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清晰度”的概念与掌控 [主题管理员:熊看]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6573 回帖:16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下图焦点调在前景的汉白玉栏杆上,光圈大约为F32,手持,反转片,数码翻拍,后期加锐。 本帖最后由 熊看 于 2014-2-24 17:32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试拍:在不改变相机原有结构下换用120胶卷,改后画幅为5.5x10.5cm,富士反转片,快门用I档约为1/50秒,光圈大约是F22,焦点调在无限远,后用300万像素的“傻瓜”数码相机在小型灯箱上翻拍。
灵水“举人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开篇说过照相机的加工精度是影响清晰度的重要因素,而我们手里的新相机、老相机、胶片机、数码机等等又十分繁杂,在使用这些形形色色的照相机时就要知其长短、物尽其用。
下图是勃朗尼2A 便携式“口袋机”(No. 2A  FOLDING  POCKET  BROWNIE),使用116胶卷,画幅6.5x11cm,至今仍可拍摄。
该机镜头为BROWNIE  AUTOMATIC  120mm/F7.9,结构是设计于1821年的1组2片消色差镜组。
光圈标识:1、2、3、4( 相当于F8、16、32、64),实际可调范围为F8、11、16、22、32、45、64,光圈叶片8片。
快门:T、B、I(1/50秒),5片镜前快门。
取景器:耦合式横、竖可调腰※※光取景器。
调焦:目测距离、手动调焦,轨道式调焦装置,距离标尺范围8-25-100feet / 2.5-8-30m三段式调焦,带定位锁。
其它:桃木机身,铝合金边框及前盖板,外覆真皮饰皮;机顶牛皮提带刻有机型文字;红色真皮折叠皮腔;镀镍支架、镀镍导轨;黄铜镜头板;抽拉式桃木后盖,红窗计数......。
体积:折叠后215mm x 50mm x 95mm。
该机镜头结构设计于1821年,首机见于1894年,改换“勃朗尼”品牌生产年限1900~1915年间,总产量12万架,本机编号35xxx。

柯达公司于1900年首次推出了勃朗尼(BROWNIE)“小仙童”系列便携式照相机,包括简易盒式相机、折叠皮腔式“口袋机”、便携式中画幅相机等等,画幅差别多达数十种。但是“小仙童”系列并不全都是新设计的照相机,在此之前柯达公司已经收购了很多国内外的大小相机工厂,它们的产品也都打上柯达品牌继续生产和销售,因此不少“小仙童”新相机其实是多年前就已投产的老机型,比如本图这架折叠皮腔式便携“口袋机”,就是把勃朗尼品牌标刻在1894年的老相机镜头和提带上并改动了画幅。

使用这种老相机拍摄时就要靠目测被摄主体的距离后再在机身上设定距离标尺。

本帖最后由 熊看 于 2014-2-24 17:22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965
主题: 119
帖子: 13941
注册: 2001年1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iPhone 16 Pro
★ NIKON Z 6_2
vivo X70
记个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xkgg74 发表于 2013-10-31 09:35
峰值对焦应该是现在最精确的对焦方式了吧?


抱歉,这个问题没有及时探讨
关于峰值的参数应该是最有参考价值的,只是本熊基本不看峰值(包括曝光量),倒不是对它的可靠性有什么疑问,主要是习惯了更直接、更简单的老办法——在确保相机稳定性后对主体物的具体位置精确调焦!这或许就是明知并不精准还要为之的“陋习”吧,图的就是在特定场合下快捷抓拍不稳定的被摄对象。
即便是固定目标也老用懒办法——焦点调在铭牌上,其他的不管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957
主题: 47
帖子: 2792
注册: 2008年10月
回头继续回炉学习楼主精要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8
主题: 3
帖子: 175
注册: 2008年9月
确实是好贴啊,学习、学习、再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3110994 发表于 2014-1-31 19:21
专业技术贴,慢慢学习。


光临就是缘分,祝有缘人马年马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27
主题: 7
帖子: 330
注册: 2011年10月
专业技术贴,慢慢学习。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沉的帖子捞出来......祝各位马年马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629
主题: 22
帖子: 1194
注册: 2009年6月
峰值对焦应该是现在最精确的对焦方式了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53
主题: 0
帖子: 53
注册: 2013年10月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rolandtao 发表于 2013-10-10 13:28
非常好的教学贴,学习啦。


