仍继续生产了一段时间85/1.7的MC版。等到最终升级到MD版时,新的85/2版又快出来了。所以85/1.7的MD版只生产了很短时间,是很少见的镜头。价格也比MC版贵得多。

尽管看上去跟MC版很像,其实85/1.7的MD版用了与大部分MC版略微不同的光学设计。之所以说大部分是因为在1978年还在生产MC版时这一设计上的改变就已经发生了,所以有少量的MC版用了新设计。但到底用了哪种设计没法从外形上看出来。

MD版只生产了一年就被新的85/2 MD Rokkor-X所取代。

85/2 MD Rokkor-X
85/2采用了全新设计,外形上比85/1.7要小得多,配合当时新的XD及XG系列显得很有平衡感。
85/1.7 MD版出现后不久就被85/2版所取代。新版更小更轻,重量仅有276克,而且以F2的大光圈,滤镜直径只有49mm。前两个1.7版的滤镜直径都是55mm。这个85/2版本一直被升级使用到后期MD版,其间只做了些外形上的改变。

85/2.8 Varisoft
85/2.8 Varisoft是世界上第一枚可以控制柔焦程度的35mm单反镜头。此头当年的售价极其昂贵,至今依然价格不菲。它与24mm VFC和35mm CA同为美能达最抢手的收藏品。

在80年代85mm varisoft刚推出时,它是人像摄影师梦寐以求的镜头。它上面有一个柔焦控制环,可以控制从0到3四挡不同柔焦程度,0挡是正常状况,然后逐挡增加柔焦程度,从而拍出富有浪漫气息的照片。由于此头的罕见,二手的价格另几个版本贵得多,我刚看到eBay上有一枚的起拍价是$500。安东尼估计二手价在$450到$550之间。

光学设计

四个版本的光学设计图
可以看出两个85/1.7的光学设计虽然相似,但仍然很有区别。MD版的中间两组间隔大些,后组镜片也有变化。

分辨率表现
截图在大图中的位置,85/1.7 MD摄于光圈5.6

以下的截图中,最上面那排是※※的,中间那排是原图中右边的,下面那排是角上的。
光圈全开
以下从左到右的截图分别来自MC/1.7 F1.7,MD/1.7 F1.7,MD/2 F2,Varisoft F2.8
可以看出除了Varisoft之外(Varisoft的全开已是F2.8 ),两个MD版的镜头分辨率要好于MC版。MC版的※※分辨率不错,但边角明显比两个MD版要差。85/1.7 MD版的提高也许可以说明美能达引入新设计的部分原因。85/2版光圈全开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虽然F1.7 MD版※※分辨率要略好于F2版,但在边上F2明显胜出。
F2.8
F2.8时MC和Varisoft的※※分辨率很突出。但边角上则不如两个MD版。为什么镜头被设计成这样呢?
在设计镜头的时候,厂家可以选择是优化中心的锐度还是牺牲一点中心锐度而提高整体的分辨率。美能达在从300mm MC版到MD版的升级时就采取了后一种做法,而在这里恐怕也做了同样的决定。显然两个MD版的整体分辨率要高于MC版不少。尤其是85/2MD,※※及边角锐度在只收了一挡光圈后就有了很出色的表现。
F4
四款设计的分辨率都有很大提高,但85/2仍然是毋庸置疑的胜利者。
F5.6
四枚镜头都比F4有进步,而85/1.7MD和85/2仍好于其它两款。

F8
F8下的表现全都很优秀,但85/2还是处于领先地位。
总结:就分辨率而言85/2最出色,其次是85/1.7MD,最后是85/1.7MC和85 Varisoft。后两者很接近。

抗眩光
为测试抗眩光能力,拍摄时四款镜头的前镜组都在阳光直射下,都没有使用镜头罩。光圈都设在F4。
根据以上的测试照片,85/2 MD的表现可以说是鹤立鸡群。85/2的样片中既没有看到光晕也没有明显的反差下降现象。考虑到拍摄时前镜组是在阳光直射下,不能不说85/2MD的表现惊人的出色。这也许可以说明美能达在后期提高了对抗眩光的重视。
剩下的三款镜头中MD 1.7版略领先MC 1.7版,而Varisoft表现最差,是唯一不仅有反差下降,还出现了光晕(左下角)的镜头,尽管它也是MD镜头从而拥有最新的镀膜。

