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医学习交流园地-中医爱好者 、健康养生等话题(选主题管理员,请大家自荐)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83513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7-5-5 22:53

所有我有个猜测,是不是这个人体里的“气”,它是和天地之气相通的,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
因为相通,所以气候,节气的大环境变化,它能影响人体的小环境。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比如《四气调神大论》里说的很多。


介个猜测对头喽。
但要注意,大宇宙和人体小环境的通气是只限于先天纯真之气的。因为宇宙之气不带染污,所以只能我们人体主动靠过去,在训练过程中一落入后天就无效。介个也是强调清心寡欲的根本原理。
我们在缺乏有意识的训练的时候介个通气过程还是在操作的,只不过效率非常低下,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气脉通畅度下降基本就没有能量交换了。无意识下的交换应该是要归入同气相求的。
关于先天气能不能补充是个争议很大的话题。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7-5-5 22:53

所以,夏天/中午的时候,阳气很足,就需要人们“无厌于日”,热得流汗,打开腠理,“使气得泄”,让天地输入到人体里的气能跑掉。
而相反,到冬天/晚上的时候,阳气不足,就需要“藏”,封闭腠理,“无泄皮肤”?


因果反了。是因为卫气运动,有出营入卫而造成白天表位热量比较多,夜晚卫气内收表位失去热量。
从营卫的运动能解释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是人是肿么睡着和醒来的(不考虑闹钟的情况下),第二是为啥白天睡着了一样会很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关于为什么七分饱三分寒,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人热的时候腠理会打开,这时容易散热泄气,也容易让外面的寒邪进来。而冷的时候则相反,腠理封闭,寒气也被挡在外面了。
所以如果一直穿很暖,经常热流汗,那么腠理一直开放,稍不注意吹点冷风就着凉了。
反之平时三分寒,腠理封闭,挡住寒邪,反倒不容易着凉。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sdwzq 发表于 2017-5-6 21:22
我的说法是要吃得营养丰富,不是大鱼大肉,不提倡粗茶淡饭。

转两段:
---------------------------------------------------------
  徐文兵:就是一碗小米饭,干饭或者白米饭,有这个,如果这个粮食,就是五谷好,主食好,都可以不用菜,直接拌点酱油汤,拌点豆豉,都能下饭,而且那个人吃得津津有味。我们现在是什么?大鱼大肉,然后浑醒,然后,不吃主食,够了。颠倒了!如果你有一幅好的肠胃,或者是有一幅好的脾胃,你能从一些很薄的滋味里面,或者别人看起来都没什么滋味的东西,你品出滋味来。这时候你吃饭,就是别人看你很将就,其实你消化吸收……
  梁冬:很讲究。
  徐文兵:非常好的。那帮病人是什么?必须得弄点辣的。没辣的怎么样?不下饭。是吧,没胃口。这些人都跟,我刚才说吃了春药去干活一样。所以,真正的味道,真正养人的味道——甘淡。你们,在外,老在外面吃饭的人啊,呵呵,你把那个饭,你打包回家,第二天早晨起来你尝一下,你都咽不下去。味道太重了!太hou了!太咸了!可是你头天晚上吃,为什么不觉得?那会儿你在一种油和腻的状态下,你必须靠这些东西来刺激你的肠胃,你能吃下去!可当你睡了一觉,平和之后你才知道,我怎么吃味道这么重的东西?所以老是在家吃饭的人,我个人认为健康长寿。老吃这些甘淡、平淡的人,省自己的元气!人吃饭就是拿自己的元气去化谷气嘛!你吃那么多没用的东西,然后吃了以后又排出去的东西,你还不如吃的适量的。而且古代有一个养人的饭叫“陈仓米”。我们现在火力旺,有劲的话,吃新米。可有些人脾胃弱,吃了以后受不了,怎么办呢?吃“陈仓米”,就是放置很多年的米。那个米呀,就是它那种,就我们现在说那种风化了,或者是蛋白质,这个消解了。那个米是什么?味道就特别甘淡,就对这些脾胃有毛病的人,我们说刚刚大病初愈的人,熬上一点陈仓米喝,慢慢就恢复了。

