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美能达,一个逝去时代的背影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0.145
主题: 4
帖子: 141
注册: 2013年5月
    照相技术起源于美国,照相机的生产则走了一条工业化产品通常的路径,由美国转向德国,再由德国转向日本。照相机本身也有几个阶段的发展,原始的箱型照相机、大中画幅照相机,基本产生在美国,并向德国转移。到了35毫米的胶片时代,德国的旁轴相机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到了单反相机面世,日本渐渐崛起,其五大品牌最终在六、七十年代垄断了世界。
   美能达的辉煌,正是起于五十年代末期。1958年,美能达第一台35毫米胶片单反相机SR-2出品,代表着日系品牌,率先登上了胶片单反相机的世界舞台。第二年,也就是1959年,尼康才发布了他的第一台F机。随后的六十年代,佳能、宾得、奥林巴斯都陆续出品了自己的新型胶片单反相机。日系相机统治世界的大戏,正式拉开了帷幕。
本帖最后由 此心安处是吾乡 于 2013-5-30 13:13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相关标签: 佳能 尼康 奥林巴斯 美能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4666 回帖:6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9.851
主题: 30
帖子: 6947
注册: 2018年5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NIKON Z f
★ NIKON Z 30
相机技术源于欧洲,而后输入美国。早期相机“发明”和生产,英法美德,都是贡献者,其中,英国不可忽视,德国已涉足相关“研发”。德国谈不上是由美国输入。美国的贡献,一是商业化社会化普及,二是胶片。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9.851
主题: 30
帖子: 6947
注册: 2018年5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NIKON Z f
★ NIKON Z 30
duoduobear 发表于 2023-07-15 06:03
单反结构是德国相机上先使用的,但日本相机逐渐解决了很多早期单反相机的技术问题,比如反光板复位,全开光圈测光,TTL测光等,日本相机工业让单反相机成熟化和大众化,而且价格低廉,通过单反相机将德国相机工业甩在身后。中国当年选择仿制日本相机绝对是正确的。而...

实际上是合作,也涉及技术转让,所以才是美家。不是那种侵犯知识产权的仿制。德货?人家不和你合作,怎么生产?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9.851
主题: 30
帖子: 6947
注册: 2018年5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NIKON Z f
★ NIKON Z 30
此心安处是吾乡 发表于 2013-05-30 12:47
照相技术起源于美国,照相机的生产则走了一条工业化产品通常的路径,由美国转向德国,再由德国转向日本。照相机本身也有几个阶段的发展,原始的箱型照相机、大中画幅照相机,基本产生在美国,并向德国转移。到了35毫米的胶片时代,德国的旁轴相机占据了绝对的...

照相技术起源于美国?依据在哪?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子版版主
泡网分: 94.575
主题: 1039
帖子: 26240
注册: 2003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總是一個人走在昆侖山 发表于 2016-11-01 15:31
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海鸥DF系列要仿照小日本的美能达。当时日本人的电子水平的确比较可靠,但是相机主要是机械和光学镜头的结合体,看看当时的德国相机制造业在机械和光学水平上是世界一流的,为什么海鸥不仿照德国品牌的相机。搞不明白!现在美能达死了,海鸥也完玩了。

单反结构是德国相机上先使用的,但日本相机逐渐解决了很多早期单反相机的技术问题,比如反光板复位,全开光圈测光,TTL测光等,日本相机工业让单反相机成熟化和大众化,而且价格低廉,通过单反相机将德国相机工业甩在身后。中国当年选择仿制日本相机绝对是正确的。而且考虑中国当时的国情,仿制美能达而不是尼康,也是符合实际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美国
子版版主
泡网分: 94.575
主题: 1039
帖子: 26240
注册: 2003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仓巷 发表于 2016-11-01 21:27
最近收一台SR-1和一台SR-7。跟手里的XG-9一比,SR的分量明显重很多。而且这两台机器都是用的型号叫SRE2的机身框架。拆开看到的地方全是金属齿轮、连杆、弹簧。SR-7的测光方式很有意思,调速度盘的轴上有根绳子,连接到左肩的测光标尺卷轴,转动速...