焦外测试场景
照片用了85/2MD镜头,光圈2.8

好的焦外和坏的焦外的定义是比较主观的。但通常大家普通所说的坏的,中性(不算好也不算坏)的跟好的焦外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
这里左边是坏的焦外的例子,特点是高光的外缘比较鲜明,※※有暗影;中间是中性的焦外,高光的外缘鲜明,但内部的亮度均匀;右边是好的焦外,其边界模糊,不引人注目。
照安东尼的说法,焦外的好坏实际上是由镜片的球差引起的。如果背景有好的焦外,前景就会有坏的焦外,反之亦然。这是由于没能足够地纠正或过度地纠正球差而引起的。换言之,好的焦外是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引起的,因此大部分的镜头具有中性的焦外。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四款镜头的焦外
从这些截图来判断,85/1.7 MC版具有中性到好的焦外,尽管高光处仍能大致看出光圈叶片的形状,但中等亮度的地方很好的融合在一起。85/1.7MD跟85/2MD表现很接近,都具有中性的焦外。

最后,比较令人意外的是85/2.8 Varisoft可变柔焦镜的焦外表现不佳,高光边缘有亮带,背景比较紊乱。考虑到以上样本是柔焦设置为0时的表现,安东尼另做了柔焦设为0.5跟1时的测试。以下是结果。
可以看出仅仅把柔焦调在0.5就对焦外有很大改善。所以在使用85 Varisoft时可以适当调整柔焦设置以改善焦外的表现。
最后,给大家看一张安东尼用85 Varisoft可变柔焦镜拍的人像。看看柔焦的效果。

85mm Varisoft摄于2.8光圈
无论是哪一枚85mm镜头,从做工和光学表现两方面来说都非常出色。无论哪一枚都是令人骄傲的收藏。
上35mm评测前先来道小菜:MD 镜头全家福
第四章 《美能达的广角镜》

一、美能达的广角镜:35mm篇

安东尼在他的Rokkor Files网站上做了个很有意思的测试,涉及的镜头是三枚35mm定焦,其中包括了著名的35/1.8,加一枚美能达的变焦。测试的结果多少有点令人出乎意外。我们先来跟参赛的选手见见面。
前面的三枚定焦从左到右分别是:35/1.8 MD W-Rokkor,35/2.8 MD W.Rokkor和35/2.8 Shift CA移轴镜;后面的变焦是28-85/3.5-4.5 MD。
35/1.8 MD Rokkor-X是美能达的名镜之一,它的表现是否会全面超出小光圈的兄弟35/2.8 MD W.Rokkor?
35/2.8 MD W.Rokkor用了比较简单的五片五组结构,相比之下35/1.8是用的八片六组结构。所以35/2.8要小得多,制作成本也少得多。
极为罕见且价格昂贵的35/2.8 Shift CA移轴镜
35/2.8 Shift CA恐怕是美能达做过的产量最少也最昂贵的手动镜头之一。作为移轴镜,它能通过水平或垂直的移动镜组来校正透视角度,所以很适合建筑摄影。此外,这枚镜头还额外具有VFC功能,即能调节焦平面的曲率以适应拍摄对象的形状。这种集移轴和可变场曲率于一身的设计奠定了它在摄影界独一无二的地位。

与其价格相应,35/2.8 Shift CA的做工非常出色,而其体形更接近中画幅相机的镜头。与很多其它可以控制透视的镜头不同,35/2.8移轴镜具有自动光圈,因而使用起来也很方便。镜头结构是九片七组,成像圈也比通常的35毫米相机的成像圈大得多,从而允许镜头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各有11mm和8mm的移动余地。
28-85/3.5-4.5 MD变焦是美能达手动头中最被看好的变焦之一。一端是广角头,另一端是人像头,使得它成为许多美能达用户的首选变焦。

28-85/3.5-4.5 MD变焦是81年后随MD系列推出的变焦之一,结构是13片10组。此镜头还有微距功能,可以有1:4的放大率。方便的焦段和微距功能使之成为旅行用镜的首选之一。但变焦的方便是由设计上的妥协换来的。与定焦相比变焦镜通常速度较慢,锐度和反差,抗眩光和畸变控制也往往不如定焦。但这枚28-85变焦与以上三枚定焦相比到底如何还有待实践检验。