徐文兵:对啊,这保留了中国古代……,所以,红叶老师不是讲课说,古人说一句话,叫“甘受和,白受彩”——就像吃五谷呢,就像一个纯白的一个东西,可以涂抹最漂亮的图画。你这个甘淡味道的五谷呢,正好就是滋养你身体脾胃最好的东西。你在里面加点儿色彩,加点菜、加点肉。现在人颠倒了,就是,把那个整天吃肉吃菜当成了为主了。所以,真正的“香”是指我们那个粮食的香,麦子有麦香,是吧?米饭,你看泰国香米一蒸出来,它有一种异香。就是我们的小米饭焖出来,它也有一种香,那种香为什么叫“沁人心脾”?这种香真是沁脾的,就让人,不由得就十指大动,就想吃。而我们其实吃这碗干饭啊,或者小米饭,或者白米饭,真正好吃的白米饭是不需要菜的。
  梁冬:来点酱油就可以了。
  徐文兵:稍微有点酱油,或者有几根咸菜,或者有块酱豆腐,特别香。而且,你吃进去以后吧,特别妥帖、舒服、舒坦,一天不闹腾。结果你吃点大油大腻的东西以后,整个就没有精力、心神干别的了,你那点元气跑哪儿了?都去跟它干仗去了——等把它化完、分解了,消完、化完、分解完,该排出去排出去,该吸收的吸收完,你一天那点老天给你的精气神你用得也差不多了。所以,修行悟道的人,都是什么?都是在饮食上更讲究的人。人家的讲究是什么?吃五谷,加点蔬菜。然后,“食谷者慧”——老吃五谷的人什么?开那个智慧的“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17
主题: 0
帖子: 17
注册: 2008年6月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7-5-5 22:40
正常的古人并不一定寿命短。劳动强度也不见得高。农村生活其实节奏比城市慢。统计寿命短,往往是把战乱饥荒和早夭算进去。
古人耕地够的话,粮食是应该够吃的,营养不缺,但是朝廷如果征税很重,那就受不了。因为土地不是工厂,它不会因为你投入了很多劳力,就会有相应的产出。

粗茶淡饭是对的。大鱼大肉的,反而消耗更多元气去消化它。这个徐文兵在讲黄帝内经时讲过多次了。
我的说法是要吃得营养丰富,不是大鱼大肉,不提倡粗茶淡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我还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各位老师:
最近在学经络穴位,发现经脉有个特点:
大多数经脉它不像血液系统,是封闭循环的,不会漏掉,也不会从外部输入。经脉它是开放的。比如起于手足,到身体里,或者从身体里起,到手指尖出去。
而我们知道经脉运行的是“气”,那么,难道这个“气”,从手指,脚趾那里无中生有,到身体里又消失不见?或者从身体里产生,到手指,脚趾那里就出去了白白浪费掉?
所有我有个猜测,是不是这个人体里的“气”,它是和天地之气相通的,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
因为相通,所以气候,节气的大环境变化,它能影响人体的小环境。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比如《四气调神大论》里说的很多。
所以,夏天/中午的时候,阳气很足,就需要人们“无厌于日”,热得流汗,打开腠理,“使气得泄”,让天地输入到人体里的气能跑掉。
而相反,到冬天/晚上的时候,阳气不足,就需要“藏”,封闭腠理,“无泄皮肤”?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sdwzq 发表于 2017-5-3 21:20
“粗茶淡饭”这句要纠正,要吃得营养丰富。中医黑攻击中医无用,其中举的一个例子就说中国古代平均寿命短,其实古人短命是营养水平跟不上,劳动强度又高,过早耗完元阳。

正常的古人并不一定寿命短。劳动强度也不见得高。农村生活其实节奏比城市慢。统计寿命短,往往是把战乱饥荒和早夭算进去。
古人耕地够的话,粮食是应该够吃的,营养不缺,但是朝廷如果征税很重,那就受不了。因为土地不是工厂,它不会因为你投入了很多劳力,就会有相应的产出。

粗茶淡饭是对的。大鱼大肉的,反而消耗更多元气去消化它。这个徐文兵在讲黄帝内经时讲过多次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17
主题: 0
帖子: 17
注册: 2008年6月
老实的大哥2 发表于 2017-5-3 20:49
少酒、禁烟、粗茶淡饭、心情开阔、稍做锻炼,中医养生的法宝。
拼命的锻炼身体不一定好,静养也是科学的。
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
平常说谁谁长的老相,他说:年轻的时候出力气多了。
根据俺活五十多年的经验,农村人的寿命普遍没有城市人的长。俺说的是广泛。
“粗茶淡饭”这句要纠正,要吃得营养丰富。中医黑攻击中医无用,其中举的一个例子就说中国古代平均寿命短,其实古人短命是营养水平跟不上,劳动强度又高,过早耗完元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老实的大哥2 发表于 2017-4-28 09:49
有道理。俺也喝了几年中药降压代茶饮,但不起作用。
现在靠墙估摸着还是生活习惯不改的原因,(喝酒、吸烟、打电脑,
)。
俺到现在还没碰见过谁的高血压治好了的。
难道让高血压群体再过个旧社会生活不成?