那时候是用机械解决问题,追求精密机械。现在是电子化时代,电子取代机械。连反光板、机械快门都逐渐被取消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美国
子版版主
泡网分: 94.575
主题: 1039
帖子: 26240
注册: 2003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suwenyu 发表于 2020-08-04 19:48
不要太高估德国的相机机械与光学。
在海鸥按minolta模式生产相机的年代,德国的相机产品走向下坡,落后了。
早年中国也仿制过德国的135和120相机。但实用性能的选择,后来还是选择日本的机型去仿照。
后来df众多的df相机产品,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是的。虽然当年海鸥凤凰为代表的中国相机工业看上去很基础,和日本相机工业差距明显,但和其它不能生产相机的国家比,还是相对强的。当年计划经济制体下,搞力自更生,没有市场化竞争,也是这些相机在那时候得以生存的原因。而在市场化的国家里,即使是德国美国这样的老牌相机工业国家,在日本相机产品的竞争下,也都难以为继。

中国当时各行业也都有自己的研究单位,对世界先进技术也是不断进行研究和消化吸收的。八、九十年代有本杂志叫《照相机》,就是国内照相机行业的杂志,讨论照相机制造和趋势研究的专业期刊。可见当时国内虽然底子薄,但仍然有完整的照相机工业体系,还有研究氛围。难能可贵。

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仿制日本相机和后来向日本相机厂家学习和引进技术,都是值得称赞的。如你所说,德系相机在新中国早期也是模仿过的,就是东风,红旗,海鸥双反。而海鸥双反也取得了很大成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美国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0.312
主题: 113
帖子: 9383
注册: 2009年8月
一直在用美能达的自动系统,手里的9支定焦1支变焦,a7/a9

个人觉得是非常可靠的系统,除了a7已经挂了两台之外。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965
主题: 52
帖子: 4927
注册: 2002年7月
不要太高估德国的相机机械与光学。
在海鸥按minolta模式生产相机的年代,德国的相机产品走向下坡,落后了。
早年中国也仿制过德国的135和120相机。但实用性能的选择,后来还是选择日本的机型去仿照。
后来df众多的df相机产品,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可靠,功能实用,价格符合当时国情,符合当时国内市场。
能生产相机的国家不多,能生产有市场占有率的相机产品的国家,厂家也不多。但是,中国能。
中国的相机以及摄影配套器材,从那时延续到现在。 在国际上也拥有了市场占有率,也陆续发展出了一堆不错的品牌。
近年,我也测试了许多uv滤镜,中国的产品做到了真真正正过滤到uv390甚至uv410,而德国的产品远不达此指标。
中国的 脚架云台,也发展出了一堆优秀的品牌,有原创元素,也是工艺精湛的,比国外大厂也不逊色。
中国的灯具和镜头生产,这几年也是蓬勃发展。 镜头的光学性能也是不错的,比起进口狗头是优胜许多的。
还有那款果汁相机,设计思路比alpa还便捷嘛。