现在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测试结果。

分辨率
截图在大图中的位置。拍摄用的镜头:35/2.8 Shift CA移轴

这次的测试目标是现实世界中的景色,所以算是一次实战※※了。我们来看看几个镜头的表现。以下的100%截图中,最上面一排是※※的,中间一排是右边的,最下一排是右上角的。
F2.8
※※的锐度来说,35/1.8 MD Rokkor-X和35/2.8 MD Rokkor基本相当,考虑到后者是光圈全开参赛,不能不说这是很出色的结果。35/2.8移轴镜的※※锐度要差些,但因为是光圈全开所以也还过得去。

我们再来看看边角的表现。这时的结果跟上面有所不同,移轴镜的表现反超了35/1.8,而与35/2.8MD的差别很细微。考虑到移轴镜的大成像圈这并不另人惊讶。令人惊讶的是相对便宜的35/2.8MD的表现再一次超出35/1.8。这实在可算是这次测试的意外发现。可以说就分辨率而言35/2.8MD Rokkor在光圈全开之下完胜了收到2.8的35/1.8!

F4
这次28-85变焦镜也加入进来。因为没有F4光圈挡所以就用全开F3.5,其余三个定焦用F4。
这一组中最令人惊讶的是变焦镜的表现。考虑到变焦是在光圈全开拍摄,而三个定焦至少都收了一挡以上,“惊讶”恐怕不足以表达其程度,应该说“震惊”才对。

从以上截图看来,※※的分辨率35/1.8跟35/2.8MD最好,35/2.8移轴和28-85变焦紧随其后。边角上35/2.8移轴明显超出其余三枚镜头,其次是35/2.8MD,然后是28-85变焦,最后才是35/1.8MD!全开光圈的变焦胜出收到F4的1.8定焦,不能不让人对美能达变焦的素质感到钦佩!

当然也有可能是安东尼的35/1.8凑巧不是一枚好样本。但从本帖的荷兰杂志测试结果看35/1.8的最佳光圈要到F5.6才达到,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恐怕不仅是样本差异的原因。

F5.6
F5.6时35/2.8移轴镜的※※分辨率追了上来,但最令人吃惊的仍是28-85变焦,它的※※分辨率有超出三枚定焦的嫌疑!其边角的分辨率也与35/2.8MD基本持平,仅落后与移轴镜,而仍然领先35/1.8MD!

F8
F8下四枚镜头都表现出色,相互间的差异很细微。

总结:变焦的表现完全超出了预期!移轴镜的边角令人满意,而35/1.8略有点不如人意。我觉得安东尼的35/1.8MD也许不是一枚最好的样本,可能低于平均水平。但这依然无损于28-85变焦的出色表现。

最后是安东尼的用35/2.8拍的夜景
35/2.8 MD W.Rokkor 4秒曝光,光圈F8,胶片是富士Superia Reala

边角失光

比较的方法是将※※跟角上截图放在一起看亮度的区别。安东尼只测了四枚镜头都光圈全开的情形(失光现象最严重的情形)。
左起:35/1.8光圈1.8,35/2.8MD光圈2.8,35/2.8移轴光圈2.8,28-85MD变焦光圈3.5

可以看出变焦的表现仍然很出色,虽然是较小的3.5光圈,但在光圈全开下几乎没有失光现象,只能说是令人赞叹了!

畸变

畸变分桶形畸变和枕形畸变,出现哪种取决与方形目标的直线边缘在成像后向外凸出还是向内凹进。安东尼只是简单地比较这四枚镜头的畸变,并不是要定量测试具体的变形是数值,所以只是选有直线的目标,拍摄后截出直线边缘进行比较。

35/1.8MD:
35/2.8MD:
35/2.8移轴:
28-85MD变焦:
35/1.8MD跟35/2.8MD都几乎看不到畸变,移轴镜有轻微形变,而变焦的畸变相对最多,但在现实拍摄中仍不会很明显。
最后贴张安东尼用28-85变焦拍的照片
28-85变焦于28mm端,光圈F8,2秒曝光,胶片为富士Superia Reala

测试译完,我来做个总结。总的说来,35/2.8MD是这次测试的冠军,就其价格来说是很实惠的一枚镜头。但这里真正的明星还得数28-85/3.5-4.5MD变焦。其锐度,失光控制都不落后于定焦镜。如果在别的焦段也有如此出色表现的话此头真是物有所值了。