我记得倪海厦和徐文兵都讲,吸烟问题不是很大(当然不好,不过不很严重),相比之下,喝酒麻烦更大一些。
我个人的看法,打电脑也不会影响健康,但是如果玩得兴起,超过夜里23点还在玩不睡觉,那就会影响健康。
如果改生活习惯,我觉得,先改作息,按照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里面那样的说法来做,春季夜里9-11点睡觉,早上天亮就起床。另外中午11-13点之间睡个午觉,就能好很多。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吃素,清淡饮食的生活习惯其实非常健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6
主题: 14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7-4-28 09:29
谢谢。
这是不是说,一个人可能同时存在胃热,又肺寒?
还比如说人房事过度,阴虚火旺,那么可能只是他肾阴虚火旺,在其它病位,还可能是阳虚?

现代人寒热错杂很常见。

房事过度大部分中医认为会导致阳虚,
阴虚火旺是朱丹溪相火论的说法,所谓阳有余阴不足,按他的理论就不会有阳虚。
中医门派很多,各有各的套路,混在一块很难讨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老实的大哥2 发表于 2017-4-28 09:49
有道理。俺也喝了几年中药降压代茶饮,但不起作用。
现在靠墙估摸着还是生活习惯不改的原因,(喝酒、吸烟、打电脑,
)。
俺到现在还没碰见过谁的高血压治好了的。
难道让高血压群体再过个旧社会生活不成?

http://www_zyy123_com/mingzy-all/43239.html
仅作参考

文中大意讲,高血压本身不是病,只是身体其它部分发生异常而造成的后遗症,或者身体的警示。所以需要查明原因,针对性的去治根本,治好了血压也就自然下来了。而不是把高血压当作病来降。降下来了,身体自然的警示消失了,但造成高血压的病因还在,那就麻烦更大。 本帖最后由 greatmatch 于 2017-4-28 10:5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7-4-28 09:19
中医的病是由病性和病位确定的,两者之间没有简单的对应关系。
寒热虚实等八纲属于病性,五脏六腑、十二经脉还有伤寒六经、温病三焦属于病位,
由于人体的复杂性,病性可能在不同的病位出现,需要通过辩证确定,
因此产生了了脏腑辨证、经络辩证、六经辨证、三焦辩证等辩证体系。
什么情况该用什么辩证方法,就看医生的水平了

谢谢。
这是不是说,一个人可能同时存在胃热,又肺寒?
还比如说人房事过度,阴虚火旺,那么可能只是他肾阴虚火旺,在其它病位,还可能是阳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6
主题: 14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7-4-27 15:22
还想请教一下:
中医说的:上火,受寒,是不是每个脏腑都分开的,而不是整体的?
比如某人口腔长泡,上火了,但是他并不是整个人所有脏器都上火,而是他有可能肺或者肾是寒的,而且分实寒和虚寒?
这是跟十二经脉对应的么?还是跟五脏六腑对应?

中医的病是由病性和病位确定的,两者之间没有简单的对应关系。
寒热虚实等八纲属于病性,五脏六腑、十二经脉还有伤寒六经、温病三焦属于病位,
由于人体的复杂性,病性可能在不同的病位出现,需要通过辩证确定,
因此产生了了脏腑辨证、经络辩证、六经辨证、三焦辩证等辩证体系。
什么情况该用什么辩证方法,就看医生的水平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老实的大哥2 发表于 2017-4-27 15:48
前儿,碰见当派出所长的战友,几年不见眼瞅着变成了个农村老头了,满脸干操、饱经风霜。原来是减肥闹腾的,三高,没办法啊。
俺准备把大肚子减掉就行了。
实话实说,降压药还是西医来的快。