谢谢,共勉!
对于本熊来说,保证清晰度是拍片时的首要重点,因此在接到拍摄任务后都是先要询问现场的照明情况,没把握或者要到外地等远途拍摄时干脆就预防性地带上大架子——本熊从不为带架子吝惜体力。
4x5画幅,广角头,小光圈,焦点在前景3.5米左右——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0
帖子: 1
注册: 2013年10月
非常好的教学贴,学习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焦点在前景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大假拍大片,清晰度是基础......节日快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aubade 发表于 2013-9-18 12:46
这种技术贴不能沉啊


多谢帮顶!
这类体会性质的观点有时候缺乏技术数据支持,也望各位大神们指点。

面对下图这类题材调到无限远就得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08
主题: 5
帖子: 104
注册: 2012年6月
这种技术贴不能沉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1937款、1939年造的禄来弗莱克斯+反转片+观片器+数码翻拍 —— F5.6、1/60秒、焦点调在无限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这是用1930年产的伊康泰6x9简易折叠皮腔相机拍的画面,反转片,观片器数码翻拍,加锐修图,焦点调在前景的“红盘子”上,F16,1/100秒,由于是3片的无镀膜镜头,因此顺光拍摄效果要好些————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16mm鱼眼镜头,小光圈,焦距无限远,大景深——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现在广角~中长焦的变焦镜头已经普及而且基本成了挂机头,比如16~85、18~105、18~135、18~200等等,这些镜头在使用中常会出现中长焦一端调焦快捷、焦点清晰而在广角端却是调焦困难或者焦点不实,甚至普遍存在对同一场景用中长焦拍摄时焦点清晰、用广角端拍摄后一放大就能看出是虚的......

这里有一段本熊的老文字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和解决办法:
......今天的便携式相机仍然是旁轴取景和单反取景两大类,我们留心一下就会发现一个现象,虽然大家都知道单反相机的直观、快捷、无视差等众多优点,但是许多专业摄影师还在使用旁轴测距式的照相机,而且市场上旁轴相机的数量也一直占据着绝对优势,这里面除了旁轴相机的体积比较小巧外还有一些内在原因在起作用。
  前面说过照相机的测距基线越长其测距精度就越高,其中旁轴测距照相机的测距基线基本是恒定的,比如徕卡M6 TTL 0.72型旁轴相机的测距基线就是恒定的49.9mm,当安装不同焦距的镜头时测距精度是一样的。然而单反相机是通过改变镜片间距或者整体移动镜组来调整与焦平面的距离完成测距,单反相机的测距基线是根据不同焦距的镜头随时变化的,以徕卡福莱克斯(LEICA FLEX)SL2单反相机为例,当换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时其镜头焦距与测距基线的变化是:
24mm / 1.8mm;
35mm / 3.8mm;
50mm / 8.4mm;
135mm / 56.2mm;
180mm / 99.6mm … …
      可见旁轴测距照相机的最大优势是在短焦距端具有单反相机无法比拟的测距精度,而长焦端单反相机则具备了绝对优势。简单地说就是镜头焦距短于135mm是旁轴相机测距精度高,焦距越短越能看出优势;镜头焦距长于135mm是单反相机测距精度高,焦距越长效果越明显。
  特别是AF单反相机使用广角~中焦变焦镜头时,我们会发现用广角端直接调焦拍摄的片子放大后虚的多,而用中焦端调焦拍摄的则基本都是实的。原因是玩儿过焦平面调焦的散页片座机的影友都有体会,用这种相机拍摄几十米、几百米、甚至几千米外的景物时,被摄物都能精确调焦、清晰成像;长皮腔 + 轨道调焦的特殊结构,使这种相机的镜头具备了近到几厘米、远到真正无限远的调焦能力。然而这种技术相机的体积、重量和繁琐的操作程序实在是效率太低、太麻烦,因此才会有轻巧方便、功能实用的“盒式相机”发明并流传到今天,比如哈苏,比如禄莱,比如135画幅的小盒子们。
  然而轻巧方便的小型相机虽然技术先进、功能强大,但是它们的调焦系统却因结构问题不可能做到座机的水平,再说用轻便相机拍摄的题材也大都是中、近距离的景物,所以在设计这类照相机镜头时就采用了“模糊概念”,即:将最小光圈的景深能够涵盖无限远景物的焦点,设定为该镜头的“无限远”焦点并用“∞”标示,拍摄中超出镜头距离刻度的景物一律不再精确调焦而画面清晰度则靠小光圈、超焦距去补偿。也就是说,小型相机镜头上的“无限远”其实只是光圈收到最小后,依靠超焦距原理补偿的相对清晰的影像,如果不是最小光圈那连“相对清晰”都不够,这就是小相机放大片越大越“肉”的重要原因。
  我们在实际拍摄中使用的超广角镜头大多数2~3米以外就都标为“∞”了,但是我们拍摄的目标又有几个是在2米以内的?因此AF系统就采取“模糊概念”把标出有效调焦距离以外的景物都显示“合焦”也就是“蒙事儿”,您就靠尽量小的光圈去弥补焦点不实吧!
  