反过来说,安东尼的35/1.8MD表现多少有点不如人意,而我怀疑这是样本差异造成的。我已经在eBay把MC35/1.8胶粒版和金属对焦环版、MD35/1.8收集齐,有空时可以跟手头的35/2.8MC比较一下。当然我们这种测试本来也只是供大家参考而已。如果说这次的结果有什么启发的话,那就是名镜和常识都是相对的,自己的镜头到底如何,还得自己测试,使用后才知道。

二、美能达的广角镜:24mm篇

24/2.8 MD Rokkor
美能达的24/2.8 W.MD Rokkor-X,W是Wide的字首,表示是“广角”

美能达出过两种24mm广角镜(当然有很多版本),两者有同样的光学设计,区别是其中一种有额外的VFC功能,即所谓的“可变场曲率”。美能达的24mm镜被很多人认为是美能达制造过的最锐利的镜头。这也是徕卡根据协议向美能达购买的镜头之一,徕卡的型号是Elmerit-R 24mm。早期的Elmerit-R 24mm由美能达制造,在德国再按徕卡标准作质检,过关后便可以贴上徕卡标签。当时美能达24/2.8卖$400,而相应的Elmerit-R 24mm卖$1200,所以这张徕卡标签的价值是$800。

24/2.8是9片7组结构,其中包含了一片浮动镜片来保证整个对焦范围内的成像质量。除了出色的锐度,作为超广角它几乎没有什么畸变。如果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它在对焦过程中前镜组会旋转,使得使用偏振镜会有点困难。

我们来看看安东尼的样片。他的24/2.8的版本是MD W.Rokkor-X,属早期MD版本。
30秒曝光的夜景照片。使用了Cokin A125茶色渐变滤镜。
可以看出24/2.8 MD W.Rokkor-X的出色的成像质量。24/2.8的第三代MD版在设计上又做了些变化,除了外形上更小,滤镜直径从55mm变为49mm以外,光学设计从9片7组变为8片8组,但仍保留了浮动镜片设计,成像质量并不输于老版本。

24/2.8 VFC
极为罕见的24/2.8 VFC

美能达的另一款24mm广角镜就是有名的24/2.8 VFC“可变场曲率”镜。美能达形容此镜是一枚“结构复杂的广角镜”,能够“改变对焦曲面的弯曲程度从而更好地适合被摄对象的形状”。和非VFC的24/2.8一样,它的浮动对焦设计保证了在整个对焦范围内在所有光圈下直到边角都有出色的锐度。它跟35/2.8 Shift CA移轴镜和85/2.8 Varisoft可变柔焦镜一起被称为美能达手动头的“三大”名镜,在二手市场上都极其抢手。

VFC镜的对焦环前面另有一个很窄的控制环,从镜头前方看向顺时针旋转控制环会使对焦面边缘向相机方向弯曲,这时对焦面中心到底片的距离要大于边缘到底片的距离;逆时针方向旋转则使对焦面边缘向前方弯曲从而远离相机,这时中心到底片的距离小于边缘到底片的距离。这样就可以把非平面(或者说三维)的被摄对象(如球的表面,围着圆桌而坐的人们)都拍清楚。对焦面的弯曲程度随控制环向两边旋转的幅度改变很大。举例来说,当中心对焦距离在70厘米时,如果把控制环逆时针转到底,角上的清晰对焦点的距离将达到4米!

安东尼的VFC镜头是MC Rokkor版,这里是镜头的剖面图。与普通的MC版24/2.8广角镜一样是9片7组结构。但区别是VFC镜在对焦过程中滤镜环并不旋转,比较方便使用偏振镜。
最后我们来看看安东尼用他的24/2.8 VFC镜拍的样片。
15秒曝光,用了Cokin渐变蓝滤镜。这是墨尔本向西眺望港区(Docklands)。
可以看出此镜的分辨率到角上都很不错。安东尼的底扫分辨率只有2200dpi,所以底片的分辨率要高于这个截图。这是枚做工,成像都很优秀的镜头,但因其罕见,价格比普通的24/2.8往往要贵三到五倍。eBay上有一枚MD Rokkor-X版曾以$622成交。