我记得倪海厦讲过降压药。
为什么需要终身服药?因为它没治好嘛。只是治标不治本,所以需要终身服药。如果一个药能治本,治好了你的病,就不需要吃药了嘛,怎么可能终身服药呢?
他说降压的西药是利尿剂。肾脏本来是过滤毒素的,因为需要过滤的毒素很多,肾会收紧一点以过滤干净,这样压力传导至心脏,就成了高血压。而西药是利尿剂,告诉肾脏你不要过滤毒素了,放开让它过去就好了,这样血压是下来了,但是结果就变成尿毒症。这样利尿剂吃越多,越不好。 本帖最后由 greatmatch 于 2017-4-28 09:2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还想请教一下:
中医说的:上火,受寒,是不是每个脏腑都分开的,而不是整体的?
比如某人口腔长泡,上火了,但是他并不是整个人所有脏器都上火,而是他有可能肺或者肾是寒的,而且分实寒和虚寒?
这是跟十二经脉对应的么?还是跟五脏六腑对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山海经浮玉之山 发表于 2017-4-23 21:08
乱了,开启抬扛模式。
我近年坚持练习形意拳。内家三拳,原理很多都相通。如果按照太极拳起势的要求练习的话,广播操也能成内家拳。练习的是拳意,白话就是原理,不是动作。81式、120式,依样画葫芦练习,不如反复练习一式,推荐云手。
真正的拳家和道家修炼者,不赞成神话自发动功,只是一个阶段,而且不是人人都经过。
此外,内五行跟外五行相通,筋骨结实,肌肉发达,内脏也一定比瘦瘦弱弱的人坚实。
北美老外高寿的很多,他们年轻的时候只喜欢各种体育运动。

再写一点我自己的看法:
如果只要是搞运动就可以让身体健康的话,那何必去练五禽戏,八段锦?你去田间劳作一番不也是运动? 何必去练习“拳意”?随便乱打一番,只要身体运动了,出汗了,不也是能让身体健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山海经浮玉之山 发表于 2017-4-23 21:08
乱了,开启抬扛模式。
我近年坚持练习形意拳。内家三拳,原理很多都相通。如果按照太极拳起势的要求练习的话,广播操也能成内家拳。练习的是拳意,白话就是原理,不是动作。81式、120式,依样画葫芦练习,不如反复练习一式,推荐云手。
真正的拳家和道家修炼者,不赞成神话自发动功,只是一个阶段,而且不是人人都经过。
此外,内五行跟外五行相通,筋骨结实,肌肉发达,内脏也一定比瘦瘦弱弱的人坚实。
北美老外高寿的很多,他们年轻的时候只喜欢各种体育运动。

转发几段徐文兵的:

 徐文兵:啊,一般人,我们有一句话叫"人老先老腿"。为什么呢?就是人气血不够了,为了心脑脏腑气血的需要,他就牺牲他的末梢,就是人的腿脚开始不灵便了,手也不灵巧了。可是,上古之人活到一百岁,腿脚、手一点儿都没有衰弱的迹象,就叫"动作不衰"。  
  梁冬:所以,你可以看很多人就是说身体不好的时候呢,比如说糖尿病人,他可能最开始的时候受伤的就是脚。  
  徐文兵:腿脚。你看蜥蜴,有危险的时候,先"啪",尾巴断了。人到气血不足,需要保全自己的时候,先牺牲自己的肢体。  
  梁冬:对,所以现代西方人在那种健身房里很蠢呢,都是锻炼四肢,不锻炼内脏的。  
  徐文兵:他们在健体,美名其曰"健身"。  

 徐文兵:人要治病就要什么--顺人的性。你知道他为什么腿不行么?气血不够了。供心脑的气血都不够了,所以他才舍了腿保护心脏。你上来个医生,上来就把人供心脑的血分出一部分往腿上流,这人怎么办?死掉。是吧?这叫什么--逆其性。所以治病求本说是什么?哎哟!我一看,你表现为在末梢的问题我先调理你的躯干,我保证你躯干足够的气血供应以后,你有多余的气血……
  梁冬:自然就会过去。
  徐文兵:自然会流到那儿去。所以最近有一个医疗事故,说有个医院给人做这个心电图试验,查心电图说没事儿,然后说来个“运动平板试验”,就让人上跑步机,背上那心电图检查线,为什么?这是一种检查方法。就是当你在剧烈运动的时候你那个心在……,加重你心脏的功能负担。然后呢!心肌的某些缺血能表现出来,这叫诱发。诱发心肌缺血。诶!一做心电图出来就有诊断了。他这种诊断是有危险的。所以很多人就在心……这个人就在什么?做心电图检查的时候跑死了。心梗突然发作死在了……
  梁冬:阿弥陀佛!
  徐文兵:结果医院就开始打官司,是吧?跟病人跟……家属跟医院就打官司。这说明什么?这种人就是本身心的血都供不上……供不应求了,他自然就让这个人肢体别动了。但是有些人说我要去锻炼、我要去健身。然后就去跑步。跑步最后怎么着?本来就流向心脑的血,他再强迫它流到四肢上,最后这个人——猝死。所以每年啊,什么马拉松,都要死几个人。有很多人都死在那健身……所谓的健身房啊,跑步机上。我说你们那不是健身房,你们叫“健体房”,很多人是健体而伤身。所以我们说到身体的本末来讲,第一,躯干是本。人没有胳膊腿儿这人还活着呢,没有这个躯干这个人就完蛋了,所以这是我们的本。