德国摄影产业,或许不如中国兴旺呗。  菲林的agfa adox rollei是二三流的,相机除了Leica外其余只有低产量维持,至于周边器材也不属于辉煌的。   

从摄影器材产品的行业看,处处有体现中国人勤劳和上进的优点。

總是一個人走在昆侖山 发表于 2016-11-1 15:31
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海鸥DF系列要仿照小日本的美能达。当时日本人的电子水平的确比较可靠,但是相机主要是机械和光学镜头的结合体,看看当时的德国相机制造业在机械和光学水平上是世界一流的,为什么海鸥不仿照德国品牌的相机。搞不明白!现在美能达死了,海鸥也完玩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8.404
主题: 65
帖子: 4476
注册: 2009年3月
年内主力装备
★ DSLR-A700
哈哈  我家三个七 成三七了 XD7 X700 A7000 后来还有数码的 A700 外加美能达小旁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8.404
主题: 65
帖子: 4476
注册: 2009年3月
年内主力装备
★ DSLR-A700
这次用X700 拍摄几张非常不错的相机。24 2.8 维达加 135 2.8 原厂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126
主题: 20
帖子: 2703
注册: 2010年7月
80年代我买的第一台单反就是x-700,之前有过东方,柯尼卡自动相机,国内大多数135和120都用过。X-700现在一直保留着,镜头和相机品相还很新,不知MD口镜头好配吗。
后来,具体时间记不清楚,300和700都转到上海生产,那个时候好像更加普及一些。 本帖最后由 风光独好 于 2016-11-5 21:5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83
主题: 0
帖子: 693
注册: 2009年12月
顺光拍摄效果还不错,同一卷。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83
主题: 0
帖子: 693
注册: 2009年12月
下图的镜头型号记错了,应该未AUTO ROKKOR-PF 55/1.8
前后镜片均擦花了,后镜片擦花很严重。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83
主题: 0
帖子: 693
注册: 2009年12月
看看五十年前老相机的测光,SR-7  MC50/1.7 FUJI200负片  冲扫未调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87
主题: 6
帖子: 92
注册: 2015年12月
后到 发表于 2013-06-25 14:34
嗯 缅怀一下。 MD 50/1.4 改佳能口拍的。
怎么改口?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83
主题: 0
帖子: 693
注册: 2009年12月
最近收一台SR-1和一台SR-7。跟手里的XG-9一比,SR的分量明显重很多。而且这两台机器都是用的型号叫SRE2的机身框架。拆开看到的地方全是金属齿轮、连杆、弹簧。SR-7的测光方式很有意思,调速度盘的轴上有根绳子,连接到左肩的测光标尺卷轴,转动速度盘,左肩的测光表标尺会左右移动,配合内置测光表指针显示合适的光圈值。并且分为强光和弱光两种测光模式,平时显示强光测光模式,受光头就张开一个小孔;弱光时按下按钮,前面的受光头张大眼睛,测光标尺上有个遮片变换,显示弱光标尺。五十年前的人真会玩。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16-11-01 21:37:5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8.016
主题: 102
帖子: 92306
注册: 2006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漫长岁月 发表于 2013-6-24 17:23
海鸥DF-1的外形和美能达SR-2几乎一样,但海鸥的质量永远也达不到美能达的高度。
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海鸥DF系列要仿照小日本的美能达。当时日本人的电子水平的确比较可靠,但是相机主要是机械和光学镜头的结合体,看看当时的德国相机制造业在机械和光学水平上是世界一流的,为什么海鸥不仿照德国品牌的相机。搞不明白!现在美能达死了,海鸥也完玩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681
主题: 53
帖子: 1698
注册: 2007年3月
俺也是美家死忠,最喜欢XE,有机会一定要入一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705
主题: 16
帖子: 2672
注册: 2011年1月
嗯 缅怀一下。 MD 50/1.4 改佳能口拍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841
主题: 9
帖子: 390
注册: 2007年6月
观沧海 发表于 2013-6-25 16:47
X700,我一直认为是外观最精美的相机。

我更喜欢canon A-1、nikon FA、olympus om-2 SP,虽然我是美家死忠,但x700做的实在是太糙了,可靠度太差了。当然,对焦屏首屈一指,完败上述三个手动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7.454
主题: 19
帖子: 520
注册: 2003年9月
X700,我一直认为是外观最精美的相机。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45
主题: 4
帖子: 141
注册: 2013年5月
狂风吹我心 发表于 2013-6-25 07:57
sr-2之后依次是sr3、sr1、sr7、sr1s