三、美能达的广角镜:超广角篇

18/9.5 U/W Rokkor

18/9.5的前部,和原厂的金属镜头盖。镜头盖采用比较特别的插刀式安装法而不是常见的旋入式。
这是美能达最早生产的单反镜头之一。最大光圈只有可怜的9.5,且是手动光圈。此头虽然没有标为鱼眼镜,但实际上却是一枚鱼眼镜头。其对角线的视角达到180度,水平方向视角124度,7片5组的固定对焦结构。附件包括后置旋入式的黄色滤镜和UV滤镜,以及特制的插刀式金属盖和带波浪形棱纹的插刀式遮光罩。两枚滤镜必须至少有一枚安装在镜头上,因为滤镜是光学设计的一部分。
光圈设在9.5(全开)。锐度还是不错的。

由于此镜比较便宜的价格,它是初学使用鱼眼镜的不错的选择。它的小光圈使得在暗光下使用时需要用到三脚架,取景器也比较暗,但因为不用对焦,暗淡的取景器并不会给拍摄过程带来什么困难,只要对准了按快门就是。
镜头的表现还可以接受,至少比拧在其它镜头前的鱼眼附加镜要强多了。当然锐度不如后来出的鱼眼镜。光圈收到F16甚至F22表现最好。镀膜也无法跟后来的MC和MD镜头相比。

从后面可以看到旋入的UV滤镜
总的说来尽管因为设计和生产年代较早使得这枚镜头与后来的鱼眼镜相比有着各种缺陷,但它仍然提供了一个廉价的学习鱼眼摄影的机会。

17/4 MC W.Rokkor
17/4 MC W.Rokkor的做工遵循很高的标准。全金属结构给人非常坚固耐用的感觉。

这枚17毫米是美能达视角最广的保线性镜头,其视角达到惊人的104度,很适合室内摄影。光学设计为11片9组机构,使用72毫米滤镜。由于产量稀少,它的售价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往往有价无市。

由于视角太广,用17/4拍风景很不容易,稍远些的景物会被缩到很小,以致成为背景的一小部分。但它可以用来做内部建筑摄影,有“穷人的移轴镜”之称,可以类似移轴镜那样拍出顶端不会向一起聚拢的建筑照片。做法是将相机竖直拍摄,并保持成像平面与建筑的正面平行,然后再把多余部分裁去即可。
此镜和20/2.8以及24/2.8一样采用了浮动镜片设计。对焦过程中前镜组会旋转,所以使用偏振镜稍有不便。当然这么广角的镜头使用偏振镜本来也有些问题。镜头重325克,做工与手感俱佳,而超广角的奇特透视效果能创造出令人震撼的作品。
当然要达到这种视觉冲击力的另一个选择是16/2.8鱼眼镜。而作为风光摄影20/2.8超广角也许更容易控制些。这两枚镜头都比17/4更常见些。

美能达的变焦镜头:MD 24-50/4
二手市场颇为抢手的MD 24-50/4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美能达还只有四支变焦镜。但随着七十年代后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进展,市场上变焦镜的数量几乎是爆炸性地增加,其中大量副厂变焦的出现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美能达相应的也出了许多变焦头。到1982年时,美能达变焦头达到了13支,覆盖了从24mm到500mm的焦段。

在1983年的价目表上,MD 24-50/4的标价是94,000日圆。这价格超过24-35/3.5(46,000日圆)的两倍,比著名的MD 135/2和MD 200/2.8都要贵!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其13片10组的复杂结构,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因为美能达认为其素质与覆盖的焦段值这个价。问题是,这个镜头跟定焦比起来到底如何呢?

Rokkor档案安东尼的测试

为回答这个问题,安东尼分别在24,28,35,50四个焦段上选了四枚著名的美能达定焦来做对比。这四枚镜头分别是MD W. Rokkor-X 24/2.8,MD 28/2,MD 35/1.8和MD 50/1.4。

24mm结果
有浮动镜片设计的MD W. Rokkor-X 24/2.8是以锐利著称的定焦镜,所以这个对比是对24-50变焦的严峻考验。
大图:24-50/4摄于24mm
可以看出,在F4光圈下变焦的※※完全不比定焦差,但角上明显不如定焦。考虑到变焦是光圈全开,※※的表现不能不说是极其出色。
F8下变焦的角上有明显提高,但仍和定焦有差距。※※表现依然与定焦相当。