解决AF单反相机广角、超广角变焦头广角端焦点不实的办法就是:先用中焦端调焦——锁住焦点——再变回广角端拍摄!

另:不同品牌、不同规格、不同焦距的镜头其无限远的实际焦点都不一样,甚至相同品牌、相同焦距的镜头也有差距。我实测了几只手边的老镜头,先以尼康24mm、50mm、135mm、200mm等几只镜头的调焦刻度为例:
24mm镜头5m后是∞,最远焦点在7.8m处;
50mm镜头10m后是∞,最远焦点在37m处;
135mm镜头20m后是∞,最远焦点在68m处;
200mm镜头50m后是∞,最远焦点在110m处。
      再看莫斯科5型105mm镜头的焦点,它的调焦刻度15m后是∞,无限远实际焦点在35m处。我还实测了几架大家熟悉的海鸥、禄莱双反相机,它们的调焦刻度20m后是∞,无限远的实际焦点都在45 ~ 50m之间(个体之间差距较大,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从这些用尺子量出来的数字上看,除了200mm以上的长焦、超长焦镜头外,常用镜头“无限远”的实际焦点基本都在百米以内,而我们拍摄的无限远目标却没有几个短于百米距离的,结果就发现我们的“第三只眼”大多数原本就是“近视眼”!
这就是为什么拍风光片总要收小光圈,否则放大照片准是“肉”的;
测试镜头也不看无限远,本来嘛常用镜头就不是为“远”设计的;
中、小画幅的照相机总不能和座机攀比清晰度,因为它们不仅画幅小许多关键是根本就“看”不到那么远!
......

617相机,90mm广角头,焦点无限远,小光圈,E100VS 反转片,观片器数码翻拍——

本帖最后由 熊看 于 2013-8-12 08:3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garner 发表于 2013-8-10 16:26
学习了


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95
主题: 0
帖子: 97
注册: 2007年8月
熊看 发表于 2013-4-11 12:09
 “清晰度”的概念在理论上是指影像系统对画面细部还原能力的综合评价,包括解像力、清晰程度、颗粒度、反差和影调再现等诸多方面,影友们常说的“照片清晰度”则是指主观上的视觉感受,比如被摄物焦点精实、反差适中、色彩还原准确、画面清晰明快等等。欣赏摄影作品时的第一印象就是照片清晰度,如果主体物焦点不实或者画面整体发虚(也称“肉”),那么这幅照片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现在各类期刊杂志、宣传画册上图文并茂的文章比比皆是,人们在观赏之时会被图片的色彩、影调、用光、构图等技术技巧所吸引,拍摄者本人最关注的基本也是这些细节,可是在许多画面效果挺好的图片中却存在一个非常致命的缺陷——虚,也就是焦点不实。焦点不实的主要原因是相机抖动或是被摄物移动,也有可能是焦点根本就没在主体物上,这也让不少拍摄者疑惑:我用的可是价格昂贵的专业AF相机呀!然而有了好相机、有了自动调焦就一定能拍出清晰漂亮的画面吗?
  上世纪70年代,自动调焦、自动曝光、自动闪光的袖珍全自动相机刚一推上市场,营销人员就鼓吹说“傻瓜也能用它拍出合适的照片”,这当然是指调焦准确、曝光合适的技术指标,于是人们就给这类小相机起了个“傻瓜相机”的雅号。喜欢使用“傻瓜相机”的人 ...


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或有牛峰暂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偶有蜜蜂路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拍这簇小花时焦点调在后上方的花骨朵和少量花朵上,前景的花团放大后可以看出是虚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这幅“麻蜻蜓”的片子是用上图中的组合、ISO400、1/400秒、最大光圈拍的,原本焦点调在蜻蜓头部,可是按快门时半蹲的身体稍微晃了一下结果焦点就偏到左边翅膀上去了—— 本帖最后由 熊看 于 2013-8-10 10:08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保证清晰度的操作细节在许多情况下各有不同,用下图这类新老搭配的数码相机拍片时,手动调焦的聚焦点和持机的稳定性非常重要,本熊感觉加上附加取景器后比用双手端着看屏幕拍摄要稳定多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清晰度”的概念与掌控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