你图中所示为SR-1 series V,新设计的,srt的底盘,和sr时代美学造诣、机身设计已经有很大不同

是的SR-1s的造型确实和SR-2相差较大。SR-7倒是SR-2的模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841
主题: 9
帖子: 390
注册: 2007年6月
此心安处是吾乡 发表于 2013-6-4 16:17
尼康公司于1986年推出了第一台自动对焦相机,F501。而在市场上,尼康的主打产品却仍然是FA、FM2和F3系列的相机,都是经典的手动对焦机型。直到两年后的1988年,尼康公司才推出新型专业机型F4,用以顺应※※的潮流的换代产品。即便拥有了强大的自动对焦功能,F4还具备可以同时使用尼康手动时期所有镜头的性质。这一暧昧的态度,被理解为体贴和负责任。其实,尼康在其后的不久,就放弃了这一做法。但渐变的过程,容易被人接受。尼康在创新上输给了美能达,在市场上却赢得了尊重。尼康的手动相机依然大行其道,而它的自动相机却又渐成主流,尼康可谓大获全胜。

minolta如果没有AF专利之争,起码不会五大家里第一个嗝屁,和其更改卡口的关系到不是很大。
更改卡扣最成功的还是牙膏厂,彻底抛去※※包袱。nikon的卡口最蛋疼,我那堆auto口做工最好,但不改口的话后来的自动机身不能用,蛋,,,,,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841
主题: 9
帖子: 390
注册: 2007年6月
此心安处是吾乡 发表于 2013-5-30 12:51
由于时间太长,现在市面上很难看到SR-2的身影了。不过,它的最近的简版SR-1却时有出现。SR-1除了快门速度较低,为1/500s外,其它和SR-2可以说是一模一样。都是全金属机身,全手动操作,不带机内测光系统。那时的摄影,还处在全面的手动时代,手动测光,手动曝光,手动对焦,手动卷片,缺少一个环节,拍摄就可能失败。现在拿这样的机器出去拍照,一定是丢三落四,忙得不亦乐乎。却也其乐无穷。
    手头上就有一台SR-1,是最近从网上淘来的。实际上,按照现在的标准,SR-1又笨又重,像个铁疙瘩。但是做工却很到位,整体有些扁而细长,造型古朴典雅。四十多年过去了,机器还能运行正常。快门声音清脆,速度准确,卷片平滑,机身开合顺畅,这要得益于当时正在崛起的日本基础工业。

sr-2之后依次是sr3、sr1、sr7、sr1s

你图中所示为SR-1 series V,新设计的,srt的底盘,和sr时代美学造诣、机身设计已经有很大不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5.563
主题: 20
帖子: 7124
注册: 2003年2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此心安处是吾乡 发表于 2013-5-30 13:10
到了八十年代,1981年出品的X-700相机,再次把美能达的创新推向了又一个高峰。X-700相机,是世界上首次采用程序曝光模式的相机。这款相机也因为卓越的工艺和创新的性能,获得了欧洲相机年度大奖。X-700也因为广泛的影响和市场的认可,而成为了美能达的象征。当我已经开始拥有并使用海鸥DF200的时候,美能达X-700就是我的梦想。试想,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起,一个刚刚工作的大学生,一个月的收入不足一百元,怎么买得起三千多元一套的美能达X-700啊。就只有做梦的份儿了。后来,我还是在市场上淘了一台几乎全新的X-700,不为使用,只为圆梦。因为,这个时候,数码已经开始全面驱逐胶片了。
X-700相机造型漂亮,虽然是塑料制的,却也做工精细,手感极好。更重要的,在当时,这是一台极易操作的相机。把转盘调到P档拍照,不会出现任何失误。这恐怕也是大众所喜欢的最重要的原因吧。
除去初中时瞎玩玩过的海鸥4B不算,X-700是我工作后玩过的第一台专业相机,是他将我领入精彩纷呈的摄影天地。 本帖最后由 黑木桥 于 2013-6-24 20:1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45
主题: 4
帖子: 141
注册: 2013年5月
差距不是一点儿,比较以后就清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399
主题: 25
帖子: 4699
注册: 2005年3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北京劲松 发表于 2013-6-24 15:02
这里还有1张海报
海鸥DF-1的外形和美能达SR-2几乎一样,但海鸥的质量永远也达不到美能达的高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6
主题: 0
帖子: 6
注册: 2013年6月
SR-2广告发一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6
主题: 0
帖子: 6
注册: 2013年6月
此心安处是吾乡 发表于 2013-5-30 15:40
珍贵的海报,只可惜市面上根本看不到了sr-2
这里还有1张海报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美能达,一个逝去时代的背影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