28mm结果
MD 28/2同样是很锐利的定焦镜。
大图:24-50/4摄于28mm
F8下两枚镜头在※※几乎没有区别。变焦的角上比28/2定焦稍差些。总的说来24-50/4在28mm段表现非常优秀。

35mm结果
这一次24-50的对手是著名的35/1.8 MD。
大图:24-50/4摄于35mm
这一次35/1.8的※※明显好于变焦。角上24-50的抗眩光不如35/1.8,所以反差比35/1.8的表现差很多。细节也差35/1.8一大截。当然也要考虑到35/1.8收了两挡以上光圈。可以说24-50※※的表现仍算不错,但达不到35/1.8在F4的标准。
F8下变焦镜头在※※的表现有大幅提高,与35/1.8已经很接近。角上变焦同样有明显提高,但仍落后35/1.8。

50mm结果
标头无弱旅,而MD 50/1.4也是以表现出色著称。与24-50的比较会如何呢?
大图:24-50/4摄于50mm
50/1.4作为标头,又收了三挡以上光圈,所以在※※完胜24-50并不稀奇。相比之下24-50的分辨率跟反差都差些。倒是在角上因为避开了天空直接出现在画面中引起的眩光,24-50变焦的反差比在35mm段时要好的多,跟50/1.4有点接近。当然部分原因是安东尼的画面选择造成的。不过仍可以看出50/1.4好于变焦。
与35mm时类似,F8下变焦镜头在※※的表现与定焦很接近,虽然仍可以看出定焦略好些。可能因为受到13片镜片的拖累,24-50的反差不如50/1.4。
总结
总的来说,24-50/4 MD是一枚出色的变焦镜。在光圈收小后有极优秀的表现,接近了几枚著名的美能达定焦,而即使光圈全开时也还是很不错,尤其是在广角端,※※分辨率可与定焦比拟。50mm端略差些,无论全开还是收缩后都不比50/1.4。这也间接见证了标头无弱旅的说法。
安东尼没有专门测试广角的畸变。但他在Rokkor档案里说几乎观察不到畸变。
如果说24-50/4有什么明显的缺点,那恐怕就是F4的最大光圈,使得暗光下使用它的可能性大为减少。这恐怕是为了得到这样出色的锐度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最后照例是安东尼的样片
光圈F5.6,15秒曝光,Brighton码头,墨尔本,澳大利亚,2003年5月

莱卡和美能达有很长的合作史。主要是共同开发R系列相机及镜头,CL旁轴相机。综合David Kilpatrick跟其它网上的说法,下面这些镜头是美能达设计的莱卡R头。早期这些镜头完全由美能达生产,到德国后再经过莱卡的质检。有些镜头后期莱卡自己也开始生产,但沿用了美能达设计。
莱卡16/2.8鱼眼=美能达  16/2.8鱼眼
莱卡24/2.8 Elmarit-R = 美能达  24/2.8
莱卡80-200/4.5 Vario Elmar = MC Rokkor 80-200/4.5
莱卡75-200/4.5 Vario Elmar = MD Rokkor 75-200/4.5
莱卡35-70/3.5(不带微距)=MD 35-70/3.5(不带微距)
莱卡35-70/3.5(带微距)=MD 35-70/3.5(微距)
莱卡70-210/4 = MD 70-210/4
美能达RF 500/8 折返镜只是换了莱卡接口,但沿用了美能达Rokkor命名(来源是David Kilpatric)
我见过莱卡16mm鱼眼的包装盒,上面有Made in Japan的字样。
关于更多美能达与徕卡联姻的资料,请看roundg兄下列介绍:

贴些Leica Lens Compendium (by Erwin Puts) 中关于leica和美能达合作的资料。
Leica Lens Compendium by Erwin Puts (2005的旧版没有图片)
下载地址:
http://www_furnfeather_net/books/pdf/llcforweb.pdf

leica的美能达镜头和美能达的leica镜头
leica在其R系列镜头的早期使用爱展能,美能达等的镜头设计来填补当时它镜头线的不齐全不是一个秘密。其中和美能达的合作尤为密切。关于双方合作的程度(特别是针对某只镜头上的细节),在美能达手动镜头的爱好者中有很多讨论。

leica发行的确认源自美能达的镜头有
1. 2.8/16,Fish-Eye-Elmarit-R, 1975
leica的版本和美能达的镜头完全一样,而且是在日本制造。