我们现在很多人锻炼,以出汗为目的,出一身臭汗就觉得好,其实他们是在伤精,伤害自己的精。古代人是讲,比如说两个古代高手比武,他不是说谁把谁打死了,比武的过程中谁先出汗了,谁就输了,这说明你的精出来了。人到快死的时候,出现一个症状叫"汗出如油",就是人到快死的时候最后那点精也出来了,这人就完蛋了。 

----------------------------------------------------
另外,运动员早死的也很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6
主题: 14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南海帆夫 发表于 2017-4-23 20:09
简单说下对修行的看法。
修行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是有修行传承,那么必然是包括从得道、修道、证道一系列完整的体系,其中也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对没有传承的普通修行者而言,修行过程中危机重重,所以尽量选择不带后天意念和后天行为的修行方法,比如“心斋”、坐忘。

其实“心斋”跟佛门的安般念差不多,庄子还是很厉害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6
主题: 14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7-4-22 23:16
平时我和我孩子都是看中医,而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1,我孩子得病了,媳妇轻易不让去看病,尽量让它自愈。自愈不了的的才去看。说是这样可以“锻炼抵抗力”。这种说法对吗?

2,很多人认为,如果要增强身体抵抗力,更健康的话,就应该去锻炼身体,什么跑步,健身,打球等等,所谓生命在于运动。但我觉得貌似这是西医的看法。以中医的观点是否也是这样?

自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看得的什么病,个人抵抗力如何,这种做法风险太大。
中医的病是个动态的概念,它会到处跑,也就是“六经传变”,从表到里、从三阳到三阴,
当中还有可能发展成为合病、并病,越拖到后面越难处理,甚至会发展成为死症。
治病要趁早,不要抱侥幸心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7-4-22 23:16
平时我和我孩子都是看中医,而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1,我孩子得病了,媳妇轻易不让去看病,尽量让它自愈。自愈不了的的才去看。说是这样可以“锻炼抵抗力”。这种说法对吗?

2,很多人认为,如果要增强身体抵抗力,更健康的话,就应该去锻炼身体,什么跑步,健身,打球等等,所谓生命在于运动。但我觉得貌似这是西医的看法。以中医的观点是否也是这样?


有朋友已回答了。
外部锻炼没啥不好的,至少和内气运转没矛盾,科学着来就好。
想通了其实不管内外,单论其一都是要讲技术含量的。
比如俺娘一朋友,去健身房练瑜伽,一个动作导致颈椎错位,植物人一个月后去世。
不能就这样把瑜伽否定了吧,否则同样也可以举出一堆瑜伽优势的反例。
中医成长的过程中走的道路不一样,思维的抽象度不一样,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动功,
但别人也有别人的一套,管用好使就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老实的大哥2 发表于 2017-4-23 21:42
中医有用没用其实人人心里明镜儿似的,有些人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楼主不要太在意。


谢谢支持!
这阶段已算过去了,基本从第二季就是纯技术研讨。
就是越走越高端,开始认为对很多东西缺乏研讨动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十大副 发表于 2017-4-16 13:41
哎,都闭关了?


现在实在懒,连观点也懒得发表。
一来收摄感官,二来对经书讲的不要持有观点(不会使自己更纯洁)感到实践当中千真万确。
常保清净心就觉得看什么都累,可能过了这一阶段会好点,又能活力四射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38
主题: 2
帖子: 1939
注册: 2015年9月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7-4-23 20:52
五禽戏是广播体操?你去查查什么是“自发五禽戏动功”。
乱了,开启抬扛模式。
我近年坚持练习形意拳。内家三拳,原理很多都相通。如果按照太极拳起势的要求练习的话,广播操也能成内家拳。练习的是拳意,白话就是原理,不是动作。81式、120式,依样画葫芦练习,不如反复练习一式,推荐云手。
真正的拳家和道家修炼者,不赞成神话自发动功,只是一个阶段,而且不是人人都经过。
此外,内五行跟外五行相通,筋骨结实,肌肉发达,内脏也一定比瘦瘦弱弱的人坚实。
北美老外高寿的很多,他们年轻的时候只喜欢各种体育运动。 本帖最后由 山海经浮玉之山 于 2017-4-23 21:3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中医学习交流园地-中医爱好者 、健康养生等话题(选主题管理员,请大家自荐)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