2. 2.8/24 Elmarit-R 1974
leica使用了美能达的光学设计(是否使用不同玻璃而有所修正没有谈及),而镜头的制造完全在德国leica进行。

3. 8.0/500 MR-Telyt-R 1980
和美能达的镜头完全一样。

4. 3.5/35-70,Vario,Vario-Elmar-R, from #3171001, 1983, and from # 3418891, 1986/88
美能达的设计。而leica认为美能达的设计并不是当时市面上最好,而且美能达的生产方面有一些缺陷。所有leica版本的镜头都通过leica的品控标准来保证它们达到leica要求的指标。

5. 4/70-210, Vario-Elmar-R,1984
同上.

6. 4.5/80- 200 Vario-Elmar-R 1974 和 4.5/75- 200 Vario-Elmar-R 1978
由美能达提供的早期变焦镜头。

美能达和leica合作的CL和CLE上的镜头
1)M-rokkor 40mm/2 和summicron-c 40mm/2
光学设计完全来自leica,但是leica的版本使用了leica实验室的光学玻璃,特别是第一片使用了高折射率的玻璃来减少色差。而美能达的版本使用的是美能达自己的光学玻璃。

2) M-rokkor 90mm/4 和 leica Elmar-C 90mm/4
光学设计完全来自leica。即使是美能达的版本其实也是德国leica制造的。


四、美能达的鱼眼镜

16mm篇
鱼眼镜的180度视角使得照片能表现整个教堂的内部

鱼眼镜是很特殊的一类(超)广角镜头。其视野张角达到180度,也就是囊括了镜头前全部空间。为达到180度视野,镜头的前组会突起并略略超出镜筒。和一般的线性镜头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线性校正,因此只有通过镜头成像中心的直线才会在成像时保持直线,其余的直线都是向外弯曲的(从线性镜头的角度讲就是具有严重的桶形畸变),从而产生所谓的“鱼眼”效果。
第三代MD的16/2.8鱼眼镜。具有内置的遮光罩和四种滤镜。原厂的镜头盖正好跟遮光罩吻合,并且中间凸起以保护暴露的前镜组。

16mm鱼眼并不是美能达生产的第一枚鱼眼镜。第一枚鱼眼镜的殊荣属于18/9.5 UW Rokkor(见本帖前面的镜头介绍),尽管这枚18mm镜头没有被标为“鱼眼”。但16mm鱼眼是美能达的名镜之一。其中期MC版被莱卡看中,改头换面后成为莱卡Elmarit-R 16/2.8鱼眼镜(跟莱卡看中的其它美能达镜头一样,镜头仍在日本生产,只是到德国后要通过莱卡的质检)。
莱卡的Elmarit-R 16/2.8鱼眼。可以看到其外形和三代MD鱼眼很相似。
这是早期MC版,与莱卡采用的中期MC版具有完全相同的光学结构。可以看出除了金属调焦环,两个镜头外形上没有什么区别。

从早期MC版起到二代MD版,美能达16mm鱼眼的光学结构一直没变,始终是11片8组。但三代MD版起变为10片7组,镜头更为轻巧,当然塑料部件也大量增加。关于两种光学设计那种更好一直有争论,多数的观点是11片8组结构更胜一筹。但很难说这是不是受了莱卡采用11片8组结构的影响。安东尼。汉兹在他的“Rokkor档案”中就对此有疑义,他觉得三代MD版从中心到边角都是“不可想象地锐利(incredibly sharp)”,应该已经是无出其右了。
除了内部结构改变外,三代MD鱼眼镜还以红色代替了以前版本四片滤镜中的橙色。新的四种内置滤镜为红色(代替了橙色),黄色,蓝色以及UV(普通,或者说无色)。作为专业级的(因此也是昂贵的)镜头,这枚镜头的做工超过其它任何一枚三代MD头。举例来说,三代MD鱼眼镜的光圈环仍是金属的,而绝大部分三代MD的光圈环已经换成了塑料环。
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大厅的顶部。鱼眼镜的180视角在建筑摄影中尽显其特色,所达到的效果普通镜头很难做到。

鱼眼镜对初学者来说既昂贵又很难用,但用好了往往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促使摄影师用全新的角度去考虑构图。
相关标签: 24/2.8 美能达 Leica 光圈
(2)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美玉无瑕--美家手动铭玉博物馆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